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港和南沙港快速的货物吞吐量、泊位数量、箱的吞吐量、港...

二、薪酬福利
1、实习期间进行理论与实操学习,考取相关操作资格证书。按实习考核、出勤等综合情况每月发放实习津贴元;签订劳动合同后公司将按广州市规定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险及住房公积金)。
2、提供员工宿舍,上下班交通车等福利。
&&& 南沙三期作为广州港集团加快建设发展的重点项目,急需大量人才,期待各位优秀同学积极加入,共创港口美好明天!
&&& 面试时间:日(暂定) 。
&&& 有意向的毕业生于日下午16:00前到所在的二级学院报名,报名时注明是司机还是港口维修工岗位。请相关的二级学院把名单汇总交我处。
&&&& 经联系明确专业为机械、电气大类;先培训,约7月份上岗,在一线工作;直接与三期签合同。 &&&&&&&&&
&&&&&&&&&&&&&&&&&&&&&&& 招生就业处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新闻了&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_百度知道
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
03到09的集装箱吞吐量 如果是能的提供南沙港的吞吐量 那一定加分 需要啊 各位帮帮喇
那为什么08年后集装箱吞吐量南沙港甚至比广州港还要多 (广州一千万标箱 南沙为一千一百万)广州港不是由内片港?还有 .7个百分点;08年吞吐量为一千一百万而09年的六百五十六万标箱却由说同比增长2, 外片港和南沙港区组成的么, 是什么意思啊
提问者采纳
1万TEU:05年108.84万TEU.35万TEU.6万TEU;09年1131万TEU;09年的只能找到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也就是龙穴岛作业区)的吞吐量656万TEU。你说的数据是错的;06年241。解释完毕。其中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注.8万TEU。3,而是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外行经常说的南沙港区,09年的656万TEU不是南沙港区的量、黄埔港区;02年217;08年1100。2.3万TEU;03年276,不具可比性;07年925;08年653.4万TEU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南沙港区08年吞吐量653;07年442.1万TEU,是指南沙港区龙穴岛作业区的同比。增长2:1。鼓掌!、广州港由南沙港区;04年330.4万TEU;05年468;南沙港区653.3万TEU.35万TEU、新沙港区组成、08年广州港的1100万TEU,或南沙作业区)的量;06年665.9万TEU。解答你的补充问题.7%:南沙一期04年投产,故由05年计起):01年173.9万TEU.35万TEU、内港港区
提问者评价
有点迷糊, 但给了, 唔该啥。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世界排名第18位,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增长4。2009年.8%。广州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广州港在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负增长形势下.6万标箱起步.4%,成为中国继上海,2009年南沙港区完成656万标准箱,3年时间里.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00万标准箱,2006年完成241万标箱,世界排名第12位,逆势而上,同比增长2,世界排名第15位;集装箱完成1131万标准箱,南沙港区完成656万标准箱说说南沙港,2005年完成108万标箱。2008年,其中;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从投产当年的13,增长1,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00万标准箱。2008年吞吐量达到3、深圳港之后的第三个突破千万箱的集装箱大港.7%200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68万标箱.75亿吨;万标箱:南沙港区一期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于日投产, 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47亿吨
广州港口2005年
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68万标箱2006年
666万标箱2007年
200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3亿吨,比上年增长12.9%,位居全国港口第三位,世界前五位;集装箱吞吐量926万TEU,增长37.8%,为年度增长目标109%,位居全国港口第五位,世界第十二位。2008年
2008年上半年,广州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599万TEU(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全国主要港口第三位,其中外贸集装箱运输增幅高达 37%,增幅居全球主要港口第一位.广州港在2008年11月中旬,成功告破1000万标箱,全年达到1100万标箱,成为继上海、深圳港之后国内第三个突破千万箱的集装箱大港,跻身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行列,排名第七。南沙港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万标箱2006年完成集装箱吞量达241万标箱200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00万标准箱。2008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100万标准箱,
广州港集团包括黄埔老港,新港,南沙港。同比是指与上一个统计周期(年)的同一时间段相比。相对应的是环比,就是当月与上一个月份相比。
广州港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南沙港粮食及通用码头今年底全部建成 - 金谷粮食网
南沙港粮食及通用码头今年底全部建成
时间 : 2179次
