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特定的会计需要考哪些证方法具有国际性质

国际会计课后习题97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国际会计课后习题97
1.1为什么说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使会计成为一种国际;1.2跨国公司是否在百分之百地推动会计国际化?说;不是;(注意:“会计国际化”大体上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化;1.3会计随商业活动的扩展而传播,你同意这种说法;同意;1.4哪些特定会计方法具有国际性质?;把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折算引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国;1.5你对
为什么说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使会计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特别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兴起向进入市场的贷款人或筹资者提出了应提供在国际间可比且可靠的财务信息的要求(即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的要求),更成为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1.2
跨国公司是否在百分之百地推动会计国际化?说明你的观点。不是。跨国公司对推动会计国际化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基于其跨国经营和国际筹资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会计国际化来缩小和协调国别差异;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重视利用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异来谋取财务利益。后者也推动了各国会计模式和重要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研究。(注意:“会计国际化”大体上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化”概念一致,而与国际会计研究中的“国别会计”观点对立)1.3
会计随商业活动的扩展而传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谈谈你的看法。同意。可主要就前殖民帝国的会计向其原殖民地传播、工业革命后西方会计的发展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会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世界各地的会计发展等历史事实,加以讨论。1.4
哪些特定会计方法具有国际性质?把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折算引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国际化带来的独特问题。它与由此引发的跨国企业合并和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与外币折算相互关联和制约的问题,以及各国的物价变动影响在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处理和调整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成为国际会计研究中既需协调一致但又矛盾重重的“三大难题”。在世纪之交,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创新引发的会计处理问题,给传统的会计概念和实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各国会计准则机构联合攻关、仍未妥善解决的难题。此外,国际税务会计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1.5
你对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有何看法?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过程。可以认为,会计扎根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之中,会计的国家特色是无法完全磨灭的。会计国际化只能是一个缩小和协调国别差异的过程,并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前进,最终也只能是“求大同、存小异”。绝对意义上的“世界会计”始终只能是一个目标。这与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化,最终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完全可比――也许属于不同的命题。不同学者对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看法各有偏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组织讨论中,可以鼓励学生发表有差别乃至相反的观点。1.6
为什么说会计国际化是促使会计职业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后者的进展又为什么落后于前者的发展?或者,你也可以就不同意“落后”的说法谈谈看法。这只是一般的习惯说法。实际上是:国际融资、投资活动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方面推动了会计国际化,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会计职业界提供国际性服务,从而推动了会计职业国际化。会计职业国际化所以落后于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其主要阻力来自各国对会计师职业资格的认可存在着多方面(如学历要求、考试要求、后续教育要求、颁发执业证书要求等等)的较大差异。关于“不同意”的说法,主要有:(1)会计职业界已建立了强有力的国际组织;(2)从技术的角度上说,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及与各国审计准则的协调,其进展超越了国际会计准则。 值得探讨的问题是:(1)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经营中的垄断趋势及实力悬殊,对会计职业国际化形成的影响。(2)各国会计市场的准入对会计职业国际化的影响问题。1.7
你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关于“会计职业资格认可”的理事会政策声明有何评论?你认为在近期内(比如说5年内)能实现会计资格的国际认可吗?这个政策声明从教育、考试和经验3个方面,为职业资格的国际认可确立“评价原则”,这是其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但“评价原则”只是为了帮助正在为相互认可进行谈判的国家作出有根据的“程度对等”的决策。看来,在近期内,会计职业资格的国际认可还难以超越“双边谈判”的方式和“程度对等”的原则。1.8
