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不要复制说 简单点

魅族MX3好吗?用过的朋友说一下优点缺点,不要复制。。。简单点。。买的话多少钱?(裸机)_百度知道
魅族MX3好吗?用过的朋友说一下优点缺点,不要复制。。。简单点。。买的话多少钱?(裸机)
我有更好的答案
魅族mx3价格也不便宜了
要是买的话推荐魅族mx4
这部手机性能也是没谁了2000多的分辨率
1600的像素3g运行内存
不过你要是想买手机的话价格高点的话我十分推荐小米
为什么魅4比魅3便宜?魅4不是比魅3出的晚吗
魅族mx3才1000哦
mx4现在17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什么是电影发行,说的简单点,不要复制粘贴的_百度知道
什么是电影发行,说的简单点,不要复制粘贴的
设立影片发行公司需要申报及批准的程序、出租活动。根据2004年6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设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公司。根据该规定,是影片发行公司的业务;  (三)提交申请书,当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后;  (二)受电影出品单位委托代理发行过两部电影片或受电视剧出品单位委托发行过两部电视剧。申报条件及程序如下、公司名称预核准通知书,方可开展经营  电影发行是指电影片的出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已代理发行影视片的委托证明等材料:  (一)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是指电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动,是影片发行公司的业务。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作为一名云南人,一个从小从烟叶、香烟中长大起来的孩子,看到这个题目有些兴奋、痛切。虽然我现在已经脱离烟草行业,但是对烟草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父母、叔叔、舅舅都是烟草从事者,全家人都依靠烟草生活着,我是依靠烟草读完的大学,妹妹依靠烟草读的研究生,而云南有着较多如同我这样家庭。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概要的说几点我了解的情况。&br&&br&&strong&第一个问题:云南依赖烟草经济的程度&/strong&&br&&ul&&li&云南。烟草是云南经济的命脉,云南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烟草,90年代的时候烟草税收甚至占到过云南省总收入的75%,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也占到半壁江山。(税收收入占云南省的总收入比例大约为:2008年:48%;2010年:58%;2011年:45%)。税收收入大概为:2009年:625亿;2010年:865.4亿元;2011年:超过1000亿元。&/li&
&li&国家。2008年全国烟草工商税利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左右;2009年全国烟草工商税利5131.1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左右;2010年,烟草工商税利6045.5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28%。2011年,烟草税利7529.56亿元。对国家来讲,烟草税收的影响也十分庞大。对烟草的依赖,不单单是云南,也就是说国家对烟草进而国家对云南烟草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在政策上必然是会有情面的。&/li&
&li&2011《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仅有三个云南品牌上榜,依次为“云烟”、“红河”(烟)、云南白药。2011云南省100强企业排名前两名是:红塔(烟)和红云(烟)。这些都从侧面反应了烟草对云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li&
&li&云南烟草解决了较多的就业问题,云南经济相对封闭落后,就业机会较窄。从烟叶种植生产(烟农)、交易管理(职工)、卷烟加工(工人)、销售流通(商贩)、设备供应(职工)等,解决了较多的云南就业问题,这将会直接影响到云南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云南有一个特殊的机会-毒品,当人们失去烟草方面的经济来源之后,这门生意的从事者会增多,这将会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局面。据中科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烟草行业有六千万从业人员,云南应该占相对较大比例。&br&&/li&&/ul&&strong&第二个问题:关于卷烟生产指标&/strong&&br&&ul&&li&&strong& &/strong& 为了云南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调整烟草结构、配合控烟以及国家政策等很多复杂的因素,按照国家要求和政府规定,云南烟草每年的产量(卷烟生产)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个就是一个面向市场的最终指标。具体表现为:本年度云南省政府和烟草部门根据全省经济发展计划和结构制定出了全省本年度的烟草税收计划和烟草收入计划等,烟草部门根据政府要求,进而确定出全省将采购烟叶需求总量(额度)的烟叶,又根据经济计划、调控目的、收入结构等众多因素分别分配到每个州县多少数量(额度),又依次按照地理位置和烟叶质量标准等因素把收购量下放分配到每一个烟草收购管理点,当地政府烟草部门又按照户籍平均分摊到所管辖区域的每一个人头上,每人每年只能生产多少千克的烟叶,以户为单位,烟农和烟草部门形成烟草买卖合同,这样烟草部门和政府可以很好的控制烟草产量和调控区间。烟叶收购必须是政府官方行为,原则上不允许私自交易(这个比较复杂,不做详述),不允许烟叶跨点跨区域交易,必须指定烟农定点交易。&/li&举个例子:张三是云南省A市B县C乡镇D村委会辖区内的一名户主,家里一共有4口人,2012年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定,C乡镇人均可以卖给烟叶收购站25KG的烟叶,那么张三家就有25kg*4=100kg的销售指标,在2012年开始种植烟叶以前,张三就会和D村委会签订烟叶采购合同,合同约定额度为100kg烟叶且合同约定了有效的合法的唯一采购点(一般以地理位置划分),张三并支付一定的合同指标费用,合同费一般是2.5元/kg,张三需要支付合同费为100*2.5=250元。然后张三就根据经验种植、烘烤以100kg为参考数量的烟叶,等到烟叶烘烤完毕之后,烟草部门公布C乡镇D村委会的所有烟农的唯一烟叶采购点,张三和周围的烟农就只能在指点时间段到唯一指点的地点去卖自己的烟叶(不能到其余采购点销售,哪怕其余采购点的价格更好或者地理位置离你更近),当张三卖了满100kg烟叶之后,张三合同额度满,张三将不能再以自己的名义去卖。如果还想去卖,就有两种途径:1)把自己的烟叶卖给还有合同额度的人;2)和别人购买合同额度,以其名义去卖自己的烟叶。这个人均25kg烟叶的额度其实就是支撑起整个烟草行业产业链上各种指标的最基础最本质的指标。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且对烟草行业非常重要的“走私调控“烟叶平衡、保护主义、获取暴利的过程,将不在此详述。&/ul&&ul&&li&烟叶是整个烟草行业、香烟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整个烟草行业产量和供应。&/li&
&li&“云南申请增40万箱卷烟生产指标 6亿税收将救灾”。其实最根本上来讲,就是提高了最终张三这个人均25kg的销售指标额度,可能人均25KG提高到了30kg,依次往后一直推到成型的卷烟上去,形成了这个最终的卷烟生产指标,当然这个操作过程会比较复杂,也因为最终分配给人均额度会较小,会有很多水分。打着救灾的旗号要求增加指标,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增大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可操作空间, 获利最大的是政府、烟草部门、烟草公司。&/li&&/ul&
作为一名云南人,一个从小从烟叶、香烟中长大起来的孩子,看到这个题目有些兴奋、痛切。虽然我现在已经脱离烟草行业,但是对烟草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父母、叔叔、舅舅都是烟草从事者,全家人都依靠烟草生活着,我是依靠烟草读完的大学,妹妹依靠烟草读…
来自子话题:
个人愿缴没有上限,但按中组部规定,计费基数只考虑工资性收入、农产品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即&b&劳动收入才是“正常”的党费,投机收入和资产性收入都不算&/b&。如一定要超额缴纳,也直接&b&收归中央,各级党组织不能沾手&/b&。这既是21世纪初允许资本家入党后保留的少许旧时代残余,也是避免富豪党员影响基层的重要手段。&br&&br&&b&以上观点均来自党中央的网站明文登载的官方文告,链接如下:&/b&&br&&a href=&///?target=http%3A//.cn/GB//0061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新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第一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br&&br&第二条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br&&br&第三条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党费。&br&&br&第四条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一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党费。&br&&br&…………&br&&br&第十一条 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不限。&b&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b&。具体办法是:由所在基层党委代收,并提供该党员的简要情况,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铁道部政治部、民航总局党委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转交中央组织部。&b&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b&&/blockquote&&img src=&/aeb4eadfbba2522cee724b7beb26dfc3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aeb4eadfbba2522cee724b7beb26dfc3_r.jpg&&
