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关门弟子贾文华的艺术创作受到哪些融合中西方绘画之长的中国代表画家古代画家的影响?


老师: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 国近代杰 出的画家,齐白石弟 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 央美术学院教 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 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 国 美术家协会副 主 席、中 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景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 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学习经历贾文华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欢中 国传统文化书法和国画,且天赋极 高,10岁时,堂叔贾平凹将其国画作品寄给李可染大 师,李老先生非常喜爱,觉得小文华是个可塑之才,在晚年破例收其为徒。1980年贾文华随父母来到北京,跟随李可染大 师学习国画近六个年头,为其打下扎实的国画基础。受李可染大 师影响,贾文华尤为喜欢画牛和山水,其笔下的牛深得李可染大 师绘画精髓,精气十足且灵动有神。后入中 央美术学院进修,先后与师叔娄师白,师兄范曾学习国画。与恩师李可染大 师在家中珍贵合影获奖经历贾文华先生多次在世 界,国 家 级展览中获奖2009年作品(五牛图)刊登中 央 人 民 日 报 和 书 画 报 刊;2010年入选西安(兵马俑杯)国 际书画大赛获得金 奖,同年获得中 国(群艺馆)优 秀作品奖。2011年首届(中 国)艺术协会文 化产业部举办全 国书画大赛获金 奖;2013年纪念 毛 泽 东 主 席 诞 辰 1 20周年,簪慕田谷长城国 际文化节(长城杯)获绘画优 秀作品奖,其巨幅作品《锦绣山河美》意大利友人38万美元收藏;2014年中 国 梦书画 名家大展获最 佳山水创作 奖;2016年,受邀参加《中 国 大 师 路》专访;2016年,入围“世界文 化 名 人”;2018年,被评为极 具潜力艺术家;2018年,荣获十大慈善艺术家称号;出版发表国 家刊物《艺术评论》《中 国 国 画 论 述》《国画-花鸟鱼虫技法详解》《贾文华 国画集》《贾文华讲国画》《近现代名家画作集》《齐白石-李可染-贾文华 艺术传承作品集》教学经历贾文华先生曾在中 央 美 术 学 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山大学美术学院授课并做研学,并应邀赴东京大学,牛津大学,加 州 大 学 等 世 界 知 名 学 府演讲并办展。公益活动贾文华多次参加中 国红十字会组织的慈善活动,2017年,贾文华并将自己近百幅作品上拍所得的约3000万全部捐赠给陕西贫困小学,并被获得2018年“十大慈善艺术家”称号办展经历2015-2017年,在北京美术馆连续两次举办个人作品展;2014年,与范曾等受邀赴日本参加艺术交流展;2018年,国画作品《童子嬉牛》入国展;2013年,2016年两度受邀参加两岸艺术交流会;2015年,新加坡建立贾文华艺术馆2016年, 在香港会展中 心举办贾文华艺术展;2016年,与范曾共同受邀美国加州大学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2018年,与孙晓云苏士澍范曾等共同赴加拿大举办个展;2015-2017年,分别在广州,上海,苏州,武汉,济南,西安,成都,深圳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官方润格贾文华的国画作品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拍卖会,2021年其国画(山水 水墨牛)作品市场润格60000/平尺、作品鉴赏国画作品《金牛纳福》2014年中 国 红 十 字 会 天 使计划慈善上拍98万,并全部捐赠给获病儿童;2015年贾文华个人巡回展广州-上海两站参展作品;国画作品《春归牧牛图》2016年香港会展中 心个人展入展作品;并被知 名演员洪金宝138万收藏;国画作品《柳溪归牧图》2019年被中 国国画院列入授课教材作品;2020年受邀参加北京嘉德拍卖会108万上拍;国画作品《梅下牧牛图》2016-2017年连续两次入国展作品,2018年在国 家 博 物 馆 展 出 并 永 久收 藏 ;国画作品《五牛图》2017年被收录中 国近现代艺术十大名家作品集;2015年参加北京传世水墨秋季拍卖188万上拍;国画作品《牛转乾坤》2009年受邀登录央视艺术春晚并现场创作此作品;2010年被知 名企业家牛根生登门50万收藏;国画作品《奋进图》2015年与范曾一同参加北京艺术馆入展作品,2018年中山大学校友会公益上拍28万;国画作品《漫山红遍》2012年北京卫视《水墨丹青》报道展播作品;2018年苏富比(香港)198万上拍作品。
}
2019-05-21 07:02
来源:
通哥来了
在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李可染先生在水墨山水画领域承前启后,在优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吸纳西画经验,创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新风格,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李可染的一生,和20 世纪中国人民遭受苦难以及觉醒和奋斗的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出生在徐州贫苦的市民家庭,从小经受生活的磨砺。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养成了勤俭朴素和好学上进的传统美德。青少年时代,他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立志要为民族和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最早在徐州学习清代“四王”和画法,受到传统文人画的训练,后考入上海艺专学习。对李可染未来起重要作用的,是他作为研究生在杭州国立艺专的一段经历。在那里,他接触了林风眠先生建立起来的新型美术教育体系,跟随法国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认真研究了西画素描、写生和创作方法。在那里,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进步活动,是先进学生社团《一八艺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在那里,他确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志向。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武汉、重庆用自己的画笔参加战斗,创作了不少抗战题材的作品。从40 年代初起,他决心献身民族传统艺术的创造,在水墨领域作深入研究。他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给自己提出了“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目标。所谓“打进去”,就是钻进传统里把古人的经验和技巧学到手。他尤其喜欢龚贤、董源、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作品,在精心临摹前人的作品时,认真揣摩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格调与笔墨情趣。之后,李可染又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从他们的艺术实践中认真体悟中国画创作体系与方法特别是笔墨的奥秘。所谓“打出来”,就是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做适应时代和发挥个性的创造。
