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之前是国企破产职工,单位前十年就破产了...

我是一名原国企矿山职工;在一线工作十四年,2003年破产清算,现在自己交社保我想问我这种情况多少岁可以退休_百度知道
我是一名原国企矿山职工;在一线工作十四年,2003年破产清算,现在自己交社保我想问我这种情况多少岁可以退休
一线工作14年的具休工种是否是特殊工种,不是60,是55,但单位破产了就看你档案记录是否完整,要有异议你是提供不了相关证明的,也要到60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破产清算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环球军事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军事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环球军事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All Rights Reserved.咨询内容:【2】
未依照证据依据作出结论的事项;
1、本人向主持人提供了《劳动合同》《工伤证》证明黄桂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法制处负责人却以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判定黄桂英2006年前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首先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为2个不同的概念,根据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就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黄桂英在领取《工伤证》时即已向人社局提供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在证据政策面前人社局仍作出黄桂英为“退职临时工”的用工关系,在劳动法规中并不存在”退职临工“的用工关系,人社局未能提供作出该结论的政策依据。
2、黄桂英单位是日破产的,《工伤保险条例》日 开始实施,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时,黄桂英与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在该文件第67条已作出:“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并非被告所称的:“工伤待遇为文件颁布实施后发生工伤伤残的人员才可享受”;《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3条规定:“本办法自日起试行”亦非被告所称的:“适用范围是日后发生的工伤人员。”在此需提出的是在2007年常熟市人民法院审理麦芝西柏塑胶(常熟)有限公司的诉讼案例中已对该情况做出判定。黄桂英破产清算时应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相应的工伤待遇。大丰人社局作出了与常熟人社局及常熟法院截然不同的结论。即黄桂英单位改制时黄桂英不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答复单位:监察室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黄海勇同志:
你好!你反映的你姑妈黄桂英工伤待遇一事,我局多次向大丰市人社局了解情况,大丰市人社局已向你作了详细具体的答复。你所说的8月23日“听证会”,据我们向有关方面了解,他们的目的是想加强与你的诉求沟通,如你还有异议,请继续与大丰市人社局联系或按照有关政策法律规定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
&&&&&&&&&&&&&&&&&&
&2013年10月18日  @天平马 199楼
14:31:00  作为钟长工人穷二代,争取不给父辈丢脸!  -----------------------------  钟表厂子弟,有志者事竟成!
  @xiexunming
15:27:00  先知先觉,这些人很有眼光,胆识 运气。时势造英雄  -----------------------------  @with55
16:24:00  这个世上如果真有先知先觉,那就是神仙~~~各种渠道,权利中心的人最先知道,就看你买不买得起这个信息了  -----------------------------  @xiexunming
16:51:00  嘿嘿,有些东西坐到等不来。风险也大呀,有好多人为钱进去了的。  -----------------------------  @with55
17:40:00  所以说,没进去的人,就成了先知先觉了撒,嘿嘿,顺便还能卖点励志小说去忽悠下小年轻  -----------------------------  @xiexunming 198楼
13:53:00  那是,这个问题问问左拜拜,尹董  -----------------------------  听语气,楼上这位朋友象是摩帮的?
  谢楼主鼓励,想想钟表厂等如我母亲样的一般工人,这辈子活得辛劳呀!争取自己早日成功,好让他(她)们过上美好的晚年。
    原手表厂厂区大道,左边原有两栋手表大楼,右边头上是公司钢材库。  2013年年初摄。现在,随着这个楼盘的建完,这一带以后就是“盛世国际”了。
  。。。。。。。。。。。。。。。。。。。。。。。。。。。。。。
    原钟表公司办公楼大院。院内原有公司机关、手表一厂厂部、钟表工具厂等。  2013年年初摄。原门前这两个门柱上,“重庆钟表工业公司”这个企业名刻印在上面,烫有金色。最后的痕迹也将消失。
  @跑跑停停 192楼
11:46:00  沉重,一声叹息!  -----------------------------  搞懂了那场大破产潮的真实由来,又一阵轻松,一声苦笑!  可参考第200楼,
  明天再传个之10,而后再来点信息汇集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closemy 209楼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山城雨雾飘 154楼
19:17:00  喜欢钟表的我,帮你顶起!  -----------------------------  谢谢!
  @无情才是王道 195楼
12:25:00  支持楼主  -----------------------------  谢谢支持。
  回复第200楼(作者:@王老大哥2012 于
15:19)  @单身漂客
17:37:00  咱们的土火干部把企业搞好不……  ==========  西安手表厂子弟来报到,你说得就是我父辈经历的,虽然我离开这个环境很长时间,但是每次回去看看破旧的厂房,还是想起小时候在这里玩的点点滴滴。工具车间,夹板车间,理化车间,表壳车间。。。那时的辉煌和今日的破落反差太明显,让人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老大哥说的都在理,可惜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在党国面前我们只是蚂蚁而已。  
  那时,西安手表厂是代表整个西北地区在负责手表的生产、销售及发展;重庆是代表整个西南地区在生产;这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及规划产物。
  那时,山城牌手表的重庆钟表厂,扶持、联营成都,生产蓉城牌手表;在贵阳生产筑城牌手表;在昆明生产春城牌手表。
