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什么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曼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第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32:0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PPT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很抱歉,本书暂时缺货。本站下列图书有现货,很可能正是您需要的:(下列图书书号与本书完全相同)
《》(有货)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8 ; 978-7-300-10393-8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
53.7 元(79折)&&
二星价:53.7 元(79折)&&
三星价:53.7 元(79折)
免运费政策: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特色及评论
本书的组织框架以及如何使用本书的组织框架就像一系列建筑模块,某一阶段学到的概念被集中起来,随后被整合在概念性的材料中以便在下一阶段使用。从对应的章节划分来看可分为8个部分,我们将对此做一个概述。但首先,我们先讨论宏观经济学主题的最佳排列顺序这个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讲授宏观经济学:长期重要还是短期重要?宏观经济学的学说发展史是一个短期和长期话题谁更重要的争论史。先是关注长期的古典学派让位于关注短期的凯恩斯经济学。随后研究的重心又转向长期,再后来又转向短期。对于孰先孰后的争论重新定义后,教师每次都要去决定如何讲授这门课程。有两个话题特别微妙:第一个是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应该提前讲授,还是放在经济周期之后再讲;第二个是古典学派有关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价格水平分析应该在商业周期之前还是之后讲授?我们选择先讲授长期增长理论(第4章、第8章和第9章),我们感觉到,早一点讨论实际GDP的长期增长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商业周期是围绕一个向上的发展趋势发生波动。可是我们也对随后的短期分析从结构上进行了设计(第5章、第10~14章),这可以让教师采取与上述完全相反的方向,直到课程后部再回到对长期增长的分析(第8章)。但是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本书中我们坚信的基本方法是使宏观经济学与现实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所以在讨论古典模型之前,我们应该讨论供给和需求冲击带来的短期效应。尽管一些宏观经济学教科书认为古典学派模型最为重要,相对于短期来说,他们花费了更多的篇幅来进行长期分析。但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这样的模式将使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毕竟我们生活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主动积极态度的时代。学生们阅读的报纸专栏很可能讨论的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试图来稳定经济,或者就是否通过减税来创造就业而进行的争论。如果学生们开始学习的宏观经济模型是关于货币政策对总产量没有影响的话,他们将得到这样的印象:他们现在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与现实生活无关。在本书中,我们较早解释了为什么需求冲击对于长期产出水平没有影响,但是在描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作用之前,我们并不想强调货币在长期的中性特征。我们还认为,如果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去讨论解释通货膨胀最合适的模型,学生们也会丧失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持续的高速通货膨胀对许多富国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使用本书的绝大部分学生在上一次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率超过6%时还没有出生。相反,短期供给和需求冲击,比如说200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随后的失业高潮,或者说2003年到2005年能源价格的高涨则是我们最新的记忆。我们认为,一部向学生展示经济学如何适用于真实生活的教材必须尽早强调宏观经济模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事件。我们采取了与其他教科书不同的方法来对待短期,我们认为部分原因是我们不愿过早涉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激烈争论过的内容。这些激烈的争论像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一样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平息,但是关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正像我们将要在第17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中指出的那样,与过去相比,经济学家们有了更多的共识。学生们使用的教科书最好集中讨论公众激烈争论的宏观经济学话题,而不是因害怕争论而对这些话题不予重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尽早讨论供给和需求冲击的短期效应,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对冲击做出反应时所发挥的作用。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短期讲授的顺序。一些教师喜欢开始就讲授传统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的决定问题;有些则喜欢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做了简单介绍后再讨论上述问题;还有人对此避而不谈。我们采用一种结构创新的方法,使得三种方法都能用,这就是:在第10章“总供给和总需求”中包括对乘数的直觉性讨论,然后到第11章“收入和支出”再用数学方法进行详细讨论。对于那些按照我们提出的建议表来讲授第10章和第11章的教师们来说,著名的45° 线模型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数学计算,对于已学习乘数原理的学生来说,可以作为对已经学习过的乘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来深入讨论。对于先讲述第11章然后再讲第10章的教师来说,后者可以作为对图形法和数学法的强化内容来对待。对于不讲授第11章的教师来说,第10章对于乘数理论的直觉性讨论足以满足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的需要。