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农业项目前景好吗绿色农业是真的吗?


通威股份算是一家比较传奇的公司,旗下两大业务“饲料”和“光伏”,完全没半点关系,但是两个都做到了龙头。一般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多多少少跟传统业务有关系,或者跟产业链有关系。通威股份左手一条鱼,右手一块硅,中间站了个“刘汉元”。创始人刘汉元也是一位商界风云人物,在当地非常有名。下面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神操作形成这个局面的。一、公司通威股份的前身是“通威饲料厂”,创始人是刘汉元。刘汉元1964年出生于四川眉山,从小非常聪明,是学校里的学霸,还是连着跳级的那种。他只用了4年时间上完小学,花了2年时间上完初中,意味着他基本上都是靠自学。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至少需要两种特征,一个是毅力,一个是悟性。这个在刘汉元的创业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在分析每一家公司的时候,都会讲讲创始人,描述一下发展过程,很多人当故事看。是故事没错,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故事去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要知道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上市公司,其创始人一定是有某方面非常厉害的。不管这家公司现在表现如何,值不值得投资,发展前景怎么样,至少那些企业家成功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身上的闪光点,都是一盏盏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某盏灯,来给我们的前路增加一点光明。这比看励志书籍,听励志大师演讲要好很多。当然并不是说励志不好,比如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说得非常好,《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诗整个都很励志。相信这个道理所有人也都懂,但是放到日常生活中,放到一言一行里,却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因为境界相差太大。毛主席开创新中国,身上当然有无数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但能不能学到精髓,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些企业家相对来说,当然更接地气,更容易和我们自己产生连通。比如刘汉元,他的做事风格和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因为他就是从养鱼开始的。刘汉元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眉山县水电局一个水库当渔场的技术员,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缺,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别看四川的大江大河很多,其实不像南方的鱼米之乡,大部分四川人是吃不上鱼,或者很少吃鱼的。鸡鸭鱼猪是我国食用量最大的几种肉类,市场当然很庞大,刘汉元就看上了这个市场。但是四川的地理环境不像江南地区那么多池塘,水系都是活水,养鱼就面临“控制”鱼活动范围的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刘汉元觉得用网围起来养,可能就达到目的。于是从1983年开始,他就开始研究和实验这个想法,把网做成一个个的“网箱”,这样确实解决了鱼会逃跑的问题。但是鱼会不会顺利长大呢?毕竟改变了鱼的生存环境,所以还得继续实验。接下来刘汉元把所有时间都用在“陪伴鱼儿成长”这件事情上,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制作方法,不同的鱼种,观察鱼的状况等等,这些全都是细腻活。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同时还需要思考优化。1984年的年底,他发明的网箱养鱼法,经过实验证明,是行得通的,而且实验结果创造了当地养鱼的产量最高记录。刘汉元因此火速出圈,一系列光环迎面而来,那一年才20岁,获得“养鱼小能手”的称号,而且这个项目还被农业部纳入“丰收计划”。刘汉元没有因为这么多荣誉而骄傲自满,而是再次沉下心来研究饲料问题,既然具备了养鱼的条件,那么当然是怎么让鱼健康快速成长,早点送到餐桌上,成为了接下来的重点。当时我国的饲料行业还很落后,根本买不到优质的配方饲料。于是刘汉元又开始自己动手,弄了一台绞肉机,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调配饲料.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学打台球的状态,台球是没有所谓的“科学瞄准方法的”,没有谁能告诉你如何瞄准就一定打得准。尤其是加塞让点的情况下,完全只是一种感觉,而且每个人的感觉还会不一样,比如特鲁姆普喜欢瞄左打右,纯粹是一种大量练习后的肌肉记忆,趴在球桌上自然就会有一种感觉,知道打哪个点。所以人的脑袋是不靠谱的,只有肌肉记忆才最稳定。刘汉元在接受采访回忆当年调配饲料的时候说,重复了无数遍,才调出在当时看来效果最好的鱼饲料。既然是好产品,脑袋聪明的刘汉元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到商业化,但是自己还是公务员,贸然辞职风险太大,自己又不能在职创业。