个人愿缴没有上限,但按中组部规定,计费基数只考虑工资性收入、农产品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即劳动收入才是“正常”的党费,投机收入和资产性收入都不算。如一定要超额缴纳,也直接收归中央,各级党组织不能沾手。这既是21世纪初允许资本家入党后保留的少许…
来自子话题:
罗列几个我常见的误区。&br&&ul&&li&误区:销售方认为不给对方开发票就不用交税。&/li&&ul&&li&解说:现实中,有很多商家以这个理由逃税。但依据税法,无论是否开具发票,销售收入都要算入计税依据。&/li&&/ul&&li&误区:购买方认为对方不开发票就是逃税。&/li&&ul&&li&解说:在消费者不要求的情况下,销售方不开发票但正常申报缴税是不违法的。&/li&&/ul&&/ul&&b&+++++统一回复分割线&/b&&b&+++++&/b&&br&&ul&&ul&&li&这一点要和上一个误区的解说结合来看。&/li&&li&在消费者要求的情况下,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或者以其他方式诱导消费者不要发票,肯定是违法的。&/li&&li&但在消费者没有索要发票的前提下,商家不开发票,最多说商家有逃税的嫌疑。是否能确定其逃税行为,应该看其在次月的申报缴税情况。&/li&&li&如果商家如实申报了未开票收入,那就是没有留一丁点小辫子可抓。&/li&&li&举一个我都说烦了的例子:&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快餐店吃饭时不要发票到底会不会帮助逃税? - 赵欣的回答&/a&&/li&&/ul&&/ul&&b&+++++统一回复分割线&/b&&b&+++++&/b&&br&&ul&&li&误区:用个人消费发票去雇主那里换工资叫合法避税。&/li&&ul&&li&解说:这里职工涉嫌虚开发票和偷逃个人所得税,单位涉嫌虚列支出。&/li&&/ul&&li&误区:用两张工资卡叫合法避税。&/li&&ul&&li&解说:这是典型的「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也就是【逃税罪】。&/li&&/ul&&li&误区:买卖房产,认为营业税、个税是买方交。&/li&&ul&&li&解说:房产交易,营业税、个税应由卖方交,而且是价内税。&/li&&li&详见:&a href=&/kqx4& class=&internal&&价内税和价外税 - 各种税务知识 - 知乎专栏&/a&&/li&&/ul&&li&误区:去过国税局报税就不用去地税局报税。&/li&&ul&&li&解说:除了极个别地区,所有纳税人都要到地税局申报。&/li&&/ul&&li&误区:月饼不应该交税。&/li&&ul&&li&解说:节日福利应纳入工资薪金,依法缴纳个税。&/li&&/ul&&li&误区:馒头不应该交税。&/li&&ul&&li&解说:馒头和其他增值税应税商品没有区别。&/li&&/ul&&li&误区:车船税是违法的。&/li&&ul&&li&解说:《车船税法》早已通过人大立法。&/li&&/ul&&li&误区:网店不用交税。&/li&&ul&&li&解说:凭什么?&/li&&/ul&&/ul&
罗列几个我常见的误区。误区:销售方认为不给对方开发票就不用交税。解说:现实中,有很多商家以这个理由逃税。但依据税法,无论是否开具发票,销售收入都要算入计税依据。误区:购买方认为对方不开发票就是逃税。解说:在消费者不要求的情况下,销售方不开…
来自子话题:
来吐槽一下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吧:&br&&br&1,超复杂,让普通人难以独立申报。复杂到连填表说明都有几千页厚,更别提从州郡到联邦的一系列税法条文,以及每年更新的各种税法解释了,拆开一页页连起来少说也能绕地球好几圈吧,普通人都难以独立申报,也因此养活了一大帮税务代理、律师阶层,美国精简个税的声音也一直存在,但因这些利益阶层的阻挠和游说,不但没有精简,反而愈加复杂。&br&&br&2,不公平,富豪税负比普通人还低。美国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为35%,可是富豪的税率却大都在20%以下,比普通的工薪阶层税率还低。巴菲特看到自己只有15%左右的税率,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晒出税单呼吁国会向富豪加税。
来吐槽一下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吧:1,超复杂,让普通人难以独立申报。复杂到连填表说明都有几千页厚,更别提从州郡到联邦的一系列税法条文,以及每年更新的各种税法解释了,拆开一页页连起来少说也能绕地球好几圈吧,普通人都难以独立申报,也因此养活了一大…
来自子话题:
不邀而来。&br&&br&作为劳动者,如果公司主动提出不买社保,你当然可以同意。但是要注意的是,社保其实包括养老、医疗、工商、失业和生育五大类,建议你可以要求公司除养老保险外,其余还是购买齐全比较好。因为说不定你就工伤了,说不定你就被炒鱿鱼了,如果有相应的保险,就准能获得法定的赔偿。&br&&br&譬如如果不买工伤保险而你受到工伤,按照法律规定当然是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但是即使你起诉单位告赢了,万一单位是个空壳无法执行呢?可能你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赔偿的哦。所以虽然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扣一部分钱,我还是建议劳动者除了养老保险外,其余保险都让单位买齐吧。&br&&br&什么?单位什么保险都不买?那你就自己掂量一下,看能否承担万一发生意外的风险,以及发生意外后能否在单位那儿获得赔偿咯。如果你觉得还是小心为上,你就不要在这个单位工作了。如果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能祈求你能平平安安了。&br&&br&让单位不买养老保险有个好处,就是万一你不想干了,你大可写一份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书,说因为单位没有购买社保而要求解除劳动关系,这样的话单位还需要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呢。主动辞职还能得到经济补偿金,这么好的事儿你怎么可能错过。&br&&br&当然,你也不会蠢到留下字据,确认是自己主动要求单位不购买社保的,对么?&br&&br&说完劳动者再说用人单位,如果你是用人单位,我还是建议你为员工购足社保吧。别的不说,起码员工不能以没购买社保而炒你鱿鱼还要你给钱。而且万一员工有什么事故,你也不需要掏钱,由社保基金担着呢。&br&&br&如果员工坚持不让你购买社保,那你就得让他留下字据,确认是他主动要求不购买社保。这样的话他就没有理由说因为你不购买社保而辞职还要你给经济补偿金了。&br&&br&如果员工坚持不肯留下字据怎么办?呃...我觉得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劳动者不难找吧,那就别请这位员工就行啦。&br&&br&好了,员工留下字据了,你也将购买社保的钱当作工资发给员工了,但是员工也可能转头来起诉你,让你补缴社保。别拿字据说事,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而言,你的确有义务补缴社保,因为购买社保是法定义务,不能私下协议不购买的。&br&&br&然而别急,虽然你有义务补缴社保,但你也可以起诉员工,要求其返还那部分当作工资发放的原本用来购买社保的款项。但是我也希望你们的工资表能够清晰明了,能够分得清哪一部分是原本用来购买社保的。这个工资表要是有员工签名 那就更万无一失了。这样,虽然你需要补缴社保,但是员工也需要向你返还缴纳社保的费用,最终你也没有什么损失嘛。&br&&br&最后,作为法官而言,如果每个劳动者都按规定买足社保,我们的案件会少很多的。&br&&br&就酱。
不邀而来。作为劳动者,如果公司主动提出不买社保,你当然可以同意。但是要注意的是,社保其实包括养老、医疗、工商、失业和生育五大类,建议你可以要求公司除养老保险外,其余还是购买齐全比较好。因为说不定你就工伤了,说不定你就被炒鱿鱼了,如果有相应…
来自子话题:
&b&1.回歸前無須向英國政府交稅&/b&&br&英國於 1843 年成立港英殖民地政府後,曾給予財政資助,其後港英政府於 1855 年便能在財政上自給自足,英國也逐步放鬆對港英政府的財政監管,並於 1958 年完全給予港英政府財政自主權 Financial Autonomy 。英國從不向香港徵稅,而港英政府的稅收亦不須上繳英國。&br&&b&2.回歸后中央政府也不向香港征稅&/b&&br&《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簡稱《基本法》)第 106 條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該條文如下:「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徵稅。」 &br&&b&3.回歸前,香港駐軍軍事費用由英國政府及香港政府各自承擔一半。&/b&&br&&b&4.回歸后,解放軍駐港部隊所有費用由中央財政承擔,香港政府或市民無需支付任何費用。&/b&&br&&br&&br&資料來源:&br&《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r&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獨立: 《基本法》相關條文的研究 &br&&a href=&///?target=http%3A//ied.hkbu.edu.hk/publications/wp/WP200405.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ed.hkbu.edu.hk/publica&/span&&span class=&invisible&&tions/wp/WP200405.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1.回歸前無須向英國政府交稅英國於 1843 年成立港英殖民地政府後,曾給予財政資助,其後港英政府於 1855 年便能在財政上自給自足,英國也逐步放鬆對港英政府的財政監管,並於 1958 年完全給予港英政府財政自主權 Financial Autonomy 。英國從不向香港徵稅,…
来自子话题:
&p&&b&【&/b&若对你有帮助麻烦&b&&u&关注下我&/u&,&u&互联网&/u&&/b&方面朋友交流&b&微信ec985211】&/b&&br&&/p&&br&&p&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br&&br&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br&&br&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br&&br&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br&&br&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br&&br&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br&&br&以上,这么算下来,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21%+9%+2%+0.5%+0.8%+8%=41.3%&br&&/p&&p&&br&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社保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br&&br&暂时去掉你交的10块钱不谈,单位缴纳的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应该为413:190,这就是说如果你每个月为自己的社保缴纳了190块钱,那么单位会往你的社保帐户上打进去413块钱,每个月你的社保帐户上增加的钱就应该是413+190=603块钱&br&&br& 所以说在你看不见的情况下,单位交的社保费用其实是你的2倍还多,所以你每个月交社保费的时候千万别心疼呀~你要知道单位比你交的多得多了呢,心疼的其实是单位。 &br&&br&话说回到那三险一金和五险一金,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来了,其实江湖上所说的三险一金完全就等于五险一金,只是三险一金是从你个人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公积金)来说的,五险一金是从你单位交的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公积金)来说的。把三险一金说成五险一金其实只是说起来好听而已。&br&&br&除了单位能为你交社保,其实没工作但有收入的人员或者有单位但单位不交社保的人员也可以自己交社保,不过个人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呀生育呀失业呀公积金呀,你个人都交不起来的。&br&&br&&br&&br&&/p&&p&&br&下面介绍下什么是社会保险缴纳基数&br&&br&刚才大家已经知道了每个月单位缴纳的社保比例和你缴纳的比例差不多是413:190了,那么现在又出来一个问题:自己每个月交的社保费和这个比例有什么关系呢,社保费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br&&br&大家可能没注意过,各个省市每年都会在7月初发布一个“社会保险最低缴纳基数”,这个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福利+各种补贴等杂七杂八的费用经过统计和计算以后确定的,南京今年7月公布的最低基数是1189元,这是个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南京只要是正规为职工缴纳社保的单位,每个月为每个职工交的钱最少为%=491元,而职工每个月最少要交=236元,这样你和单位每个月应该交的社保费就出来了。&br&&/p&&p&&br&但是现在又出来了新问题,各省市职工工资差别很大呀,有人一个月拿1000,有人一个月能拿10000,难道叫拿1000和拿10000的都交同样的社保费?&br&&br&请注意,这1189是最低基数,在1189之上还有最高基数, 南京今年的最高基数好象是8000多,具体我也忘记了,反正如果你的工资每个月在1189元以下,单位也必须按照1189元为你交%= 491元,而你自己每个月最少也要交=236元,这个就是1189作为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意义之所在了:哪怕你一个月拿1000或者800块,你每个月最低也必须要按照这1189交钱!&br&&br&但是如果你工资比1189要高,比如你一个月拿3000块,那单位去劳动局给你交保险的时候(你单位和你缴纳的社保费用都是劳动局扣的喔~)就应该对劳动局说:”呀呀,我们这边有位同志一个月拿3000,请按照3000块钱的标准来扣社保费”.那么劳动局就会以3000块为缴纳基数来扣你单位和你的钱然后打到你的社保帐户上,你单位这时候每个月就应该为你交%= 1239元,而你个人每个月就该交=580元&br&&br& 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在1189元以下,那么每个月你就按照1189交;如果你的工资在1189元以上,那么每个月你就按照你的实际工资交,除非你的工资比最高基数还要高,如果你一个月拿10000而最高基数是8000的话,你和你单位就都按照8000交 &br&&br&在这里要揭露一些公司的无耻做法, 这些公司每个月可能给你好几千的工资,但是他们去劳动局申报你的基数的时候并不会按照你的实际工资去报,比如你如果每个月拿3000块,他们去劳动局可能说你只拿1189块,然后劳动局每个月只扣你=236元,你恐怕还高兴的很,因为你觉得扣你的钱少,你实际拿到手的钱多错! &br&&br&如果这样你的公司就太无耻了!因为公司缴纳的钱是你的2倍多,所以你交的越少他们也交的越少!如果按照你的实际工资3000来算,他们每个月该给你交 %=1239元的社保费,而按照1189来算的话,他们每个月只为你交%=491元!所以实际上你吃了大亏!正规的公司只会按照你的实际工资去劳动局申报然后扣钱!只有那些下作的公司才会不管你工资多高都按照最低标准给你交!!&br&&br&千万别以为每个月你的社保费扣的越少越好!!可能你已经被公司无耻地欺负了而你还完全不知情!!!要确定单位为你到底缴纳的基数是多少很简单:如果你每个月扣300块的社保, 那你的基数差不多就是300÷19%≈1578元,你看看你工资是不是这个数,如果你工资明显比1578高,比如每个月你其实拿3000或者4000,那肯定你已经被公司给欺负了,被欺负以后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告你单位,一般一告一个准。&br&&br&不过最好在离职的时候把证据(比如工资条等)找好了再告,否则你告了以后在公司一般混不下去了- -+要再次说明的是,各个地方的社保构成比例不一样,但是肯定不会差太多,比如你的基数可能是20%或22%,但绝对不会是30%或40%! &br&&br&下面介绍一下这些社保费具体是什么情况以及该怎么用&br&&br&前面已经说了,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br&&br&&strong&1.先说说养老保险好了&/strong&&br&&br&这个保险一般都要交满15年以后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同学请务必在自己退休之前的15年以前就开始交,这个在南京以外差不多也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br&&br& 那你会问,单位给你交的21%到哪里去了?这个你就别指望国家会交给你了,你退休把你个人的钱拿走之后,国家就把单位为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了,从此这钱就和你再也没有关系了你也许会说:我靠!那是我的钱为什么不给我&br&&/p&&br&&p&&br&因为国家就是这么规定的&br&&br&退钱的时候只退给个人他自己扣的个人交的钱,单位为他交的钱全部都为国家做贡献了- -&br&&br&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你退休时候的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br&&br&养老金的算法很复杂,因为国家每年都会把缴费基数变一次,举例来说好了:如果你现在30岁,你现在的缴费基数是3000元,而退休年龄如果是55岁的话,那你必须在你40岁以前就开始交养老保险了,而如果你现在从30岁就开始交,交到55岁是25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养老金了,其次,如果25年后你交的 3000块的缴费基数已经变成了6000块(我说的是如果),那你55岁的时候首先每个月可以拿到00块的基本养老金,这是国家给你的,此外你的个人帐户上的钱在25年里也积攒了不少,把缴费基数平均一下好了,()÷2=4500,那么你这25年里个人帐户上应该有4500×8%(你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个人比例)×25年×12个月=108000元钱,那么除了之前的1200块以外你每个月还能拿到108000÷ 120=900块,这样你55岁开始每个月起码可以拿到0元的养老金,当然每年国家的基数还在往上涨,这样每年除了你自己的 900块,你退休以后每个月都会拿到比1200块更多的钱,那你的养老金当然也会越来越多的&br&&br&&/p&&p&所以说交养老保险交得越多越好,你交得越多你退休以后享受的也越多,而且,国家每年调整基数以后你拿的钱也会越来越多,现在交1000十年之后拿1500都是有可能的这里要介绍一个变态的政策,就是不管你在哪里交社保费,等你退休的时候你都只能回你的户口所在地享受当地的退休待遇,这么来看,在基数高的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回基数低的地方享受养老金的人那就亏大了。&br&&br&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举个例子,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在南京工作,交了20年的社保然后退休了,但是如果你的户口在黑龙江,那你必须回黑龙江享受养老金.如果你在南京交了20年的平均基数是3000(我说的是如果),而当你退休的时候黑龙江的缴费基数才1000(我说的是如果),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只能享受 1000的待遇!这是很亏的!一句话,如果你在富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的时候回穷地方享受社保,那你一辈子交的很多但是享受的很少!&br&&br&&/p&&p&交3000 块可能只能享受1000块!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没办法,国家就是这个政策,所以请所有目前户口在西部等基数低的地方但是在北京或上海等基数高的地方工作交社保的同学注意了,你要么就在西部交社保,要么就在退休之前把户口迁到北京或上海,否则你就是在做人生一笔巨亏本的买卖&br&&br&那也许你会说,如果我的户口在南京,那我在黑龙江交20年不就好了嘛,在基数低的地方交钱,退休的时候回基数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错!你以为南京市劳动局会随随便便就让你享受么?!一般这种情况下南京会找个理由直接拒绝你转入!到时候你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在黑龙江享受不了,在南京也享受不了!不过有些地方对这样的情况有了一些缓和的规定,比如南京允许你在退休前5年从基数低的地方转回南京,再在南京继续交5年南京的高基数,之后它才允许你回南京享受养老金.这个政策各个地方估计都不一样,今后打算转的同学最好现在就去你当地的劳动局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免得退休时候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意外!