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记账法的特点法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发源于意大利,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注意:“借”、“贷”不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而单纯地成为借贷记账法记账方向的符号。(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T”形账户的左方表示“借方”,右方表示“贷方”。必须注意的是,“借”和“贷”只是记账符号,至于表示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权益(包括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如图3-3所示。资产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内部勾稽关系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即借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发生(增加)数,贷方登记成本费用的结转(减少)数,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或未完工劳务已发生的成本。但成本类账户中的“制造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费用类账户和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账户,其结构与资产类账户基本相同,即借方登记费用、损失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损失的结转(减少)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收入类账户和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账户,其结构与权益类账户基本相同,即贷方登记收入、利得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收入、利得的结转(减少)数,期末结转后无余额。(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笔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现举例说明如下:1.资金进入企业,资产和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3-13]沪东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设备一台,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该约定价值是公允的)为3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该经济业务使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动,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例3-14]沪东公司从银行取得6个月期借款100000元,存入公司存款账户。该经济业务使资产和负债两个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动,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增加10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账户“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2.资金占用形态变化,资产项目内部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例3-15]沪东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以备零星开支之用。该经济业务使资产的不同项目此增彼减,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库存现金”增加 & 2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减少2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3.资金权益变化,权益项目内部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例3-16]沪东公司开出并承兑面值为20000元的商业汇票一份,抵付前欠某单位货款。该经济业务使负债的不同项目此增彼减,一方面使负债类账户“应付票据”增加2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另一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减少2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例3-17]沪东公司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将资本公积20000元转增资本金。该经济业务使所有者权益的不同项目此增彼减,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增加2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另一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资本公积”减少2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例3-18]沪东公司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50000元,款项尚未支付。该经济业务使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个会计要素发生变动,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减少5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账户“应付股利”增加5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例3-19]沪东公司将应付给投资者的股利30000元经投资者同意并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转作投资者向企业的投资。该经济业务使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个会计要素发生变动,一方面使企业的负债类账户“应付股利”减少3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4.资金退出企业,资产和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3-20]沪东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元偿还前欠某单位账款。该经济业务使资产和负债两个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动,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账户的“应付账款”减少1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例3-21]沪东公司按规定办妥减资手续,退回某投资方投资5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经济业务使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动,一方面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减少5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减少50000元,应记入该账户借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上述交易或事项的处理可集中反映于表3-6。可见,企业发生的任何交易或事项,在登记到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必然要同时登记到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换言之,借贷记账法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如图3-4所示:方向规律总结:(四)借贷记账法的特点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3.可以设置共同性账户,以账户的余额方向来判断账户的性质。采用借贷记账法,并不要求对所有账户进行固定分类,可以设置部分同时兼具资产类和负债类的共同性账户。共同性账户的性质由其余额方向决定:如果期末余额在借方,就属于资产类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必须注意的是,就某一特定的期初或期末时点,共同性账户要么是资产类账户,要么是负债类账户,不可能既是资产类账户,又是负债类账户。4.便于试算平衡。依据记账规则记账,账户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便于汇总和检查。(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账户之间这种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作对应账户。例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由于现金增加,按借贷记账法应记入“库存现金”账户借方;银行存款减少,按借贷记账法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在该项经济业务中,“库存现金”账户与“银行存款”账户形成对应关系,“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互为对应账户。2.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的含义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每个会计分录,都应具备对应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三个要素,缺一不可。(2)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借方账户和另一个贷方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多个简单会计分录。但是,不能单纯为了简化记账手续,把互不相关的几个简单分录硬性合并成一笔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因为这样必然会造成账户对应关系模糊不清,不能正确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3)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格式是:先写借方科目,再写贷方科目,金额单位默认为“人民币元”。会计分录为上下结构,上借下贷,借贷错开,金额相等。一般“贷”字应对齐借方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编制复合会计分录时,对于多个贷方(或借方)科目,不必重复写“贷”或“借”,只需写第一个会计科目的“贷”或“借”,然后将相同方向的会计科目对齐即可。(4)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第一,确定交易或事项涉及的账户及其性质(即属于哪一类账户);第二,确定账户中应记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第三,确定所涉及账户的借、贷方向;第四,检查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我们可以将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简要概括为:确定账户,确定方向,先借后贷,上借下贷,借贷错开,金额相等。(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具体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交易或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应该相等。推而广之,将一定时期内的所有交易或事项正确无误地记入有关账户之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也应相等。其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发生额试算平衡可以通过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现根据沪东公司2009年1月份发生的九项交易或事项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如表3-7所示。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就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为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为贷方余额,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必然相等。