为什么说会计学家们对国际会计所下的定义反映了会计国际化和会计职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会计协调化的趋向尚不明朗,以致有些会计学者(如科拉里奇和马霍)明确地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对各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分析、对比和研究,而有些有远见的会计学家(如齐默曼教授等)则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应该打破国界,发展为世界性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但也只是抽象地表达了他们对开拓国际会计研究的抱负、热忱和期望。20世纪70年代初,会计学家韦里奇、艾弗里和安德森曾把国际会计的定义概括为三种观点:(1)一个全球体系;(2)一个描述各国现行准则和惯例并提供与此相关信息的方法;(3)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国际会计的发展,正是处在会计的国别差异显著而协调化工作卓有成效的趋势下,会计职业界国际组织的活动也日益彰显,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影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壮大,也对解决国际经营活动中的会计实务问题提出了较为迫切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强劲发展,在国别会计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也从静态的观点改持动态的观点,为存异趋同探索国际会计协调化的有效途径。这才出现了如会计学家崔和缪勒的把国际会计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概括的定义,以至伊克彼、麦尔科和伊利马拉夫的十分简洁、直截了当的定义,而两者都明确地突出了会计的国际协调化。1.9
你倾向于把国际会计定义为全球会计,还是国别会计?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而后基本上肯定:(1)全球会计应该是最终目标;(2)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已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3)会计的国别差异可能是难以完全磨灭的,但“求大同,存小异”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4)为此,应该变以静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为以动态的观点研究国别会计。1.10
你赞成把国际会计等同于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吗? 不能完全等同。虽然国际会计研究的课题几乎都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要求有关,但即使是跨国公司要求的国别会计的研究也发展成为世界会计模式的研究,而且带有宏观会计的性质,远远突破了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会计实务研究的范畴。此外,这种实务主义的观点也有损国际会计领域的理论研究。二、练习题1.1
通过调研,初步了解“五大”“四大”和其他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会计市场的情况,以及我国较大型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入世”后我国会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策略。在过去十余年间,国际“五大”(安达信解体后为“四大”)和柏德豪、均富、浩华等第二层次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已先后进入我国会计市场,或联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中外合作所,或发展国内事务所为其成员所,或开设办事处,经营国内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和B股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审计业务。合作所还能同时执行国内较大型事务所(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从事的A股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审计业务,且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全面开放A股审计业务的可能,这将构成国内大型事务所在业务竞争上的更大压力。我国事务所必须全面提高执业能力和水平。同时,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同等地加强对国际性事务所的我国境内机构和我国的国内事务所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力度,开创和巩固会计市场上的公平、公开竞争的格局。1.2
你对21世纪初跨国并购的前景有何看法?自1997年至2000年,跨国并购的浪潮迭起。其规模之大,遍布的行业之广,跨国公司行动之积极,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这种浪潮至世纪之交,开始回落。从一般的规律来看,在并购高潮后出现回落,并非罕见,但这次回落幅度之大,则属罕见。进入21世纪后,2001年上半年的并购交易就锐减了53%;至2002年,重大的并购交易,几乎从因特网上消失。论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全球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中暴露出来的通过并购制造经济泡沫和进行财务欺诈的事件,是这次跨国并购高潮急剧回落的独特原因。2003年开始,跨国并购基本上趋于平稳,但时有因反国际垄断迫使巨大的跨国并购的事例发生。1.3
通过对国内出版的有关国际会计教材的浏览,比较它们的内容和各自的 特点。选择几本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或是国外学者编著的英语教材的汉语译本(或影印本),浏览其目录,即可发现:(1)有些教材偏重于国际会计诸问题的讲述,而且还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其中更多的内容属于财务会计;属于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的篇幅,在近年出版的教材中有增多的趋势;此外,也有的教材设专章讲述国际审计。(2)有些教材则偏重于会计模式的分类比较研究,这些教材也往往以《比较国际会计》作为书名。在近年出版的教材中,在分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都融入了国际协调化的观念。2.1
本章界定了八项被认为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解释每一个因素是如何影响会计实务的。可以分别根据教本内就八项要素对会计发展影响的表述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延伸书中的论述。2.2
