关于党建文章:党建与企业经济管理论文、社会...

关于煤矿党建论文汇编文章四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关于煤矿党建论文汇编文章四篇
煤​矿​党​建​工​作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浅谈以区域化党建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没有公告
浅谈以区域化党建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热&&&&&
浅谈以区域化党建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2
更新时间: 10:01:21
&浅谈以区域化党建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青山区作为全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8个街道、1个镇的47个社区分三批全部进行了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统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势在必行。  
一、区域化党建的产生背景  
(一)基层党建发展的现实困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如何突破“单位制党建”模式下条线框架的束缚和行业、区域限制,日渐成为基层党建谋求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1.地区党建条块分割的管理困惑  
由于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空间形态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变迁,由形态固化、主体单一、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向形态开放、主体多元、协作互动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这使得城乡基层组织(街道、乡镇、社区、村)社会管理服务对象不再只局限于行政隶属关系范围内的人、财、事、物,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空间形态转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扩展。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和首要事务之一是突破行政隶属的狭隘界限,以形成一定区域内各类社会组织(国企、部队、机关单位、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等等)间的互动与协调。社会管理服务形态的转变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了新的困惑:传统的单位党建属于封闭运作的体制,同一地区不相隶属、不同层级的单位党组织呈现出条块分割的状态,城乡基层党组织(街镇乡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管理幅度受限,地区党建无法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如何根据现代社会空间结构的特点(即形态开放、主体多元、协作互动),有效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在区域内的领导核心作用;如何开创区域内不相隶属、不同层级单位党组织间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局面,在推进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统领核心作用,成为基层党建发展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2.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归属困惑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全控型”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都有相应的归属单位,单位大包大揽,衣食住用行、生老病死全部都由单位负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服务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尤其是国有企业,精装减负,甩掉包袱,一心一意搞经济效益建设;另外,民营经济迅速崛起,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两新”组织不断涌现,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基于以上两点,日益众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单纯按照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  
3.小政府、大社会的职能困惑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国家行政力量不再直接承担资源配置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市场、社会组织的自我调节能力。政府权力小了,相对社会的权力就大了,这就是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由政府领导的单一管理模式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管理体制的转变,私营、个体、外资企业等不同于传统单位的新经济组织迅速崛起,社会资源的拥有方式逐渐向个人与社会组织倾斜,并呈现为弥散型的分布格局。这种资源由国家统一配置向多元化配置方式的转变,直接削弱了党对各种单位和组织的行政约束力,党的力量因脱离了行政体系而逐渐失去资源依托与支撑,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区域化党建正是基于解决这些现实的困惑应运而生的。在组织体系上探索了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之间构建横向联系、互动合作的新型社会化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基层党组织纵向联系的单一化和线性化;在功能目标上明确提出了“群众性、公益性”要求,形成了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必须承担社会服务的共同责任,克服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领域中条块分割、单位分割、部门分割的局限性,有助于我党在有效的社会整合中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  
(二)青山区发展区域化党建的必然因素  
青山区是一个随着国家“一五”期间3个重点项目(一机、二机、二二厂)入驻而建立的新区,有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驻区单位400多家,其中中直、区直大中型企业50余家,科研院所11个。驻区单位党组织总数1400多个,其中地县级以上党委45个。全区有近6万名党员,近3/4分布在驻区单位。伴随着“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出现了组建党组织难,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落实难、参加正常组织活动难等问题。而社区也面临着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压力,在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党员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党建资源的投入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把这些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其时时在组织视线之内,人人在组织管理教育之中,处处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率,单纯的“单位建党”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从纵向结构、线性管理的模式向纵横交叉、条块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这种急需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来补充和加强的新形势下,区域化党建体现了当前形势下党建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和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青山区立足区情、积极探索的现实选择。&  