  “10、从钟表公司到宗申机车的那些人”  一个计划经济时期兴起的大型地方国企,衰败后破产前,有一行人等,先后凭着在国企的那些工作磨砺,挺进到了市场经济里最活跃的那类大型私企中;从钟表公司到宗申机车,为找钱而来,为个人价值最大化而来。同时,在当时人材云集的私企里,也让人看到了国企钟表厂一些职工扎实的素质表现。  李大祥,原手表厂装配车间主任,天津大学计时仪器专业。末代的车间主任,从钟表厂去深圳干过一段时间后,1997年回到重庆,进了正在二郎开办的宗申机车,那时组装的摩托车还用的是别人的品牌商标。  李成了最早的生产部长,后来,又以公司副总的身份在摩托车这个板块的几个分公司任职多年,一直到2012年的2月离开宗申,另谋一公司作高管。  有趣的是,1998年的5月,我进宗申机车后,在生产部的流水线旁见到他时,他认出了我,而我在钟表厂时却不知道他。2006年在集团采购中心,他是主任,我的直接上司领导,我们谈到一些业务难事时,他爱摆起当年在钟表厂的一些往事来作印证。  去年的1月,我先李一个月离开了宗申,今年1月初的一天,我们在杨家坪的西城天街偶遇,两人一阵笑谈。  王显文,原钟表公司末期的一个管行政的副总,1998年底,经王先华引荐,在宗申集团总部干了一个中干职,但不到一年又离开了宗申。  在二郎时,我与他有过一次交流,他认为这样的私企里,很多方面较复杂,有点难适应。以后,据说是去了熟人朋友的一个房产公司做事,其情况就一直不了解了。  张君维,原手表一厂技术科的首席技术员,天大出来的研究生,是当时钟表公司学历最高的人,外号人称“张研究”。  1989年下半年时,我去夹板车间当了几个月的主任,他是那车间的副主任,我们是搭档,住家又是一栋楼的邻居。  1998年7月时,他比我晚两月进入了宗申机车的技术部。后长期在进出口公司搞技术工作。  大致在2006年时,他在英语口语差的不利竞争条件下,抓住一个进学院当老师的指标机会,离开了宗申,在上桥的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当老师、付院长、党委书记。  向勇,原钟厂财务科的会计,大致是1995年,半垮而冷清的钟表公司来了最后一批大学生,渝州大学的,有十多个人,他是其中之一。  几年后他加入了宗申。在宗申机车财务干过一些年后,与好些人跳槽到摩帮的其它厂家一样,他去了浙江人在重庆办的嘉利灯具公司,做到了财务副总。  2011年,我从部门分管价格员那里得知,是由向勇主持,在与宗申机车进行采购、价格方面的强硬谈判。我想,他把宗申的事情都摸准了的。  王某某,我本人,1998年4月从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的钟表公司机关里的那个政治部出走,按招聘广告经面试,去了二郎的宗申机车。  除在2000年至2001年期间,干过计调主任、配套部长、生产助理等几个中干职外,14年里一直以部门创始人之一的身份做价格管理员的工作。  浪迹摩帮的职场江湖14年,岁时辞职回到家,十多年的感受在去年8月那个从宗申机车谈起的帖子中,挥洒了一把。   回家后,在离传统的60岁退休差的这一年,为80后之子他们打工,帮着老婆带了一年的小孙女。  12年的军旅历程,16年在钟表公司的尽力做事,14年在宗申机车的尽心职守,终结了这辈子的职场生涯,六十年人生与重庆,一声叹息。  文善明,原手表一厂杂件车间技术员,85还是86年就辞职下海在菜园坝做摩配生意,应该是钟表公司最早的丢掉铁饭碗做生意的人,也是带王先华他们出去闯荡的师傅。  九十年代后,与宗申合资在广州做电器生意。2001年我在集团制造办作助理时,见过他,对他与宗申合资做生意的动向也很关注。  然而,不知怎的,后来他在广东把生意做垮败落了,倒欠了宗申一大笔帐,后期也了解不到他的去向动态了。  而他带出来的王先华,却把摩配公司做大做强起来,有一句广告词叫“中国摩托,两江启动”。  另外,钟表公司出来的人,办厂做摩配件,或在一些摩配件厂去打工,也有一些;我在宗申机车的十多年里,碰到过多次。大家一摆起当年的钟表厂,都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
  支持朱镕基
  @堕落的虾米1 217楼
08:56:00  支持朱镕基  -----------------------------  我也支持朱,那时的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使中国经济改革硬过来了,现在,中国经济改革需向体制内的利益集团动刀了,新总理,拿出当年朱那种硬的大手笔吧!行吗?
  *---------------
  在继续赶路
  在钟表厂家属区长大,父母都是厂里的  钟表厂给了我太多的回忆  张研究做过我的家庭老师,他爱人是职工医院的  付学诚和我父亲打过交道,感觉此人用今天的话说比较耿直
  对了,王渝男那时还是我邻居,他和她老婆都很高大,他爱好拳击,他们的女儿小艺很乖巧,懂事
  LZ写得很好,国企分分倒闭主要还是贪污,这是体质问题我们小P民没有办法,楼上提到的重百是不会垮的,现在重百,新世纪都归商社管了而且都上市了的,商社不说了撒,大老板就是国资委那几爷子,重庆还有个大企业-重庆公路运输总公司,以前的(搬砖公司)可能比钟表厂大哟还不是一样。。。。。
  @好提劲 221楼
11:39:00  在钟表厂家属区长大,父母都是厂里的  钟表厂给了我太多的回忆  张研究做过我的家庭老师,他爱人是职工医院的  付学诚和我父亲打过交道,感觉此人用今天的话说比较耿直  -----------------------------  能给你太多回忆的地方,以及你的父母亲,定会让你懂得并学到更多的一些事情,闯荡这个变幻的大时代社会时,会多一份坚韧。  我提到的这三人,包括王渝男,你都熟悉,付的名字你都知道,这也是一种遇巧了。有好多人,一生的命运都难预料,但,总的来说,还是靠自己在把握。
  @你爪子嘛
00:23:00  唉,曾经的华光也是这样没得了。支持下老王  -----------------------------  @王老大哥楼
11:38:00  当兵搞测绘时,1978年在广安驻了半年,去过山上的华光厂,军工厂。八几年在钟表厂时,从一个在外办厂的熟人那里,700元买过一部135的珠江相机,华光厂拿给他抵债的。后来,看见南坪那边有个华光的牌子,搬到重庆了。军工的华光应是央企,又会怎样没了?  -----------------------------  78年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嘿嘿,听父辈说起,91年搬到北碚的时候就已经效益就慢慢下去了,当然里面有很多体制改革和贪污的问题,前几年华光已经被嘉陵收了,308厂就成为历史了。现在还保留了部分军品订单,就是那种激光测距装甲车
  @彪8 220楼
10:56:00  在继续赶路  -----------------------------  一路走好,祝福你
  @xiexunming
15:27:00  先知先觉,这些人很有眼光,胆识 运气。时势造英雄  -----------------------------  @with55
16:24:00  这个世上如果真有先知先觉,那就是神仙~~~各种渠道,权利中心的人最先知道,就看你买不买得起这个信息了  -----------------------------  @xiexunming
16:51:00  嘿嘿,有些东西坐到等不来。风险也大呀,有好多人为钱进去了的。  -----------------------------  @with55
17:40:00  所以说,没进去的人,就成了先知先觉了撒,嘿嘿,顺便还能卖点励志小说去忽悠下小年轻  -----------------------------  @xiexunming
13:53:00  那是,这个问题问问左拜拜,尹董  -----------------------------  @王老大哥楼
15:43:00  听语气,楼上这位朋友象是摩帮的?  -----------------------------  呵呵呵,是哈。
  @closemy 209楼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放狗屁。
  王大哥如数家事回忆钟表厂的历史精神可贵。给过去的钟表人带来幸福记忆,也带来悲痛。只不是大家都挺过来了,活着的好好话着,活得要有尊严。一定把失去的在今后的曰子里多活几年夺回来。哈哈,笑看人生走好自己的路。不靠神仙皇帝,要靠自己。
  @helpme楼
