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是辛亥革命三杰先驱吗?

历史背景在美洲殖民地开辟之后,英国与殖民地保持了长期的联系。双方在宗教、民族、血缘和文化传统上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当双方出现争执、冲突和矛盾时,绝大部分殖民地居民都没有预料到最终会走上独立之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意识到独立是不可避免的。殖民地对英国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提供大量原材料,还是英国产品的倾销地。然而,一旦本土的经济利益与殖民地发生矛盾时,英国往往会采取牺牲殖民地来保全本土的手段。[13]1763年,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糖税法》,受该法影响较大的纽约和弗吉尼亚殖民地先后向英国议会及英王递交请愿书,表明自己是英国人的身份和权利,并列举殖民地不能纳税的种种现实原因,请求英国当局撤销此税法,恢复殖民地传统秩序。两年后,英国又颁布了《印花税法》,这是英国第一次向所有殖民地居民征税。不同于《糖税法》时期,《印花税法》在制定时就传到了北美。北美各殖民地通过向议会请愿、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等方式来阻止英国议会通过这项税法。期间,他们从孤立反抗走向联合抵制,召开反《印花税法》大会、组成“自由之子”社、集体抵制英货等等。该时期关于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关于政策的辩论比《糖税法》时期更加广泛和深入,“无代表不征税”的原则成为殖民者维权的核心原则,而围绕该原则,双方也就内外部税、代表制及议会权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辩论。[14]1765年10月,来自9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举行了反印花税大会,宣布英国无权向殖民地征税。1773年12月,殖民地人民为了抵制茶叶税法,冲入东印度公司的茶船,将价值18000英镑的茶叶全部倒入海里。作为报复,英国采取了严厉手段,包括连续公布《波士顿港口法案》、《司法公正管理法案》、《驻军法案》、《马萨诸塞政府法案》以及《魁北克法案》,这些法案被殖民地居民称为“不可容忍法令”,并向殖民地增派军队。法案规定未经总督同意,殖民地议会不得开会,并取消了殖民地居民选举议会成员的权利。这些法案原本旨在对波士顿进行警戒和孤立,但却加速了各殖民地在政治上的团结与联合。[14]政治背景殖民地时期的北美资产阶级民主传统悠久。早在殖民地初期,代议制和移民自治团体就成为民主共和国的雏形。1619年,第一届弗吉尼亚议会召开,随后其他殖民地也建立了议会。弗吉尼亚议会[a]和1620年的《五月花号公约》被视为北美民主政治的基石。1644年马萨诸塞形成的两院制议会,该体制每年选举官员,包括总督和议会两院议员。这种体制被其他殖民地仿效,并成为1776-1782年各州宪法的要点。17、18世纪欧洲大批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来到北美寻找新的避难所,他们的到来加强了民主力量,使殖民地的民主制度迅速发展起来。18世纪后期,在财政负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变得越来越苛刻。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标志着各殖民地合作进入新阶段。在独立战争爆发后,各殖民地议会意识到与英国决裂不可避免,开始宣布独立。弗吉尼亚议会于1776年3月作出关于独立的决议,随后通过《权利法案》和《弗吉民亚宪法》。[15]经济背景早期美国殖民地的经济结构表现出了多样性。农业一直是主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与之并存的还有商业和手工业。从经济关系来看,殖民地既有许多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又存在着封建性的庄园和使用奴隶劳动的大种植园。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而言,小土地制发挥着双重作用。小土地制使大量移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封建业主无法将这些劳动力变成依附农民,削弱了封建制度在殖民地的生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当时,民主制度受到小农的欢迎和支持,而资产阶级在发展殖民地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也需要依靠小土地制和小农的力量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16]另一方面,工商业的发展使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掌握一部分政治权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当时,民主共和制度无疑是资产阶级能够取得一部分权力的最佳途径与方式。在建立起来的议会和移民自治团体中,资产阶级都是实际的掌权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与宗主国利益的冲突日益尖锐,这使得殖民地人民更需要运用议会等机构作为对抗殖民压迫的政治武器。在独立战争前,议会斗争是殖民地资产阶级与宗主国斗争的主要方式。而殖民地的民主政治也在反殖斗争中增强了自身的民主性及群众基础。[16]思想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诸如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与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观念成为《独立宣言》的重要理论来源。《独立宣言》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民主原则。[17]洛克《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宣言开篇便宣告“人人生而平等”,强调这些权利是大自然赋予,并不可剥夺,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杰斐逊选择使用“created”而非“born”,是为了强调一种精神力量,即上帝创造了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杰斐逊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鼓舞人民争取独立,并且在独立后仍坚持这一理念,否定了独裁存在的理由。[18]洛克认为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这种同意或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并建立新的政府,这是人民的权利也是责任。《独立宣言》中体现的“主权在民”理论是“天赋人权”在理论上的延伸,强调政府合法性基于广大人民的同意。若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人民利益以保障自身权利的政府,人民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这些洛克的理论对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18]卢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强调以“人民和主权者同一”为原则的思想,使得社会契约的概念更加注重人民的角色。《独立宣言》中的社会契约论将人民主权视为国家生活的基础,这与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有相似之处。杰斐逊基于天赋人权学说,特别强调人民主权的重要性。而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完整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是卢梭。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体现,如果主权属于人民,那么国家的权力也必然属于人民。《独立宣言》中关于人民主权的思想在一句话中表达:“政府的正当权利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人民主权的观点。人民主权思想推翻了中世纪以来盛行的“君权神授论”,主张“民权神授”,从而引出了“政权民授”。既然政权是由人民授予的,那么自然意味着人民对政权具有废除、更换、重建的权力。这将国家权力的来源从上帝手中转移到了人民手中。杰斐逊在以后的许多场合中也多次提到“民主共和”。卢梭主张小农的共和制,而杰斐逊一生的理想国家就是“民主共和制国家”。[19]潘恩1774年,在富兰克林的引荐下,对英国君主制度不满的潘恩来到美国,并在《宾夕法尼亚》杂志上担任编辑,开始涉足政治。次年潘恩辞职,开始全职政治写作,为北美独立运动发声。在这一背景下,潘恩的《常识》一书于1776年出版。[20]《常识》中阐述的希伯来共和思想符合了美国人的需求。尽管无法从《圣经》中找到关于具体国家制度运作的启示,但为无君主共和国找到了充分的合法性。