& &广州港集团南沙港区位于南沙区龙穴岛上,南向南海,东望深圳,西靠南海、番禺、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佛山经济圈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方圆100公里内覆盖整个珠三角城市群。 & &作为南沙开发的龙头和基础,南沙区未成立时,南沙港区的建设就在一片滩涂上启动。2001年规划建设,2004已建成南沙港区一、二期集装箱码头、沙仔岛汽车码头、小虎石化码头、港发石化码头和建滔石化码头等码头工程项目,并实现一期工程投产。南沙港区的建设发展,改变了以往广州港缺乏大型集装箱、汽车滚装和油品专业深水泊位的历史,实现了由河口港向海港的发展。 & &广州港集团介绍,2004年一期工程投产以来,南沙港区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广州港集团的主力港区和主要增长点。2011年广州港集团在南沙港区的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 .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84万标准箱,分别占广州港全港的31.9%和61.9%,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在15%以上。目前,马士基、中远、中海等多个世界航运巨头进驻,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全部进驻开辟业务。至2011年底,南沙港区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48条,其中外贸航线35条。 & &广州港集团表示,将以南沙新区规划为指导,加快推进南沙港区集装箱三期工程、大型散货码头、集装箱四期工程和国际邮轮码头等大型专业码头建设,进一步提升南沙港综合枢纽功能。 & &该集团称,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将于今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建设也将全面铺开。至南沙港区粮食码头建成时,南沙港区将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7个,包括集装箱、滚装汽车、石油化工、粮食和通用等码头泊位,含10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新增通过能力超过1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700万标准箱。 & &广州港集团称,未来5年计划在南沙港区投入港口建设资金超过100亿元,将新增通过能力1亿吨,实现货物吞吐量超过2 .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标准箱,南沙港区物流功能和内陆货源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南沙港区的亚太枢纽功能和华南门户功能全面提升。加上在建项目,广州港集团与合资单位未来在南沙港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力争将南沙港区打造成现代化综合性枢纽和航运物流中心。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资讯
  客户服务热线:37 /广州市对外新闻发布
<font color="#月15日(星期四)15:00—16:00
华南交通枢纽建设——新白云机场、地铁、轻轨最新进展和规划
主讲单位:
<font color="#月19日(星期一)15:00—16:00
城市环境保护现状及规划
主讲单位:
市政园林局
<font color="#月21日(星期三)15:00—16:00
商业发展、商业物流业发展及规划
主讲单位:
<font color="#月23日(星期五)15:00—16:00
社会治安状况
主讲单位:
11月15日(星期四)
11月15日,广州市计委主任邬毅敏,就“华南交通枢纽建设——新白云机场、地铁、轻轨最新进展和规划”向来自境内外的40多家媒体进行介绍。
广州市交通枢纽建设情况及展望
广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邬毅敏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广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地位日趋突出
  “九五”以来,广州市围绕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目标,以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构筑完善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使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日趋突出。
  在城市快速交通网络方面,先后建成了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广园东路,以及内环路增槎路放射线、东晓南路放射线、黄埔大道放射线和广汕路放射线等四条放射线;在城市桥梁、立交系统方面,建设了鹤洞大桥、江湾大桥、解放大桥、华南大桥、丫髻沙大桥以及沙河立交系统工程、南洲立交、昌岗立交、广中立交等;在城市主干道方面,扩建或新建了解放路、广州大道、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昌岗路、广中路、康王路、旧广从公路等,改造了东风路、广州大道北、天河路、滨江路等十几条城市主、次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城市道路长度达2887公里,道路面积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76平方米,形成了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广州“无处不塞车”的窘况已成为历史,从根本上提高了全市的整体运作效率。
  2000年广州港口吞吐量1.25亿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5.63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24.8%。广州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1999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1亿吨,成为国内继上海港之后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的港口。200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1亿吨,比上年增长9%。近年来广州港不断完善硬件设施,2000年,新沙港区一期工程1至5号泊位完成货物吞吐量1123万吨,超过了910万吨的设计能力,6至10号泊位也已全部建成。总投资7.5亿元的出海航道疏浚一期工程也于2000年底通过竣工验收,使广州港出海航道水深达到-11.5米,可使3.5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港,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港,初步缓解了航道水深不足制约大型船舶进港的问题。
  广州的民航业近年迅速发展,已拥有一批现代化国际通航和导航设备,开辟国内外航线145条,可通达81个国内大中城市和18个国外城市。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国内功能最齐全、业务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目前,白云国际机场平均每天起降飞机近400架次,进出港旅客3万余人次。200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及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78.45万人次、49.07万吨,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8.7倍、18.3倍。
