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的名人复姓氏有哪些名人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复姓人物?

  复姓,又称复式,由多个汉字组成的。常见的复姓有:诸葛、公孙、长孙、欧阳、慕容等,从古至今,拥有着复姓的名人不少,大多都是出名人物,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从古至今复姓名人有哪些。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复姓名人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震华  (Bobby Au—Yeung),1961年7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影视演员。  1982年,参加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加入无线电视。1992年,在律政剧《壹号皇庭》中首次出演男一号,饰演大律师余在春。1997年与拍档关咏荷凭借《醉打金枝》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中夺得“最佳惹笑冤家大奖”。2000年,凭《洗冤录》宋慈一角夺得TVB33周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男主角”、“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两大奖项。1995年至2004年,连续10年获选壹周刊电视大奖“十大艺人”。2007年,凭《赌场风云》齐欢畅一角提名第35届国际艾美奖最佳男主角奖,并进入最后5强,成为首位获该国际性奖项提名的香港男艺人。复姓名人  2010年,和无线电视解除全经理人合约,改为部头合约,到中国内地发展。  2015年,返TVB拍摄古装剧《东坡家事》,饰演第一男主角苏东坡。2016年6月,搭档滕丽名主演的TVB电视剧《一屋老友记》播出。  以上就是我收集关于从古至今复姓名人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复姓的名人还有很多,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哦。}
说到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相信大家瞬间就能想到金庸、古龙。作为武侠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笔下诞生过无数经典作品。尤其是金庸,许多的作品都被搬上荧幕,甚至被翻拍多次。说到他的小说,不得不提的就是小说中的武侠角色们,喜欢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先生最爱用“复姓”命名笔下的角色,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复姓几乎“随处可见”。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复姓,现实生活中为何很少?真实原因其实很残忍!
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历史上的复姓一、复姓自带霸气与历史印记金庸的一生创作过15部经典作品,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笔下的人名,却有整整1500个。这些角色中,金庸就曾多次使用复姓:东方、上官、欧阳、令狐、司徒等等,这样的姓氏不仅读起来很特别,而且很有味道。《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令狐冲,《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欧阳锋,《天龙八部》中的耶律洪基、慕容复。这样的名字,听上去既有历史味道,又很霸气,如果换成姓林,姓王,气势瞬间就会削弱很多。这样的姓氏,除了感觉独特以外,还会给角色增彩,使得每一个人物都个性分明,从而栩栩如生。这些少见的姓氏读上去拗口,但却更容易加深读者的印象。
图片:金庸笔下的复姓人名二、复姓的来源小说中的“复姓”随处可见,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些姓氏的来历。中国古代复姓的来源五花八门,有的来自官职,比如:司马、司徒;有的来自居住地,比如欧阳、东郭;还有一些姓氏,则是由部落演变而来的,比如赫连、独孤。除了这些常见的原因以外,少数民族改姓,也导致一大批复姓的产生。早在很早以前,汉族就和少数民族开始通婚,渐渐的,很多少数民族的姓氏,也出现在了汉族的群体中。单于、拓跋,就是很常见的少数民族姓氏。
图片:少数民族剧照古代的复姓众多,历史上复姓名人最多的朝代,就是隋唐!在当时,朝堂上的很多重臣都带有浓重的鲜卑色彩。每次上朝时,皇帝的面前就站着独孤、尉迟、宇文、长孙等一堆复姓。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宋朝还曾出现过两位复姓名人,一位是呼延赞,另一位则是万俟卨(姓氏读mò qí)。有趣的是,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17个字的复姓,这个姓叫“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补啊喜”,被人称作中国最长的复姓,随便起一个字,名字就有18个字了。不过,这么麻烦的姓氏,早就在历史中消亡了。到了近现代,中国现存的复姓,却越来越少,据统计,仍在使用的复姓只剩81个,而且都是双字复姓。
图片:唐代朝堂上的重臣们剧照三、复姓消失的原因1、孝文帝拓跋宏推行的汉化运动按照当时的发展,鲜卑姓氏很有可能成为汉族常见的复姓之一,孝文帝改革时,毫不留情的改革了姓氏政策。不仅将皇姓由“拓跋”换成了“元”,还把上百个复姓变成了单姓。大批两个字的姓氏,就这样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图片:孝文帝拓跋宏人物漫画2、惹上政治纠纷被灭族到了隋唐时期,缓慢发展起来的复姓基本都是大家族,可在当时,只要扯上政治就会被满门抄斩,不管复姓的家族有多庞大,只要涉及政治变动,家族被灭基本上就会少一个复姓,非常残忍!
图片:被灭族剧照3、朱元璋颁布的“去胡化”自元朝灭亡之后,明朝首次实现了汉族政权的统一,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在民间积极开展了汉化活动。一时间,百姓的饮食、服饰、民俗都要纠正,就连姓氏也不例外。这样的政策大刀阔斧,很快就对蒙古族复姓造成了沉重打击,一番整改过后,很多复姓都被拆解,姓氏也失去了汉姓、胡姓之别。可怜的老百姓什么也不懂,为了免受牵连,只能忍痛放弃自己原本的复姓。明朝史学家王世贞曾经提出过“复姓到我们这一朝怎么突然这么少了”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朱元璋下令禁止使用鲜卑姓,女真姓。表面上,复姓减少的原因是为了去繁化简,方便百姓,实际上,则是由于朱元璋主张改胡姓造成的。
图片:朱元璋颁布“去胡化”剧照4、百姓为了更快融入大家庭除了官方号召以外,当时的民间也有主动把自己的单姓改为复姓的现象。许多少数民族定居中原以后,经常在生活上遭受排挤。为了尽快融入汉族这个大家庭,内心也产生了早日被同化的强烈愿望。
图片:民间百姓剧照5、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法有关中国古代非常看重避讳尊长,很多时候,姓氏会不小心与帝王、长辈、名人的姓重合。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百姓就必须换掉自己的原姓。刘庄成为东汉明帝以后,很多庄姓都被迫改为姓严,复姓中的欧阳氏,也曾为了避祸而改姓阳。还有一些人,因为受到皇帝特许,也会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别的,以此叩谢天恩。渐渐的,多音节的姓氏也都变成了单字,普通百姓也都舍弃公孙、长孙、王孙,这样的复姓,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复姓越来越少。
图片:百姓被要求改姓剧照虽然使用复姓的群体越来越少,但在现实中,复姓并不会彻底消失。虽然姓氏只是人们称呼中的一部分,但复姓也是中国历史的核心文化之一。著名文学作品《水浒传》中,108位好汉就有三位是复姓,比如呼延灼、公孙胜、皇甫端,每一个读起来都朗朗上口。除了这些英雄以外,《水浒传》中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那就是西门庆,如此比例着实非常高。所谓“坐不改姓”,就能知道中国人自古就很看重姓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每个人的姓氏,不仅仅是称呼的符号,更是家族祖先出自于何处的标志。所以说,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当今时代,朗朗上口的复姓,越来越受人们欢迎,除了代代传承以外,很多人都会专门选择一个好听的复姓给孩子起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复姓并不会彻底消失。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姓氏有哪些名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