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架歼8换一架f222可以打掉多少架歼10

歼10的飞行平台性能并不够优秀吧,至少对比三代半战斗机仍然具备非常明显的差距,这类三代半战斗机包括:阵风具备在挂在6枚米卡+1个副油箱的情况下不开加力1.4马赫超音速巡航台风可以不使用加力燃烧室,也可以进行大约 1.5 马赫的巡航飞行(超航),并在一个典型的 BVR 任务从超过 130 公里的目标发现开始,然后加速到大约 1.8 马赫以接近目标,同时将最大动能传递给导弹。F15C在换装F110-GE-129之后可以净构型以1.2马赫超巡JAS39E可以可以做到类似于F15C的准超巡。附注:瑞士空军 2008年下一代战斗机评估报告说,欧洲台风可以超巡 1.4马赫(没说挂载)阵风舰载型可以带 6枚米卡超巡 1.4马赫阻力小于他们的j20 加力突破后,军推超巡1.2-1.4是可信的
关于一直被天朝小粉红鄙视的M88发动机: 阵风的搭载平台戴高乐级航母只有4万多吨的排水量,阵风三角翼也存在折叠的难题,所以它不打算折叠机翼,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尺寸,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M88发动机的面貌,即必须用最小的尺寸和重量达到最大的推力,对M88而言,推重比要比单纯的增推或减重要关键得多,为此,研制方斯奈克玛公司不惜将最大推力8.3吨的M88-1放弃,改成了推力只有7.5吨的M88-2,为的就是要达到8.5-9级别的推重比。戴高乐级航母通过制约阵风舰载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M88发动机的面貌。斯奈克玛公司主要采取了减小尺寸、减重、增推三个方面的措施来增加推重比,其中:
一,先看减小尺寸,这一方面又可以分为减小直径和缩短长度两点。1.为减小直径,M88采用了较小的涵道比。在M88出现之前,法国研制的大部分航发都是单转子发动机,单转子虽然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优点,但由于只有一根传动轴,一个转速,低压转子和高压转子要互相牵就,这就使尺寸较大的风扇在直径上受到了限制,涵道比难以做大,但小涵道比发动机却有一个可贵的优点,那就是尺寸小。因此,M88虽然是双转子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却仍然很低,相比M53实际上没有提高多少。但较小的涵道比却降低了发动机外涵的排气流量,涡扇发动机相对于涡喷发动机排气速度低和推进效率高的优点大打折扣,这就导致M88-2的燃油经济性居于劣势,其中间油耗高达0.898公斤/公斤力·小时,
跟涡喷13的0.96
公斤/公斤力·小时差不多。这也成了阵风战斗机出门经常要挂两个巨大副油箱的根本原因。但小涵道比的特点,却带来了阵风设计之外的意料不到的好处——超音速巡航,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为了缩短长度,叶片级数偏少。M88发动机采用了3级风扇和6级高压压气机,比F404少了一级高压压气机,但得益于小涵道比带来的高转速,3级风扇的压比达到了4,总增压比也有24,其实并不低。在英法为“美洲虎”攻击机联合研制“阿杜尔”涡扇发动机的过程中,法国负责的就是压气机。但即使如此,F414发动机用3级风扇和7级高压压气机就做到了30的总压比,与之相比M88并不出色,至少不足以使M88达到超高的推重比。二,再看增推。小尺寸的要求已经把涵道比和级数给牢牢限制住了,为了使推重比达标,只能在涡轮前温度上作文章了。最终M88的涡轮前温度从1427℃提高到了1577℃,几乎达到了F119的水平,为此M88采用了AMI单晶涡轮叶片和AstoIoy粉末冶金涡轮盘这样的先进材料,但可能应用后的效果不理想,M88的生产型又改回了N18合金,这只能证明法国的材料与冶金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比较平庸,结果就M88-2E1投入使用时的初始检修间隔只有150小时,验证后达到的指标也仅为500小时,跟以寿命短著称的RD33差不多。直到2001开始大规模生产时,M88-2E4的初始检修间隔也才达到800~1000小时,把欧美发动机的水平拉低到中俄的水平,这显然丢了欧美航空发动机的脸面了。三是减重措施。既然制定了8.5-9这样的超高推重比目标,M88大规模的出现非金属复合材料就难以避免了,首先是外涵机匣采用了PMR-15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外涵机匣相比,这种材料可减重23%~30%。因排气温度较高,为了增加可靠性,M88采用了与太行早期型号类似的引射喷管,但其喷口调节片却是用碳化硅基陶瓷材料制造的。最终,通过对尺寸的严格控制,M88的长度仅3538毫米,远小于EJ200的4米,重量仅850公斤,可能算是最轻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了,进口直径仅696毫米,在减小阻力的同时,也限制了进气流量,导致空气流量仅65公斤/秒,推力只有可怜的75千牛,不过M88-2的推重比高达9,追平了EJ200和F414,直逼F22的发动机F119。得益于娇小的M88发动机,陈风战斗机的尺寸控制得很成功。后来的M88-3为了增推有所放宽,空气流量从M88-2的65公斤增加到72公斤,推力也提高到90千牛。但付出的却是改变发动机的外形尺寸的代价,如果一开始就设计较大的涵道比,如此的折腾完全可以避免。总之,因法国底层设计水平的欠缺和沿袭较多参考机型,以致M88缺乏自己的技术特点,与同时期的英美同类发动机有着不小的差距,性能并不均衡。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M88实际算不上法国完全独立研制的型号,而更像是研仿而来的成果,这从其缺乏可挖潜力与发展后劲有所表现,F414和EJ200各自的升级型号F414EDE与EJ230/270都达到120千牛推力级别,推重比也高达11左右,而法国M88却没有同样的野望。通过M88的研制历程可以发现,在各种高新航空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一味的追求紧凑并不可取,这只会禁锢型号的未来发展空间。此外,航空发动机除了型号项目的研制外,更需要完善坚实的基础研究来支撑,而这要靠各个行业,甚至几代人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否则已经取得的成果最终也难免付诸东流。歼10的问题在是第一款三代机,很多地方尚未吃透。