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抗战的红格尔图战役是九一八卢沟桥事变是几年几月几日以来中国方面取得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大捷吗

2015-06-26 08:58
来源:
新华网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在我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百灵庙一带,曾发生过一次震惊华夏的抗日战役,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不断蚕食绥远的嚣张气焰,收复了百灵庙、红格尔图、土木尔台、土城子等失地,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士气。
这次战役过去叫“绥东抗战”,也称“百灵庙大捷”,是爱国将领傅作义亲自组织、指挥的。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兰峰,当年都曾率领部队与日伪军鏖战过,是百灵庙战斗和红格尔图战斗的前线指挥官。
1983年,本文作者张崇发曾担任董其武将军秘书,多次采访过董其武、孙兰峰及其诸多部属,请他们回忆了“百灵庙大捷”的情况。
百灵庙战役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前,它是在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大呼声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政治主张的有力感召下发生的。战役爆发前后,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因此,百灵庙战役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治纲领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忍无可忍,傅作义将军独立下达作战命令
百灵庙战役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政策引起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越伸越远。他们在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省,控制了冀东22县之后,1936年春天又指使日蒙伪军侵占察哈尔以北6县,并将冀、察两省特殊化。在此基础上,日军妄想夺取绥远大青山以北各县,然后推向西北甘、宁、新三省边界,阻断中国西北对外交通,实现其反动的“满蒙政策”。
为实现上述计划,日寇在华北和绥远各地大量设置特务机关,并积极扶植傀儡政权。在绥远,日寇就扶植蒙奸德王和李守信,成立了所谓的“蒙古军政府”;还收买伪军头目王英,组织了所谓的“蒙古西北防共自治军”和“大汉义军”。这些军队,连以上指挥官全是日本人,是为日寇侵华战争服务的反动军队。
日本帝国主义使绥远地区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激怒了全国人民,也激怒了具有爱国之心的傅作义将军。傅当时是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在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大呼声下,他决心寻找机会,铲除日寇在绥远的立足之地。
1936年6月,《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传到傅作义先生的官邸后,进一步激发了傅作义坚决抗日的决心。《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号召国内各党各派“都站在同一的战线对付共同的敌人”,“毁家纾难,舍身为国。”傅作义感到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十分正确。这年秋天,在蒋介石50大寿时,他便借机去洛阳向蒋介石陈述了自己准备强烈反击日军及蒙奸的意见。蒋介石、阎锡山主张先消灭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对日作战,恐怕引起中日冲突,要傅作义以忍让为主。
但是,日寇及蒙奸的得寸进尺,使傅作义根本忍不下去。11月5日,日本侵略者在嘉卜寺(今化德)召开侵绥军事会议,决定以匪首王英、蒙奸李守信两部为主进犯绥远,分三路进击。战争中所需武器、弹药等,均由日方负责,并发给蒙奸德王、李守信、匪首王英各20万元,以资鼓励。11月5日,德王还以“察境蒙政委员会”的名义,向傅作义发通电,无理要求傅作义撤除百灵庙以南的一切军事设施。并扬言:如不能按期实行,将以兵戎相见。很显然,这是日军为出兵侵犯绥远边境制造借口。
傅作义面对战争威胁,一方面积极部署军队,一方面对各界人士发表谈话,表示自己抗日的决心,唤起民众支持、同情。11月8日晚,傅作义在他的总部会议室召开营以上军官秘密军事会议时,坚定地说:“日寇占我察北,占我绥远,是我全军将士的耻辱,如若不打,绥远人民不答应,国人也要骂我们。边疆大吏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傅作义的讲话,得到与会军官们的支持,全军上下取得了一致抗日思想。于是,会议决定:进击绥东一带敌人的任务,由旅长董其武负责指挥,进击绥北一带敌人的任务,由师长孙长胜和旅长孙兰峰指挥。