于是1986年以他父亲的名义创办了“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品牌取名为“科力”,寓意很简单,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刘汉元早就名声在外,产品一经推出,立马就引爆市场,闻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但是工厂才成立,产能根本就不够,所以造成了当时县里的一道奇观,排队的人都排到了街上。后来改革开放进展得非常快,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产业的需求和产量快速提升,当然农牧业更是如此。所以刘汉元正式辞职,开始全身心把饲料厂做强做大。而且饲料厂也改名为“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自学能力超强的刘汉元这段时间内也学习了大量现代企业经营知识,明白资本加速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性。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通威饲料进行了组织架构和管理上的改革,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市”。上市融资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容易形成规模的资本运作。2004年,经过股改后的《通威股份》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有了钱之后,把业务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整合产业链,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格局。很快,通威饲料就成为了鱼饲料行业的龙头。2004年这个时间点大家应该有印象,正好是我国光伏行业开始发展的时期,市场非常火热。没过多久彭小峰拿着2个亿的政府配套资金成立江西赛维,短时间内做到了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企业。无锡尚德成功在纽约上市,是我国民营光伏企业中第一家。2006年天合光能也紧跟其后,作为第二家也成功在美国上市。刘汉元就是在这个时候看上了光伏行业,2006年的年底,通威正式进入光伏行业,开始做多晶硅。有人曾问过刘汉元为什么会跨界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刘汉元回答说:“一直以来,我对多元化都比较谨慎,除非非常必须,否则一般不跨界”。可能有人会疑惑,一家做饲料的,跨界去做光伏,难道这是非常必须的吗?这个问题刘汉元没有回答,但是有这么一个背景,可能是答案。早在2002年的时候,刘汉元就去了北大管理学院读EMBA,毕业之后又接着读了经济学院的DBA。在学习期间,刘汉元研究的课题是《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的选择》。这可能是他后面决定入局光伏的前因,新能源里面当然光伏是第一。而且入局的时机还算不错,随后两年,多晶硅价格一路被炒得翻了很多倍,比如2008年,多晶硅已经从每吨2.8万美元上升到每吨50万美元。所以那段时间通威股份是赚钱了的。但是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国光伏行业惨遭国外资本围猎,各巨头纷纷损失惨重。通威股份也一样,多晶硅业务也是亏损的。但是和其他光伏企业不一样,通威还有鱼饲料这台印钞机在源源不断提供资金。所以即便是天合光能以稳著称,高纪凡也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在那几年同样很难受。通威股份在经历这次光伏震荡和后面的双反,依然信心满满,重点是家里还有余粮。此时,全球第一的彭小峰高调几年后,江西赛维轰然倒下。刘汉元却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行业一定会复苏起来,所以连着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扩产多晶硅,从4千吨扩产到1.5万吨;第二件,成立通威新能源,开展光伏电站投资和运营业务,并且针对业务渔牧业,设计出“渔光一体化”模式;第三件,收购了合肥赛维,改名为合肥通威,仅仅过了三年,2016年,合肥通威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池企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个企业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多元化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通威股份显然是成功的,把饲料和光伏两块业务都做到了龙头地位。二、业务在通威的官网上,显示两大产业:绿色农业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前面刚说这两个业务没任何关系,从上图来看,这样说也不严谨,因为还有一个“渔光一体化”业务,也就是用光伏发电给养鱼提供能源。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大支柱产业各自的表现情况。1、绿色农业产业这个产业的核心就是饲料,而且是鱼饲料,虽然也有其他畜禽饲料,但是鱼饲料是全球领先的。上图是通威股份所有的饲料,主要分为三类:畜禽饲料、普通水产饲料和特殊水产饲料。2022年饲料表现是很好的,总产量643.36万吨,同比增长19.65%,总销量719.4万吨,同比增长30.42%,营收316.46亿,同比增长28.69%。其中畜禽饲料销量同比增长41.23%,水产饲料销售同比增长18.94%,都创历史新高。这个业绩远远高于行业的表现。