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伤亡对比自卫反击战翻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国最高军官

坦加帕尼河河谷狭窄,登嘎威利一段长约200多米,河谷北岸的山脚有一条公路,这是印军唯一的交通要道。解放军发起邦迪拉战役以后,印度的第67旅向邦迪拉增加援助,援军和南逃的印军相会后,敌军就地集结,准备寻找机会继续前进。此时,解放军11师33团3营经过七天的连续行军已经有些疲惫。19日中午时分,3营对印军展开追击,印军持着三挺机枪在桥东西两侧封锁,企图阻止我军的追击。在火力掩护下,我军慢慢靠近敌人,扔出手榴弹炸毁机枪,顺着形势过了小桥,击毙了数十位敌军,还缴获了两辆汽车。当时担任营长的是李白石,他发现印军的汽车车头是朝向北方的,敌军被击毙战斗装备都非常齐全,所以判断是增援部队,这就意味着后方很可能还有数量庞大的敌军队伍。李白石当机立断,用猛攻打敌军措手不及,粉碎印军的企图。被截住的敌军企图翻越东北山沟,李白石亲自指挥连队主力前往东北山沟,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李白石光着膀子,一边用右手拿起手枪和敌军作战,一边用左手扔出手榴弹,英勇非常。然而,李白石没有架住敌军的火猛攻,不幸中弹。看到营长牺牲,8连指挥员带着满腔的仇恨杀向敌军,终于打破了敌军的火力封锁。这场战争击毙了敌军少校以下一百七十余人,俘获营长以下34人。敌我伤亡的比例是2.7:1,我军同样付出了惨烈的代价。3营所处的位置是不利的,右面是河流,左边是高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杀出了一条血路,彻底切断敌军的后撤路线,取得了阶段性战争的胜利。这也与李白石在迂回地形上用猛打的作战策略分不开关系,事实上,这也是歼灭敌人的关键。李白石是山西人,大尉军衔,是第11师第33团第3营营长,他在1962年中印边境的自卫反击战中牺牲,是解放军对印作战牺牲军衔最高的军官。}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虽然在中越边境地区还有局部热战发生,但基本局势都已平定,因此中越双方达成一致后,便开始交换手中掌握的俘虏。图片源于网络  1990年1月19日,中越边境友谊关前,越南送来了5名我军俘虏,用以交换我军俘虏的17名越军。当我军将精心照料的越军俘虏放回时,却惊讶的发现,我军被俘虏的几名官兵大多伤痕累累、奄奄一息,显然对方对我军战士进行过严刑逼供。  其中有一位叫做汪斌的军官,当时他没被俘虏的时候是一个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的壮汉,可如今被越军关押了6年之后,却成了一个皮包骨头、眼眶深陷的“骷髅”,体重仅剩下了37公斤!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汪斌当时是如何被越军俘虏的?又为何会瘦到37公斤呢?老山“三防”  1975年,在中苏两国援助下,越南抗美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为了“一边倒”的倒向苏联和施行地区霸权主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忘恩负义,竟然对曾援助过他们的友邦发起了挑衅。  在越军的一次次挑衅活动中,我国边境地区被打死打伤无数军民,而越军则不顾中国警告,接连发起挑衅,之后更是出动军队占领我国边界土地,叫嚣“广东广西都是越南的,只要有木棉树的地方都是越南的”,让人愤恨不已。图片源于网络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于1979年2月开始发起自卫反击战争,对越南的屡次挑衅行为进行惩戒。在经过几个月的大规模战斗之后,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兵临越南首都城下。  达到自卫反击的目的之后,解放军于1979年3月16日全面撤出越南境内。然而被打垮了一次的越南丝毫不知收敛,竟然将中国的忍让当做了软弱,在解放军撤军的同时发布了全国动员令,之后派兵继续向中越边境侵占,在中越边境骑线地带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壕沟、铁丝网等防御工事。  为了进一步自卫反击,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我国自此和越南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自卫反击战争。图片源于网络  扣林山一战,万余解放军激战66小时,全歼盘踞在扣林山上的越军士兵;法卡山一战,我军付出了154名战士的生命,打死打伤越军1200余名……此后的十年里,中越边境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样辉煌的战果,  而这十年里,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的莫过于老山战役。  