对于第1题中八项要素,按照它们对会计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然后论证你所排列的最高项目和最低项目。其重要性排序大体如教本中所列,即: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税制、政治和经济联系、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地理条件。允许学生对序次相近的要素的排序有所变更。之所以将法律制度列为影响最大的项目,是着眼于在成文法国家和不成文法国家中,在会计规程(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各项单行法规)的制定、修订或废止的机制、会计信息应首先遵循合法性还是公允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财务案件的司法介入与行政介入的程序及法院判例的效用、政府对会计市场和会计职业界的监管体制等方面,其差别和影响都是最深刻和广泛的。之所以将地理条件列为最后,是因为它只是指地理条件的邻近或地区差别,会因交往促进会计实务的协调或因差别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要求上的差异。事实上,这种影响要透过其他因素才起作用。2.3
各国之间会计实务的区别用文化、经济和法律制度中哪一个解释更好?为什么?不一定是哪一个解释得更好的问题。用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来解释各国之间会计实务的区别可能比较直接、生动、具体且联系紧密,但要作出深层次的解释,则只有从文化的差异切入。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些会计方法的国际差别,从有关国家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及文化差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2.4
本章中所讨论的四种会计发展模式在1967年最先被提出,这四种模式现在仍然适用吗?为什么?仍适用。因为对会计发展模式进行的这种概括性的分类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会计学家对全球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的概念依据,而国际会计协调化至今仍未能达到完全消除不同会计模式的基本差异的阶段。2.5
假设荷兰是会计发展的微观经济模式的最佳代表,而美国则代表着独立范畴趋向。这两种发展模式中存在一种比另一种更成功的情形吗?如何衡量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成功之处?应该说,这两种发展模式各有成功之处。(1)微观经济基础的会计发展模式从企业经济学中派生出会计概念与原则,把企业视为经营活动的中心,提出了“真实意义上的企业资本保全”的核心会计概念。这对有效地区分资本与收益,乃至在物价持续上涨的20世纪70年代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和财务报告的变革,都具有奠基意义。荷兰会计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现行重置价值的计价理论。(2)独立范畴趋向的会计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会计视为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发展而成的独立学科,从而不应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派生其概念和原则,而应从它服务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派生出自己的概念和原则。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扩展了会计研究的范畴。可以说,现代会计的概念架构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美国(和英国)会计模式在会计发展的领先地位(不仅领先于微观经济模式,更领先于宏观经济模式和统一会计趋向模式)雄辩地说明了这个事实。2.6
为什么计量实务相对稳健的国家同时在披露上倾向于保密,而计量方法不太稳健的国家则在披露上倾向于透明?这主要取决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所有者投资和银行信贷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家、私人投资者,还是作为债权人的银行,都倾向于采用相对稳健的计量方法,以保护企业和债权人的利益。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也可以从企业直接取得所需的任何信息,而在公开发布的对外财务报告中倾向于限制披露,进行“必要”的保密。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企业管理层倾向于采用比较激进的计量方法,展示其对公众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而众多的分散的公众所有者则要求从公开发布的对外财务报告中获取尽可能广泛的信息,证券监管部门为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也倾向于要求信息披露上的充分和透明。2.7
对现存会计实务体系的判断性分类应归功于缪勒、诺比斯和盖瑞。如何区分这三种分类?(1)缪勒在1968年的分类开创了对全球会计模式的判断性分类。他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标志,根据主观判断,辨别出10组不同的会计实务体系。其特征是,与企业在经营中所处的不同环境相联系,每一组至少在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于其他各组。这一分类中有的组别仍与以后学者们分类中的类别相一致,有的则因学者们的观点或环境因素的变异而不再相同,例如荷兰不再与美国/加拿大同属一组,日本也不再与德国同属一组,以色列/墨西哥这个组不再存在。(2)诺比斯在1983年的分类开创了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区分为5个层次的分类系统。第1层次指他所考察的财务报告惯例。第2层次把全球财务报告惯例区分为“以微观为基础(A)”和“以宏观统一为基础(B)”的两类。在第3层次再把A类区分为“侧重商业经济学和注重理论(C)”和“侧重商业惯例和实用主义(D)”的两类;把B类区分为“根据税制、根据法律(E)”和“根据经济学理论(F)”的两类。在第4层次又把D类区分为“受英国影响(G)”和“受美国影响(H)”的两类;把E类区分为“根据税制(I)”和“根据法律(J)”的两类。在第5层次,则列出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这个分类系统中的归属,从而也能辨别各国财务报告惯例在同与异中的亲疏关系。这一层次系统的区分标志是诺比斯的别具匠心的研究成果,为国际会计学者们普遍接受。(3)盖瑞在1988年开创了以文化框架为依据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的分类。他根据“会计制度的权威性和实施特点(A)”及“计量与披露特点(B)”这两类因素,在A类中以“法律控制←→职业主义”与“灵活性←→统一性”为主轴,在B类中以“保密性←→透明度”与“激进主义←→稳健主义”为主轴,各区分为4个象限,把10个文化区归入不同的象限。盖瑞的分类像诺比斯的分层分类系统一样,列示了10个文化区的会计标准的同与异的亲疏关系,同一个象限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会计标准比其他象限内的地区更为接近,不同象限内的文化区之间的排序距离说明了不同地区的会计标准上的接近程度。2.8