12:57:00  LZ写得很好,国企分分倒闭主要还是贪污,这是体质问题我们小P民没有办法,楼上提到的重百是不会垮的,现在重百,新世纪都归商社管了而且都上市了的,商社不说了撒,大老板就是国资委那几爷子,重庆还有个大企业-重庆公路运输总公司,以前的(搬砖公司)可能比钟表厂大哟还不是一样。。。。。  -----------------------------  国企那个体制,几十年的证明,全国各地都差不多,至今很无聊。
  @融入角色 231楼
16:27:00  还有无耻到极限的人喊支持朱镕基,那还不如直接喊支持秦二世算了,大刀阔斧改革秦朝,改革到最后陈胜吴广跳出来了,很好嘛,都是在推动历史进步。  铁道部改革了,原来里面当官的肯定都是转岗分流到其他部门,继续过他们油光水滑,骄奢淫逸的快乐日子,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只有一样:火车票涨价。  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改革。  -----------------------------  关键是当时只把这些地方国企破产到体制外,让私企来填补;而至今一直没有改革体制内的那些部门和垄断国企。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AXD楼
15:27:00  放狗屁。  -----------------------------  恩,他说得没错,阵痛,是为了迎接后面的巨痛,否则,大家会受不了一命呜呼的,哈
  怪事真多,政府握着土地,房价还是越控越高,搞了八轮了。  政府机构越改革公务员越多,三公消费也越多,费用不再增加都成了一种改革目标。  社会平均工资按体制内人员统计。  企业退休工资与公务员退休工资是倍差关系,双轨制改起来说是要经过相当一个时期。  就如一个家庭内的成员们,这样的搞法,如此分别对待,分享不公,肯定是出了什么道德伦理类的问题。
  A、 黄仁礼,原钟表公司最资深的副总经理,谈钟表厂的破产衰败  日,重庆晚报《1000万只山城牌手表今安在》一文,采访了原钟表公司最资深的副总经理黄仁礼,七十多岁的人了,满头白发,却精神饱满。1969年,钟表厂派出黄仁礼等“钟表公司十君子”赴上海手表厂学习,掀开了重庆山城牌手表开始大规模上马生产的序幕。  这次采访中,黄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表示出不服输的一种气势,现摘录如下,原钟表职工及重庆的人们,也可作点评论;  破产后。。。。。。,即便如此,黄仁礼等坚持认为,钟表公司不该败得这样惨,“我们在关键时刻缺少了精气神——不错,钟表公司的主要领导调整太频繁,10年换了十任期。我们也生产过电子表,但搞不过人家;我们还被没有钟表管理经验的长发公司接管过,张仪伯入狱对企业也造成了影响。但最主要的败因,是我们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突出重围的眼光!”   黄认为公司在遭遇困难伊始,就应及时转向,调整战略,“我们毕竟家大业大,当时有2000多台机器设备,大的300多吨,小的一个人就能提走,且多是精密机械,包括从瑞士进口的70多台设备,我们曾提出只留三分之一的力量搞钟表,三分之二的力量搞汽车齿轮等其他产业。当时重庆汽车刚上马,竞争对手少,以我们的技术实力,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但最后否决了这条路,我们那台300吨的床子,卖给私人后只落得给长安厂配套加工曲轴。”  “你再看看人家长安厂,不也是80年代中期才搞汽车的吗?我们错过了那个村,就再没有这个店了!”  对此,黄仁礼特别赞赏薄熙来书记关于“精气神”的论述,“做人需要一种精神,于企业同样需要。希望更多的人从钟表公司身上引以为鉴!”  ——————————————————————  个人看法:那时,那些钟表机械,小型专用精密的为多,不能用来做汽摩大件;象汽车齿轮类的,长安一开始就是让本军工系统象綦江齿轮公司那样的厂家在配套,从整体上说,那时那么多人的一个国企体制摊子,人心又开始散乱,要想去做个配套件大公司出来,争不过已兴起的私企,和那些央企性质的军工系厂。  手表,虽是轻工业里的精密产品,但只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小商品,再加上后来手机对看时间的代用,全国的国企手表业包括上海,只有让私企的广东沿海及香港,以及国外名表占据。大趋势无人能挡能改变。  而钟表厂的衰败固然有很多内部的管理原因,但无论如何,根本的主要的是政府的体制水平低下造成,以及工业战略布局的混乱增困。政府是国企的老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张仪伯的个人作用全部体现在入狱之前;当九十年代后他回来,已变了一个人,变相在谋私了。  几千职工的胜利大逃亡行动,必然会分化成多个团体层次,拉开贫富个体之间的多种大差距,二十年来的行进中,这种景象一直显得残酷而漫长。
  @老官007 229楼
15:29:00  王大哥如数家事回忆钟表厂的历史精神可贵。给过去的钟表人带来幸福记忆,也带来悲痛。只不是大家都挺过来了,活着的好好话着,活得要有尊严。一定把失去的在今后的曰子里多活几年夺回来。哈哈,笑看人生走好自己的路。不靠神仙皇帝,要靠自己。  -----------------------------  从上个帖子“从宗申谈起”到这个“钟表厂”,你老官的评点总是很稳重老练,看得开,并还有点007的风范。谢谢了,颇让人受益非浅。
  重庆工业的一个特点,是有大量的军工央企国企,这是整个重庆工业里最突出明显的一个特点。地方国企破产潮中,军工只有特钢这个重工业原材料厂,破产大部,影响大些。
  刚才电视新闻正在播,无锡尚德电力破产,2001年成立的全球第一的光伏产业企业,施正荣,曾经的全国首富,23亿美元。地方政府联手打造的新兴企业,两年时间巨变,企业内外原因都有。因国际市场变化而引发。。。。。。
  B、2007年6月,有一本叫《国色重庆》的书  当时,在重庆大量上市发行,长篇报告文学,何建明著,大开本,408页,价38.8元,有纪念直辖10年之意;书中详细介绍了直辖10年间,重庆市政府那些处理地方国企,放手经营城市的系列动作和操作手法描述。直到2007年底后,重庆进入了薄时期,又是一种变幻的格局。  书中记载“1997年重庆直辖时,主城区约有100多万下岗大军正在酝酿一场向政府讨工作、要饭吃的大动作。。。。。。,这就是直辖后的重庆所面临的极端困境!”提到的第一个就是特钢厂的待破产,及上万人上街堵路的事  讲到了市政府成立8个系列投资公司搞城市经营的事,比如土地房产。正如最近黄奇帆市长所讲,2002年时就储备了40万亩城市土地(其实大都是破产国企的地盘),其后,这些土地值了二千亿元。
  明天再来C、D,接着报点信息
  C、《香港厂商加盟重庆钟表产业》,2013年2月  重庆晚报讯 昨日,香港表厂商会的30余家企业来渝,并与重庆市经信委、垫江县人民政府签署《钟表计时及精密加工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此举将助推重庆钟表行业发展。据市经信委介绍,这是一个月内第二批来渝考察的手表厂商了。  据市经信委介绍,目前重庆的钟表产业将进行全面招商,目前我市已完成《重庆市钟表计时仪器及精密加工产业招商引资政策汇编》的制定,争取在钟表产业上大有作为,实现钟表产业的产业链发展,涉及机芯、表壳等产品,能够打造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形式规模可观的产业集群,利用5-10年时间打造成为西部最大钟表生产基地。未来将重点发展产品研发测试集群、产品生产组装集群、产品展示展销集群、产品文化、旅游、科普集群及外延产业集群5大钟表产业集群。  按照市政府的规划,为推动产业发展,我市钟表产业将重点布局在垫江、巫山、两路寸滩保税区3个承接地。其中,垫江将作为主要基地和重要承接地,巫山则发展钟表配套产业,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进行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研发。  点评一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源远流长,重庆还真是个能做手表和钟的好地方!
