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年利率率上升证券价格伴随上升的特例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第二章 基本分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二章 基本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5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金融资产定价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金融资产定价
上传于||文档简介
&&简​单​的​介​绍​定​价​方​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分级基金的结构大家都很清晰了,直入主题,单说分级A吧。做分级A投资最好有债券方面的基础,否则可能一团雾水。
分级A vs 浮息债
市场上绝大多数分级A都是浮动收益率方式,比如“1年定存+300BP”之类,这类分级A的本质是浮息债。所以,分级A的价格大致走势跟随浮息债,又因为配对转化机制受到股市的影响,同时场内交易特点导致了价格波动较大。
把分级A当成固定收益产品,大逻辑肯定没错,但有个基本常识需明白。债券和定存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定存不上市交易,没有本金价格的变动,属于典型的到期拿回本息;而债券可以交易,因此久期对债券价格的影响很大。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债券每年约定6%收益率,可是我在2013年还亏了那么多呢?正是长久期的因素,当年不拿回本金。熊市中虽然有利息进账,但资本利得大幅为负,比如去年就属于这种情形;而今年的资本利得占了收益的绝大部分。可以简单认为,期限越长则久期越长(此外还跟票面利率有关,具体的可以百度)。举个例子,今年年初10年国开债的静态收益率只有5%,但到11月份时候整体回报达到10%以上。可以这么估算,7年久期的品种收益率下降100BP,资本利得产生的回报率大概就是7-8%,另外还有5个点的票息收入。
债券的基本规律就应该清楚了:收益率从高往低降的时候,会有一块资本利得,久期越长,资本利得回报越高;反过来也一样,面临亏损的幅度也大。
回到另一个问题,永续A和固定期限A选哪个?其实很简单,固定期限A适合持有到期,而永续A弹性大。比如150096属于固定期限的,今年走势基本和企业债指数相当,最近一段时间才出现调整。随着期限的缩短,持有到期的性质加强,到期收益率成主导因素,即便前两周永续A大幅杀跌,150096也跌幅有限。可以根据个人投资偏好,固定期限A相当于短债,适合持有到期;而永续A相当于长债,随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大。当然有人说可以一直持有下去吃票息,前提是您不需提前支取本金,可以像保险或理财一样按照成本计价。
永续A到底是不是永续?
市场上通常把永续A类和10年期AA/AA+债券相比,这个有一定科学依据。假设一个约定收益率6.5%的永续A,加上B类承担的各种费用,如果跟踪的指数不涨不跌,大概就是7年左右时间该基金就该触发下折。
但迄今已有4只永续A类触发了下折,实际存续期并没有10年这么长。所以永续A并不永续,大概相当于一个7年久期的长期债券。也正因为久期长,所以净价的波动经常很大。
浮息债如何定价?
既然说永续A类似浮息债,那浮息债怎么定价?对于这个问题,即便专业的债券研究人员也不能一句说清。这么简单认为吧,浮息债和固息债在长周期的走势是一致的,而在升降息周期的始末有不同。在降息周期的初期,浮息债应有折价,而在降息周期的末期,浮息债应有溢价;升息周期则对应相反。
在降息周期的初期,由于预期浮息债的约定收益率减少,因此资金会流出转向其他固息产品;但与此同时,市场上高收益资产减少,因此浮息债的跌幅将有限,一旦继续降息的预期停止,会存在价格回归(可参见2012年降息后永续A类的走势)。真正对浮息债/永续A类造成较大冲击的是,市场利率持续上升但央行不加息(过去几次分级A大跌的时候主要都是债券熊市,比如2011年底和2013年底)。再比如今年,由于大多永续A类都是浮息性质,在降息预期的作用下,走势要弱于固息债。
其实呢,分级A的市场很小,合计也就几百亿,赶不上债券一周的发行量。关注这个市场的资金并不多,也没几个研究得清楚,因此现在分级A承受一定的价格补偿。
A和B谁决定了谁?
