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方法后的举措也要swot四步走吗

返回主站首页
内蒙古招商引资SWOT分析
发布时间:
Wed Sep 25 00:00:00 CST 2013
&&&&浏览:657次
&&&&信息来源: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本作为经济活动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全球资本的快速流动直接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均依靠大量引进资本。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就是世界各国资本的大量投入带来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1.48万亿美元,而伴随这些资金引进的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同样,引进外部资本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依托政策、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央企、大型民企投资,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各地对招商引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引资方式的日趋完善,招商引资的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不仅外资企业投资步伐放缓,也制约了国内的投资增长和产业转移。同时,国内省市都在不断加大开放力度,一些省区也来我区开展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活动,这是前几年很少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进行SWOT研究,在全面分析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建议十分必要。
  一、我区招商引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振兴战略机遇,下大力气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1年—2012年,全区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从184亿元增加到3514亿元,年均增长30.7%。累计引进资金达1.9万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近三分之一,其中,呼和浩特、锡林郭勒、阿拉善等盟市占比达到50%以上。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招商引资初始阶段。主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在这一时期我区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阶段,大力实施国企改革,努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始了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形式是政府出面组织相关企业参与洽谈和合作,以及国家部署的对口开展大规模经济技术人才帮扶活动,行政色彩很浓厚,市场化运作内容较少。
  二是招商引资高速发展阶段。主要是“十五”时期。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治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办法,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抓住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机遇,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招商引资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2001年—2005年,全区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从184亿元增加到1097.1亿元,年均增长56.3%。神华、大唐、西部矿业、华能、中铝、中电投等大企业入驻内蒙古投资发展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迅速做大经济总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三是招商引资稳步发展阶段。主要是“十一五”至今。经过5年的高速发展,内蒙古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引进产业要突出产业升级、产业多元和产业延伸,工作方式上也开始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年,全区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从1365亿元增加到3514亿元,年均增长17.1%。招商引资方式也由政府主导引进央企、大企业转变为政府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开展会展招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等。
  二、我区招商引资工作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由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四个英文单词组成,主要是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外条件,得出研究对象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并据此得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北与俄蒙接壤,边境线长4200多公里,拥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9个口岸,4条欧亚陆路国际大通道中有3条经过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横跨“三北”,与八个省区交界,既是京津和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区域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的区位优势日渐明显,为与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和向北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距离市场近,使得资源优势较易变为经济优势。
  二是自然资源富集。内蒙古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地下资源方面,现已探明的矿种有141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70种,其中稀土、煤炭等13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及高岭土、芒硝、石墨、天然碱等非金属资源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天然气储量1.67万亿立方米,预测石油资源量30—40亿吨。地上资源方面,内蒙古天然草场总面积达13亿亩,森林3.5亿亩,均居全国首位;耕地面积达1.0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风能可开发利用量3.8亿千瓦,太阳能总辐射千瓦时/平方米·年,分居全国第1和第2位。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是产业基础良好。内蒙古正在加紧建设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也很迅速。已形成10亿吨原煤、550万吨甲醇、140万吨煤制油、2200万吨钢材、233万吨铝、5万辆重型载重汽车、15万辆乘用车、7000台(套)风机的产能。全区电力装机达7828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装机1670万千瓦。2012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肉类245.7万吨,牛奶910.2万吨,绒毛11.2万吨。特别是以稀土产业链、生物产业链、绿色清洁能源产业链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为我区招商引资带来新的投资热点。
  四是政策优势突出。自治区根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和我区发展定位,相继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指导意见,促进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双百亿工程”以及吸引人才等一系列政策,全面系统地加强了我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优势。特别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我区发展实际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明确要建成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并且在工作重点上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这一思路的提出,为我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明确了工作方向。
  五是基础设施成熟。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的建设,全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商务成本“洼地”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园区条件成熟。全区8个国家级和54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土地供应充足,经济较发达的呼包鄂地区工业用地平均价格不到沿海发达省市的一半。二是能源供应保障程度高。电力装机居全国前列,大工业用电现价每度不超过0.5元,对电力需求较大的企业,还可按电力多边交易实施直供电价格。三是交通设施完善。已经形成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区有营运机场14个,通航城市达到70个,航线229条,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出行便捷顺畅。