&br&&br&&/p&&p&&br&&strong&2.下面说说医疗保险&/strong&&br&&br&这个险国家的政策还算不错,重要的是住院报销的不少之前说了单位每月给你交的医疗保险是9%,你个人每月交的医疗保险大概是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这个大病统筹不管别的只管你住院,而那11%里国家每个月会往你的医保帐户上打属于你自己的2%,如果你每个月按照1189元的最低基数交社保,那么.78元就是国家每个月打给你个人的钱,这个钱你可以积累起来直接刷卡去买药或者看门诊,剩下的9%国家就拿去算到医疗统筹基金里了&br&&br&按照南京的规定,如果你从2007年1月开始缴纳医疗保险,那么从2007年2月起你就可以刷卡买药或者看门诊了,从2007年7月起你住院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报的还蛮复杂的,举例说好了:&br&&br&如果你日住院了,住的是最好的三级医院,住院期间用的都是医保范围内的药,手术+住院等费用一共花了5000元,那么报销的时候医保中心首先扣除1000块,这是起步价,剩下的4000块医保中心可以报销40元,你个人只要付0元就可以了,加上之前的1000元起步价,你花了5000块自己只要付1560元就可以了,而且这1560元还可以从你的医保卡里扣(如果你平时不怎么用那卡), 所以实际上你住院花不了多少钱医疗保险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比养老保险重要多了,毕竟看病住院实在太他妈贵了,这也是参加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意义之所在不过南京市规定医疗保险必须交满25年才能在退休以后终生享受,所以如果你55岁退休,那最迟30岁起就必须开始交医疗保险了&br&&br&&/p&&p&&br&&strong&3.下面说说工伤保险&/strong&&br&&br&这个险实践中一般用得少,我接触的也不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你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或者上下班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这个险就用得上了&br&&br&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人出了事不注意保存证据,导致自己无法享受工伤保险,这是很可惜的如果你下班的时候被车撞了,那你应该赶快报警,让警察来调查记录并拍照采集证据,警察处理完以后会给你开个事故什么鉴定书之类的东西,你就可以拿这个去单位要求报工伤了如果你出了事就随便让人跑了而且还不找证人还不报警什么的,那没证据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被采纳为工伤的&br&&br&工伤还有个时效问题,如果你日出了工伤,那你必须马上报告单位,把警察出具的证据和事故鉴定书以及你出工伤以后去看病或住院的病历交给单位,叫单位拿着这些材料去做工伤鉴定,你的单位必须在日之前把你的有效材料送到工伤鉴定中心,如果距离你出工伤的日子超过了一个月, 那工伤可能就鉴定不起来了.如果你单位不去给你鉴定,那你自己可以拿着材料去鉴定中心鉴定,最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会很麻烦很麻烦&br&&/p&&p&&br&&strong&4.下面说说生育保险&/strong&&br&&br&这个也举例说明好了,如果你是位女生,每个月工资为1000元,日开始交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为1189,而你2007年3月怀孕,2007年12月底生了孩子,2008年1月出院,那么你出院以后要赶快把结婚证(未婚生子的报销不了)+独生子女证(一般来说生2胎的报销不了)+病历+建大小卡检查和住院和手术费用的所有发票+住院清单+出院小结这些所有的材料交到公司,如果你怀孕时候检查花了500块,生孩子的时候住院+手术花了2000块,一般来说,公司在医保规定范围内基本上可以给你全部报销,报销以后给你的钱包括:500块检查费+2000块住院手术费+1189元/月×4个月=7256块, 1189元/月×4个月这是医保中心特别为报销的女生补贴的,只有女生报销才能拿的到&br&&br&国家规定女孩子报销生育保险的时候必须给4个月的平均工资,所以你生孩子报销的话不仅不要花钱而且还可以赚4个月的工资!如果你基数交的比工资高,比如拿1000块交的是1189,那么你还赚了呢&br&&br& 生育保险起码要交一年才能享受,切记切记&br&&br& 此外还有个问题,男生也交生育保险呀~那么男生可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呢?&br&&br& 如果你是男生,你老婆没工作或者工作单位没交保险,而她生孩子的时候你交生育保险也已经超过了一年,那么你也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哦,但是以之前的例子为例,你只能报销500块检查费+2000块住院手术费的一半=1250元, 补贴的1189元/月×4个月的工资你就享受不到了!这是只有女生报销的时候才可以享受的哦~同样的花费,女生报销就能拿7256块,男生报销只能拿1250块,这大概也是中国少有的”歧视男性”的政策的说- -+所以说,女生要生孩子之前最好计划一下,提前一年开始找个单位交生育保险,可以赚呢!而男生如果要娶老婆,最好娶一个生孩子的时候已经交了一年生育保险而且缴的基数还比她本身工资高的女生哦!不过如果她实在没保险也没关系,你还可以给她报销生育保险呢,不过你没补贴的4个月工资拿,而且该报的费用你只能拿回来一半。 &br&&br&&strong&5.失业保险&/strong&&br&&br&失业保险,这个也是要你交满一年才能享受,一般交1年拿2个月,交2年拿4个月,但一辈子最多拿24个月.举例说明好了:&br&&br&如果你日开始交保险,2008年1月你被公司辞退了,那你可以让公司给你拿2个月的失业保险,如果这一年你都是以1189的基数交的保险,那你2个月起码可以拿到800多块钱&br&&br&或者你日开始交保险,2008年1月你和公司合同到期了,你们都不想续签合同的话那你也可以在离开公司以前让公司给你去拿2个月的失业保险,也是800多块就是说合同到期或者公司辞退,你都可以按照一年拿2个月的失业金的比例去要求公司给你办,如果公司不给你办你可以去告它,一告一个准。&br&&br&但是如果你是合同没到期自己辞职走,那就算你交满了1年也享受不到失业保险&br&&br&只要是自己辞职的,别说交1年了,就是交10年的失业保险到辞职的时候你也拿不到一分钱。  
&br&&br&6.住房公积金是个好东西啊&br&&br&这么说吧,如果你每个月为公积金交200块,那么公司每个月也往你帐户上打200块,你买房子的时候这就是400块了,如果你一辈子交了5万,那你帐户上就是10万了,这种好事大家一定不要拒绝啊。&br&&br&公积金可以用来买房子,还贷款,装修什么的,如果你自己家可以找到地皮盖房子,那盖房子的钱也可以从公积金里付&br&&br&如果你一直不用这钱,最后退休的时候貌似可以把钱全部取出来吧&br&&br&&br& 各项补充说明
&br&&br&[size=+0] 来说说和南京不同的地方吧,魔都是不允许不缴医疗保险的,也就是说社保中心这一块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一起问企业收的,倒是公积金可缴可不缴,因为这是隶属公积金中心的管辖范畴&br&&/p&&p&&br&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br&&br&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2%,你自己缴纳8%;&br&&br&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2%,你自己缴纳2%;&br&&br&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br&&br&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br&&br&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br&&br&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7%,你自己缴纳7%&br&&br&补充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这个只有一般效益很好的国企才会有的,且比例又公司自己定,一般公司缴个公积金就算很道义了)&br&&br&另外要说的是社保和个调税的关系,在缴纳个调税的时候,是把个人扣金那部分扣除后再算应纳税基数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超过12%的部分(个人和企业缴纳部分)也需要算在应纳税基数中&br&&br&比如上面说的公积金7%、补充公积金8%,加起来就是15%,那么个人扣金那3%的部分就要算在应纳税额中,同时,企业的那3%,虽然不是从个人工资里扣除的,但还是要算在应纳税基数中,也就是说,个人要为这笔费用的个调税埋单。&br&&br&医疗保险使用这一块,各地对于划入个人账户的方式不同&br&&br&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医保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同时社保缴费基数变更也是在4月上中旬确定。&br&&br&医保局会在4月1日按照每人的社保基数预提1年的个人医保(也就是那2%)进入个人医保卡账户,但这时候就有问题出现了,4月1日的时候,当年的社保基数尚未确立,医保局只能按照上一年的基数来预计当年的个人医保金,那么这个差额该怎么办呢?那就是在第二年的4月1日来补足少算的或扣除多给的&/p&&br&&p&可能这么大段字看起来会觉得很麻烦,那我们举例来说&br&&br&某人2004年月平均收入5000元,2005年月平均收入4000元,2006年收入6000元&br&&br&医保局在日给个人账户打入金额的时候,社保中心还没有核准2006年的缴费基数(也就是2005年的月平均收入),所以医保局还是按照2005年的缴费基数(也就是2004年的月平均收入)来计算全年的个人账户数额,也就是=1200,&br&&br&但实际上此人这一年的个人账户数额应该是=960,&br&&br&那么这多给的240元会在日的时候扣除。同时日打入帐户的新一年个人金依然是960元(其实应该是=1440元),少给的480元,会在日补回来。&br&&br&所以因为大部分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都不相同,所以几乎每个人每年3月的帐户总数和4月时看到的历年帐户的金额是不同的,这就是医保局在做每年的费用核算时产生的。&/p&&br&&p&工伤还有个时效问题,如果你日出了工伤,那你必须马上报告单位,把警察出具的证据和事故鉴定书以及你出工伤以后去看病或住院的病历交给单位,叫单位拿着这些材料去做工伤鉴定,你的单位必须在日之前把你的有效材料送到工伤鉴定中心,如果距离你出工伤的日子超过了一个月,那工伤可能就鉴定不起来了.