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同比增长3%,总产值13168.5亿,同比增长7.6%,这可是我国的饲料产量首次破3万吨。其中猪饲料产量13597.5万吨,同比增长4%,禽饲料产量12136.3万吨,同比下降0.04%,水产饲料产量2525.7万吨,同比增长10.2%。我国饲料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整体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大规模公司。比如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公司,保持在6家,年产量100万吨的企业,2021年是39家,2022年是36家,减少了3家。龙头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会缓慢提高市场集中度。但是饲料的毛利率远远比不上光伏,通威股份2022年的饲料毛利率只有7.89%,而且是逐年下滑,2017年还有14.67%的毛利率,下降近一半。这也是饲料营收316.46亿,但是营业利润只有24.98亿的原因。饲料的主要生产原材料是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去年全球的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大家都知道,大幅度上涨,大豆年内涨幅高达31.9%,玉米年内涨幅也达到7.3%。然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振的原因,消费疲软,导致养殖业单价下滑。所以通威股份的饲料业务等于是上下游两端都承压,在产量和销量增长如此多的情况下,饲料营业利润却只比2021年略高,2021年饲料业务营业利润是23.32亿。另外通威也在布局食品领域,去年增长还不错,不过占比不高,目前还没有跑出来的迹象,就先忽略不计。2、绿色能源产业这块业务就是光伏,主要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其中的多晶硅主要是高纯晶硅,顾名思义,也就是纯度很高的硅。硅材料的纯度是很重要的,比如芯片对硅片纯度的要求比电池硅片的纯度要求要高很多,而且越高端的芯片纯度要求越高。通威股份主打的就是高纯度硅,是全球高纯度晶硅龙头。尤其有一点非常重要,通威的成本很低,在行业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开始,行业就会陷入内卷,到时候一定会打价格战。到时候拼的是质量和成本,谁家的产品又好又便宜,就会获得市场份额。正好通威股份这两点都具备。如上图所示,2022年公司高纯度晶硅产量26.69万吨,同比增长144.12%,销量25.68万吨,同比增长138.41%。而且由于去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在高位,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通威的高纯度晶硅产能投资成本已经全部收回,也就是后面生产的和销售的,都是纯赚的。当然也还在增加新产能,比如进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项目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三季度投产,届时公司高纯晶硅年产能将超过38万吨。而且根据公告,还有内蒙古通威硅能源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投资计划。这个云南通威二期项目是和隆基绿能一起投资的。通威股份高纯度晶硅的主要客户是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青海高景、美科硅能源、天合光能等巨头。作为2022年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达到618.55亿,第一次超过传统饲料业务。很显然是公司未来的核心,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价格战,公司定增一百多亿,提前储备现金,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通威股份的天阳能电池同样表现优异,2022年产量49.18GW,同比增长38.72%,销量47.98GW,同比增长37.35%。出货量继续拿下全球第一的宝座,而且是行业内,第一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的公司。在扩产方面也很积极,根据规划,陆续投产通合项目、金堂二期以及眉山三期项目,目前总产能规模已超70GW。其中182mm 及以上尺寸产能占比超过95%,而且以182mm为主。至于组件,只是顺手而为的事情,2022年产量4.74GW,同比增长88.99%,销量7.94GW,同比增长226.06%。虽然量并不大,但是增长速度挺快,而且产能也在扩张,已经陆续启动盐城、金堂、南通等组件项目,按照项目投资规划,预计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80GW。这些年光伏行业发展速度确实很快,比如2022 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 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全都超过55%。而且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也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正是这一份成绩单,造就了我国这么多光伏巨头。也正是因为这个火爆的市场行情,让大大小小光伏企业纷纷尽其所能扩产,按照我的估算,到明年,产能将超出需求1倍以上,那剩下来的那么多产能何去何从?三、业绩分析通威的业绩,并非易事。