  (二)劣势分析。
  一是地域广袤商务成本较高。内蒙古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约等于2.5个四川,6.5个广东,12个浙江。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到阿拉善盟最西部的公路距离近5000公里,相当于呼和浩特往返香港的公路距离,较远的交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务成本。从发展旅游业角度看,内蒙古景区间距离遥远,也不利于打造短时间旅游黄金线路。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较弱。内蒙古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2011年,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为0.6%,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区重点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带头人奇缺。每万人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领域,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3%,直接创新人才较少。教育领域的学科设置也与产业发展不很适应,快速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所需人才培养的不够。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极大的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区转移。
  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能源、原材料产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这些产业作为支撑。能源原材料产业作为内蒙古的优势产业,继续发展的潜力较大。但是这些产业能耗高、排污多,尽管内蒙古近几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不断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但产业规模扩大始终会增加新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使得内蒙古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十分困难。继续承接能源、资源型产业受到节能减排控制性指标的制约。
  四是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企业融资比重标志着一个地区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传统银行间融资比重越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越高。目前我区有境内上市公司24家,仅占全国的1%,在全国各省区中居27位;市值2969.5亿元,占全国的1.3%;上市公司股权融资66.4亿元,占全国的1.1%,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8.96亿元,仅为全国的0.8%。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高度依赖,不仅使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也使得微观经济运行缺乏缓冲机制,近两年我区出现的企业融资难现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此影响。
  (三)机遇分析。
  一是市场机遇。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初级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对我区能源、化工、冶金等主导产业影响较大,但是未来五到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换代,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重化工产品强劲的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据预测,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到40亿吨,电力装机将达到14亿千瓦,有色金属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新能源将加快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将会有效地刺激内蒙古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战略投资者来我区投资兴业。
  二是政策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继续加大生态、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投入,这将有利于内蒙古充分发挥能源和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我区的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扶持银行、保险、证券发展的金融政策,倾斜的财税、投资、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将为我区经济平稳发展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我区发展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政策环境。
  三是资本加速转移机遇。从国际看,资本流动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扩张,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今天,我国经济仍保持经济增长基本稳定,对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国际产业和技术向我国转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国内看,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民营企业,充足的资本所带来的逐利性,注定这些企业要寻找投资渠道和投资目标,一些发达省市主动来我区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共建园区就是很好的例证。沿海发达省市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加工企业,随着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规模巨大,我区扩大资本引进的机遇不断增加。
  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我区的传统产业、重化工业的比重较大,随着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区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将会得到充分发挥。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区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煤电、新能源、新型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能耗少、低排放、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威胁分析。
  一是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09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下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放缓。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特别是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2010年末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我国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外需拉动,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50%以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造成我国外需疲软,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国内的投资消费增长。我区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造成我区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主要工业产品有效需求不旺,价格下跌。这些情况对我区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目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持续低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剧对华发展的遏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愈显复杂。同时,世界各国纷纷举起招商引资的大旗。美国打造横跨23个部委的招商引资工作组——“选择美国”办公室,并建设一个名叫“选择美国”的门户网站,该举措标志着美国政府对国家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变革。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利用其靠近主要航线、劳动力成本低廉和优惠的政策等优势,已经成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招商引资竞争正在从国内演变为“全球化”。同时,国内产业转移竞争也由中西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内,如广东省引导省内企业向粤北山区转移,江苏省通过苏南苏北共建园区,促进地区产业互动发展。中西部省区也都出台了趋同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竞争趋向白热化。