有了这个说明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本书的结构:第1部分什么是经济学在导言“生活中的寻常商业活动”中,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被引入每一个普通美国人任意一个星期天的商店购物活动中,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定义,如:经济学,看不见的手,市场结构等。此外,作为对经济学的一个概述,其中也解释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第1章,第一法则,提出了九项法则并做了解释:四项法则是针对个人选择的,诸如:机会成本、边际分析和激励机制;五项法则是有关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其中包括的概念有:贸易增益、市场效率以及市场失灵。在后面的讨论中,为了建立起对经济学的直觉,我们经常引用这些法则来对一些具体模型进行解释。学习了这九个法则之后,学生就掌握了一组适用于所有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第2章,经济模型:权衡和贸易,向学生介绍了在分析我们周围的世界时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问题使用的3个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优势和贸易以及收入循环模型。本章对于贸易增益和国际比较做了引述。第2章附录对数学和作图的知识做了较为全面的复习。第2部分供给和需求在本部分我们将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分析工具,以便他们了解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工具既适用于微观经济学也适用于宏观经济学。第3章,供给和需求,其中包括许多与供给和需求有关的新颖和引人注目的素材:供给和需求、市场均衡、剩余或短缺,都通过事例进行了解释,其中的事例甚至包括体育赛事的倒票市场。学生们要知道倒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会随着一个球星即将退役消息的影响而移动。第4章,市场的还击,其中包括了各种形式对市场的干预及其结果,如:价格和数量控制,非效率和无谓损失以及税收。通过一些现实的事例,如纽约的房屋租金管制和纽约的出租车营运执照的管制中控制市场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分析,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第5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在本章中,我们通过旧书市场和网站的事例使学生们学到市场如何增进福利的内容。尽管我们强调市场效率和无谓损失,我们也指出市场可能失灵的方面。本章对于讲授第18章“国际贸易”非常有帮助。第3部分宏观经济学引论第6章,宏观经济学:全景综览,其中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概念进行了介绍。开篇的事例显然是学生非常关心的,即:商业周期如何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本章对于经济萧条和扩张、就业和失业、长期增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及开放经济做了简单概述。第7章,宏观经济学循迹,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使用数据是如何计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问题。我们开始讲述的实际生活的事例是如何通过估计实际GDP帮助一个国家避免了制定错误政策,之后我们介绍了国民收入账户、失业率统计和价格指数。长期增长
我们首先讨论宏观经济模型是从长期经济增长开始的。我们相信,学生如果了解了关于长期增长趋势方面的知识,那么他们就为理解经济波动的含义做了最好的准备。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本书稍后一点再讲述第8章。第4部分长期视角下的经济活动8章,长期经济增长,我们是从一个BBC真实的电视系列节目开始的,其中讲到的故事是:一个家庭1900年要花去三个月的收入来维持生存,剧中表现了经济增长给人类带来的显著意义。之后,我们使用了经济数据来进一步说明,我们强调了一种国际视角:经济增长事关全世界而不仅仅是美国。在本章,我们在总生产函数中使用了简化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成功的原因。第9章,储蓄、投资和金融系统,文章对金融市场和机构进行了介绍,我们把它与第8章放在一起是因为金融市场和机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第9章也可以归入短期分析,原因有二:首先它对可贷资金市场和利率水平的决定的分析提供一种工具,这有助于我们明白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和其他后续主题。其次当我们讨论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时,对金融机构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背景材料。短期
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学诞生于大萧条时期,因此试图解释短期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就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所以,我们在本书中(第10至第14章)花去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短期经济波动,当然这些章节的结构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做出变通。特别是,有些教师喜欢重点讲授消费函数和乘数理论,所以我们在第4章对乘数理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直觉的解释,而在第11章反过来对消费者行为及其与45°线模型的关系做了一个详细讨论:这种设计便于教师自己选择(如果教师喜欢,可以在第10章之前讲授第11章)。是否把传统的解释,即产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函数代之于通货膨胀率的函数在经济学家们中间还存在着争论。在这种分析框架中,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总需求曲线确实表现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理解这种思路,非常便于转向对通货膨胀的讨论,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模糊了私人部门的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于私人部门行为的反应的界限。而且传统总供给总需求方法的关键是,经济运行自身在长期能够自我纠正。这种真知灼见在其他方法中被埋没。所以我们仍然采用关注传统总价格水平的方法,对于通货膨胀,我们把它作为一种中期讨论的话题留待第6部分。第5部分短期经济波动第10章,总供给和总需求,本章开篇故事讲述的是年的经济衰退,这是美国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开始。