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判断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来自于网络,所搜集文档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均严格按照道客巴巴->文档分类->所有文档->分类。对每篇文档详细释义做出了合理推敲,并对其精确划分了类别。例:淘宝计划书1 ->(标题)->所有文档->(企业档案)->(分类)->创业计划。旨在让大家把搜索到的文档对照标题,参照分类。一看便一目了然成竹在胸,放心下载,安心使用。笔者主要搜集了一些常用文档,如论文,工作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报告,方案,课件,试题,试卷,答案,职业资格考试,策划营销.....等等一些教育学习,办公写作,商业经营,实用性极强的文档,您若觉得对您日常学习,商业经营,社交沟通,办公写作有所帮助的话就关注我吧。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会计判断及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12:2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会计判断及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DOC
官方公共微信-> 会计判断到底有没有谱
选择搜索分类
财务管理论文
行政预算管理论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学校财务管理论文
医院财务管理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
高会考试辅导
房地产建筑财务管理
会计硕士论文
金融财务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高级经济师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会计判断到底有没有谱
方法研究:会计判断到底有没有谱――从三家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看其对利润的影响
如果说,过去几年利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来操纵上市公司利润的情况比较多见,那么,今年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面的一些做法变得更为引人注目了。
  由于在面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面的问题时,往往需要依靠企业会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再加上这方面的会计问题具有专业性强,对其合理与否的判断所需信息多,这不仅会使一般的投资者难以判断,甚至有时令会计专业人士仅从外界也难以评判。因此,在有的案例中,究竟是混淆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之间的区别,还是合理的职业判断,就大有讨论的必要了。
  究竟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上海J公司在2001年年报中称:发现该公司拥有直接股权30.50%、间接股权3.195%的一家投资企业的资产中有“在建工程”4.5亿元为98年及之前投入的社会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决定对该在建工程按照J拥有该投资企业股权的比例全额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约1.52亿元,但反映在J账面仍是“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财会[2001]17号文件的规定,公司从日起对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对该变更的影响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减少期初未分配利润1.14亿元,减少期初盈余公积3801.31万元,增加期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约1.52亿元。而这正是构成该公司境内外审计净利润差异的主要内容:按国际会计准则需将这1.52亿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失,于是原本9743万元的净利润变成亏损6305万元。
  J公司将仅需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在建工程的减值视为公司自身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从而进行了追溯调整。但笔者认为,由于在J公司账面上所反映的只是“长期股权投资”,而非“在建工程”,所以还是应作为投资业务进行核算更为妥当。按规定企业的长期投资应当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联营公司在建工程的减值将会直接减少其净资产,对J公司而言则反映为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下降(即对资产减值金额的估计发生变化),所以此时应将其视为会计估计的变更计入当期损失,而不应作为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何况对该投资企业中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另外1.78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费用,J公司就是按拥有其股权的比例全额计提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失(约6015.44万元),相应减少本期净利润6015.44万。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当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当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即不能对该变更的影响数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而应将其计入变更当期。
  变更期初余额就能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吗?
  上海W公司年报中称: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了2477.6万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乍一看很合理,但我们比较其去年年报后却发现2001年“在建工程”的期初余额已经发生了变更。该公司2000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显示,“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21.6万元,而在2001中期(也经审计)及年度合并会计报表注释中,“在建工程”的期初余额却是2988.6万元,多出的那2767万元乃是“盛丰房产(福民商厦)”的金额。W公司对该项目计提了2477.60万元的减值准备(未全额计提,计提比例为89.54%),并全部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2000年合并会计报表“其他应收款”项目的注释显示:上海盛丰房地产有限公司正是当年的欠款第一名,为1997年借款,金额是2767万元。乃是W公司于1997年与盛丰房产签订《参建协议书》,“参建福民商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定价3000万元”,根据协议参建项目本应于日前交公司使用,但截至2000年年末该参建房仍未交付;公司又曾于日支付盛丰房产3个月的暂借款100万元。截至日经函证公司对盛丰房产的债权本金为3100万元,而1999年度公司与盛丰房产进行贸易曾收到333万元,故至2000年末余额为2767万元。
  也就是说,W公司那所谓“盛丰房产(福民商厦)”在建工程项目原先本是“其他应收款”,由于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只能计入当期损益,而本次对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可以进行追溯调整,计入期初留存收益。因此若不是期初余额发生了变更,一旦对“盛丰房产(福民商厦)”项目那2767万元计提全额减值准备并计入2001年当期损益,W公司2001年度净利润非但不能达到现在的2751万元,还极有可能出现亏损。
  是会计估计变更还是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上海H公司年报中称:对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法减少期初留存收益。而该差错事实上却是补提以前年度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1277.18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05.44万元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21万元。这一追溯调整导致1603.62万元的巨额损失不需要反映在2001年损益中,全部被以前年度所消化,而该公司2001年净利润不过107.89万元。