&&&二、区域化党建的历史沿革  
所谓区域化,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地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党组织网络化管理体系。  
1.国外政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模式  
事实上,区域化党建是将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理论引入党建领域,通过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条件下,国外多数政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分权,组织结构日益松散、开放,传统的命令式、垂直式的运作模式越来越不灵活,明显让位于引导式、扁平式运作(这其实就是党建规模效应的理念)。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面对高度发展的网络社会,西方政党非常重视占领这块阵地。奥巴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是一位资深的社交网用户,有人称奥巴马是一位“互联网总统”。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德国的社民党、基民盟、基社盟敏锐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政党的组织平台,较早就建立“虚拟党支部”、“e支部”。为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争取年轻人的支持,专门开辟青年网站,将青年人感兴趣的体育、音乐以及其他娱乐性节目和资讯同党的理念主张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上进行“捆绑式宣传”。德国社民党还根据德国社会的情况设立专题党支部,创新“项目党籍”制度;所谓“项目党籍”,就是在以驻地为原则设置党组织的前提下,按照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设立专门党组织,只要对党的部分政策或主张持赞成态度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可以入党(以上说的根据年轻人兴趣成立的“虚拟党支部”、“e支部”和“项目党组织”跟我们现在运行的非建制性特色党支部有异曲同工之效)。国外政党组织利用信息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横向和纵向上打通组织构架,形成“扁平的网络式结构”,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的开放性,进一步扩大政党生存的社会基础,扩大政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政党组织的凝聚力。这其实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区域化党建模式。  
2.国内区域化党建的代表性模式  
(1)北京市西城区区域化党建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模式。一是产业推动模式。所辖金融街驻地企业150余家;其中,进入2009年《财富》全球500强的43家中国企业中,有9家总部设在金融街。地利优势突出,产业集聚,资讯发达,人才汇聚。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的政府、商会、公司三级管理模式,以分类推进、分层构建为原则,研究把握企业、机关、社区和企业党组织,以及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党员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健全和完善灵活的组织活动形式和党员活动形式,有效完善街区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吸引集聚人才,为国内外优质金融资源聚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商圈共赢模式。在大栅栏和西单商业街区,专门成立“商业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吸纳商家和楼宇成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按照“共同提高,双向服务”的原则,全面整合、协调发动地区的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合党建参与机制与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探索和积累“商圈”党建的经验,通过有效的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把党的工作渗透到商业区各个商家,在加强各商家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同时,以商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为纽带,与各商家共同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动机制。三是文化引领模式。依托什刹海社区党委和什刹海酒吧街210家酒吧成立商会党委,并针对酒吧街经营者和员工年轻时尚、有活力的特点,以什刹海地区“人本、人文、人和”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倡导公益环保、文化传承、原创个性、互动参与,全面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的声音在酒吧”主题系列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什刹海街道“多彩酒吧,红色主题”非公党建活动品牌,积极开展酒吧歌手红歌会、什刹海杯酒吧员工技能大赛及和谐酒吧沙龙等多项活动。    
(2)浙江宁波市区域化党建的几种亮点工作模式。一是街区统筹模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街道(社区)内不断涌现,传统街区党建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全面推行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在纵向上形成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区域性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在横向上形成区、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共建理事会等三级共建协调机构,逐步形成“共驻、共建、共享”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村企统筹模式。针对近郊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农村企业多,村企之间空间形态互融,利益相互交织的新情况,以中心村为基础,通过村企联合、区域统筹的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全面调整。如镇海区蛟川街道棉丰村针对"企业包围村庄"的现状,将村党总支调整为党委,并吸纳周边有影响力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委委员,加强村党委对区域各项工作的统筹领导,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行业统筹模式。面对党员以行业集聚逐渐明显的新态势,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机构,采取“协会+党组织”、“商会+党组织”等形式设立基层党组织,并赋予其区域性党组织的职责和功能,抓好成员单位的党建工作和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基层党建与行业发展同步推进。如依托宁波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建立党总支,使全行业103名分散、流动的党员司机得到有效管理,并通过开展"党员亮牌"、"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服务名片"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司机在推动行业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人员统筹模式。按照“双重管理、双岗发挥”的思路,对外来流动党员实行工作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让外来流动党员在工作岗位和社会义务岗“双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奉化市西坞街道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立力邦党总支,把来自21个省(市、区)的228名党员编入所在企业的党组织或联合党支部参加组织活动,同时又按所住公寓楼层划分若干活动小组,长期坚持“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做法,既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渗透到区域内各个企业,又使党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包头市青山区区域化党建的发展历程  