由此导致的分析方法是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如何影响经济运行。在分析国内冲击时,对于乘数概念我们给出了每一个简单的直观的解释,采用的思路是最初的冲击如何导致后续连续的需求增加,以此来解释总需求曲线怎样移动。在分析总供给冲击时,我们着重分析了正向冲击,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生产率大幅提高,当然也考虑负向冲击。文章结尾给出的一个关键性的结论是:需求冲击仅仅影响短期产出。第11章,收入和支出,对讲授者来讲,这是选择性章节,主要是详细讨论引起总需求变化的原因。我们使用现实世界的数据,对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深层的决定因素做了剖析,引入了45°线模型,对于乘数的逻辑过程给出了一个全面的新颖的解释。对于偏爱数学推导的教师,在第11章附录中我们给出了乘数的代数推导。第12章,财政政策,我们以日本为例开始讨论财政政策的作用。日本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采取的方式是进行巨额的公共工程建设,但是其作用经常被怀疑。这引出了对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对于移动总需求曲线作用的分析,其中采用了第10章关于乘数的直觉解释。我们也讨论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通过分析欧洲稳定契约的困境,来解释其重要性以及长期负债和主权关系的话题。在第12章附录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分析中引入税收,我们更加具体解释了乘数的大小怎样依赖于税率,通过支出的连续作用也对税收如何降低乘数给出了直觉上的解释。第5部分最后两章是有关货币的。第13章,货币、银行业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对货币的作用、银行创造货币的方式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其他国家央行的结构和作用做了介绍。我们采用美国历史上的有趣的事件和欧元的诞生的故事来解释货币和货币机构是如何演化的。第14章,货币政策,对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总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际事例,我们充分利用了2000年之后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较之过去能更好地说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试图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建立起联系。例如,我们对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如何在短期确定利率进行了详细讨论,尽管利率水平从长期来看反映了储蓄的供给和贷款需求。
围绕失业和通货膨胀有一系列重要的宏观领域问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用来降低通货膨胀吗?降低失业会引起通货膨胀吗?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有权衡取舍关系吗?这些问题可以归入中期话题,因为它们所涉及的时间足以长到工资和价格可以变化的时期,但是又没有长到生产率和人口增长率成为问题的主导的程度。第6部分供给面与中期运行第15章,劳动市场、失业和通货膨胀,本章开始的故事是关于实际生活中人们从失业人群中的进进出出。本章也解释了为什么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原因,也说明了“欧洲硬化症”(eurosclerosis)的问题。随后我们转向了对于失业和产出缺口关系的讨论。最后我们讨论了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的作用以及它们与自然失业率假说的关系。第16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减缓和通货紧缩,本章讨论了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结果,以及通货膨胀减缓政策对于产出和就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我们特别分析通货紧缩的效应和“零利率底限”(zero bound)带来的货币政策问题。正如我们解释的那样,大萧条之后的大半个世纪,这个问题一直处于蛰伏状态,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真正出现通货紧缩后,对于如何考虑经济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做如下的选择:我们知道许多教师的教学时间只足以完成对核心章节的教学,即到第16章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讨论。如果时间充裕,第7部分和第8部分(以及某些教师愿意把第8章关于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挪后)的内容是扩展分析。第7部分对宏观经济学学说史做了简要概述。第8部分进入对国际经济学的分析。第7部分事件和思想宏观经济学总是一个充满变动的领域,新的政策观点总是在提出,并且对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第17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对宏观经济思想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概述,开始讨论了变化中的经济政策所关注的话题,随后我们对宏观经济学争论的现状做了描述(其实比人们认为的分歧要少)。第8部分开放经济第18章,国际贸易,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做了重新表述,对比较优势、关税和配额的原因做了分析,探讨了贸易保护政策的作用。针对当前的事件,我们对低收入国家进口的讨论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第19章,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提出的一些特殊话题。按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我们安排了讨论的顺序:英国就是否加入欧元区进行的争论,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和中国外汇储备累积问题。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导言 生活中的寻常商业活动看不见的手我得益,你受损顺境和逆境前进和上升发现之引擎第1部分 什么是经济学第1章 第一法则个人选择:经济学的核心资源是稀缺的机会成本:得到某些东西的真实成本是为此必须放弃的一切“多少”是在边际上做出决策人们通常会去寻找机会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个人选择:小结相互作用: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转的?