如果你单位不去给你鉴定,那你自己可以拿着材料去鉴定中心鉴定,最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会很麻烦很麻烦&br&&br&这点有个补充,申报工伤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单位申报,就和上面爱说的一样,30天内有效,还有一种是个人申报,一年内有效,但由于伤势或其他原因,拖得越久证据就越不足,个人申报的话也会因为不懂得流程耽误很多时间和精力。&br&&br&生育保险方面,流产的、难产的、多胞胎的、早产的,可以具体看看下面这个链接,虽然是上海的政策,但各地都有相似性。&br&&br&可能上海和南京政策上有不同,公司绝对不会管这方面的报销,都是由医保直接和孕妇挂钩&br&&br&在生育检查生产住院期间,医保统筹范围之内的都是医保统筹支付,当然自费的项目(比如高级病房、自费药etc)还是要自己承担。&br&&br&生好孩子后,自己去医保局申请生育补助,医保局给3000块钱社保那块,再给3个月的缴费基数的收入&br&&br&晚育的加半个月,多胞胎的,多一个加半个月&br&&br&如果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是大于社保缴费基数上限的,那么社保只支付缴费基数那部分,剩下的由公司支付&br&&br&例如某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为10000,社保基数封顶为7392。&br&&br&那么社保给的每月收入为7392,剩下的=2608就是由单位支付。&br&&br&(虽然我觉得这种情况,在云中的各位看官不太容易碰到=。=。。)&/p&&br&&p&&br&其实关键的地方有两点:&br&&br&1、生育前缴费满1年&br&&br&2、社保缴费基数正常申报&br&&br&所以说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们,不要觉得公司给你申报的基数高低无所谓,甚至为了基数低些自己工资到手高而庆幸,到这时候就看出问题来了吧!&br&&br&这也就是为啥有那么多女职工宁可留在工资低但是社保足额申报的地方生完孩子再跳槽的原因,一来小地方不喜欢未婚未遇的女性员工,二来生育保险也是很大一笔收入补充。&br&&br&比如说,一个人正常工资3000,但是社保基数申报时算上她的年终奖等等其他奖金收入,那么月平均可能达到5000,这时候生孩子的那几个月拿的就是一月5000的收入。&br&&br&如果你一直不用这钱,最后退休的时候貌似可以把钱全部取出来吧 &br&&br&不是貌似,是绝对可以!&br&&br&而且公积金贷款比商业贷款利息低的多,这也是一大好处。&/p&
【若对你有帮助麻烦关注下我,互联网方面朋友交流微信ec98521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工…
来自子话题:
别扯了,神灯归国家所有,你这些都算非法所得。&br&。。。。。。。。。。。。。。。。。。&br&别光傻乐,神灯的故事公元八九世纪就出现了,所以这个肯定能划到文物范畴。有评论很严谨地说,祖上流传的文物是属于自有的,只有地里挖出来的才是国家所有。当然,上古玩市场里的那些也是可以自有的,只是说除了自有的,都属国家所有。&br&但是,要说神灯是我家祖上流传下来的,那我早就是太阳系联合王国皇帝兼日月星神教教主,千秋万载一统宇宙了,还敢动我神灯,哼~
别扯了,神灯归国家所有,你这些都算非法所得。。。。。。。。。。。。。。。。。。。别光傻乐,神灯的故事公元八九世纪就出现了,所以这个肯定能划到文物范畴。有评论很严谨地说,祖上流传的文物是属于自有的,只有地里挖出来的才是国家所有。当然,上古玩…
来自子话题:
该提议一出瞬间有种布了很大的局的感觉,我党的新闻媒体根本就不是被统治者的代言人,打着为到手工资低的幌子,煽动屁民反对五险一金制度,最后降低了企业的支出,屁民的工资没有变化,或者加了一点点,隐形的未来的储蓄变得少得可怜,有种老了怎么办的感觉,就好比西方社会7.80年代降低福利一样,受损害得人感恩戴德的说政府明智,屁民还是好骗,屁民还在为既得利益集团摇旗呐喊,以前所谓的企业家可以不缴纳保险等招人打工,后来法律完善了,他们发现不行我要保持一个负责的企业家形象要交保险,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原来经济很好还行,可是现在是新常态,经济不行,需要转型,钱就没那么好赚了,底下的工人还摇旗呐喊的说工资少,不够花,资本家永远都比无产者会想办法,他一看说不对,我给你们发的工资不少.一大半让公家拿走了,你们找公家要去,最后你说倒霉的是谁,受益的又是谁,好多企业似乎都是按最低工资标准给你们交的五险一金吧,如果再降低,呵呵等着哭吧。流传最广的例子就是北京工资一万企业拿14000,自己拿7000多的例子,其实除了养老金那一块其余的钱都是可以自己现在用的,还有似乎很少有企业是按10000的基数再交五险一金吧。你签劳动合同时似乎有个基本工资一栏,企业往往都是按照基本工资一栏交的,实际上企业压根就没有花那么多钱。一线的职工好多是没有公积金的,他们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五险,这点是因为我曾经是一线员工。所以即使真的降低费率真的减负了了。&br&习大大说“党媒姓党”在报道这件事情上他们还真没姓党,经济不景气,社保短缺,所有人都害怕退休时,退休金没了。什么存钱比教社保强多了,也不想想这些是不是都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在那给你洗脑。然后部分高工资的人跟着起哄。&br&李宰相说交的多也是有道理的,去年开始养老金并轨,国家按照规定一扣,发现发给手下的皂吏工资不增加,自己要做的预算却多出来不少,底下人又在那骂娘,干活和不干活的领的一样少,他才发现人力资源成本还有社保这个大头,可是社保是保障,对于收入较少的人是最大的保障,可是现在那些收入高的私企高层,部分热门行业,他们觉得被薅羊毛了,而他们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最终上面看到的是民意汹汹,而受损的确实大多数。
该提议一出瞬间有种布了很大的局的感觉,我党的新闻媒体根本就不是被统治者的代言人,打着为到手工资低的幌子,煽动屁民反对五险一金制度,最后降低了企业的支出,屁民的工资没有变化,或者加了一点点,隐形的未来的储蓄变得少得可怜,有种老了怎么办的感觉…
不赞成楼上所说的石油财政,希望知乎的回答都是经过起码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最近几年迪拜的石油开采只占总GDP的个位数百分比,迪拜前期的基础投资固然很大,与阿联酋其他各国的支持不无关系,其他酋长国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投资,在最没有石油的迪拜,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国家石油耗尽,如何维持经济的发展和增长?&br&&br&事实证明,以阿布扎比为首的其他酋长国的一场豪赌已经兑现,迪拜已经成为海湾地区超大城市中为一个不依赖石油美元的城市,效果可谓拔群。那么迪拜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哪里呢?&br&&br&1.贸易&br&国际贸易在迪拜的GDP贡献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较低的税收(不是完全没有,尤其是对外资公司),方便的交通,灵活的政策,充足的外汇是主要原因。另外,阿联酋(非迪拜,感谢 &a data-hash=&3ba3049cbde2c8efa198& href=&///people/3ba3049cbde2c8efa19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3ba3049cbde2c8efa198&&@Lee大仁&/a& )地理位置优越,身处东西两大经济体中间,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就一直是东西贸易的中转站。&br&&br&2.金融&br&金融追逐热钱,迪拜有较低的税收和放松的外汇管制,发达的地产和贸易也继续大量资金杠杆,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各大商业银行率先入驻,从贸易急需的货币兑换和信用证开始做起,随后紧跟这就是证券、投行等机构,纷纷到此追求高收益低成本的投融资项目,而中东世界整体的石油美元大交易也都发生在迪拜,这里可谓是整个海湾国家和西方世界的金融纽带。&br&&br&3.交通运输&br&阿联酋航空的总部设在迪拜,在多年的发展之后,这家航空公司拥有仅次于汉莎航空的庞大机队,拥有从迪拜飞往全球任何一个大洲的丰富航班。迪拜港的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十,这还是有中国众多超大港口参与的评选。&br&&br&4.地产旅游&br&巨大的投入带来的良好基础设施、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让迪拜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开始贡献超过10%的GDP,以贸易和金融带动的豪华酒店纷纷落成,侧面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迪拜作为阿联酋改革的龙头,在宗教文化上也对外国人保持了克制和宽容的态度,快速的签证也保证了客流量的持续增长。&br&&br&敲字已累,剩下的工业就不详细说了网上其实还是有不少资料的,题主可以搜一下看。总的来说任何一个发展快速的城市,特点都有其相似之处:小政府、低税收、松政策、靠市场。&br&&br&唉,说多了只有羡慕。&br&&br&就这样。
不赞成楼上所说的石油财政,希望知乎的回答都是经过起码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最近几年迪拜的石油开采只占总GDP的个位数百分比,迪拜前期的基础投资固然很大,与阿联酋其他各国的支持不无关系,其他酋长国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投资,在最没有石油的迪拜,来做…
