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有个有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创意,变成走向一...

【北京路商业区】仅168元,享价值288元『香港鸿星海鲜酒家尖沙咀总店』D套餐(午/晚餐)电子餐券1张!鸿星海鲜酒家创立于1989年,出品重质,食物新鲜具创意,石头鱼及黄油蟹风靡一时!_团800广州团购网站大全
浏览历史||
¥1.9原价¥10|1.9折
1867人购买
¥318原价¥428|7.4折
四川北路商圈/虹口足等2个商圈
¥5原价¥12|4.2折
¥75原价¥225|3.3折
¥58原价¥136|4.3折
1038人购买
¥1原价¥15|0.7折
¥19.8原价¥34|5.8折
¥98原价¥168|5.8折
消费提醒:温馨提示有效日期:日-08月31日限购数量:本商品不限购买使用规则:每人每次仅限使用1张团购券,每张团购券仅限使用1次预约提醒:请提前2天致电预约节假说明:本产品购买后请按以下邮件预约流程向商家预约发货;【邮件预约发货流程】:请把购买的产品名称、团购券号、密码、收件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发送至商家指定邮箱(具体邮箱详询商家)预约电子确认函,我们将尽快安排发货,客服人员在收到邮件次日发货的同时回复您的邮件其他提示:电子餐券限2份起卖,无其他服务费预约成功后,会收到本餐券的电子确认函,请清晰打印确认函,(必须确保餐券编号及条形码完整),需要提前预约用餐时间并携券按时前往用餐,餐厅员工回收确认函。敬请关注一下回复尖沙咀总店:九龙弥敦道83-97号华源大厦1楼搭乘港铁荃湾线,到港铁尖东站C2出口出站后,沿弥敦道向前行走5分钟,即可到达华源大厦1楼鸿星海鲜酒家尖沙咀总店本商品不享受店内其他优惠,窝窝券不兑换、不找零为保障您的权益,到店消费时请慎重支付额外费用,您与窝窝商城以外的任何第三方发生的交易行为如出现问题,窝窝商城都不承担责任,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020-(服务时间10:00-18:00)鸿星海鲜酒家餐券一经预订,立刻生效,超时没有使用,恕不提供再次使用服务
粤菜的相关团购
¥75原价¥100|7.5折
8177人购买
中山七八路/西场
¥68原价¥106|6.4折
¥198原价¥568|3.5折
¥78原价¥154.5|5折
¥1原价¥44|0.2折
¥148原价¥346|4.3折
建设等5个商圈
¥1原价¥28|0.3折
¥38原价¥58|6.5折
¥268原价¥432|6.2折
¥48原价¥78|6.2折
¥338原价¥616|5.5折
建设等5个商圈
¥38原价¥56|6.8折
¥138原价¥228|6折
¥128原价¥255.2|5折
¥68原价¥125|5.4折
¥288原价¥788|3.6折
¥68原价¥100|6.8折
天河区等2个商圈
¥40原价¥50|8折
¥9.9原价¥20|5折
¥138原价¥340|4折
¥129原价¥216|6折
江南大道/海幢
¥425原价¥500|8.5折
¥488原价¥883|5.5折
¥688原价¥1328|5.2折
粤菜热门品牌
本团购暂无晒团体验
正文长度应在5到20000之间
电影票:&&
广州今日团购162598个 领先的商业模式如何引爆了品牌能量?
  无论是李彦宏也好,江南春也好,在他们的手里面有两块魔方――商业模式和风险投资!只有同时玩转了这两个魔方,正如干柴烈火,才瞬间创造了奇迹。百度和分众两个品牌诞生之后就象从娘胎里吸收了足够的营养一般,同龄的小孩子一岁才能跌跌撞撞的走路,而百度和分众却可以从呱呱落地开始就能快速跑起来,所以这样的生命跟通常的成长模式相比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洞察、寻找独特的商业模式远比在一个存在着太多竞争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行业里拼命厮杀要重要的多!选择比实干更重要,这一点再次被证明确实没错。
  因此,发现或者创新一种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是创造一个快速成长品牌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是要发现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前所未有或者与众不同。在分众出现之前,中国拥有分布于各大城市CBD的写字楼,有成千上万的超市、卖场;但是因为缺少整合,零零星星的分散与各地,这样的传媒根本不可能被有实力的广告客户所看好。江南春无疑洞察到了暗藏在其中的玄机。因而能够创造出买断、整合行业媒体,并且借用风险资本的力量对整个行业进行全面整合,从而能够提供给客户一个人群集中,行为相似的品牌传播平台,这样无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操作平台,所以广告客户只要是找到分众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全国的专业媒体拿到手里;而对于分散于各地和写字楼里的小媒体,背靠分众这棵大树好乘凉,也不必为客户来源冥思苦想了!而对于全新媒体的回报,由于是人群集聚的细分市场,传统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扔到水里去的理论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当传统的广告模式被颠覆之后,这样的风险投资的回报自然是可观到了极致!分众传媒不被风险资本吹捧是不可能的!
  分众和百度的成功更加印证了典型的品牌本性――差异性,与众不同!奔驰的品牌个性是成功,而宝马的品牌个性则是享受驾驶乐趣!因为树立差异性,无疑就是把自己的势能增加!一块原先在谷底的石头被搬到了高山之巅,从被动的被万人践踏到自然而然受万种注目,品牌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下实现了爆炸性的快速成长!
  因此,简单的讲,品牌的差异性越强,商业模式越是容易成功,品牌成长的成本就会越小,品牌成长的速度就会越快!这是一个看似高深,实则简单的品牌规律!这是李氏品牌第一定律!当然其中要有风险投资的支撑。因为风险资本扮演的角色是演绎整个品牌的过程!在成就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成就了品牌的飞速成长!
创新商业模式对品牌塑造的启发
  《商业周刊》评选出的2006年全球100强品牌中,google居第24位,而ebay居47位,星巴克居91位,按照专业研究人员的统计结果,这三个品牌在广告投入方面几乎为零,那么究竟是他们的什么行为或者因素成就了超越传统行业动辄十几亿美元的广告费的回报呢?
  按照上面的分析,由于商业模式的与众不同而引起的公众的关注,其价值传播的真实性与可信性远远大于传统广告所谓的策划或者创意,因为创新的商业模式成功的把品牌成长塑造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或者让大家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的期盼,新闻媒体不断的免费报道、无偿宣传,这样的传播效果要远远大于传统广告所谓卖点的传播,因为原先的广告内容基本已经标准化了!消费者对这样的广告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力。标准化的东西对公众失去了吸引力,也失去了可信力,因此,在一个公众充满强烈猎奇的世界里,只有强烈的与众不同的品牌才能够获此殊荣!品牌的新闻效应远大于品牌的常规媒体传播,这是李氏品牌第二定律&&&[2]&&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早餐会(二)品牌进化·跨界创意
创新常常是异质性元素令人惊艳的结合。iPod、smart汽车、Swatch表与迅驰计算机,这4种产品的成功关键是什么?答案是:它们都是跨界思考的结晶。
参会对象:
艺术家、设计家、美学家、导演艺术家、中国优秀服装企业家
夏华:非常高兴和各位老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因为也是刚刚了解,我看过一些资料以听过辛老师论语讲座。我先介绍一下辛意云老师在台湾,现在也教授中国国学,蔡明亮老师大家都知道了,姚老师也是我们老师帮我们请来的专家,鲁老师都是这三年论坛的好朋友了。
鲁芬:我是无意间。
夏华:帮我们请一些来我们很多中国的品牌服装企业也是受他们的领导。我们这个叫品牌进化和跨界创意,这几年中国品牌在这方面的思考是非常多,后期开始以时装和艺术之间开始了进行这样完美的一个结合我交流,所以在这里我们也特别听听各位老师的见地,因为可能多多少少除了在本行业非常非常有成就之外,可能也会跟很多的企业有过一些合作,所以我们在这里还是特别希望早餐会就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一个环节,要不然在论坛上我们在下面听,各位老师在上面讲,这样也是给了我们一次交流的机会。我们就随便来。我们提问的形式或者是这样一个互动的方式都很好的。
鲁芬:我跟我们台湾的三位前辈讲了,我们对服装产业不太熟,你们是最重要的过程,因为你们的生活和价值对很多人都是一个经验的分享,而且他们在台湾做了很多创意,真的对我们影响非常深,到什么观念、意见,其实我想大家也比较特别欣慰,一早见到这么多朋友也是很振奋的一件事情,大家随便聊,像蔡老师第一次到北京来,所以一定要看看北京,看看在北京谈他的第一印象,在台湾第一个印象做一个留存,我想真的时间比较宝贵,大家都不要客气交流吧。你要不要讲一讲昨天偶然的北京第一印象怎么样?