这场战役从1984年开始,直到198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胜利还没结束。自卫反击战胜利以后,老山战役又接着打了4年,直到1993年,才正式结束,前前后后持续了9年的时间。虽然在此战役中我军伤亡人数多达上万,但也同样取得了歼敌7万的胜利成果。  而被俘虏的汪斌同志,就是在这一场战争中被俘虏的。  那么,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何他会落入越军的魔掌呢?图片源于网络  1979年,我军对越南“外科手术式”的大规模打击结束以后,在中越边境线上的全面战争结束,但毫不吸取教训的越南仍然向我国不断挑衅,因此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在自卫反击战的前五年,局部冲突主要集中在法卡山、扣林山地带,在这两地分别爆发了两次激烈的战役。  而1984年开始的后五年,中越边境上的冲突便全部集中在了老山附近。因此为保卫边境安全,1984年1月,我军开始进入云南文山州附近边境地区驻训。  第一批到达文山州的,有陆军第11军、第14军,汪斌所在的14军第40师也在其中。而在他们到达文山州的次月,越军就开始了挑衅活动,他们在中越边境老山附近不断发起挑衅活动,开枪射杀我国平民、烧毁房屋,还派兵入侵我国老山、八里河东山等地,强占我国领土,罪无可恕。图片源于网络  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我军开始了再一轮的自卫反击。当时人民解放军收复老山的口号是:“血战老山顶,领土一日还,卫国当英雄,血染战旗红!”此后,这些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的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句口号。这次战役,我军和越军都调来了大规模的炮兵部队,因此双方遭受的炮击都十分密集。只要参加过老山战斗的士兵都知道,老山有“三防”,一是防炮击,二是防雷,三是防蛇咬。“三防”个个致命,因此当时的老山前线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而那位被越军俘虏的汪斌同志,正是栽到了这“三防”之一的防炮击上。图片源于网络  由于我军需要在老山地区进行长期作战,因此运送弹药、物资的道路务必要通畅,道路通畅了,后续也便于更多重火力武器的运输。  所以,在战役爆发不久后,我军工兵部队就开始了修路活动。不过修路的动静太大,不可能瞒得住越军,因此没多久就被越军发现。  为了防止我军修路后运输物资、武器过来,越军开始击中火力对我军进行大轰炸。  他们调集了大量炮兵部队,没日没夜的对我军阵地进行炮击,加上随时可能踩到脚底的地雷和窜到裤腿中的毒蛇,整个战场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斌所在部队接到了一个敌后穿插的任务。图片源于网络  当时汪斌是第14军第40师118团1营2连的副指导员,敌人再次对老山发起进攻时,他们被要求立即前往敌后执行穿插任务,通过截断越军退路的方式将这些越军彻底留在老山阵地上,同时切断越军后续的增援。  接到任务之后,第1营几百名战士立即从丛林中绕道敌后,准备来一次完美的穿插,将进攻老山的越军围堵在山上。  而这也是解放军常用的战术,以往在法卡山、扣林山战役中他们都采用过此方法,且都取得了辉煌战果。于是他们便想当然的以为这次越军会像往常一样上钩,之后被全歼在老山阵地上。图片源于网络  可经过了几年的战斗,越军也早已熟悉了解放军的战斗模式,因此在越军进攻之前,他们就已经料到了我军可能采用战术穿插的战术,并早已在解放军可能穿插的路线上布置了火力。  但不知情的第一营营长依然带着战士们向着预定地点前进,因此他们刚刚走进越军火力范围,越军的火炮就发出了一片轰鸣声,接着数不清的炮弹如下雨一般落在了老山山坡上,战士们在敌人的轰炸中死伤惨重。  后来战士们才知道,原来这次轰炸越军使用了瞬发引信炮弹,这种炮弹在接触到地面或者障碍物的瞬间,会以与物体相撞的反作用力激发引信,从而使炸弹爆炸。因此炮弹落下时战士们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炸的血肉横飞,从而大大增加了伤亡率。图片源于网络  在敌人的一番轰炸后,1营2连连长王仕田重伤、副连长丛明牺牲,其他战士更是伤亡无数,一时间尸横遍野。在敌人轰炸的间隙,营长迅速组织起剩余兵力转移,之后他们到达了一处比较安全的高地,离开了敌人的炮击范围。可这时候死伤的战士们还在原地,一旦那些重伤的战士们落到越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作为副指导员的汪斌决定回去把那些伤员救回来,并且把牺牲的副连长和其他战友的遗体也带来。  在向营长请示后,汪斌和通讯员邵文忠、司务长韩金才带着几个士兵一起向刚才的战场摸去,可刚到半路,他们就和越军一个小分队遭遇上了,一场遭遇战就此爆发。