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环境分析的分析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一整套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分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一整套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此理论的提出使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热烈探讨。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那么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呢?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正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因此,学习型党组织作为组织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要求党员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其自身的对环境的敏感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拓展党组织的整体学习力和执政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论文网 /1/view-6039183.htm  高校教工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它作为党在高校的政治力量,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也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教工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不同于学生党组织,它一方面要承担传承先进文化的工作,同时还要肩负起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工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的领头羊,它不但要积极带头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同时更要从根本上研究出一整套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机制。从而保证教工党组织能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在高校改革的各项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随着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业务的普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当前的舆论格局与信息形态。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必须依托新的媒体形态,比如利用手机、微博、微信等途径加强党员的动态交流和学习,通过新媒体传播加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在网络环境,如BBS中积极充当舆论领袖,引导信息传播。而对于新闻系教工党支部而言,充分把专业知识引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有效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一、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新媒体(new meadia)这一概念早在1967年就已经在美国提出,但真正大规模的步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是在2000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将新媒体定义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 也就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在具体的外延上,则包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电视三种类型。(具体见图一)   新媒体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交流方式和交流习惯的改变,它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正如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提出,因特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的新发展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交流习惯,并对我们的身份进行深层的重新定位。因此,新媒体作为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信息呈现方式,一方面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让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播载体中的新媒体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及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时期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客体、数量、范围、内容、形式以及传播速度的变化,给整个信息的形态与接收带来巨大的改变。平等、开放、自由、互动等传播观念使人们表达自我更加直接和大胆。网络搜索时代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和方便,BBS使舆论突破传统的社会网络空间,在虚拟空间上迅速发酵与扩散。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态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新媒体支持的点对点传播使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幅提高,党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个体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与通畅,在线流媒体的点播业务使视频的传播更加迅捷,资源共享渠道拓宽。然而发展如此迅猛的新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党员身份的迷失与错位,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第二媒介时代固守党的信仰,如何在嘈杂的网络空间中树立党的旗帜,维护党的权威,成为当下建设学习型政党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传统的封闭式、同步进行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下的媒体环境,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教工党组织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利用新媒体建立开放式、个性化、交互式、自主型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中之意与应有之举。   二、党组织传播中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   组织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和发生协调行为的群体”,如政府机构、企业、政党、社团等,都属于组织的范畴。组织传播学认为,组织的最终形成是由传播来完成的。著名组织传播学家韦克也曾说过:“组织组成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播的过程”。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传播又分为组织内传播与组织外传播。组织内的信息传播与组织内外的关系协调都需要一整套的传播机制来运行。中国共产党是典型的政党组织,其形成、发展与壮大必然以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为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政党组织的目标才能统一和完成。   组织传播是组织管理中的一项职能。在组织管理中,对组织传播机制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中,革命斗争一方面需要党组织在对外传播及时向群众宣扬党的立场、观点与政策,更重要是及时在组织内部创建有效沟通与传播机制,保证内部传播的隐蔽性与安全性,有效凝聚党组织的战斗力。早期的组织内管理方式主要是开会和发文,传播方式主要有口语传播、文字传播与电子传播,传播工具主要依靠信件、电报以及印刷媒体等。   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属于组织内传播,具体包括上行传播(自上而下的传达组织的学习目标、任务、方针和政策)、下行传播(自下而上的反馈下级部门的意见、学习建议或者传达下级的工作汇报、总结)与横向传播(组织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等正式传播,还包括非正式制度外的人际传播与小群体传播,比如各种联谊会等等。正因为组织内信息传播是否通畅,决定了组织传播信息的效率与有效性。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学习型党组织,必须要先创建一整套传播机制,依托新媒体的优势特征,在党组织内开展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党组织的高效管理。
