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最好的产品是什么产品怎么样 海尔最好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的优缺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31 19:49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梦想就是一直能呆在空调房间里,因为,室外的温度很热,是在没有出门的欲望,可是,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购买空调,因此,在这个夏季就急切的想购买空调。听说,海尔空调很不错,二话不说就买了,那么,你了解 海尔空调质量好不好 下面小编就为你普及一下吧。  一、 海尔空调质量 好不好  1、海尔品牌介绍  海尔空调成立于1985年,历经31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的引领者。2013年6月,世界影响力组织发布的全球家电市场调查研究指数将海尔空调列入“世界*”行列,海尔空调成为国内*被该组织认定为“世界*产品”的空调品牌。海尔空调隶属的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价值品牌。  2、质量稳定可靠  海尔空调是海尔集团旗下的*产品,中国首台分体空调是由海尔制造。海尔空调的核心部件压缩机都是国际*压缩机,挂机三菱、松下、日立,柜机变频三菱压缩机、定频日立压缩机,所有零配件都是采购的世界*供应商的产品,品质有保障。海尔空调目前采用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全球500强的企业供应的,质量非常稳定可靠。  3、保障售后服务  海尔是专业人员上门安装,更好的保证空调品质。安装好了,能保证空调正常使用,且其售后在家电行业当中是做的*的一个品牌。消费者购买了海尔这一品牌的空调不用担心会有后顾之忧。海尔空调不管是从产品自身来看,还是从用户体验的评价等来看,都是相当不错的。消费者在挑选空调的时候,可以放心选择海尔这一品牌。海尔是国内和国际上知名度都相当高的品牌,喜欢的用户不用担心什么,尽管可以放心来选择使用。  二、家用空调怎么选择  1、*标志  目前空调产品具有强制性的*标志有两个:一是“3C标志”,由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放;二是“能效标志”,其包含的能效比共分五级,*为一级,五级*。选购空调时,用户要重点查看这两个标志,不要被其他*所主导。  2、空调匹数选择  空调匹数选择是*常遇见的一个问题,房间大小不同,所需要购买空调的匹数也不一样,一般16平方以内的房间使用1匹空调;20—23平米使用1.5匹;25-33平米使用2匹;35-40个平方内使用2.5匹。但是,由于使用空调的房间状况和地域气候的差异,包括居住人数和电气设备等因素,买空调应当买大不买小。  3、针对环境挑选  虽然选购方法有着一定的标准性可参考,但是如果遇到特殊环境就需特殊对待,如果房间在顶层的话,夏天容易吸晒,这时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选择大一点的空调。同样,如果下午的太阳能直接晒到家里,室内转角比较多的话,也需要选择大一点的空调,这样在使用时才能体验到更好的效果。
}
  拿了“山寨奖”的空调业务市场份额仅10%;海尔去年净利不及格力三分之一,但冰洗及高端产品有优势  海尔多元化转型的决心似乎越来越坚定。  5月28日晚间,青岛银监局批复了海尔消费金融的增资申请,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至10亿元,股权结构保持不变。此前两天,海尔空调还卷入一场“山寨”奖牌评选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其急于寻求国际组织对其空调产品的认同所导致的。  第三方机构披露的2017年空调分品牌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格力、美的占比分别为30.28%、23.56%,海尔以10.09%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与头两名相差悬殊。同时,海尔的净利润在三大白电巨头中垫底。  业内人士分析,海尔长期占据家电龙头宝座,但近年来,美的等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若海尔不采取发展措施,或被竞争对手超越。  “山寨奖”背后,海尔空调行业“老三”  5月17日,海尔举行相关活动,部分媒体报道了“世卫组织专家代表为海尔颁发‘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等消息。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声明称,并未给海尔或任何其他厂家颁发“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也从未对海尔的空调产品或服务做过任何评价或评估。5月27日,青岛海尔空调有限总公司发布声明称,充分认可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方的声明。  海尔空调是此次涉事产品,“这从侧面显示了海尔空调的不自信,急于寻求全球性组织的认同,其实大可不必,做好产品及用户服务更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海尔空调在行业并不是强势产品。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空调分品牌市场份额占比,格力、美的分别占30.28%、23.56%位列前二,海尔以10.09%排名第三。家电业专家刘步尘也介绍,“海尔的冰箱、洗衣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空调位居第三。”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2017年海尔的空调占公司营收分别是162.51亿、186.76亿、287.45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在18%左右。  反观格力和美的,这两家的空调业务体量可谓“庞大”。2015年-2017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分别为837.18亿、880.85亿和1234.09亿。同期,美的空调业务营收分别是644.92亿、667.81亿和953.52亿。以2017年为例,海尔空调的营收不到格力空调营收的四分之一。  从毛利率来看,2015年-2017年,海尔空调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8.24%、32.9%、31.79%;格力的毛利率分别为36%、38.54%和37.07%;美的毛利率分别为28.25%、30.56%和29.04%。  家电千亿阵营,海尔净利润最低  作为国内三大白电巨头之一,海尔最近几年与格力、美的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拉开。虽然在水洗行业海尔仍然占据着龙头地位,但从企业的整体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上来看,海尔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目前,营收过千亿的家电企业有美的、格力、海尔。2017年,海尔全年实现收入1592.54亿元,同比增长33.68%,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格力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家电千亿阵营中,只有美的2017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000亿,为2407.12亿元,同比增长51.35%。  