蔡明亮:我觉得因为我是拍电影的,通常我们透过电影去认识一个城市或者认识另外一个地方,我在电影中认识北京觉得还蛮片面,非常片面,可能我也思考到人家通过我的电影去认识台北是很片面的,非常个人,创作的那个观点,可是那个片面也是很真实,在这个饭店周围走到感觉很不同,这个落差很大,也是起一种冲突的美感。我比较熟悉北京生活的那一部分,我看到我说那个胡同里面那些招牌其实是卖菜卖饭的,一到很大很亮,我自己觉得说讲到电影可能跟服装的关系,其实这中间有一点共通的事,比如说一个导演怎么被辨识,怎么样被看到,其实跟服装也很好,我想在座的很多尤其服装界的很多人都很异类,电影异类不多,我在台湾我觉得我是外星人,后来到北京我也觉得我是外星人。
我觉得异类很重要,它有争议性,它独特,才有争议性,不见得是大的主流,它甚至是另向的,我的创作是这样子,所以我刚才说我来到北京参加这个会议,可能下午有几百人听我要讲话,这是没看过我的电影是正常的,因为我的电影太奇怪了,第一没有来中国放映过,我昨天是跑到DVD看到我的影片在那里贩卖,虽然是盗版的,但是我觉得还好,有人能够看到。那个感觉很怪,可是我也买盗版的,因为想看那个电影,他们想看我的电影也是到那里去买,因为没有机会放,没有机会放也有很多原因。因为我觉得可能一个态度的问题,我想给大家一个态度说,我要演讲就是看我的作品,或者你有机会看我的作品,可是我觉得我不太同意,我不完全同意你是看我的作品,因为不是一个适当的环境位置看,因为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大荧幕。我最近的电影是《罗浮宫的邀约》,当时也是在两个电影院放首映,想把这个成绩拉到非常高的位置上。以前大家不爱看我拍的电影,电影干嘛要那么严肃,要轻松娱乐一些,电影这么独特的,如果几十年来只是消费跟娱乐,有一点浪费。就可以是娱乐,也可以是消费。大体上但是同样去做一点不太一样的东西,面向电影的面向值,大的面向是肯定有的,即便是像我这样的电影也有它的市场戏。
我觉得电影在亚洲特别困难,是在创作的概念之中,我想服装也可能会是,我觉得是整个人民素质所信服,因为教育这么普遍了,怎么讲?社会开放了,要接触文化也很普遍了。但是到电影院通常跟文化不太沾上边,好象都可以说是,但是不真的完全是,娱乐比较重要,年轻、类型,甚至表述的那个状态都非常传统。要不然他就看不着。都依赖说故事这个概念,你想说一个电影,可能就是观赏,甚至提供一个有距离的观赏。我们很少去往这方面去思考,可是如果你认真地看,从以前到现在的电影,亚洲我们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们没有背景提供一种片商,是有胆识,有想法的或者有社会责任的,然后把这些,把全世界好的作品放到市场去给大家看。这是一个训练。可是我们长期缺乏,整个亚洲注定生活,台湾是这样走的,日本走的最快,现在收缩了。
所以这种观影的训练在亚洲来说是很薄弱的,普遍上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亚洲的东西你看的电影不管是黄皮肤,黑皮肤演的都差不多一样的,都是鬼片就是打斗的,爱情的。很少牵扯到比较影像纯粹去思考的几乎没有。可是要开始,甚至真实电影也很少,台湾很有意思,它在80年代,有一个机会,其实很像现在的中国,80年代,为什么?因为一个是解放了,就变言论自由了,非常多的竞技跟政治、道德都有。解放了之后,解放80年代,我刚去台湾读书,再就是经济起飞,我觉得有一部分人,那一群人可能有两千人在电影里面我们有一个渴望的东西,现在的人渴望比较少,因为富裕了。另外一个背景,你们应该也看过台湾有很多三厅电影,都是80年代以前的产品,80年代以前都出产一年两三百部商业片,商业片有一个状态是风水轮流转,是可以被替代的,谁做这个商业品牌谁就占领这个市场,你看台湾这么厉害曾经是普遍华人都看到,除了内地还不能看到,普遍都看到,华人占有美洲,特别是亚洲东南亚的,台湾自己本身香港的那些市场在一夜之间就没了,被替代了,还有一个被电视剧替代了。
所以这个是台湾被看到的一个契机,所谓被看到是被世界看到,走到国际化是因为商业体系崩盘,要有一个过程,会被看到,那些渴望创作的人开始有机会了,不需要拘泥在原有的状态里面,比如说一定要明星,因为明星去哪里?明星想去香港这些情况。台湾才有一个开始创作的可能性,所以台湾新电影开始了,在这样一个背景,我觉得开始建立个人品牌的电影概念出来,就是有自我表现,自己的个性,但是个人品牌来到特通俗喜欢的社会很困难,很不容易,就是它不是那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它需要另外一波的培养,可是这一波的培养是需要完整的包括政府、包括民间相关的事业来配合。可是我觉得台湾在这个时候又错失了一个机会。观众看了几部之后就不买单了,因为觉得跟他的培养、训练有关系,俊男美女不见了,所以台湾变成是它的这个导演的品牌是国际的,可是并不被国内消化。我的情况也是这样子,可是我觉得我自己非常个人,我想我建立的一个概念是什么呢?我希望面向电影,我不太搞外面的电影化,我也不做市场调查,我的作品大家看过会很奇怪,一个男主角拍几十年,这是我的符号,这个符号是群众跟着你来的,是扩散性的,他不是只做华人市场,因为你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可是华人市场我也不放弃培养,我还是在培养,我在台湾做的是卖票,把那种没有训练的观众重新训练他,从学生从高中生开始。甚至到最后这个电影发生一些功能,台湾的高中老师都会联合我的电影恢复,所以他们改变社会的特性。所以到最后这种电影很有意思是说它走到博物馆的位置,它被博物馆看到,博物馆是管艺术的,不管市场,可是博物馆是最大的人类的市场。它的市场性非常非常大的。你说罗浮宫一年又八百万的参观人口,要典藏我的作品,很少电影被视为一个作品,只是一个消费品,所以我在走作品概念。
所以从进来之后我觉得我的作品开始空间变得更大。我最近三年前拍了一个短片,这个短片跟电影的环境做一个解读,我拍的老戏院,这个戏院要被拆了,我把我们要经历过的戏院的影子拍下来,制造一个新的感觉,看电影不一定要在电影院,电影院都是做商业的放映,可是有一种电影不一定是商业,可以丰富你。所以现在台北的美术馆刚刚买了我这个作品,做为期半年放映,几乎没有一个电影在台湾可以放映半年,这部电影放了半年,有半年的空间,半年就是一个培养的契机。它不跟好莱坞市场挂钩,它做一个非常明显的切割,我觉得我想以后就是一个这样的感觉,你做创作做到最后是你被什么人看到,被什么人使用,希望谁使用,我的电影是有人说从一开始就20个人看,那个市场概念很小,20个人,谁呢?片商,出钱的老板,重要的人看。这群人会帮我的电影做扩散,我不用废太多的力气,我只要做好我的作品,20个人去帮我。
日本有一个片商在1994年看了我的一个电影叫《河流》,这个电影体裁非常怪异,很阴暗,没有人要买,没卖向,日本的这个片商去看了这个片子就买了。我去宣传,我就问他说你为什么敢买这个电影?他跟我讲,就是我希望日本能看到这个电影,然后这个片商隔了很多年,当然还有别的片商买我的片,我最近去日本这个片商又找我,六十多岁了,也是电影学院的校长,我已经七八年没卖电影,我也不做电影,可是还有三件事要做,找我拍电视,可是进来见我第一句话说你这个脸很难懂,这是一个难的电影,但是我想继续找你拍戏,我一直想找到懂得我的人,包括投资,包括发行,让这种电影看到,让这个电影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谢谢!