《常识》将国王的设立视为对异教君主的模仿,是上帝最痛恨的偶像崇拜,通过《圣经》的权威来否定了罗马共和国的光荣,适应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求。在《常识》发表后,美国人通过《独立宣言》确立了现代国家的天赋人权,最终实现了从旧共主义到新共和主义的转变。[21]潘恩的《常识》和《独立宣言》的出版时间间隔不到半年,它们在内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人权的重要性,否定了英国君主制度,并肯定了人民改变政府的权利。此外,它们还对国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控诉。这些共同点更加凸显了希伯来共和思想对美国建国的深刻影响。潘恩没有明确要求行使反抗权,而是强烈谴责君主制,并将美国人的反抗描述为一场“圣战”反对君主专制。《独立宣言》显然受到了这一点的启发,尽管它反对的是所有君主制,但只将矛头指向了乔治三世。通过列举国王犯下的罪行清单,这种策略更有效地回答了“反抗权应当受到怎样限制”的问题。[21]孟德斯鸠孟德斯鸠的思想贯穿了对宽和政治的倡导,从《波斯人信札》中的“宽仁统治”(le gouverement doux)和“治政仁和”(la douceur du gouvernement)到《论法的精神》中的“宽和政体”(le gouvernement modéré),都代表了他反对专制统治,主张宽和政治的立场。这一概念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政体类型,而是强调统治方式的宽容、温和和公正。在孟德斯鸠看来,一个国家无论是何种政体,只要它追求的内容与“专制”相反,那么它就是政治宽和的国家。因此,孟德斯鸠将传统的共和政体与君主政体都归入了宽和政府的范畴。他认为,宽和政府的直接目的在于实现政治自由,这种自由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需要依靠法治来保障。这些思想在独立战争前夕的北美广泛传播,对美国建国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德斯鸠宽和政府下的政治自由和法治也是《独立宣言》所期望达成的目标。[22]大陆会议1775年5月10日,第二次大陆会议[b]在费城召开,与会代表66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大部分代表放弃了与英国和解的希望。12月6日,会议否定了英国议会对殖民地的主权。1776年4月12日,北卡罗来纳州的革命会议特别授权其代表在国会投票支持独立。5月10日,会议建议殖民地建立自己政府,并宣布现在这些殖民地的人们接受任何英国王冠下政府所需的宣誓和誓言是“绝对不合理和不道德的”,英国王冠的权威应该被“完全压制”并由人民接管。5月15日,弗吉尼亚会议指示其代表提出动议——“这些联合殖民地应当是,并且本来就是自由和独立的州”。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殖民地及自治领的理查德·亨利·李(Richard Henry Lee)提出了一项决议,“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并且本来就应当是自由和独立的州。” 会议任命了一个五人委员会来写一份解释独立原因的声明,即《独立宣言》。后来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写下了第一稿。[2]《李议案》(1776年6月2日)宣言撰写1776年6月11日,杰斐逊在寄宿处开始着手写作。他大量借鉴了弗吉尼亚权利宣言等现有文件,并融入了启蒙运动的理念。杰斐逊后来解释说,“他并不追求原则或情感的独创性。” 相反,他希望自己的言辞能作为“美国思想的表达”。不到三周后,他将草稿提交给了五人委员会。亚当斯和富兰克林对草稿进行了修改。富兰克林将“和薪金和支取的数额”改为“薪金的数额和支取”;将“将他们置于专断的权力之下”改为“将他们置于绝对权力之下”。亚当斯则是在“长时期以来”后加上了“在这样解散之后”。此后杰斐逊再次对草稿进行修改,增加了三个新的段落。杰斐逊、亚当斯和富兰克林在最后一次修改之后于6月28日将草稿提交给了大会。四日后大会对草稿的作品进行了讨论,在持续三天的讨论中,大会对草稿进行了“删改”,删除了一些有关奴隶制度的内容。7月1日,尽管宾夕法尼亚殖民州的约翰·狄金森(John Dickinson)强烈反对,但九个代表团投票赞成独立。[2][23]《国会委员会:起草独立宣言》发表宣言1776年7月2日,国会投票宣布独立。7月4日,国会批准了《独立宣言》的正式文本。印刷商约翰·邓拉普(John Dunlap)印刷了大约200份副本,这些副本被称为邓拉普宣言,发送给了各个委员会、议会和大陆军队的官员。《宣言》的第一个签署人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的名字以大号字体出现在底部。其中一份副本在几个月后送到了英王乔治三世国王手中。7月19日,美国国会下令将该文件编写为“美利坚十三个联合州的一致声明”。[2]《独立宣言》(约翰·特朗布尔,1818年)阐明目的和理论开篇两端段为全文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明确表达了撰写《独立宣言》的目的,即“将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独立宣言》向国王、殖民地居民和全世界发出宣告,其目标是号召军队、赢得外国盟友,并宣布新国家的建立。开场句表明了《独立宣言》的主要目的,即解释殖民地人民进行革命的权利,“宣布推动他们独立的原因”。大陆会议必须证明其事业的合法性。[5][4]第二段是则阐述了关于人权和政府的基本理论——人民的同意是政府获得权力的唯一来源;人民有权变更和推翻那些否定人人生而平等并被造物主赋予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政府。该段和第一段构成了《独立宣言》论述的大前提,奠定北美革命的理论基础。[5][4]这两段是《独立宣言》全文的核心段落,以朴实、端庄的词句反应了杰斐逊的政治思想。这一部分是独立宣言逻辑推论的起点。在《独立宣言》的草稿中,杰斐逊原本写道:“人人生而平等独立”。后经修改而成“人人生而平等”。草稿中的“独立”指的就是自然状态中人类的地位——人与人相互之间完全没有从属或者屈从于某一权威。除去地位上的平等外,上帝在创造人类之时,也平等地赋予了他们一些自然权利。[24]在《独立宣言》的草稿中,杰斐逊写下“人人生而平等和独立”之后的是:“平等诞生之后,他们获得天生和不可转让的权利”。从草稿和修改的情况来看分析,杰斐逊表达此话的意思是:不管人与人之间和种族之间特性有多大的不同,人类都是由上帝平等地创造,并在诞生之时被上帝平等地赋予了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上帝造人时一视同仁,出发点是平等的。[24]《独立宣言》的人权学说是以“自然法和自然上帝”为根据的。杰斐逊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并被造物主赋予了“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可剥夺”一词首先有着标准的含义。在《独立宣言》中,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最基本的权利。不管在政府成立之前还是成立之后,这三种权利都归人类所有。[24]进入社会状态后,如果政府没有履行职能,没有保护人民的权利(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人民便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这就是《独立宣言》的人民革命论。按照这种理论,北美人理所当然拥有推翻英国统治的权利,因为他们就是人民的一部分。《独立宣言》政治理论的核心并不是成立大众政府,而是成立经同意产生并能保护人权的政府即可。杰斐逊政治思想中的合法政府应是“人民的政府”(Of the people),而非一定要由“人民来统治”(By the people)的政府。[24]控诉英王第三部分则是列举对乔治三世国王的控诉。大陆会议以普遍术语将“推动他们独立的原因”呈现给国际观众。宣言列举了英王的种种罪行,体现北美爱国者在独立战争时期的大英帝国观。起草者用犀利的文字论证了当今大英帝国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掠夺的历史,国王的目的就是在北美建立专制并将北美诸邦论为奴隶。此部分构成了《独立宣言》控诉的小前提。[5][4]《独立宣言》的27个条款在之前的文件中都有原型。1776年1月5日,在新罕布什州通过的新宪法中,列举了5条与《独立宣言》相同的控诉。同年3月26日,南卡罗来纳州新通过的州宪法中也包含了19条与《独立宣言》相似的条款。此外,1776年6月29日弗吉尼亚州通过的州文件中也有19条与后来的《独立宣言》指控条款类似。除了各州政府文件之外,殖民地报纸也充斥着各种对英王的控诉。[24]虽然《独立宣言》的指控条款结构一致,但实际上它们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抽象概括。杰斐逊没有明确指出每个条款具体指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将某些殖民地的特殊遭遇转化成更普遍的控诉。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独立宣言》适用于所有十三个殖民地,从而获得更广泛的支持。除了罗德岛、康涅狄格和马里兰三州外,其他各殖民地的法案都曾被英王所驳回。[24]具体来看,《独立宣言》中的几个重要指控包括英王蓄意控制殖民地的立法权、变更各殖民地议会召开的地点、解散议会和拒绝重新召开议会、妨碍司法独立、滥设职位、设立海事法庭等。此外,还涉及英国通过的《魁北克法案》、关闭殖民地立法机关、宣布北美十三州犯行公开叛乱、掠夺海域、雇佣黑森人进行压制以及发布禁止法案等。