  “11、吕阿东,开设重庆最大的专业手表集合店瑞皇名表”  日,重庆晚报[精品时尚]专版上,第十七届亚洲钟表工商业研讨会系列报道,在重庆召开的此次亚研会期间,采访了两位本地钟表零售商,听听他们对重庆钟表市场的看法。  吕阿东:感谢政府对钟表行业的重视  “石桥钟表总经理,重庆人,开设目前重庆最大的专业手表集合店瑞皇名表,零售渠道还包括重百、新世纪等商场。  吕阿东从事钟表行业的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从最初的钟表公司装配车间的工人到如今代理20多个瑞士专业品牌的商人,吕阿东最大的感慨便是新一届政府对钟表行业的重视,好的政策令市场越来越生机蓬勃。  1988年,吕阿东在重庆的手表生意仅仅是弹子石的一间小门面,但那个时候,中国人迫切地需要时间,山城表、石英钟成了当时最畅销的货品。20年过去了,吕阿东有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集俣店,消费者越来越懂得手表的选择与配搭。对于热爱手表事业的他来讲,这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1987年下半年至1988年2月,我在当时的手表四厂也就是手表装配厂作工会主席,我很留心装配工对工作现状的一些不满,很愿意去满足他们的一些小福利。装配二车间的吕阿东,一见到我就爱说上几句,抱怨车间的一些不好,并感叹在车间里一天呆起没得啥意思,不如出去做事。那时他很年轻,身子高,长得帅,加上他爱主动与我搭话,我对他已是另眼相看了。  隔了一年吧,再看到他,已是在石桥铺转盘头上的百货商店里了,他开设起了一排钟表货柜做起了生意,大平房的商店大开起门,钟表厂的好多人过上过下都看得到他。我每次见到他,两人总会搭上几句话,但他开始越来越豪爽起来了。有一年,他在全市的一次喝啤酒大赛中夺得了一个亚军;而另有一段时间好久不见他在,后来他碰到我后,有些得意地说,他去深圳一段时间,阴差阳错,买了好多后来转成股票的债券,后来大赚钱了,有几十万之多,在那时,这个数把我惊吓了一下,从此,我预感到了他的一些以后。  大致有二十年没碰到他了,现在解放碑的瑞皇名表,侈奢品,他这样的商业大老板,我仍不易见到了。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王老大哥楼
22:13:00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  强烈支持: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王老大哥2012
22:13:00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  @hbwhzys 244楼
15:13:00  强烈支持: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  刻意地回避这一严重的共和国的改革历史问题,就象回避建国后至文革时发生的那些历史重大问题一样。
  “重庆人天生应该做手表”,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认为,用四个字形容川渝人,则当是:心灵手巧。  川渝人好像天生对精巧的手表制作工作拥有天赋,他们的悟性很高,总是能第一时间理解到专家、工程师的意图,将这种理解很能好地发挥于工作中。
  我们还需要手表吗?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孟可人先生说,都市生活中,手表是:效率的见证,严谨的体现,审美的需要。
  在美国,开会时不用提醒大家请将手机关掉,也不用提醒大家请将手机静音。因为美国人知道,开会就开会,不得接听电话,如果要看时间,可以通过手表。  美国的手机普及率超过中国,还有更多高科技的产品可以随时告知你时间,但是,美国人几乎人手拥有一只手表。惜时如金的美国人知道,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那才是效率的体现。  手表的计时功能是工作效率最好的见证。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王老大哥2012
22:13:00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  @hbwhzys
15:13:00  强烈支持: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  @AXD楼
23:10:00  应当让大龄下岗工人提前3—5年退休。  -----------------------------  这个提议很具体实在,有操作的可行性,如能在本市的人大、政协上联名形成提案,拿去考验黄市长、孙书记,作为处理重庆地区九十年代起的大破产潮的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积极作为,地方财政自负责自执行的地方法规,是有实现可行性的。正当合理的市民诉求用合法的程序寻求和解妥协,是好事。
  23日上午,再传D、E
  在中国借口说是体制,其实我们的教育、环境都在一步步的把人摧毁~~东风恶,人情薄。  看LZ讲述,当年为私分1000多块钱而入狱的带头大哥,估计是分得不均,起内讧,被内斗~~~~
  @望月怀近_ 252楼
01:08:00  在中国借口说是体制,其实我们的教育、环境都在一步步的把人摧毁~~东风恶,人情薄。  看LZ讲述,当年为私分1000多块钱而入狱的带头大哥,估计是分得不均,起内讧,被内斗~~~~  -----------------------------  “教育、环境都在一步步的把人摧毁~~东风恶,人情薄。”很有些道理。  那个年代,就那点钱,当时还没具体拿到个人手上,“会计”保管着。当时露出破绽后,其中的技术干部知识分子有人先开口承认了,就此打开突破口,其他人行政处分,张为头就入狱了。
  @cq悟空
16:17:00  应该查一下后来的10任领导中有没有比张仪伯更腐败的败家子。  -----------------------------  @王老大哥2012 40楼
17:31:00  那些来去勿勿的换任者,有前车之鉴,且众目睽睽之下,只是有一些小特权用过,并无什么大的腐败。倒是张仪伯本人回来后,真还有了些不明不了的事,上面一章节有提及。  -----------------------------  这个张,为经济的事已经坐过牢,出来还不思悔改啊。
  80年代的1000多美元是什么概念。等于近万元,那个时候的万元户有多少?所以问题已经够严重的了。
  @cq悟空
16:17:00  应该查一下后来的10任领导中有没有比张仪伯更腐败的败家子。  -----------------------------  @王老大哥2012
17:31:00  那些来去勿勿的换任者,有前车之鉴,且众目睽睽之下,只是有一些小特权用过,并无什么大的腐败。倒是张仪伯本人回来后,真还有了些不明不了的事,上面一章节有提及。  -----------------------------  @东篱下009 254楼
08:42:00  这个张,为经济的事已经坐过牢,出来还不思悔改啊。  -----------------------------  计划经济时代坐的那个牢,确有些冤。后来平了反的。回来后已是市场经济,之前又在深圳市办了私营小企业,搞懂了,随了大流,也精灵了,不会直接去做什么贪腐事的。
  @东篱下009 255楼
08:44:00  80年代的1000多美元是什么概念。等于近万元,那个时候的万元户有多少?所以问题已经够严重的了。  -----------------------------  有点觉得冤的是,这笔钱是从出差费用中节约没用完的;一行6、7人分下来不是很多了;统一保管私藏在“会计”那里,还没拿到每个人手上,也还没拿去用掉。
  D、我手上就有一份重庆轻工业企业的“死亡名单”  它是1989年2月重庆轻工工会的联谊册,有大小厂370家,如按归口公司的方式统计也有200多家,现在再看那些厂在重庆主城九区的各处地址,你会感觉到整个轻工业大行业基本上死绝了,因为它没有任何一个类别是独家是垄断。  从手表到灯泡,从洗发水到造纸,重庆轻工业以前门类齐全,还有日用化工、陶瓷搪瓷、办公文具、食品饮料、家具、皮革、塑料、橡胶、家用电器、五金工具、玩具、工艺品、灯具、印刷、玻璃、缝纫机等等。还有原来轻工的五朵金花:手表、奥妮洗发水、啤酒、玻璃制品等,早已灰飞烟灭,剩个重啤现在都转让给嘉士伯了。几百家厂,现在还活起的,也转成了股份制,且是寥若晨星。  九十年代后,那些地方国企厂陆续破产死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换后,以前按地域规划建起的厂,产品在本地区或划定区域流通,重庆有工业的基础和传统,自然会抢得一些先机。它们后来的死,是因市场经济的规律,放开和让出了整个市场,让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浙江的私企产品在全国市场上铺开,而不是本地产品做不出来或质量不行的问题。国企的体制肯定要输给私企。换句话说,是政府及体制输了,而不是工厂本身输了。  而今,还听到一种说法,如果运用当年大胆快速破产国企,让一部分人1万多元买断工龄走人的改革气势来搞当今的利益团体的改革,肯定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E、2010年时一份清愿书上的部份下岗失业工人  日“重庆下岗失业工人的无奈”这个帖子出现在天涯社区重庆论坛上,它是ID为FHM明明的网友传上来的,它是一份向重庆市人民政府提交的请愿书,自称代表部分国企的部分下岗职工,有好几十家,特转如下。  这几天,可能由于我这个“钟表厂破产11周年”帖子的出现,这个帖子又被一些网友顶了出来,于是我看到了,同样有很深的一种感受。  重庆第一棉纺织厂下岗失业工人  重庆第二棉纺织厂下岗失业工人
  重庆第三棉纺织厂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第五棉纺织厂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绢纺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南岸针织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麻纺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南岸织布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毛纺织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第二针织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印染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纺织配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天鹅服装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川威制革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纺织总配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第二印染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东风造船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北碚玻璃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预制公司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长江橡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中南橡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利华橡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轴承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交机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探矿机械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锅炉总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铸造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水泵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钟表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标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中药总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矿山机器厂 