夏华:我也介绍一下,因为今天早餐会还有很多做品牌的企业家,苗总出去了,这是中国白领做女装非常优秀的女装品牌,这是周严周总,这是助理,这边是邱总,是专门做羊绒类的叫珍贝羊绒这一类的服装。
冯苏强:我们公司也是做消费品。
夏华:苗总,我们这个论坛很多年的主席。做女装的。我是做男装品牌的,我们旗下有四个男装的自主品牌,依文企业的,还有一位是摩立特集团的王佳茜小姐,还有我们服装时报的圆圆。就这些,今天也是一个企业家跟我们各位老师共同交流的一个平台,蔡老师讲了他的电影可以放进博物馆的电影。
苗鸿冰:现在你这个电影中国大陆要弄过来是不是有很多的东西?
蔡明亮:对,另外是市场面导致的。不太有片商愿意去做这个买卖。
鲁芬:慢慢这个数字越来越多了,就是数位的做法。其实我在旁边补充一件事情,因为其实蔡导的东西,为什么会被美术馆收藏典藏这样一个过程,除了他的作品优秀之外,在影像里头产生的一个文化价值变成一个装置艺术的概念,上次我看了例外的纪录片,他把他们整个在巴黎做展示的,我跟蔡导有介绍,这些东西都在跨界,这些怎么做?其实一直都有人来做,可以请人拍纪录片,我们这次邀请蔡国强蔡先生在台湾展出非常轰动,也把他很多工作记录变成一个纪录片的形式展示,我想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跨界了。我想问一下姚老师,你们的经验或者就其他的东西跟我们分享。
姚仁禄:因为我被训练是训练成为一名建筑师了,影像还需要是立体的,封面看不到你们也需要知道,那个是开始。那么在从事建筑这个行业里面,有一段时间将近有八年多的时间,不小心去做了电视台的台展,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说我至今发现在镜头里面看见的空间跟在实际看到的空间居然有那么大的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也做电视,第二个是大概比较由于在做电视的时候,点石化的时候,因为像我们的电视台不是用最高的,但是一年也有几十个亿,看到网络的东西慢慢地做大起来,可是很多做电视的节目都塞给我们看,拍电视像写一个短篇小说,拍电影像写一个长篇小说。创作的都是文字,但是不一样。这么小的影像,但是你必须让它能够被理解。第三个学习当然是学到一个在座各位可能比较少有机会学到的,我们那个电视台没有广告,但是纯粹靠一个人一个人三百这样捐钱,我们一年。
苗鸿冰:慈善。这是一个很厉害的。
姚仁禄:那个是另外的学习。不一定三百,平均起来三百台币。
鲁芬:在台湾是很有影响力的。
姚仁禄:当然我还在做建筑,现在每个月,我在天津、上海分别设计了一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花了很多时间不只是娱乐的东西放在电影里,那个部分我做了一点点调整,我本来是很不喜欢教书的,可是为了做这个事情,我教书的条件是说把教书的过程放在我的课,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那个课一上课就是四个小时,很长。结果在台湾是被很多地方订来看。不知道大家都看没看过。另外一个我至今发现在大陆很多学生他们没有注册课,可是他也跟着那个课程去上,我收作业的时候也会写作业,这是另外一个正在学习,我相信这个会改变人类的很多行为,还会创作很多东西。
鲁芬:我的问题完了。你能不能问一个问题。其实姚老师非常非常忙,今天就此来一天这样走了。
姚仁禄:用台语讲叫做命没那么好,没办法。其实我很羡慕做服装的人,我觉得可能是所有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家不只高兴,而且还会有的时候会得意,比如说看蔡导的电影可能会高兴,就像有的人把漂亮衣服穿在身上很高兴又得意这是很难的,我觉得这是做服装的一个特点。
鲁芬:昨天苗总在会上看到参与一个客户的女性,穿着打扮也有一定的气质跟形式,发现人会改变人,尤其随着整个大环境气氛时尚的感觉可能会有尝试的可能性,认为最不可能的衣服都非得选那件衣服。
苗鸿冰:我刚才听两位老师的发言我觉得特别受启发,其实时装跟电影有关系,时装跟建筑和博物馆是有关系的,如果我们这些做时装的人对电影不感兴趣,如果我们对电影,我的好朋友夏华也是她有看电影非常好的习惯,我觉得这个讲话,原来我是也看,但是我没那么享受,她把看电影变成享受,比如在北京有很多的那种小的VIP那种电影放映厅可以躺下,用餐是免费的,买一个卡,一直常去,去了有专署自己的车位,电影的营销变成人们享受的过程。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会在电影里寻找设计的元素。
比如说您的电影,当然我们可能在大陆很难看到,有时候我们会在里头会寻找一种设计的灵感,比如说你拍的某一个剧里头某一个局部的东西,比如说一个领子的设计,或者是廓形的设计,我们会运用到时装上,电影影响着我们的时装,电影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品质,这是很重要的。包括建筑,其实如果一个品牌的领导人对建筑是不感兴趣,一定是做不好的。其实这个服装也是个建筑,只不过是它的材料是用纤维做的,它穿在人的身上给人带来感官的感觉视觉的效果包括心里的满足也是一个建筑带来的一个感受,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其实一个作品设计以后,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去销售,而这个特定的环境就是建筑,完全是建筑构成的空间,比如说它总体的环境如何布局,你用什么线条来完成,你用什么空间来布置,你用什么色彩甚至用什么灯光和音乐,包括环境,绿色,园艺,这是我走过的路上。我曾经用了大概两年的时间我在做建筑,这个建筑跟您没法比,我是很喜欢做这个事情,可能我后来拥有了有一个地方,我们开始也是跟台湾的设计师合作,台湾的设计师我觉得合作以后就是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因为对中国人的了解和把握,这也是其他的国家都不可替代的一个东西,对中国人的那种把握很细腻,而且沟通起来很容易。我有什么想法告诉他,他能完成,他能实施,所以用了两年时间我们做了一个翻身号,在一个山上做了东西,当时很多人读不懂我在干什么,说你怎么搞房地产了,其实一个建筑对时装品牌来讲太重要了。
做完以后这个建筑用来干什么?这个建筑我觉得最主要的用途是和我的顾客交流的一个场所,比如到酒店里是一个交流方法,但是我到那个方法去交流的时候我的顾客对这个品牌的理解感觉不一样,甚至我会很得意地建筑我这个创意的过程。因为这个得意其实在介绍的过程中是一个学习,一边介绍一边想到这个有问题,你在介绍的时候发现有问题你再去改它,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把它变成在商店里头,店铺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元素,可能是一个吊顶的设计或者是布局搬出来应用。我在电影里找灵感,在建筑里找灵感,有的时候认为一个品牌好做的设计好,是很重要,但是你的环境要是没设计好,你不懂得建筑艺术,包括电影视觉等等,这些美学流行的东西你不懂得的话可能也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听您二位讲的对我比较有启发,现在大陆的这些品牌他们思考问题,尤其是我们在思考问题其中一种方法也是思考的,您第一次到北京,我会经常拿出早晨的时间到北京的胡同、公园里头,平时等礼拜天把人装满了就不是了,只有很安静的时候进去,人们都在睡觉的时候你发现这个地方的建筑好。比如说后海的地方,包括小胡同里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是一个很破的房子,现在变成一个比较有商业味道的东西,为什么演变的?用了一个什么建筑手法来做的,包括很多的外国人在那里头开店,卖的东西是他理解的中国人喜欢的东西,在这种建筑里头找灵感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很感谢我们的鲁女士给我们请来一些专家让我们学习。
鲁芬:我觉得辛老师的部分更精彩。
辛意云:我非常惶恐,因为我就现在的学科或者科学的观点来讲,蔡导演姚老师都有专业性而且掌握的非常好,而且在这里成就的国际上的一种完成。可是对我来讲我没有任何专业性。甚至想了半天好象都不会,又只是一个空谈是一个认知。可是一个空谈性的认知在它作为一个本来的事情来讲那没话讲,好象面对大家很惶恐,到现在我还不晓得跟大家提供什么样的一些贡献?