[24]但是,这一部分删除了杰斐逊有关奴隶制度的控诉,杰斐逊强烈反对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认为它们侵犯了人性和神圣权利。他不仅抨击了奴隶贸易,也将注意力扩展到奴隶制度本身。他指责奴隶制度不仅没有法律和传统的根据,而且破坏了正义的宇宙之法和人性的权利。他使用了更通用的术语,如人性、人们和人民,将人性的神圣权利平等地拓展至所有人。他认为奴隶制度侵犯了自由和生命权利,因此他才如此痛斥奴隶制度。他并不是认为白人和黑人绝对平等,而是反对奴隶制度侵害自然权利的愤慨。[24]这些指控条款的目的是揭示英王对殖民地的种种不公和迫害,并呼吁十三个殖民地团结起来,争取独立自主。同时,这些指控也反映了当时殖民地人民的普遍不满和愤怒,为独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4]宣布独立《独立宣言》的结尾两个段落是文本的第四个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表明了北美的态度,即决定从英国分离出来,并以大陆会议的代表们人的生命、财产和荣誉起誓。声明在结尾:“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应该是自由和独立的州。” 它宣布与英国及其国王彻底决裂,并声称拥有一个独立国家的权力。[5][4]In Congress, July 4, 1776大陆会议,1776年7月4日。When in the course of human events, it becomes necessary for one people to dissolve the political bands which have connected them with another, and to assume among the powers of the earth, the separate and equal station to which the laws Nature and Nature’s God entitle them, a decent respect to the opinions of mankind requires that they should declare the causes which impel them to the separation.在人类事务发展的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同另一个民族的联系,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以独立平等的身份立于世界列国之林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驱使他们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they are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them,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 safety and happiness. Prudence, indeed, will dictate that governments long established should not be changed for light and transient causes; and accordingly all experience hath shown that mankind are more disposed to suffer, while evils are sufferable, than t right themselves by abolishing the forms to which they are accustomed. But when a long train of abuses and usurpations, pursuing invariably the same object evinces a design to reduce them under absolute despotism, it is their right, it is their duty, to throw off such government, and to provide new guards for their future security. Such has been the patient sufferance of these Colonies; and such is now the necessity, which constrains them to alter their former systems of government. The history of the present King of Great Britain is usurpations, all having in direct object tyranny over these States. To prove this, let facts be submitted to a candid world.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有可能使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若真要审慎的来说,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无关紧要的和一时的原因而予以更换的。过去的一切经验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还是情愿忍受,也不想为申冤而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形式。然而,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为其未来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忍受苦难的经过,也是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标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为了证明上述句句属实,现将事实公诸于世,让公正的世人作出评判。He has refused his assent to laws, the most wholesome and necessary for the public good.他拒绝批准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需的法律。He has forbidden his Governors to pass laws of immediate and pressing importance, unless suspended in their operation till his assent should be obtained; and when so suspended, he has utterly neglected to attend them.他禁止他的殖民总督批准刻不容缓、极端重要的法律,要不就先行搁置这些法律直至征得他的同意,而这些法律被搁置以后,他又完全置之不理。He has refused to pass other laws for the accommodation of large districts of people, unless those people would relinquish the right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Legislature, a right inestimable to them and formidable to tyrants only.他拒绝批准便利大地区人民的其他的法律,除非这些地区的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自己在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而代表权对人民是无比珍贵的,只有暴君才畏惧它。He has called together legislative bodies at places unusual, uncomfortable, and distant from the depository of their public records,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fatiguing them into compliance with his measures.他把各州的立法委员召集到一个异乎寻常、极不舒适而有远离他们的档案库的地方去开会,其目的无非是使他们疲惫不堪,被迫就范。He has dissolved representative houses repeatedly, for opposing with manly firmness his invas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people.他一再解散各州的众议院,因为后者坚决反对他侵犯人民的权利。He has refused for a long time, after such dissolution, to cause others to be elected ; whereby the legislative powers, incapable of annihilation, have returned to the people at large for their exercise; the State remaining in the meantime exposed to all the dangers of invasion from without and convulsion within.