比较耐尔和傅朗克与杜普尼克和萨尔特对现存会计实务体系的实证性推断分类。耐尔和傅朗克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当时的普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1973年和1975年的数据。傅朗克1973年对全球会计实务体系的分组分为英联邦(第一组)、拉丁美洲(第二组)、欧洲大陆(第三组)和美国(第四组)等4个组。他运用了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和会计实务这两类因素进行分组,结果每个国家都会分到相同的组别。这项实证研究表明财务会计与环境因素是相关的,它支持了类似的环境能导致类似的会计的假设。耐尔和傅朗克合作于1980年所作的研究加入了1975年的数据,以考察分组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并且把数据库区分为“计量”和“披露”两项。结果显示,“计量”分组大致类似于1973年的情况,而“披露”分组则与1973年的不一样。这显示了计量分组的相对稳定性和披露分组的不稳定性。各国在同一年的“计量”分组和“披露”分组中的归属也不一样,这说明把计量和披露分开为两项的必要性。杜普尼克和萨尔特的实证研究运用的是从各国专家的披露中获取的数据,对50个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进行了分类,其基础数据涵盖了1990年的“计量”和“报告”实务,其使用的统计方法能把各国归入2个、6个和9个越来越窄的集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国际会计课后习题97等内容。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整理版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讨论题 7.1 对比本章引述的金融工具的 3 个定义,说明各自的特点。 经济学家和金融界...  国际会计课后习题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国际会计课后习题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 18页 1下载券国际会计练习...国际会计练习题 1、A 股份有限公司外币业务采用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并按月...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18页 2财富值搜你所想,读你所爱 拒绝盗版,营造绿色文库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  国际会计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会计一词起源于 【西周 】【 意大利 】】】 2、13 世纪,会计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3、会计最初会计只是【 ...   国际会计课后习题 23页 2财富值 国际会计习题 26页 5财富值 天财管理会计习题8 2页 免费 国际会计习题 2页 1财富值 国际会计习题5 5页 8财富值...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会计》 (A)一、试求下列交易后资产和权益的余额。 (a)ABC 公司组成,发行股份取得现金$30000。 (b)赊购...   国际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国际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英国会计模式和美国会计模式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第一,两国都有...   《国际会计》试题(B)及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会计国际会计( 国际会计(B)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判断题( 1、英国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您的位置:&&&&&&&&&&&&&&&正文
中级职称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16:16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
  2015年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备考,打好基础,网校全面开通了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课程(),另外,网校论坛热心学员为大家分享了中级职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伙人性质转变的特殊规定
  1.条件:除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有约定看约定,没有约定,一致同意。
  2.责任:
有限&普通合伙人
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普通&有限合伙人
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总结】
  无论是有限合伙人转为普通合伙人还是普通合伙人转为有限合伙人,对于转变前发生的企业债务,均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转变后的企业债务,按转变后的身份来承担责任。
【】 责任编辑:Danny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
高清视频课件,移动课堂随学随练。
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
特色班+无纸化模拟系统=400元/门
特色班 = 基础班 + 强化班 + 习题班 + 冲刺班 + 预习班 = 320元/门
学习期限:
付费之日起反复点播学习,至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科学教学体系,针对性辅导期设计;
当期考试未过,下期辅导免费再学。
适合学习时间较少,需要较长周期备考的学员!
通关班580元/门+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120元/门 = 660元/门
学习期限:
付费之日起反复点播学习,至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智能交互课件,高效优质教学保障;
当期考试未过,下期辅导学费减半!
适合学习时间不规律,望高效备考的学员!
特色/通关班基础上增加:
送零基础班、无纸化模拟系统;
名师助教跟踪教学;
入学评测/阶段性测试;
在线自习室/名师直播课堂;
16小时专家答疑等。
专职助教督促,个性辅导全程跟踪;
当期考试未过,全额返还辅导学费!
适合老师督促安排,按照学习计划学习的学员!
特色/通关班基础上增加:
送零基础班、无纸化模拟系统;
名师助教跟踪教学;
入学评测/阶段性测试;
在线自习室/名师直播课堂;
4小时专家答疑等。
最佳报课方案,攻关零风险;
2年3科随意学,超值优惠有保障!
适合有清晰的学习规划,自律性较强的学员!
联报无忧班 = 预习班 + 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 = 1500元/全科
学习期限:
付费之日起反复点播学习,至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多班次科学搭配;私人管家式服务;
2年3科随意学,购课即送平板电脑!