这个问题被广泛讨论,有人说熊市A决定B,牛市B决定A。
比如B类通过向A类支付一定的融资成本,换取高杠杆。对比常见的融资工具,如融券费用率大概是8-9%,而分级基金A类的约定收益率通常6-7%不等,算上承担的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等也是8-9%,然后给了一些公式算出合理收益率。这说法有一些道理,至少对中短期分级A的走势至关重要,但这些不是长期影响。
由于溢价套利造成的短期的杀跌,可能带来的是长期的投资机会。毋庸置疑,配对转化机制是对A类的重大影响因素。但是B本身也是变量,用一个变量定价另一个变量,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就像物理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于找到一个闭合稳定系统,然后才能分别判断其中各个部分的状态,如果这个参照物本身就是运动的,相关推论都站不住脚。
之所以不把B作为长期因素,因为从长期看,如果溢价套利持续存在最终一定将被抹平。近期就是最好的例子,几周前股市情绪高涨,开始出现持续的大幅溢价套利机会,大量套利资金通过申购母基金再拆分进入市场,A类会受套利资金的打压,最终维持较高的折价,也就是维持较高的隐含收益率。但从大幅溢价到目前小幅折价,也就是几天时间,市场自发进行纠偏,这种非稳态是不会长期存在的。
A和B不能单独按照净值申购和赎回,只能按照价格交易,因此单个A和B的折溢价在短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A和B而言,不存在绝对的谁决定谁,A+B的合并折价溢价是有效并实用的,因为这个才能和母基金的净值对应上。A和B两者的价格互相影响,单独分拆看意义不大。
分级A的自身特点
分级A的定价最终是跟随债券收益率曲线(类似浮息债曲线)。但还有几个优缺点点:
1>分级A没有信用风险
绝大多数分级基金通常有向下不定期折算条款,相当于对约定收益及本金进行担保,在B类净值低于0.25时就强行下折,因此实际风险极低,可和AAA债券相比。
比起交易所那些公司债,尤其政府近期连续动作将散户赶出这个市场后,是否都是安全资产不得而知,更需专业筛选能力。
2> 不定期折算
*下折时可以提前获利了结*
母基金净值下跌超过一定程度(通常是低于0.25元)后触发,将A份额净值超过B净值的部分折算成母基金。下折绝大多数情况对A类有利,因为在实际交易过程中,A类价格处于净值折价(比如现在约定收益率6%的折价大约15%)。当触发下折后,A类提前按照净值兑换成母基金,享受折价回归。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在上一轮熊市中,银华稳进、银华金利都出现过临近下折前大幅上涨的情形。
下折条款对分级A来说其实是个隐含的期权,如果将来有天触发,可以将永续提前转化成固定期限,获得一笔资本利得。
*上折对A的影响比较复杂*
其实上折对A的直接影响不大,只是提前拿到了份额,然后价格重新归整市场主流的收益率水平。但因为上折后B持有者显然选择拆分后卖出A,因此A类会受到打压。但实际上当B类上折后净值归一,反过来更容易出现下折的情形,对A类不是坏事。
之前150171为什么在发生上折后大跌,其实主要源于溢价套利导致抛盘,而非上折本身。但溢价并非长期存在,可以看到当150171的隐含收益率和市场其他品种相当时,就不再独立下跌。
3> 永续A类不能做质押回购融资
这个缺点和债券相比缺少加杠杆的能力,需要收益率补偿,这也是为什么分级A的约定收益率要更高一些。如果将来分级A能进质押库(有点yy了,就中登大叔的做法,其实这个不值得期待,尽管深交所很积极),只是在此做个测算,如果将来A类正式纳入质押库,预计行业永续A类的收益率要从目前的7.10%下到6.50%区间,作为长久期的永续分级A,对应价格涨幅约5-7%。
4> 配对转化机制
这个不用再说了,是分级A短期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
5> 交易所资金的松紧
因为分级A全是交易所内可交易的流动性资产,又有固定收益性质,因此对资金的敏感性高。每逢资金紧张,分级A通常会有所调整。而资金松动后,分级A会有小幅回升。这个在每次IPO前后可以看的出来。
后期分级A走势预测
大逻辑上已经见底,隐含风险还有两个,一是再次降息,二是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按照前面的分析,越临近降息周期的后期,分级A的相对价值越显著,长期表现将超越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对分级A的走势是致命的,但由于分级A无信用风险,因此在有限的范围内值得死扛。所以做分级A最好有些债券基础,对市场利率走势有个基本的判断。
如果仅是股市再次大幅上涨造成溢价套利出现而导致A的杀跌,只会再次提供抄底机会。
- 债券菜鸟~~
写的详尽的好东西
- 我爱低风险投资
谢谢,学习中
mark再看,感谢楼主,辛苦了!
