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要收税,怎样逃税罪?

一个窗口收税相差几十万 中介房虫收费帮逃税(3)
合并办公&政策尚未统一
中介说得记者一头雾水,到底这笔糊涂税费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又是怎么逃掉的呢?也许只有窗口的办事人员才能解释这个问题。
记者来到林先生办理手续的窗口,询问办事人员关于继承房产是否要缴20%个税,&如果是继承自直系亲属,又能拿出相关证据,比如公证书,无论是否唯一住房,原则上我们不征收个税。&&这个有书面的规定吗?国五条的细则里提到这种情况的收费方法了吗?&&细则里有没有我也不太清楚,但我们一直是按照这个规定执行的,别处怎么执行的我不清楚。&&那上周五在这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说要缴20%的个税,是怎么回事呢?&&上周五?不是我值班,我就不了解情况了。&
记者在交易大厅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上周五值班的那名工作人员,询问了多名工作人员后,记者才了解到一个情况。目前的这家城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实际上是由两批地税人员轮流值班的,由于原来的两个区合并成一个区,所以几个月前,两个区的税务人员开始合并办公,轮流值班。虽然已经合并办公,但在一些具体的税收标准上,还是按照区里原来的各自标准收费。其中一个区规定,只要是继承房产,无论继承自谁都收20%个税;而另一个区则规定,继承自直系亲属的房产不收20%的个税,这才造成了一个窗口两种收费标准的怪事,而大多数办过户的人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奥秘,也不知道哪个区的人哪一天值班,所以认为只能靠碰运气了。
而经常在这里办过户的一些中介和房虫显然掌握这个情况,所以才能如此胸有成竹地称可以帮忙&逃税&,至于他们所说的用于打点的10万到20万元最后进了谁的腰包,就不言自明了。
&为什么一个城市不同的区要执行不同的税收标准?合并成一个区后,在同一个窗口还不统一标准,才让那些房虫和中介有机可乘,这次侥幸没让人骗走一笔钱。&林先生心有余悸。
责任编辑:周欣&
凡武汉热线房产网注明"来源:武汉热线房产网"或"来源:www."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本网刊载的所有与武汉热线房产网栏目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网上内容,版权属于武汉热线房产网和/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武汉热线房产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热线房产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值班:房博士
时间:8:30-18:00
7800元//㎡
11000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逃税会受到法律怎样的制裁?_百度知道
逃税会受到法律怎样的制裁?
会构成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逃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温州金改满两年,目前已经进入瓶颈阶段,再突破需要中央给予政策支持。
  “今年将加强企业股改所得税政策、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办理借款业务利息个人所得税政策、小额贷款公司税收政策的研究,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地方准金融类机构和业务的财税体制。”近日,本报记者从温州市金融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上述消息。
  登记借贷额
  与实际借贷额有差距
  根据今年3月1日已经实施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与之配套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大额民间借款须强制备案,“单笔借款金额300万元以上”、“借款余额1000万元以上”、“涉及的出借人30人以上”等情形的民间借贷行为要备案。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总经理徐智潜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与实际发生的温州民间借贷总额比较,完成登记备案的民间借贷金额确实差距比较悬殊。”
  据徐智潜介绍,目前,备案民间借贷不够活跃原因很多,一是不少民间借贷合同要素不齐全,不符合登记要求。二是与征收借贷利息个人所得税也有一些关系。此外,目前对于已发生的、在《条例》实施以前的大额民间借贷有半年缓冲期,缓冲期到今年9月1日结束。
  民间借贷长期逃避法律并隐藏真实信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避税。据温州市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27日,温州市共备案民间借贷598笔,金额仅为10.76亿元。其中单笔300万元以上应强制备案的121笔,总金额为7.56亿元。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服务全覆盖并推广到全国20多个地市,至3月26日累计登记借入借出需求总额95.08亿元,成交总额34.19亿元,场内借贷成功率41.53%。
  “如果今年能争取国家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将有助于加速民间借贷阳光化,这是一大利好消息。”徐智潜表示。
  “合理降低民间借贷遵守法律的税收成本,可以起到激励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温州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税收是消除市场外部性的社会规制手段,通过特别的减税或抵税鼓励某种行为,能够协调各种制度,提供适当激励并产生弹性结果,在民间借贷领域可以广泛运用。
  差别化税收
  可以发挥三大激励作用
  岳彩申建议在民间借贷的税收制度设计中,可以考虑按照主体行为而不是主体身份实施差异化税收制度。具体来说,首先,对于纯粹的民事性借贷,因不具有营利性或营利性不明显,可以明确免除其税收。“从美国一些州的经验看,不具有营利性的偶然性借贷可不遵守关于放贷人的法规,也不必缴纳基于借贷而产生的税收。”
  其次,对于商事性民间借贷,因属经营性融资活动,应适当征税。但对于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如投放“三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借贷,可以参照农村信用社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定,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再次,根据民间借贷交易的特征,可通过税收激励手段引导其投向国家鼓励的领域,如对于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的民间借贷,可以比照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
  “差异化税收减免实际上是对民间借贷主体转让信息进行定价,并提供相应的租金。”岳彩申强调。
  岳彩申解释称,该制度实施的效果取决于税收减免对出借人成本与收益的影响,即给予多少信息租金,基本标准应当是出借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小于法律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如果税收负担超过法律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出借人就会为了利益而规避法律,信息不对称会加剧;如果税收负担小于法律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借贷主体就会自愿接受法律的约束。一旦民间借贷自愿进入法律的调整,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降低,可以更好地实现规制的预期目标。
  岳彩申认为,在上述条件下,按照主体行为而不是主体身份实施差别化税收可以发挥三大激励作用:一是增强民间借贷接受法律调整的积极性,解决民间借贷长期脱离法律调整的难题;二是减少民间借贷规制中的逆向选择和负外部性;三是引导民间借贷更多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对信贷已经实施了差异化税收政策,如对支农的小额贷款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民间借贷与小额信贷具有很多相同点,对民间借贷实施差异化税收制度的积极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逃税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