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中国宪法之父日活动每几年举办一次 我国国家中国宪法之父日活动多久一次

广东省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司法局"网站 是否继续?
—— 云浮市司法局
—— 云浮市司法局
广东省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05
00:00:00
文档来源:广东普法网
查看次数:-【字体:小 中 大】自2014年起,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今天,是第4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按照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部署,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组织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系列活动,集中宣传活动将持续开展一个月。      当天下午,广东省“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到场接受现场访谈。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启宏,省教育厅巡视员赵康、省委政法委专职委员刘永庆、团省委副书记武一婷、省司法厅副厅长张荣辉、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贺金生等参加活动。广东电网系统企业员工、司法行政机关干部、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实验中学学生代表共180多人现场学法、讲法、读法,接受国家宪法日普法教育。  据悉,今年我省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通过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启动仪式通过“释法+讲法+读法”节目形式演绎,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形式传播;同时对全新的普法模式“媒体人普法工作室”进行授牌。获得全国法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广州市法律援助处黄倩、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的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杨芒生、华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冬梅以及他们的团队分享了他们的普法故事。汕头大学法学院李松林同学,中山大学法学院陈好到场讲演“我与宪法”,他们在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法狗狗与广东省普法办共同研发的智能普法机器人也来到了现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现场观众解答法律问题。最后,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人员共同诵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节选。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表示,自“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围绕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健全完善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创新普法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法治宣传教育长期性、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治文化产品,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接下来,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准确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把握宪法宣传内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普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抓好面向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深入浅出地向广大群众宣传解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解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要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织广大群众深入学习宪法法律,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法治真正成为根植于公民内心的信仰。同时要把国家工作人员、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对象,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青少年学生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要推动宪法走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深入开展宪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把法律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使宪法法律走进千家万户。积极推动各部门行业在其窗口单位、服务岗位开展法律便民、法律惠民活动,通过送法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咨询、播放宪法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法律。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利用好南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宪法主题展览、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现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讲好广东法治故事。要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推动宪法法律的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活动作为推动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责任制的实际行动。普法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宪法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省司法厅厅长曾祥陆在访谈时谈到,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我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只有立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展全民普法,就是要以更好满足人民对法治、公正、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以推动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从普法工作实践角度看,不能只满足于具体法律条文宣传,不能只满足于组织几场活动、几堂法治讲座、几个宣传版面,而是要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延伸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并以此撬动各单位各部门形成普法合力;同时要研究法治宣传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与法治宣传、法治实践的关系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普法工作主管部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不断完善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和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工作机制,推动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广泛凝聚社会资源,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普法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创先,开展“以案释法”,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全过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普法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法治宣传重要内容,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据了解,启动仪式后,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将依托媒体人(孙愈)普法工作室从2018年开始,每月开展一场送法进单位、进学校、进村居活动,将专业普法送入基层,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相关文章2023-05-29【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2023年云浮市民法典宣传月普法活动有“典”精彩
2023-03-10建设法治云浮·巾帼在行动——云浮市举办2023年“三八”妇女维权周启动仪式暨大型宣传咨询活动
2023-03-03【基层动态】法治“开学第一课”在云浮各地精彩“开讲”
2022-12-30【基层动态】新兴县司法局:为新兴融湾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2022-12-20【基层动态】云城区司法局:凝聚“好人队伍”正能量 探索以良法促善治新实践
}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今年的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关于国家宪法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历年宪法日的主题  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7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  2019年: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021年: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2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宪法知识知多少  我国现行宪法是何时通过的?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修改了几次及分别在哪一年?  现行宪法已进行了5次修改,先后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什么?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一百四十三条。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宪法,坚决维护和实施宪法。我国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各项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他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宪法之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