贸易增进的福利市场会走向均衡为了实现社会目标资源应当尽可能地有效利用市场通常会实现有效状态当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率的时候,政府干涉能改善社会的福利第2章 经济模型:权衡和贸易经济模型:几个重要的事例权衡:生产可能性边界比较优势和贸易增益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交易:循环流向模型使用模型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经济学家们的意见不一致附录经济学中的图形看懂图形图形、变量和经济模型图形如何发挥作用两变量图图形中的曲线一个关键概念:曲线的斜率线性曲线的斜率平行于横轴和纵轴的曲线和它们的斜率非线性曲线的斜率计算非线性曲线的斜率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描述数据信息的图形数据图的类型解释数字化图形时存在的问题第2部分 供给和需求第3章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竞争性市场的模型需求曲线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移动理解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曲线的秽动理解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需求和均衡寻找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什么一个市场上所有的买和卖会在同一个价格上发生?为什么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就会下降?为什么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会上升?用均衡来描绘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当需求曲线移动时会发生什么当供给曲线移动时会发生什么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同时移动竞争性市场及其他第4章 市场的还击政府为什么要管制价格价格上限价格上限模型价格上限为什么会导致非效率?那么为什么还存在价格上限呢?价格下限价格下限为什么会导致非效率?那么为什么还存在价格下限呢?数量管制对数量管制的分析数量管制的成本另一项惊人相似的措施:税收为什么税收和配额相似?谁来支付销售税?销售税的税收收入征税的成本第5章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支付意愿和需求曲线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成本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来自贸易的福利贸易增益市场效率:初步的考察几句忠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运用:税收的效率成本无谓损失和弹性第3部分 宏观经济学引论第6章 宏观经济学:全景综览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宏观经济政策长期增长经济总量商业周期就业和失业总产出驯服商业周期长期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开放经济第7章 宏观经济学循迹国民收入核算账户循环流向图的分析与扩展国内生产总值计算GDlPGDP告诉我们什么实际GDP与总产出计算实际GDP一个技术细节:“环比”美元哪些是实际GDP不能衡量的失业率理解失业率增长与失业价格指数与总体价格水平市场篮子与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其他价格指数第4部分 长期视角下的经济活动第8章 长期经济增长比较不同时间或空间的经济实际人均GDP增长率长期增长的源泉生产率的至关重要性解释生产率增长增长核算:总量生产函数自然资源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增长率会有差异储蓄和投资支出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宏观经济学》适合初涉经济学的读者使用,也适合学习过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想了解其中细微之处的读者阅读,相信读后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一部由当代经济学大师级人物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沿袭他一贯的写作风格,用词简洁但非常有穿透力,寥寥数语即将经济学原理说得精髓尽现,读者可能已在他和奥伯斯费尔德合著、蜚声世界的《国际经济学》中领略了这种风格带来的阅读乐趣。现在他与韦尔斯合著的《经济学原理》再次给读者呈现这样的机会。《宏观经济学》是其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新颖的结构安排和寓原理于真实世界分析的叙述方式,把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原理,如: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开放经济等等说得通透明白,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中理清思路和方向。强力推荐: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插图:人们总不能事事如愿。每个人都喜欢在黄金地段拥有一幢漂亮的住房(而且有清洁工打扫房子),两三部高级轿车,经常住星级酒店去度假。但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能买得起这些的家庭也并不多见。所以,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今年是到迪士尼去度假还是买一辆好车,是在一个小庭院的房子中得过且过,还是选一个地价便宜但需要花费更长时间驾车的地方居住。收入有限并非唯一使人们不能完全满足愿望的原因。可用时间也是有限的:每天只有24小时。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在一种活动中花费了时间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在其他事情上花费时间,比方说你花时间学习应付考试就必须放弃晚上看电影。其实许多人每日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他们愿意用钱来换取时间。例如,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一般要高于超级市场,但对于满足时间紧迫的消费者来讲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更愿意多花一些钱,而不是花费更长的时间走更远的路去超级市场。为什么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源是稀缺的。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一切东西。经济中的资源通常应包括:土地,劳动(工人可提供的劳动时间)、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制造用生产性设备)和人力资本(教育程度和工人劳动技能)。当资源的数量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生产性需要时,资源是稀缺的。稀缺资源有多种,其中包括:自然资源,这是来自于物质环境上的资源,如:矿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原油;劳动、技能和智力等人力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增长的世界中,甚至水和空气也是稀缺资源。像个人必须做出选择一样,稀缺资源意味着社会整体也必须做出选择。对一个社会来讲,做出选择的一种简单方式是:尊重许多个人选择的结果,这通常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例如,美国人作为~个整体,每星期的时间是有限的,其中为购买低价商品他们会花多少时间去超市而不是省时间在便利店购物?答案是看个人决策的总和:在一个经济体中,数以百万计的人自己做出决策到哪里去购物,总体的选择就是把这些个体决策加总起来。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一些决策由一个社会做出而不是由个人做出才是最好的。例如,作者所居住的区域直到最近主要是农田,但是,许多建筑物正拔地而起。大多数当地居民感到如果土地不进行开发的话,社区居住环境将非常舒适。但是,没有一户人家愿意让土地闲置,不卖给开发商。所以,在整个美国的
