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力劲科技劲力集团做什么的的业务主要是哪方面?

汽车零部件板块持续走强,圣龙股份3连板,渤海汽车、英利汽车、浙江世宝、凯众股份、天成自控、德赛西威、天龙股份等超过30多个股票涨停或者涨幅大于10%。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7月3日下午在广州下线。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一聊汽车零部件中的一个细分方向——一体化压铸。这个方向还没有大涨,但是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一、缘起—小鹏G6火爆6月29日,小鹏汽车超智驾轿跑SUV—小鹏G6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个版本,售价区间为20.99万元-27.69万元。G6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口碑和话题度再创新高。自上月开启预售、展车到店后,门店客流量大幅增长。截至28日,G6预售订单量已突破3.5万台。目前,G6 Max版车型选购比例高达70%以上,G6无疑将成为25万级智能电动SUV爆款车型。小鹏G6的火爆再一次背书了一体化压铸。G6是小鹏汽车基于SEPA2.0扶摇技术架构推出的首款战略产品,是目前全行业唯一一款量产的、同时兼备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800V Sic碳化硅高压平台、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和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智能纯电SUV。“扶摇”架构采用国内目前“唯一”量产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前后一体压铸集成零件数161个,车身结构,一次压铸成形,最大压铸力可达12,000吨。凭借该工艺,其整车扭转刚度大幅提升至42,000N·m/deg,比传统车身提升50%。此外,零部件整合也减轻了车身重量,比传统钢车身减重约17%,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并通过提升车身集成度、整体精度与质量,提升车辆稳定性。二、为什么要发展一体化压铸1.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一体化压铸可以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可以实现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三重降本。以特斯拉为例,率先引入了一体化压铸,特斯拉Model 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1)降低了生产成本:传统生产至少需要几十个模具,以及生产线周围的机器臂、传输线和各种固定装置,而集成式注塑成型可以将几十个零件合成一个,使用一个超大的注塑单元进行一次注塑加工。2)降低土地成本:一台大型注塑机只需占用100平方米的面积,特斯拉通过引进大型注塑机,使其工厂面积减少了30%。3)降低人工成本:国内的焊装工厂需配套200-300名生产线劳动力,而采用一体压铸后,能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增加汽车续航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主要途径为:1、电池技术发展;2、减轻整车重量。目前固态电池技术尚未实现突破性进展,减轻车身重量增加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体化压铸是实现新能源车轻量化的主要方向。据中汽协,新能源汽车车重降低10%,对应续航里程可增加5-10%,相应可节约15-20%的电池成本以及20%的日常损耗成本。中国新能源车轻量化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有望于未来5年持续保持增长。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第三代圆柱电芯技术、电池包即底盘和一体化压铸车身,三者结合实现了10%的轻量化,续航提升14% ,这是非常难得的。三、一体化压铸的未来空间根据EvTank,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1082万辆,布局一体化压铸的车型中,仅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T5和ES7形成批量交付。2022年特斯拉总销量131.4万辆,model Y销量77.13万辆,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渗透率为59%,随着Cybertruck量产,根据天风证券预测,特斯拉2023-2025年的一体化渗透率有望继续升高,分别为65%、75%、90%;特斯拉2022年总销量131.4万辆,2023年目标200万辆,增幅约52%,按此增幅计算,特斯拉2024-2025年需求量有望达到300万、450万辆。蔚来2022年总销量12.25万辆,天风证券推算其2023年目标20万辆,预计2024-2025年蔚来总需求分别为30万辆、45万辆。2022年蔚ET5+ES7形成销量2.6万辆,考虑产能爬坡至稳定水平+ES8改款一体化2023年6月开始交付,预计蔚来2023-2025年一体化渗透率水平分别为45%、65%、80%。6月29日在温州瑞安召开的2023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表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82.4万辆,渗透率为1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万辆,渗透率2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500万辆,渗透率突破20%。其中,中国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35%,全面进入新能源时代。我们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一体化率为90%,蔚来为80%,如果其他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渗透率为30%的话,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的汽车达到1042.5万辆。而2022年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汽车约在79.73万辆,2022年到2025年增速高达12倍。四、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最后盘点一下一体化压铸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有哪些上市公司。上游1.设备伊之密:公司是注塑机龙头,及时布局压铸机赛道。截至2023.1.30,公司已经完成6000T、7000T、8000T及9000T超大型压铸机研发,其中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已与一汽完成签约;7000吨压铸机已中标中国长安车身一体化压铸项目。公司超重型压铸机生产车间已于2022年12月建成投产,预计可支持最大产能为100台/年。力劲科技:公司为压铸机龙头,深耕压铸机,不断突破技术限制。