这就是百灵庙战役的由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全国抗战之先声”——纪念绥远抗战80周年绥远抗战发生在1936年8月至12月间。绥远抗战的胜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昭垂青史。今天,当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依然心潮涌动,备受震撼和激励。共产党人领导百灵庙武装暴动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动“华北五省(冀、鲁、晋、察、绥)自治运动”,威逼察哈尔政府撤退察北沽源、多伦、宝昌、商都、赤城、张北六县的保安队,交出县政权,遭察哈尔政府拒绝。1935年12月9日,敌人在飞机掩护下,分途进攻宝昌和沽源,占领察北六县。日军在侵占内蒙古东部盟旗后,将魔爪伸向察哈尔、绥远等内蒙古中心地区。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纠合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李守信和王英等大肆扩充伪军,加速准备进犯绥远(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绥远抗战爆发前夕,1936年2月21日在达尔罕草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云继先、朱实夫、云蔚等组织发动打响了绥远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奠定了基础。暴动队伍由1000人增加到1500多人,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师,全力支持了绥远的全面抗战。红格尔图保卫战1936年5月,在日军的策划下,以德王为首的伪“蒙古自治政府”和伪“蒙古军司令部”粉墨登场。1936年8月,伪军李守信部2万人进犯绥东陶林(今内蒙古察右中旗),日军开抵张北,伪军另一个骑兵师进犯绥北百灵庙一带,阴谋侵绥。傅作义部彭毓斌骑1师和董其武第218旅驻防的红格尔图(今乌兰察布察右后旗境内)为绥东战略要地和绥远的门户。1936年7月底,伪军于志谦等部4000余人进犯红格尔图,傅作义命令师长彭毓斌、旅长董其武指挥第218旅一个团、骑兵师一部,与敌激战,毙敌350余人。战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派南汉宸带亲笔信给傅作义,极大地鼓舞了傅作义和驻绥部队。11月13日,由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指挥的伪军李守信、王英部5000余人再度进犯红格尔图。傅作义遂令彭毓斌为总指挥、董其武为副总指挥,指挥骑步兵师、第218旅与敌军激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敌人增加援军至6000余人,以日本新式大炮飞机等先进武器狂轰滥炸,傅作义部顽强抗击,给敌以沉重打击,阵地岿然不动,并击落日军飞机一架。17日夜,傅作义部一部包围红格尔图东北5公里之土城子的敌军指挥所;另一部在土城子以东设伏,截击溃退和增援的敌军。战至18日,傅作义命令两个团和一个炮兵营驰援前线。敌军也将兵力增加到7000余人。凌晨,傅作义部抢在敌军之前发起总攻,将敌分割包围,敌军仓猝应战,顽抗至拂晓,丢盔卸甲东逃。8时,傅作义部乘胜追击日伪军余部至察哈尔省境,战役结束。红格尔图之战以少胜多,捣毁日本特务机关及伪军王英司令部,毙伤敌1700余人,俘虏300余人,缴获大量辎重、机要文件和电台、密码本等,粉碎了日军侵占归绥(今呼和浩特中心城区)的企图。收复百灵庙之战百灵庙是绥北交通、商旅、宗教和军事要地。自德王投靠日军后,该地即沦为日军侵犯绥远的桥头堡,盘踞着日军特务机关、伪蒙军1个师,总兵力达3000余人,设防极为森严。红格尔图战役后,傅作义决定乘胜先发制人,发起百灵庙战役。以孙长胜、孙兰峰为前敌总指挥、副总指挥,以董其武部为总预备队。11月23日黄昏,傅部1个骑兵团、3个步兵团、1个炮兵营由归绥出发,冒严寒、踏积雪,秘密急行军,于晚9时许抵百灵庙附近。夜12时,傅部发起攻击,很快占领外围山头。激战至24日晨,傅作义部摧毁多处敌军阵地,攻占北山,袭毁机场,断其后路。8时许,敌军全线崩溃,败退大庙。此役,傅部毙伤敌军近1000人,俘虏400余人,缴获大量战备物资。12月2日,敌军纠集4000余人对百灵庙进行反扑,被傅作义部击退。此役毙伤敌军副司令雷中田以下500余人,俘虏200余。伪军4个旅反正,大庙收复。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伪再不敢越雷池一步。绥远抗战的影响绥远抗战,是我国全面抗战前华北地区较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此战一扫之前弥漫国内的亡国论调,令全国人心为之一振。毛泽东在致傅作义的贺电中指出,“绥远抗战为全国抗战之先声”,肯定了绥远抗战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蒋介石也致电祝贺,称“百灵庙之收复,实为我民族复兴之起点”。彭毓斌、董其武、孙兰峰等5人还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绥远抗战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全国军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迅速掀起了新的抗日救亡高潮。贺电、锦旗从全国各地像雪片似地飞向归绥,热情洋溢地祝贺、慰勉和歌颂绥远抗战将士牺牲救国的精神。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和援绥运动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何香凝出资购买药品,黄炎培携巨款至绥,陈嘉庚捐献巨资。抗日救国会向全国民众发出捐献“一日所得”援绥的号召;全国大、中学校开展捐薪一日,节食七日或绝食一日,将伙食费捐献;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发起捐献“万件皮衣”运动,等等。据统计,全国各界捐款达300余万元之巨。全国各地爱国团体纷纷派出慰问团、看护队、服务队、宣传队、演出队来绥劳军。一时间,归绥成为全国爱国人士的聚集地。援绥运动涉及阶层之广,参加人数之众,社会影响之大,为抗日战争史上所罕见。绥远抗战的胜利,也深深地触动了张学良。1936年11月27日张学良向蒋介石递交了《援绥请缨抗敌书》,张学良、杨虎城于12月12日共同兵谏蒋介石,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促进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绥远抗战,挫败了日军侵占绥远进而西进的图谋,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增强了救亡图存的信心。