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洋集团有年终奖吗怎么样 公司介绍及业绩分析?

  三孚新科6月1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5月31日接受2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2022年,公司决定不分红派息的原因是基于哪些因素考虑?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鉴于2022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负,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资金需求,为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 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或其他形式的分配。感谢您的关注!  问:关于募投项目,替代氰化电镀的高密度铜电镀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6月30日前,是否投产?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替代氰化电镀的高密度铜电镀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预计6月30日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如有进展敬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及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问:新业务开展方面,4月2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不超过1亿元购买江西博泉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博泉”)40.08%的股权。请问,江西博泉主营业务是什么?与目前公司主营PCB业务协同关系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江西博泉主要从事PCB专用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生产及研发应用于脉冲镀铜、填孔镀铜、载板填孔镀铜、高纵横比直流电镀铜、黑影等PCB及载板铜面电镀工艺所需电子化学品,已在国内众多PCB厂商量产使用,其客户主要为PCB行业上市公司,如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沪电股份(002463)(002463.SZ)、崇达技术(002815)(002815.SZ)、方正科技(600601.SH)、胜宏科技(300476)(300476.SZ)、生益电子(688183.SH)、深南电路(002916)(002916.SZ)等。公司拟通过本次股权转让,补齐公司在脉冲电镀、填孔电镀等PCB铜面表面处理其他关键制程中所需的关键电子化学品产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公司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产品品类,继续深入拓展公司PCB电子化学品业务,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感谢您的关注!  问: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9.26%,较上年有所下降,原因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9.26%,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是(1)公司增加本部生产管理人员并调增员工薪酬等因素导致通用电镀化学品业务板块营业成本同比增加较多;(2)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中珠碱/片碱、硫酸镍、次磷酸钠等原材料采购价格较上年上涨较多导致相应产品毛利率所有下降。感谢您的关注!  问:Q1净利润亏损的原因?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亏损的原因主要系:公司继续加强组织架构及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引进了研发、管理人才;公司办公大楼的新增折旧;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共同原因增加导致了期间费用的大幅增加,上述主要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感谢您的关注!  问:有公司表示一步法成本较高,镀出的膜成本是二步法的数倍。三孚采取的是一步法路线,三孚成本情况如何?如何降低成本?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经初步测算,公司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所获得的复合铜箔综合成本约为4元/平方米左右,公司希望通过工艺升级、配方优化、产能提升、规模扩大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方案,将综合成本控制在3元/平方米左右。感谢您的关注!  问:1、领导好,请教,公司2022年净利润亏损、Q1净利润同样亏损、如何扭转亏损的局面,采取哪些措施?2、主营PCB化学品的客户开拓情况?以及在手订单的情况如何?3、今年企业的盈利目标?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利润亏损主要是由于股权激励费用较大及引进研发、管理人才导致,公司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展化学品和设备的市场,实现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公司目前PCB客户主要是国内外上市公司。去年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市场反应较为疲弱,公司今年对业绩改善很有信心,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了相关业绩考核目标,感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股价因复合集流体概念在去年下半年较大幅度提升。目前公司相关业务进展实际情况如何,若不及预期是否将引起更大幅度股价波动,对此公司是否有相关的应对措施?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已顺利实现升级突破,已经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公司已经逐步启动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专用设备及专用化学品的市场推广工作。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希望投资者能够理性对待股价波动,注意风险,谨慎投资。感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收购明毅电子的目的、意义是?今年明毅电子能在哪些方面给公司带来增量收入?与目前公司主营PCB业务协同关系是什么?收购明毅电子之后,公司在此业务板块的市场预期及展望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明毅电子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印刷线路板及半导体设备的开发与制造商,其主要产品有片式VCP电镀设备、卷对卷VCP电镀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湿制程水平设备等。