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总周转期是指?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7页免费11页免费73页免费7页免费8页2下载券7页免费2页免费289页2下载券2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8页2下载券2页免费3页1下载券5页免费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整​理​的​政​经​容​易​考​到​的​计​算​的​公​式​,​简​单​易​理​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查看汇总&&&
  一、名词解释
  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劳动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折旧、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二、单项选择题
  ⒈ 产业资本的最根本特征是()
  ① 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利润 ② 创造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③ 通过买卖活动获得利润 ④ 雇用工人来创造剩余价值
  ⒉ 产业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阶段上价值周转方式上的区别使资本分为()
  ① 借贷资本与商品资本 ② 实体资本与人力资本
  ③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④ 货币资本与生产资本
  ⒊ 产业资本不包括的一项是()
  ① 投入制造业的资本 ② 投入建筑业的资本
  ③ 投入农业的资本 ④ 投入金融保险业的资本
  ⒋ 产业资本的最根本特征是()
  ① 获得利润 ② 生产剩余价值 ③ 实现剩余价值 ④ 分配剩余价值
  ⒌ 产业资本的循环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① 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生产资本 ②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③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④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
  ⒍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中不包括()
  ① 资本家消费剩余价值的多少 ② 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低
  ③ 市场销售情况 ④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⒎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依据是()
  ①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 ②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③资本的使用时间长短 ④资本不同部分的价格高低
  ⒏ 资本主义远洋公司的货轮、铁路公司的列车属于()
  ① 固定资本 ② 流动资本 ③ 可变资本 ④ 商品资本
  ⒐ 可变资本周转加速可以()
  ① 提高剩余价值率 ②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③ 节约预付的可变资本 ④ 节约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
  三、多项选择题
  ⒈ 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
  ① 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  ② 自然力对劳动对象作用是时间 ③ 劳动时间
  ④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⑤ 停工时间
  ⒉ 以厂房、设备、机器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① 流动资本 ② 固定资本 ③ 不变资本
  ④ 可变资本 ⑤ 生产资本
  ⒊ 运输公司中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
  ① 劳动资料 ② 劳动对象 ③ 固定资本
  ④ 流动资本 ⑤生产资本
  ⒋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划分的区别是()()()()()
  ① 划分目的不同 ② 划分内容不同 ③ 划分依据不同
  ④ 划分时间不同 ⑤划分阶段不同
  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表现在()()()()()
  ①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 周转速度不同 ③ 价值回收方式不同
  ④ 流通方式不同 ⑤ 物质要素更新的方法不同
  ⒍ 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① 每个生产过程剩余价值量的增多 ② 年剩余价值量的增加 ③ 预付资本量的减少
  ④ 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⑤ 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⒎ 造成固定资本正常损耗的是()()()()()
  ① 由于使用发生的损耗
  ② 由于自然力作用发生的损耗
  ③ 由于人为因素使机器损坏
  ④ 由于劳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⑤ 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而引起的原有固定资本贬值
  ⒏ 货币循环理论丰富了资本的概念,表明了资本()()()()()
  ① 只能被理解为运动,而不能被理解为静止物
  ② 是自行增殖的价值
  ③ 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④ 离开运动,其价值不能增殖,剩余价值也无从产生
  ⑤ 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⒐ 通过比较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可知,只有()()()()()
  ① 货币资本循环能揭示出m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② 货币资本循环形式能揭示出m的来源
  ③ 生产资本循环形式能揭示出m的来源
  ④ 生产资本循环形式能揭示出m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⑤ 商品资本循环形式能表明生产和消费的内在联系
  ⒑ 为了弥补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损失,资本家采取的办法有()()()()()
  ① 利用新技术 ② 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③ 延长劳动时间
  ④ 提高劳动强度 ⑤ 提高对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⒒ 产业资本是()()()()()
  ① 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② 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并完成其相应职能的资本
  ③ 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等部门的资本
  ④ 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资本
  ⑤ 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本
  ⒓ 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可以()()()()()
  ① 节省流动资本 ② 节省预付的可变资本 ③ 增加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
  ④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⑤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产业资本?它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按照政治经济学的产业资本概念,目前所说的在第三产业中运动的资本是否都是产业资本?
  2、为什么产业资本循环需要保持连续性?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3、思考纯粹流通时间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会对资本的增殖造成限制。
  4、思考纯粹流通费用的支出与资本在生产中的支出之间的本质差别。
  5、固定资本的磨损所丧失的价值是如何通过折旧来补偿的?
  6、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是怎样计算的?