很全面中肯的观点,顶一个
- 长期坚持低风险量化投资
先搬个凳子
- 市场总是对的,错的只能是自己
LZ辛苦了,写的挺好的
很系统的帖子。许多与我想法一样。
2年前吃到过2个低折,5年内再吃2个也不算贪婪。
就当作122890的替代,利息涨跌都挺像,当然本人也持有890.
- 大宗商品
写得非常棒!
- 凡事存疑 兼听则明
全面,清晰,感谢!
- 屌丝投资人
很系统,很科普!学习了
- 80后医药男
全面客观,逻辑清楚,表述准确
- 学习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
- 享受市场的恩赐
我认真学习,感谢!
- 透过本质看现象
那我说一个标的,大家看看值多少钱: 明年利息0.20元, 永续浮息,以后每年利息涨10%, 银行足额担保。
- 高吸低抛80后
今天账户里见红了,还是这里来学了满仓A啊
不用担心满仓惨跌:)
分折的不错
做分级A投资最好有债券方面的基础很重要
A和B谁决定了谁
似有不同看法
从本质上讲
不关心谁决定谁,套利客的存在使得A类有低估和高估的机会。
能否说说换基的经验?
- 80后投资男
谢谢作者科普
- 透过本质看现象
分析,我并不熟。 但是从债的角度看,没有折算,不考虑风险的话,可分为两种:
高息溢价债和低息折价债。
对于高息溢价债而言,久期越长越好,永续当然更好。
对于低息折价债,久期越短越好, 永续就是硬伤。
前面我讲的标的,可以对应一些银行股。 不必争论以后业绩如何,可以往回看。
所以目前,用吃席的眼光看A类,没什么价值。
个人觉得,A类、B类、可转债都是赌方向的工具,既然是赌具,就不必用投资价值给自己找借口,认真负责地把握好方向才是正解
mark,感谢楼主,辛苦了!
- 牛市来了
科普贴,赞一个
- 赌场中千万不能贪
- 当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傻子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说不定傻的人是我自己
这个贴值得长期关注,经常读一读,直到能背诵,呵呵。
- 知行合一
喜欢知其所以然
分析很全面很到位,受益匪浅,点赞
顺便请教楼主,为什么几个基准利率高的A类收益率高,是没有低折预期吗?降息预期下应该抗跌才对啊?