  H公司2001年中报就因未对1992年发生的广州经济开发区穗发油汽公司(667万元)和北京三联经济发展公司(280万元)两笔共947万元的预付账款计提相应的准备金而被出具了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董事会对此进行说明时称:投资北京三联的款项是用于建造位于北京昌平的房产,由于本次北京申奥成功,该房产有升值的可能;投资广州穗发的房产公司已收回近一半的投资,所以上半年没有提取减值准备,董事会将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在今年7月份提取减值准备。其2001年第三季度报告则显示:第三季度已对北京三联计提了46.67万元的坏账准备(按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但到了2001年年报该事项却变成:“因本公司中期报告审计时,其中有947万元该(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出具了有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对本公司的部分投资要求追溯调整,计提全额的坏账准备,本公司是为了纠正以前的做法,根据该投资的实际情况,予以计提1998年的坏账损失”,于是H公司便将其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计入了期初留存收益。由于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认为)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前需先将其转入“其他应收款”,我们从H公司2001年度《资产减值明细表》“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项目中可知其年内最终还是未对“其他应收款”计提任何坏账准备,反而转回了近460万元。原本已在第三季度所提取的那46.67万元的坏账准备想必也被追溯调整到了2001年年初。
  莫把会计职业判断当成操纵利润的新方法
  会计估计本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能精确地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这就是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并不表明原来的估计方法有问题或不是最适当的,只是表明会计估计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目前已经失去了继续沿用的依据。此时无须追溯调整,只需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即可。而对于重大的会计差错更正,则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即将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计入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两种处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会影响当前的净利润,而后者则只影响期初的留存收益,而不影响当期的净利润。
  H公司编制中报时判断由于北京申奥成功,“投资”北京三联的款项有升值的可能;“投资”广州穗发的房产公司已收回近一半,所以上半年没有提取坏账准备。编制三季度报告时,也已计提了46.67万元的坏账准备。到了编制年报时又因“账龄在三年以上”,所以估计北京三联和广州穗发的款项“无法收回”从而全额计提了坏帐准备(但却是追溯调整到以前年度)。对比这3份报告的措辞,笔者认为这是公司的管理层对款项可收回性的判断出现了变化,属于会计估计的变更,其影响数应全部计入2001年当期损益。而H公司将会计估计变更作为会计估计的差错,进而视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三家公司的报表均由上海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H公司加了解释性说明)。而且W与H两份审计报告的(副主任级)签字注册会计师还是同一人。这家事务所今年早些时候因向全国同行发出“不做假帐”的倡议而备受业内瞩目。更令人关注的是,该注册会计师对另两家同时发行A、B股的LT与JD公司的审计中,在分别按国内外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如何消除以前年度会计估计差异影响数这同一问题上却作出了不同的职业判断(详见本报日第3版年报话题栏目)。
  对某一会计处理究竟是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处理,的确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与注册会计的职业判断,但职业判断并不是没有谱,更不是一种操纵利润的新方法。由于这方面的会计问题更具专业性和隐秘性,笔者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在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事后审查及对上市公司进行巡回检查时,应将其作为重点予以关注,对故意混淆三者概念,并以此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和有关会计师事务所予以严肃查处。
来源:中国证券报
会计论文相关标签:会计判断题````
会计判断题````
9.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成本的,无论是否收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对& 错&& & 10.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 对& 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发生了改变。老准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且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确认损益。涉及补价的交易中,收到补价的一方确认损益,且损益仅以收到的补价所含的损益为限。新准则规定符合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不涉及补价时按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用公式表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价值。涉及补价时,支付补价方按换入资产成本(公允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收到补价方的按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对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是否收到补价,均不确认损益。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方面,新准则变化在于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是否收到补价或支付补价,均确认损益,且损益不限于收到补价部分;而对于不具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收到或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老准则要求,涉及多项资产交换时,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新准要求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与老准则一样,也是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分配标准,将换入资产成本总额进行分配。而对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则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据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所以,第九题:错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未来发生的现金流出是为了维持资产正常运转或者原定正常产出水平所必需的,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将其考虑在内。
所以,第十题:对
其他回答 (2)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会计判断到底有没有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页免费13页免费12页免费9页免费8页免费7页免费3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
会计判断到底有没有谱|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012初级会计判断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3页免费54页免费16页免费18页免费16页免费18页免费18页免费19页免费18页免费87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1下载券302页1下载券9页免费3页免费7页免费
2012初级会计判断练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