下岗失业工  重 庆 中药总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北碚华山玉食品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热水瓶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上新街饮食服务公司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爱福纤维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红岩玻璃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红岩缝纫机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灯泡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热工仪表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合成化工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航海有限公司 下岗失业工   重 庆 红港汽车配件厂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大江车辆制造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特殊钢厂 下岗失业工人  重 庆 望江机器厂 下岗失业工人
  美国的手机普及率超过中国,还有更多高科技的产品可以随时告知你时间,但是,美国人几乎人手拥有一只手表。惜时如金的美国人知道,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那才是效率的体现。
  “重庆人天生应该做手表”,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先生认为。
  还想写个之12的小小短文出来,作收尾。
  为曾经的钟表厂及钟表职工汇集点信息资料。
  @王老大哥楼
08:10:00  为曾经的钟表厂及钟表职工汇集点信息资料。  -----------------------------  感谢你为曾经的所谓国企厂及全民职工贡献了历史一梦,其中的大多数估计很难和中国领导层一起来圆所谓中国梦了。。。乌栽
  @王老大哥2012
08:10:00  为曾经的钟表厂及钟表职工汇集点信息资料。  -----------------------------  @hbwhzys 265楼
15:59:00  感谢你为曾经的所谓国企厂及全民职工贡献了历史一梦,其中的大多数估计很难和中国领导层一起来圆所谓中国梦了。。。乌栽  -----------------------------  曾经梦断当年,至今活在现实中,早过了做梦的年龄
  一个大企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破产消失,几千职工及上万人的家庭成员们生活要继续,二十年下来,万千景象,不堪回首,个人的一点记录,只有一二。
  “12、原钟表职工中一些人曾是军人及其他团体的”  七八十年代里,以军转干部、复员军人身份进入钟表公司的人,大有人在,估计有近二百人之多。一般有两种原由及方式进入的。一是因其家属妻子为该厂职工,那时又是重庆最好类的企业,于是政府相关部门安置;二是年青的士兵退伍一般安排回其父母亲所在单位企业。  军转干部大都安排在公司的各级政工部门里,那些年代里,政工在国企中还是有领导权利的。八十年代初,公司的党委书记是一北方人,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后来接任起的书记周某,则是重庆解放后不久参军的,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他的一个战友则是手表厂的工会主席袁某。我在车间当党支部书记时,厂党总支书记李某原在部队时是一营职干部。当年我在公司工会工作,工会主席涂某则是原13军的一位团职干部。在公司搞宣传时,一个分厂的宣传干事陈某,则是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位受伤评残的排长。当年的钟厂厂长后为公司总经理的李某,早年是一军人。87年出去做生意后办起摩配大公司的老板王某,年轻时参军去当了几年的空降兵。公司保卫科、武装部全都是曾经的复转军人。我是从成都军区测绘队转业回厂的,之前两个内外业大队的复转军人各有一人在公司里作工人。钟表公司及厂的中干和机关职员里,军转干部有不少且是连级的为多。  我父母亲家原在新1栋住家时,一位邻居余某阿姨,解放重庆时是西南服务团的女干部,后来八十年代落实政策按军转干部退休。我在新2栋住家时,岳父家隔壁的蒋某独身一人,以前是海军部队的科技干部,来公司后在721大学当老师。心脏病发作死在家中一天多之后才被发现,我去帮着处理善后的。  我的老岳父吴某,老家是巴南樵坪的,1938年年青时在贵州给人打工做活,被国民党拉壮丁当了兵,后参加远征军去了缅甸印度,抗日多年。抗战胜利后,国军乘美国人的飞机去抢占东北,在与林彪部队打仗时,他所在的国军部队起义了,他也成了林彪警卫营的一名士兵。东北全境解放后入关一路南下,四野部队一直打到海南岛,解放全中国;1950年底他又去朝鲜抗美援朝跟美国人打仗,1953年复员回到重庆南岸的罗家坝,这才开始成家立业,后进了石板坡的乐器厂当工人,乐器厂也就是钟表厂的前身。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文革中,他以老工人的身份还成了钟表厂革命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保存有一枚钟表厂革命委员会1968年11月铸造的毛主席(芒果)像章,现被我作文物收藏。身体一直很健壮的老岳父在2001年时,因一场急病去世了,享年89岁。他在解放战争时参战的解放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海南岛等五枚纪念章,加上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和一个笔记本,留给了我,作一革命文物收藏。  在2002年2月破产时,原钟表职工近半的人因年龄工龄大按政策得到了一份提前退休工资,十年时间,从300来元涨到如今的1600多元,但在现今的物价水平下,仍属低收入者,只是生存能吃饭,谈不上生活的质量。相比之下,那些军转干部却得到了专门政策的一定补贴费。那些早期参加革命,即抗美援朝及以前的,这些年来都有很优厚的工资福利照顾,然而,他们现在太年迈,还活着的所剩无几。  象我这样60岁左右的军转干部们,比钟表厂的同龄同事们,整个退休工资多了整整1千元,为2600多元,我该知足了,毕竟,中国执政党是革命时期靠军队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产生出来的,安抚军转干部有其特殊意义。然而,与同期去了公务员队伍的战友们相比,我们的企业退休工资加了1000元的补贴,仍只有他们的40%左右,极大的不公正,政府默认我们无奈。  那些同期进钟表公司的职工,还有几个构成团体的加入。第一个是早期1970年左右时的超龄生,因1969年文革后期重庆恢复中小学入学时,年龄大了不能进中学的人,幸运地安排进了工厂,避免了去当知青下乡。这批人在钟表厂上百,都是早期的各车间的生产骨干人员。其中最知名的一位,也是我在一厂工会时的工会主席孟某,人精明能干长得又漂亮,在装配车间是车间主任,在那帮超龄生女工中也算是一个头了。出了钟表公司后,做进了人寿保险行业。男的超龄生当中,我熟悉女表轮系车间的主任姚某,钟表公司垮败后,差不多一直在搞机械行当,现在还在上桥一家国企研究所做聘用的机械技师。  1972年时,重庆有2万多学生去了云南当支边青年,也是农场职工,那里还有一大批从上海去的人。1979年大返城后,在钟表公司里的也就有了一批数十人。我熟悉的王某,高教自考成了律师,较早时就去重庆的律师界发展了。1996年离开钟表公司宣传部门的领导同事江某,靠熟人关系去了一家保险公司的机关部门做事。而公司工会多才多艺的同事申某,钟表公司垮败后,去了上清寺街道办事处,十分可惜,他后来不幸因腿骨类的病,中年时期就早逝了。  七十年代时,钟表厂在三峡地区的忠县及重庆的巴县,设了两个知青点,还有个知青办公室在管理,这些钟表厂子女,后来都进了钟表公司作工人。钟表公司垮败后,他们又一次走向了社会去自谋生路。
  为了忘却的纪念。
  我给我老汉提了下这个帖子,给他一摆他就晓得你是:WMH
  @好提劲 270楼
16:23:00  我给我老汉提了下这个帖子,给他一摆他就晓得你是:WMH  -----------------------------  都是钟表厂那地块的,熟悉那些人和事。这拼音名也没叫错。  有几次,我在超市、商场、家俱店等处,还碰到当年一个车间的一些同事女工,真是感慨呀
  钟表厂已有人在想,出一本众多钟表职工的回忆构成的类型书,散发给那些原来的职工,给人生、社会留下个小小的纪念品;还可让自己的80后90后得点见识。我也欣赏这个想法,但真要作起来,难有人担当,难以事成。
  号召相同经历的朋友可以看看:傅成玉呼吁解决养老问题 中石化下岗工活不下去了。很客观的。大家一同支持,顶一顶----傅成玉呼吁解决养老问题 中石化下岗工活不下去了日 10:08
  顶一个,@王老大哥 火红的工业年代,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高楼怎么样林立,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穿着蓝布工作服,在车间里挥洒汗水的我们的父辈。
  @棠城刀客 274楼
16:24:00  顶一个,
火红的工业年代,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高楼怎么样林立,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穿着蓝布工作服,在车间里挥洒汗水的我们的父辈。  -----------------------------  谢谢。  忘记该忘记的,生活在继续。记住该记住的,行进在中国,  习主席说,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原钟表职工,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几千个职工,数千个家庭,他们从重庆当年最红火的地方国企里,一开始衰败,就自发地分流,各自自谋生路,用十年以上的坚忍,完成了各自的一场人生大革命;  没有给当时的政府和社会增加所谓的困扰,且各自努力,没有产生更多的贫穷。  他们这辈子的个人的出彩机会,就是在这场蜕变中有意无意地得到的。  他们的“中国梦”,已经实现,那就是现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正在休生养息。。。。。。  祝好,保重,曾经共事的四千个父老兄弟姐妹们!