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呢?你可能会说,分析通威的业绩最大的难点在于公司业绩的持续性。没错,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未来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这个是没有争议的。那么争议在什么地方呢?争议在于,通威作为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在未来价格战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公司还能维持多少毛利润?我们知道,一旦行业进入到供过于求的状态,就会杀到整个行业有一部分玩家出局为止,俗称“出清”。行业的竞争格局的稳定,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大批量的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的破产倒闭为代价,然后再达成一个新的供需平衡。而这个力度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多久到来。我们需要从公司的财务数据里,去抽丝剥茧,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公司的真实竞争处境。那么,就先从公司2022年的年报和一季报说起:先看2022年的年报:先看核心数据:营收增长120%,利润增长217%,2022年的总利润257亿,并且每股分红2.58元,简直爽快。当然,市场反馈不好,公司反手定增,这个争议很大,暂且不谈。然后我们再看分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去年三季度营收相差不大,但是扣非净利润四季度几乎减半。这可能也是造成通威股价下跌的主因。如果这个数据还不够,我们再对比一下一季度的数据:营收同比增长35%左右,但是环比是下滑的,但是扣非净利润维持住了。什么原因呢?下面详细分析:硅料出货高增,整体增量增利润首先,2022年的业绩,主要源于硅料出货高增,整体量利双超。通威2022年硅料销量 25.68 万吨,同比增138%,权益出货约20万吨,同增约100%。然后,在2023第一季度,硅料出货约8万吨,权益出货约6万吨,根据数据测算,大致单吨净利约12~13万元,也就是说,硅料价格有所回调,但是相较于几万元每吨的启动前价格,依然还有不错的盈利空间。经过最近一两年的投资发力,在产能上,公司乐山三期12万吨应该能够在今年三季度投产,那么到时候的累计产能就会接近40万左右。相较于2022年,这个产能增加得非常大的。鉴于此,通威在2023年整体的硅料出货应该会超过30万吨,对应权益出货25~26万吨,这个凭借规模效应 工艺控制,公司硅料成本位于行业优势地位,龙头地位还是非常稳固。也就是说,即便未来硅料价格再继续下跌,只要不发生崩盘式的走势,通威依然可以做大很大程度通过以量补价来保证整体利润。N型即将放量,技术持续迭代其次,通威在2022年电池销量为47.98GW,同比增长了37%。但是仅仅是今年的第一季度,电池的出货量就超过16GW,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果第二季度眉山3期能够满产,那么将会继续增加电池的出货量。另外,随着通威技术迭代持续推进,HJT已完成双面纳米晶开发,210组件功率破 720W,并建立首条铜互联中试线;钙钛矿/晶硅叠层认证效率达 27.19%。全年看,通威的电池出货量大约在70GW以上,其中TNC约10GW,从而使得盈利结构也会出现改善和提升。组件加速布局、出货高增2022 年公司组件销量 7.94GW,同增 226.06%,出货量进入全球前10名;2023Q1 组件出货超 3GW,增长也是非常快的。按照公司的产能计划和数据,通威在2022年底组件产能约14GW,但是到2023年预计新增盐城25GW 南通25GW 金堂16GW,年底产能将达 80GW。如果顺利达产,组件在全年也会高速增长。以上,就是通威整体的一个业绩预期情况。但是,这里最不确定的,还是价格和毛利的问题,好在公司最近两年赚了很多钱,足以支撑公司维持一个健康的现金流状态。甚至回到上面的争议问题,通威一面大笔分红,一面大额定增,可能也是有基于撑着行情好,回报股东的同时,多弄点子弹储备。四、总结毫无疑问,通威之前赚的钱,是真钱,这是公司保持较大的资本性投入的同时,还能维持大额分红的基础:同时,账面超过370亿的现金储备,以及未来的融资,都保证了公司短期大额投资的同时,还能保持稳定的财务基础,在行业充分竞争的时候,子弹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通威作为龙头公司的优势。另外我做了下面这张表,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的表格,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以后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A股核心资产汇总》这个表里更新数据,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会把本周分析过的公司一起做一个深度总结,周总结也会和表格放在一起。每次分析公司后,会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观点或者计算方法,也会放到一起方便阅读,都记得去看。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

通威股份算是一家比较传奇的公司,旗下两大业务“饲料”和“光伏”,完全没半点关系,但是两个都做到了龙头。
一般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多多少少跟传统业务有关系,或者跟产业链有关系。
通威股份左手一条鱼,右手一块硅,中间站了个“刘汉元”。
创始人刘汉元也是一位商界风云人物,在当地非常有名。