公司购买明毅电子股权并增资,有利于公司拓展印刷线路板、半导体设备领域,协同促进公司复合铜箔等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工艺、材料与设备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公司客户粘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预计今年在PCB电镀设备上将为公司带来增量收入。感谢您的关注!  问:预计复合集流体相关业务将给公司带来多大幅度的业绩提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今年复合铜箔业务侧重布局,工作重心是产品中试、样板客户建设、设备产能布局、团队建设等。客户的订单按计划推进中,意向性客户也正在洽谈当中。感谢您的关注!  问:未来3-5年公司发展经营计划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主要分为业务发展战略、研发发展战略及数字化平台搭建战略。业务方面,公司实施“3+2”发展战略;在研发方面,公司实施研发“3+1”发展战略;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规划在研发、生产、营销、财务方面搭建四大智能数字化平台。公司将通过实施业务“3+2”发展战略、研发“3+1”发展战略,建立从产品到设备闭环的解决方案,把握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建设创新型企业,服务行业绿色制造,实现公司健康、高质量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问:可比上市公司哪些?行业地位及优势?谢谢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可比上市公司为麦德美乐思、日本上村、JCU株式会社等。在国内企业中,公司是最早从事表面工程化学品研究的企业之一,公司业务前身——广州三孚自1997年便开始从事表面工程化学品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公司的产品已能覆盖PCB制造、手机通讯、通讯设备、五金卫浴等众多业务板块,已成为国内表面工程行业影响力较强的表面工程专用化学品提供商之一。感谢您的关注!  问:三孚新材在复合铜箔产业的技术路径是什么?PET铜箔的市场空间如何?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生产复合铜箔电镀设备及化学品主要的技术路径是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该工艺通过化学及电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薄膜基材表面沉积一层致密可靠的金属铜层,其生产流程更为简洁,可以同时进行双面镀膜,能够实现“一步法”完成复合铜箔的加工制造。该工艺在品质、良率、成本、产能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据了解,随复合铜箔技术进步及应用场景增加,渗透率将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复合铜箔市场空间将达到170亿元以上。感谢您的关注!  问:贵司有什么客户优势吗?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表面工程化学品研究的企业之一,凭借突出的研发能力、优秀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技术服务,以及多年的经营和发展,积累了近1,000家客户,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并与众多细分行业的优质企业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如PCB领域的胜宏科技(300476.SZ)、健鼎科技(3044.TW)、建滔集团(00148.HK)、中京电子(002579)(002579.SZ)、奥士康(002913)(002913.SZ)和依利安达等,通讯电子行业的大富科技(300134)(300134.SZ)和瑞声科技(02018.HK)等,以及五金卫浴行业的恒洁卫浴、路达工业、海鸥住工(002084)(002084.SZ)、三花智控(002050)(002050.SZ)等,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感谢您的关注!  问:22年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多少?收购二轻所对公司的发展有什么促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约为2,874.72万元。二轻所前身广州市二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系从事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科研所,为行业内享有知名的应用型研发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二轻所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其以“清洁生产”为目标,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节能、降耗等新型工艺、环保产品及环保设备,取得多项专利,曾获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政府奖项,曾参与众多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科研项目。公司收购二轻所对公司提升研发实力具有积极影响,整体增强公司在通用电镀专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研发能力并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实现公司在表面处理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问:复合铜箔业务进展如何?未来如何布局?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基本完成大部分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的中试工作,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锂电子的体积能量密度、镀层致密性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公司已经逐步启动“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设备及专用化学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未来在业务方面将持续推进样板客户建设、设备产能布局、团队建设等工作。感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化学镀一步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的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通过化学及电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薄膜基材表面沉积一层致密可靠的金属铜层,其生产流程相较于传统工艺更为简洁,可以同时进行双面镀膜,能够实现“一步法”完成复合铜箔的加工制造。该工艺在成本、基膜适应性、薄膜厚度、产能、品质、良率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产能优势、效率优势。