  转载于“重庆下岗失业工人的无奈”的帖子:  楼主:fhm明明 时间: 00:31:59 点击:7715 回复:287  作者:rater2004 时间: 11:24:00  @ylczhang 19楼
13:47:00  遭业得很  我还有技术都混得妻离子散的 那些没技术的人肯定更难  本人84年上大学 88年毕业分配到一国企上班 电子工程师 2001年下岗至今  所有的保障全无  那种小病过拖的日子过得确实艰难  -----------------------------  我和你类似,85大学89毕业到重庆国企 通讯工程师,97年就下岗到广东打工,一直搞技术研发工作从没回家上班过,现在仍然是技术兼管理,很多以前打工同事都自己开厂开公司,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走上坡路和下坡路的时候,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自立自强。  作者:抱石头打天 时间: 17:24:00  饿不死勤劳的人!  不能只想着依靠救济、只会抱怨!那样成不了事,要靠双手劳动才行!  别整天的怨天尤人,这个拿了多少不义之财,哪个占了多少公家财物,说白了,哪个不应用自己手中的点点权力给自己谋私(大部分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躺在八宝山的,活着的不多了)。这么说或许很多人不爱听了,说老子是什么安于现状,什么某某的走狗、喉舌等等。。。。。说把,无所谓!  我也是下岗职工,之前是钳工,后来做磨床,03年下岗,截至本月,刚好10年,与其他的一些40、50下岗职工比起来,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比较年轻,二十多岁,领了一次性补偿的五千多块钱后就告别了国有企业、铁饭碗,连厂里原先分的12平方的单工宿舍都被强行收回了(不交房子不给补偿)。  出来后还不是什么都干,在石桥铺倒卖过二手电脑、去私企做过流水线上的摩配件,坐车都是做404那种月票(25大洋一月哪个)。每天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10点左右到家。  最困难的时候4个人挤在白马凼张平村一个石棉瓦的房间里,15个平方,月租金120大洋都是AA,房东老板觉得我们人多了,要多收10块一个人的水电费,每个人每个月生活费不足200,心酸拉。。。。。。。。。  苦斗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学点技术、找个工作、按揭买个房子、成个家。。。。到目前虽谈不上富裕,但温饱足矣。
  作者:找回记忆好难 时间: 18:03:00  我读大学的时候正是90年代后期,我父母都是杨公桥一个军工厂的职工,当时两个都下岗了,那段艰难的生活现在我都记得,有一次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妈妈买了半斤夫妻肺片回来,结果爸爸因为这个和妈妈大吵了一架  所以整个大学我都很少请同学到我家做客,因为真是连好吃的都买不起  好在我上大学那个时候一年只交五百多。  作者:SB破坏了这份美好 时间: 22:14:00  我父母都是下岗工人,我父亲以前还是国营厂的厂长,不一样下岗了么,我本想让他们休息的,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天大的事,让这个家变了,他们现在开鸡杂店了,比在厂里强。
  作为市内另一破产国企的老中干,对楼主的帖子感同身受,握手!为表感谢,特发一图凑个闹热,也为楼主捧捧场!虽然这个场已经很闹热了,我相信王老大哥不会拒绝的。我通过我一钟表厂的同学也对楼主略知一二了。闲话少说,上图。  
  @土著石人 279楼
23:12:00  作为市内另一破产国企的老中干,对楼主的帖子感同身受,握手!为表感谢,特发一图凑个闹热,也为楼主捧捧场!虽然这个场已经很闹热了,我相信王老大哥不会拒绝的。我通过我一钟表厂的同学也对楼主略知一二了。闲话少说,上图。    -----------------------------  真谢谢你的支持,说了这些真诚而有些缘分的话。你上的这张图,可说是原钟表厂的一件文物了,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个小见证(票证)。也勾起了我的记忆。山花牌是手表的第二品牌,比山城牌要逊色一些,价也低了20元。我就是在那票证的有效期的前一个月进的钟表厂。  再一次握手,表示谢谢!
  作者:斯特阿泰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07:56:00  我只问下岗就不能活了嘛?下岗后就没有工作你能做了吗?企业的衰败国家也是不可控的,难道也要破产一个企业就让国家养起,那倒是好也,所有企业都破产得了,我们都让国家养着。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如何给自己的养老金医保赚齐,  作者:8275110 时间: 04:21:00  拿几千万国营职工的生存与挣扎来换取今天的成果,就不怕世界来嘲笑?就不怕落下可怕的后遗症?