学习了,谢谢楼主精彩分析,这是我看过分级a类最好的帖子,有营养,力争每天一读。
意淫一下吧,1 假如a基像债券按净价交易,2 假如母鸡可以上市交易,沪市发布的规则就是这么规定的,假如t+0.。。。。。。假如。。。。。
- 常常摇摆,常常潜水
- 放下执念
楼主说得非常好,这是我见过最全面、最准确的分析。
也补充我的两个看法:
1.明年决定A类份额资本利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业务的开展,一旦这两项业务开展,其杠杆性和刺激性将远超B类份额,届时投资B类的资金将被分流,溢价降低,那么A就会上涨。
关于B类上折对A的影响,当B类临近上折时,其净值应该接近2.0左右,此时的B类的杠杆很低,对应的溢价也很低,折算完以后B类净值归1,杠杆提高,溢价也会提升。所以上折对A是不利的,虽然净值归1后下折概率变大,但那毕竟是很遥远的事,远没有B类溢价升高对A的影响大。所以,购买即将上折的B类,等上折完后再卖出也是一种套利方法,只是要承担股市下跌的风险。
- 只对整体低风险高回报的策略感兴趣,追求极致的是无风险高收益;每天赚1%的钱,让别人亏去吧
感谢科普,mark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基准收益率高的隐含收益率也高,我觉得可能是这几个因素:1、比如收益率“1年定存+400Bp”的折价很少,之前甚至溢价,没有下折这个期权价值
2、这类品种往往B的溢价要低,整体容易出现小幅溢价,比如国泰那几个规模上的很快,估计跟这有关系。比如我是B类投资者,看到医药B只溢价5个点,而300医药B溢价10个点,可能觉得医药B溢价少而就选择了医药B,但实际情况医药A+B的整体溢价要大于300医药,投资者没有区分这么细。 3、价格因素,大家都习惯买更多的份额,选择更低的单价。1元和0.8元的,估计在同样收益率下,大多数人都选择后者。4、我的这些分析都是纯理论,感觉因为流动性因素、套利机制、交易习惯等,不同品种的差异在20-30Bp都算合理区间,比如那几个大品种,收益率略低于其他也是正常,因为流动性好。降息预期这个对约定收益率高的影响更小些,但小的幅度大概就是几个BP,普通投资者估计算不清这么细微:)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感谢大家支持!
同样收益率,约定收益越低,杠杆越大.
所以&1年定存+400Bp&下跌时候少跌,反弹自然会涨的少.
感 谢,这文章太好了!
- 财务自由
收了,谢谢
道理讲的很清楚 学习了
另外 7年的久期是怎么算出来的?
- 投机分子
还是B决定A
债券里,你绝对见不到同样信用级别,同样付息方式的债券,收益率能差100+个基点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7年久期这个是拍脑袋的,逻辑是按照Macaulay久期,就是大概多久本息能兑付。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有效久期,这是债券价格曲线的切线,衡量区间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利率水平发生特定变化的情况下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简单起见,找个净值为1.00元,约定收益率6.50%,隐含收益率7.00%的分级A计算,这样估算出来的有效久期大概是13年左右。由于永续A有行权条款(如下折),所以真实久期没那么大。具体数值其实不用深究,不同分级A由于约定收益率、净值、交易价格等的不同,久期也有差异,并且7-15年的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都很扁平化,差异不大。
本金可以合并赎回,
折价不会一直高于买入时点的,
只要折价恢复了,就是本金得到了保证。
通缩背景下,这个不难吧。
确实要赞一个!
- 确定性才是最重要滴
搬个凳子学
赞。很全面,详细些,多举些实例就更完美了。俺最近也在琢磨这个。因为中登,小散很难安心投资纯债了。唉。不得不来搞这些复杂的东东。
A里面有一个异类150022,所有的理论都难以完美解释。三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个特例,不知是否有必要花时间去研究这个。
感谢楼主解惑,我觉得目前牛市中离低折较远又有降息预期的情况下,基准收益高的更有投资价值。
- 投机分子
把A类当债券分析,都是方向性错误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如果只是短线交易,债券特性当然不明显,配对转换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冲击大得多。如果是中长期持有者,还是应该按照债券思路考虑,价格最终不会偏离价值中枢太多。
- 向望财务自由,现实抄股总是失败