感谢您的关注!  问:目前综合毛利率如何?未来如何降本增效?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9.26%。在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公司将强化落实绩效考核功能,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降本增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员工在降本增效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公司将充分把握进口替代、市场需求增加等机遇,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焦点,聚焦电子化学品及表面工程专用设备的推广,维护原料供应安全,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推进内部降本增效,适当转嫁成本压力,积极应对原料价格上涨冲击,保障原料供应安全可控。感谢您的关注!  问:请问董事长三孚新材有没有计划通过收并购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全覆盖?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继续践行“3+2”的化学品和设备协同发展的战略,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实现公司产品内生和外延的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在绿色电镀、环保新工艺上做了哪些努力?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研发主线,不断研发并推出无氰、无铬、无铅、无镉、无磷、无氨氮、低COD等一系列新型环保表面工程专用化学品,推动了行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通过优化工艺、改进产品、加大管控力度等方式实现从产业链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减轻了环保治理压力;积极推广绿色办公理念,增强员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倡节电、节水、节纸等绿色办公行为,引导员工养成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对通用五金电镀领域后续的展望是怎样的?  答:下游电镀加工企业的园区化发展,为表面工程化学品优势企业提供了集中化、规模化的客户资源和广阔的产业化机遇,园区合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集中采购;2、环保资质要求高;3、对供应商要求高。公司今年依然将持续通过“园区合作”的方式与多个电镀园区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谢谢!  问:客户用我们产品生产出来的复合铜箔成本大概是多少?  答:经初步测算,公司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所获得的复合铜箔综合成本约为4元/平方米左右,在公司实现工艺升级、配方优化、产能提升、规模扩大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方案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将综合成本控制在3元/平方米以内。谢谢!  问:公司的复合铜箔生产工艺能否兼容PP、PET等不同基膜?  答:公司的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电镀工艺对各种基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匹配PET、PP、PI等基膜。谢谢!  问:复合铜箔客户有拓展吗?  答:公司目前正在与下游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商务对接等工作,并于近期完成了量产设备的出货。谢谢!  问:胜宏科技等下游客户AI有新订单下来,给公司的后续指引?  答:胜宏科技的PCB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处理使用了公司PCB化学镍金专用化学品、PCB水平沉铜专用化学品等电子化学品,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焦点,未来如相关产品需求有较大增长,将对公司的相关业务增长带来积极影响。谢谢!  问:据我们了解,PCB大厂排产不错,中小厂一般,我们观察下来怎么样?  答:公司的PCB客户多为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大,PCB上市企业在产能、资金实力、研发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我们认为PCB制造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马太效应,未来两极分化可能日趋严重;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华鑫证券证券公司黎江涛华夏未来阳光私募机构王钟琪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
2020-07-20 19:30
来源:
白令三维
2020年7月19日,山东白令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与万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3D打印服务战略合作项目,山东白令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及团队、万洋集团总裁吴建明、万洋集团副总裁杨凡及团队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会上,山东白令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和万洋集团副总裁杨凡分别介绍了两家企业前期的商务洽谈所做的大量工作,对双方在相关合作问题上所作的让步和努力表示认可和赞赏,就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会上,万洋集团副总裁杨凡表示,白令三维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掌握3D打印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汽车、文创、教育、消费、电子、能源、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这次万洋集团跟白令三维3D打印战略合作项目为万洋集团在赋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要充分利用白令三维在3D打印领域的产品优势,以及万洋集团“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携手把双方的产业做强做大。
白令三维总经理朱勇也在会上表示,白令三维和万洋集团经过前段时间的接洽谈判到今天的签约,是双方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成功的开端,希望双方把握好机遇,利用好资源,切切实实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推动双方合作销售业绩不断上新台阶。