  作者:孔雀涅磐2 时间: 16:33:00  我觉得下岗职工的在下岗这件事的观念和认识上有一点失误的地方,说出来理性探讨下,没文化、捞到半截就开跑的人的请直接跳过:  1.下岗(或者说失业)职工实际上是在给建国几十年的错误决策还债,而不是改革开放造成的,几十年的辉煌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认清。不管怎样说,以前的种种福利待遇是建立在大锅饭和对农村的残忍剥削上的。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和自产自销型的计划经济经济模式在国门打开后明显在竞争上处于劣势,甚至不堪一击。可以这样说,如果国门不打开,用不了多久,中国的经济就会和朝鲜一样,处于崩溃状态。当然改革开放是统治者为了延长和加强其统治不得以为之的手段,并不是发什么善心,这其中不少人在国有资产的转换过程中成了既得利益者,这点是肯定的。  2.下岗工人当然是这场变革的失意者,这点无须质疑,但确实不能说是改革开放就错误了,否则就只有大家一起死(当然现在看这也未必是坏事,置之死地而后生,烈火涅磐的故事从古至今都在发生),只能说这一庞大数量的失业工人成了牺牲者。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冤也不冤,这一特定人群,在类似朝鲜集权当局的那个年代,绝对是相当于住在平壤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几乎要崩溃的经济状况和国力背景下,享受到了全国百分之80以上的国民享受不到的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平价粮食、肉、禽、蛋、白糖等等在当时很重要的生活物资。所谓工人老大哥这些特定名词就是从那个时候出来的。后来国门打开了,旧的生产和经济体制被打破了,三万人可以做下三十万人的活,还能由国家补贴变成创利润几十个亿,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结果,怨不得其他人的。  3.下岗工人觉得吃亏的地方就是:有人在转制过程中谋私利,捞了好处,转身华丽丽的转变成了经济强人,这个我绝对是支持下岗工人清算这些蛀虫的。只不过这些都涉及司法等等因素,在这个国家时代背景下,就不多讨论了。但是下岗职工觉得应该由以前的二元化社会同为一族的2亿多人都陪他们一起受穷挨,这就不理智了。很明显,在这个族群里,除了某些公务员,这其中很多生活水平高过下岗职工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在专业文化素质方面都大过他们,其所得是合理合法的,不应该被嫉妒之。  4.也是我最想说的,下岗职工从来都没找到问题的根源,因为下岗职工曾经在特定年代也是既得利益一族,而且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后来的衰败和破落。这也决定了,他们一直都有幻想,觉得与虎谋皮还有得商量,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的是他们早就被抛弃了,利用价值榨完。迟早平壤那些市民也会尝到这种苦果的。    毛时代不是天堂,不过是一种政治需求,造就了一部分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虚假繁荣罢了,对于这个部分(当然当时的国力经济水平也注定了也只是吃饱穿暖有房子住而已)以外的人来说,那就是地狱!现在当然更不是天堂,不过涉及现在不能说,你懂的……
  我市国企改革第一次阵痛来自重庆针织总厂  日,重庆针织总厂宣布破产,成为当时全国最大国企破产案,震动一时;这也是我市国企第一次破产。这家工厂当时有3000名职工,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负债8000多万元。一家大企业怎么说破就破了?当时列出的破产原因是:依法治厂不力,厂内盗窃成风,货款收不回来。  1993年3月,重庆海外实业整体购买原重针总厂的所有固定资产,接受了800名老重针总厂的工人,其他工人或者退休,或者安置到其他单位。  现在该厂已经破产二十年了,陈家坪老厂址周围,依然还存在100多家个体纺织小厂。  《重庆晚报》摘录,2008年6月
  还在做点手表零件的“力伦达”厂子,据知,最近已与一家香港的表业公司开始合作起来了,沿海那边的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都在把产业生产往内地转移。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王老大哥2012
22:13:00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  @hbwhzys
15:13:00  强烈支持: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  @AXD112012
23:10:00  应当让大龄下岗工人提前3—5年退休。  -----------------------------  @王老大哥楼
23:22:00  这个提议很具体实在,有操作的可行性,如能在本市的人大、政协上联名形成提案,拿去考验黄市长、孙书记,作为处理重庆地区九十年代起的大破产潮的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积极作为,地方财政自负责自执行的地方法规,是有实现可行性的。正当合理的市民诉求用合法的程序寻求和解妥协,是好事。  -----------------------------  249楼还说了什么?贴被删了?
  @closemy
21:36:00  支持朱镕基,虽然带来的是阵痛,但从社会进步来看,确实是明智的,特别是回首二十年前。  -----------------------------  @王老大哥2012
22:13:00  那时,朱(政府)的作法,也是没得法的法。阵痛肯定比整体死亡好。进入和接受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另外,通过如此,也应承认工人大众阶层在改革社会进步中的素质和历史作用,比现在体制内那些人强。  -----------------------------  @hbwhzys
15:13:00  强烈支持:但是,后来的补偿和善后工作作得比较差,十多二十年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走出困境,政府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年来改革的红利,从体制内拿些出来回报当年那些牺牲利益者,换个大体的公正。  -----------------------------  @AXD112012
23:10:00  应当让大龄下岗工人提前3—5年退休。  -----------------------------  @王老大哥2012
23:22:00  这个提议很具体实在,有操作的可行性,如能在本市的人大、政协上联名形成提案,拿去考验黄市长、孙书记,作为处理重庆地区九十年代起的大破产潮的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积极作为,地方财政自负责自执行的地方法规,是有实现可行性的。正当合理的市民诉求用合法的程序寻求和解妥协,是好事。  -----------------------------  @愤怒的葡萄核 286楼
21:52:00  249楼还说了什么?贴被删了?  -----------------------------  就这一句,似乎在其它相关帖子里,还说过一些。我也是这会儿才注意到这个情况。
  1988年时,我带领当时组建的钟表公司足球队参加沙区比赛,其中的一场比赛,就是在特钢厂的足球场上进行的。  2012年底时,去井口的东风小康走了一趟,后从井口步行至双碑,也看到了曾经的特钢厂的一点现有外貌。  重庆特钢现象的忧思......(转载)  楼主:日久见我心 时间: 14:30:19   最近连日来,重庆特钢工人打着“我们要生存的”的牌子,每天上午八点半到下午五六点钟,到连接重庆南北交通的七八米宽的212国道要塞,用两条挂着横幅、各种控诉和歌谣的绳子拦断。工人们坐在两条横幅的中间,一切车辆都不能从路上通过。给部份重庆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更给重庆市政府造成了压力。  日,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令伟家、朱彬播发“重庆特钢下岗职工的新春期盼”一文,描述了重庆特钢下岗职工新年难过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特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它面临的情况不是个别的,体现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普遍现象。  一、重庆特钢人的要求与重庆市政府的困难  重特钢工人从98年开始被强制下岗买断,一年工龄买断价格为四百元,第二批被下岗买断的一年工龄也仅800元。这两批合计下岗工人就有 8000多人。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拥有30年工龄老工人下岗后,只能获得一两万元。下岗工人多数为40和50年龄代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紧张时期,这点工龄买断钱,就连维持一个人的生活也远远不够,更谈不上三口以上的家庭支出了。从98年到今天近八年,这些下岗工人一直在为生活挣扎,因为年龄的关系,在重新就业中基本处于劣势,极难找到工作,少部份找到工作,也只能做擦皮鞋、清洁工、做保姆等极低收入的工作以糊口养家。