我只是就服装而言,我觉得一个服装的品牌基本上就是一个好象艺术家风格的建立,我在想第一个对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是我姐姐去美国在旧金山读了一个艺术学院三年,那个艺术学院现在还在,只是老董事长跟老校长过了,是一个人过了以后,他所有的遗产就好象交给了旧金山市政府,市政府没有办法去继承跟接受,所以就把它封存,前几年还封存,现在我不知道。那个给我的一个极大的印象就在于那个老先生我当年还看到它十几岁,快100岁,99还是98的时候,我看到他101岁过世了。我一去他就问我,你懂中国的文化,你懂中国的色彩吗?这个老先生是民国初年到中国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他运用了他所有的钱财把当时中国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用最便宜的价钱然后买了最多的古董,我们今天来讲,包括了当时服装业到北京一家一家服装业收购所有的布料,他建立了一个大柜台在大堂当中,然后分门别类地把那些颜色列成一个颜色排列,他说全世界的颜色最丰富的是中国,也推动出怎么跟美国统建他们的设计,而摆脱欧洲色彩系统。
所以老先生这样子去把那个门大开的时候,我简直吓呆了,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我们的颜色都偏暗淡,或者是颜色单一,样子有点看不出来。所以我看到一个有趣的过程,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时代,给我的印象到了台湾,跟着家人去了台湾,我的衣服多半是暗淡的颜色,虽然我母亲,我们家来往的一些,他们常常拿出,我现在才知道不得了那都是当时南京出产的织锦缎,真的是太美了,真的可以成为博物馆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中国的颜色那么丰富,红有几十种红,蓝有几十种蓝,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服装是不是可以重建中国的市场,然后发展中国的市场,因为这几十年西方的色彩也有他们在发展的一个状态,今天他们能够引动我们,感动的服装中间我想色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像我参加青春版牡丹亭,我们当时如何标榜青春在开会的时候我提出说视觉,看着就觉得青春,所以我们一致统一颜色要比原有的颜色更淡,因为鲜艳反而觉得老气,可是丝绸中的嫩绿色,那种粉蓝那种粉红让你感觉到掐的出手,我觉得在掐的出手以及在展现中间是我们传统中国色彩中间还有衣料上极其特殊的表现。这是第一个给我的极大的启发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希望能够看到给我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那个色彩能够做一些收集跟整理,同时把现代西方的色彩,欧洲的色彩,或者泰国的色彩,泰国丝,泰丝那种丰富性,印度的色彩做一些收集。因为像印度现在的色彩也风靡全世界,因为它的那种艳丽让人简直是无可逃避的那种感觉。而且缤纷亮丽,而且带有神秘旋律的状态。
我是觉得在今天我们如果要有品牌,那衣服的视觉是一种很重要的产品,风格的建立从色彩开始。第二个也是我听到姚老师、蔡导演、苗总所说的我记得第二个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母亲非常爱看电影,所以包括我们那时候严考,我所经历的是从小考到大,星期六晚上就去看电影,看了一部电影我只记得男演员就是王莫筹王影两个人演的,我母亲跟我说你看他这个设计,她说这个才是象样的设计,我说为什么?你看所有的家具、窗帘在电影里面跟男女主角以及出入人的颜色是达成一致的。他说这才是象样的人家。所以我从这个地方就想到刚才苗总所说的一个服装产业基本上一个空间性的站线跟周遭的色彩所要表达的东西,应该是联系起来做一个有机的联合。第三个我从小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我见到的都是老太太了,那个年代有很老的,但是都是从清朝活过来的,还有我母亲那个年代,我母亲活到现在97岁了,那当他们生活比较好,那个时代的中国可是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一个重要的现象我觉得是被忽略的。
就是当他们买衣服一年四季一定要选料子然后有裁缝到家里做衣服,他们的衣服不只是衣服,他们连鞋子、包包都是一套的,就是什么样的料子搭配什么样的料子,然后做成了鞋子,当然那个时代人工比较便宜,他们是这样子地去,还有什么样的首饰,什么样的天气,今天去哪里,我看到的这一群人生活的方式去展现他们在色彩、在服装,同时他们也说,他说衣服是自我的延伸,同时穿给人家看,而且向人表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这几个是我来参加这个论坛突然以后想起来,只是在我刚才所想到的很可能,同时还有就是中国文化当中很有趣,在西方展现他们古文化的时候是力量的一种展现,可是中国标榜置身的五千多年文明的时候是皇帝见衣冠是穿着衣服作为一个文明人类的开始。
我们在做牡丹亭的时候,本来是想在衣料上面还想看有没有什么变化,结果后来发觉传统中国的衣服一定得选苏州的一种什么特定的衣料,因为在舞台上昆曲那个细腻的动作在任何质量里无法表达你看不见,你只有在软绸上面你一个动作,因为昆曲的动作是比如说王昭君出赛马,上身必须是端着的,因为她是王后公主,她下身必须做出跑马的动作,可是下身跑马的动作只能在做出来的那个软绸的,你会看到裙子那种抖动然后带出人的情绪,可是上身必须端着的,因为你还是公主,所以她很多的东西是隐藏在衣服底下,可是因为衣服的软度所以它所有的东西又像隔了一层,表现出线条了。然后也就在舞台上可以将中国传统的这种线条性,中国的艺术中掌握的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时间是一个线条的一个表达,整个的线条就变成了一个舞台流动的最基本的符号。
所以我在想说,我看一部美国电影,美国电影是商业电影或者这个电影也是蔡导演这种,蔡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基本上他要表现一对夫妇男的是一个全力努力的作家,而且极有文化性,可是太太要求那么来呈现这个男的成长过程,那他用的就是所谓今天的符号文化的一个部分,当他太太一出场的时候就穿着像类似印度纱绒非常软的东西,就是告诉你这个太太很生命性,很追求自由完美等等。那个先生的衣服一个对比以后,不需要讲话,就清楚地知道这两个人一定不能相容,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个人觉得包括那个时代我母亲还有当时的那些长辈们,女性长辈们去发现的太师,配的灯光那种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情报资料的收集,应该是全球性的,既然要进入到全球,进入到全球战略的时候,我想全球性的服装还有特殊文化性的布料或者颜色,以及他们所要展现的文化底蕴,我想都得做一个研究。就像意大利的丝巾,它的那个色彩就让你忍不住买一条,那个吸引人的部分。然后针对背后的心理,针对背后的情绪。昨天一直在强调衣服的欲望,所以我觉得衣服引诱人的某一种情感情绪,我看到就觉得穿着什么样子,可能在这些地方我都觉得可能是可以加强,然后可以做一个系统收集。我就想到这些报告给大家。