最后,在双方团队的见证下,万洋集团副总裁杨凡和山东白令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万洋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服务中小制造企业,集聚万家制造企业,培育千亿产业的平台;更是一家是振兴实体经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及生产生活一体化的综合运营服务商。
这与白令三维的发展宗旨不谋而合,白令三维致力于赋能制造业,以“3D打印+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平台技术基础,将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制造业3D打印供应链相结合,形成了“智能物联、设计驱动”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此次白令三维与万洋集团的战略合作,对于推动3D打印的商业格局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扩大目标受众、拓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有白令三维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以及万洋集团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和中小企业集群服务的能力,必将谱写3D打印行业的崭新篇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近五年来,立讯精密持续高速成长。公司具备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拥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已经成长为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相关产业带来比智能手机更大的需求市场,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1. 企业简介1.1 公司概况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公司于2010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登陆资本市场。股票简称:立讯精密;股票代码:002475。立讯精密属于申万三级行业分类中的"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致力于底层技术的专精与优化,依循未来电子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声学、视觉、电源(有线/无线)、无线通信技术等领域深度布局,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产业。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赶上元宇宙、AIoT智能生活、高速传输等风口,稳步有序地丰富产品线。公司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TWS蓝牙耳机、智能生活类5G CPE、Wifi可携式路由、可穿戴手表手环、AR/VR/MR、Dock扩充坞、智能触控笔、视频会议设备、手机有线/无线高瓦数快充配件等。(图片来源:公司官网)在通讯领域,随着大数据、5G技术的发展,行业对数据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连部件呈现出三高一低(高速、高密、高可靠及低损耗)的发展趋势。基于数据与通信产品的应用场景,公司也在逐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在原有的电连接、光连接、射频通信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管理、工业连接等产品系列。(图片来源:公司年报)在汽车领域,公司的控股公司------立讯有限公司刚刚收购了奇瑞汽车的部分股权,加速了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布局。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公司对汽车相关业务进行了长期规划,产业布局包括线束、连接系统、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驾舱以及智能制造等。(图片来源:公司年报)1.2 全文大纲1.3 行业背景在消费电子行业,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创新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加速。根据Statista的相关统计,2015年至2020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9%,预计到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10980亿美元。智能移动、智能可穿戴、AR/VR/MR、智能家居、智能显示等产品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相关零部件及成品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集中在能够为品牌客户提供制程更优、集成度更高、资源投入更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此背景下,公司的业务拓展和产业经营将充分受益。在通信行业,电商、视频、云计算等互联网垂直行业快速崛起,带动了服务器市场空间快速扩大。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为1353.9万台和992.2亿美元,同比增长6.9%和6.4%。预计到2027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265亿美元。在汽车电子行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还拥有全球最多的智能汽车品牌。2021年,国内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1.6倍,达到352万辆,预计2022年将达到500万辆左右。总结一下,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公司的业务拓展和产业经营将充分受益;在通信领域,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在汽车电子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1.4 公司治理1.4.1 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王来春、王来胜两兄妹,分别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副董事长,二人各持有立讯有限公司50%的股权,并通过立讯有限公司控股立讯精密,控股比例为38.63%。实控人持有公司股份合计38.7%,公司股权结构合理。(资料来源:公司年报)1.4.2 股权减持及质押2021年度,公司的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减持1.39亿股,占其持股总量的5%左右。大股东减持,一般被认为是大股东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或认为当时股价高估的警示信号。当然也有可能是大股东缺钱,卖出股票变现。持有立讯精密的投资者,要有所警惕,继续关注公司的股权变动情况。根据2022年11月18日公司发布的最新质押公告,立讯有限公司质押股权10.77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39.41%。