克鲁格曼 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译库)&&&&&&&&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孙进
¥38 ¥12.2
本类五星图书
作者:王兆峰
出版社:中国社科
¥35 ¥17.2
作者:顾晓安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19 ¥12.4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研究
【摘要】:世纪之交,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的全球化、集团化和一体化作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伊始,随着欧洲联盟统一货币—欧元的出现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各国经济相互合作、相关影响的趋势迅速扩散,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样,无论是研究宏观经济的理论学者,还是各国宏观政策的决策部门都不得不在一个开放经济的框架下来分析一国的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许多方面问题的研究都和现实国际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深入研究国际经济理论成为各国政府正确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现实需要。其次,国际经济学也是宏观经济理论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研究重点。国际经济学也称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其研究涉及汇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等众多领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和理论。如Munde11-Fleming模型揭示了货币、财政政策与汇率的关系,它的一些结论至今成为各国政府当局行使宏观政策的参考依据。但是这些早期的理论模型缺乏微观基础,并且忽视了生产、消费和汇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Obstfeld和Rogoff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微观经济基础和以往早期经典模型的描述性结论,建立了更具有一般意义的跨期垄断竞争模型,这种新的分析方法是在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粘性的框架下,融入了许多宏观经济的动态性,被称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本文作者在导师指导和各位师兄的帮助下,从2003年开始对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系统研究了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对其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深入学习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全部重要文献和著作,并在结合实际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自2003年开展研究工作以来,我们已经陆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工作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还被国内核心经济刊物所接受(如《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评论》等);本文作为博士论文,就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文分三个部分阐述了对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两章,是对整个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3-5章,主要是介绍和发展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模型,这部分涵盖了本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运用这个新框架讨论货币政策问题的几个模型,从而揭示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F015【目录】:
中文摘要4-7
英文摘要7-14
第一章 战后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简介17-23
第一节 Mundell-Fleming模型17-19
第二节 Dornbusch模型19-20
第三节 基于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20-23
1、汇率不确定性命题20-21
2、Lucas两国经济模型21-23
第二章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综述23-34
第一节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标准模型简介23-25
第二节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综述25-34
1、名义刚性25-26
2、市场分割26-27
3、汇率问题27-28
4、偏好和技术28-30
5、宏观经济政策30-31
6、不确定性引入31-32
7、实证研究32-34
第三章 粘性价格的两国模型34-80
第一节 关税、汇率和福利34-50
1、模型35-38
2、弹性价格38-41
3、粘性价格41-44
4、福利分析44-45
5、实证检验45-49
6、结论49-50
第二节 资本、汇率和福利50-65
1、基本模型51-53
2、弹性价格53-56
3、粘性价格56-60
4、福利分析60-61
5、数值模拟61-63
6、结论63-65
第三节 当地货币定价问题的探讨65-80
1、两国经济模型66-68
2、汇率动态68-73
3、货币冲击的分析73-75
4、福利分析75-76
5、数值模拟76-78
6、结论与扩展78-80
第四章 粘性价格的小国模型80-97