蔡明亮:这个是我罗浮宫的电影,里面的演员是法国当代近十年最好的,现在已经转到演员里面去了。当时为什么选他?本来也是找演员来演的,当然他给我一个概念什么概念?我这个电影内容里面有一点要拍圣经里面的纱绒,神经里面穿的那种衣服是那种软软的,可是线条很简单的。我想我完蛋了,因为我是一个东方人拍一个圣经的故事肯定特难看,很难掌握。一方面形很特别,圣罗兰代言代了十年这样子,我看了他的时候感觉如果是电影不用那么根据历史来拍,而且是戏中戏的变化,因为这个进步就带来了这个概念。包括还穿了观世音的造型或者印度的造型来做这个,所以后来就决定找这个演员来做我的服装顾问,就借了我很多衣服,还有他推荐我去找法国的国家剧院收藏,他们因为太重视西服,太重视服装了,所以它的整个应该有差不多一百年的西服全部好好地放在一个收藏的博物馆里面,让我去找,我找了很多天,找了很多西服,来搭配设计。所以做了一些东西给我,然后去搭配这个设计,所以就呈现出一个比较想象的概念。
就是比如说随便举一个例子,当然空间是非常重要,提供我很多空间,定制一些画廊,所以有很多空间,游了三年找了很多空间,比如像一个地下室有一个水库,像这样一个水库,他们本身罗浮宫大概三千人很少人知道,只有消防人员知道,我在里面拍了一场歌舞,类似这样这样的概念,这个水库加上上衣,灯打的很简单,因为没有位置给我打灯,用镜子从唯一的洞口来拍这个光进来,本身空间提供的颜色,改都不用改,也不用家任何东西。就拍了一场歌舞的片段这样子。所以我会觉得比如说我选拉挎的服装,当然这个不是现在最红的,可是我喜欢它的东西是因为它真的是博物馆的概念,就是有时间性,它的衣服很多如果你去逛罗浮宫的名画,那些皱子整个古典的是用到现在来处理。追求的质量是非常高,质量非常好。电影到最后就是结合这些东西。像姚老师说的空间,空间超重要,把空间包容进去,可是从后来的摄影来看,可能甚至一个废墟变得有美感,一个胡同可能跟你平常看的不一样,因为是摄影界的过年,我觉得演员很有意思,演员是会让画面蓬荜生辉,普通人不会,所以衣服要穿在对的人身上。那他自然就会呈现一种美学。比如说影像美学都是这种结合起来。所以我自己在做创作的时候,我对场地、服装都要去找,要去讨论,我不会说你给我什么衣服我去穿的,因为我知道到了电影的时候用电影的眼光来看,所以基本上常看电影的人,像辛老师说的你自然会在电影里面有一种教育的概念,美的概念,可是我说现在的电影跟以前的电影有一点不一样,现在的电影没有美学概念,因为它马上拍到不用打灯。即便是35厘米的电影商业片跟真的创作导演的概念是很不同的。
我举一个例子是我们华语里面导演这么多年最讲究的两个导演,都是古装片,一个是李翰祥,拍清装片,你看那么多清装片如果是李翰祥拍的,什么都讲究,服装、设计道具布景也讲究,本来内容是一样的,所以你整体来看是一个精致的穿凿,可以传世变成一个研究,变成一个经典的。我有一天在巴黎我拿了一个碟,是胡金铨最早的影片叫金燕子,我给别人说,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的电影?那个视觉很好,考据古代的颜色建筑造型细节要找出来,所以跟一般的武侠片呈现一个很精致的对比,即便布景是这样子,所以你看胡金铨的服装都是非常考据。叶锦添的布料用的非常好,舞蹈演员也是这样,把武侠片生活化的,不是天马行空的,现在几乎变成精光戏了,现在武侠片造型那么多,他们开玩笑说现在武侠片应该在街坊上弄一个美容院,头发乱七八糟,基本上没有美感的,反而变粗糙的。所以像辛老师说的那些戏,真的如果把这些东西全盘布好的时候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我觉得我们做电影最需要是什么,就是要有这种环境来提供这种质感,比如说服装,我自己要考虑拍一个武侠片,我就想我的布料到哪里去找,我想很可能内地是一个线索。我觉得可能到时候也要麻烦各位服装的大师之类做帮忙。
周严:刚才姚老师、辛老师和蔡导说的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十几年的时间,我觉得现在这次论坛请的相对请的嘉宾比较崇尚文化艺术,以前比现在的高一个很高的,针对未来的时尚,包括刚才姚老师讲的您的那个电视台是完全没有广告的,包括蔡导讲的您的电影刚开始就是给20个人看的,这么长时间坚持二十年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坚持这种程序是非常非常难的。今天我们讲的是跨界创意,刚才各位讲了很多其实都涵盖了大量跨界创意的内容。我们推出的产业今天是第13个年头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是没有时装概念,在那个背景下就是方方刚刚,女人穿的方砖的衣服,太缺少那种婀娜,而且中国文化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文化底蕴就是风雅,为什么整个舞台戏就多一个雅,那台戏唱一个多小时让人感动的不得了,中国衣服风雅就是千呼万唤的味道但是中国十几年是没有这种服装表达女性外在的姿态,表现女性内置的阴柔,所以我当时创立这个品牌的时候,那个时候想起一个西方的名字,但是我真的是用了半年的时间在中国找到了思凡的一出戏,昆曲最早的一出戏我觉得它里面的台词非常让我感动,他说看这个非亲的洒露不有的心急似火,其实我们也是跨界借着中国古文化,艺术题材它的表现,我觉得思凡事实上是人性的呐喊,说我是女家,包括很多女人穿的衣服是很方钢的,好象女强人是中性人,他们不懂得情感,没有情感生活,也不热爱美,事实上不是的,所有女人内心都有内心深处的呼唤说我是女人,都希望被人家认可她。
还有当时穿的衣服没有现在那么丰富,我穿的衣服走在街上,别人说你是男人吗?包括中国的女人无论是绣还是织,我觉得那个时候中国有很多人有这种渴望,所以我觉得思凡表达了这种愿望。今天讲的跨界是两大方面,一个方面在产品上如何用跨界的思维去借鉴艺术、音乐、电影,包括建筑,包括文学上的很多内容,让这个牌子丰富起来,让建筑完整全方位地表达出来,因为人的内心情感其实是最难表达的,尤其今天的社会发生了这样深刻的变化,我觉得一方面这个资源是很稀缺的,人的资源很稀缺的,稀缺的不在于人的数量,是在于人的需求,这种更多样化的,而努力需求的人越来越少,怎么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你用这样跨界各个领域里的知识技术去丰富自己的服装,刚才各个老师讲的非常好给我们很深的启迪。
另一个在品牌营销方面怎么在跨界创意去推销自己的品牌,尽一种力量这个让它形成影响,品牌在诞生的过程一方面是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必须完成一种交流是什么在整个社会在文明进程中它的洗礼的提升,我觉得这个是品牌另外一个层次的价值。我觉得刚才各位老师讲的非常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更多的希望我大致分为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方面,包括像辛老师讲了很多包括蔡导讲到很多的产品的一些色彩,营造的目的感觉情绪传达的一种意念,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还有我自己也希望有更多的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的建议,比如说产品营销上面在不同的领域,因为正是因为各位不是在服装领域里,我们觉得这个跨界显得地域就特别激烈,特别希望给到更多的指点,包括美国来的摩立特集团,我希望你们给我们一个更多的思考。