但是,公司并没有给出质押股权所获资金的用途,可能是公司近期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总体来看,公司存在一定的股权减持及质押风险,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1.4.3 公司的管理团队公司的高管团队中,王来春、王来胜两兄妹是公司创办人,长期担任公司领导岗位。李伟、王涛等高层管理人员都已在公司任职多年,且在精密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另外,核心成员中,没有非正常离职情况。整体来看,核心管理团队还是比较稳定的。另外,近期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公告,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3759 名激励对象授予1.72亿份股票期权,将公司业绩与员工利益进行有效绑定,有利于提高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2. 公司经营分析2.1 公司业绩分析2017年至2021年,公司的营收持续高速增长,从228.26亿元增长至1539.46亿元。2020年增速最低,都达到了47.96%,其他年份增速都在50%以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2.52亿元,同比增长79.3%,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数据来源:雪球)2017年至2020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保持了与营业收入相一致的增长趋势。然而到了2021年,在营收同比增长66.43%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不增反降,出现了2.14%的下滑。主要原因是:2021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国际海运紧张造成运价上涨,推高了公司的营业成本,造成毛利率大幅下降,利润端承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36.48%。由于营业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毛利率继续处于低位,所以归母净利润增速仍大幅落后于营收增速。(数据来源:雪球)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稳定在20%左右,2020年出现下滑迹象,2021年大幅下滑至12.28%。下滑原因我们已经分析过,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海运运价上涨,造成营业成本大幅提升导致的。(数据来源:雪球)2.2 分产品分析分产品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消费性电子、其他连接器及其他业务五大类。其中,消费性电子业务是公司第一大业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46.38亿元,营收占比高达87.46%;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是公司第二大业务,2021年实现营收78.57亿元,营收占比为5.1%;而其他三项业务营收占比均不足3%,合计占比不到8%,基本可以忽略。我们看一下消费性电子、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两项业务的具体情况:1、消费性电子近五年来,消费性电子的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营收占比从66.54%提升至87.46%,公司对消费性电子业务的依赖性更强,这并不是好事,不利于公司产品结构稳健发展。2021年,由于营业成本大幅提高,消费性电子业务的毛利率从原来的20%左右下滑至11.36%,这是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2、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的营业收入起伏波动较大,营收占比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不过这项业务的毛利率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21%以上,2021年有所下滑,下降幅度也远小于消费性电子业务。总结一下,近五年来,公司的营收持续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在2021年前保持了与营收一致的增长趋势,但在2021年,由于营业成本大幅提高,归母净利润不增反降,下滑了2.14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虽恢复增长,但增幅仍不及营收增幅。从产品结构来看,消费性电子是公司赚钱的核心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已达到87.46%,公司过于依赖这一单项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3. 企业竞争力分析3.1 公司的行业地位3.1.1 经营规模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位居行业第二名,仅次于工业富联(即富士康),经营规模稳定处于行业第二梯队。但由于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电连接器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公司在其他业务中,也会以较低的利润期望给出更低报价,从而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导致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比较低,在行业内78家上市公司中,分别排在第62名、46名。(数据来源:萝卜投研)3.1.2 竞争格局在苹果iPhone组装业务方面,传统的头部企业有富士康、和硕科技、纬创三家企业,公司通过收购纬创的手机组装产能,成为仅次于富士康、和硕科技的第三大iPhone组装供应商。在苹果非iPhone业务方面,主要是Apple Watch组装业务,原来主要由台湾仁宝、广达两家公司承包,由于这两家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差,逐渐退出Apple Watch 组装业务,而这项业务主要由富士康和立讯精密承接。在其他业务方面,比如Android手机业务、电脑业务方面,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合作,未来市场份额有望保持持续增长。3.2 公司的产业链地位公司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都比较多。说明在面向上游供应商时,公司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可以延迟付款;而在面向下游客户时,公司则处于弱势地位,只能采用"先货后款"的销售政策。整体来看,公司的"应付预收-应收预付"金额为正值,"应收、应付"抵消之后,公司仍能无偿占用合作伙伴上百亿元的资金,产业链地位还是比较强势的。3.3 公司的竞争优势1、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立讯精密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非常注重研发投入,近三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67.63亿元。