图片源于网络  很快,由于敌众我寡,邵文忠和其他几名战士全部牺牲在了敌人枪口下,汪斌也腿部中枪,无力的倒在了地上。  看着迅速围过来的越军,汪斌立即掏出了一颗手雷,准备和对方同归于尽,结果手雷还没拉响,他就感觉眼前一黑,随后被一名越军从后方击昏在了地上。  自此,汪斌沦为了越军的俘虏。而越军看到汪斌身上穿着军官衣服,知道汪斌是个军官,因此十分重视,在抓到汪斌后立即将他送到了后方审问,希望能从他口中获得我军的作战计划。  刚被俘虏时,汪斌以为越军也会像解放军对待俘虏一样对待自己,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错了。图片源于网络当初解放军俘虏越军时,被俘虏的越军除了和解放军身份不同,其他待遇和解放军一样。越军俘虏和解放军吃的是一样的饭,住的是一样的地方,并且还给他们配发被褥、衣服。解放军战士自己都不够的香烟,在俘虏那里则是敞开供应,因此越军被俘虏后丝毫没有受到任何苦。也正是由于我军善待俘虏,因此许多人被俘虏后便弃暗投明,甚至有人从此在中国定居。  越南和中国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军官中不少是越共党员,汪斌被俘虏后便自然以为对方的对待俘虏的政策和我军一样。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给他留下了一生阴影。图片源于网络为了从汪斌口中获取到情报,越军采用了刑讯逼供的方式。诸如鞭笞、电击等刑讯手段被越军用了个遍,很快汪斌就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但汪斌对此始终紧咬牙关,不透露任何关于祖国的秘密,而这则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刑罚。  没能在战场上殉国,汪斌十分遗憾,而沦为俘虏,又让他感到十分羞愧。被俘虏后,被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汪斌便想一死了之。  一天晚上,他将衣服拧成条拴在了监狱栏杆上,准备自缢殉国,但还没等他将脖子挂上去,二十四小时监视着他的越军就将他踢了下来,然后又是一番毒打。图片源于网络  之后,他又尝试了绝食,可只要他不吃饭就会有人掰开他的嘴硬灌米汤,只要挣扎便是一顿暴打。他若是强力挣扎,越军便直接给他注射营养针,让他不吃饭也没法绝食而死。  后来,汪斌还尝试过越狱,但由于越军给俘虏的饭菜极差,长期营养不良之下,他根本没有力气展开越狱活动。因此被俘虏的汪斌只能等待祖国的救援。  可这时候老山战役还在进行当中,战友们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幸存的消息。若是连他幸存与否都不知道,又怎么展开救援呢?  就这样,在敌人的反复拷打和监禁中,汪斌渐渐绝望了,加上伙食差,饮食不规律,他很快就从一个魁梧的山东大汉变成了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图片源于网络  在监狱中没有时间概念,汪斌不知道自己被关了多久。在无数个日夜之后,终于有一天,他和四名同被俘虏的解放军士兵一起被押上了卡车,随后被拉到了中越边境。当看到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城楼时,汪斌激动起来,他知道自己要回家了!  1990年1月19日,中越两国在友谊关举行了交换战俘仪式,中国放回俘虏的越军17人,而越南则放回了包括汪斌在内的5人。  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汪斌才知道自卫反击战已经结束了,只有他们当初战斗的老山前线还在继续打。而他从1984年开始,已经在敌人监狱中待了6年,原单位的许多战友都以为他在当年的战斗中牺牲了。图片源于网络  这时的汪斌头发稀少、牙齿脱落,浑身上下瘦的皮包骨头,已经没有了人样。而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身上不仅有被越军拷打留下的伤,还有关节炎、胃出血、营养不良等种种疾病,而且他的体重已经仅剩37公斤。  一个正常身高的成年男子光是骨骼就有8公斤,加上主要脏器、肌肉就是30多公斤,也就是说,汪斌真的已经瘦到了皮包骨头的程度。  当时陈赓之子陈知建是第14军第40师副师长,得知放还的俘虏中有原单位在40师的,便立即赶往医院探望。等到了医院看见汪斌的健康状况,陈知建顿时湿润了眼眶。陈知建  而当时有许多传言说汪斌等俘虏早已投降敌人,现在回来是为越军做间谍,所以几名被俘战士回来之后,除了要治病养伤之外还要接受组织上的审查。  因此虽然汪斌回到了祖国,但想到自己被怀疑投敌的事情,心中十分难以平静。  陈知建师长了解到情况后立即道:“你放宽心,祖国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战士,现在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就一切都会好!”一年后,汪斌身体已经完全恢复。