夏华:我觉得台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刚才我跟辛老师聊,我觉得对中国文化的思考非常有深入的,我们现在做一件事也在困惑,因为一直以来,几十年的中国的大服装西装是唯一的表达方式,这个西装可能中间有一点点细分类,休闲一点的,正式的套装,事实上当很多的,现在越来越中国走在世界解决前端问题,中国有自己的一些特制的产品,我觉得作为中国一个品牌,未来一个品牌文化支撑一定是中国文化里面我们汲取的这些,其实意大利的男装其实也有它的时代,造就时装的考究。政府也是在急于做这件事,我们有很多国宝级的大师,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把那个老师请到我那儿,他们的作品现在在故宫博物馆,在很多地方有展览,但是很多年做一件这样的作品,他们六十多岁了还没有传承人,平均年龄都在六十多岁,这些工艺都非常非常有价值。然后我就把博物馆这些老的师傅,我们把他的东西和现在设计结合,然后去用在现在我们真正在时装上去运用,包括这几年我们用了很多服装相对高价值的服装一枚扣子就是金相玉那个金牌手工雕刻的,但是要根据现在设计的一些图案来做的,这些运用在服装里面,我是觉得从我们本身来说,我觉得这件事是我们本身要做的,因为这种价值是在中国文化的保存和提升,中国传统工艺的延续。
因为老师的这种生活状况都这样,所以就没有学这个工艺的,很多都快消失了,那天我去看真的已经没有人去了,我就组织很多人,就像我的员工我发工资来让他学徒,到现在我们也确实很困惑,对于中国包括年前我们的苗总也参与这个事情,关于这个设计,中国的公务员体系大家也希望着装不再是传统的西装,能不能有一种既表达我们中国文化的,然后又能够去被现代人所接受的,而且甚至说不仅仅是影响我们自己国家的消费群体,还能影响全世界的消费群体。现在大家一谈中装,这种服装宽袖我觉得这些相对民族的服装很难变成一种时装去推广,这也是这些年思考的课题,也希望包括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大概在做十几万人整个阵型的服装都是我们设计的,包括胡主席穿的改良后的中山装也是我们设计的,没有一种很好的被整体市场的接受被国际市场的认同。我觉得我们台湾很多的老师,包括黄有松到我们企业来给了我们很多的知道,我特别想听一听大家对中国时尚的文化的思考。
鲁芬:去年回台湾的时候办了一次活动,汉字文化节,我三年前请一位我们台湾的设计师,在台湾非常成功,在欧洲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今年在法国一个区域是古迹保护的小皇宫里面设计了一个东西,我看了那个活动以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觉,都是超越时空,用手染,然后用非常单纯的线条,在其中让我最觉得特别的是什么?以前我们小的时候穿一个微力像围巾套在里面,不怕冷,藏到小腿那边,他说了我很欣赏那个颜色的搭配,当然他穿的衣服的款式把长的套在里面,我觉得打破时空了,都是很传统,很旧的东西,在那个舞台上就是一个非常时尚的一个时装了,当时我去做,有一些不同的特色,我说我这样看你今天的东西我觉得你的东西已经没有时装的限制,就那么简单一个搭配,现在就是够漂亮,够时尚,但是确实是老东西,很多东西怎么去应用,而且必须随着时代的感觉,应用老东西,其实是有很多可能性,但是我想这边有三位他们是很有经验的,我们先请姚老师讲讲好不好?
姚仁禄:传统的东西怎么进入现代,在我念大学三十多年以前已经是那个时候上课在讨论的,什么叫做现代中国建筑?等到自己年纪慢慢大了以后就觉得说可能重新定义一下这个题目才能解答,因为什么叫做中国现代建筑,大家做到最后你也不甘愿超越老房子,做了之后找一个老房子的外形改变一下,现在自己年纪也大了,我自己认为你可以尽管做非常希望的东西,但是在你的生活里面如果你非常花时间,花精神地融入中国传统的东西里面去,不管是说的事实的东西,兴趣,自然做的东西怎么做?做最西方的东西,拍最现代的电影,还是会有那种味道,那种味道找一个西方的人来拍它,那个是真正的。因为那个时候文化是在人身上,不是在形式上。所以我自己的感觉是形式没那么重要,是做的这个整个人活着的时候可能还能传承那一段过程。
王佳茜:我刚才听了很多特别是蔡导演,姚老师,辛老师鲁老师的精采的发言,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在想十年前在学校里面当时还有自由学电影学建筑,为什么选商业,可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非常非常地羡慕蔡老师对人生的表达对世界的感悟去表达了,而且还非常成功。所以非常羡慕因为做艺术有超越时空这样一个概念,放到服装的品牌建设,像刚才周总,苗总在讲的时候其实会听到有一点点这个声音里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对于一个服装的品牌来讲,即便它是时装的经典可以进入博物馆必须有一个商业周期的控制和掌握,所以品牌建设周期的这种时空性是非常短的,它在表达方面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它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让这个生意可以做成一个有存活有生命力这样一个课题。刚才讲思凡创立这个品牌的时候,非常感动,就希望这个故事再过了五十年一百年有人去传承。刚才蔡老师讲的电影希望可以保持那种坚持,可能看DVD,很多观众不能够去欣赏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去牺牲我自己的一些追求去迎合别人的口味,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坚持。
一个服装可能不是个人的自己的表达,这种情绪的表达必须是代表一类人的情绪表达,所以必须把这一类人的情绪表达传递出来,让没有意识到的人也去敢知道而且喜欢它,一个成功的服装品牌就是要找到这种表达,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这样就可以说到营销的话题,营销的一些概念怎么在中国的服装市场上得到应用,自然去建设具有跨界进化的品牌呢?有几个地方可以去思考。第一个怎么样在我们的市场上找到这种核心表达,可能不一定是具有某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是一个年龄特征,更多的像刚才周总讲到的是一个人群,对一个时代的这种追求,一种渴望,比如说苹果电脑,为什么可以在这么激烈竞争的电脑这么出色,做各种各样的别人需要的产品,就说明它找到了一种精神,找到了人对艺术对科技的创新,对于美的一种极致追求,他把握了这种灵魂,把它凝聚了再一个重要的人物身上去传达。
其实在中国的服装品牌也是一样,要找的不是一个年龄特征,也许我们找到的是女性,起初找到的是一些年轻的品牌包括佐丹奴,是一些学生比较年轻的人,但是最终表达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对生活的解释追求。一个挺小法国的法国品牌也可以在香港开非常好的旗舰店甚至除了做服装可以做很多艺术的表达,因为它代表的是非常纯粹的法国精神,简约但是又是极致完美的,如果我们说把的这种渴望找到,然后再把它对应到我们的消费群体中去,代表哪些人群再用我们的营销方式对他们去说话,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有跨界的概念,也许他是喜欢看电影了,把我们思凡的电影去融合到我们蔡老师的电影中去,会找到群众,因为北大的学生一定会看得到的。当然如果公开上映的话我们就更加更加地开心,看到您的电影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也许是建筑,一个非常好的时装展示,苗总讲的概念可以和大小斋这样一个艺术表达的方面结合起来,最关键的是我们给谁做的,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关心的人,他们在什么地方看到我们的东西。但是没有关系,这些人在中国都不缺乏,刚才辛老师也讲到色彩是其中一个概念,这个是我们可以挖掘的概念,除此之外可能还有生活中的很多元素,他们在什么场合穿,他们是不是进入了夜生活里面穿,是不是在职业场合里面,是不是不同的身份有不同表达的需要,这些只要我们有这种把握就可以穿灵活地用各种各样跨界的概念。
