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有哪些成都风景区旅游景点有哪些 探索安庆市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是沿江北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劳作、生息、繁衍。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古名“盛唐”(前106年)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以“安庆”名问世(1147年),沿用至今已达860年;自南宋筑城作府、县治所(1260年)以来有740多年,其间1760年-1937年为安徽省会,长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近现代史上,太平军三克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安庆保卫战,徐锡麟起义,熊成基起义,安徽“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推翻省议会,1927年的“三·二三”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安庆发生。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云集了诸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安徽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安庆市,简称“宜”,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南邻江西省九江市,北界合肥市和六安市,东邻铜陵市枞阳县,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 ,“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发展成熟的地方,京剧鼻祖徽班成长的摇篮,也是陈独秀、邓稼先、张恨水等名人的故乡。历史沿革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到庆元元年(1195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庆古名“盛唐”,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黄干“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端平二年(1235年)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复筑宜城为新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从此,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同时又是安徽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单独建市,是皖西南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介于北纬29°47′—31°16′和东经115°45′—117°44′之间,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安庆市地貌多样,襟江带淮,山地、丘陵、河湖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总体特征西北部是大别山中低山区,东南部为长江洲圩滩地,中部丘陵起伏,间有低山、湖泊。大别山逶迤于西北,长江环绕于东南,两者之间为丘陵岗地。山区主要分布于岳西、潜山、太湖、宿松县,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600米(吴淞高程,下同)。其中最高峰为岳西县北与霍山县交界处的天河尖(一名天鹅尖),达1755米,也是大别山的主峰。其它著名的山峰还有古南岳天柱山(1488米),禅宗圣地司空山(1227米),貌若驼鸟的驼尖(1751米),巨石嶙峋的明堂山(1563米)等。丘陵海拔大多在100—500米之间。一部分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大于100米,主要以北东走向分布在大别山前沿桐城、潜山、太湖中部;一部分起伏度小,大多被河流切割破碎,走向多变,主要分布在平原的边缘。平原主要位于沿江、沿湖,多由河流冲积或湖滩淤积形成,其间水网交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气候条件安庆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宜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湿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太阳辐射总量112—11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5—16.6℃,秋季略低于春季。年均降水1250—1430毫米。水系水文安庆市境内河流以岳西县多枝尖为分水岭。多枝尖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别以皖河水系的长河、皖水、潜水(流域面积6441平方千米),华阳河水系的二郎河、凉亭河(流域面积5511平方千米),菜子湖水系的大沙河、龙眠河、挂车河、孔城河(流域面积3234平方千米),白荡湖水系的罗昌河、杨市河(流域面积约550平方千米)等汇入长江。多枝尖以北约600平方千米的流域则以淠河水系的包家河、黄尾河、头陀河向北注入淮河。全市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条。长江干流流经市境全长237千米,市境长江干堤总长295千米,分为同马大堤、广济圩江堤和枞阳大堤3大堤圈。湖泊主要分布在沿江宿松、望江和安庆市区,总面积在1147平方千米左右。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6个。其中宿松县与湖北省黄梅县交界处的龙感湖东西长28千米,南北最宽处20千米,平均水深3.7米,常年水面在350平方千米以上,且与大官湖(湖面积156平方千米)、黄湖(湖面积133平方千米)、泊湖(湖面积180平方千米)连成一片,岸线曲折,湖汊众多,湖水位稳定,水产资源丰富。其它主要湖泊还有望江县的武昌湖(湖面积122平方千米),跨桐城和宜秀区的菜子湖(湖面积200平方千米),跨宜秀、大观区和怀宁县的石门湖(湖水面随长江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较大),市郊的破罡湖(湖面积34平方千米)、石塘湖(湖面积20平方千米)等。历史文化截至2021年末,安庆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省级名录29项。安庆名人辈出,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东树、姚莹、吴汝纶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京剧鼻祖程长庚,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章回小说家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两弹元勋邓稼先,佛教领袖赵朴初等都生长在这片热土上。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出自安庆境内怀宁、潜山一带民间,是汉代诗歌中的杰出作品。唐代诗人李白从天宝元年(742年)至宝应元年(762年)流连江淮20余年,先后在太湖、宿松、望江、岳西等地,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北宋舒州人李公麟,成为北宋一代的艺术大师。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达到了极高境界。书法、篆刻以怀宁邓石如最为杰出。清乾隆五十八年前后,怀宁一带艺人组成“四大徽班”进京,为皇帝寿诞演出,从此,徽剧在京城扎下了根,并为京剧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潜山人程长庚,成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还有高朗亭、杨月楼、杨小楼等,各有高超的艺术造诣,是早期戏剧界的名优。