下面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神操作形成这个局面的。
通威股份的前身是“通威饲料厂”,创始人是刘汉元。
刘汉元1964年出生于四川眉山,从小非常聪明,是学校里的学霸,还是连着跳级的那种。
他只用了4年时间上完小学,花了2年时间上完初中,意味着他基本上都是靠自学。
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至少需要两种特征,一个是毅力,一个是悟性。
这个在刘汉元的创业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在分析每一家公司的时候,都会讲讲创始人,描述一下发展过程,很多人当故事看。
是故事没错,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故事去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
要知道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上市公司,其创始人一定是有某方面非常厉害的。
不管这家公司现在表现如何,值不值得投资,发展前景怎么样,至少那些企业家成功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身上的闪光点,都是一盏盏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某盏灯,来给我们的前路增加一点光明。
这比看励志书籍,听励志大师演讲要好很多。
当然并不是说励志不好,比如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说得非常好,《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诗整个都很励志。
相信这个道理所有人也都懂,但是放到日常生活中,放到一言一行里,却往往有意无意的忽视,因为境界相差太大。
毛主席开创新中国,身上当然有无数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但能不能学到精髓,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些企业家相对来说,当然更接地气,更容易和我们自己产生连通。
比如刘汉元,他的做事风格和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因为他就是从养鱼开始的。
刘汉元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眉山县水电局一个水库当渔场的技术员,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缺,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别看四川的大江大河很多,其实不像南方的鱼米之乡,大部分四川人是吃不上鱼,或者很少吃鱼的。
鸡鸭鱼猪是我国食用量最大的几种肉类,市场当然很庞大,刘汉元就看上了这个市场。
但是四川的地理环境不像江南地区那么多池塘,水系都是活水,养鱼就面临“控制”鱼活动范围的问题。
经过反复思考,刘汉元觉得用网围起来养,可能就达到目的。
于是从1983年开始,他就开始研究和实验这个想法,把网做成一个个的“网箱”,这样确实解决了鱼会逃跑的问题。
但是鱼会不会顺利长大呢?毕竟改变了鱼的生存环境,所以还得继续实验。
接下来刘汉元把所有时间都用在“陪伴鱼儿成长”这件事情上,不同的饲料,不同的制作方法,不同的鱼种,观察鱼的状况等等,这些全都是细腻活。
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同时还需要思考优化。
1984年的年底,他发明的网箱养鱼法,经过实验证明,是行得通的,而且实验结果创造了当地养鱼的产量最高记录。
刘汉元因此火速出圈,一系列光环迎面而来,那一年才20岁,获得“养鱼小能手”的称号,而且这个项目还被农业部纳入“丰收计划”。
刘汉元没有因为这么多荣誉而骄傲自满,而是再次沉下心来研究饲料问题,既然具备了养鱼的条件,那么当然是怎么让鱼健康快速成长,早点送到餐桌上,成为了接下来的重点。
当时我国的饲料行业还很落后,根本买不到优质的配方饲料。
于是刘汉元又开始自己动手,弄了一台绞肉机,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调配饲料.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学打台球的状态,台球是没有所谓的“科学瞄准方法的”,没有谁能告诉你如何瞄准就一定打得准。
尤其是加塞让点的情况下,完全只是一种感觉,而且每个人的感觉还会不一样,比如特鲁姆普喜欢瞄左打右,纯粹是一种大量练习后的肌肉记忆,趴在球桌上自然就会有一种感觉,知道打哪个点。
所以人的脑袋是不靠谱的,只有肌肉记忆才最稳定。
刘汉元在接受采访回忆当年调配饲料的时候说,重复了无数遍,才调出在当时看来效果最好的鱼饲料。
既然是好产品,脑袋聪明的刘汉元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到商业化,但是自己还是公务员,贸然辞职风险太大,自己又不能在职创业。
于是1986年以他父亲的名义创办了“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品牌取名为“科力”,寓意很简单,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刘汉元早就名声在外,产品一经推出,立马就引爆市场,闻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
但是工厂才成立,产能根本就不够,所以造成了当时县里的一道奇观,排队的人都排到了街上。
后来改革开放进展得非常快,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产业的需求和产量快速提升,当然农牧业更是如此。
所以刘汉元正式辞职,开始全身心把饲料厂做强做大。