青山区是包头市中心城区之一,刚才提到了是随着国家“一五”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一机、北重等企业落户而建成的新区,有相对独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军警部队、学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驻区单位400多家;地区党员总数为6万多人,而区委直管的党员只有16015多名。为了有效整合这些驻区单位的党建资源、形成共同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青山区委从1999年开始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现形式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三级统筹、两力驱动、一体推进”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实现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和科学发展。  
一是纵向上,着力实行三级统筹。三级统筹,就是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核心是充分发挥区委领导作用。其中,区级层面侧重组织协调的统筹,主要起整合资源作用;街道层面侧重目标任务的统筹,主要起指导督查作用;社区层面侧重具体工作的统筹,主要起推动落实作用。1999年,由青山区委牵头,组织驻区47家地县级以上单位党组织成立了自治区首家地区党建联席会,党建联席会会长由区委书记担任,会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都作为联席会的理事会成员或会员单位,有近400个单位参与。地区党建联席会实行轮值制,即会员单位轮流承办制,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确定一个主题,对事关地区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地区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同时对上年分解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评通报。从青山区委牵头组织第一次年会至今,已经分别在一机集团、北重集团、核工业二O二厂、包头师院、五二研究所等单位召开了十四届年会。2009年,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在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区域党工委,成员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和驻辖区影响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负责中心任务、大型活动、公共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等重大事务的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每季度举行一次工作例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2009年以来,以社区党组织牵头,依托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各社区陆续成立了社区联合党委,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商议解决辖区内重大问题,开展各类共驻共建活动,有效整合了社区内组织、工作、人才等各类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了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  
二是横向上,着力体现“两力驱动”。两力驱动,就是建制性党组织和非建制性党组织形成合力,核心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所谓建制性党组织是指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和组织关系隶属原则设置的传统党组织模式。所谓非建制性党组织是指以党组织的共同目标、共同职责或党员的活动区域、兴趣爱好、工作内容等为联结点形成的新型党组织模式。具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党组织联合体,如街道区域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以及一些企业与企业之间、村与企业之间、村与协会之间、各领域结对共建单位之间的联建党组织。这类党组织兼有区域性和单位性、集中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是组织和指导成员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核心,是对传统设置模式的创新。第二部分是党员联合体,就是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的关系,将有一定联系的党员联合起来建立的非建制性党组织,如在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居民楼栋、专业协会、特色团体以及流动党员、复转军人集中的地方建立“非建制性的特色团体党组织”&(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特色党支部),特别是积极探索加大跨领域、跨行业、跨类别、跨层级的“非建制性联合党组织”(汽贸联合党委、“两新”组织联合党委等)的组建力度。  
近年来,青山区先后建立非建制性党组织260多个,并且发挥了较大作用。建制性党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核心和工作基础,是非建制性党组织建立的必要条件;非建制性党组织是丰富建制性党组织覆盖领域和促进其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非建制性党组织在建制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是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力量,二者同频共振形成“党建同心圆”。  
三是结合点上,着力实现“一体推进”。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纵横交错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网络所产生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在激发广大党员的内生动力上,体现在广大党员作用的发挥上。一体推进,就是各领域共产党员在社区履职尽责,核心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各领域党员共同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良好态势。  
三、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探索  
自2009年青山区区委、区政府下发了《中共青山区委办公室转发&中共包头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党办发〔2009〕71号)文件,乌素图街道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从2010年的“六联工程”到2012年的“五区五联”共建工作机制,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摸索,初步构建起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组织架构  