适合希望利用至尊服务与专属课堂通关的学员!
联报旗舰班 =
零基础班 + 预习班 + 基础学习班 + 强化提高班 + 习题精讲班 + 冲刺串讲班 + 移动班 + 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 + 考试教材 + 电子书 + 实务课程 + 三星平板= 5000元/全科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希望利用零散时间备考的学员。
报网上辅导 再购移动班享7折!
涵盖班次:移动精讲班+移动串讲班
教学服务:海量题库、模拟试题3套、课件下载、语音提问,专家24小时答疑、分析学习行为,提供学习报告。
·中级经济法
·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
名师编写&&&权威专业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解答详细&&&质量可靠
一书在手&&&梦想成真
· · ·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际会计简答、名词解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国际会计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5页免费31页免费3页免费30页免费6页免费22页免费19页免费39页免费11页免费1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5页1下载券
国际会计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资产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资产[zī chǎn]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1]指任何、机构和个人的任何具有或交换的东西。[2]的分类很多,如、、、、等。[2]外文名assets解&&&&释类&&&&别词汇
1. 资财;产业。 《·崔駰传》:“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 唐 封演 《·除蠹》:“因自诣郡,具言‘ 陈氏 豪暴日久,谨已除之,计其资产,足充当县一年税租’。”《》十一:“富有资产,生活不成问题的,是一种人。”
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和等。
3. 会计名词。
所列的左方,表示的运用情况。[3]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任何营商单位、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具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4]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和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资源。
资产是企业、自然人、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收支的,包括各种收入、和其他。
资产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与负债、共同的构成的,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
在会计恒等式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简单的说,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是把口袋里钱的金额开个收据给别人。
根据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资金或现金等价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在时,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某些资产不为企业所拥有,资产即企业并不享用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者事项,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项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5]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和;根据具体形态,长期资产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类;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国会计实务中,综合这几种分类标准,将资产分为、、、、等类别。资产(assets)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这里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也就是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形成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为存货资产。“过去形成”原则在资产的定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传统会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现有的一些现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已对“过去形成”原则提出了挑战,但这一原则仍然在实物中得到普遍的接受。
2.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产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的要求,也应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导致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资产必须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例如,待处理财产损失或已失效、已毁损的存货,他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应该再作为资产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按照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还要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现实生活中,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该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6]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以各种具体形态分布或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方面,按其流动性通常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在完整的和尚未形成之前,对资产的定义,往往是与联系起来的。如会计学家斯普瑞格(C.E.Sprague)在1907年出版的《账户原则 》(Philosophy of Accounts)一书中,将资产定义为“以前所提供服务的聚集和将要获取的服务的贮存”。
1929年出版的资产《会计中的学》(Economics of Accountancy)认为,资产是“指处于货币形态的未来服务,或可转换货币的未来服务。……这些服务之所以成为资产,仅仅因为它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用”。可见看出,这种定义与当时的者内在的联系。
在40-50年代会计准则基本形成时,有关资产的定义产生了根本的变化。美国注册会计师协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于1953年发布的第一会计名词公报,转而从角度来定义资产。这份公告定产:资产是依据会计的规则或,而在上结转到所代表的事物。美国于1970年所发布的第四号报告也认为,“资产是企业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所确认和计量的经济资源”。
1970以后,会计界对资产的定义,又走向与经济学结合的道路。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当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公德第六号中的界定:“资产是一特定主体因为过去的而形成的,并为主体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其它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在研究、制订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时,都不同地采纳了这一定义,将资产的根本特征界定为未来经济利益。
从未来经济利益角度来界定资产,确实反映了资产的核心和本质。但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要求,会计只核算与报告那些明确、可靠地进行计量的对象,任何存在计量上困难的内容,财务会计都不进行反映。
显然,未来经济利益难以准确、可靠地计量。将资产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财务会计的其他基本特征不统一,从而损害了的内在一致性。
中国于1992年底所发布的《》,采取了一种折衷式的处理,将资产定义为“能够用的经济资源”,就认识水平而言,既避免了按照会计规则确定资产的不合理的逻辑,也回避了未来经济利益过于抽象、无法计量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一定义同样具有阶段性。