各族人民并肩作战1936年,当日本帝国主义实施占领绥远的战略企图,绥远部队以“守土有责,不可坐视”的决心坚决抗战。傅作义对部队官兵秘密进行爱国和抗战教育,印发抗战读物,鼓励官兵同仇敌忾,树立必胜信心和决心。“誓保国土,以尽责任,决心牺牲,以雪耻辱”成为训练口号,激励斗志。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战斗在第一线的官兵才不惧强敌,不畏险阻,不怕牺牲,敢打敢拼,奋勇杀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着多方面的力量。在绥远抗战中,各族人民并肩作战,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红格尔图保卫战中,当地各族群众帮助守军修筑工事、埋设地雷、抬伤兵、运子弹、送水送饭。仅修筑工事,就有200多名民工参加,他们用40多天时间,修筑了深宽各3公尺多的围城壕,5个大碉堡和各种掩体及交通壕。工商业者也同心协力,全力支援,各族民众组织担架队、救护队、支前队,军民一心,团结一致,抗击日伪军,保卫神圣的国土。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在绥远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做了多方面的统战工作。红格尔图第一次保卫战打响之后,毛泽东、朱德等于1936年10月26日致函蒋介石、阎锡山、傅作义和西北将领,指出局势危急,“非抗战不足以图存,深信绥远抗战一起,西北数十万健儿携手联合起来,为保卫西北而战,为保卫全中国而战”。这给了傅部官兵极大的鼓舞。百灵庙之战时,中共中央又于12月1日发出了关于绥远抗战的通电,要求南京政府“调集大军增援晋绥前线”,“开放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并号召全国人民自动组织各种抗日团体与武装力量“援助现在绥远坚决斗争的英雄将士”。在这则通电的鼓舞和号召下,全国掀起了盛况空前的援绥运动。百灵庙大捷后,毛泽东又派南汉宸赴绥慰问,赠送“为国御侮”的锦旗。中共中央所做的一切既是对绥远抗日将士的支持和鼓舞,也是实施、壮大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抗日统一战线,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自治区主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2:38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傅作义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荣河人。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响应辛亥革命,在太原参加反清起义,任起义学生军排长。1915年入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1924年后,任晋军第四旅第八团团长,第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北伐。次年任第三集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1930年参加阎、冯反蒋战争,任津浦线总指挥,失败后进驻绥远。1931年任晋绥军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等职。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进一步入侵平津地区。1932年3月,热河全境沦陷,日军进抵长城一线。傅作义统帅的第59军守独石口、镇岭口、怀柔一线,以掩护长城一线中国军队北翼,后又在怀柔阻击日军。华北事变以后,侵夺绥远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重要一步,1936年11月初,日本关东军指使伪蒙汉奸总司令王英及德王从商都西犯,向红格尔图进攻。驻守绥远的傅作义部英勇抵抗,击退了伪军的多次进攻,毙敌1000余人。乘红格尔图之战获胜之际,傅作义决心先发制人,立即发起百灵庙战役。傅作义集结部队,布置作战事宜,力图在增援之敌到来之前,袭取成功,各个灭敌。战役开始后,绥军拼力进攻,守敌顽命死守。经过反复搏杀,绥军终于突破敌阵,冲入庙内,与敌展开巷战,最终收复了百灵庙,歼灭伪蒙军7800人,俘获300余人。百灵庙大捷后,傅作义集中绥军主力,追击敌伪残余。整个绥远抗战,历时数月,前后共歼灭和瓦解伪军l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和2个骑步旅,收复了百灵庙、锡拉木楞庙等战略要点多处,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了日军西侵绥远,妄图建立“蒙古帝国”的阴谋,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抗日热情。绥远抗战胜利后,中共领袖毛泽东给傅作义写了亲笔信,称赞其在“日寇西侵,国难日亟”之际,统帅部队“捍卫边疆……跃然民族英雄之抱负,四万万人闻之,神为之王,气为之壮”。  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还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曾先后率部参加忻口会战、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1949年1月底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水电部部长等职。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来源:长沙晚报)
'
document.write(adCode);
}
//主过程
if(InternetExplorer == true){
IEad();
}else{
NSad();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卢沟桥事变是几年几月几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