而这时也正如陈知建所说的,组织证明了他的清白,而且还恢复了他的军籍、党籍。图片源于网络除此之外,由于汪斌在老山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因此还被授予了上尉军衔。  如今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关于当年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一代人的心中。当年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他们的家人还在思念着他们,后人还在缅怀着他们,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此,让我们为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为那些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烈士们致敬!也为那些为守护和平而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们致敬!}
中国和印度都是二战后兴起的发展中大国,却因为印度侵占我领土引发1962年的边境冲突。然而在第一阶段战事结束后中国希望停战谈判的背景下,印度却仗着有美国的支持出动3万精锐部队大举反扑。我54军军长丁盛亲自指挥瓦弄之战,不但沉痛打击了印军的嚣张气焰还让印度总理尼赫鲁威信扫地。而战后总结的时候丁盛甚至认为印度所谓的王牌部队,战斗力还不如当年的国军。丁盛等人无视中国劝告引发边境冲突,向美国求援增兵3万大举反扑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我国来说只是一场小规模战争,但是对中印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印两国都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国民间已经形成了一条主要沿喜马拉雅山的传统分界线。但1913年英国殖民者在西姆拉会议上单独与西藏地方代表划定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将藏南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标为英属印度土地。尽管之后历届中国政府从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独立后的印度却以此为理由侵占我国藏南地区[1]。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但无力控制漫长的中印边境线,印度抓住机会大举北上甚至越过了“麦克马洪线”。但那一时期毛主席认为中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故而同印度领导人达成了搁置边境争议的默契。毛主席没想到1959年解放军平定西藏叛乱之后印度公开向我国提出索要领土主张,同时在中印边境西段空喀山口与东段朗久山口引发流血冲突。面对印度的入侵周恩来总理多次前往新德里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希望两国能够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但周恩来总理的善意却让印度人解读为中国软弱,再加上其此时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从1959年到1962年印军频繁在中印边境地区挑衅,共造成47名解放军官兵伤亡。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政府的丑恶嘴脸让党中央认识到和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已经没有可能,只能通过自卫战争来让印度知难而退。从1961年开始解放军驻藏部队开始了紧张的战备工作,数万西藏民工靠双手向无法通行车辆的前线地区搬运了大量的粮食弹药。1962年印度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边境挑衅,尼赫鲁公然声称要将中国军队从被印军侵占的土地上抹去。中国政府被迫于10月20日下令发动全面反击作战。尼赫鲁张国华中将指挥以18军为主体的我驻藏部队在西线加勒万河谷和东线克节朗等地痛击当面入侵之敌,到10月24日我军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歼敌约3000人。中国政府主动照会印度政府希望能够停战,但印度当局却在第一时间向美苏两大列强求援。此时美苏虽然正经历古巴导弹危机但在遏制中国问题上有着一致利益,所以美国政府马上声明将向印度提供足够援助抵御中国“入侵”。信心满满的尼赫鲁政府立即下令调集3万主力部队扑向中印边界,试图在西方列强的支援下扭转战局。