公司自成立以来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镁合金压铸机、第一台2000T、3000T、4500T压铸机,2019年推出6000T超大型压铸机,2021年推出9000T超大型压铸机,2022年推出12000T超大型压铸机。公司三大产品压铸机、注塑机和CNC加工中心中,压铸机为主要营收来源,2021年营收占比72%,是比较纯的投资标的了。海天金属:2016年进军压铸机,近年进展迅速。2021年6月,海天金属全新压铸机生产基地启用,可生产180T-8800T的全系列冷室压铸机,基地全面投入使用后,将具备年产4000台压铸机的生产能力。2.材料立中集团:主流高品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以国际知名企业为主,如美国铝业的EZCAST系压铸铝合金、特斯拉的专利“用于结构部件的压铸铝合金”等。国内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已实现自主研发,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目前立中集团是中国唯一拥有免热材料专利的供应商。中游中游主要为压铸厂商。广东鸿图:国内老牌铝压铸龙头,经过多年发展,形成铝合金压铸、内外饰和专用车三大业务。压铸为公司主业,营收规模和市占率常年第一,主要生产底盘、动力系统等铝铸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客户有广汽埃安、魏来、特斯拉、比亚迪等。文灿股份:专注于汽车铝合金压铸业务,汽车压铸收入占比 90%以上。公司和力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超大型压铸件技术方面形成一致行动人,采购多台6000T、9000T大型压铸机。公司在一体化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位于行业领先地位。下游下游是大汽车生产商:比亚迪、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广汽埃安、吉利等。}

2023-09-15 16:34
来源:
金融界发布于:北京市
9月15日,近期表现平平无奇的力劲科技(00558.HK)突然迎来大涨,盘中股价一度飙升逾13%,此后虽然有所回落,但收盘涨幅仍有11.04%,全天成交量亦大幅放大。
从消息面来看,力劲科技股价的强势表现主要源于该公司的一家附属公司获得了战投增资入股。
附属公司最高可获15亿元现金增资
9月14日,力劲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深圳力劲、深圳领威、宁波力劲(均为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现有股东及其他关连人士与先进制造订立增资协议及其他交易文件。
根据资料,先进制造有条件同意向深圳力劲现金增资11.5亿元(人民币,下同)-15亿元,认购深圳力劲经扩大注册资本9.47%-12%。其中,5474.72万元-7140.95万元将用作实缴注册资本,其余的作为资本公积金。
据了解,深圳力劲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销售压铸机。公告显示,香港公认会计准则下,深圳力劲及其附属公司于最新财年的资产应占溢利(除税后)为5.64亿港元。
另外,最新财年末的未经审核备考净资产(假设增资协议下涉及的相关重组已完成)为24.07亿港元。
此次出钱的先进制造则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主要对生命科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信息及通讯技术等领域进行投资。先进制造的普通合伙人为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力劲科技在公告中称,增资可增加深圳力劲及其附属公司的营运资金及扩大其资本基础,并为深圳力劲及其附属公司的营运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满足业务需求及增长。
压铸机业务前景如何?
简而言之,先进制造看重了深圳力劲压铸机业务的前景,而深圳力劲也需要先进制造增资的这笔钱来推动业务继续发展。
实际上,压铸机就是力劲科技的业务核心。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压铸机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中大型压铸机,IMPRESS-II 系列大型冷室压铸机等产品。2023财年的数据显示,压铸机期内的收入为44.28亿港元,占营收的比重达75.09%。
压铸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种工业机械,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摩托车、家电、3C产品等。力劲科技的压铸机产品客户主要是汽车厂商,如特斯拉(TSLA.US)、美国通用、日本丰田、比亚迪(01211.HK)、江淮汽车等;以及文灿股份(603348.SH)、拓普集团(601689.SH)等第三方压铸厂商。
不难发现,力劲科技的压铸机业务的前景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些年发展极为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 市场占有率达29.5%。
力劲科技也在2023财年的年报中称,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及汽车一体化压铸的发展势头,公司营收在年内录得增长。其中,大型及超大型压铸机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方式带来的变革,为其降本增效及轻量化需求注入强劲动力,市场需求增长旺盛。2023财年一共交付超大型压铸机22台,相比于2022财年交付的14台,提升了57%。
从业绩方面来看,受益于应用端需求爆发,最近两三年间,该公司的业绩表现也明显强于此前。
东吴证券研究人员认为,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及一体化压铸工艺渗透率的提升,压铸机尤其是大型压铸机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该机构测算,仅考虑大型压铸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使用需求,2022-2025年一体化压铸机每年新增市场空间为5/15/29/53亿元,远期展望2030年一体化压铸机全年新增需求规模可达243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另外,一体化压铸领域还迎来了最新的利好消息。
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已在一体化压铸上取得技术突破,这将是特斯拉在未来十年生产数千万辆平价电动汽车、实现盈利计划的关键所在。
通过突破后的技术,特斯拉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几近所有复杂车身底部零件压铸成一个整体,而非仅压铸约400个零部件。据悉,在这项新技术的“加持”之下,特斯拉可以在18-24个月内,从头开始开发一款汽车,而目前其大多数竞争对手可能需要3-4年时间。
特斯拉的这项新技术或为压铸机打开新的增量空间,而力劲科技作为特斯拉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有望充分受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先进制造通过增资的方式入股力劲旗下的压铸机业务有望成为一笔双赢的交易。
来源:财华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劲力集团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