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地在哪里陵墓在哪里 寻访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地在哪里陵墓遗址?

2018-11-14 20:26
来源:
王福星
笔者前几天写了一个帖子,里面有“李世民昭陵占地面积几百平方公里”的表述。有网友问我:“昭陵占地几百平方公里,那得有多长啊,你是不是用错计量单位了?”
笔者今天得空,专门写一个帖子回答网友的提问。回答网友的问题之前,我先给列位看官讲一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的典故。
唐太宗昭陵图片,感谢原作者
唐高宗时期,有两个倒霉的将军,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鬼使神差般就砍了李世民昭陵的柏树。李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两个倒霉的将军要被砍头了。
狄仁杰当时是大理丞,负责复审死刑案,他看到了这两个被李治判死刑的将军案宗,赶紧向唐高宗要求改判。唐高宗怼狄仁杰说:“他们砍了我爸的坟头的柏树,我不砍了他们,你让我当不孝子吗?”(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狄仁杰对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
唐高宗李治剧照,感谢原作者
狄仁杰一番话,说得唐高宗无言以对。唐高宗下令免了两个将军的死罪。将他们的官籍除名,并且流放广东。唐朝的时候,广东是欠发达地区,流放广东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了。两个倒霉的将军,被流放广东了,还对狄仁杰千恩万谢。原因很简单,毕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这两个倒霉的将军,官能当到那么大,为什么会犯砍李世民昭陵柏树那样的低级失误呢?难道他们不知道砍帝陵柏树是大不敬之罪吗?他们肯定知道砍帝陵柏树是大罪,他们犯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昭陵占地面积太大了,而且没有明确的界线。昭陵的周长,达到了一百二十多里。
狄仁杰剧照,感谢原作者
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你要是绕李世民的昭陵走一圈,就是一百二十里路。古代的时候,一个皇帝的陵墓,不仅仅是一座坟头那么简单。他包含帝陵核心区、陪葬墓群、守陵人村落,守陵部队驻扎区等设施。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例,他的帝陵核心区并不大,但是附属设施占地面积大。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县城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辖区面积却很大一样。
历朝历代的帝陵,不仅仅是安葬皇帝用的,还要让皇帝的子女、功臣们有陪葬的地方。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例,李世民的老婆、子女、儿媳、女婿,孙子等亲属,大多数陪葬在昭陵。这些个天潢贵胄的墓地,占地面积可都不小。李世民的功臣们,也有许多陪葬在昭陵。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陪葬在昭陵。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普通人家的陪葬,也就是在主坟旁边起墓地,相聚不会太远。帝陵的陪葬,距离可以达到很远。程咬金陪葬昭陵,他的墓地就距离李世民的帝陵核心区就很远。古代的陪葬帝陵,只要在帝陵管辖范围之内就可以。功臣们陪葬帝陵的时候,可以自己挑风水宝地。有的功臣陪葬之地,能距离帝陵核心区非常远,这是很常见的。
帝陵一般会设置守陵人,规模大小没有定制。以我的浅薄的见识,印象中守陵人最多的是汉武帝的茂陵,《史记》记载说汉武帝动迁了20万人去茂陵给他守墓。李世民昭陵守墓人有多少,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帝陵的守墓人,计量单位都是万人以上。
这么多人给皇帝守墓,他们是没有工资的,他们必须要有吃饭的营生,他们必须要有地方安居乐业。每一座帝陵,都有许许多多的村落,用来给守陵的人居住。每一座帝陵,都有许许多多的耕地,让守陵人有饭吃。帝陵,其实是一个行政单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帝陵核心区,就相当于县城,村落和集市,就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和乡镇。我们这么一说,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李世民的昭陵为什么会占地几百平方公里了吧?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
普通人家,一般都是等人百年之后,才修建坟墓。皇帝的陵墓,都是在皇帝登基之后不久,就开始修建了。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怕皇帝突然驾崩了,临时建造帝陵来不及。另一个原因是有的陪葬之人,先皇帝而去,他们必须先入帝陵安葬。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例,陪葬昭陵的秦叔宝,就比李世民早逝11年。陪葬昭陵的长孙皇后,就比李世民早逝13年。李世民还没躺进昭陵的时候,秦琼和长孙皇后就已经在昭陵长眠十几年了。