  广州地铁一号线自日全线开通以来,已经安全运营近两年半,不仅带动了广州新旧城区商贸、旅游、房地产各业的增长和结构优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州对南海、佛山等周边地区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地铁一号线运营收入达到19199万元,开行列车90472列次,安全运行997万车公里,安全运载乘客644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17.6万人次。
  广州是京广、广深、广茂、广梅汕等铁路的交汇点,通过线路、客货运编组的合理布局,构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2000年,全市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8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旅客周转量达150.3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5%;货物周转量达162.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
  二、加快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增强广州辐射能力
  “十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广州将继续完善中心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以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组成的城市道路主骨架系统和城市轨道快速交通网,同时构筑以四大枢纽(公路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和水运枢纽)为主体的海、陆、空对外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一)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建设情况
  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场。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内第一个按中枢机场概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大型国际机场,总投资近200亿元(含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南航基地、供油工程),是新中国民航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基建项目。新白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首家同期建设两条跑道的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规划到2010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为100万吨。
  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由旅客航站楼等工程组成,分为五大战役向前推进。第一战役是航站楼基础工程和飞行区土石方及排水工程,已于2000年下半年破土动工,目前这两项工程已全部完工,近期将组织竣工验收;第二战役是航站楼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吊装和施工,以及飞行区道面、桥梁、消防管线、助航灯光、巡逻道、服务道等配套工程建设,已于今年8月22日开工;第三战役是航站楼玻璃幕墙和张拉膜施工;第四战役是航站楼内部装修和弱电工程施工;第五战役是航站楼机电安装及弱电工程联动调试。后三大战役将于明年开始动工。按照工程建设计划,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将于2003年10月竣工验收,同年底投入运营使用。此外,南航基地近期已正式动工兴建,中南地区空中管制中心亦将投资建设,并与新机场同步投入使用。新白云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强化其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功能,促进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广州港新港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为适应南沙大开发的需要,促进广州发展成为真正的滨海城市,近期将加快广州港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和南沙港区的建设。
  新沙港区二期工程拟建4个5万吨级(接纳第四代集装箱船舶并兼顾第五代集装箱船舶作业)和3个1千吨级集装箱泊位。该项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按年通过能力100万标准箱配置机械设备,第二阶段视运量增长需要增加机械设备和堆场,使最终年通过能力达到140万标准箱。该工程投资估算为23.9亿元,其中第一阶段投资估算约19.6亿元。该项目目前已报国家计委审批。
  南沙港区按规划可建40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其中一期工程拟建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该项目将分两步建设,起步工程按年通过能力70万标准箱设计,先建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资估算约13.5亿元。第二步将视运量增长情况续建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使一期工程的年通过能力达到140万标准箱。目前,市有关部门已将广州港南沙港区的选址意见上报交通部,要求纳入广州港总体规划,待批复后即可将南沙港区起步工程上报国家计委申请立项。
  以上两项工程完成后,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标准箱以上。届时,广州港的货物运输结构将明显改善,港口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规划概况
  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由地铁一号线(东西向)、地铁二号线(南北向)、轨道交通三号线(南北向)、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北向)和机场快线(南北向)组成,全长146.36公里。该规划方案包括:地铁一号线(西朗-广州火车东站,线路全长18.5公里);地铁二号线(琶洲-江南西-江夏,线路全长23.2公里;以及琶洲-大学城延长段7.9公里;线路总长31.1公里);轨道交通三号线(广州火车东站-体育西路-南华路,线路全长35.86公里);轨道交通四号线(广州科学城-琶洲-新造,线路全长25.6公里,其中广州科学城到琶洲段线路长17.70公里);机场快线(新国际机场-远景-广州火车东站,线路全长35.30公里)。