他在解散众议院之后,又长期拒绝另选他人,于是这项不可剥夺的立法权便归由普通人民来行使,致使在这其间各州仍处于外敌入侵和内部骚乱的种种危险之中。He has endeavored to prevent the population of these states; for that purpose obstructing the laws of naturalizing of foreigners; refusing to pass others to encourage their migration hither, and raising the condition of new appropriations of lands.他力图阻止各州增加人口,为此目的,他阻挠外国人入籍法的通过,拒绝批准其他鼓励移民的法律,并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条件。He has obstruct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by refusing his assent of laws for establishing judiciary powers.他拒绝批准建立司法权利的法律,以阻挠司法的执行。He has made judges dependent on his will alone, for the tenure of their office, and the amount and payment of their salary.他迫使法官为了保住任期、薪金的数额和支付而置于他个人意志的支配之下。He has erected a multitude of new officers, and sent hither swarms of officers to harass our people, and eat out our substances.他滥设新官署,委派大批官员到这里骚扰我们的人民,吞噬他们的财物。He has kept among us, in times of peace, standing armies without the consent of our legislatures.他在和平时期,未经我们立法机构同意,就在我们中间维持其常备军。He has affected to render the military independent of and superior to the civil power.他施加影响,使军队独立于文官政权之外,并凌驾于文官政权之上。He has combined with others to subject us to a jurisdiction foreign to our constitution, and unacknowledged by our laws; giving his assent to their acts of pretended legislation.For quartering large bodies of armed troops among us;他同他人勾结,把我们置于一种既不符合我们的法规也未经我们法律承认的管辖之下,而且还批准他们炮制的各种伪法案,以便任其在我们中间驻扎大批武装部队;不论这些人对我们各州居民犯下何等严重的谋杀罪,他可用加审判来庇护他们,让他们逍遥法外;For cutting off our trade with all parts of the world;他可以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For imposing taxes on us without our consent;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强行征税;For depriving us in many cases, of the benefits of trial by jury;在许多案件中剥夺我们享有陪审制的权益;For transporting us beyond seas to be tried for pretended offenses;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我们押送海外受审;For abolishing the free systems of English laws in a neighboring Province, establishing therein an arbitrary government, and enlarging its boundaries so as to render it at once an example and fit instrument for introducing the same absolute rule these Colonies;他在一个邻省废除了英国法律的自由制度,在那里建立专制政府,扩大其疆域,使其立即成为一个样板和合适的工具,以便向这里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专制统治;For taking away our Charters, abolishing our most valuable laws, and altering fundamentally the forms of our governments;他取消我们的许多特许状,废除我们最珍贵的法律并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各州政府的形式;For suspending our own Legislatures, and declaring themselves invested with power to legislate for us in all cases whatsoever.他终止我们立法机构行使权力,宣称他们自己拥有在任何情况下为我们制定法律的权力。He has abdicated government here, by declaring us out of his protection and waging war against us.他们放弃设在这里的政府,宣称我们已不属他们保护之列,并向我们发动战争。He has plundered our seas, ravaged our coasts, burnt our towns, and destroyed the lives of our people.他在我们的海域里大肆掠夺,蹂躏我们的沿海地区,烧毁我们的城镇,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He is at this time transporting large armies of foreign mercenaries to complete the works of death, desolation and tyranny, already begun with circumstances of cruelty and perfidy scarcely parallel in the most barbarous ages, and totally unworthy the head of a civilized nation.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其残忍与卑劣从一开始就连最野蛮的时代也难以相比,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He has constrained our fellow citizens taken captive on the high seas to bear arms against their country, to become the executioners of their friends and brethren, or to fall themselves by their hands.他强迫我们在公海被他们俘虏的同胞拿起武器反对自己的国家,使他们成为残杀自己亲友的刽子手,或使他们死于自己亲友的手下。He has excited domestic insurrection amongst us, and has endeavored to bring on the inhabitants of our frontiers, the merciless Indian savages, whose known rule of warfare, is an undistinguished destruction of all ages, sexes, and conditions.他在我们中间煽动内乱,并竭力挑唆残酷无情的印地安蛮子来对付我们边疆的居民,而众所周知,印地安人作战的准则是不分男女老幼、是非曲直,格杀勿论。In every stage of these oppressions we have petitioned for redress in the most humble terms: our repeated petition have been answered only by repeated injury. A prince whose character is thus marked by every act which may define a tyrant is unfit to be the ruler of a free people.在遭受这些压迫的每一阶段,我们都曾以最谦卑的言辞吁请予以纠正。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情愿,却只是被报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个君主,其品格被他的每一个只有暴君才干的出的行为所暴露时,就不配君临自由的人民。