比较笨,看了两遍还是没有心得。叹。还要继续多看几遍。
- 关心稳定低风险的A基,转债,债券
点赞!可以用150022与其他A基对冲!不跌,150022获得高一个百分点的收益,下跌,其他A
基获得低折收益!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不少人对近期A的走势比较迷惑,但其实并不太超预期。
首先年初以来资金面不算紧张,即便前天交易所回购冲到50%,但央行及时做了对冲。其次降准是利好,也带动了债券收益率下行,虽然幅度略小于预期,但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再次大部分分级A目前对债券依然有收益率的优势,且无信用风险。最后是股市上涨,但分级B并没有出现疯狂的局面,甚至很多时候整体保持小幅折价。至于涨到什么时候,目前还不好说,如果资金面持续宽松,债券收益率继续下行,分级A的表现不会差。
当然,今年中午有传闻央行要降息,作为浮息债,降息带来的冲击是明确的。如果已经浮盈很多,在此获利做个其他品种的配置也不错。不过如果越到降息周期后期,分级A的价格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如果届时大跌带来抄底机会不要犹豫。
写的很详细,但是还是有地方考虑的不够周详。最重要的就是分级基金的久期问题。
国外是没有这种借钱型分级基金的。我们有这种基金也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散户无杠杆型工具的特色所决定的。因此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基金消亡很可能就是这几年的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多空分级获批,那么B类必将整体折价,如果A类收益率能支持溢价还好,否则这个基金会快速被大量合并赎回,流动性迅速枯竭成为死基。
因此,金融创新每前进一步,就是再往分级基金的棺材上钉一颗钉子。股票期权这个限制重重的东西都能严重打击B类。
其次一点就是分级基金的周期性波动。由于基金公司扩规模的需求。分级基金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波狂拉B类扩规模的活动,不过去年正好行情比较大,规模也比往年要更壮观一些。
但是总体上,还是符合下面这么个循环的:
B类突然被猛烈拉高,套利盘涌入,A类被砸盘--->B类回归,整体折价,规模回落,A类反弹--->整体继续折价,规模继续回落,AB类总体上处于价格和净值一致的稳定状态,流动性越来越低--->B类突然被猛烈拉高,套利盘涌入,A类被砸盘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中国要全面放开期权,类似美国那样丰富的美式期权,还言之过早。美国也有诸多3X
2X杠杆的行业或指数的产品,大部分是ETF,市场一样很火爆。期权不能代替所有人的需求,毕竟时间价值占比大,只要不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方向,期权投资都会亏损。
或许将来终退出历史舞台,但分级基金至少是目前还不可多得的产品。
- 一个拖家带口的80后
谢楼主科普
我的意思是无论期权也好,杠杆ETF也好,或者任何的杠杆型工具,全部都是借钱型分级基金的掘墓人。随便放开一个,都是分级基金的死期。
分级基金的死期,也正是分级A回到净值的时候,这是好事呀
好贴。再顶。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本次降息之后写的,原文在
去年12月初降息后血淋淋的经历估计很多人还历历在目,本次会有所不同吗?
回归到分级A的本质:浮息债。浮息债和固息债在长周期的走势是一致的,而在升降息周期的始末有不同。在降息周期的初期,浮息债应有折价,而在降息周期的末期,浮息债应有溢价;升息周期则对应相反。在降息周期的初期,由于预期浮息债的约定收益率减少,因此资金会流出转向其他固息产品;但与此同时,市场上高收益资产减少,因此浮息债的跌幅将有限,一旦继续降息的预期停止,存在价格回归。
去年那次大跌,源于分级B过于疯狂,导致套利资金进场,分级A承受抛压而超跌。而随后两月分级A的涨幅又超越大多数人的预期,其实这只是价值回归而已。债券慢牛还在继续,10年国开债下降到3.75%,普通AA企业债降到只有5.50%,且今明两年信用风险大概率将上升。即便一年定存再降2次到2.0%,大多分级A依然有5.50%的收益率,作为无信用风险的品种,票息率依然占优。作为浮息品种,越到降息后期,比较优势越明显。中国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和老龄化趋势,利率终会下降到很低的水平,短期的波折不会改变长期趋势。
对于分级A最大的利空是:
1、股市大涨导致分级B涨幅过大,使分级基金出现整体溢价。谁也无法精确预测市场,但如果分级A再次被砸坑,机会难得。而倘若债市再次走牛,而股市低迷,这次分级A将很可能走出不一样的形态。
