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富士康招工吗的纯利润是多少?

富士康2009年净利润3900万美元 下滑68%
您好,欢迎来到114ic网!
IC生产厂商
电子缩略语
晶体管资料
上一编下一编是谁削薄了富士康的利润?
1年前,郭台铭曾非常不忿地指责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一事:“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因为没有诚信的公司不会长期存在。”现如今的比亚迪取得了比上一年更出色的成绩。就在郭台铭为了频繁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亲自从五台山请来高僧祈福的时候,王传福正在洛杉矶成立美国总部。
比亚迪拥有两个上市公司,其中比亚迪股份2009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34%,达到395亿元,实现净利润37.94亿元,同比大增271.46%。比亚迪另一上市公司——比亚迪电子,2009年收入111.9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7.59亿元,同比减少1%。
而富士康也有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集团上市公司鸿海精密,2009年合并报表收入为新台币1.96万亿元(约4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净利润为新台币756.9亿元,较2008年增长37.3%;另一个与比亚迪电子同为以手机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富士康国际,2009年财报显示,其收入为72.41亿美元,同比下滑22%,实现净利润3962万美元,同比大幅下滑68%。
虽然从总收入来看,富士康远远高于比亚迪,但比亚迪正处于高增长、高收益阶段。而比亚迪的业绩正好与富士康产生此消彼长的效果,因为郭台铭和王传福所做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
&&&&如果王传福将创业时间提前至1974年(郭台铭创立鸿海),那么他可能就是郭台铭。郭台铭实际上是欣赏王传福的。在王传福决意收购秦川汽车时,郭台铭想与其合作,显示了对王传福的认同,但遭到了王传福的拒绝。在两者身上,可以找到很多相似的品质。两人都是工作狂,同时十分简朴,都很霸气并有点独裁,在霸气和独裁之外,是两者对事物的精准判断。王传福在决定投入巨资进入汽车业时,比亚迪曾遭遇基金“洗仓”事件,一天之内,比亚迪股票跌幅超过21%;郭台铭在继模具业务之后进入第二大核心业务——机壳业务时,也曾不被看好。但如今,鸿海已经占领了全球机壳业务一半份额以上。
比亚迪汽车则保持了连续5年超100%高增长!2005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2万台;2006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6万台;2007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0万台;2008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7万台;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已超过44.8万台。
很多人对比亚迪汽车的成功有些不屑,认为其靠着抄袭和买来的发动机造车,底气似乎不足,但是“股神”巴菲特的注资,让我们重新审视比亚迪。其实比亚迪的王牌谁都知道,就是它的电池技术,号称新动力时代的“核武器”,如果真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是业界划时代的突破,巴菲特看重的应该也是这个。从车型上来说,借鉴其他车的样子固然是条捷径,但要获得成功也不容易,谁只要真正占据了市场,谁就是强者。比亚迪当下要做的是将车子的装配质量,钣金,做工等尽快提升,一旦其新能源技术能成熟运用,就能立刻造出一流水准的车子,其前景不可限量!不然的话,全新的动力核心外披着一个相对粗糙的外壳,其扩张的脚步也许会遇到难以逾越的瓶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郭台铭:苹果为富士康贡献的利润未超三分之一
[摘要]对于早些时候外界质疑富士康财务状况依赖苹果等大客户的订单,郭台铭对腾讯科技做出了回应。