未来对资产定义的讨论,不仅要联系财务会计的假设、目标等,而且发展的眼光,这一定义同样具有阶段性。2012年11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下降2.2%,连续9个月负增长,而且厂家的是满的。生产过剩的迹象十分明显,除非中国国内市场能消化这些过剩库存,否则中国企业将面临新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1—11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7%,与前10个月相同。尽管公共投资增加弥补了民间投资的下降,但由于面临产能过剩和美国‘财政悬崖’等问题,中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7]日公布的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虽然避免了在可预见未来的经济硬着陆。然而在令人鼓舞的数据背后,存在一些更令人担心的迹象。
是一个出口主导的经济体,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支柱。东亚国家通过出口保持了经济的高增长。但是,几乎所有出口主导的国家最终都出现了货币供应过量和资产泡沫的问题。日本不过是资产泡沫破裂的第一个国家。[7]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和利特尔顿在《会计准则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
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获得以后尚未达到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
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
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设备、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发表的《公司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
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
未来经济利益观
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 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
在现实中,虽然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所以,未消逝观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
而经济资源观强调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未来经济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因此,我们说未来经济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财务会计中资产的一般学术定义: 资产指预计有助于生产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经济资源。
资产的两个要义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第一要义。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该企业,为该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这是资产的第二要义。重新定义
《企业条例》和《》对资产的重新定义
中国《》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这一定义,忽略了作为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未来经济利益”。
按照中国基本准则规定的定义,在实务工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即使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上列示,从而造成了不实。
例如,由于技术进步,原有设备已经被淘汰或长期闲置不用,或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原材料供应等在国内无法使用、这些设备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定义而仍作为企业的资产,其价值仍反映在的资产方,造成企业虚增资产,对外提供的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实性。
《》(国务院第287号令发布,自日起施行)第九条中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中资产定义在三个方面对原定义作了修正:一是新的定义把资产的内涵真正揭示了出来,强调资产的实质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原定义却忽视了这一点。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必须具有用性和盈利性,具有为企业服务能力或服务潜力、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控制别人得到这种利益都应该是企业的资产。
相反,如果企业某项财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该财产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二是新定义中删去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定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货币计量是和计量的问题,不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只需要在关于资产的确认标准中规定,不必在资产的定义中进行提及。
三是新定义中把“经济资源”修正为“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不仅仅是经济资源,也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的、具体的某一资产。会计上没有确认和计量但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其它项目,如、、等也应该是,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
在框架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以看到,变化后的定义从理论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内在的一致,其实践意义是可以据资产的定义明确纳入的资源范围。
中国《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对资产的重新定义可以说是中国的重大突破,对于提高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笔者认为新定义也有两点不妥之处:
1.关于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即资产的法律特征问题。
某一特定主体与作为资产的“资源”究竟存在怎样的权利关系,也是资产概念的另一实质问题。原定义和新定义都认为是“拥有或控制”,笔者认为,如果将资产的内涵理解为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资源是“控制”而不是“拥有或控制”。
一方面,“拥有”自然就能“控制”,将二者并列有重复之嫌,而且企业的资产和是否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并无必然联系。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租方在融资内,对租赁物有所有权,但与该租赁物相关的和报酬已经转移给承租方,出租方对租赁物并非不具有实际控制权:而承租方对租赁物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有控制权。
另一方面,企业的资产要么来源于所有者,要么来源于,企业不存在拥有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因此,以实际控制权来确认资产比较合理和恰当。所以,笔者认为,某一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是“控制”。关于这一点可从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中得到佐证。
2.关于资产的来源。
新定义中的资产来源于“过去的交易、事项”,这只是对历史信息作出反映,没有着眼于未来的运动。资产既然是企业控制的资源,那么相关的必然已经发生,没有必要在资产定义中加上这一多余的定语来说明其来源。
定义只要能体现资产的两个要义,明确资产的两个本质特征即法律特征(为企业所控制)和经济特征(具有未来经济利益)就是科学而严密的。据此,可以将资产定义表述为:“是为企业所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从理论上看,最严格的程序,应该是从资产的定义出发,确定资产的最本质属性,然后,根据这一本持属性的要求,建立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
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例:首先,“未来的经济利益”构成了资产的本质要求,任何不具备未来经济利益的内容,都不能被确认为资产。这样,会计上的一些递延支出与待损失,就不应该作为资产的形式出现;其次,资产还应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如某项未来经济利益不能被该主体所拥有或控制,它也不能作为该主体的资产。