第一节 Lane(1997)的小国模型80-87
1、基本模型80-84
2、福利分析84-85
3、政府行为和实证检验85-86
4、结论86-87
第二节 资本、劳动与通货膨胀87-97
1、前言87-88
2、模型88-89
3、模型求解89-92
4、福利分析92
5、政府行为92-93
6、实证检验93-95
7、结论95-97
第五章 引入不确定性的随机模型97-119
第一节 生产冲击和货币政策97-109
1、前言97-98
2、粘性工资的随机模型98-101
3、最优工资101-104
4、封闭解104-106
5、有效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106-109
第二节 关税政策和货币政策109-119
1、前言109-110
2、基本模型110
3、最优工资110-111
4、封闭解111-114
5、政策分析114-117
6、结论117-119
第六章 基于粘性价格的货币政策分析119-150
第一节 Corsetti和Pesenti()模型119-131
1、基本模型120-122
2、理解政策的相互影响122-125
3、开放程度和国内货币冲击效应125-127
4、货币政策相互影响和国际传导机制127-128
5、财政政策的相互影响128-129
6、国际政策的相互联系129-130
7、结论130-131
第二节 Benigno(2002)模型131-138
1、模型基本框架131-132
2、非合作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132-134
3、合作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134-136
4、帕累托边界136
5、最优代理136-137
6、小结137-138
第三节 Clarida等(2002)模型138-150
1、介绍138-139
2、模型139-142
3、均衡142-147
4、福利和最优政策:非合作情形147-149
5、结论149-150
附录150-155
表1 通货膨胀和劳动贡献度的相关数据150-151
表2 关税和通货膨胀相关数据151-155
参考文献155-16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雅琨;;[J];企业导报;2009年05期
胡学东;;[J];特区经济;2010年07期
彭国富;蔡扬扬;;[J];统计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铟璇;[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姚大庆;[D];复旦大学;2007年
庄佳;[D];复旦大学;2009年
吴东立;[D];辽宁大学;2009年
徐楠;[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争;[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怀清;;[J];南方金融;2007年10期
赵建群;曾令华;;[J];南方金融;2011年01期
姜波克,许少强,李天栋;[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何晓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张睿;胡洪峰;;[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8期
严玉奇;;[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郑文风;李炜;;[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吕竺笙;[J];生产力研究;2004年04期
王冠群;于化龙;;[J];生产力研究;2008年14期
何晓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洋;;[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3期(总第16期)[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贤旺;[D];复旦大学;2004年
易行健;[D];复旦大学;2004年
侯超惠;[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焦成焕;[D];吉林大学;2005年
李天栋;[D];复旦大学;2005年
王勇辉;[D];复旦大学;2007年
赖溟溟;[D];辽宁大学;2009年
张云;[D];南开大学;2009年
陶君道;[D];兰州大学;2013年
张谊明;[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霓;[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欧俊;[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黄文静;[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沈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李小雨;[D];吉林大学;2009年
肖倩;[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张睿;[D];山东大学;2010年
于秀芝;[D];吉林大学;2010年
王作文;[D];吉林大学;2010年
罗丹;[D];重庆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保才;姚大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黄琼;;[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J];数据;2007年Z1期
陈云华;[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黄金竹;[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何慧刚;;[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徐明东;;[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王振山,王志强;[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齐良书;;[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许文彬;;[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N];证券日报;2008年
肖蔚;[N];金融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慧明;[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罗忠洲;[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胡均民;[D];湖南大学;2006年
宋兆晗;[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晓冬;[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崔金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周海燕;[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韩平;[D];东南大学;2005年