Nor have we been wanting in attention to our British brethren. We have warned them from time to time of attempts by their legislature to extend an unwarrantable jurisdiction over us. We have reminded them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our e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here. We have appealed to their native justice and magnanimity, and we have conjured them by the ties of our common kindred to disavow these usurpation, which would inevitably interrupt our connections and correspondence. They too have been deaf to the voice of justice and of consanguinity. We must, therefore, acquiesce in the necessity, which denounces our separation, and hold them., as we hold the rest of mankind, enemies in war, in peace friends.我们并不是没有想到我们英国的弟兄。他们的立法机关想把无理的管辖权扩展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时常把这个企图通知他们。我们也曾把我们移民来这里和在这里定居的情况告诉他们。我们曾恳求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雅量,念在同种同宗的分上,弃绝这些掠夺行为,因为这些掠夺行为难免会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和来往中断。可他们对这种正义和同宗的呼声也同样充耳不闻。因此,我们不得不宣布脱离他们,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态度对待他们:同我交战者,就是敌人;同我和好者,即为朋友。We, therefo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General Congress assembled , appealing to the supreme Judge of the world for the rectitude of our intentions, do, in the name, and by authority of the good people of these Colonies, solemnly publish and declare, That these United States Colonies and Independent States; that they are absolved by from all allegiance to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at all poli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tate, they have full power to levy war, conclude peace, contract alliances, establish commerce, and to do all other acts and things which Independent States may of right do. And for the support of this declaration, with a firm relia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Divine Providence, we mutually pledge to each other our lives, our fortunes, and our sacred honor.因此我们这些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代表们,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世界最高裁判者申诉,说明我们的严重意向,同时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大不列颠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有权采取的一切行动。我们坚定地信赖神明上帝的保佑,同时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来支持这一宣言。草稿版本在杰斐逊完成宣言的草稿后,起草委员们耗时两天时间辩论和修改托马斯·杰斐逊主笔的《独立宣言》草稿,并于1776年7月4日正式采用。《独立宣言》草稿版本上大致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即杰斐逊撰写的初稿版本,其上有26处修改,其中的23处改动纯属文字上的变动:出自亚当斯之手的有2处,出自富兰克林之手的有5处,16处显然出自杰斐逊之手。除了这些文字上的改动以外,还增加了3个全新的段落。第二个版本是五人委员会交给大会的《宣言》清本,根据杰斐逊的回忆录,这份清本已经丢失。第三个版本是杰斐逊誊抄的一份手稿,以保留自己的原话,并在修改部分划线。[26][23]《独立宣言》草稿(托马斯·阿迪斯·埃米特收藏)正式版本《独立宣言》的正式手写稿已经失存,但目前还留存着25份单面印刷版的正式版本,即列普单面印刷版。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由议会主席约翰.汉考克与秘书C.汤森签署通过后,随即送往数个街口外的约翰·邓拉普印刷厂印制。[6]这一版本与上述草稿版本都没有具体日期和签名。但列普单面印刷版最末处印有以下的字样:“大会主席约翰·汉柯克(John Hancock)奉大会之命并代表大会签署”。[23]列普单面印刷版《独立宣言》后续副本7月19日,大陆会议裁示手抄誊录一份印刷版的宣言以供与会代表签署。这份抄本由T.梅拉克在议会秘书的协助下,用大字正体誊录而成。与会代表依据每人所代表的殖民州的地理位置由北向南的顺序,于1776年8月2日签署。其他未出席会议的代表则在其后补签,有两名代表最终没有签署,后来才加入大陆会议的代表们也被允获补签,共有56名代表签署宣言。这份手稿现于美国国家档案馆展示。[6]除此之外,1820年后,这份独立宣言已经显示出老化的迹象。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委托印刷商威廉·J·斯通制作了一个铜版雕刻来印刷独立宣言的副本。[27]《独立宣言》正式稿副本背面签名版《独立宣言》《独立宣言》铜版副本五人委员会罗杰·谢尔曼罗杰·谢尔曼(Roger Sherman,1721年4月19日-1793年7月23日)是一位美国政治家,在1787年的美国宪法制定大会上提出了解决大州和小州代表权问题的方案。在学习鞋匠手艺后,谢尔曼于1743年搬到了康涅狄克州,并成为了纽黑文县的测量员。随后,他开始学习法律,并于1754年被准许从事律师工作。1755年,他成为利奇菲尔德县的和平法官,最终晋升为高级法院法官。作为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他签署了《独立宣言》并参与起草了《邦联条例》。从1777年到1779年,他在康涅狄克州安全委员会任职,并在1784年当选为纽黑文市市长。之后谢尔曼担任国会议员,先后担任代表和参议员,支持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包括承担州债务、设立国家银行和颁布关税的方案。[28]罗杰·谢尔曼(拉尔夫·厄尔 1775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是一位美国印刷工、出版商、作家、科学家、发明家和外交家。他在12岁时成为他哥哥一位印刷商的学徒。1723年富兰克林搬到费城,在那里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公报》,并写下了《穷查理年鉴》。同时他还发明了包括富兰克林炉和双焦点眼镜。1763年起他开始担任殖民地立法机构的成员,并参加了奥尔巴尼会议,提出了一项殖民地联合的计划。他担任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和起草《独立宣言》的委员会成员。1776年,他前往法国寻求对美国革命的援助。富兰克林还在1783年的最终和平条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束了与英国的战争。作为1787年宪法制定会议的成员,他在推动美国宪法的通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9]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2日-1826年7月4日)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1789年-1794年)、第二任副总统(1797年-1801年),以及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他也是早期倡导政教分离的人,并且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和建筑师,同时也是美国革命中个人自由的最雄辩的倡导者。