50年代中期是李可染艺术变革的重要转折期,他在熟练地掌握了传统文人画的创作技巧之后,一方面敬佩前人创造成果的丰富与伟大,另一方面认识到中国文人画之所以逐渐走向衰落,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外,也有它自身疏离现实的主观原因。他深感现在中国画只有面对现实、面向生活,恢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才有发展前途。50—60 年代,李可染多次外出写生,行程数万里,遍历祖国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并直接对景创作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墨画稿,在此基础上构思了许多有现代感、有个性风格的山水画。他成功地把西画的素描造型技巧和光影效果融合在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中,使画面浑厚和富有生活气息。但是,他对此并不满足,他继续进行艰苦的探索。70—80 年代,他探索的重点是如何把带有写生特点的山水画和更为提炼的传统表现程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创作更有民族气派。他晚期的山水画语言精练、概括,风格恢宏、雄浑,具有山水画纪念碑的气势,开启了一代新画风。
李可染正确解决了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传统中国画的人来说,临摹是重要的,而且应该从临摹入手,因为只有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才能培养起对传统中国画独特美学品格和艺术语言的认识。但又不能止步于临摹,不能沉湎于古人的感情与趣味,而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有新的创造。因此必须重视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写生。李可染借鉴了西画的写生方法,但没有机械照搬,他在写生中更加注意对客观物象的意领神会,而不是机械地对景描绘,他的许多写生画稿带有创作的性质。临摹和写生对画家来说,都是手段和方法。画家的目的全在于创造。李可染之所以成为创造大家,不仅是因为他勤奋好学和有深厚的生活功底与广博的艺术修养,而且还因为他有过人的胆识,敢于与前人、与别人的创造拉开距离,敢于与客观物象拉开距离。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始终既尊重客观自然之美,又忠实于自己独特的感受。写祖国山河之美和写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统一,是李可染创作最鲜明的特色。
在弘扬包括山水画在内的传统中国画的过程中,要妥善解决中西融合的问题。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中国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西学东渐和西画的广泛传播,面对西画的写实造型,写意的中国画又遇到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画要获得发展,只有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并适当吸收西画的观念和技巧,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语言。经过艰苦探索,李可染出色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巧妙地把包括关注形、光、色在内的西画的创作方法,有机地融在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之中,也就是说,他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做以中为主的融合,目的是为写意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的表现力。在这一点上,李可染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既反对虚无,又反对保守。他的思想和行动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一是因为他对本民族传统有深刻的研究,懂得怎样弘扬它的长处,怎样避免和克服它的不足和弱点;二是因为他对西洋绘画语言有所研究,懂得它里面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哪些则不值得。更重要的是,李可染扎根传统和吸收西画经验的目的,是在于创新。他作画时,善于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修养与艺术修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追求画面意境完美的表达。在艺术表现手段上,他善于用墨,在“黑”上苦下功夫。他在黑中既求实体感,又创造虚拟美;用黑衬托白、衬托亮,用黑统一画面,用黑来创造意境。他是20 世纪最懂得用墨的艺术大师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时间:2022-10-17 12:20:26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1923年,李可染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图画、手工两年。此间,得见吴昌硕真迹。在学校一次纪念会上,听康有为演讲,得知中国唐宋绘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因此被激发斗志的他离职献身绘画艺术。1925年,李可染毕业创作以其王石谷派细笔山水中堂名列第一。刘海粟校长为之题跋。是年回徐州,在第七师范附小和私立徐州艺专任教至1928年冬。1929年,李可染越级考上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籍油画家克罗多(AndreClaouodot)二位教授,专攻素描和油画,同时自修国画,研习美术史论。同年,杭州“一八艺社”成立,李可染加入“一八艺社”,为最早成员。1931年5月,杭州“一八艺社”在上海举行习作展,鲁迅为展览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可染作品始受注意。1930年至1932年期g,“一八艺社”成员先后被迫离校,李可染得林风眠先生暗中保护,给予路费资助,离开西湖,回到徐州。1932年,李可染在徐州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主要是油画),创办“黑白画会”。大幅《钟馗》入选南京第二届全国美展;同年,在徐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42年,李可染开始水墨写生,作牛图,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同时期,古典写意人物《屈原》《王羲之》《杜甫》以及山水画《风雨归牧》等作品问世。也是李可染山水画形态古典期(1942~1953)的开始。1979年,李可染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1981年,在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期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书写了鲁迅联语,并题“鲁迅先生联语云‘俯首甘为孺子牛’,此语给我启发教育,吾因此开始画牛,并名我画室为‘师牛堂’,今逢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写此以志敬仰。一九八一,可染并记”。1988年,李可染捐赠作品《雨过瀑声急》,以义卖所得4万美元赠予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1989年5月12日,文化部举行“著名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仪式”,表彰其捐款10万美元以促进中国艺术事业发展。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心脏病猝发,享年82岁。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认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形象。形象描绘的准确性,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李可染也提出过“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
上一篇:香港强积金制度对完善内地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
下一篇:天翼博览会八年印记:从手机到泛智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合中西方绘画之长的中国代表画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