虽然2017年海尔的总营收高于格力,但净利润却表现一般,不及格力的三分之一,是三家千亿营收家电企业中最低的。2017年,海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为69.26亿元,同比增长37.37%;同期美的、格力的净利润分别为172.84亿元、22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7%、44.87%。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海尔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却赶不上行业平均水平,也不如主要竞争对手增长快。”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白色家电的行业净利率一般在7%左右,而海尔2015年-2017年的净利率分别是6.60%、5.62%、5.68%,没能跑赢行业平均水平,也没能跑赢格力等主要竞争对手,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格力的净利率达到了15.18%。  这一定程度上与海尔的业务比较繁杂分不开,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元化发展,产品线多,产业链复杂,消耗不少的费用开支。“产品不行,涉足领域广,但是不深不精。”产业分析师洪仕斌认为。  有业内人士称,海尔产业布局多元,需要进行研发投资的地方更多,研发投入大,对短期内利润率难免有一定影响。  海尔多元化转型,效果尚待观察  近年来,海尔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陆续涉足互联网、投资、消费金融等。  2014年5月,海尔集团成立了一个创客孵化平台“海创汇”。据其官网介绍,该平台是海尔集团由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过程中打造的品牌。2017年8月,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海创汇全球创业创新生态峰会上表示,“海尔未来可能不是一个电器生产商,而是转化成一个孵化创客的平台。”据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8月,海尔平台上有200多个小微公司,集合了2246个创业项目。  海尔集团近年来也涉足互联网家装领域。2014年7月,海尔集团旗下海尔家居发布了在线家居品牌“有住”。根据海尔家居总经理刘斥的介绍,有住网是一个为互联网客户打造的专业装修集成品牌,重点做互联网用户。  记者发现,“互联网+住居”作为海尔五项产业之一,与工业、商业、金融等领域并列出现在海尔集团官网的介绍栏里。在官网中,海尔将有住网称作“国内互联网装修模式的开创者”。但观察青岛海尔及海尔电器近三年的财报,该业务均未作为主要业务加以相关的数据披露。  作为第二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2018年5月28日,青岛银监局批复了海尔消费金融的增资申请,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至10亿元,股权结构保持不变。  在行业大爆发的背景下,2017年海尔消费金融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45.7%,净利润也有7.5%同比增长,达到了4769万元。但是,与其他持牌消费金融业绩相比,海尔消费金融的业绩显得不温不火。  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赚钱能力位居行业前三,去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75亿元、11.89亿元、10.22亿元,同比增长157.78%、266.97%、9.77%。尤其是与同批获牌的招联消费金融相比,海尔消费金融的利润增速不明显。  新京报记者发现,海尔创业平台2015年前后被频繁宣传,近来并没有大动作。2016年年报中提及“众创定制”,在2017年年报中也不再提及。  海尔遇到天花板?高端产品仍有优势  5月28日,有报道称,私募股权基金KKR以每股17元的价格出售了2560万股青岛海尔股份,共计约6800万美元(约合4亿元)。近半年来,KKR已多次减持青岛海尔股份,累计减持3.0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4%。减持后,KKR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  KKR集团进入海尔之时,海尔表示,KKR在全球的投资布局有可能为青岛海尔带来潜在的全球收购机会,以加快国际化业务进程,整合全球资源,提升公司竞争力。  如今在KKR减持的这两个季度,青岛海尔的筹码出现大幅分散。股东户数由2017年三季度末的13.81万户上升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20.26万户,股东户数增长近50%。业内认为,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筹码过于分散可不是个好兆头,说明机构正在退出,散户正在接盘。  机构投资者退出,是不是海尔的业绩遇到了天花板?其实,海尔在洗衣机和冰箱领域仍是“老大”,而且在高端市场有一定优势。  根据中怡康统计,2017年海尔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烟机、灶具国内市场零售份额分别提升3.4、2.3、0.5、1.3、1.12、1.06个百分点;冰箱、洗衣机业务继续保持行业第一,零售额份额分别达到31.83%、29.89%,分别是第二名品牌的2.5倍、1.7倍。  海尔2017年年报显示,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明显,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7年海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份额为10.6%,实现九连冠。  海尔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海尔单价10000元以上的冰箱零售额增长59.6%,15000元以上的零售额增长221.1%,在各个价位段均保持第一份额。此外,海尔单价8000元以上的洗衣机市场份额达60%,16000元以上价位段空调市场份额达40%。  家电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海尔总体势头不错,作为我国家电巨头之一,未来也需要继续开辟市场增长空间,比如布局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工业机器人等,另外还需要补齐智能家居等短板,把手机、电脑做大做强。  “目前,海尔有两大发力点,一是国际化,通过国际市场开发提升营收规模;二是高端化,像卡萨帝那样走高附加值路线。”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不过他认为,海尔变革应该争取更多的公众认同,要充分重视公众关切。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实习生 赵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尔最好的产品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