石砾;[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孙旭蕾;[D];山东大学;2007年
王亚君;[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于宾;[D];兰州商学院;2007年
刘瑾;[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魏蓓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盈之;董琳琳;;[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华民;刘佳;吴华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宋可为;;[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王倩;黄蕊;王添;;[J];东北亚论坛;2014年02期
唐羚;;[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李文星;;[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08期
赵先立;;[J];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李曼佳;;[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黄瑞芬;宋庆孟;;[J];海洋经济;2012年03期
华民;刘佳;吴华丽;;[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星;[D];华侨大学;2011年
逄爱成;[D];吉林大学;2012年
辛玫;[D];吉林大学;2010年
曾雄军;[D];外交学院;2012年
陈腾龙;[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汪琳;[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张体伟;[D];外交学院;2013年
赵华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军夏;[D];吉林大学;2011年
史筱彤;[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丁小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章程航;[D];辽宁大学;2011年
孙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唐升;[D];宁波大学;2011年
赵倩;[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王静;[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甘露;[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柏笑寒;[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忠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9期
闫丽;王文寅;李琴;;[J];金融经济;2007年22期
曹文静;;[J];当代经济;2010年19期
张伯仑;陈彪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11期
唐杰;[J];南开经济研究;1992年05期
钱存端;[J];创造;1994年04期
高敬峰;[J];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01期
余佳群;[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史自力;[J];世界经济;2002年10期
杜木恒;[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荣庆;;[A];2010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0年
黄沛;刘晓峰;杨雄峰;;[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和平;;[A];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王京;;[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赵子铱;彭琦;邹康;;[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金冠军;郑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李连军;薛云奎;;[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尹鸿;于烜;;[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晓鹰;王亚清;;[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绪瑾;;[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麻纯斌;[N];人民邮电;2001年
陈媛媛;[N];经济视点报;2005年
孙春明;[N];中国商报;2003年
项文;[N];中国工业报;2009年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郭绍华;[N];中国经营报;2002年
潘园;[N];中国商报;2001年
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 符学东;[N];证券时报;2003年
本报记者 孙杰;[N];华夏时报;2006年
范亮;[N];中华新闻报;2008年
周子农 韩文龙
张艳山;[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胜;[D];武汉大学;2005年
吴韧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戴群;[D];南开大学;2009年
刘志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纪成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叶逊;[D];山东大学;2007年
白宝光;[D];天津大学;2007年
丁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陈飞;[D];南开大学;2009年
李源;[D];暨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良;[D];天津大学;2004年
熊阳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林芝;[D];天津大学;2007年
徐达明;[D];浙江大学;2003年
沈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夏佳赟;[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牛钢;[D];吉林大学;2004年
孙来福;[D];安徽大学;2004年
刘怡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谢小琴;[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 曼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