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圣的我有一座千年古城 一塔枕孤——喀什

  我是一座城,一座叫喀什古城的城。  我又要上电视了,这次非同寻常。昨天央视官宣了龙年春晚四大分会场,喀什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自己。2023年8月23日,俯瞰喀什古城。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出门在外,总要有点标签在身上。之前,我身上的标签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老城保护改造典范”“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电影《追风筝的人》拍摄地”等,现在要多个“春晚分会场”了。  但我又不只是一座城,因为城里有恰好的风景,有友善的人,还有些传奇的故事。且待我慢慢讲来……喀什古城一角。刘巍 摄 来源:喀什文联  我是一座城,一座色彩斑斓的城。  从天空中俯瞰,我是陶土色的。但街巷的植株是翠绿的,小摊上的土陶是象牙白色,民居的大门是天蓝色,孩子手里的石榴是艳红色。若遇上一场日落,我又变成了金色,游客手里的铜器却还是银闪闪的……2023年10月2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区百年老茶馆内小憩。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一句话,出片出片还是出片。穿上艾德莱斯,戴上花帽,漫步街巷之中,或登上楼顶,或在百年老茶馆点上一壶玫瑰花奶茶。五彩斑斓的床榻、半透光的木制窗棂,等待一缕合适的光,调试好一个合适的角度。这绝美的记忆暂留,算是我赠与游客们归乡后的礼物。  说起来,有些更鲜活的色彩,应当归功于在我这里生活的人们。开城仪式上红色的旋转的裙摆,小巷里穿着蓝色校服奔跑的孩子们,是我对生命力的理解。2023年10月2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区观看舞蹈表演。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 摄  我是一座城,一座人声鼎沸的城。  最近这些年,我见到最多的人就是游客了。有的人独自漫游其中,或是三三两两好友,不停地打卡景点。我最爱的就是几位小姑娘,她们会手牵手拉成一个五角星拍照,笑得可开心了。我可没说错啊,我都两千多岁了,她们就是小姑娘。我就是很喜欢看到那些真诚的笑脸,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也如此。2023年6月12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区拍照留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旭摄2023年9月7日,喀什古城景区“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打馕店,游客在买馕。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听说,我这里还有很多人的亲戚。也难怪,谁让有些店铺的名字叫“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姐妹美牙镶牙店”“买买提的老房子”“古丽的家”……每天,吆喝声、交谈声、笑声不断,直至深夜。有人说这叫自由,有人管这叫烟火气。  不管大家是慕名来“吃瓜”,还是来吃甜滋滋的真瓜,能给予大家一次身心“歇歇脚”的机会,我已经非常满足了。2023年9月13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游玩。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2023年9月7日,喀什古城景区“古丽的家”,演员在随音乐起舞。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我是一座城,一座书写故事的城。  活得足够久,能见证很多故事的发生。好多年前,来了一群人重新帮我“调理”了身体,听他们说这种“绣花”功夫叫微改造。我只知道我变美了,这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了。之后呢,在一家叫“迪力和迪雅”的咖啡店里,我见证了一段异国的爱情。后来还有个来自郑州的姑娘说,到我这里生活,治好了她的“精神内耗”。2023年9月18日,游客在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拍摄老城区改造前后对比照片。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2023年,喀什古城景区“迪力和迪雅”咖啡馆,现场弹唱的乐手吸引游客欣赏。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当然,还有些我未曾预料到的故事。之前有个叫董宇辉的小伙子来我这,让我知道原来直播这么火啊。有那么多的人能在线上看到我、记住我,甚至是来寻访我。原来,我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我这里,留下足迹,甚至定居。他们有个名字,叫创客,我想他们应该是会创造更多新故事的人。2023年,董宇辉在喀什古城直播,推荐新疆好物。视频截图  说起这次官宣,我觉得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次宣传我自己的好机会。我管这个叫热搜预定,朋友们,到时候记得为我助威喝彩啊!  听说最近哈尔滨老火了,“尔滨”啊,你也太会了,我都瞧见你上热搜了,改天唠唠,交流下经验啊。2023年9月13日,游客在喀什古城选购花帽。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我是一座城,一座开放包容的城。  有人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说,旅游就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其实我只是一座城,我就在那里。  风景年年似,但故事常常新。我以我度过的漫长岁月保证,在这里,你总会邂逅属于自己的故事。2023年,喀什古城小巷里踢足球的孩子们。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摄  是时候重新认识一下了!  你好,我是喀什古城。  好了,就说到这吧,咱们春晚见!喀什古城全貌。武勇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胡永锋)[责任编辑:马晓婷·马青]}

[摘要]“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以及人民网、中国网承办,旨在发挥中省主流网络媒体优势,集中宣传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开放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的积极举措和典型经验。...