杰斐逊于1743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并继承了他的父亲的土地。他在威廉玛丽学院学习,然后进修法律。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还撰写了一份确立宗教自由的法案并于1786年颁布。杰斐逊于1785年取代本杰明·富兰克林成为驻法国大使。他对法国革命的同情使他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发生冲突,并于1793年辞职。1801年杰斐逊担任总统,退休后则回到蒙蒂塞洛。[30]托马斯·杰斐逊约翰·亚当斯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他的父亲曾在市镇会议上担任调解人。在完成了他在当地学校的初步学习课程后,约翰·亚当斯进入了哈佛学院,并于1755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774年6月,亚当斯被选为马萨诸塞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会议期间,亚当斯提议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出任大陆军总司令,并帮助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起草《独立宣言》。之后亚当斯前往欧洲进行外交斡旋。1782年,亚当斯的外交努力得到了回报,荷兰正式承认了美国,并签署了友好与贸易条约,同意向美国贷款500万荷兰盾。之后的一年内,约翰·亚当斯谈判并签署了《巴黎条约》。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亚当斯一直留在欧洲直到1788年。1789年亚当斯担任美国副总统,八年后,约翰·亚当斯当选为继乔治·华盛顿之后的第二任美国总统。1800年总统选举中亚当斯输给了托马斯·杰斐逊。[31]约翰·亚当斯罗伯特·R·利文斯顿罗伯特·R·利文斯顿(Robert R. Livingston,1746年11月27日-1813年2月26日)早期的美国领导人,曾担任大陆会议代表、外交事务部首任秘书(1781-1783年)和驻法国大使(1801-1804年)。利文斯顿出生在一个富有和有影响力的纽约家庭,于1770年成为律师。他是起草《独立宣言》的委员会成员之一,并在帮助起草纽约州第一部宪法后,担任该州第一任大法官(1777-1801年)。1781年,成立联邦政府之际,利文斯顿被任命为外交事务部秘书。1789年4月30日,利文斯顿在纽约市为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主持就职仪式。在1790年代,他逐渐与反联邦主义者结盟,并于1801年被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任命为美国驻法国代表。退休后,利文斯顿与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Robert Fulton)合作,在纽约水域获得了蒸汽船的垄断权。他们首艘成功的蒸汽船于1807年在哈德逊河上运行,以利文斯顿祖传的家园克莱蒙特命名为克莱蒙特号。[32]罗伯特·R·利文斯顿宣言签署人英文名[c][33]中文名代表州出生地职业Adams, John约翰·亚当斯马萨诸塞州昆西市,马萨诸塞州律师Adams, Samuel塞缪尔·亚当斯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州商人Bartlett, Josiah乔赛亚·巴特利特新罕布什尔州埃姆斯伯里城,马萨诸塞州医生Braxton, Carter卡特·布拉克斯顿弗吉尼亚州纽因顿,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Carroll, Charles of Carrollton卡罗尔顿的查尔斯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马里兰州商人,种植园主Chase, Samuel塞缪尔·查尔斯马里兰州索美塞特县,马里兰州律师Clark, Abraham亚伯拉罕·克拉克新泽西州伊丽莎白市,新泽西州律师,测量工Clymer, George乔治·克莱默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宾夕法尼亚州商人Ellery, William威廉·埃利罗德岛州纽波特,罗德岛州律师,商人Floyd, William威廉·弗洛伊德纽约州布鲁克海文,纽约州地产商Franklin, Benjamin本杰明·富兰克林宾夕法尼亚州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州科学家,印刷工人Gerry, Elbridge埃尔布里奇·格里马萨诸塞州马布尔黑德,马萨诸塞州商人Gwinnett, Button巴顿·格威内特佐治亚州格洛斯特,英格兰商人,种植园主Hall, Lyman莱曼·霍尔佐治亚州沃灵福德,康涅狄格州医生,牧师Hancock, John约翰·汉考克马萨诸塞州昆西市,马萨诸塞州商人Harrison, Benjamin本杰明·哈里森弗吉尼亚州查尔斯城,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农场主Hart, John约翰·哈特新泽西州亨特敦县,新泽西州地主Hewes, Joseph约瑟夫·休斯北卡罗来纳州金士顿,新泽西州商人Heyward Jr., Thomas小托马斯·海沃德南卡罗莱纳州圣海伦娜堂区,南卡罗莱纳州律师,种植园主Hooper, William威廉·霍珀北卡罗来纳州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州律师Hopkins, Stephen斯蒂芬·霍普金斯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罗德岛州商人Hopkinson, Francis弗朗西斯·霍普金森新泽西州费城,宾夕法尼亚州律师,音乐家Huntington, Samuel塞缪尔·亨廷顿康涅狄格州温德姆县,康涅狄格州律师Jefferson, Thomas托马斯·杰斐逊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弗吉尼亚州律师,种植园主,科学家Lee, Francis Lightfoot弗朗西斯·莱特富特·李弗吉尼亚州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Lee, Richard Henry理查德·亨利·李弗吉尼亚州斯特拉特福德,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商人Lewis, Francis弗朗西斯·刘易斯纽约州兰达夫,威尔士商人Livingston, Philip菲利普·利文斯顿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纽约州商人Lynch Jr., Thomas托马斯·林奇南卡罗莱纳州乔治王子县,南卡罗莱纳州律师McKean, Thomas托马斯·麦肯特拉华州切斯特县,宾夕法尼亚州律师Middleton, Arthur亚瑟·米德尔顿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南卡罗莱纳州种植园主Morris, Lewis莫里斯·路易斯纽约州西切斯特县,纽约州种植园主Morris, Robert罗伯特·莫里斯宾夕法尼亚州利物浦,英格兰商人,地产商Morton, John约翰·莫顿宾夕法尼亚州好时镇,宾夕法尼亚州农场主Nelson Jr., Thomas小托马斯·尼尔森弗吉尼亚州约克城,弗吉尼亚州商人,种植园主Paca, William威廉·帕卡马里兰州阿宾顿,马里兰州律师,种植园主Paine, Robert Treat罗伯特·特里特·佩因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马萨诸塞州律师,ScientistPenn, John约翰·埃德蒙·潘北卡罗来纳州卡罗莱纳,弗吉尼亚州律师Read, George乔治·里德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律师Rodney, Caesar凯撒·罗德尼特拉华州多福,特拉华州种植园主,武官Ross, George乔治·罗斯宾夕法尼亚州纽卡斯尔,特拉华州律师Rush, Benjamin Dr.本杰明·拉什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宾夕法尼亚州医生Rutledge, Edward爱德华·罗特里吉南卡罗莱纳州基督教堂市,南卡罗莱纳州律师,种植园主Sherman, Roger罗杰·谢尔曼康涅狄格州牛顿,马萨诸塞州律师Smith, James詹姆斯·史密斯宾夕法尼亚州北爱尔兰律师Stockton, Richard理查德·斯托克顿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新泽西州律师Stone, Thomas托马斯·斯通马里兰州查尔斯县,马里兰州律师Taylor, George乔治·泰勒宾夕法尼亚州爱尔兰商人Thornton, Matthew马修·桑顿新罕布什尔州爱尔兰医生Walton, George乔治·沃尔顿佐治亚州坎伯兰县,弗吉尼亚州律师Whipple, William威廉·惠普尔新罕布什尔州基特里,缅因州商人Williams, William威廉·威廉姆斯康涅狄格州康涅狄格州商人Wilson, James詹姆斯·威尔逊宾夕法尼亚州苏格兰律师Witherspoon, John约翰·诺克斯·威瑟斯庞新泽西州吉福特,苏格兰牧师Wolcott, Oliver奥利弗·沃尔科特康涅狄格州温莎,康涅狄格州律师Wythe, George乔治·威思弗吉尼亚州伊丽莎白城,弗吉尼亚州律师对美国的影响政治《独立宣言》确立了美国的独立地位,美国也随即启动了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国家的进程。