我在想也许我之前是选错了行业,不然的话现在可以去做自由表达的行业。
苗总:你没有选错行业,你可以把这些行业整合起来。
王佳茜:中国是一个很活跃的市场。
夏华:我觉得建筑对我们这个产业的影响很大很大,就像昨天讲到的建筑对环境的关系,因为我们最近就做了这样一件事,两年的努力,我也是特别希望我把北京市政府其实也蛮支持的,把莲花池公园的水源地给到我们希望能够去做一个这样的设计和传统文化对接的空间。然后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面其实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因为自然是大面积的湖面,但是周边的建筑又很破很破,除了后面有一个西客站其他的地方很破很破,我当时请了很多的设计师,包括日本的,后来他们都建议在那个空间里建一些现代的建筑,做一个我觉得很漂亮的建筑,但是做完了以后会碰到一些文物的老专家他们就开始争议,他们在这里一定盖中国的房子,因为是文物,是公园。
苗总:这就是他太在乎形式了。
蔡明亮:我觉得有一个概念,很破很破的概念,为什么我们老的东西看着很破,为什么老外旧的东西不是很破。这是生活的习惯的概念。我觉得要改变人们的素质,所以刚刚王小姐讲到选错行,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对大众的一个教育。我希望他能看我的电影是没有削减的,是35厘米在播放的,因为我是电影导演,我就希望说这个概念确定,但是可以看录音机,就像你翻一本杂志看到的是蒙娜丽莎,所以全部的东西帮我在宣传,可是你到电影院的时候就接触了艺术产品。就建立这样一个概念。
苗总:因为刚才您说你是一个很特别的人,说是外星人,包括在座的各位都像外星人,其实我同意你的观点,如果在这个行业如果没有特别怪的想法真的做不了。我特别想了解您感觉到这些人的特别在哪儿?比如哪些地方特别?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还是什么?
蔡明亮:别人做的我就不做了,别人拍的电影我就不想拍了,别人用那种方式我不想用那种方式拍,我是学西方戏曲,然后看很多电影,可是其实还看不够,电影之所以发展了一百年,它很年轻,可是用市场面来看,创作是为了市场的存在,我们任何东西可不可以把市场放在第二位,市场还是会出来的,本来就有,是你放在第二位,你先做第一个做没做好,所以我会觉得说尤其现在是一个暖化地球有危机的时代,我觉得都想在市场这个概念,怎么迎合客人什么什么,大概是处在一个不安的心里面在做事情,心里面是不安的。有一点点做不上来,有一点点矛盾,所以我觉得那个资源像刚才周小姐讲的,资源其实很少,资源少所以珍贵,所以我们每一次拿到一点资金,我从来没有拿到资金,那笔资金不多也不少,刚刚够好我拍一部电影,不想拍的那个电影,我很认真地说它要发挥的作用是票房还是,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性。票房真的是过眼云烟,如果你追求数字,别人都会打破你的数字,我后来慢慢觉得包括我跟姚老师,我们有一定的年龄之后有些地方不追求了,自然而然让它发生了,所以就会觉得。
苗鸿冰:不追求是从什么年龄开始?
蔡明亮:我的追求是这样,其实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我面对现实。我也很浪漫,有热情也有冷的地方,有热有冷这是一个人基本都是这样复杂的。我会觉得说冷静的创作,可是市场是这样的,市场是你要去讨好它你就有市场,因为大众是这样的,大众基本上我就在电影这个层面上是不被教育的,只是娱乐,并没有在电影的作品里面丰富,它可以在文学上丰富,在其他领域上被丰富,在其他的艺术领域被丰富,极少在电影领域上被丰富,这是我们的现实,就我这个行业的现实。可是我想做一个电影的艺术家怎么办呢?所以我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就是我让我可以存在,我让我可以生存,所以我做作品,做我非常个人的作品然后让别人看到,谁看到,就那20个人,包括罗浮宫。所以我就可以一直有作品做,这个作品做了之后怎么办呢?我非常想要很多人使用它,我追求的是取高荷重,我心里面一个概念取高荷重这个社会才会很美,表示这个社会赞叹的。通俗的东西从来不缺的,不缺我一个,就像你们做品牌一样,真的不缺你一个品牌,不缺你做普通的,可是你要做一个品牌很缺,做一个独特的东西很缺,这个时代是这样子。怎么办呢?我在台湾上街头卖票,我自己去卖。因为大家对艺术有距离,他去罗浮宫,可是你让他看一个艺术片很难,他会说看不懂,对不起。就是这样的拒绝我。因为他不觉得电影是艺术,可是我们都觉得电影是艺术,所以你看大趋势在走电影市场,也在教育观众说电影是有市场的,都能看得到的,卖一张一张票,把那些人建立起来,久了之后可以看到,我的作品进入到博物馆。
我觉得博物馆才是培养人民素质很好的一种,不是电影院。如果小朋友像欧洲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程度,包括服装包括任何的艺术创作,是因为有这样的群众,他的群众是去博物馆被培养的,从小就带到博物馆,干什么?就是熏陶,老师很难去跟小朋友说蒙娜丽莎,久了之后就知道什么叫美?博物馆现在变的很热最近这几年。
夏华:而且博物馆再加上普通效益的经营,再加上产品全方位的经营,做得蛮好的。艺术和商业能够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爱慕的张总,是做男女士内衣的。还有做裤子的。
申逸楠:实际上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品牌定位是什么?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商业和艺术的平和,做大众品牌和小众品牌这是一个矛盾。蔡导演讲的商业制作和独立制作,商业平台和艺术平台的区别是什么?所以昨天在演讲的时候,张总就说我在河南我也做不了这种奢侈品牌,我只能做一个立足大众的时尚的。所以说商业模式需要资源支持,同时在大众市场到底是走大众品牌路线还是走小众品牌路线操作手法都有不同,我们也希望今后就是做大众品牌因为现在人的消费,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我们最近也在做调查,做大众品牌一定要有文化的艺术,做小众品牌也要坚持市场价值。这一块怎么样平衡把握均衡是一直我们觉得矛盾的东西?怎么样兼顾商业和艺术的均衡?所以实际上时尚化品牌和市场化品牌这两个品牌怎么兼顾?因为许多市场化品牌的成功可能有它的方法,就像一个好莱坞的大制作,整个一套的发行体制还有一套系统也有它的体系,怎么取得时尚化可能又是一套体系,这两者兼顾我觉得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夏华:不能兼顾,因为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一直研究好莱坞的大片和欧洲的大片,包括蔡导的电影我也特别喜欢。