腾讯科技 梁辰 4月24日报道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昨日表示,将与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共同出资建设下一代数据中心。他宣称,富士康转型从现在开始,并否认富士康主要依赖等大客户的订单。郭台铭周三在北京出席了与世纪互联战略合作的签约活动。在活动期间,他表示,双方在战略结盟后将在资本和技术层面做全方面的深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设计、开发、制造和建设IDC服务产业链。而世纪互联董事长兼CEO陈升却显得相当谨慎。在回答记者关于双方如何合作的问题时,他选择以合作只是初期、具体不便透露的借口。从现场提供的资料来看,2014年双方将在天津和深圳等地的数据中心项目展开先期合作。此外,在郭台铭的一系列发言中,贵州也是被多次提及的重要地点。郭台铭在会前开始的15分钟准备了两张幻灯片,要向外界展示富士康未来发展的规划。由于场地设施的问题,最终未能展示,不过郭台铭口述了其中的内容。郭台铭表示,富士康的产业优势在于模组化,一旦客户提出需求便能很快提供相应的服务。“3到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郭台铭说。上述资料显示,在这场合作中,富士康将提供厂房设施和配套资源服务,而世纪互联将输出其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市场能力。然而,郭台铭的蓝图并非这么简单。郭台铭说,双方在专利上会进行共享。而在4G领域双方也将合作,世纪互联在香港拥有4G牌照,富士康获得了台湾地区的4G牌照。对于早些时候外界质疑富士康财务状况依赖苹果等大客户的订单,郭台铭对腾讯科技做出了回应。郭台铭表示,富士康的数据并不公开,因此外界的数据只是推测。集团层面来看,从单一客户获得的利润原则上将不超过三分之一。他还表示,富士康将来的收入不只是在硬件,还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和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富士康期望搭建一个平台,让很多的企业能够进行全球化生产。并且,富士康还在扶持内部和外部创业项目。对于转型,郭台铭列举出了未来万物相连后,将会出现的8种使用场景,如教育、安全、财产交易、健康和交通等,并认为这些都是发展的机会。郭台铭表示,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仍然停留在娱乐和信息交换,而这对推动GDP的发展并没有太大帮助。郭台铭称,富士康已经和在教育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他透露,上个星期在台湾,北京来的一群天使投资人与他进行了座谈,对方表示希望可以和富士康合作。
[责任编辑:lincelko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富士康帝国的秘密:供应链上零利润-富士康-数码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热门数码论坛 :
服务热线;029-
富士康帝国的秘密:供应链上零利润
  
  编者的话/ 2010年以来,密集的“数连跳”事件,让富士康沦为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大家在为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惋惜的同时却不明白,一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一家 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企业为何会与“血汗工厂”这样恶毒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在变与不变间,富士康走到企业发展关键点;在成本围追堵截中,我们看到的是左右为难的困境中的企业。本期《中国经营报》富士康真相调查 之四,将继续为你揭示富士康帝国“不能说”的秘密。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任何人都没有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理由。古往今来,但凡卓越成就者,都忍辱负重,坚韧不拨,克服重重困难 成就人生理想。”
  这是刊登在富士康内部刊物《鸿桥》杂志第167期上的文章《韧者无敌》中的一段话,该文刊发的时间是 日,正是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跳楼自杀后的一个月,富士康希望藉此“韧者无敌”的精神鼓励员工正确地对待生命,却终究未能挽留住接下来8个月“数连跳” 猝死的年轻生命。
  富士康到底怎么了?
  试想,23年前的, 不就是凭着“韧者无敌”的精神,站在COMPEX(康柏)的大门口苦等一名采购员,一直等了两天,终于叩开了美国的大门,从此也开启了富士康的国际代工之 路。
  23年后,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富士康,已摇身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却不得不遭遇人们在惋惜年轻生命的同时,对其“血汗工厂”的质 疑。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富士康,又是什么要将富士康推向另一个深渊?