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市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明代中期以来,桐城学派大兴,人才迭起。先有何唐、童自澄、方学渐等结社讲学,继有方以智、钱澄之等著名学者兴办学馆,传播学说,讲述文论。到清康、乾之际,以方苞、刘大櫆为首,开始形成桐城文派。他们主张文道合一,把唐宋八大家文章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深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道、咸年间,时人就有“天下文章尽归桐城”之说。安庆,由于地处要津,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渐成为黎庶聚落、商贾集市、官府驿站。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在设置舒州同安监,铸造铜、铁币。清光绪二十八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签订,正式开安庆为通商口岸。曾国藩于咸丰十一年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开始制造轮船、军械,安庆成为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当时安庆云集了诸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科学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末“维新运动”中,安徽巡抚邓华熙等人积极推动,安徽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于此。戏曲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安庆一直为安徽省省会,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地名由来安庆是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一带,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徽剧徽剧的形成,融汇着西部的秦腔和东南的弋阳腔、昆腔。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使徽剧扎根京城,进而风靡全国,并最终演化成京剧。潜山人程长庚,是促进这种演化的主要人物,人称“京剧鼻祖”。文物古迹安庆市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种。红色文化遗址众多,如岳西红二十八军旧址、王步文故居等。安庆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安庆市民俗文化黄梅戏(见上文)桐城歌桐城歌,安徽省桐城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明代桐城时兴歌(情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独特的七言五句体式、婉转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著称,在流行地广泛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其歌体、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2008年6月7日,桐城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Ⅰ-79。太湖曲子戏太湖曲子戏是流传在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因当地习惯称为唱曲子,在上世纪80年代定名为太湖曲子戏。太湖曲子戏业余演出队组建于百里镇松泉村田家冲,演员都是农民,农闲时或节假日排练节目,如<<关公降曹>>,<<送子观音>>等,古老艺术,注入现代艺术元素,增添了娱乐性、观赏性。并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汇演。岳西高腔岳西高腔属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地方古稀有剧种,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史载,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将青阳腔传入岳西,由乡士集中在私塾教习高腔,并组班结社,活跃于民众之中。至清光绪年间,青阳腔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本土民俗文化相结合,孕育成岳西高腔。潜山弹腔潜山弹腔,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的传统音乐,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潜山弹腔约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乡土气息浓郁;音乐上曲调丰富、结构严谨,既长于叙述,又富于抒情。2006年12月14日,潜山弹腔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0。十二月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流传于安徽安庆的传统舞蹈。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它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观音洒净”为题材,以传统舞蹈形式表达传统劳动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文南词文南词,安徽省宿松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文南词,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文南词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唱腔分小调、文词、南词三大部分;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乐板”等。2008年6月7日,“文南词”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IV-111。 2019年11月,文南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花梆舞花梆舞是安徽省太湖县的民俗舞蹈,在当地农村俗称打梆子。花梆舞的梆子采用实际生活中的梆子,涂上彩漆,并以彩条装饰,梆声部分采用实际生活中较有代表性的梆子声,还采用了京剧锣鼓的“急急风”,使梆声节奏感更强。舞蹈采用传统的舞蹈的基本动作,并按情节需要,进行编排,粗犷、奔放,地方特色浓厚,表现了太湖山区人民与自然抗争不屈的性格,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列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断丝弦锣鼓断丝弦锣鼓是流行于安徽省宿松县,湖北省黄梅县,广济县(今武穴市)的一种集民乐之大成的吹打弹唱合为一体的传统民间音乐,是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一种古老曲艺。它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锣鼓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综合了中国腹地锣鼓的众多优点,既吸纳了川蜀锣鼓的高低音对比,又借鉴了华北锣鼓的高亢粗犷;既融合了长江下游锣鼓的清亮悦耳,又汇入了江南锣鼓的圆润,并逐渐形成了宿松丝弦锣鼓音色柔和的主要特色。列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风景区旅游景点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