  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线网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首先建设“一横一纵”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包括已开通运营的地铁一号线和正在建设之中的地铁二号线;第二阶段:建设轨道交通三号线,进一步扩大线网布局,建成“一横两纵”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加强城市中心区与番禺区的联系,形成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和辐射的态势;第三阶段:建设轨道交通四号线(琶洲至广州科学城段)和机场快线,进一步充实城市中心区内部以及对外交通联系与衔接,加大线网覆盖范围,提高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该线网规划适应广州市实施“南拓、东进、北优、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利于花都区、番禺区与城市中心区大组团之间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走廊,进一步加快城市向东、向南的发展;向东联系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新洲居住区等大型客流集散中心;向东北方向联接五山高校区和科学城,东南方向延伸到小谷围地区,以加强城市东北部与东南部之间的联系;向西在地铁一号线西朗站预留了与广佛轻轨的衔接;向北连接广州新国际机场航空港和白云新城等大型城市居住区,同时机场快线考虑预留向花都区方向延伸的可能;向南连接珠江新城居住区、沥滘新客运港、洛溪新城居住区以及大石、钟村等卫星城镇,并在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南华路站预留将来向紫坭、南沙港等方向辐射与延伸的条件。该规划还充分考虑到各条线路与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衔接的需要,通过良好的换乘枢纽,实现广州地区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高效联系,进一步加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font color="#.地铁二号线的建设进展情况
  地铁二号线总投资113.09亿元,全长23.265公里,设20座车站,目前,地铁二号线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后期。在16座车站中,至今年10月底已有赤岗站、客村站、中大站、江南西站、市二宫站、海珠广场站、公园前站、广州火车站、三元里站、纪念堂站、晓港站等11座车站的主体结构封顶,其中市二宫站和海珠广场站已完成初步验收。15个区间隧道中,已有晓江、江市、市海、海公、公纪等5个区间隧道全线贯通。轨道工程已进场开始铺轨。预计到今年年底,地铁二号线工程全年可完成投资26.05亿元,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工作量占土建总工程量的90%以上。通过加强地铁总公司和内部管理,以及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预计每公里工程造价可以比地铁一号线下降26.7%。
  为促进广州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加快形成我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发挥轨道交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我市拟将地铁二号线从原南端终点站——琶洲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站向南延伸至广州大学城。今年9月份,我市已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关于延长广州地铁二号线线路的报告,争取今年年底前获得审批通过。该延长线全长7.9公里,新建4个车站。地铁二号线从琶洲延长至广州大学城后,建设规模调整为全长31.165公里,设24座车站。
  <font color="#.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
  轨道交通三号线项目呈南北“Y”字形走向,北部分别起于广州火车东站、天河汽车客运站,于体育西路汇合,南到番禺广场,总长度为35.8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车站18座。轨道交通三号线建成后,可与地铁一号线、地铁二号线构成我市轨道交通的网络骨架,形成总长度85.46公里的线网和每日服务客流370万人次的运载能力,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经济效益将大为提高。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已于今年6月29日批复了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的项目建议书,目前我市已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计委,设计招标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招标即将展开,计划在今年底进行试验段建设,预计到2005年底全线建成投入试运营。轨道交通三号线项目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借助轨道交通引导人口向新城区发展的思路,并有利于加快南沙地区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轨道交通三号线规划预留了修建轻轨到南沙以至龙穴岛的接口。通过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建设,将南部海港、火车东站和北部的新白云国际机场连成一体,广州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交相辉映,悠久的文化历史与现代社会风情有机结合的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
  <font color="#.机场快线的基本情况及前期工作进展
  机场快线为南北走向,南端起自广州火车东站,沿广园路,经远景站、江夏站北上,穿越黄石路,经嘉禾、七星岗、106国道、龙归、人和镇,终点位于白云新国际机场,线路全长约35.3公里。待市政府明确机场快线的项目法人后,即可启动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
  (四)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十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完善以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为主的城市道路主骨架。近期上马的主要项目有:
  <font color="#.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