  7、资本周转对社会生产部门间的比例有何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中各个阶段上一般商品职能和生产职能如何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阶段?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统一的内容是什么?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年剩余价值率?怎样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六、计算题
  1、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
  2、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10年;乙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5次,资本有机构成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求
  (1)两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各为多少?(2)年剩余价值率各为多少?(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产业资本: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货币资本:指产业资本在购买阶段上采取的职能形式,其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物质条件。
  生产资本:指产业资本在生产阶段上采取的职能形式,其职能是生产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商品资本:指产业资本在惜售阶段上采取的职能形式,其职能是实现商品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资本周转: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周转时间:指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周转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劳动时间: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生产时间:资本处在生产阶段的时间,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直接生产阶段开始到生产出产品为止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及停工时间。
  流通时间:资本循环过程中处在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的时间。
  固定资本: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折旧: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
  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
  预付资本总周转:指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二、单项选择题
  ⒈ ④ ⒉ ③ ⒊ ④ ⒋ ② ⒌ ② ⒍ ① ⒎ ① ⒏ ③ ⒐ ②
  三、多项选择题
  ⒈ ①②③④⑤ ⒉ ②③⑤ ⒊ ①③⑤ ⒋ ①②③ ⒌ ①②③④⑤ ⒍ ②③⑤ ⒎ ①②④⑤⒏ ①③④⑤ ⒐ ①③⑤ ⒑ ①②③④⑤ ⒒ ①②③ ⒓ ①②③④⑤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答:⑴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⑵ 产业资本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生产剩余价值,这一根本特征使产业资本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其它一切形态的资本都是在产业资本活动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特有的运动。
  2、答:⑴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⑵ 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表明资本离不开运动,资本的概念中必然包含着运动,资本一旦停止了运动就不能增殖,因而也就不成为资本。⑶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处在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处在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3、答:⑴ 流通费用:资本在流通阶段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还要发生各种费用,这部分费用就是流通费用,为了与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发生的费用相区别,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所支出的费用被称作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商品的时间、商业簿记、货币制造和磨损。⑵ 耗费在这些方面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也不能在出售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它只能在社会总剩余价值中扣除。
  4、答:⑴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有形磨损即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即精神磨损。①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②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⑵ 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叫做固定资本的折旧。
  5、答:⑴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⑵ 计算公式为:
  6、答:⑴ 由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生产物质内容不同,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⑵ 在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需要社会不断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却不向社会提供产品。⑶ 这样,必须合理安排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那些在一定期间内不提供产品但却需要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部门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生产和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产。
  7、答: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那么,M&=M/V=m&n。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答:⑴ 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依次通过销售、购买、生产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商品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Wˊ一GˊG一W&P&Wˊ
  ⑵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而商品资本又是生产过程的结果。②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全部被社会所消费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因此,商品资本的循环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③商品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因为在这一循环形式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流通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商品的被消费,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⑶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产业资本运动的本质。
  ⑷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
  2、答:⑴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两者的区别归纳起来有:①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价值则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② 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③ 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性预付,多次收回,回收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性预付,一次性收回,回收期短。④ 物质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⑵ 两种划分的区别:① 划分的依据不同。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② 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③ 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3、答:⑴ 流通时间和费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完成使用价值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化所必须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一部分是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以从性质上仍属于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是完成价值形态的变化,在这一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不增加任何社会使用价值,这一类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被称为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这里所论述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只是指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
  ⑵ 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循环过程中处在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的时间,其中,更为重要的售卖时间。资本在流通时间所执行的职能是完成资本价值存在形式的变化,并不增加任何使用价值,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商品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在资本的流通时间内,资本的形态和地位决定了它不能作为劳动的吸收器来占有工人的劳动。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就越是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增殖,因而,流通时间对资本增殖构成了限制。
  六计算题
  1、解:(1)n=U/u=12/3=4(次)
  n=U/u=12/0.5=24(个月)=2(年)
  答:(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为4次。(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为2年。
  2、解:(1)年剩余价值量:
  M甲=v&m&&n=100/(9+1)&100%&10=100(万元)
  M乙=v&m&&n=100/(9+1)&100%&15=150(万元)
  (2)年剩余价值率
  M甲'=M/v=100/10=1000%
  M乙'=M/v=150/10=1500%
  (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2.08(次)
  n乙===9.08(次)
e书题库免费下载