  三是国家限制性产业政策影响加大。我区依托资源、市场、政策优势建立起来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不但拥有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而且经过近几年努力,不断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煤直接和间接液化,煤制烯烃、二甲醚、乙二醇、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项目。目前,这些产业大规模发展下游产品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近年来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包括限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全国统一的产业调控政策,一方面,促进了我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有些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节能环保方面给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制约,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我区引进能源、资源类特色优势产业。
  四是俄罗斯、蒙古政策走向不利于我区发展口岸经济。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深化,我区与俄罗斯、蒙古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中俄间陆路运输的65%和中蒙间的95%均经过我区各口岸,我区与俄蒙在人文、科技、教育、生态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扩大。但是也要看到,俄蒙两国政策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特别是蒙古近年来不断出台限制政策,一方面限制我区企业赴蒙投资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同时也减少资源、原材料向我国的出口。这些新情况的出现给我区依托口岸优势发展沿边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加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对策
  在全面分析我区招商引资内部存在的优势、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结合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实际,进一步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化解威胁,提出改善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是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传统的招商引资是依托政府建立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园区,通过对外推介土地、资源、优惠政策、商务和用工成本等优势,达到吸引项目进驻的目的。随着各地优惠条件日益趋同,并且投资商对整个地区乃至于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配套生产能力、目标市场、人力资源、科研和金融服务水平以及资本流动大趋势等全方位比较优势有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招商引资已经难以满足投资商的需要。因此转变工作思路,由传统招商引资演进为适应新形势的投资促进十分必要。
  在投资促进阶段,吸引投资者的主体由以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园区为主,转变为政府、园区与专业机构协同配合、分工合作的投资促进互动机制。地方政府负责宏观管理、产业引导和营造投资环境;专业化投资促进机构负责地区投资促进具体工作,指导发挥企业作为引资主体的作用。通过由目标招商向项目招商转变,由总量招商向优化结构招商转变,由以优惠政策招商向优化环境招商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推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实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工作专业化管理。专业化招商引资管理机构是招商引资的平台。从先进国家和地区来看,均通过专业化招商引资管理机构开展工作。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选择美国”办公室,德国投资署、法国国际投资署等。从我国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江苏、山西、吉林、黑龙江、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均成立了专门的投资促进(招商引资)机构。建议成立自治区级专业化投资促进(招商引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重大招商活动;与国内外政府和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加强对全区招商引资机构的协调指导;为区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开辟渠道,指导服务;协调政府和部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自治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等。
  三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随着招商理念不断成熟,旧有的园区、资源、优惠政策和商务成本等环境内容已经扩展到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特别是核心城市的综合环境成为了吸引投资方的主要因素,只有核心城市才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为项目提供良好的环境。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自治区核心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测评,找准投资环境软肋,使环境优化工作有的放矢。积极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城市产业定位,吸引产业集群落地。优化政府服务,改进政府公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积极营销城市,丰富营销手段,提高城市知名度。
  四是科学谋划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是招商引资的核心。招商项目的策划、选择,关系到地区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关系到投资方和引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地区人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和资本流向的研究,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定位。加强项目库的建设,重点选取市场潜力大、科技水平高、项目产业链条长、带动效益大的投资项目入库。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项目建议书等内容。
  五是有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活动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策划组织自治区级大型综合招商引资活动,打造招商引资活动重要平台,有效提升自治区地区形象,塑造核心城市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利用展会活动宣传推介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积极走出去在国际国内重要城市开展小型化、专业化、区域化及点对点的招商引资活动,发挥其主题鲜明、形式灵活多样、目标针对性强、项目对接精确的优势,提高项目签约率。依托区内核心城市举办专题招商引资活动,有效承接产业链,打造城市产业集群。
  六是注重培育产业竞争力。地方产业科技含量低是阻碍我区县域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地方重视引进资金,忽视人才、技术的引进,引进的多是一些资源初级加工类项目,或者是基础设施类的短期投资项目,引进项目存在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同时,高新技术项目也常常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障碍而难以落户我区。要重视本地劳动力素质的培育,提升劳动力质量,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人力资源储备。重视引进技术含量高、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和项目,提升地方产业的成长性,增强项目经济的竞争力。采取刚性和柔性两种方式,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七是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工作的基础。开展新时期招商引资工作,需要有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熟悉国际国内通用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全区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和重点产业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建设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专业化队伍。培养良好的素质规范与行为准则,打造招商引资的形象内蒙古、诚信内蒙古,使之成为一支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8337发展思路的生力军。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swot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3.