蔡明亮:对我来说两者都很不容易,都很重要,商业和艺术都很不容易做成,我觉得这个我是非常尊重的。应该说我不会拍商业片,不懂得怎么拍,我是看商业片长大,后来慢慢选择一条路觉得探索电影是我很兴趣的事情。我透过电影其实还在探索生命这个概念,是一个不确定的化学的打光,打到对的光,打到好的光,那种品牌出来,包括场景,包括演员的服装,你说一个成人的服装就这样拍了,它就是没有质感,它还是有它的某一种真挚的质感。怎么讲?整个电影的概念其实是一个艺术创作。按照我觉得商业片现在也是很讲究的,一定非常讲究了,是另外一种讲究。商业片有一个情况,大家看商业片看到最后的一个结果因为太像了,模式类型化,层次化了,所以你看一百部商业片,结果最后忘记演什么了,跟小朋友打电筒一样,忘记传达什么,都不重要,但是给你一个概念是很虚的概念,电影就是赚钱,电影就是商品,所以那个质感就没有了。跟电影的那个质就不见了。
辛意云:我可不可以听了大家的意见再把我的经验提供给大家,因为站在美学来讲艺术本身是很难定义,因为它的理念太广,在以往必须达到审美性,然后必须有那样的情感,然后其中体现了人类一个人性最根本的某些东西,它才能会呈现出来,可是在今天大众化之后,泛艺术的观点其实是流通在整个的人群世界,那实际上艺术之所以难定义,本身来讲纯粹固然是作为一个最精粹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这个部分基本不可以动摇的部分,可以泛艺术是针对大众化同样是一种情感需要,然后自然所产生出来的有关艺术性的活动,它不一定达到艺术是一种艺术性,或者类艺术性的活动,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当中,在衣服不可忽略大众市场,尤其在风格品牌的建立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企业界就要分层,我记得前几天我在台湾的时候,我看电视访问康师傅到大陆,因为目前好象它是最成功的一个食品行业,它之所以成功?他说其实整个大陆本身的地方差距实在是太巨大了,其实我在年轻的时候听钱穆先生有一个老国学大师,我们二十世纪一个最了不起的一个国学大师。他在教我们课的时候就告诉我们说,你们可惜生晚了,其实我生在大陆,但是走的时候已经6岁,你们要知道中国这种各地方的差距,文化差距,是你们不能想象。哪怕云南跟重庆就有不同的区别,河北跟河南就像两个国家,不要说山东跟广东,所以当我听到康师傅那个老板说的时候,他原先都失败,后来为了能够成功,他吃广东的食物去研究广东人的口味,当这个行销到广东的时候,这个面条是合乎广东人的口味,到河南一路吃到北方,然后发现每一个地方味觉上的特点的需要,那个面卖到那里去,即使是一个康师傅,可是因为不同的需要而呈现不同的设计口味。
这也是我参加汉森的工作,他们是英文版,然后红遍全世界了以后,然后回过头来做有关中国文化的介绍。当时设计的时候是说我们到底是要就是设计给人看的,后来我们决定因为那个时候台湾开始要办九年义务教育,我是提出说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有新的人都看了这个文字,后来就设计出这样一个汉森体特别的题材,一直到今天汉森都始终这么好。在这个其中我觉得在舞台的建构的时候,由于中国本身的复杂性,同样刚才也说色彩学的建构全球的特殊的美学性的织布质量的衣服等等,这些研究之外,我就记得以前打折裤,我讲的是男的裤子,所以他们的身体那个身材,都是断档为主,这个对我们东方人来讲,像我这种矮胖子不舒服,可是日本人设计出了休闲裤,根据原来的裤子然后是长档穿的舒服。希腊所建立起来的人体比例女孩子基本上是一米九,男孩子顶多一米八,在这种情况下,可是今天日本所做出来的休闲裤,到今天也有四十几年了。穿上来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们的身材比较稳重,稳定的。所以如同讲男装,我记得也是我小的时候所见到的老一辈,他们穿的西装回到家就换成中装,然后他们就说中国人的衣服是修饰,西方人的衣服是工作。
中国人的衣服是修饰,姚老师可能知道贺成辞,当时在中国上海他们已经经商五代,一口上海话,等到社会动荡的时候他们就搬到了波斯去,可是后来太想念中国了,就搬回了台湾,然后就住到了陈大附近,那么他们就请了贺成辞先生设计中国的服装,他跟他说我希望你能够设计出中国的传统性,那时候贺先生其实是一个建筑学家,建筑师,他说什么是房子的中国性呢?他们两老夫妇就说舒服,还有内外能通透,他说西方的房子将人隔绝在内外隔绝了。你总是想进进不去,在屋子里你就是出不去,可是中国的房子就是内外通透,你出去回到家你立刻可以安歇不动。我们要这种房子,所以后来就设计了类似一个这样的房子。
所以我刚才听到了姚老说所说的舒服,中国人的那一份闲情,中国在文化上面,今天讲来好象有点不够积极,可是中国人的情面在这个大会当中我看到所有的创业者的勤奋,我在想我参加一天我就回去以后跟鲁老师讲我说我很庆幸只是教书。我说我看到他们的奋斗,勤奋,真让人惊叹,所以中国可以从整个华人包括台湾,包括香港、新加坡都可以从最有限的事物中大跳起来,然后成为世界的顶尖的表现。所以在这种情形当中,我记得老一辈的人到了夏天穿的那种棉衫既可以出去又可以回家,很好很舒服透气,所以我在想这是中国文化的清闲性,清闲性常常被誉为懒惰,其实不是,我们今天拼命去创造一个物理性空间,可是实际上尤其是中国人,其实西方今天也一样,随时希望有一种歇息喘一口气。在台湾一家书店我要看书,当时那个老板说要把产品收了,说不赚钱,我说你的精品店赚不赚钱,他说他的精品店不赚钱,但是可以扩大可以发展,那个经济将要全力发展的时候我说尤其在东区,那边已经被规划成为一个新商业区,我说在那边的人不在乎价钱,可是在乎好好工作,忙完了以后12点钟冲出去吃饭的时候我有一个地方,让我歇息喘一口气然后有一种文化的芬芳,姿势的芬芳立刻回来再重新进办公室,后来我也做了初步的一个空间关键的建议,在这种情形之下,请了更了不起的设计师把它完成以至于到今天成为一个品牌,真正成为台湾的品牌,台湾的国际品牌,去台湾一定得去那个书店。
所以我在想两种,一个是如何掌握到那个,其实清闲是全人类的共同需要,尤其在这种全力以赴的虽然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平台,但是更前列的前提底下如何让人歇息,就像我刚才说到那个女孩子的服装,我看到周总女孩子的服装我觉得很棒,真的展现出思凡里女孩子那一份妖娇,这也是我的一个观念,怎么看现在的女孩子穿的旗袍,尤其是新的都不好看,都不如我小的时候看到那一些旗袍的好看。后来我就想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成名,多半是量身订作,在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呈现了很特有的女孩子从脖子到腰的那个线条,每个女孩子的线条不一样。今天是贴身,那个时候不贴身,呈现了中国女孩子的那个修长有一份腰线,然后展现那个背的修长线觉得美丽非凡,可是现在看好象没有呈现这个传统中国女性很特有的那一份闲雅。那份闲适,所以我在想这些都是中国的元素。很可能所有的今天既然要从一个怠工走向一个品牌的建构中有很多研究,就提了许许多多都可能是可以注意到的一个部分,这是我想说的一点经验,我观察以后来这里向大家报告一下。
夏华:非常感谢,感谢今天各位老师给了我们分享,非常好的一些观点,我相信对未来,对我们的品牌中的思考我觉得都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也感觉我们特别勤奋的中国的品牌企业家,从七点多到现在的早餐会,那边的会议马上开始了。今天的分享早餐的分享会我们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本文来源:网易营销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营销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营销图片推荐
标题点击数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