同时法治精神贯穿于美国从成立至今发展的各项事件中。最早可体现在1776年颁布的《独立宣言》中所声称的人人生而平等与人民拥有的各项权利中。为了使人民享有这些权利,美国坚持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建立政府并行使权力。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该条例旨在建立各殖民地之间的邦联,到1781年3月1日马里兰州批准后,《邦联条例》被公认为美国第一部宪法。为了建设一个更强大的联盟,大陆会议决定修改《邦联条例》。[8][9]1787年5月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出席55名代表,华盛顿担任主席。同年9月17日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9月25日由邦联国会提交各州批准。各州围绕宪法批准进行激烈斗争。1788年6月21日,宪法获得9个州的批准,开始生效,宪法由序言、7条正文和27条修正案组成。[34]该宪法规定把国家的权力按照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割成三部分,三者相互监督,以防止权力的集中与滋生腐败。《美国宪法》已经实施了两百多年,除了陆续制定二十六条宪法修正案外,宪法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独立宣言》使得共和主义成为美国宪法制定者和争议者永远的思想源泉。共和主义强调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政府的代表性和责任制。[8][9]经济商业精神是北美商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推动了当时北美经济的繁荣,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得到继承和发扬,《独立宣言》强调了北美人民的商业自由,与脱离英国的经济独立。商业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孕育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对商业的热情。在建国初期,美国人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巩固了国家的物质基础。商业精神中孕育了美国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主导了美国独立前后的对外政策,而且逐渐发展成为美国争取大国地位的指导思想。在19世纪末期,马汉提出的“海权论”和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商业精神的影响,促进了美国自由贸易理念的形成。[9]思想《独立宣言》涵盖了平等、自由、法治和宪政的理念。它受到了卢梭思想的影响,并坚持了平等的法律观念。在西方民主传统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在美利坚民族中,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尊重法律的思想最早体现在《独立宣言》中。其第二部分列举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自1763年以来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实施的一些专制行为,共有27条,其中许多内容涉及殖民地人民的立法权利。主要包括“一再解散各州议会”、“长时间拒绝重新选举议会”、“和平时期在未经立法机关同意的情况下组建常备军队”等行为。这表明美国建国之初对英国采取的镇压政策持否定态度,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和法治理念。《独立宣言》也体现了普世价值观,正是在《独立宣言》的影响下,世界上其他殖民国家以美国为参考,摆脱了殖民统治,加快了主权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体的进程。[35]军事《独立宣言》的诞生正值北美独立战争的初期阶段。1776年,《独立宣言》发布的消息传遍了费城、纽约、波士顿和其他州,各个阶层的人民为争取独立积极参与战争。签署《独立宣言》后,纽约州代表菲利普·利文斯顿回到纽约参战,并同时宣传北美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所应享有的权利,推动纽约殖民地军民积极备战。1777年,北美人民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胜利,改变了独立战争形势,北美人民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独立宣言》不仅对美国国内的独立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对其他国家帮助北美展开对英国的战争起到了推动作用。签署宣言后,约翰·亚当斯被派往法国游说,以争取法国的支持。在法国,他广泛宣传北美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并寻求法国的帮助,最终于1778年获得了法国的支持并签署了法美同盟条约。[10]英法海军在多米尼加岛附近交战(1782,油画)1780年5月,英军占领了南卡罗来纳的重要城镇查尔斯顿,控制了整个南卡罗来纳地区。英军统帅克林顿(Henry Clinton)错误地认为南方战场的胜局已定,于是将主力撤回纽约。1781年4月,纽约战场形势紧张,克林顿下令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领主力北上支援。然而,在途中多次遭到美大陆军和游击队的袭击和骚扰,最终英军被美法联军围困在约克镇。英军于1781年10月19日宣布投降。1783年9月3日,美国和英国签署了《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了美国的独立。[36]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学者大卫·阿米蒂奇(David Armitage)将《独立宣言》置于全球历史和国际法的背景下重新解读,认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导致传统国家走向解体,现代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走向普适。可以明显地看出,全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独立宣言》主要传达了两层意思。首先是“独立”,即北美要脱离大英帝国,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而“自由和独立的国家”指的是不再效忠于英王,而是遵循国际法准则的美利坚合众国。其次,“入世”即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要加入国际社会,成为由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的一员。《独立宣言》的对象不仅是美国人和英国人,还是“人类公益”,是全世界,是全世界的“公正”。[11]同时,独立宣言可以看作是发动革命者对形势的诊断,因为他们通常以国家主权的话语定性主权革命的蔓延。作为宣布新国家或旧政体的重新崛起的文件,许多独立宣言共同的特征是它们标志着从先前帝国的附庸到现在的独立、平等国家的转变。自1776年以来,已经有一百多种类似的独立宣言问世,分别由各自不同的区域或国家群体发布。此外还有许多地方宣言,比如来自18世纪20年代的中美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以及1918年至1919年间的朝鲜,这些宣言表达了次国家实体的政治诉求。其中一些宣言只是声明对未来独立的渴望,但更多的是对既成独立事实的标志。就像美国的《独立宣言》一样,许多宣言列举了对既有现实的一系列不满,为自身的独立主张正名。然而,在宣言中包含有关个人权利声明的却很少。这表明革命者确认了向世界发布宣言的主体信息,即这是国家面对国家的权利,而不是个人面对统治者所应享有的权利。[37]总体上,18世纪全球各地发布的一系列独立宣言标志着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多个国家组成的世界取代了此前的帝国世界。除南极洲之外,整个地球陆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由国家来管辖。[37]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不去找此前从未虑及的新原则或新论据,既不说从未思考过的,甚至也不说从未说过的,而是向人类展示人类主体的常识,使用如此平实而坚定的言语来征求他们的同意,并为我们不得不选择独立的立场正名。既不以原则或观点的原创性为目标,也不复制其他特定的前人作品,它旨在表达美利坚的心灵,并为这一表达提供情势所要求的合适的音调和精神。因此,无论是通过谈话、书信或印刷品表达的情感,还是其他关于公共权利的基础作品(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洛克、西德尼等)所表达的情感,它们的协调正是《独立宣言》的所有权威所在。[38]卡尔·马克思:当30万奴隶主的寡头政权敢于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奴隶制”这个词写在武装叛乱的旗帜上的时候,当大约一百年前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12]学者谢沃斯季扬诺夫:同时必须指出,独立宣言使可耻的奴隶制度仍然有效。