  赚的就是人力成本差
  对于人们普遍熟悉的国内代工行业来说,利润除了来自于对人力成本的控制,还可以来自对原材料成本的谈判。然而,对于富士康这种主要承接来自、 戴尔、、等 国际订单的大型代工企业来说,其利润源泉却更多地要仰仗来自人力资源战略上对成本的调控,因为上述国际大客户早就把供应链上的账目算得清清楚楚。
  在《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有关国际客户向代工厂商发送的“代工询单”(Request For Quotation)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有关原材料/部件(component)在品牌、质量、数量上均已指定,不仅如此,与此后续相关的物流、维 修、培训、用工也都有清晰明确的计算。
  曾经在富士康做过高层管理工作的Charles(化名)告诉记者,“富士康在与这些国际客户的订单关系中,是很难从供应链上创造利润空间的。举 例来说,它为戴尔或惠普代工一台电脑,所有的物料都是对方指定的,比如电脑的机壳塑料用GE的,显示屏用或的,甚至耗材的比例都有明确规 定,而物料价格往往是客户早与供货商谈好的,富士康只须按指定价格向指定供货商进行购买即可。”
  “事实上,这还远远没有结束,精明的客户早就把用工量也计算得清清楚楚,生产线上用多少工人,检修工有多少,都会在合同里做明确的标示,客户只 是按照较高的人力成本的价格支付给代工企业。所以简单来看,富士康赚的就是人力成本的差值。”
  当然,国际客户是不会支付富士康厂房、机器的购买、维修等费用的,所以,这些成本也需要在富士康赚取的人力成本中进行摊销。由于厂房、机器的费 用很难打折,所以富士康要想创造更多利润,就只能加强对人力成本的调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
  然而,仅仅做到这些并不够,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客户对于富士康(代工企业)的要求还远没有结束,交货期与交货质量是紧紧悬在代工企业头上的一 把利剑。不少国际代工合同规定有类似这样的违约条款,“如迟交一只集成电路,那么就要赔偿一台电脑。”
  在如此的围追堵截中,代工企业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挣扎。
  富士康在中国内地找到了期待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能够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彼时,也正是全球制造中心由日本向四小龙再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时期,加 上中国对外资(包括台、港、澳)的税收优惠政策(“五减三免”等)以及郭台铭在公司内外结构上的运筹帷幄,富士康在全球代工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位曾经在富士康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富士康对外只是一个叫法,并未进行工商登记(至少我在富士康时没进行登记),在其内部是数 不清的法人,隔三五年就会注册一批新的,为的就是享受税收的优惠。很多在富士康工作的人都会对其各种各样的公司名称感到混乱,摸不清头脑。”
  然而,就像郎咸平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济大转型,必须重构新的商业模式”,或者至少应该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造。从2008年 1月1日起,中国两税并轨,内外资一律执行25%的所得税税率,当年三减五免的外资优惠待遇一去不返,如此的政策变局使得富士康在与国内代工产业如比亚迪 的竞争中,税务优势明显消失。
  与此同时,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汲取利润源泉的富士康开始遭遇中国劳动法的变革,日,也是中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时间,强制 性的“三险一金”,更高的法律违约成本,对实习期及加班时间的限制,无一不在敲打着富士康已经绷紧的成本控制系统。
  为此,富士康曾有以股权转移方式变身港资,也有向内地和越南进行工厂转移的布局,但所有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成本的支出。
  事实上,在国际客户的代工订单招标中,能够满足国际客户品质要求的外包厂商也就只有包括富士康在内的数家,招标过程更像是一场对成本与交货期的 角逐,价格成为中标的决定因素。竞争到如今,甚至出现不少代工企业为了中标不惜报出亏损价格的情况,知情人士称富士康就不乏“赤字接单”的案例,在一个拼 成本、拼价格的商业模式中,对工人的“剥削”水平必将成为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最终,一个庞大的机体要保住它的生命力,所有压力会一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压在生产线的工人头上,而这些生产线的工人,早已不是在吃苦环境中长 大的那一代,相反他们是独生子女,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我的生命我作主”的一批人,这就像把强大的压力压给最危弱的部分一样,富士康的困局犹然而生。
  在Charles看来,猝死的年轻生命只是困局的导火线,在其背后,富士康需要的是对整个商业模式的深刻反思。
  台干文化面临新适应
  在富士康的成就背后,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郭台铭从台湾带出的那批核心团队。这些人从富士康在台湾创业开始一直跟到现在,他们成就了今天的富士康, 但也让富士康与当今追求公平与社会责任的社会开始产生罅隙。