  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新媒介运用   1、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党组织学习的长效机制。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保证党员拥有持久的学习热情与习惯,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学习模式。在传统的惯例中,党组织的学习以集中开会作报告为主,党员自主学习为辅。这种集中学习的模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但当下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变,单一的学习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特别是当下的年轻党员,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在时间安排上更讲究弹性,学习模式上偏向自由,共享等模式。而网络平台为这一部分人群学习的自由提供了便捷。目前,很多基层党组织开辟了专门的网络阵地,展开各种专题展示,利用大量生动的图片与多媒体视频,使党员能轻松、自主的在家中实现资料共享。同时还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性,搭建各种BBS平台,给党员在学习中实现实时在线交流。网络平台成为了党员学习的共享、共建、工学之地,上行传播、下行传播以及横向传播等各种组织内传播方式都能畅通无阻。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可以将讲授型学习方式转变为互动式、研讨式学习与讲授式相结合。党员也能通过网络下载与上传功能,及时将学习心得上传的公共平台,接受党组织的考试与检查。   但当下也有很多党组织建设的网络窗口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网页不能及时更新,内容脱离实际,或者流于宣传而缺乏多样化的表现手段。这些硬伤无疑会降低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不利于学习型党组织的长效发展。   2、利用手机媒体的短信功能以及智能手机拥有的微信、微博、上网等功能,实现党组织学习的动态性与常态化。手机目前已成为目前主要的个人化通讯工具,它不仅能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快速、大量发送信息,同时它与无线网络的结合更是实现了功能的升级。目前,共产党手机报已经实现了每日及时将党内新闻及动态传送至党员手中。手机的上网功能更是实现了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党组织的学习。而微博、微信的出现不仅开创了人际传播的新模式,还开辟了组织内传播的网络阵地,它们对党组织中的突发信息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速度优势。特别是微博,它开通了主体自由表达的渠道,有利于党员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而微博的转发等功能,更能在网络舆论中迅速掀起惊涛骇浪。因此,党员要在网络二级传播中积极承担舆论领袖,引导与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与组织信仰,防止个别党员思想的退化与退变。在党组织学习中,合理利用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的使用,能保证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与动态性,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嵌入到党员的日常生活中。   3、利用信息接受终端的多样性,实现定时、定向的个性化传播,保证学习内容的多样化以及学习方式的灵活性。随着信息接受终端日益多样化与科技化,接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笔记本、上网本、PDA、手机等个性化的设备,定制各类学习信息,实现一种定时、定向的个性化传播。在高校教工党组织群体中,按照的工作类型可分为教师党员群体、教辅管理者党员群体,按照工作状态可分为在职党员群体与离退休党员群体等类别,按照工作级别,可分为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各个基层党组织可以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实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方面,对于党中央下达的文件、传达的精神等学习内容可以实现信息制定的整齐划一,而其他一些学习信息,如廉政建设等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接受终端在党员干部中重点宣传,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对专任教师的党员群体,在信息传送内容方面可以与专业学习、科研挂钩,实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步发展。对于教辅管理者党员群体,可在学习内容方面与信息传送方面增加特别关注的主题,如学生心理健康等,以促进教辅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新媒体环境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前景与趋势   在新媒体环境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及时引进媒体管理类或者传播学人才,利用其专业知识更新党组织信息管理的模式,并结合当前信息的新形态改变组织内传播方式。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不同的媒体载体必然会带来信息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会带来组织管理的更新。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程度上也要求党组织的管理者提高媒介素质与管理水平,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制度化和常规化,并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促进党员积极使用新媒体如微博等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与精神。   然而,新媒体技术在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容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以及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容易让意志薄弱的党员迷失方向,甚至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信息接受的碎片化,容易分散党员的注意力,破坏学习效果的整体性。对新媒体的过多依赖,也减少了集中学习的时间以及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与互动。高校党组织应合理利用新媒体积极因素,努力引导党员提高媒介素质,增强网络使用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意识,规范党员使用新媒体学习的流程,将网络考核纳入学习型党组织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学习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一个时刻与时俱进的政党,一个充满活力的政党,必然要与媒体环境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政党。   作者简介:欧阳云玲,湖南湘潭人,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分析组织面临的一般环境时,应考虑( 等方面的情况。A.政治法律 B.社会文化C.技术 D.竞争对手E.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分析组织面临的一般环境时,应考虑( 等方面的情况。A.政治法律 B.社会文化C.技术 D.竞争对手E.组织文化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组织环境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组织环境分析
组​织​环​境​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