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swot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SWOT分析法制定自己职业规划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SWOT分析法制定自己职业规划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1:03: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SWOT分析法制定自己职业规划.DOC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英特尔SWOT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原作者:邝 雨)摘要:通过SWOT分析,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应加强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交通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进,探索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面向东盟游客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加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关键词: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模型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6-04旅游业是广西和东盟诸国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际旅游市场重心的东移,中国与东盟地区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两者进行旅游合作,联合开发中国―东盟旅游线路,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开拓区域乃至国际旅游市场。广西处于两大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客流的结合点,与东盟的越南山水相连,与东盟其他国家邻近,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通道。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已经在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相互推介、旅游交通建设、客源互送、合作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简化出入境手续、景区及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有成效的合作。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广西只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方的旅游合作。一、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在市场营销中被广为应用。它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这种方法通过综合分析SWOT诸多要素,系统评价发展战略,能选出一种适宜战略、措施,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经济中非常有效。其中S为优势(Strength),W为劣势(Weakness),0为机会(Opportunity),T为威胁(Threat)。旅游经济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SWOT分析法引入到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策略分析中,也是适用的。(一)优势劣势分析1.优势分析。区位优势明显。广西毗邻东南亚,西与越南交界,南以1595公里的海岸线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及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南亚水陆相接的省份,东临经济发达的广东,离港澳台地区较近,东北与旅游强省湖南相连,地处我国华南、西南、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拥有沿边、沿海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西不仅是大西南经由北部湾走向东盟乃至世界的大通道,也是东盟各国和世界市场联接中国内地市场的枢钮。人文关系密切。除了地缘优势,广西还在亲缘、人缘、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关系。东盟各国有5亿多人口,其中有2000万华人华侨,祖籍广西的就有近百万。东盟各国的广西籍华人华侨仍保留着广西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祖籍地的血缘关系。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具有良好的人文基础。旅游资源产品互补性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资源产品各有特色。互补性较强,旅游合作有良好的前提。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百色大石围天坑等世界级旅游胜地及民族风情、会展商务旅游项目对东南亚游客很有吸引力,而越南的下龙湾、|埔寨的吴哥窟、马来西亚的云顶景区、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滩等东盟国家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异国风情也吸引着广西及国内外游客。这十分有利于以各自的产品组合成特色旅游线路,实现互送游客以及开发跨国旅游线路。2.劣势分析。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从旅游功能和游览方式看,目前广西旅游产品主要以喀斯特山水地貌观光游览型为主,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等高消费旅游明显不足。单一的观光旅游项目,无法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影响了游客的滞留时间、重游度和消费额。2005年,广西人境旅游者人天数、人均停留和花费分别为214.11万人天、1.45天和159.77美元而同年浙江省的数据分别为904.31万人天、2.67天和189.52美元。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近10年来广西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初步构建起了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路、航空和其它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怯肼糜吻渴》⒄谷圆幌嗍视Α9阄魑宕笾行某鞘杏懈叩燃豆饭岽┢渲校煌ū冉戏⒋铩⑼ǔ又行某鞘械礁飨厥新糜吻(景点)的交通较落后。在一些景区旅游线路不明确,通往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安全配套措施较差。广西旅游业目前的散客体系也不健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紧急救援网络系统和公众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尚未建立,涉外商店、饭店、医院在设施、语言、结算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宾馆等接待设施较差。星级宾馆很少,接待设施严重缺乏,档次低{许多县接待外宾和游客的多是各县政府或县委招待所),餐饮、娱乐项目和设施均未能很好地反映和体现民族特色。旅游景点交通相对比较落后。与东盟国家之间交通对接不力,阻碍了双方的旅游合作。(二)机会威胁分析1.机会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区,这给双方旅游业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不仅将广西摆在中国西部发展的前沿,也推向了国际舞台。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博览会,它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将极大地促进双方的人员来往和合作。“一轴两翼”战略更是广西积极投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使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有了更为有效的载体。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广西―东盟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不含港澳)。2003年以来,由广东省倡导并得到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八省(区)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响应和大力推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得到了广泛赞同,区域内合作正稳步推进。针对旅游业,协议各方支持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以及技术先进区域旅游品牌。至目前,广西分别与湖南、广东签署了旅游合作与交流协议,正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广西与东南亚旅游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威胁分析。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广西旅游业正面临环境日益恶化(原作者:邝 雨)的威胁。由于管理不善和环保意识淡薄,一些旅游者随手丢垃圾,或在旅游景区内采集、露宿、野炊,加重了旅游景区的生态负担,使旅游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许多名胜由于工业污染,旅游环境受到破坏,如左江名胜崇左斜塔,受上游以及附近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质被严重污染。景点破坏性开发和保护不善并存。