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审计案例谈可接受审计风险险应对策略的论文

您的位置: &
从审计案例谈审计风险应对策略
摘 要:文章对审计风险的概念、构成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是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文--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论文--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0|
上传日期: 21:17: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文--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DOC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
结合案例讨论如何使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
[提要]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讨论了如何使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特别指出由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的次优级状况决定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具有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提要]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讨论了如何使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审计。特别指出由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的次优级状况决定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如果您需代写论文,可以咨询:QQ: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此时体现为检查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但如果存在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也就是战略和宏观层面的风险,运用该模型便会捉襟见肘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因此又被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被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 毕业论文网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IAASB,2003)。由此,我们可以将目前审计执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称之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而将新模型称之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其中重大错报风险(risk of materialmisstatement)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overall financial statementlevel)和认定层次(assertionlevel)。(一)认定层次风险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二)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毕业论文网
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4.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而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应用框架运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执行审计,一是将审计的视角从会计系统扩展到更广泛的经营管理领域;二是确定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与分布;三是优化配置审计资源,避免在某些领域审计过度或不足。 毕业论文网
其分析框架可考虑如下:(一)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审计风险可按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可能性一般按概率来进行表述,如极小可能的概率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很高,独立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消除会计报表的错误和不确定性;缩小或消除社会公众合理的期望差距(Tom Lee,1993)。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但独立性最终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方面,因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它只能控制在极小可能程度以下,用数学概率表示应不超过5%。“一般来说,社会公众认为这个比率应低于5%,审计保证水平为95%”。(二)分析战略风险在确立了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应该控制在5%以下之后,应全面分析战略风险。以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核心,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经营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企业经营有效性和会计报表的关键认定是否合理、合法。新的国际审计准则列举了28种可能暗示存在舞弊风险的环境和事项(IAASB,2003)。结合审计实践,我们提出如下要点:1.分析经营环境。主要分析客户主营产品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了解客户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竞争对手情况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毕业论文网
2.分析经营产品。对客户的主营产品进行分析,了解客户的产品是什么;其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盈利情况如何;与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比较其利润率是否合理;如无同行业比较,与社会一般平均利润率相比,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3.分析经营模式。分析客户经营模式就是分析其产品的供、产、销过程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其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什么;重要购买商与客户的实质关系;客户是否严重依赖少数或某些重要购买商;重要供应商与客户的实质关系;客户是否严重依赖少数或某些重要供应商;是否存在既是客户购买商又是供应商的单位(有无存在自卖自买的可能)。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建立战略风险评估决策框架,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对会计报表层次的整体认定进行预计并与管理当局报告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管理当局在相关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下的整体认定是否恰当进行职业判断,对企业是否存在从生产经营发生交易和事项的开始就通同舞弊、虚构交易和事项以粉饰报表作出职业判断。战略风险的存在意味着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否定。评估战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自始至终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在项目的前期调查期间,如果判断得当、评估准确,不仅可以克服缺乏全面性的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而且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如分析得出战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可能、很可能或基本确定,也就是其战略风险概率大于5%,则此项目不能承接;如已在审计过程中,可在没有发生大量审计成本的情况下及早退出项目,以避免由于战略风险带来的审计失败;如果该项目战略风险概率小于等于5%,则该项目初步可接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审计,其失败的可能性必然可大为降低。 毕业论文网
(三)分配剩余审计风险评估完战略风险概率后,可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析认定层次的风险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就是重大错报风险概率。最后根据确定的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得出关于剩余审计风险也就是检查风险的概率,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即可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满意程度。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分隔线----------------------------
[提要]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本文在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日趋广泛,高校档案工作面临前所未...
摘 要:审计学的教学目的是既要使学生掌握理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因而重点工程档案管理也就...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文化;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做出...
摘 要:激励理论对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灵活有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经营背景和社会法律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依赖程度的扩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不断陷入诉讼案件中,受到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但是,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本文旨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探索控制风险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共分四个部分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及意义。明确了研究审计风险的目的,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审计风险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并就审计风险要素、模型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明确了审计风险要素的含义、特点。
第三部分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案例为例,详细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第四部分从构成审计风险模型的四个要素出发,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如何防范和控制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F239.4【目录】: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10
1 引言10-13
1.1 研究背景10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11-12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12-13
2 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13-21
2.1 审计风险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3-14
2.2 审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14-16
2.2.1 审计风险的含义14-15
2.2.2 审计风险的特征15-16
2.3 审计风险模型研究16-21
2.3.1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探讨16-17
2.3.2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17-19
2.3.3 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良19-21
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21-41
3.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个案分析21-30
3.1.1 甲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21-25
3.1.2 科龙事件审计失败案例剖析25-30
3.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的综合分析30-41
3.2.1 从固有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30-34
3.2.2 从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34-35
3.2.3 从检查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35-40
3.2.4 从职业道德风险因素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40-41
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41-62
4.1 针对固有风险要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41-45
4.1.1 创建良好的行业外部监管环境41-42
4.1.2 健全法制体系、完善法律环境42-43
4.1.3 净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环境43
4.1.4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方面情况43-44
4.1.5 了解外部使用者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高低44-45
4.1.6 努力缩小社会公众与审计执业人员之间的期望差45
4.2 针对控制风险要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45-49
4.2.1 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45-46
4.2.2 注册会计师正确评价控制风险46-48
4.2.3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48-49
4.3 针对检查风险要素应采取的防范与控制策略49-60
4.3.1 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49-54
4.3.2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策略54-60
4.4 针对职业道德风险采取的防范与控制策略60-62
4.4.1 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61
4.4.2 应加大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61
4.4.3 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61
4.4.4 事务所应建立职业道德自我纠错机制61
4.4.5 应加大惩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61-62