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可以通过编制余额试算平衡表进行。沪东公司2009年1月的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如表3-8所示。实际工作中,在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后,可编制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从而发生额试算平衡与余额试算平衡一并完成。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会计等式是对会计六要素整体而言的,缺少任何一个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会造成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不相等、期初(或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不相等。(2) 及时发现记账错误。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3)发生额与余额试算平衡,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①漏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但借贷仍然平衡;②重记某项交易或事项,将导致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但借贷仍然平衡;③某项交易或事项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④颠倒记账方向,也不会影响借贷平衡关系;⑤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总分类账户是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总括,对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是对其总分类账户的细分,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交易或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有:1.依据相同在将发生
创建于: 14:41:46.0
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特点在会计发展过程中,记账方法经历了从单式记账法到复式记账法的发展演变。单式记账法早已被淘汰,现代会计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会计基本等式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2.记录完整根据账户的记
创建于: 12:36:41.0
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二)账户的分类由于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也称为一级账户。根据总账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不同,账户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
创建于: 21:21:26.0
第三节、会计分录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 & & &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实务中会计分录是在记账凭证上登记的。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 & & &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
创建于: 10:37:37.0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 & & &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建立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础上,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创建于: 11:05:24.0
简介:上海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欢迎大家加入QQ讨论群:
Copyright (C) 2015 新教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邀请码(选填)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它有哪些特点?(基础会计学)
什么是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它有哪些特点?(基础会计学)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所谓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单式记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种方法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单一的经济个体或家庭。因为单式记账法的种种缺点,这种方法早已被淘汰,现代会计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是会计核算方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会计方法之一。 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符号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是国际上通过的记账方法,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是以“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是我国传统的复式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是以“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改革记账方法时创设的。 三、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二)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例如:对于用现金支付工资的业务,只在现金账户中登记现金减少,而不在“应付工资”账户中登记应付工资的减少。
  特点:单式记账法记账手续简单,但是由于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例如:上述用现金支付工资的业务,在复式记账法下,一方面在“现金”账户中登记现金减少,另一方面在“应付工资”账户中登记应付工资减少。
  特点: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因此,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例1〕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答案:×
  解析: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2〕复式记账法可以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
  答案:√
  解析:由于运用复式记账法,当每笔经济业务发生时,要用相等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多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加以记录,所以,复式记账法可以保持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中华考试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中华考试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模拟试题 历年真题在线模考
论坛热帖12345678职称方向:、、 职业方向:
执业方向:、、、、
您的位置:&&>>>>>> 正文
单式记账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作者:  
摘要:复式记账法的对称,单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平时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各种往业账项。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只记“银行存款”账,不记“原材料”账;购买材料,货款未付时,只记“应付账款”账,不记“原材料”账;收到应收款或偿付应付款时,则同时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账和“应收账款”账。
  单式记账法的定义
  复式记账法的对称,单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特点
  平时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各种往业账项。例如,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只记&银行存款&账,不记&原材料&账;购买材料,货款未付时,只记&应付账款&账,不记&原材料&账;收到应收款或偿付应付款时,则同时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账和&应收账款&账。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材料物资的耗用等经济业务,因不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收付,故而不予登记。由于这种方法没有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目前,很少有单位采用这种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适用性
  采用单式记账法,手续比较简单,但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因此是一种不完整的记账方法,现已很少使用。
  单式记账法分析
  单式记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计量,而是为了控制,从一定意义上讲,内部控制是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征。单式记账方法体系由下列具体方法组成:
  1、核算项目。单式记账的时代账户设置不完整。在官厅会计中,按照国家财政项目分类并分项进行核算;在民间会计中,多以收支项目分类、分项目核算。
  2、账簿设置。单式记账的时代,以序时记录的流水账簿为主要特征。单一流水账是一种综合性的账簿,既不分项目,也不分总括和详细,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序时记录。
  3、记录方法。记录方法主要有文字叙述式和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文字叙述式会计记录法,是指会计记录没有一定的格式,而采用文字详细地叙述发生的经济业务。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法是对账目的记录有较固定的格式,文字表述简明扼要,数字运用准确规范,记账符号基本统一。
  4、。主要有经济凭证和原始凭证。经济凭证在财务收支活动中仅起一般凭证的作用,尚未同会计记录联系在一起。原始凭证可以作为财务收支的依据,可以作为会计记录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保管财务的依据。
  5、结算方法。结算方法在单式记账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大体经历了盘点结算法、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盘点结算法是通过盘点实物库存以取得各类财物本期保存数的一种结算方法。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来源:第一会计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第一会计网发布的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我们。
实务操作导航
            
            
            
           
            
Groupon、LinkedIn和Facebook三大互联网企业都把...
财税职场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式记账法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