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模式多样,主要是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划分,目前,在青山区内实行比较广泛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将区域内所有“两新”党组织整合成立“两新”综合党委,作为非建制性党组织下设在街道党工委进行统一管理。此类适用于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及新社会组织较多且分布较集中的街道。二是将区域内所有“两新”党组织作为建制性党组织直接下设在街道党工委内进行管理。此类在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前较多的用于各街道。三是将区域内“两新”党组织按属地化管理划分在所属社区党委内进行管理。此类在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为强化社区党委统筹能力和核心领导作用应运而生。我们乌素图街道探索将区域内3个“两新”党组织分别划归到3个社区党委内进行管理。  
(二)近年来乌素图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  
乌素图街道辖区及周边分布由五大区域组成,分别是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厂区”、以驻区5家军警部队和公安部门组成的“营区”、以辖区中小学及两所大专院校构成的“校区”、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及周边辐射企业形成的“园区”、以10127户、25235名居民组成的社区。乌素图区域党建工作就是依托这“五区”,着力构建“宜居小区联建、平安和谐联创、志愿服务联动、就业创业联促、扶弱济困联帮”的“五联”工作机制。今年的党建工作年会前,区域党工委通过发放区域共建倡议书,号召和征集各成员单位的共建意向,形成了2013年区域共建活动的具体安排,并通过签订“五区五联”共建协议书的形式对共建活动加以规范和约束。  
1.组织联建,强化堡垒功能  
――区域组织联建。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原则,2010年年初,乌素图街道党工委牵头与辖区18家有影响力的军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了乌素图区域党工委领导机构,并陆续在5个社区中全部建立了社区联合党委;2012年1月,乌素图街道作为全市两个试点之一率先进行了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撤并整合后的3个社区根据辖区实际,重新调整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由社区单位党组织组成的社区联合党委。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开展各类共驻共建活动,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推动了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特别是在去年的党建爱心基金捐助活动中,通过各社区联合党委的统筹协调,家成员单位共筹集资10.2余元,有力支持了区域党建工作,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扶贫济困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乌素图党工委2随着党工委壮,乌素图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党员活动联抓。在隆重庆祝建党90、91周年华诞,乌素图区域党工委分别举办了区域艺术团联合党委文艺汇演、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会,各成员单位都积极参与了庆祝活动,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及各具代表性的典型发言,充分展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丰硕成果和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各社区联合党委也分别开展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社区党员趣味运动会、“党在我心中”文艺晚会等精彩纷呈的纪念活动,区域30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了活动,实现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由社区“单建”向区域“联建”、由直管党员“独唱”向区域党员“合唱”的两个可喜转变。  
――志愿服务联做。自2010年以来,主要开展了“搭建党群连心桥,服务群众入民心”;“党员四个一活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创新四个一线工作法,当好百姓知心人”;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等主题活动和正在开展的在职党员主题活动月、“争创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员”主题活动。进一步要求党员履行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区域党工委各成员单位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利民便民活动。去年以来,二二医院、二二中学、二二小学等区域成员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委报到,根据自身职业特点、个人特长,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综合治理、医疗服务等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次,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2.民生联保,强化服务功能  
――扶贫济困联帮。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以来,乌素图街道与区域共建单位和党员干部通过物质帮扶、医疗健康帮扶、结对帮扶、指导帮扶等形式,为困难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帮困解难、奉献爱心,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体现了党组织和党员真情为民的优良作风。去年一年来,共开展各类帮扶活动75次,筹集物品、资金48.69万余元,近1000名困难群众受益。  
――就业创业联促。借助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80个投产项目动态用工的需求,开展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实习见习等活动。建立健全辖区、企业联合招聘制度,对企业岗位信息定期进行采集,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为辖区下岗职工和两所职业技术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就业专场招聘会,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街道通过引导社区与企业共同开发就业岗位、与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完善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文体活动联谊。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把区域文化活动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培育组建了“紫云情排舞队”等13支特色文艺骨干队伍,元宵节走上街头、建军节深入部队,共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23次。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驻区军警部队等区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区域特色党支部、党员群众的踊跃参与下,仅2012年,共举办大型消夏晚会3场、区域职工运动会1次、区域党员趣味运动会1次、各类棋牌比赛4次,参加活动人员达10000余人次。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区域党员群众呈上了一台台满意的文化盛宴。  