而且饲料厂也改名为“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自学能力超强的刘汉元这段时间内也学习了大量现代企业经营知识,明白资本加速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性。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通威饲料进行了组织架构和管理上的改革,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市”。
上市融资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容易形成规模的资本运作。
2004年,经过股改后的《通威股份》成功在上交所上市。
有了钱之后,把业务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整合产业链,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的一体化格局。
很快,通威饲料就成为了鱼饲料行业的龙头。
2004年这个时间点大家应该有印象,正好是我国光伏行业开始发展的时期,市场非常火热。
没过多久彭小峰拿着2个亿的政府配套资金成立江西赛维,短时间内做到了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企业。
无锡尚德成功在纽约上市,是我国民营光伏企业中第一家。
2006年天合光能也紧跟其后,作为第二家也成功在美国上市。
刘汉元就是在这个时候看上了光伏行业,2006年的年底,通威正式进入光伏行业,开始做多晶硅。
有人曾问过刘汉元为什么会跨界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
刘汉元回答说:“一直以来,我对多元化都比较谨慎,除非非常必须,否则一般不跨界”。
可能有人会疑惑,一家做饲料的,跨界去做光伏,难道这是非常必须的吗?
这个问题刘汉元没有回答,但是有这么一个背景,可能是答案。
早在2002年的时候,刘汉元就去了北大管理学院读EMBA,毕业之后又接着读了经济学院的DBA。
在学习期间,刘汉元研究的课题是《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的选择》。
这可能是他后面决定入局光伏的前因,新能源里面当然光伏是第一。
而且入局的时机还算不错,随后两年,多晶硅价格一路被炒得翻了很多倍,比如2008年,多晶硅已经从每吨2.8万美元上升到每吨50万美元。
所以那段时间通威股份是赚钱了的。
但是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国光伏行业惨遭国外资本围猎,各巨头纷纷损失惨重。
通威股份也一样,多晶硅业务也是亏损的。
但是和其他光伏企业不一样,通威还有鱼饲料这台印钞机在源源不断提供资金。
所以即便是天合光能以稳著称,高纪凡也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在那几年同样很难受。
通威股份在经历这次光伏震荡和后面的双反,依然信心满满,重点是家里还有余粮。
此时,全球第一的彭小峰高调几年后,江西赛维轰然倒下。
刘汉元却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行业一定会复苏起来,所以连着办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扩产多晶硅,从4千吨扩产到1.5万吨;
第二件,成立通威新能源,开展光伏电站投资和运营业务,并且针对业务渔牧业,设计出“渔光一体化”模式;
第三件,收购了合肥赛维,改名为合肥通威,仅仅过了三年,2016年,合肥通威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池企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世间万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每个企业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多元化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通威股份显然是成功的,把饲料和光伏两块业务都做到了龙头地位。
在通威的官网上,显示两大产业:绿色农业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
前面刚说这两个业务没任何关系,从上图来看,这样说也不严谨,因为还有一个“渔光一体化”业务,也就是用光伏发电给养鱼提供能源。
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大支柱产业各自的表现情况。
1、绿色农业产业
这个产业的核心就是饲料,而且是鱼饲料,虽然也有其他畜禽饲料,但是鱼饲料是全球领先的。
上图是通威股份所有的饲料,主要分为三类:畜禽饲料、普通水产饲料和特殊水产饲料。
2022年饲料表现是很好的,总产量643.36万吨,同比增长19.65%,总销量719.4万吨,同比增长30.42%,营收316.46亿,同比增长28.69%。
其中畜禽饲料销量同比增长41.23%,水产饲料销售同比增长18.94%,都创历史新高。
这个业绩远远高于行业的表现。
2022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0223.4万吨,同比增长3%,总产值13168.5亿,同比增长7.6%,这可是我国的饲料产量首次破3万吨。
其中猪饲料产量13597.5万吨,同比增长4%,禽饲料产量12136.3万吨,同比下降0.04%,水产饲料产量2525.7万吨,同比增长10.2%。
我国饲料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整体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大规模公司。