2、之前分级A反弹幅度明显,获利盘较多。但要再次出现12月那次砸大坑捡钱的机会几乎无可能。存量持有者的恐慌性砸盘大可不必(除非分级B暴涨),分级A依然是目前安全性和性价比最高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之一,轻仓者可逢低补仓。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坦率的说,最初觉得因降息因素和新股前资金面紧张,预计本次分级A有小的跌幅。不过目前看分级A的走势强于预期,市场并没有给捡包子的机会。很多分级A这两天创了新高,和目前绝大多数的分级基金整体处于折价有关。
分级A的中长期价值毋庸置疑,尤其对于保险、理财这类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对于大额资金的散户而言,打新股依然是今年以来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小资金的可以考虑纯粹的打新基金。
认真学习了,还是有点不明白,希望出个视频就好了
- 80后 IT男
- 水平低下老股民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回顾一下投资逻辑,配对转换机制只会对分级A造成短暂冲击,情绪或乐观或悲观,一段时间后都将被矫正;而长期利率走势决定了分级A的长期走势。
这两周几乎是去年12月份翻版,一旦股市情绪消退,分级A将见底回升。更重要的是,经过数次降息后,未来分级A面临降息的压力下降,而股市一大波上涨后,触发下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目前这批0.80元以下的分级A期权价值比去年12月份明显上升。
随着信用事件高发,无信用风险的资产越来越少,对于银行理财、保险此类资金,一个中长期的建仓机会已经到来(对于大资金而言甚至已经错过,因为套利盘减少,成交量开始萎缩,一共分级A只有1000多亿资产)。即便分级基金再次野蛮生长至3000亿甚至更大规模,和当前银行间市场大量富余资金相比仅仅九牛一毛。
当然了,对于散户而言,也许分级A并不是最好的资产,毕竟一年6-7%,即便3年内有下折,也就是年化10-12%。不过就短期而言,抄个底绝对没有问题。
- 一个拖家带口的80后
楼主认为分级A近乎见底了,不会奔0.7以下去了?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0.7元以下不可能,除非中国进入恶性通胀(那样的话股市也会暴跌,分级A还有价值回归的期权)。假设真见到0.7元左右,我可以牵头成立个产品,再找优先资金做个1:n的配资,预计回报率会非常可观,欢迎大家投资劣后。
- 根据大的趋势选择操作类别,以轮动其下品种。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有理有据。
以下我的理解: 分级AB的定价能力:
A类从长期来讲,相当于浮息债来定价。从短期来讲,配对转换来定价,如母基折溢价率。还有一个看跌期权。B的定价与A关系不大,从长期来讲,由母基净值来定价。 从短期来讲,配对转换来定价,如母基折溢价率。 以上说法对吗?
因此: 在投资过程中,你要知道你是站在哪一队,才知道采用哪一队的策略,你说对吗?
&而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对分级A的走势是致命的&,这条我认为只看到了一个方面,如果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要么在通胀下,要么在资金极度紧缺下,出现这两种情形,我觉得会导致B的溢价下降甚至消失,从而使A的价格上升,出现债券收益率反而不正常的低的现象。
- 新浪博客:.cn/u/
与债券相比,A类过于复杂了。影响因素太多。如果是出于固定收益投资的思路,还不如直接投资债券。
降息、母基折价、溢价,新A供应量,上折、下折,B类的溢价率都是影响A类价格的因素。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是的,就如股市做多能赚钱,做空也能赚钱;做A可以赚钱,做B也可以赚钱;这些都本无高下之分,重点在于知道自己赚的是什么钱,怎么赚,风险在哪里。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感谢各位朋友的宝贵意见。其实任何有价可交易资产的定价都是很复杂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就股票而言,单单一个估值方法就够争论n久。对于做投资的人而言,能把握大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就是难能可贵的了。
- 根据大的趋势选择操作类别,以轮动其下品种。
感谢你的回答!