  一位熟悉富士康的人告诉记者,“富士康当年创业初期,从事的是低端制造业,所以最早跟随郭台铭创业的那批员工,后来作为台干跟随富士康来到内 地,担任各级主管职务,多年的艰苦创业,郭台铭与这些台干结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打是亲,骂是爱’已不会有什么心理创伤。但是,这种文化却从高层一直沿 袭下来,到了底层就会变了味道。”
  “这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台干与内地员工之间的矛盾,而富士康的台干政策形成了其独特的加班文化,反过来也将压力压在内地员工身上。”
  据曾在富士康工作的美籍员工告诉记者,“虽然富士康也像其他企业一样有着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家比着加班的文化,因为在 富士康的台干,不像其他企业的外籍人士一样,可以带家眷,住很好的公寓,下班后就回家,他们通常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趟,由于家不在此地,又只能住宿舍,很 多人无聊都会加班,或者通过加班争取调休,但是对工人来说,这些台干加班,工人或其他员工也必然要跟着加班。”
  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根源是,“郭台铭崇尚军事化管理,因为台湾几乎人人要服兵役,很容易服从和适应,但对内地员工来说,正在新成长起来的 90 后独生子女员工的管理,恐怕并非如此简单。”或许这也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管理课题之下富士康问题爆发更集中的原因。
  去留之间与中国转型
  没有人能弄清富士康在中国的隐形关系网,但富士康雄踞全国第一的用工量,巨额的税务是其与地方政府最为牢固的黏合剂。对于这样的企业,虽然远没 有到要考虑去留问题的时刻,但对中国转型背景的把握却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贸易与制造在全球的转移来自于企业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无须隐讳,这是商业的本质,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但是20余年全球制造向中国的转 移,就像一只巨大的吸血水蛭,吸取的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占用了大量资源,也破坏了环境。
  这也就是2010年两会之前国家领导人一改当年分赴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进行考察的惯例,将主要精力全部奔赴江苏、浙江,探讨中国经济转型深重 使命的原因,而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方式成为2010年中央高层的工作重点。
  这也就意味着,当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增加人力及环境的违约成本的时候,任何一个富士康类型的企业,可能都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
 编辑:刘钊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一、原创内容页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img alt="
<img alt="
<img alt="
<img alt="
<img alt="
<img alt="
<img alt="
华商网推荐经销商
· 电话:029- 地址:西安市案板街中人通讯南区2号 西安雁塔路东新科贸A座南门1-1-12A(首派旗舰店)· 电话:  地址:西安市新民街海星智能广场负一层东24号· 电话: 400-626-9339 地址:西安东大街619号钟楼邮政酒店办公区405室·西安MID专卖 电话:029-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赛格电脑城3楼A3052·非常365手机网 电话:029- 地址:西安市案板街八方通讯广场2楼B-025·西安手机超市 电话: 029- 地址:西安市西华门中建世纪领域A座207室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富士康利润遭人力成本压榨 郭台铭被逼四处搬家
[导读]而内陆省份也显示了对富士康的欢迎,在税收、土地、开厂流程等方面都予以特殊照顾。
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中国,2012年,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而与此同时,国际代工巨头鸿海正在将自己的制造工厂转移海外。显然,在沿海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的趋势下,鸿海正在寻找下一个廉价劳动力聚集地。越来越爱“出海”随着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哪里有市场就去哪里”的经营策略,鸿海出走海外的步伐正在加快。9月20日,鸿海与之一的巴西圣保罗州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投资1400万打造巴西富士康工业园区。富士康计划新工厂将在2014年开始生产,在2016年达到满产。目前,鸿海在巴西已有8家工厂。 而巴西并不是鸿海在海外的唯一选择。