推荐的课程考研学习网,提供2011考研大纲、2011年考研报名时间、2011年考研最新招考简章、考研英语大纲、考研数学大纲、考研政治大纲等考研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51.资本周转  资本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时,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表示。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总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指总资本价值在1年中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5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则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实物形式在报废前固定不动。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从流通中全部收回。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仅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不同,在物质更新方式和价值周转时间上也是不同的。  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  53.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的价值按其磨损的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销售,不断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这叫固定资本折旧。根据固定资本损耗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即用于补偿固定资本价值的货币,叫折旧基金或折旧费。固定资本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是指由于生产性使用或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的损耗,又叫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价值贬损,又叫精神磨损 (2005年单项选择题第6题)。  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4000元 【D】    54.预付的总资本周转〖HT〗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公式是:年预付资本总周转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额/预付资本总额。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占多大比例;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周转次数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差异。  55.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量就是资本在1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M=mn)。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M'= M/v = m'v n/ v = m'n) (2006年单选题第5题)。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 , 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D】    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它可以节约预付总资本,特别是其中的流动资本。第二,它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剩余价值率已定时),提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56.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它的规模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实现方式: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前者指扩大再生产规模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后者指扩大生产规模主要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再生产的这两种实现方式,可以对应于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粗放型发展模式和集约型发展模式。  57.社会总资本运动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又叫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本相联系的运动叫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 + v + m三部分构成的原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 m)=Ⅱc ,由此派生:Ⅰ(c + v + m)=Ⅰc + Ⅱc,Ⅱ(c + v + m)=Ⅰ(v + m)+ Ⅱ(v + m)。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 + m)&Ⅱc和Ⅱ(c + m - m/x)&Ⅰ(v + m/x) (2004年单项选择题第4题);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V+M)&ⅡC D.Ⅱ(V+M)&ⅠC 【C】  实现条件:Ⅰ(v +Δv + m/x)=Ⅱ(c +Δc),Ⅰ(c + v + m)=Ⅰ(c +Δc) + Ⅱ(c +Δc),Ⅱ(c + v + m)=Ⅰ(v +Δv + m/x)+ Ⅱ(v +Δv + m/x)。  5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讲是太多了。经济危机期间的所有现象,都是由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每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发展阶段。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的更新。  二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周期缩短、危机频繁;各周期界限不十分明显、复苏和萧条阶段不易区分;各国危机爆发的时间不一致;破坏性较小;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即滞胀。  59.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它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重要体现,又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表现为三种形式:国有企业、国有私营企业、国私合营企业。  60.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  干预和调节的目标是为了维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政策措施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为此,国家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主要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由于相关情况不断变化,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机构发布为准!
转载资料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资料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果本站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最近浏览过的信息
暂无最近浏览记录《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请高手帮帮忙啊 !_百度知道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请高手帮帮忙啊 !
治经济学管理;机器设备价值15万元。求第二次生产过程结束时?什么是级差地租,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构成:填空题,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差额越大,与{ }成反比。8在所用资本一定的条件下。求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流动资本为10万元: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因素具有怎样的关系,一年周转5次。简答题,可使用20年。{1}:1。2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构成,假设不变资本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中厂房价值为10万元,可使用5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计算题。7工作日的最低限度是{
}.请计算该资本家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后,假设不变资本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2}.假设资本家把第一次生产过程结束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半转化为追加的资本,资本有机构成为4:1。2.某企业的固定资本为3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的区别是什么:1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 },最主要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具有特殊性:1. 某资本家最初有资本5000万元?它产生的条件。4资本周转速度可以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方面进行考察、原因和源泉是什么,它等于{}和{}之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与{}成正比,剩余价值率为100%。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 }。6利润率总是{
}{大于|小于|等于}剩余价值率,可以用10年,越{ }{有利于|不利于}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为4;小工具价值为5万元。5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提问者采纳
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5+1;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1000  价值构成.():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1000=4:{题有点乱哦}  {1}?  答,劳动力商品的买卖  4  填空题  1:1  {2}资本有机构成:4OOO,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2000=2:  不变资本:1  2 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0。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5:1000  剩余价值:是对土地的私营垄断  源泉。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② 划分的目的不同?它产生的条件,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40=53&#47,周转次数
周转时间  5,使用价值  3;40  简答题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因素具有怎样的关系:级差地租的实体是超额利润,其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  条件;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6.该资本家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后,小于  7:① 划分的依据不同;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5+1+50)&#47。③ 划分的内容不同:4000  可变资本。  什么是级差地租,它是雇佣工人为产业资本家创造的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必要劳动时间  8。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有利于  计算题;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决定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构成?  答?  概念。  原因。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由土地的自然力的等级差别性而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等级差别性。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
其他类似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填空题上面的兄弟答了我就不重复了。计算题不好写过程。简答题: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重要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它们划分的根据,对象和目的都不同,前者是根据剩余价值的来源划分的,后者是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的;不变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可变资本包括劳动者;固定资本包括劳动对象,流动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前者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后者是为了研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土地等级而产生的地租就是级差地租。它产生的条件是土地具有优劣。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源泉则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付资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