說97年中國向香港救市 &br&&br&&br&到今日, 仍然有不少大陸同胞流傳著一個說法, 甚至幾乎是大陸同胞之間的「公認事實」一樣, 就是說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 中國政府為了援助香港, 動用了1000億的外匯儲備。 &br&這是個大謊言。     &br&&br&在97、98年的金融風暴時期, 確實經常都有報導, 中國政府將如何如何&支持&香港云云, 日日新鮮, 次次不同。不同的官員在不同的場合一再抽水(那時期的中國, 還沒有被波及的&條件&)。 &br&&br&但不需要激動, 因為就如同絕大部份的中國式官話一樣, 全部都是BULL SHIT, 廢話, 全部只是空口講白話。     &br&&br&不要懷疑, 各位儘管去找任何&可以相信&的資訊、媒體找找看, 看看金融風暴, 中國 &實際上& 到底動用了多少資金來 &拯救& 香港? 答案是「零」。 &br&&br&你不會找到資料, 因為從頭到尾都是空口講白話, 吹水, 事實上一毛錢都沒有動用過!     &br&&br&而大陸同胞流傳著「中國政府動用了1000個億」的說法, 是被&有心人&刻意扭曲真相。真相是 :「......香港特區政府把息率大幅調高......並動用外匯儲備近1200億港元(約150億美元)大量購入港股......1999年11月,港府把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亞洲金融風暴  (我不是表示wiki的信息必然正確, 但wiki卻是目前認受性還算好的一個資訊來源。它的真正優勢是大家&熟悉&它。)     &br&&br&這個才是那「一千個億」數字的真相。這是香港自己的錢。是大家熟悉的任志剛。是香港政府自己幹的事情。而有大陸同胞, 籍著這點而用大陸文壇慣用的「甲來說, 乙來傳」手法, 完全180度扭曲把香港政府說成中國政府, 理由是「那時香港已經回歸, 而香港已經是中國一部份」來把功勞 &側側膊& 貼到中國政府臉上。 &br&&br&以辯論手法 (坦白說, 大部份大陸同胞們, 都配不起&辯論&兩個字) 來說, 當他們說出「中國政府動用外匯儲備救港股」的時候, 卻又自動把&中國政府&撥作跟香港政府無關的個體。 &br&&br&懂得分辨他們這類手法, 自然能然看穿他們的狗屁話。 &br&&br&&br&各國外匯儲備排名 &br&&br&1日本二千二百二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2中國一千二百六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3台灣八百九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4香港八百五十億美元 九七年八月 &br&5德國八百三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6新加坡八百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7美國六百八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8西班牙六百五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9巴西六百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10意大利五百一十億美元 九七年七月 &br&&br&如何能看出香港不能自救要中央恩賜救市? &br&&br&可笑&br&-------------------------------&br&以下引用@Tong Wong 部份答案&br&&br&&br&當時香港回歸天朝不足三個月,政經不穩,受到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沖擊港元和美元之間的「聯繫匯率制度」。香港是最自由的自由經濟體,意即政府不能隨意限制經濟活動。索羅斯看準這點,帶著大量熱錢沖擊貨幣及證券市場。最後, 港府最終出手干預,動用香港庫房的外滙儲備,買入佔港股總市值7% 的股票,把索羅斯擊退,也終結了這場風暴。 &br&&br&天朝在這場風暴里的角色只是公開表現支持香港一切行動,增加國際市場對香港的信心。 &br&&br&&br&然而「勝利」過後,天朝對內的宣傳是天朝挽救了香港。使一般的內地市民真的以為天朝動用了內地市民的錢,去搶救香港市民勉於危難。作為一個只有初步資本市場經驗的中國大陸,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能理解在這場風暴上,香港經濟崩潰是會把中國自己帶來多大多危難。 直至2011年全年,港資仍佔外資比例達66.3%(投資金額770.11億美元),是内地吸收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br&&br&另外,中國內地常年爆出食品安全問題,而同是一國的香港郤免受其難。天朝政府、天朝商家都有意無意的強調供香港食品的獨特性,使中國內地市民以為有政策偏向,以「特供」形式供應香港所須。實情是,香港的食水,肉類菜疏都是政府有關部門向內地相關部門,以統一購買方式買入。如東江水,廣東省,雲南省的供港菜場。完善的監管制度及相關法制,促使商家都不敢造假,才有蒙牛高管説供港牛奶的不同。 &br&&br&這一切的錯覺,造就內地市民對香港人的偏見,總認為天恩浩蕩,恩澤港民。
說97年中國向香港救市 到今日, 仍然有不少大陸同胞流傳著一個說法, 甚至幾乎是大陸同胞之間的「公認事實」一樣, 就是說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 中國政府為了援助香港, 動用了1000億的外匯儲備。 這是個大謊言。 在97、98年的金融風暴時期, 確實經常都有…
来自子话题:
看完之后感觉有点无奈,通篇都算“大实话”吧,巴特,是那种很没用的大实话。&br&对文中关于企业管理、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方面的话题不做评价,单说涉税的内容。&br&首先,作者的所谓“老会计”身份。没错,真是老会计,也只能是老会计,连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都算不上,充其量一个账房先生。这辈子的职业经历基本局限在一个或几个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而且都是那种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相当低的企业。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记外帐、内帐上,隐瞒点收入,虚列点成本费用,有事没事跟税务局的专管员拉拉关系,求神拜佛别遇到税务稽查,估计从来没想过财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为企业决策和发展提供资金、财务方面的管理意见和参考。&br&其次,这种企业。工作中接触的很多。企业老板基本税盲,个别法盲。凭借政策法律漏洞(包括立法和执法两方面)和当时的好运气,完成了原始积累。也想努力把公司继续做大做强,但后继乏力,身处瓶颈而不自知,内部管理手段和效率都处在很初级的水平,外部经营环境远没有当年宽松。企业主和企业家的区别。&br&第三、内帐和外帐。财务核算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风过无痕。再漂亮的外帐都一大把蛛丝马迹。购销不匹配、往来款隐匿收入、虚列成本费用这些手法太低级了,小区门口便利店用这几招还行。依照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正规、大型企业很少做两套账。一是内部制度不允许,有些内外帐,没忽悠住税务局,倒是把企业决策者坑进去了,财务制度一旦乱套,部门小金库、员工职务侵占这种事不可避免。二是没必要。好的涉税财务人员,说白了靠的是打税收法律法规擦边球,拿着条文和我抠字眼,政策制度文件比我还熟,轧着线开车但绝不越线闯红灯。&br&第四、法律风险。说老实话,对稽查人员来说,只有想查多深、想查多透,不存在查不出来的问题,业务水平不够可以加人,稽查时间不够可以延期,一个私人企业掌握的资源再多,想跟国家机关执法部门斗智斗勇,说螳臂当车都是客气的。两套账这种东西,难听点说,是企业自己给自己挖坑。物理上,只要你有帐,我都能想辙拿到手,这几年封服务器封文件柜的事都干过。手段实在有限,还有移交公安机关联合办案这么一招。放火烧财务办公室的企业我都见过,警察叔叔上来几个回合询问,什么都招了,毕竟对手是会计不是间谍。一旦确定了偷税,呵呵,看金额吧,超过一定数额就移交司法,公安局经侦队最喜欢这种案子。偷税是企业行为,但追责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先例不是没有。&br&第五、职业前景。一方面,老在一个乱七八糟的企业干财务,估计有点职业追求和选择能力的人都不乐意。另一方面,一旦就职的企业违反税法被追究责任甚至处罚,那些要求会计做两套账的企业主,恐怕不会首先反省自己的问题和责任,拿财务人员当出气筒是必然的,骂一顿扣点钱算轻的。如果被炒了,或者更惨,老板进去了公司倒闭了,财务人员再求职,简历上从业经历那一栏恐怕不好填吧。&br&最后,个人观点。财务工作需要的是严谨认真。尽管我朝的财务、税务立法相当拧巴,但有法可依的时候还是依法吧。尽可能把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而不是相反,工作才会有更多乐趣。打个比方,你是开出租车的司机,哪怕开了几十年,上来个客人说我多给你点钱,咱们玩命闯红灯超速还可以撞几个人,你敢吗?
看完之后感觉有点无奈,通篇都算“大实话”吧,巴特,是那种很没用的大实话。对文中关于企业管理、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方面的话题不做评价,单说涉税的内容。首先,作者的所谓“老会计”身份。没错,真是老会计,也只能是老会计,连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财务…
来自子话题:
金融业受冲击要小于地产业和建安。&br&虽然金融和建安以前营业税都可以差额纳税(这个就类似于抵扣了),然而现在预期金融业税率6%,建安和地产11%。即使金融业一毛钱也不抵扣,也只&b&相当于&/b&营业税税率调成了5.66%,而建安和房地产这块接近10%了。&br&明面上说减负,实际上建安和地产这块操作下来有以下几个硬伤:&br&&ol&&li&人工工资比例越来越高却无法抵扣。退一万步说即使可以抵扣,国家也肯定会要求花名册上必须全员缴纳社保且个税必须足额缴纳(这个可以自动比对系统取数都不需要手工填),这两样对临时工居多的行业无异于天方夜谭;&/li&&li&水泥砖头什么的很多搞不到发票;&/li&&li&转包分包这类司空见惯的行为,不谈实质,只说发票,要想曲线救国,那个虚开额恐怕足够把牢底坐穿;&/li&&li&&b&土地款这块中央貌似还在和地方扯淡&/b&。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开收据,拿来抵项目的增值税,这对地方上形如猪啃自己的蹄子——从操作上说土地出让金抵扣增值税难度并不大。(&u&目前给出的办法是进项两不算,可以说是中央“机智”的绕开了抵扣的暗礁,然而无论如何,地方上减收是肯定的,这几轮营改增,大部分都是砍地方上的收入&/u&)&br&&/li&&/ol&这次明摆着就是冲着房地产去的,金融和建安不过陪太子读书罢了。对房价的影响暂时不好判断,只是地方上进一步受制于中央那是肯定的。&br&私以为这次强推营改增,恐怕阻力很大。&br&————————————————————————&br&&br&截止目前没有看到建安、地产、金融业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分界线。80万那要死一大批不上不下的,500万还是稍低,1000万比较合适。但是年收入的确定,建安好歹可以用成本比例或者完工百分比来确定,房地产项目就呵呵了。&br&————————————————————————&br&&br&房地产目前似乎是土地成本直接抛开来算,亦即进销两项都直接绕过。大城市项目土地成本较高的,营改增后税负可能持平或略有下降,中小城市税负上行可能性较大。&br&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界限是500万(?),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这就是搞笑的。&br&房地产和建安系的死穴是转包。在施行营业税的条件下,国税总局还出台了转包分包纳税的处理方式;增值税目前无论是条例、实施细则还是税总的各种补充,基本都要求四流一致——也就是合同的甲乙方、现金流的付款收款方、发票的购销两方、物流(服务)的接收和提供方,尤其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会成为日后争议的焦点。&br&另外还有个比较扯的地方,那就是以后售房的发票是全额开还是按建筑面积抵掉土地成本后的金额开?