比如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公司,保持在6家,年产量100万吨的企业,2021年是39家,2022年是36家,减少了3家。
龙头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会缓慢提高市场集中度。
但是饲料的毛利率远远比不上光伏,通威股份2022年的饲料毛利率只有7.89%,而且是逐年下滑,2017年还有14.67%的毛利率,下降近一半。
这也是饲料营收316.46亿,但是营业利润只有24.98亿的原因。
饲料的主要生产原材料是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去年全球的大宗商品和粮食价格大家都知道,大幅度上涨,大豆年内涨幅高达31.9%,玉米年内涨幅也达到7.3%。
然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振的原因,消费疲软,导致养殖业单价下滑。
所以通威股份的饲料业务等于是上下游两端都承压,在产量和销量增长如此多的情况下,饲料营业利润却只比2021年略高,2021年饲料业务营业利润是23.32亿。
另外通威也在布局食品领域,去年增长还不错,不过占比不高,目前还没有跑出来的迹象,就先忽略不计。
2、绿色能源产业
这块业务就是光伏,主要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其中的多晶硅主要是高纯晶硅,顾名思义,也就是纯度很高的硅。
硅材料的纯度是很重要的,比如芯片对硅片纯度的要求比电池硅片的纯度要求要高很多,而且越高端的芯片纯度要求越高。
通威股份主打的就是高纯度硅,是全球高纯度晶硅龙头。
尤其有一点非常重要,通威的成本很低,在行业有很大的优势。
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开始,行业就会陷入内卷,到时候一定会打价格战。
到时候拼的是质量和成本,谁家的产品又好又便宜,就会获得市场份额。
正好通威股份这两点都具备。
如上图所示,2022年公司高纯度晶硅产量26.69万吨,同比增长144.12%,销量25.68万吨,同比增长138.41%。
而且由于去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在高位,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通威的高纯度晶硅产能投资成本已经全部收回,也就是后面生产的和销售的,都是纯赚的。
当然也还在增加新产能,比如进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项目建设,预计将于2023年
三季度投产,届时公司高纯晶硅年产能将超过38万吨。
而且根据公告,还有内蒙古通威硅能源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投资计划。
这个云南通威二期项目是和隆基绿能一起投资的。
通威股份高纯度晶硅的主要客户是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青海高景、美科硅能源、天合光能等巨头。
作为2022年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达到618.55亿,第一次超过传统饲料业务。
很显然是公司未来的核心,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价格战,公司定增一百多亿,提前储备现金,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通威股份的天阳能电池同样表现优异,2022年产量49.18GW,同比增长38.72%,销量47.98GW,同比增长37.35%。
出货量继续拿下全球第一的宝座,而且是行业内,第一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的公司。
在扩产方面也很积极,根据规划,陆续投产通合项目、金堂二期以及眉山三期项目,目前总产能规模已超70GW。
其中182mm 及以上尺寸产能占比超过95%,而且以182mm为主。
至于组件,只是顺手而为的事情,2022年产量4.74GW,同比增长88.99%,销量7.94GW,同比增长226.06%。
虽然量并不大,但是增长速度挺快,而且产能也在扩张,已经陆续启动盐城、金堂、南通等组件项目,按照项目投资规划,预计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80GW。
这些年光伏行业发展速度确实很快,比如2022 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 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全都超过55%。
而且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也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正是这一份成绩单,造就了我国这么多光伏巨头。
也正是因为这个火爆的市场行情,让大大小小光伏企业纷纷尽其所能扩产,按照我的估算,到明年,产能将超出需求1倍以上,那剩下来的那么多产能何去何从?
分析通威的业绩,并非易事。
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呢?
你可能会说,分析通威的业绩最大的难点在于公司业绩的持续性。
没错,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未来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这个是没有争议的。
那么争议在什么地方呢?
争议在于,通威作为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在未来价格战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公司还能维持多少毛利润?