重庆特钢有个叫周兵的人,下岗后,妻子离婚带走了孩子,自己因无力生活绝望跳楼而死。望江厂有一对中年夫妇,三十来岁,因下岗找不到工作,望江厂地太偏,一家三口人,用最后的钱买来最后一顿肉放了耗子药,让小孩先吃,全家自杀。附近的嘉陵厂也是个在走下坡路的工厂,其中的一对夫妻工人,每人月收入才四百块钱,还要养老和供孩子上学,家庭实在维持不下去,就在前几天,这家的男人手推一辆摩托车,在嘉陵江边,将自己和车都浇上汽油,点燃自焚,这个一米七八的大汉最后只剩下一具短短的焦炭干尸,惨不忍睹。  根据一份《三大因素影响我市国有企业破产进程》的文章透露,自1997年以来,重庆共126户企业纳入破产计划,涉及职工21.6万人,资产总额70亿元,这对重庆市政府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1988年时,我带领当时组建的钟表公司足球队参加沙区比赛,其中的一场比赛,就是在特钢厂的足球场上进行的。  2012年底时,去井口的东风小康走了一趟,后从井口步行至双碑,也看到了曾经的特钢厂的一点现有外貌。  今年2月里,ID胖子麦麦的帖子“重庆特钢厂往事—我的六十年(一)”,出现在论坛上,情真意切的一些个人回忆,让我知道并懂得了许多,关于社会时代企业个人命运等等。  而ID纪念莫飞的80后90后们回忆怀念儿时特钢厂生活场景的一个帖子,几年了,一直在论坛上流传,数万人的访问量。  谁为国企破产负责?(作者:田嘉力) (转载于天涯重庆版特钢搜索帖子文、2005年)  日是个普通的日子,对重庆特殊钢厂职工来说却非比寻常,因为在这一天重庆的权威媒体刊登了该厂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消息说:被誉为“西南一切工业之母”的重庆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工业史上驰骋70年后,宣布即将破产。昨日,重庆市政府消息称,特钢集团破产领导小组已于月初正式成立。  今年6月22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公告,宣布重庆特钢历史使命的终结。这份破产受理公告,被醒目地张贴在特钢管理大楼门口。公告称:根据债务人重庆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已于日立案受理该厂申请破产一案。这份公告还要求,在案件审理期间,其法定代表人办理移交手续前,应负责保管本企业财产、账册、文书、资料和印章等,在破产程序终结前,不得擅离职守。  特钢厂在重庆非常有名。这个曾经“在中国工业史上驰骋70年”的、拥有上万名职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其厂名使重庆人如雷贯耳。然而,昔日的荣耀挽救不了现在的衰败和萧条。据介绍,早在2000年特钢总债务达39亿,总资产则仅34亿,其资产负债率是134%,早该破产。经国家和市政府的两次重大的努力,仍未能挽救其命运。据知情人讲,特钢厂管理及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财务管理混乱,使这个本来就负担沉重的企业雪上加霜。据悉,1997年,该公司的管理费高达1.22亿元,占了销售收入的31.65%,而当时全国其他10家特钢企业的平均管理费不过占销售收入的5.07%。一位在特钢工作了17年的老员工介绍,企业设备陈旧,而引进的设备则用不上。据悉,特钢当时花了2亿多元引进的一台锻轧机,只轧了3万多吨钢就报废了,而从德国引进的液压剪则几乎没有用。由于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严重下滑,竞争力减弱。据悉,在90年代左右,特钢产品在周边市场的占有率还在70%以上,而到了1997年年底,却下降到30%。这位老员工说:“那几年,特钢不重合同、不守信用、不按时交货,在用户中是出了名的。”  由此观之,这种扶不起的国有企业,破产是它唯一的出路。可是,与特钢厂血肉相联的几代职工和家属,却痛彻肺腑,他们的心在泣血。特钢厂能够“在中国工业史上驰骋70年”,为什么从1997年开始就每况愈下、以至终于陷入破产的泥潭中,谁应该为它的陨落负责?企业破产在国外并不新鲜,据介绍,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每天都有企业破产,每天又有新的企业诞生。这应了古人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看了楼主的帖子,真是感慨万千,人这一辈子真不容易啊!那个阿东我是见过的,他确实很爱学习,当然,更爱喝酒,也很恋旧,你可以去表店找他聊聊啊,肯定拉你留下喝酒
  ---------------------------------有个表。路过听故事。
  矮子说了,不搞运动啦!大家放心的,摸着石头过河吧!!!
  看到这个帖子,作为80后的我都感慨万千,我是在钟厂长大的,父母都是钟表厂的职工,老汉差3个月的时间到30年工龄,给了2万多样。想起都锤子
  作为一个破产国企的下岗职工,我非常赞同283楼的观点。我认为是客观的,公正的,也是事实求是的。特别是下岗职工不能只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却不愿承认自己也是以前既得利益的受益者。只把自己当成改革开放的牺牲品却不承认自己也是旧有体制的掘墓人。大锅饭铁饭碗也加速了企业走向死亡。
  @王老大哥2012 84楼
20:21:00  “7、当年厂及公司的一些领导们各自安享晚年余生”  当我在宗申机车这个私企大平台上,拿着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工资,忠诚于职业,努力想多体现一些个人价值时,当年因工作结识的那几个钟表厂的厂、公司级领导们,也在忙碌着。  那个先当厂长,后为公司生产副总的雷某,在孙甚林的南方集团任常务副总十多年;还是那样老练处事,但也有钟表厂的一些人说,上门找过他,他已不会讲究顾及什么友情人情了;  ......  -----------------------------  组织是没有批准曹退党的,这是我有幸知道
  @梵音2010
11:34:00  ,“我在同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六十年里历经了好几个“朝代”。当年19岁半时在军队虔诚地入了党,却在2012年的重庆迷茫了,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都找不到党员组织关系的认可衔接。不知是党疏远了我还是我疏远了党,任其于可有可无之间。”  共产党多一个或者少一个普通党员好像无所谓哈。现在组织关系落实了?  -----------------------------  @王老大哥2012 31楼
13:32:00  普通党员只是一个数字,更何况已没有了单位的人。曾主动去咨询过,后再不去管它了,有个户口、身份证,就可长久过日子。执政党中执政的那些党员,才是金贵的。  -----------------------------  组织关系是应该查得到的,钟表厂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都在石新路社区,赵某军、冉某兰应该都知道你呀
  @王老大哥2012
20:21:00  “7、当年厂及公司的一些领导们各自安享晚年余生”  当我在宗申机车这个私企大平台上,拿着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工资,忠诚于职业,努力想多体现一些个人价值时,当年因工作结识的那几个钟表厂的厂、公司级领导们,也在忙碌着。  那个先当厂长,后为公司生产副总的雷某,在孙甚林的南方集团任常务副总十多年;还是那样老练处事,但也有钟表厂的一些人说,上门找过他,他已不会讲究顾及什么友情人情了;  ......  -----------------------------  @别拒异哥 295楼
10:30:00  组织是没有批准曹退党的,这是我有幸知道  -----------------------------  不知你为何人,竟还关心此事;  我只知道,如当年钟表厂那样的大型地方国企,从衰败开始到破产之后,因各种原因,在事实上自行自动脱党的员工,不计其数。
  @王老大哥楼
10:38:00    渝州交易城前拆迁记  交易城门前左侧现是一排商品房高楼,那些门面则构成一个机电城。整个交易城里,什么买卖都在做,当然是合法的生意。2003年时,钟表厂在门前路边的两栋职工住房(房1栋、新1栋)200多户人家遇上了拆迁,房子是六七十年代时就立在了那里,房1栋是那时政府的房产所分租给工厂职工住的,直到2000年后才补办的房产证属个人。  ......  -----------------------------  原钟表厂的王某陵也住达飞苑
10:38:0  渝州交易城前拆迁记  交易城门前左侧现是一排商品房高楼,那些门面则构成一个机电城。整个交易城里,什么买卖都在做,当然是合法的生意。2003年时,钟表厂在门前路边的两栋职工住房(房1栋、新1栋)200多户人家遇上了拆迁,房子是六七十年代时就立在了那里,房1栋是那时政府的房产所分租给工厂职工住的,直到2000年后才补办的房产证属个人。  ......  -----------------------------  @别拒异哥 298楼
10:42:00  原钟表厂的王某陵也住达飞苑  -----------------------------  是你?!明白了。
  因这帖子,今天在网上站内认识了钟表厂当年颇有名的汤家银的后辈人;  知悉汤家银已离世走了,甚是感叹;特发此言。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破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