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安邦定国重要基础石头的重要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题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今天, 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科学统筹,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  ——2018年4月1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文字实录)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  ——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文字实录)  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2016年4月10日,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不断提高国家安全能力。  ——2018年4月1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文字实录)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旗帜鲜明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指挥、亲自推动下,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和科学概括,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报告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现代化新局面。一、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国家安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中国越发展壮大,中国式现代化越前进拓展,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经受的考验。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不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人民对安全的需求内涵和外延将更加丰富,迫切需要更加丰富、更高标准的国家安全保障。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强调要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从“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到“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再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安全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基础,才能掌握历史主动,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抓住机遇、化解挑战,确保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是推进共同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大行其道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不断加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给人类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二、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新征程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判断,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科学分析,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清醒和使命担当。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持续高企。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冷战思维局部回潮,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趋尖锐复杂,地区热点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都让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个别国家固守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对我国的遏制打压不断加码,随时可能升级。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卡点瓶颈,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重大考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重点领域风险敞口加大,且各类风险叠加、联动、传导、共振效应增强。党的建设面临的各种考验长期存在。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三、深刻把握国家安全新思想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紧紧围绕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强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实践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深刻把握“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重大论断的战略意义。如何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定位,如何在大安全格局下深刻把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是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从“安邦定国的基石”提升为“民族复兴的根基”,将社会稳定从“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提升为“国家强盛的前提”,标志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新征程上护航民族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并提,并作出专章部署。这是国家安全工作新的重大战略布局,是由当前形势任务决定的,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深刻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迎战前进道路上的重大考验,以什么样的战略策略应对新征程上的重大风险,事关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确定下来,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纳入“三个务必”新号召,标志着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原则。要深刻理解过去十年的成就是依靠斗争得来的,敢斗善斗,在原则问题、底线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在国家主权、民族尊严问题上决不能退让。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三次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将其写入党章修正案,凸显了全党上下对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充分肯定。理念上,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实践上,要把构建新安全格局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两个新格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深刻把握“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重大战略任务。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是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必然要求。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要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要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四、坚决落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国家安全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国家安全目标任务,并设专章部署国家安全工作。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部署和要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国安委主席负责制,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动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各环节有效衔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国土、经济、重大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社会、生态、军事、金融、网络、人工智能、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极地、海外利益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持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意义。要着眼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更加注重法治思维,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全面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源头管控,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依法维护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作者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5日 11 版)}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栏目主持/李妹妍本期嘉宾/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袁继红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的深意?如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期“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羊城晚报专访了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继红教授,深入解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本期嘉宾:袁继红羊城晚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是首次将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进行全面部署。报告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将“国家安全”提升至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的高度予以阐述。在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单独成章的深意?袁继红: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从“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提升为“民族复兴的根基”,将社会稳定从“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提升为“国家强盛的前提”,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标志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新征程上护航民族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安全道路迈上了新的阶段。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根基”二字重若千钧,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近代中国人民对此有着痛彻心扉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建设,才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挑衅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书写了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机遇和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迫切需要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守住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底线,守住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防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与提醒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奋进新征程,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共性上看,发展和安全历来是国家进步发展的两大核心任务,二者共同构成国家治理的坐标系。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长期面临亨廷顿所述的“现代化困境”,如何在发展的同时维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是全世界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的共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范式中实现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人口规模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人才红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从本质上解决阶层分化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统筹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发展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统筹现代化资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与安全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问题。国家安全道路迈上新的阶段。国家安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不同时期,内涵随环境变化发展,经历从传统安全向总体安全的拓展和跃迁。今天面对的风险,很多都是各种风险传导叠加升级之后形成的复杂风险综合体,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面对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此时,发展的内涵也不再限于生产发展,而是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于一体的系统性全局性发展,国家安全的“总体”与之相呼应。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迈上了新的阶段。羊城晚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袁继红: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抓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法论内涵。在实践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最大优势。立足两个大局,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机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党在国家安全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及时发现与有效化解重大系统性风险,推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安全保障体系的部署与落实,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着力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自我革命,下大力气加固补强国家安全领域较为薄弱的环节。坚持把握“总体”的方法原则。国家安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有机整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强调系统思维,突出大安全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总体”讲究统筹,既不能机械地理解成“一般齐”,避免局部合理政策简单叠加;也要防止“两张皮”,避免把任务简单分解;更要善于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避免单一风险演变为整体风险、局部风险演变为全局风险、行业领域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风险演变为政治风险。要注重打总体战,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汇聚党政军民学各战线各方面各层级的强大合力,共同应对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在维护国家安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下好先手棋,着眼最新的国家安全挑战,紧紧盯住可能发生的风险苗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同时,聚焦解决当下的突出难题,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站在战略高度、用好全局视角,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注重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以内外“组合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张齐 谢小婉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邦定国重要基础石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