  编者按:“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青海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以及人民网、中国网承办,旨在发挥中省主流网络媒体优势,集中宣传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开放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的积极举措和典型经验。  中国网喀什讯(董旭叶)纵横交错的街巷里,人群熙熙攘攘。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店、烤包子店、新鲜水果摊……各个商铺都在忙碌着。9月25日下午,“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喀什市喀什古城景区(以下简称:喀什古城),感受西域风情,探寻喀什之魂。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景区面积约为1.57平方公里。喀什古城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全世界最大的生土建筑群,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是我国唯一的特色迷宫式城市街区。“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喀什古城景区  走在喀什古城景区的街巷中,不仅能看到喀什古城的历史风貌,还能从一间间改造后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新居里,感受到古城居民观念的变化。一边是传统的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另一边是咖啡店里飘出的阵阵香味……传统与现代在喀什古城和谐共生。新的文化元素和历史遗迹在古城中交汇,使古老而又年轻的喀什古城更添魅力。喀什古城讲解员阿娜克孜·亚生  “欢迎你们,有时间就多来走走,喀什古城跟前些年可不一样了,现在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伸手去触碰,就能感受到喀什古城满载着生活的热情与向往的烟火气。”喀什古城讲解员阿娜克孜·亚生饶有兴趣地告诉采访团。  古城是喀什的灵魂。老城在,这里百姓的心就在。2010年,喀什市启动喀什古城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使原本破旧的古城旧貌换新颜。保护与综合治理后的喀什古城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老城庭院式的古朴民居,热闹的巴扎,淳朴的手艺人,土色的磨砂砖墙和明快的绿色蓝色墙体,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元素。喀什古城手工艺品店  2015年,喀什古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开放式自然人文旅游景区,这座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华丽转身,再次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熠熠发光的璀璨明珠。  为实现让游客“玩在古城、吃在古城、住在古城”的目标,2018年6月初喀什市委、市政府本着“尊重历史、凸显文化、增加业态”的原则,采取“公司+居民”的合作开发模式,决定启动建设“喀什古城印象一条街”,丰富古城业态。据了解,该项目历时3个月,打造出了包括高档民宿、音乐酒吧、民族茶馆、旅游纪念品、特色小吃等在内的“一户一品”特色业态,并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古城民宿是喀什古城的特色业态之一。  截至目前,喀什古城共有特色民宿23家,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丝路驿站、阿凡提驿站、蓝院子、夏故里、漠里莫见、梓桐苑、绮辰民宿、那时慢等。据统计,2019年每家民宿年均收入在20—40万元。目前,民宿日均住宿率达到40%左右。  日渐繁荣的喀什古城为很多居民提供了就业,“古丽的家”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3月,“古丽的家”主人将自家的院落变成一间旅游接待民宿,在这里游客可以住宿,吃饭,还可以观看本地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如今,“古丽的家”成了喀什古城景区内最受欢迎的体验点之一,每天接待上百名游客。喀什古城“古丽的家”民宿“古丽的家”店长穆合塔尔江·巴图尔接受采访  “街道变干净了,游客人多了,钱也挣得多了。依托古城丰富的旅游业优势,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家的民宿定价280元一间,现在每天客房是供不应求。”“古丽的家”店长穆合塔尔江·巴图尔说。  随着全疆全域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喀什古城迎来了新的生机,也给创业者带来了机遇。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地区接待游客86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69%和25.47%。目前景区内共有商铺5506家,共解决13223人就业。相关热词: 喀什古城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喀纳斯美景的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