公司在东莞、昆山、台湾及美国等地建立起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与制造工艺平台,并拥有业内领先的研发及智能制造团队。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3090件,较2020年末增长44.46%。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不仅稳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也能不断提高公司面对多变宏观环境的抗风险能力,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前瞻性战略布局公司的产品从核心零部件到模组再到系统级组装,已经实现全面覆盖。在工艺上,公司具备完全自主的关键核心制程能力,同时配备多个国家级CNAS认证实验室,用于前段开发验证、生产过程品质检验以及失效分析,使公司的零部件、模组和系统组装产品深度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垂直一体化自制能力。另外,公司注重产业协同,通过对消费电子、通信、汽车及医疗等产业相关模块的采购、研发、制造的集中整合,最大化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加快技术的跨界融入、提升生产效率及良率,在为客户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也确保了公司的投资回报。3.4 公司竞争力简评从经营规模方面,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仅次于工业富联,位居行业第二梯队。从产业链方面,公司的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都很高,但"应收、应付"抵消之后,仍能占用合作伙伴百亿元资金,产业链地位较高。从竞争优势方面,公司具备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拥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4. 费用管控能力分析4.1 销售端分析公司的销售费用率非常低,并且随着营收增长而逐年下降,2021年仅为0.51%。这也比较好理解,公司的客户主要是企业客户,且与客户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不需要做大量营销宣传,也不需要大量扩展新客户,所以销售费用支出比较少。4.2 成本端分析公司的费用率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已下降至7.62%。但由于公司的毛利率低,【费用率/毛利率】的比值较高,2021年达到了62.06%。而同行业工业富联的【费用率/毛利率】基本能够稳定在40%~45%区间,费用管控能力比立讯精密要优秀一些。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立讯精密的"四费"中,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比较高。研发费用是公司保持行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支出,很难压缩。我们看一下管理费用的具体构成:管理费用中,人员薪酬支出是最多的,为20.41亿元,占比达到55%。我们知道,立讯精密主要是为各大手机厂商做代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公司进行生产端优化,管理费用是缩减支出空间最大的。整体来看,公司的费用管控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4.3 费用管控能力总结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很低,但【费用率/毛利率】很高,费用管控能力比较弱,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5. 投资回报率分析5.1 盈利能力分析2017年至2020年,公司的ROE持续提升,从14.09%增长到30.29%。2021年,由于营业成本大幅提升,公司的净利润下滑,导致ROE下降,但仍高达22.35%。整体来看,公司利用自有资本盈利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数据来源:雪球)5.2 分红情况分析近五年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始终低于15%,分红比例较低。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科目在逐年增长,再联系到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情况,猜测公司的资金可能比较紧张,所以用来分红的钱就不多了。6. 经营风险分析6.1 债务风险分析6.1.1 短期债务风险分析2018年、2021年,公司的准货币资金小于有息负债,尤其是2021年,缺口达到37.09亿元。其他年份虽然二者差额为正值,但对于千亿营收级别的企业来说,也并不宽裕。整体来看,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6.1.2 资产负债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2021年已达到62.03%。长期来看,债务压力较大。(数据来源:雪球)6.2 爆雷风险分析6.2.1 存货分析立讯精密的存货占比呈现出整体上涨趋势,2021年达到17.33%,已经非常高了。而同行业的工业富联,存货占比更高,2021年达到26.98%。再看一下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2021年,应收账款占比达到26.23%,远高于5%,结合高企的存货占比,说明公司的存货存在一定的滞销风险。6.2.2 商誉分析公司的商誉占比较低,2021年仅为1.16%。看一下商誉的具体情况:公司的商誉总值为14.34亿元,分散在19个被收购的项目上,除了2021年新增加的立凯精密科技为8.15亿元以外,其他单一项目数值都比较小。并且,公司在最近三年的商誉减值测试中,没有发现商誉减值的情况。整体来看,公司的商誉爆雷风险较小。6.3 经营风险总结2021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2.03%,准货币资金比有息负债少37.09亿元,公司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公司的存货占比高达17.33%,同时应收账款占比为26.23%,存货高企,又只能采取较为宽松的销售政策,存在一定的爆雷风险。公司的商誉占比较低,且项目都比较分散,爆雷风险较小。7. 总结7.1 优势总结1、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核心管理团队比较稳定。2、公司的经营规模仅次于工业富联,位居行业第二梯队。3、公司具备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拥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4、公司的ROE近三年均高于20%,盈利能力强。7.2 风险提示1、公司存在股权减持及质押风险,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2、公司的【费用率/毛利率】很高,费用管控能力比较弱。3、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准货币资金小于有息负债,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4、公司的存货占比和应收账款占比都很高,存在一定的爆雷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洋集团有年终奖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