尼赫鲁中央点将丁盛入藏建立指挥所,我军将瓦弄作为东线新的作战目标眼见尼赫鲁当局对我方的善意熟视无睹,中央军委也只能做出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指示。在中印交战的第一阶段东线战场主要在克节朗方向,我驻印部队因兵力不足难以兼顾其他方向。为此10月28日中央军委命令在四川雅安地区执行生产任务的54军130师迅速进入战备状态,然后乘坐军车前往西藏参与东段第二阶段战备。同时我西藏军区昌都军分区又组织了藏族民工7169人、牦牛及驮马835头运输弹药给养,从而让130师能够在第二阶段发挥主力作用。尼赫鲁中央军委又考虑到我130师也要协同昌都军分区部队作战,故而决定由54军军长丁胜亲自到东线地区建立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联合作战。开国少将丁盛在红军时期从连通讯员做起一直成长为军通讯员,经历抗战和进军东北的洗礼逐步成为我军名将。1949年丁盛指挥第四野战军45军135师渡江之后在衡宝地区遭遇桂军主力,面对敌强我弱的危局他沉着冷静;以一个师的兵力牢牢吸住了敌军5个主力师,从而让林彪主力取得了衡宝战役的胜利。丁盛1952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原44军与45军合并为54军,丁盛成为了新成立的54军军长[2]。抗美援朝结束后54军被调往雅安地区一面进行农垦,一面作为西南地区我军一支后备力量。因此当1962年中央军委决定从成都军区调主力军支援西藏驻军时,考虑到54军130师在1959年就曾经入藏平叛,是当时解放军中少数经历高原反应且有实战经验的部队。11月6日丁盛率军部到达西藏察隅地区的古玉通,与130师大部队汇合后担任了前指司令员兼政委;54军副军长韦统泰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任副司令员。丁盛在我军第一阶段作战中,印军重兵控制的瓦弄地区几乎没有战事。瓦弄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临近中国与印度和缅甸边境,是藏南地区控制古代商路的一个小村子。其北距“麦克马洪线”约300公里,南距印度公路末端的缇祖约200公里。瓦弄附近地形复杂,有高耸的山脉、狭窄的洛希特河河谷和茂密的森林;河谷海拔约700米适合人类活动,但两侧的山脉顶峰可达约5000米难以翻越。令人愤怒的是瓦弄早在1942年中英两国并肩对日作战时就被英属印度军队无耻占领,抗战胜利之后无能的蒋介石集团没能让英国人撤兵。丁盛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军队“接收”了瓦弄地区,并在之后第20年的时间内修筑了几百个碉堡。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印军一个营在这里做好了迎击我军的准备,而我军只派了2个营同印军隔着呷灵公台地对峙。丁盛率指挥部到达古玉通之后,马上将瓦弄作为第二阶段的主攻目标。但这时中央军委传来了紧急情报,印度正向中印边境大举增兵,瓦弄地区的驻军很会将超过一个旅。果然印军第11旅被紧急派往瓦弄布防,加入印军主力第四军的作战序列。这个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就是中印冲突的最大罪魁祸首,也正是他欺上瞒下才让尼赫鲁决心对中国用兵。丁盛第11旅进入瓦弄之后印军士气大振,考尔认为以当面中印两军的实力完全可以在瓦弄地区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战。恰好11月14日是尼赫鲁73岁生日,考尔决心打一场漂亮的瓦弄反击战给总理庆生。但他不知道的丁盛早就命令2个连的兵力抢占了瓦弄以北曲子扎公的2个高地,考尔发动反击战时首先就要攻克这2个高地。结果14日当天印军2个营在火炮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动数次冲锋,均被我守高地的2个连打了回去。此战中由于双方是进行惨烈的阵地阵地攻防战,我军运动战的长处无从发挥再加上数量处于劣势。印军第11旅也没有像其它印军那样一触即溃,给我军也带来了不小伤亡。尼赫鲁但是印军在拥有如此优势的条件下依然碰了个头破血流,第11旅旅长劳莱准将也开始怀疑接下来能否顶住中国军队的大举进攻。果然11月16日我军主力发动了对瓦弄之敌的全线攻击,按照丁盛的部署昌都军分区步兵第153团和军分区独立营在河西展开;130师全部在河东采取迂回包围断敌退路,同时以穿插分割战术和近战夜战的手段歼敌。事实证明第11旅虽然已经算是印军中的精锐部队,但同样存在过于强调第一线防御工事而忽略后方的弊病。丁盛而我军进攻时也发现由于当地特殊的天气条件再加上印军比较懒散,其构筑的防御堡垒居然只是用木头简单堆砌再填上土。于是我军战士除用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进行攻坚作战之外,还频繁地冲到印军工事上面给其“开天窗”再向里扔手榴弹。战士陈代富拿着一根爆破头冲上印军碉堡后扒开土将爆破筒插了进去,哪知里面的印军马上试图将爆破筒推出。