普通人家的坟墓,一般就叫坟墓。皇帝的墓,都有名字,李渊的墓叫献陵,李世民的墓叫昭陵,李治的墓叫乾陵。普通人家坟墓,人睡进去,就算完工了。皇帝的陵墓,皇帝躺进去了,还要继续施工。李世民的昭陵,从他在位时开始修建。一直修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都陆陆续续有功臣和皇帝子孙陪葬墓进入,建设工期达到了一百多年。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感谢原作者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的时候,祭祀是国家大事,皇帝的陵墓要定期举行祭祀大典。碰到打了胜仗,还要特别举行告捷或者献俘仪式。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例,这里就曾经举行了两场献俘仪式。一场是李治活捉西突厥可汗之后,献俘于昭陵。一场是李治活捉高丽国王之后,献俘于昭陵。李治威风八面跑到昭陵,把两个敌国国王献给李世民,还对李世民说:“老爸,您老家人在世的时候,这两小子不听话。如今我把他们抓来,让他们给你谢罪。”
献俘和告捷仪式,要出动千军万马,地方小了还真不行。顺便说一下,皇帝的陵墓,除了核心区以外,老百姓都可以砍树打柴,只要不砍柏树就行。原因很简单,柏树是有象征意义的祥瑞树。被狄仁杰救的两个倒霉将军,是误砍了核心区以外的柏树,才被治罪的。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李世民过世两百多年后,陵墓曾被人挖开,专家发现一个蹊跷的现象文/历史论今我国唐朝比较出名的皇帝,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吧!他在位期间为百姓们做了许多的好事。去世以后更是青史留名,被后人所赞叹。李世民亲手种的那棵树已经几百年了,直到现在还依然被我国所保护着,为后人所参观。在李世民下葬了200多年以后,他的墓地却被整个挖穿。当考古人员们将他的棺材打开以后,发现了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是什么呢?小编来告诉大家。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长孙皇后去世是在贞观十年,李世民在城外修建了石窟,将长孙皇后安置在了里面。这个石窟的地点是在九嵕山,九嵕山与终南山是遥遥相对的,是一块儿风水宝地,所以李世民才决定在主峰内建成陵墓,作为他和长孙皇后以后的陵墓,即昭陵。陵墓在主峰的山腰,挖玩了大约七十五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250米,当时他以为陵墓如此,已经可以了,可以让子孙们都仿制着作陵墓。但是后面的事却是他根本想不到的。唐朝末期,天下已经乱了,朱温废了唐,将国号改为梁。李世民的陵墓也因此被盗墓贼挖掘,并且洗劫一空。史料记载,梁国温韬,为节度使。七年时间并没有干其他的事。唯一坚持下来干的一件事就是挖开了唐代的皇帝陵墓。金钱已经蒙蔽了他的眼睛,所以说他根本不害怕,世风之下,唐朝18座陵墓,他竟然挖开了17座帝王陵墓。如果不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陵墓比较坚固,那么唐朝的皇陵就会全部被温韬挖开。我国的史书还非常详细地记载了温涛挖掘李世民陵墓的部分过程。相传温韬雇佣了骡子与马队上九嵕山,四处挖掘陵墓的墓道,胡乱挖的时候,得到了高人的指点,高人让他们避开石头,只看软土,看到软土就可以挖了。温韬相信了,果然挖出了墓道,墓道层层深入地下,足足有75丈才到了墓室的大门外,用工具凿开旁边的石头以后,又看见了五道的大石门,这些石门全部打开以后,温韬被惊呆了!墓室真的是非常的繁华。进入墓室以后,他们就开始乱翻。他们首先看到棺椁放在墓室的正中间。石床还冒着冷气。李世民的棺材就放在石床上,至于李世民遗体有没有腐烂,书上并没有说,只是说了李世民没有梳发髻,披头散发,还将头发放到了脸上盖住了脸。状态非常奇怪,他为什么这样呢?我国的历史学家看了以后也非常纳闷。因为棺材的两旁是厢房,都放了石头做的匣子,里边又放了铁盒,铁盒里边是金银珠宝和稀少的字画。温韬只喜欢钱,对那些墨宝并不感兴趣。于是就自己拿了财宝,并没有理睬那些墨宝。看到这些记载的时候,考古专家非常痛心。温韬究竟毁掉了多少名贵的字画,无人可知。当时的《兰亭序》在不在里边更是无从知晓。正是因为存有疑问,专家才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陵墓里,但是,这只是一个希望。因为通过各种分析,李世民收藏兰亭序的可能才是最大的。唐代帝王都喜欢珍藏字画,这也让唐代陵墓的价值增大了。}

★★★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鼎盛的王朝之一,共有21名帝王20座帝陵。除去唐末两帝昭宗的和陵和哀帝的温陵外,其余都埋葬在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本期,小编就从“关中唐十八陵”入手,为大家盘点下唐代十大帝陵,包括唐昭陵、唐乾陵、唐桥陵、唐献陵、唐泰陵、唐建陵等,带你了解唐代帝王陵墓有哪些,盘点下唐代著名皇陵!唐代十大帝陵