  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项目是我市为新国际机场配套建设的一条高等级公路。其中,一期工程为北环高速公路的三元里立交至新机场23.68公里,二期工程(北延线)为新机场至北兴26.79公里。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土建施工,计划于日正式通车使用。二期工程(北延线)争取200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总投资15.75亿元,全长23.781公里,起点位于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的新机场互通立交,终点至花都区花东镇东侧,并分别与街北(从化街口至花都北兴)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对接,并衔接广深、广佛、广珠等高速公路,形成高效运转的T字形交通路网,从而使广州北部地区的交通网络布局更加完善。
  <font color="#. 广园东路延长线
  广园东路延长线是广园东路项目的延续,全长13.9公里,起点位于增城市新塘镇荔新路,终点位于东莞市中堂镇黄涌。总投资估算为12.68亿元。省计委已于2001年9月底批复项目建议书,近期将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将有效发挥广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扩大广园东路的辐射范围,加强广州市区与增城市、东莞市的联系,合理调节广深公路及广深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同时,建设广园东路延长线有利于加快实现增城市“一环六纵六横”的公路网络规划,促进广州东部地区交通路网的合理布局。
  <font color="#. 华南南路二期工程
  华南南路二期工程全长9.865公里,起点位于白云区太和镇京珠高速公路与北二环高速公路交叉点处,终点与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华南植物园附近的广汕路)对接,总投资估算为9.8亿元。省计委已于2001年4月底批复项目建议书,近期将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华南南路二期工程是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北翼大组团中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快速干道,也是联络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它有效疏解我市北部地区大规模的交通流量,对提高南北交通效率,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缓解外部交通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的压力,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font color="#. 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北延线
  华南南路一期工程北延线起点位于华南植物园附近的广汕路,终点位于岑村立交,长度约为5.005公里,总投资估算为4.15亿元,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
  <font color="#. 华南北路
  华南北路是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北翼大组团中一条东西走向的重要快速干道,也是联络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华南北路全长17.673公里,西接广和大桥与广清高速公路交叉点,终点位于龙洞村北侧的春岗附近,总投资估算为20亿元。我市将于近期向省计委上报项目建议书,争取今年底前批复立项,预计2002年初开工建设。
  <font color="#. 中部快速干线
  中部快速干线以环城高速公路的仑头立交为起点,经南沙的鱼窝头直达南沙龙穴岛,全长60多公里。中部快速干线投资估算为50多亿元,我市近期将向省计委上报项目建议书,争取今年底前批复立项。中部快速干线将为沿途经过的广州大学城、国际生物岛、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发展区域提供方便快捷的城市通道;此外,根据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开发规划,龙穴岛将成为集装箱和货运集散地,中部快速干线亦可起到货运通道的作用。&
以往广州市对外新闻发布
[图片新闻]
11月15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广州市对外新闻发布会”,广州市计委主任邬毅敏接受记者采访。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中国广州 * 2001
最佳显示 真彩色 800X600刘元宗《广州南沙港区的发展研究 》终稿01-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刘元宗《广州南沙港区的发展研究 》终稿01-2
聚焦在南沙港,关注南沙深水港的建设进度和发展前景;广州港出海航道的浚深和南沙港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3.4亿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集装箱吞;1.3研究内容;本文将深入对南沙深水港港区的若干方面做出分析,如;2.南沙深水港区的现状分析;2.1航道水深与泊位数量;南沙港区地处广州市最南端-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规模为4个5万吨级
聚焦在南沙港,关注南沙深水港的建设进度和发展前景。从《聚焦南沙港实现港航跨越式发展》中阐述了以南沙港概况出发,通过南沙港对船公司的影响,如何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进行港口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州港出海航道的浚深和南沙港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广州港华南地区枢纽港和集装箱班轮航线港口的主导地位,《珠江水运》中报道了近几年来,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4亿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20万TEU,位居全国第五。自2005年以来广州港集装箱增幅连年全国第一,实现了河口港到大海港的跨越,为广州港和广东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3研究内容 本文将深入对南沙深水港港区的若干方面做出分析,如航道水深,泊位数量,集疏运能力,主要进出口货物类别,以及港区装卸能力对双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且会通过相关的数据来对南沙深水港港区的辅助能力做出探究,并总结出南沙深水港港区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对南沙深水港港区今后的发展规划提出部分建议。 