――宜居环境联创。街道协调区房管局和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宜居环境联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为今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综治联防,强化稳定功能  
――社区治安联防。乌素图街道借助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资源优势,建立了集综治、信访、司法“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在工作中心的统筹协调指导下,充分依托大企业内外保和公安部门工作力量,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组建了4支共52人的维稳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专群”结合的治安联防队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业管理、群众参与的“七级防控网络”,对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有效降低了辖区治安案件的发生率,为维护地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矛盾纠纷联调。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公安、司法部门化解矛盾纠纷的专业化作用,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服务;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志愿者调解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作用,做到简单、轻微的矛盾纠纷调解不出社区,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调解不出街道。全年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81件,调处成功率100%,实现了维护群众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平衡和双赢。  
――重点工作联动。在十八大和上四级“两会”期间,街道、公安、园区管委会三方协同配合,及时收集社情动态,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按照信访工作要求圆满完成了稳控工作。街道与园区管委会联合开展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双向管理登记工作,有效遏制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营造了平安的投资环境。街道、公安、轻院、职院、二○二中小学积极配合,围绕学校周边地区,开展突出问题排查和联合治理行动,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区域化党建的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对于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下产生的流动党员管理、“两新”组织管理、在职党员管理也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做出自己的特色。  
四、区域化党建的未来展望  
(一)努力实现党建布局合理化  
一是理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探索街道如何更好地统筹辖区党建资源、服务区域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在社区层面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之间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顺畅、群众满意的工作局面;二是以社会领域党建为重点,着力扩大组织覆盖面。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加大非公企业党建服务站建设力度,探索党建服务站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推进网格化党组织建设工作,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有效实现了组织活动、社区服务、文化生活全覆盖。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把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规范组织运行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推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深化基层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分级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四是统筹区域党建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加强地区统筹协调和行业统筹协调,促进街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整体上新台阶、有新进展。  
(二)努力实现载体建设丰富化  
构建丰富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载体,通过活动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一是持续开展“党员承诺践诺”主题实践活动,在增强党员个人承诺活动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加大党组织工作承诺践诺的推行力度,增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规范性;二是全面推进区域党组织创建活动,加强分层分类指导,在社区层面具体化为星级党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并全面实施,在“两新”组织、非公企业等领域分别细化标准,制定实施方案,以“五好”标准来统筹区域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上下互联、左右互动的为民服务机制,使区域党建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更加紧密地契合在一起,把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与年度工作指标考核结合起来,增强党建的实际效果。  
(三)努力实现工作方式项目化  
逐步把项目管理机制引入到区域党建工作之中,探索加强区域党建的新模式。紧扣区域党建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以先期论证、确定项目、组织实施、效果考评为基本程序,通过组织各级党组织实施具体项目,挖掘培育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探索区域党建的新规律,集中精力破解区域党建中的“瓶颈”问题,使街道区域党建不断迈上新台阶。探索方法途径,通过网络、手机、电教等手段占领信息化舆论宣传高地,增强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实效性、针对性。  
(四)努力实现制度保障体系化  
党建工作既要做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又要做到执行落实好工作制度。完善区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党建工作科学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党建目标考核力度,落实区域党建责任制。明确工作标准,进一步推动区域党组织实现“三有一化”,即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干事,逐步完善区域化大党建格局。  
&&&&&&&&&乌素图街道办事处&&&&王&&蓉&&  
&&&&&&&&&&&&&&&&&&&&&&&&&&&&&刘智强&&  
&&&&&&&&&&&&&&&&&&&&&&&&&&&&&日  
文章录入:乌素图街道&&&&责任编辑:xiaosu&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共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 /设计制作&技术支持 电话:36164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