郭台铭今年稍早曾表示,将扩大在巴西业务,在日本和德国投资,而下一步将放眼印尼和缅甸。8月中旬鸿海新闻发言人邢治平向媒体确认,鸿海的确在评估印尼投资,他预计今年年底将在印尼设立第一间工厂生产手机。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吉塔&#183;瓦加万日前也表示,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在该国建立业务,未来5至10年在印度尼西亚投资50亿至100亿美元。一位熟悉鸿海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欧美经济增长缓慢、中国大陆员工工资上调,鸿海一直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加快在巴西和印尼的投资,主要在于其低廉的劳工成本及的市场。 事实上,鸿海在投资巴西之前已经开始了海外扩张。日,鸿海科技集团宣布透过新加坡子公司以3600万取得原斯洛伐克液晶组装厂股权,累计持股达90.1%。连同去年底买下索尼的墨西哥液晶电视组装厂和有媒体报道的将再买进西班牙组装厂。有消息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非洲也在郭台铭的考虑范围。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对此表示,鸿海在海外扩张一方面能接近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能够缩短运输的时间,减少关税。这对急需降低成本的富士康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富士康方面对鸿海的巴西投资事宜未予回应,宣称一切将以公告为准。展开内迁运动相较于在海外的频繁大手笔投资,今年鸿海在大陆的新投资建厂事宜寥寥。除了鸿海准备接手夏普在南京的电视工厂以外,8月20日郭台铭在首届世界晋商大会上透露,未来5年富士康将投资千亿元,将晋城打造成全球精密制造之都。但郭台铭的这项投资计划在2011年时就已与山西省达成。这项投资计划的背后,是富士康从深圳的大举内迁。2010年8月,郭台铭已明确表示,除将园区迁往西部外,还打算回台湾寻找地点,把部分工厂迁回台湾,以自动化的“无人工厂”运作。此后的一段时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最初的生产基地深圳大规模减员,从沿海到内陆,富士康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富士康向中国内地搬迁工厂的计划已基本完成。深圳富士康因为接了的订单,所以每天还都在招聘。但富士康已经逐渐将业务分流到全国了。他分析称,富士康不会从深圳撤出,未来深圳主要作为研发基地和苹果相关的事业群,规模大概在10万人左右。 罗清启分析称,富士康等工厂不断地向中国内陆省份投资转移,为的就是寻找更低的要素成本。而内陆省份也显示了对富士康的欢迎,在税收、土地、开厂流程等方面都予以特殊照顾。搬家背后的成本在鸿海出走与内迁的背后,是沿海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代工企业利润的不断下降。“跳楼门”以后,富士康始终面临着压榨员工的指控。从日起,富士康集团对企业作业员、线长、组长薪资进行调整,员工整体薪资水平提升30%以上。今年5月郭台铭在富士康的中国总部破土典礼上宣称要让大陆员工的薪资较现行再调高一倍。此举意味著今年底前,富士康员工的底薪将会由目前的2200元增至4000元人民币,增幅达到82%,预计今年底大陆员工的薪酬将超过本部。而1980年代末,在中国台湾聘一个人的薪水,在大陆可聘12-15人,这个优势到了现在已经变得并不明显。与此同时,地处东南亚的印尼薪资成本却是亚洲最低的。亚洲开发数据显示,印尼平均月薪仅113美元,不到泰国的一半,是中国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许多鞋业和纺织业公司纷纷将生产业务从中国和越南迁往印尼。而另一个让鸿海头疼的事实是,企业的利润一直在下降。尽管富士康集团接了苹果的大量订单,但该公司今年1-3月利润率仅0.9%,而年初鸿海公布的这一数据是2%,这也导致了富士康的大量亏损。公布了截至日的上半年业绩,期内富士康国际总营收25.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9.94亿美元下滑16.37%,净亏损2.26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764.8万美元。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出现上半年亏损。另一方面,富士康的大举内迁也对利润下降造成影响。鸿海精密公司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鸿海将主要原因归结于富士康在中国内陆地区的扩张造成公司的开支显著增加。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富士康这家拥有上百万人的国际代工巨头的迁移让人关注。在成本不断增加、亏损严重的当下,鸿海必须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海外和内陆腹地转移。然而,富士康在内地招工的困难已经显现出内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而这招“搬家”战术在海外是否能帮助鸿海走出困境还需要观察。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jby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年富士康招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