2. 南沙深水港区的现状分析 2.1航道水深与泊位数量 南沙港区地处广州市最南端-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陆上距广州市区以及深圳、珠海、澳门、东莞、中山等14个大中城市的距离都在60公里以内。100公里范围内,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几乎全部网络其中。南沙港区规划港区面积63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港口岸线资源和临港陆域资源。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规模为4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码头岸线长约1400米,陆域纵深1125米,港区面积约182万平方米,其中港区道路面积约27万平方米,堆场面积约83万平方米。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向南再建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深水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二期工程码头岸线长度2100米,港区纵深1245米,陆域面积约27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6个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相应配设施,在日完成了5、6个泊位的建设,2007年9月完成7-10个泊位的建设。目前,南沙港区码头泊位共9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有16个,10万级泊位有2个,12万级泊位1个。2009年9月,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正式开工,计划将航道水深到-17 米,有效宽度243米。该项目将于2011年全面完工,届时,南沙港区通航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15万吨级巨轮将自由通航。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水深达-15.5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进出。 2.2集疏运能力 广州南沙港区水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货源主要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中西部地区,四通八达的珠江三角内河航道网为集装箱运输的集疏运提供了便捷的水上运输条件,南沙港区位于珠江的海口,通江达海,因此集装箱水路运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南沙港区的陆路是京珠高速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沟通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陆路距广州市中心52km,与珠江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距离都在60km以内,周围75km范围内有广州,深圳,香港等物流中心。航空方面,周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作为处于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南沙港区的集疏运条件是非常的优越。 图2 南沙港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之比资料来源:中国港口. [2010] 目前,南沙港的集疏运体系中公路货运的比例偏高,应大力发展铁路、水运和空运,但 并不能压缩陆运,公路运输是门对门的运输,传统上受到货主的青睐,占有基础性地位。从系统稳定性角度考虑,铁路进南沙港是有必要的。另外,从环保方面考虑,铁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比公路运输小很多。因此,优化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结构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更节能,海铁联运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继续完善和发掘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编制完善和组织实施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完 善高速公路运输网。 2.3港区装卸能力 广州南沙港区日建成开始试运行,开辟了欧美、日本、新加坡、中东等远洋航线,港澳驳船航线,内贸南北航线和珠江三角内支线等业务。目前南沙港区共有内、外贸航线18条。200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7万TEU。2005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5万TEU,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189.9万吨,200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万TEU。2007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00万TEU。2008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0万TEU,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1亿吨。2009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5万TEU,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201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2亿吨。资料来源:中国港口. [2010]从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情况来看,驳船运输所占比重相当大。由于江海联运量很大,到港驳船数量也很大,而驳船码头岸线不足,使得很大一部分驳船需停靠深水码头进行装卸,占用了深水码头宝贵的深水岸线资源。2005年~2008年,所有到港驳船当中,需要靠泊深水码头的数量占了总数量的30%~60%。所有到港的驳船不得不在深水码头靠泊,装卸,影响了深水码头能力的发挥,对深水码头营运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单从装卸成本比较,利用深水码头大型岸桥装卸小船每个集装箱的耗电量比利用驳船码头的多用途门机装卸的耗电量要高约2.6kw.h,单从装卸耗能的角度来 计算,如果完成90万TEU/年的驳船运量,采用深水码头进行装卸的成本要比驳船码头每年 高出约200万元。