歼10是是国产战斗机从歼8和歼轰七的三代机向四代机迈进的成果,也是中国在引进苏27系列后积极推动国产四代机技术而形成一大技术跨越,但受限于落后的设计、材料和发动机的限制,这个机只能说还是存在诸多落后的地方吧。而国内军迷一直的梗就是阵风的机头吧,无视歼10落后的设计,而夸大机头直径对比阵风机头大是军盲的粪坑梗。歼10的落后与阵风恰恰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1、歼10的设计年代,可以说是接近于一穷二白了。而战斗机设计是一个诸多矛盾的综合体,需要反复在各项指标的限制下做出种种退让,在歼10研制的过程中,EM(能量机动)理论逐渐展现了全貌,作为三代机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611所也花费了非常大的精力来学习和钻研,但是由于在总体设计的气动优化早期阶段,没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这个理论,歼10并不是一个能量战机,按照EM的设计观念,歼10应该更紧凑,前翼与机翼的高度差更小,前翼面积也应该更小,机身要更尖细,机翼后掠角还需要适度减小,也许还需要在机翼前缘增加小边条。现在的歼10,特别是歼10A,机身正投影面积偏大,而且机头直径远超幻影2000和F16,所以超音速阻力较大。歼10机头显得过于粗糙,从进气道到座舱盖顶端的尺寸太大,导致给整机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粗糙的设计带来的阻力还影响了另外一个性能——跨音速加速性,或者说从马赫0.8加速到1.2,1.6的时间,这项性能是战斗机在飞行之后是否需要补充能量的重要指标。2、在典型的四代机的翼身融合方面,歼10的所谓融合只能做到圆滑过渡而不是融合。3、在粗大的机头方面,歼10恰恰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雷达是当时最不可琢磨的一个部件,中国在PD雷达上困扰了15年,由于担心自己造的雷达性能落后,所以雷达研究所用美国F15搭配的APG63的重量和天线规格要了位置和指标,歼10飞机被迫采用一个巨大的机头,它机头截面积大概是幻影2000和F16的1.5倍到2倍。这个机用来和f16A对比会更合适,根本没法和四代半的阵风比。4、在重载方面,这方面歼10可以说是垃圾的水平,而阵风是典型的炸弹卡车。歼-10系列战机由于翼型设计问题(三角翼切尖,缺少一对翼尖挂架)挂载效率确实不太高,挂不了几枚导弹;而4个机身挂架由于太靠近主起落架,实际上只能挂载吊舱与250公斤炸弹。无论怎么改进,歼10都还是受限于有限的航程和无法重载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作为一款空优战机。5、电子战这一块国内公布的资料屈指可数,一些公布的电子战吊舱,甚至是专用的电子攻击机的吊舱只达到alq218这类自卫型吊舱的水平。歼10c更没看到此类设备的报道。资料:阵风的3个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其中两个位于进气口后部两侧,采用了近似保形设计,以减少机身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一个位于垂尾顶部的条形电子仪器仓后部下方,每个接收机覆盖范围为120度,覆盖的频率范围为2-40GHz(另有资料显示其最低副高200MHz频率范围),通过与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可识别来袭对手,其有效作用距离可达200海里以上。有资料显示,其对雷达目标的探测精度达到了0.1度,基本和美国F-22A的无源探测系统相当。相比之下,典型的三代机装备的雷达告警器的定位精度为5到10度左右,幻影-2000-9的提高到了1度。0.1度的精度意味着,其角度精度已经达到有源雷达的水平,足以使“阵风”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发动攻击,或是将这些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送给己方的防空压制战机分队,让其直接以反辐射导弹发动攻击。这个是是类似于alr94和asq239的系统,技术档次应该是同一水平的。资料:}
曾经在某兵器杂志上登出的数据,说是1架F22可以和12架歼十对抗。保守估计的话也就是这个交换比了。不过空战交换比的数值要看具体的战略意图可地点,尤其是战术的使用。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说是福建2架歼十击落一架侵入我国领空的F22。个人认为,如果单纯的空战的话,3~4架歼十战术使用的当的话完全可以击落一架F22。不过F22单机挑战数量数倍于自己的歼十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选择密集架时,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排行榜123网依托全网大数据,根据品牌评价以及销量评选出了2022年密集架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信京、欧震、卡奈登/CONEDUN、奈高/NAIGAO、盛浪、韦岳、迪诺特/DILUO...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益波方提供曾经在某兵器杂志上登出的数据,说是1架F22可以和12架歼十对抗。保守估计的话也就是这个交换比了。不过空战交换比的数值要看具体的战略意图可地点,尤其是战术的使用。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说是福建2架歼十击落一架侵入我国领空的F22。个人认为,如果单纯的空战的话,3~4架歼十战术使用的当的话完全可以击落一架F22。不过F22单机挑战数量数倍于自己的歼十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答案补充另外,关于歼十和F16的对比,个人认为两者是差不多,虽然F16推出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的改进,可以说是三代战斗机的划时代标准。航电系统和武器装备都略略领先歼十,不过歼十的机动性更好,而两者的最高速度以及加速性都差不多,所以两款机型的综合性能基本相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20能干过f22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