这就将一些公共性资源,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第三,任何资产,都应该是企业因为过去的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当然由于资产的定义目还不统一,因此,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很难进行严格的界定。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资产的确认经历了从发展,再向现金流动制转变的反复。
理论上看,最严格的收付实现制以收到现金为收入,付出现金为费用。这样,企业所有的资产就应该是现金资产,不存在任何非现金资产。
在这一理论下,资产的确认较简单、直观。但是,只要是,就离不开。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债权和,从而,出现了对收付实现制的第一次修正,资产的确认扩展到对债权、资产债务的确认。工业革命导致机器化大生产,固定资产问题再次成为会计所必要考虑的内容。
收付实现制出现了进一步的修订,将固定资产和折旧问题纳入确认的范畴。多次修正的结果是:权责发生制逐步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会计确认的基础。
按照权责发生制,资产的确认标准是企业已取得或拥有该项资产的权利,这样,对一些权利如购销合同、一些重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一些重要的未来经济利益如商誉(包括自创商誉)等,都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考虑到中货币主价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等的限制,这些还无法确认为资产。因此,资产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混合。
随着的改变,特别是创新在企业中的逐步应用,传统的资产确认标准 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国家或国际性的组织如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已将“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转移”作为资产和的确认标准,而不考虑某项工具的法律所有权是否转移(即:交易行为的发生)。这样,有可能会对现行的进行再一次修订,从而导致现金流动制的产生和应用。计量所谓计量,是指量化的过程和方法。计量,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与量度单位的选择。资产
理论的资产计量属性,应该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如果认为资产的本质特征是未来的经济利益,相应的计量属性应该体现:第一,反映产出,而不是过去的历史投入。
这样,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属性,应该是。但是,这一属性无法满足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的要求,因此,具体往往是从投入角度确定计量属性,要求排除人为估计等因素,较为客观,可以验证。而所有计量属性中,只有资产的取得成本(即历史成本)符合上述要求。因此,中资产的计量仍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
在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广泛应用于活动中,企业所持有的资产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为此,一些国家的准则制订机构深度运用新的计量属性,以合理地反映企业所持有资产的价值。是应用较多的属性之一,美国、、英国等的准则制订机构都同意将或准备将公允价值作为因衍生金融工具而形成的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
至于量单位的选择,较为简单。在特价基本稳定的环境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而在幅度较大的环境下,不变购买力单位更为合理。
综观各国会计实务,资产的计量基本上以历史成本/模式为主,即使其物价产生一定幅度的变动,也是如此。这说明,资产计量更多地是从可验证性和操作方便等因素出发的。这多少也反映了会计这门学科的务实属性。
报告资产的报告,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的。但在对资产表中资产方项目的梳理上,存在着/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之争。
按照收入/费用观,是收入减费用后的余额。这样,凡是不符合费用要素规定的各种支出,都不能进入,而在资产负债表的反映。这些不符合资产的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项目,有些不符合资产的本质规定。典型的有各种递延支出或待损失。多采用这一模式报告资产。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指标来阅读,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在阅读及分析资产负债表之前,应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了解:资产
第一,了解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了解资产负债表能向公众揭示哪些方面的信息。具体来说,资产负债是一种静态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即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除了直接反映在报表编制日企业所掌握或拥有的经济资源(资产)、所负担的债务以及股东在企业中应享有的权益外,还可以通过对报表中的有关资料进行处理后间接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是否健全合理和偿债能力高低等多方面的情况。
第二,了解一些与该企业有关的背景资料,如企业的性质、经营范围、主要产品、财税制度和政策及其变化、全年年度中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项等等。除此之外,还须了解一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金融、财会制度、税收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基础分析时,最常用且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有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三种。困难的是要能够熟练地并能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一些企业财务报表那些貌似孤立、单一的信息。最不容易掌握的却是选择何种标准去评价注册会计师或你自己已经获取或处理过的那些信息。
面对资产负债表中一大堆数据,你可能会有一种惘然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何处着手。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
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
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另外,在对一些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 ,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项目,一旦这些项目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再其次,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限于篇幅,我在此主要介绍第一种情况中几项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
第四,在以上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
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他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你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2][4]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在途物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商誉、库存商品、长期股权投资。
会计主体可以主张权益的科目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
资产的减少及减少准备科目
坏账准备、材料成本差异、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8]《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章
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虽然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9]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需要考哪些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