南沙港区一期,二期集装箱运输江海运量大,而当前驳船码头岸线紧缺,难以和海轮码头岸线相匹配。为广州南沙港区实现长远发现,加快建设开发更多驳船码头,以解决实际运营的需要。 2.4货种结构 南沙所处的大珠三角轻型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为发达,外向型经济活跃,但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进口量大珠三角内庞大的轻型加工制造业及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南沙大力发展钢铁、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临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据统计,目前珠三角每年进口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80%即800亿美元为进料和来料加工,主要进口产品为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化工业产品。广东是钢材消费大省,消费的钢材量超过1 OOO万吨,其中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钢材消费量占全省钢材消费量的70%以上。但广东的钢铁工业相对薄弱,钢材自给率不足43%,进口的钢材(约35亿美元)占全国的40%。作为中国三大造船工业基地的广州,目前造船量不足40万吨,单艘生产能力只有3.5万吨,与上海、大连的造船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2001年广东进口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酯)50亿美元,塑料62亿美元。大珠三角已是全国薄板钢、乙烯材料、船舶、汽车等的最大消费地。今后随着大珠三角的持续快速发展,这部分进口产品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具有区位优势的南沙发展临港工业可以直接实现对珠三角重化工产品的进口替代,降低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并逐步向国外出口。 图3 南沙港货种结构资料来源:广州经济学期刊. [2009] 由此得出,南沙货源基础十分充足,物流服务需求量巨大。按国际水平计算,目前以珠 三角为主体的广东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分享的利润达500亿美元。随着南沙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其远期货运量将超过7000万吨。据有关预测,2005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1.7亿吨,2010年超过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05年达380TEU,2010年超过600万TEU。珠三角西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05年达250TEU,2010年超365万TEU,发展港口物流服务 的市场广阔。 3. 南沙港区竞争优势与劣势 3.1港区优势分析 3.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南沙港区坐落广州番禺珠江西岸龙穴岛,南向南海,东望深圳,西靠南海、番禺、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广州佛山经济圈和珠江三角西翼城市通向海洋的必由之路;方圆100公里内覆盖整个珠三角城市群,是连接珠三角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南沙港区最南端-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陆上距广州市区以及深圳、珠海、澳门、东莞、中山等14个大中城市的距离都在60公里以内。100公里范围内,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几乎全部网络其中。南沙港区规划港区面积63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港口岸线资源和临港陆域资源。同时,水运、公路条件优良,有20多公里的黄金岸线,自然水深6~11米,位于宝鸡沙围垦岸区相邻的水域则深达20~30米;陆路是京珠高速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沟通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 3.1.2 出具生产规模的专业港区 众所周知,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珠三角从1980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年均达15%。目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推进,该地区二、三产业日益发达,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消费品都在这里制造、加工,拥有“世界制造中心”的美称;1999年区内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89.8亿美元,占全国35.8%。2002年,广东GDP达一万多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10,其中70%是来自珠三角。仅广州2002年财政收入就约占全国的1/19,人均GDP也突破了5000美元。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也造就了巨大的进出口货流量。据统计,2002年深圳港集装箱的吞吐量达720万TEU,广州全港达210万TEU, 而中山港和珠海港也分别达53万TEU和36万TEU,加上其他小港的吞吐量整个珠三角的集装 箱流量可突破1050万TEU(未计其他货种)。广州实施南沙开发战略中已提出大力发展临海工业,计划将造船、机械生产工业向南平移,并引进钢铁产业,建设小虎石油化工基地,等等。所以,南沙港口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港口和临海工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针对临海工业货源特点,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仓储、配送服务,利用国际海运船务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刘元宗《广州南沙港区的发展研究 》终稿01等内容。 
 学号: 上海海事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广州南沙港区的发展研究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专业:航运管理 班级:076 班 姓名:刘元宗 指导老师:张筱菱 完成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沙港快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