4.4.6 打造行业诚信文化,健全职业道德准则建设62
5 结论62-64
参考文献64-65
作者简历65-67
学位论文数据集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晓晨;李枝霖;蒋浩;叶世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冠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崔雅青;[D];沈阳大学;2011年
张健;[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陈红平;[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李艳君;[D];长安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秋梅;;[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张仁寿;[J];广东审计;2000年06期
潘秀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6期
李骞;[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08期
胡春元,赵迎春;[J];中国审计;2003年09期
代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1期
刘峰,许菲;[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陈毓圭;[J];会计研究;2004年02期
谢荣,吴建友;[J];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吴娓;[J];会计之友;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雪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丁婷;[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高克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阎宝志;;[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谢国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张琦;孟丽青;王丽;;[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霍中超;;[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李丹;;[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孙志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李骞;[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殿生;;[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黎康;;[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文丽;;[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陶萍;吕晓平;周晓静;;[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桂兰;朱卫东;;[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郭群;;[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肖江图;;[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刘金凤;;[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广发证券稽核部课题组;;[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红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俊梅;[D];石河子大学;2011年
苗连琦;[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孙永军;[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张旺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文建秀;[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覃东;[D];复旦大学;2003年
刘维;[D];厦门大学;2003年
陈守德;[D];厦门大学;2003年
余芸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艳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良慧;[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谭伟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路纪斌;[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李文佳;[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张云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黄钢;[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刘颖辉;[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牛艺琳;[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阎宝志;;[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冯义秀,高亮英;[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王泽霞;邓川;;[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周家才;[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6期
龚凤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0期
肖路;李引花;;[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叶小玲;;[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8期
袁文华;霍红;;[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2期
刘泽荣;刘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3期
马笑芳;;[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阎岳;[N];证券日报;2009年
马婧妤 编辑
梁伟;[N];上海证券报;2009年
记者韩福恒;[N];中国会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世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峰;[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彭兰香;[D];湖南大学;2003年
宋国勇;[D];湖南大学;2003年
赵雪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赵佳星;[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谭群;[D];湘潭大学;2005年
赵国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李惠男;[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张杰平;[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龙淼;[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成;童明宇;许建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刘成;许建国;李应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王鹏;;[J];经济师;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文文;[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李素平;[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赵金荣;[D];天津大学;2011年
王常春;[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均科;[J];财贸研究;2003年01期
李新来;[J];经济师;2002年08期
许菲,刘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12期
潘秀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6期
王越豪;[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08期
李健;[J];审计与理财;2003年03期
李健;[J];审计与理财;2003年10期
刘峰;[J];会计研究;2001年07期
刘峰,许菲;[J];会计研究;2002年02期
黄世忠,陈建明;[J];会计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海梅;;[J];审计月刊;2010年01期
闫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1期
王喜梅;王淑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王笑;;[J];西部财会;2006年03期
吕跃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王治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张之珍,肖增奎,王清海;[J];山东审计;1999年04期
邹建军;;[J];现代商业;2009年14期
付小荣;;[J];农业与技术;2010年02期
余素芳;;[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根绪;沈永平;程国栋;;[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吕卡锋;蓝维光;陈汉勇;;[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扎西才让;张青梅;邓永龙;;[A];2006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论文集[C];2006年
王晴;;[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王爱玲;张玉峰;陈海成;陈淑红;窦彩霞;马宁;;[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景哲;苏保健;;[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路金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金荣花;矫梅燕;李维京;徐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李雯静;龙毅;;[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顾万龙;;[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毛晓玲;[N];中国审计报;2003年
杨自强;[N];中国审计报;2004年
周凝;[N];中国财经报;2004年
杜晋华;[N];国家电网报;2009年
南春林;[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李钊;[N];湖南经济报;2004年
王建华;[N];黄冈日报;2010年
;[N];财会信报;2005年
杨鸿;[N];中国财经报;2003年
张传恩;[N];中国电力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军;[D];浙江大学;2005年
车双良;[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左文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邵玉平;[D];天津大学;2005年
程汉湘;[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李玉玲;[D];浙江大学;2006年
曹珊;[D];吉林大学;2007年
颜兵兵;[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卢红影;[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文颖;[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肖占华;[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陈凯;[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毕研勤;[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陆桂娟;[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钟炜;[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赵婕;[D];福州大学;2004年
孙志华;[D];重庆大学;2004年
吴双庆;[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张倩;[D];山东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毕业设计(论文)--某公司审计风险及控制的调查分析.doc2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某公司审计风险及控制的调查分析
院系名称 会计学院
注册会计师审计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任,被誉为“经济警察”。但现实会计舞弊案件中,如我国琼民源、郑百文、大庆联谊、银夏等证券市场会计舞弊事件无不牵涉到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形象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注册会计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导致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为一种中介业务,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但是,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审计理论研究,提高审计质量,把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本文从归纳审计风险的定义、特征入手,根据具体实际案例分析我国现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根据这些造成我国目前审计高风险的原因,结合自身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的审计经历,以实际案例为出发点,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分析;风险模型;风险控制
CPA is regarded as “economic police” and their aud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iltering the risk,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identification task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reality, some accounting frauds, such as, Qiongminyuan, Zhengbaiwan, DaqingLianyi, Yinxia the securities market, were involved in all the incidents of CPA Audit so that accountant’s social image has been tremendously damaged and registered accountants subjected to unprecedented credibility crisis that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CPA community credibility.
As a intermediary business, the audit r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接受审计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