说的真好:重点在于知道自己赚的是什么钱,怎么赚,风险在哪里。
下面是一个模型:
15-6-12 上证50 中信转债 A指数 中证500 创业板 模拟盘
17:38 sh000016 sh000832 szAAA sz399905 sz399006
逃顶线A1 29.00% 8.00% 6.40% 15.20% 11.90%
持有线A2 0.20% -0.10% -1.00% -0.10% -1.00%
抄底线A3 -10.00% -11.00% -8.50% -9.50% -8.00%
bias 3.50% 3.24% -3.64% 14.65% 9.47%
强弱指数 3.30% 3.34% -2.64% 0.55% 2.43% 中信转债
日涨幅 0.09% 0.62% -0.19% 1.58% 0.97% 0.07%
周涨幅 1.40% -3.47% -1.92% 3.60% 0.36% 1.38%
月涨幅 6.65% 14.63% -6.06% 30.83% 22.17% 16.79%
年涨幅 29.78% 22.66% -4.39% 116.92% 164.97% 110.32%
从上表来看,分级A指数是很悲伤的,不仅错过牛市,今年收入还是负数。
因此, 我个人认为:投资中还要找到正确的品种,如果不这样,就算你奔跑也没有。
哪么,你是怎么来选择你的平台的呢?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确实今年以来分级A明显跑输市场,且如果操作不太好的话,会是负收益。大类资产轮动和资产选择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之一。比如几年前买入地产,这两年选择股市,基本任何人都可以赚到钱。
投资视角不同,如果是百亿以上的资金,进入股市波动太大,分级A是非常理想的固定收益产品。而对于个人小散而言,一年6.5%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但如果能抓住去年12月份到2月份那波上涨,期间再做些品种轮换,依然也算不错的投资回报率。
- 根据大的趋势选择操作类别,以轮动其下品种。
大类资产轮动是关键,用美林时钟?
股票(包括股票类基金),债券(如债B),现金,大宗商品(如商品期货,房地产), 还有田别的吗?
- 一个拖家带口的80后
如果股市步入调整,A是不是要从坑里爬起来了?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这几个基本就全了。很难有人可以做到资产类别的完美轮换,无论牛熊,无论哪种资产,通常人都会有惯性思维,延续自己熟悉的那个方向。如果真能做到完美轮换,那绝对是顶级大师。
美林时钟从长周期看还是有点用的,只是因为现在世界各国的政策干预都太强,使得时点时效性都并不准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吧。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如果股市进入趋势性调整,比如从5000点回到点,那分级A不仅是反弹填坑,很可能迎来一波大涨。即便股市不调整甚至继续上涨,分级A在此位置想再跌太多已经非常难了(除非再duang duang降息几次,外加债券收益率明显上行,但这种情景基本不可能存在)。
- 陪伴成长
以目前的 融资盘 情况,上证指数如果到了 ,可能就不是趋势性调整那么简单了吧。
如果考虑 分级A 的价格形成机制,股市一天不见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出现。
当然,最终都以市场走势为准。
- 以静制动
很专业的分析,比许多贴子全面而质朴。
1、想问一下,降息是否代表市场利率也下降了?
2、永续债的价格=利息除以贴现率?
3、比如降息0.5%,同时市场利率也下降0.5%,那么对A的价格影响是好是坏?就是利息变少了,但贴现率变小了,这是相反作用的。同时,要研究一下,+3至+7各品种对降息,哪个波动大?
4、还有一只固息的证券A级,降息是否意味着它的价格会上升?因为利息不变,而贴现率上降?如果这样,这只是否相当值得拥有的品种?