唐代十大帝陵,是MaiGoo小编主要从“关中唐十八陵”选取,通过比较陵墓的历史、规模、建筑特色、研究价值、出土文物等因素进行筛选,结合陵墓在各大相关平台网站(携程、去哪儿、途牛,飞猪,同程、百度)的口碑评价,公众知名度,网络关注指数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榜单仅供参考,希望对想要了解的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唐代十大帝陵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也是唐代帝王陵墓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代最为当代人所熟知的皇帝,其陵墓也是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20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韦贵妃等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昭陵虽然屡遭毁坏,但陵园仍遍布有丰富的古迹和文物,昭陵博物馆还展示了众多墓碑和墓志,是MaiGoo小编在唐十八陵中最为推荐的一座陵墓。【 详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独一无二的一座埋葬两朝帝王的合葬陵。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时期,因此陵墓规模十分宏大。而乾陵也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如今仍保存有较为宏伟的石刻、景观。另外,乾陵的大唐牡丹园也是十分出门的牡丹观赏景点,源于武则天与牡丹的历史渊源。【 详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也是一座建于开元盛世的唐朝帝王陵墓。桥陵建制与乾陵相仿,依山为陵,凿石造墓,绕山筑城,陵穴海拔高程为736.7米,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桥陵神道两侧的石刻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蚀雨剥后,仍旧十分精美,且气势磅礴,有“石刻甲天下”之美誉,堪称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 详细>>】地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献陵,是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和太穆皇后窦氏的陵寝,为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内外,其余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献陵的毁坏较为严重,多数石刻仅存残迹。【 详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西泰陵,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的合葬墓地,也是关中唐十八陵最东边的一座皇陵。泰陵以山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绕陵筑墙。泰陵规模浩大,陵内封地方圆达38公里,设置分内外两城,布局酷似京师长安。现存石刻华表、天马、鸵鸟、石翁仲、石狮等刻工细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 详细>>】地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吴氏、韦妃合葬的陵墓。建陵营造于战乱末年,历时十一个月,历时十一个月,建制仍依前朝,依山为陵,因沿山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所以游人比较少。建陵为现存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饰石刻最多、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的一座唐陵,目前陵区现存石刻约30余件。【 详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建陵镇凉马村贞陵,是唐宣宗李忱的陵墓,陵区跨泾阳、淳化两县。贞陵依山为陵,陵园面积近乎唐太宗昭陵。陵园东、西二神门外两对阙址分别位于仲山东西两座山的峰颠之上,形势壮观。贞陵石刻保存较多且比较精美,包括了:石马、石刻、石人、鸵鸟、翼马、华表、门狮等。唐崇陵,是唐德宗李适的陵墓,位于陕西泾阳县安吴镇蒙家沟村北的嵯峨山,陵园范围横跨泾阳、三原两县。崇陵依山为陵,玄宫所在山峰,在嵯峨山主峰东边,海拔955米。崇陵的石刻虽大多遭破坏,但大部分仍存,十分雄伟壮观,堪称唐陵石刻文物之佳品。【 详细>>】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蒋路乡唐元陵,是唐代宗李豫的陵墓。陵园依山而筑,陵区周长二十多公里。元陵陵寝建制已经大不如先帝,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每况日下的状况。目前元陵所存遗迹较少,石刻仅存十余件,且多残毁。在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 详细>>】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10、唐靖陵靖陵,是唐僖宗李儇的陵墓,为封土陵。靖陵是关中十八唐陵中最后建成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唯一进行了完整的考古发掘的帝王陵。靖陵与埋葬有武则天的乾陵不远,这并非表明了靖陵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当时已经处于晚唐末期,靖陵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仓促修建,选址完全没有经过斟酌,就连其地宫也只能和乾陵陪葬墓相比,十分粗糙。旅游网十大品牌推荐 行业推荐品牌 更多相关榜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太宗李世民的墓地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