我们知道,一旦行业进入到供过于求的状态,就会杀到整个行业有一部分玩家出局为止,俗称“出清”。
行业的竞争格局的稳定,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大批量的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的破产倒闭为代价,然后再达成一个新的供需平衡。
而这个力度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多久到来。
我们需要从公司的财务数据里,去抽丝剥茧,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公司的真实竞争处境。
那么,就先从公司2022年的年报和一季报说起:
先看2022年的年报:
先看核心数据:营收增长120%,利润增长217%,2022年的总利润257亿,并且每股分红2.58元,简直爽快。
当然,市场反馈不好,公司反手定增,这个争议很大,暂且不谈。
然后我们再看分季度的数据:
可以看到,去年三季度营收相差不大,但是扣非净利润四季度几乎减半。
这可能也是造成通威股价下跌的主因。
如果这个数据还不够,我们再对比一下一季度的数据:
营收同比增长35%左右,但是环比是下滑的,但是扣非净利润维持住了。
什么原因呢?
下面详细分析:
硅料出货高增,整体增量增利润
首先,2022年的业绩,主要源于硅料出货高增,整体量利双超。
通威2022年硅料销量 25.68 万吨,同比增138%,权益出货约20万吨,同增约100%。
然后,在2023第一季度,硅料出货约8万吨,权益出货约6万吨,根据数据测算,大致单吨净利约12~13万元,也就是说,硅料价格有所回调,但是相较于几万元每吨的启动前价格,依然还有不错的盈利空间。
经过最近一两年的投资发力,在产能上,公司乐山三期12万吨应该能够在今年三季度投产,那么到时候的累计产能就会接近40万左右。
相较于2022年,这个产能增加得非常大的。
鉴于此,通威在2023年整体的硅料出货应该会超过30万吨,对应权益出货25~26万吨,这个凭借规模效应+工艺控制,公司硅料成本位于行业优势地位,龙头地位还是非常稳固。
也就是说,即便未来硅料价格再继续下跌,只要不发生崩盘式的走势,通威依然可以做大很大程度通过以量补价来保证整体利润。
N型即将放量,技术持续迭代
其次,通威在2022年电池销量为47.98GW,同比增长了37%。
但是仅仅是今年的第一季度,电池的出货量就超过16GW,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如果第二季度眉山3期能够满产,那么将会继续增加电池的出货量。
另外,随着通威技术迭代持续推进,HJT已完成双面纳米晶开发,210组件功率破 720W,并建立首条铜互联中试线;
钙钛矿/晶硅叠层认证效率达 27.19%。
全年看,通威的电池出货量大约在70GW以上,其中TNC约10GW,从而使得盈利结构也会出现改善和提升。
组件加速布局、出货高增
2022 年公司组件销量 7.94GW,同增 226.06%,
出货量进入全球前10名;2023Q1 组件出货超 3GW,增长也是非常快的。
按照公司的产能计划和数据,通威在2022年底组件产能约14GW,但是到2023年预计新增盐城25GW+南通25GW+金堂16GW,年底产能将达 80GW。
如果顺利达产,组件在全年也会高速增长。
以上,就是通威整体的一个业绩预期情况。
但是,这里最不确定的,还是价格和毛利的问题,好在公司最近两年赚了很多钱,足以支撑公司维持一个健康的现金流状态。
甚至回到上面的争议问题,通威一面大笔分红,一面大额定增,可能也是有基于撑着行情好,回报股东的同时,多弄点子弹储备。
毫无疑问,通威之前赚的钱,是真钱,这是公司保持较大的资本性投入的同时,还能维持大额分红的基础:
同时,账面超过370亿的现金储备,以及未来的融资,都保证了公司短期大额投资的同时,还能保持稳定的财务基础,在行业充分竞争的时候,子弹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通威作为龙头公司的优势。
另外我做了下面这张表,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的表格,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A股核心资产汇总》这个表里更新数据,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会把本周分析过的公司一起做一个深度总结,周总结也会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公司后,会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观点或者计算方法,也会放到一起方便阅读,都记得去看。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真的。根据查询福安市去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显示,福安社农业项目位于中国福建省的福安市,是真实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集绿色、科技、人文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农业产业链。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农业项目前景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