金融业受冲击要小于地产业和建安。虽然金融和建安以前营业税都可以差额纳税(这个就类似于抵扣了),然而现在预期金融业税率6%,建安和地产11%。即使金融业一毛钱也不抵扣,也只相当于营业税税率调成了5.66%,而建安和房地产这块接近10%了。明面上说减负,…
来自子话题:
定价合理的话,收取过路费当然是合理的,不然你拿什么钱来养护这条道路?&br&中国现在的养路主要靠两块,一块是税收,一块就是过路费,而中国的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还处于成本没有收回来的阶段,去年亏损高达1500亿(这点和美国国情很不同)。确实有声音说应该纯粹靠税收来承担维护和养路的费用,但这才不合理的,因为税收是全民承担的,比如我一个南京土著为什么要给从来不去的那些省的高速公路做贡献?谁使用谁负担,这才是合理的。中国的老百姓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明明享受了公路的利益,却不肯出自己的力。&br&&br&当然话说回来,中国现在交通上有很多乱象,比如乱收费、高速公路费用被用来养二级公路导致亏空、贪污腐败现象,等等,这些确实都要改。但改归改,但过路费本身,就是合理的。
定价合理的话,收取过路费当然是合理的,不然你拿什么钱来养护这条道路?中国现在的养路主要靠两块,一块是税收,一块就是过路费,而中国的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还处于成本没有收回来的阶段,去年亏损高达1500亿(这点和美国国情很不同)。确实有声音说应该纯…
来自子话题:
这么回答肯定是跑题了但还是忍不住不说,一个月收入四百万,就别想着怎么样能少交税了吧,为国家做点贡献难道不好吗,四百万的月薪够你过中国人中最顶层的生活了,多考虑考虑怎么样以你的强大能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吧,如果所有的富人都没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话,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这么回答肯定是跑题了但还是忍不住不说,一个月收入四百万,就别想着怎么样能少交税了吧,为国家做点贡献难道不好吗,四百万的月薪够你过中国人中最顶层的生活了,多考虑考虑怎么样以你的强大能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吧,如果所有的富人都没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话,…
来自子话题:
麦当劳等外资连锁快餐店主要交的是营业税,采用查账征收的方式。&br&&br&他们要在规定的纳税期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向税务部门提交营业额和所得额,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核后,再缴纳税款。&br&&br&因此是否索要发票,几乎不会影响查帐征收营业税的税额。
麦当劳等外资连锁快餐店主要交的是营业税,采用查账征收的方式。他们要在规定的纳税期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向税务部门提交营业额和所得额,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核后,再缴纳税款。因此是否索要发票,几乎不会影响查帐征收营业税的税额。
来自子话题:
做个思想实验吧!&br&&br&假设刘看山在一个人流量不多不少的街道开了一家快餐店,每天能卖掉250份套餐。每份扣除食材人工水电,毛利润在1元每份。房东王听涛收取的店面房租是每天一百元。刘看山每天能挣【250-100=150元】,刚好达到本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足够维持温饱的生活水平。&br&&br&一座火车站从天而降,本地瞬间变成了热点商区,人流量激增,但是街道拥挤,已经挤不进来新的快餐店了。&br&&ul&&li&刘看山发现:&/li&&ul&&li&&strong&新增的人流量,主要是车站的旅客们,他们出于时间等因素上的考虑。只能到这里吃饭,而附近又没有地方供新的餐馆加入竞争。即便单价价格涨了一元,毛利达到2元,销售量也能达到每天500份。&/strong&&/li&&/ul&&/ul&这样刘看山每天能挣【=900元】。刘看山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狐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br&&br&嗅觉灵敏的李闻风,找到房东王听涛说,你每天100的房租赔大了。不如你租给我,我愿意出800元每天。&br&&br&&ul&&li&王听涛想:&br&&/li&&/ul&&ol&&ol&&li&刘看山是我的好兄弟,我不能违背合同私自涨房租。请见结果A。&/li&&li&刘看山这个狡猾的狐狸,居然自己挣了这么多钱,不行,我要租给李闻风。请见结果B。&/li&&/ol&&/ol&&ul&&li&结果A:&br&&/li&&ul&&li&李闻风找到刘看山说,看山兄,你挣这么多钱,实在辛苦。不如把店面转租给我。我愿意出800元每天。&/li&&li&刘看山想:每天做五百份套餐实在辛苦,转租的话,每天什么都不干就能净赚【800-100=700元】,请见结果B。&/li&&/ul&&li&结果B:&/li&&ul&&li&李闻风租到了店面,每天赚【=200元】,超过了本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足够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水平。&/li&&li&题主路过这家快餐店,心中忿忿不平,拿出手机上知乎提问:车站怎么东西卖这么贵?&/li&&/ul&&/ul&+++++++++++&br&其实将这个故事改头换面一下,就可以变成景区天价米饭,出租车份子钱,学区房等等让人民群众的义愤填膺的「暴利行业」。&br&评论区有的朋友可能还是没看懂,认为我把价高归咎于房租。其实这些行业中高昂的房租,承包费等等,都是价高的果,而非因。&br&车站附近的饭店,超市的食物、商品为什么会价格贵。是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饭店和超市是很难增加数量的,但是人流量却在激增,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新的供应方又无法进入竞争,那么需求方也就是消费者只能采取价高者得之的方法去竞争,价格必然上涨。&br&价格上涨导致车站周围的饭店、超市成了风口上的猪,眼看就要起飞了。因为他们获得了本地同行业不可想象的利润率。但是,只要是市场是开放的,无形的手就会起作用。他们的同行也会以各种方式去竞争争取这方宝地。上文中提到的,新的竞争者愿意以更高的房租来取代原有的经营者。所以,房租高涨是这一系列变化的结果,而非起因。&br&&br&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br&&br&商家们通过推高房租、承包费、份子钱来竞争一张入场券。&br&消费者通过手中的钞票,去竞争一份便利的商品。&br&&br&题主,你的谬误在于,你认为【政府说的算!】。但是价值规律如同万有引力定率,是规律。规律只能遵守和利用,而不可违背。
做个思想实验吧!假设刘看山在一个人流量不多不少的街道开了一家快餐店,每天能卖掉250份套餐。每份扣除食材人工水电,毛利润在1元每份。房东王听涛收取的店面房租是每天一百元。刘看山每天能挣【250-100=150元】,刚好达到本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足够维持…
说起来,这个事情我还真干过。所以,可以来说一说。&br&&br&就像晓农兄说的那样,由于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发行债券,因此大部分地方政府的举债都是通过其所属投资公司为主体来进行的。但是由于投资公司本身资产额尤其是净资产不会太大,而且本身盈利能力欠佳,所以其作为举债主体来说主要的举债模式是以政府信用向银行贷款。但这种方式弊端很多,贷款金额低,周转时间短,加大了短期资金压力。&br&&br&所以地方政府就想了一个办法,成立城市投资平台公司或者中心。&br&具体做法是:设立一个由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资本经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经营公司),将其辖区内原由国资委控制的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通过文件划转的形式全部转为由经营公司持股,从而达到做大经营公司净资产的目的。&br&当然,由于发改委的规定,对于发债主体的经营公司,其房地产收入不得超过其营业收入的30%,此外因为要保证发证成功后每年巨额的利息支付能够由经营公司本身的盈利涵盖。所以在选择纳入经营公司平台的这些国有企业的时候,要对其经营项目和盈利能力进行选择。对于空有庞大净资产但盈利状况不佳的企业,是不能将其纳入的。房地产类企业纳入的话,要选择那些政府保障房项目不是那么多的企业,要有商品房项目,但由于有指标的限定,因此这类企业不能选择太多。最佳的纳入企业就是建筑类公司,盈利高,现金流充沛,但尽量不要选择为政府做BOT项目的建筑公司,因为盈利模式很难摆脱政府依赖,不好解释。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将该企业债券发行成功后所融得的资金需要使用的公司装进去,如果地方政府是想要进行开发区开发或者面子工程,那么这些工程的承建单位就必须要纳入经营公司。因为发行债券所得的资金大部分都是要用于经营公司所属平台内的企业使用,一旦被大规模挪做他用,后果是地方政府无法承受的。&br&&br&选择好了准备纳入经营公司的国有企业后,就可以开始做企业债发行的准备工作了。这个过程其实和IPO没什么区别,选择市场上在债券发行方面比较过硬的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选择债券发行方面比较强大的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近三年的审计报告。由于经营公司本身成立的时间偏晚,因此需要对前两年的数据进行模拟合并。当然,还要选择评级机构对其债券进行评级,不过这个市场上评级机构就那么几家。此外,还要选择一个足够分量的国有巨型企业来做债券担保,可以不是本市或者本区的,但一定要是本省的。当然,和IPO一样,为了符合发改委的规定和券商讲故事的要求,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整,所以细节就不说了。&br&&br&发债成功后,其融得的资金期限一般较长,5年以上。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这样的结果要远远好于投资公司向银行举债的结果。债券资金的使用,通常会以经营公司对其所属公司进行委托贷款或者直接注资的方式来完成,通过收取委托贷款利息收益和投资分红的方式来偿还债券利息。可以大大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而对于地方财政而言,其所需要使用资金的企业由于就在经营公司平台内部,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资金调剂来完成投资,不必占用地方财政预算。对公众来说,这样的模式对于风险方面有比较大的控制。相当于一个企业用自己的盈利来发行债券,只要其所属各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就可以适当的分散风险。&br&&br&很美好,对吧?但为什么近两年发改委要紧缩地方政府城投类企业的发债审批呢,就是因为往往都是地方政府自己定规则,然后自己违反规则。发行主体没有那么多盈利足够好的企业来纳入经营公司,所以又回到让政府买单的老路上,但是又不能明着来,只好让各个中介机构讲那些连自己都不信的故事,期望能打擦边球,能通过政府高层沟通混过去,而风险也就显而易见了。
说起来,这个事情我还真干过。所以,可以来说一说。就像晓农兄说的那样,由于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发行债券,因此大部分地方政府的举债都是通过其所属投资公司为主体来进行的。但是由于投资公司本身资产额尤其是净资产不会太大,而且本身盈利能力欠佳,所以其作…
来自子话题:
题主这个黑政府的角度也是神了,我承认我在税务机关这些年还第一次遇到。楼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税务局只是征收机关,并不负责预算也不负责开支,实际上我们税金一收上来就上缴国库,之后这笔钱就没我们啥事了。每次退税的时候,税务局还要向国库打申请,国库有钱了才能退。&br&如果用人体来类比,税务机关就相当于吃饭的嘴,你看起来都是嘴在动,实际上咽下去就没嘴什么事了。下来的消化啊、运动啊、排泄啊,都是别的器官在做,你光盯着嘴说你凭什么不劳动、不消化、不排泄,也真是神视角。&br&&br&当然这不是关键啦,看得出题主虽然啥都不懂但还是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的。那你记好:无代表不纳税是纯扯淡!无代表不纳税是纯扯淡!无代表不纳税是纯扯淡!&br&举一个例子好了,你在美国买东西要交消费税,在美国如果做讲座涉及所得税,这些钱都是交给美国政府的,请问你敢和美国的税务机关说“无代表,不纳税!”吗?美国的税务警察会教你怎么做人的,他们的权力比法官还大:&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的联邦政府税收是怎么收上来的? - 夏惟桐的回答&/a&&br&同理,歪果仁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发生消费和所得也是要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要都按照你“无代表不纳税”的逻辑,中国财政收入每年上万亿的亏空你来补?&br&&br&&b&要黑政府,烦请职业一点。&/b&回答里面有些人就黑得很好,比如黑增值税的黑税率的都可以,你倒好直接黑税收这个制度。问题是,世界上还真的没有哪个国家是你说的这样做的。&br&&br&最后说下你关心的问题,国家的钱是怎么预算的,花到哪里了,怎么花的,是可以查的:&br&地址是&a href=&///?target=http%3A//data./staticreq.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家数据&i class=&icon-external&&&/i&&/a&,国家数据网站。&br&第一步:选择“&b&部门数据&/b&”后,选择&b&财政部&/b&。&br&&img src=&/fd0f69a2a477e50c248a1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0f69a2a477e50c248a1d_r.png&&&br&第二步:选取财政部目录下的 &b&财政数据&/b& 条目,下面的内容就是每月、每年的财政数据报告。&br&&img src=&/3bd53b474b78feed3c15a6e33e326532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bd53b474b78feed3c15a6e33e326532_r.png&&&br&第三步:自己检索“支出”或者“收支”,就可以查到具体的数据&br&比如&a href=&///?target=http%3A//gks./zhengfuxinxi/tongjishuju/568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gks./zhengfuxinxi/tongjishuju/9539.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p&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9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6.9%,同口径增长25%。其中,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1亿元,下降2.5%,同口径下降2.9%,主要是前几个月加快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进度,部分资金已提前拨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98亿元,增长31.7%,同口径增长29.4%。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当月全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p&&p&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同口径增长15.1%,为预算的70.4%,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61亿元,增长15.7%,同口径增长15.3%,为预算的73.8%,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2.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202亿元,增长16.6%,同口径增长15%,为代编预算的70%,比去年同期进度加快2.6个百分点。全国、中央、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明显加快。&/p&&p&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b&1-9月累计,教育支出17372亿元,增长16.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45亿元,增长8.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390亿元,增长2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41亿元,增长22.4%;城乡社区支出11676亿元,增长27.5%;农林水支出10751亿元,增长18.9%;节能环保支出2721亿元,增长29.3%;交通运输支出8915亿元,增长22.3%。&/b&&/p&&/blockquote&第四步,地方政府的数据也是可以查到的,具体到各地方统计局或者财政局官网查询即可。&b&每个城市的统计局官网&/b&,&b&都可以查到统计年鉴&/b&,完全可以查到收支的情况。&br&&br&若你们要是觉得,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等都是没有用的,那我也无话可说。此外,财政支出中的国防支出等,都属于你感受不到却实际享受的好处。别的不说,修路要不要钱?市容市政建设要不要钱?高铁要不要钱?公交要不要钱?这些都是城市居民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国公共交通系统都是亏本的,政府都在补贴维护。其他的公共服务你就享受更多了,比如如果没有警察打击犯罪,或没有工商局打击不良商贩,你想想会有多可怕。&br&政府还需要钱来拉动投资,以我们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上世纪投了巨资建设了厂房、学校、工业园,现在园区一个区的税收就有好几百个亿,带动了几百万人的就业,去年苏州人均GDP是2.12万美元。如果你们觉得一个国家没有投资和积累就能发展,或者一个国家的城市是不需要钱就能维护的(哪怕环卫工人也要发工资啊),那我也懒得和你们讨论。&br&&b&中国许多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更不愿意为自己享受的权益承担义务&/b&。题主说他上班很辛苦加班很累,但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环境,你或许连班都不用上了。我不是危言耸听,希腊是高福利低税负国家,现在失业率高达30%,GDP下滑25%。以中国的国家体量,和目前的发展阶段,要维持经济运行,税收是必须的,对老百姓来说付出也是超值的。&br&&br&当然客观地说,中国的财政支出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大家可以自行下载统计年鉴、一一比对后针对具体的不合理支出开展讨论。但知乎不是百度贴吧,即便你喷你黑,也请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在这里秀了下限,还洋洋得意。&br&&br&不过关于题主你说的另一个话题,也就是税收权力义务是否对待,我倒是有兴趣说一下。我以前写过这个问题的答案,这里再复制一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纳税的义务和权利是不是对等的,如果是的话,纳税越多是不是权利越大? - 夏惟桐的回答&/a&&br&&blockquote&1、纳税的权利和义务是不是对等的?答:这个有争议,我个人认为是对等的。但下面认为不对等的回答也有道理,大家标准不同而已。&br&2、纳税越多是不是权利越大?答:不对,题主你把因果关系给搞反了。&b&不是因为富人纳税多所以享受的权利多,而是因为富人占用的社会资源多,所以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收&/b&。&br&这里举两个例子证明大企业占用社会资源更多:比如华为、中石油在海外的跨国公司,背后都站着中国政府的国家力量,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中国政府出面联系当地军队和政府;而在国内,大企业往往能在实际上享受更大的政策倾斜(比如批地皮),还经常出现市长亲自出面给本市的大企业拉客户。越是有钱的人越清楚政策、环境等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这往往比个人的奋斗更重要。&br&&br&关于这个问题,聊点别的:&br&&p&1、&b&从理论上,纳税的多少与政治权利的享受没有直接的等式关系&/b&。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来说,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人民让渡一部分权利给政府,让政府管理人民、保护人民、服务人民。而税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的公众需要。&b&因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抑或是老百姓,在政治权力上都是平等的,并不说王思聪的老爸纳税多他就享受了超人权&/b&。实际上不纳税的那些老百姓(比如残疾人、学生等),也应该享受权利。&/p&&p&将纳税的义务,或者财产权和公民的权利联系起来是一种二三百年前理论,而这种理论在现代社会是错误的。“&b&我是纳税人所以我有理”这种观念的危险和错误之处在于,它很容易得出不直接纳税的人(如农民、学生、老人等)就没有政治权利,或者多纳税的人(如王思聪的老爸)有更大的政治权利的谬误。&/b&其实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公民享受其应当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和他是不是实际承担税收负担毫无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赋予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体公民。&b&纳税不会增加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不纳税也不会减少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b&。&/p&&p&2、&b&但是,税收占比的高低,在实际操作上上,还真的影响话语权&/b&。打个比方,为什么三鹿奶粉事件后,河北省政府不惜丢掉自己的乌纱帽也要保三鹿,不要简单用“政绩”来描述,这背后有很多问题。一个大企业在一个地区稳定,既带来了收入,也带来了好几万的工作岗位,还能带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一旦一个大企业垮台,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打击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很好地伺候大企业,这不只是为了脸上贴金,也是为了百姓。&/p&&p&另一种情况,就是国际税收,国际税收是一个非常敏感而且复杂的话题。很多人眼里税收就是根据税法交啊,该多少是多少,但在国际税收领域,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所有的跨国企业,要交多少税,都不是根据法条查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以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家全球某行业TOP1的A企业,根据自己的税务理解,在某地国税只肯交2亿美元的税,但是该地国税局说不对啊根据中国法律你得交12亿美元。A企业说,OK你要我交税可以,明年我就搬到马来西亚怎么样?后来当地政府只好谈判,最后折中,交了六七亿美金了事。&/p&&p&&b&我们必须把这种税收对话语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但却也不能无视这种影响的存在,这是现状&/b&。税收其实是一种平衡,一种博弈,没那么复杂,却也没那么简单的。税收必须考虑政治,就像木川大师说的,经济学家总以为经济学就能解决问题,但其实并不是这样。&/p&&/blockquote&
题主这个黑政府的角度也是神了,我承认我在税务机关这些年还第一次遇到。楼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税务局只是征收机关,并不负责预算也不负责开支,实际上我们税金一收上来就上缴国库,之后这笔钱就没我们啥事了。每次退税的时候,税务局还要向国库打申请,国…
来自子话题:
这是一个国际贸易法的问题,关键在于线上数字服务交易属于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不得就“跨境交付”征收关税。(详细论证见陈儒丹博士《&a href=&///?target=http%3A//.cn/article/default.asp%3Fid%3D4371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TO框架下数字产品在线跨境交易的法律性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网易的专题&a href=&///?target=http%3A///special/reviews/appstore051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没逃关税&i class=&icon-external&&&/i&&/a&做的不错,可以参考。
这是一个国际贸易法的问题,关键在于线上数字服务交易属于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不得就“跨境交付”征收关税。(详细论证见陈儒丹博士《…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