一些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致使旅游资源缺乏必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使自然景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景点由于保护不当,导致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位于中越边界的友谊关纪念公园内(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即发生在友谊关,历代都为军事要地)。“万人坟”因年久失修和无人管理,现墓址多处崩塌,水土流失严重,危及整个墓群的保护。破坏性开发和保护不善使名胜古迹的风貌和生存寿命受到破坏和严重威胁。旅游景点间竞争激烈。广西旅游业面对着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异质产品。东盟国家的旅游产品与广西有较强的互补性,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其他邻近省份的资源特色和产品也是如此。它们都会对广西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将形成一定的屏蔽效应和过滤效应。广西区内旅游资源的同质性也十分突出,喀斯特景观、民族风情等方面普遍相似或相同;市场细分已形成了山水旅游、生态旅游、边关旅游、民俗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等等多种异质旅游产品。各景区在旅游产品特色、质量和内容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竞争,在旅游服务上面临更高要求。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广西之所以能有众多的民族、绚烂的风情留存,主要是因为复杂的地形和极度不便的交通使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本地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并可能使处于经济、文化弱势地位的本地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前逐步弱化和趋同。这很不利于旅游氛围的营造、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将由于缺少资源本底的依托而成为“无源之水”。二、基于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的对策措施根据以上SWOT分析,我们可以导出广西加强与东盟旅游合作的对策措施,并进一步归结为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SWOT分析模型。对策1:加强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有精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作为支撑。广西要根据国际大通道沿线旅游资源特色、本地实际及市场情况,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深层次开发。一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内部各组成要素素质。特别要促进“娱乐”、“购物”两大弱项的提高,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相对单一的观光产品向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康体娱乐、探险探奇、科普教育等多种产品形式转化。二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并逐步扩展和带动其它旅游区的精品景区景点建设,促进旅游地域格局的优化。进一步发挥桂林对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确立和完善桂林市、南宁市两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依托桂海高速公路,整合桂林、北海、百色等区内精品景点景区,突出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自然山水、以北海银滩为代表的滨海休闲以及千里边关风貌揽胜、民族风情四大旅游特色,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广西黄金旅游带。依托这些名牌旅游产品,以点带面,打破地区壁垒,使广西区内旅游资源一盘棋,形成区域性旅游线路和相互联接的旅游网络。三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所带来的机遇。打造跨省、跨国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区位优势,与区外各省、东盟各国合作,整合各自特色旅游资源,联合开展营销,共同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实行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产品互补,并通过转接次区域的游客到国内其它旅游地的方式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广西旅游。如可以将中国古老文化、自然风光与泰国的阳光、沙滩、大海与民族风情整合在一起,向欧美及大洋洲推销。对策2:加强交通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就要解决旅游交通瓶颈问题。广西要加大通往边境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增设通往东盟的口岸,更多开辟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航班、包机。要着力优化以桂林两江机场、南宁吴圩机场、南宁―河内公路、桂海高速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西江航运和内河港口建设为主体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交通网络,并完成出境、省际和区内各县道路的对接,提高对内交通的衔接度和对外交通的指向度。使区域旅游交通网更加合理。要着力改善旅游中心城市的住宿、餐饮、电讯、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各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交通标识、产品配套功能。对策3: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探索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外部结合大西南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的合作。内部结合桂东南、桂南、桂西南、桂北、桂中等区域间的联合,建立起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共同寻求东盟旅游大通道建设及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方案,促成在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发展规划、市场营销、信息交流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区域间旅游发展的联动。对策4:提高旅游意识和人口综合素质,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巨大的人流、信息流,逐步在本地文化的“重构”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意识,拓宽视野、更新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原有价值观念。一要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意识。各地要将旅游业作为本地优势产业来抓,不嗤平芾硖逯频母母锖痛葱拢纳乒阄髀糜我捣⒄沟娜砘肪场6诎盐毡镜芈糜巫试从攀频幕∩辖懈咂肺弧⒍谰咛厣目⒔ㄉ瑁鞫厥谐 H忧拷逃岣吖愦竺裰诘纳桃狄馐丁⑹谐∫馐丁⒕赫馐丁⒙糜位肪骋馐丁⒎褚馐逗妥酆现端匮取对策5:加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面向东盟游客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有限度的开发。一要尽快摸清各地旅游资源家底,对濒临破坏或消失的自然资源、古建筑、无形的传统文化要收集资料、重点研究、大力保护,逐步形成旅游开发和保护环境、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二要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即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收益分配。这既能提高社区的收入水平,又能唤醒他们对本地生态和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使他们主动地维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三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与东盟各国人文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对策6: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要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广西的资本投资能力不足。必须要加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投向旅游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商投资于广西旅游业,有利于提高广西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广西其他产业吸引外资。广西要有意识地调整引资方向,适当向旅游业倾斜,除了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外,还要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于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监督与管理,坚决制止以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的短期行为,确保广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 谭 焰作者简介:邝 雨(1974-),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机电工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wot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