陈代富就用身体压住爆破筒在爆炸前的最后一秒才滚下敌碉堡,以至于战友们都称他是“活着的黄继光”。陈代富我军瓦弄大捷彻底决定战局,尼赫鲁政治生命提前结束改变印度国运面对我军如摧枯拉朽般的连续进攻,第11旅下属的4个步兵营虽负隅顽抗却也连续丢掉阵地。劳莱准将向在后面督战的考尔军长请示后撤,考尔竟命令他必须钉在原地。劳莱准将顿时火冒三丈,对考尔说如果不让第11旅后撤他也必须并肩作战。考尔这才意识到他完全挑错了对手,认清现实后只好和劳莱准将一起乘坐飞机仓皇逃离瓦弄。我军只用10个小时就彻底肃清当面之敌,共歼灭了库马盎联队第6营、道格拉斯联队第4营、廓尔喀联队第3营全部,锡克联队第4营大部和第11旅直属分队一部。考尔击毙印军754人,俘虏502人;缴获各型火炮共计62门,轻重机枪94挺,其他枪715支;另有炮弹1万余发、子弹102万余发,以及大量粮食帐篷等补给品[3]。为了胜利我军也付出了牺牲198人、负伤554人的代价,再一次证明了我军在藏南地区作战的艰难。瓦弄之战是中印战争第二阶段的最大一场战斗,12月1日我军就主动停战后撤至出发位置。此战歼敌人数和交换比在整个中印之战中都显得不是很理想,却在千里之外的新德里引发了印度政坛的空前地震。瓦弄之战原来在中印战争爆发之后印度媒体大肆宣传说中国军队发起了珍珠港式的无耻偷袭,印军因为毫无准备所以才连战连败。但是在瓦弄印军可是提前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结果仍然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11月19日印度国会召开紧急会议,之前在印度地位坚如磐石的尼赫鲁不得不如实做瓦弄之战的报告。结果当他做完报告回到椅子上之后,反对党议员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如果在几天之前尼赫鲁会马上站起身同反对派议员针锋相对地进行辩论,而且通常情况下都能堵住反对派的嘴。尼赫鲁但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到尼赫鲁在反对派议员面前彻底没了斗志,无论他们怎么攻击咒骂尼赫鲁都像一个无助的老人那样一动不动。可以说瓦弄之战彻底摧毁了尼赫鲁在之前15年所树立的威望,甚至摧毁了尼赫鲁带领印度走向真正现代化国家的希望。1964年尼赫鲁病逝后的印度领导人都没有他的威望,以至于到今天许多印度人都怨恨中国。尼赫鲁战后总结印军垃圾王牌不如国军,一战打出了军威保证了今天的中印和平中印之战我军取得如此大胜不但让支持印度的美苏两国出乎意料,甚至让丁盛等我军名将都直呼想不到。毕竟进入60年代我军已经十几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战争,西藏地区由于诸多方面限制我军自保尚困难更别提主动进攻。无论是瓦弄还是其它地方的印军后勤保证条件,都远非需要翻越喜马拉雅山的我军能够相提并论。在瓦弄之战中我军部队也出现过10天断粮四次,甚至连续3天都找不到饮水的艰苦条件。也正是考虑到诸多困难中央军委在开战之前曾经一再叮嘱张国华和丁盛切不可轻敌,至少要拿出打国军主力的精神来对待印度军队。张国华可我军真的向印军发起进攻之后才发现这些敌人出奇的弱,甚至出现过我军第一轮炮火准备后印军就仓促逃跑,以至于指挥员急忙命令炮兵停火以免误伤我冲锋的战士。而在而在战后做总结时许多干部战士都认为,印军如果凭借碉堡原地死守尚可一战;但他们只要发现我军迂回攻击到自己后方,就会迅速如鸟兽散般的向后溃逃。而且尽管印军也有不少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但其年龄偏大平时又被军官严重压迫,根本起不到军队主心骨作用。二战印军的高层指挥员在1947年之前仅在英属印度军队中担任连级军官,短时间内靠人脉爬到军长这样的高位,根本不具备作为高级指挥员应有的军事素养。所以丁盛等人战后都认为开战之前我军过于高估了印军战斗力,以至于打法偏保守否则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但中印边境本就不是我军的主要战略方向,教训印度令其不在边境惹事就是毛主席所追求的最好结果。现在瓦弄之战已经过去60多年印军虽然在某些军官的“独走”下偶尔制造边境冲突,但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每一次都把他们打得头破血流;从而彻底压制住印度所谓的鹰派,令中印边境整体维持稳定和平的状态。[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2]第五十四集团军:铁军中的铁军 番号由周恩来拍板·新华网·2019-07-01[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人民解放军战 1997:368-3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印战争伤亡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