5、永续债的久期,比如6%约定利率,是否1.06除以0.06=17年?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1、降息不代表市场利率一定下降,只是利率基准下调,但长短期利率走势并不完全一致,加上国内的金融传导机制并不畅通。当然,大部分时候,这两个是正相关。
2、价格某种意义是交易出来的,反过来推算隐含收益率可能更合理一些。
3、降息对A来说直接减损了约定收益,至少不是利好,即便短期可能A上涨,但长期收益受损,比如去年以来多次降息,即便4月份之前不见调整,但5月底一次调整即将这个降息反应出来。降息的影响肯定是对+3的品种影响大。
4、固息的在降息周期肯定是值得拥有的品种。
5、对于分级A,久期概念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为的是和债券类比。可以大概估算一个,简单计算就是看看收益率变化一个单位,价格变化多少。大概就是十多年吧:)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上周股市暴跌,但分级A不涨反跌,而这两天股市反弹,分级A上涨。
虽然个人通常只看中长期底部和顶部,并不关注短期的涨跌,但最近的走势也可以看出,在没有上折和下折预期的区间内,分级A的涨跌和股市涨跌并无直接联系。如果因为短期的折溢价导致的偏离,最终一定会被矫正。
- 以静制动
降息的影响肯定是对+3的品种影响大,但+3的期权从值最大,投资者怎么办?买+3.5的折中产品?
永续债的久期,我看到证券学投资精要的书上是说,(1+y)/y,y市场利率。
认真学习了,无奈还是看不懂啊。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现在临近降息周期末期,加上股市一轮暴涨之后,这个时点肯定是 300BP、对应指数高波动的品种更占优,因为期权价值突出。至少对我而言,宁可牺牲10-20BP的利率差价。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这几天分级A波动很大,估计又有不少人感到困惑。都说分级A定价难,其实把握住隐含收益率是基础,如果再有期权的基础,那么分级A的各种走势表现都不难理解。
长线首选的肯定是绝对价格低,下折价值大的品种。如果这个分级A离下折还有一段距离,那就类似一个out of money的期权,股市的振幅加大,相当于volatility上升,意味着期权价值上升。换句话说,将来3年股市出现一波30%的回撤几乎是必然的话,那这个期权价值必然实现。因此,这类0.75元左右的,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安全的,不用判断短期涨跌,从概率上看获胜的可能性在90%以上。
短期的有些临近下折的分级A,类似于in the money的期权,这个时候期权价值和涨跌方向非常敏感。典型的就是上周二股市从跌200点到回拉400点,互联网A和TMT中证A出现暴跌。看空者买入互联网A,因为赌下折;而看多者买入互联网B,因为看中高杠杆高弹性。最终导致整体溢价很大,套利资金继续进场,分级A的走势肯定波动不小。
我在2014年初提过,如果是个90元的转债,剩余期限还有好几年,兑现到130元的概率极高。如果是已经150元了,那么将来可能涨到200元,也可能跌回120元,是种方向的判断,和炒股没本质区别。类似的,分级A也是一种工具型产品,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和风险偏好做出不同的组合。
我个人坚信,分级A在未来2-3年都是最好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兑现概率极高,短期2-3个点的波动不用太计较。如果图稳健,可以综合考虑隐含收益率、价格、折溢价、下折远近等多个因素。明显自己在赚什么钱,该怎么赚,风险在哪里。这是大多数投资者应该学习的,不要随波逐流。
分级A今年这么惨淡,最大因素是降息4次,直接损失100BP,大概对应亏损12-15%。这依然是将来的风险因素之一,当然降息其实对降低实体经济利率并无作用,上周再次出现降息应该是为了救市而推出的。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本人有个小的公众号
每天投资一点点(Day_Invest),欢迎关注和探讨:)
- 学习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
搜不到公号,能否发给二维码上来扫一下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感谢@天书,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看见了
- 帝都80后金融民工
分级基金的整体折溢价跟市场情绪关系很大。
今天银行指数大涨将近8%,而诸多银行B没几个封涨停的,可以看到市场情绪已经明显转向保守,或许这种B价格涨幅不如B净值涨幅的局面会持续一段时间。
- 80后投资菜鸟
谢谢楼主的科普,虽然还不是特别明白,但是感谢无私的付出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贷款年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