这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美国资产阶级在此阶段与种植园奴隶主结成统一战线。诚然,杰斐逊在他提出的宣言草案中曾建议谴责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但是遭到南部的、特别是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的代表们的坚决反对;他们威胁说,如果保留这一条的话,他们将退出大陆会议并且拒绝参加抗英战争,结果这一条被取消了。北部殖民地之所以作出让步,不仅是希望保持团结,而且因为北部的资产阶级即商人和船主本身也从奴隶贸易中取得巨额利润。[39]学者阿纳斯塔普罗:《独立宣言》本质上是一份公共文件,《独立宣言》的发表旨在国内外的各种公共目的。人们可以从文中段落发现,它想要影响英国和法国读者,还想确保殖民地的公众支持长期抗争。有些最起码具有革命信仰的人讨论过《独立宣言》要应对的问题,《独立宣言》吸收了他们普遍接受的内容。[38]学者路易斯·亨金(Louis Henkin)称《独立宣言》提出“人人”都享有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并原则上宪法保障所有人的这些权利。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人”并非指整个人类,美国宪法也并非一开始就全面保护所有人的权利。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实践中,奴隶制被政府认可为合法,奴隶毫无疑问是没有不可转让的权利的。此外,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也存在财产、性别和种族的限制,其他群体,包括黑人、佣仆、印第安人和妇女,甚至白人妇女,也都没有像白种男人一样享有那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因此谈不上获得同等的宪法保护。尽管宣言中宣扬“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等原则,但享有这些原则的公民仅限于拥有一定数量财产的白人男性。这种对普遍原则的背离并非美国人权思想的组成部分,而是在实现人权过程中的失败。[40][41]学者李文云:《独立宣言》作为引导北美殖民地人民进行反英斗争的纲领性文件,是启蒙思想和北美独立战争相结合的产物,被马克思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宣言首次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等欧洲启蒙思想通过政治纲领的形式转化为指导北美人民革命实践的政治原则,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思想,并成为历代美国人孜孜追求的理想。《独立宣言》还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性影响,推动了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宣言》作为北美人民向英国殖民统治宣战的重要檄文,继承、发展并高度概括了欧洲启蒙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41]学者王锦瑭:美国的移民始祖初始的“独立”意识成为后来美国人民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独立国家的动力,成为《独立宣言》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美利坚民族的立国精神。《独立宣言》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成为团结全体人民反英革命的战斗号角,它动员了千千万万民众团结奋斗,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在1783年最终粉碎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42]内容争议思想来源以赫伯特·弗里登瓦尔德、卡尔·贝克尔、朱利安·博伊德、阿伦·杰恩、康马杰、迈克尔.扎克特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派认为《独立宣言》的思想源于洛克的人权学说。而以伯纳德·贝林为代表的美国共和学派则认为《独立宣言》源于古典共和主义,并强调集体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保护个人的权利政府观。以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斯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独立宣言》思想源于苏格兰启蒙运动,洛克的思想是被高估的。[43]黑人人权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斯认为杰斐逊“人人”将黑人包含于其中。他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角度来分析,认为杰斐逊式的人人平等是指黑人和白人在道德上都平等 。学者理查德·森 (Willam D.Richerdon ) 认为《独立宣言》第二段中所阐明的原则在任何时间内都能适用于所有人 。而支持奴隶制的一方和种族主义者则否定了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奴隶并不是人,只是一种财产,不应被《独立宣言》中的“人人”所包括。[44]指控数量以学者威廉.雷蒙德.史密斯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指控只有18条:7条关于英王试图破坏殖民地法案和立法权;2条是有关英王尝试控制殖民地的司法权;3条涉及英王行政和军事权利扩大;接下来是众多史家争论的部分:英王与特意不点名的外国立法机构相互勾结,试图强加9条不被殖民地承认的法律。最后是5条详细的条款涉及英王对殖民地发动战争的方式。这一观点没有将第十三条下属的9个小条款拆分。学者史蒂夫.卢卡斯则认为指控数量为28条,并将其分为了四个部分:第1-12条控诉英王滥用权力;第13-22条控诉英王颁布的关于殖民地的不合理的法律;第23-27条控诉英王对北美发动的战争;第28条控诉英王无视殖民地的请愿。[45]翻译争议中译《独立宣言》版本众多,但学者李道揆认为各版本翻译都存在一定争议。第一个争议是将“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翻译成美利坚合众国。李道揆认为写在羊皮纸上的《独立宣言》的正式文本中,united的第一个字母是小写的,意思是 “联合起来的”,而不是与其后的“States of America”构成一个国家的名称。在独立宣言的第三部分写道:“We...declare: That these United Col 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我们…… 郑重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在这里,Colonies(殖民地)和States(国家)都是复数,表示13个殖民地是 13个国家,而不是已经组成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在1777年《邦联条款》通过后,“美利坚合众国”才正式确立。所以在《独立宣言》的相关内容中应该将相关内容翻译为“美利坚联合的各邦”。[46]第二个争议是关于“state(s)”的翻译。中文各版一般将“these states”译为“各州”,但李道揆认为此时(即《邦联条款》发表前)还是应该译为“国家”或“邦”或“各邦”。第三个争议则是“Congress”的错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的《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将其翻译为“大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世界各国法律大典/美国法典:宪法行政法卷》中则译为“国会”。但李道揆认为如裴孝贤(Donald M. Bishop)编写的《美国历史文献选集》中翻译成“大陆会议”比较确切。[46]美国国家档案博物馆《独立宣言》的正式稿副本现藏于美国国家档案博物馆的自由宪章大厅,与自由宪章大厅一同陈列。[3]自由宪章大厅保护壳中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正式稿副本正面《独立宣言》正式稿副本背面美国独立日为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每年的7月4日被设为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庆祝活动最初模仿了国王生日的庆祝方式,会进行敲钟、篝火、游行和演讲等活动。[47]作品名称导演作品类型时间海报1776彼得·H·亨特剧情 / 歌舞 / 家庭 / 历史1972[48]国家宝藏 National Treasure乔·德特杜巴动作 / 悬疑 / 冒险2004[49]美利坚:我们的故事 America: The Story of Us克莱尔·比温纪录片 / 历史2010[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三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