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味着中国经济腾挪余地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高端制造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V”型增长,今年调控政策腾挪空间不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逐步企稳,货币政策也将保持稳健高度灵活。中国经济今后几年是否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点在哪里?昨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经济增长短期下行中长期向上记者:2011年12月制造业PMI重回50%的分水岭上方,我国经济增长探底趋势是否明朗?范剑平:连续三个月的PMI指数才有指向意义,目前尚不能得出经济探底回升的判断。我国要逐步通过结构调整,进入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的新增长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速放缓难免。落后产能将被淘汰,与此同时,资金要被引导流入科技研发和实体经济,从而启动新一轮增长周期。王建:我国经济三年下行趋势已初步形成,今明两年仍将下行。我国经济会在2013年以后开始强劲反弹,并且在其后以9%的速度继续高速增长15年。至少从“十二五”这5年看,经济增长将呈现“V”型曲线。货币政策将保持高度灵活记者: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我国政策调控余地有多大?王建:今年政策腾挪的空间并不大。首先,我国宏观政策急剧转向“保增长”的基础并不存在。其次,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综合国内外因素,今年CPI指数应该不会低于5%,在四季度更可能向上破6%。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逐季走低,而通胀率是“先降后稳”,宏观调控必须在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平衡,因此调控的取向和力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范剑平:大规模刺激政策如2008年末般“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很小。2012年是我国结构调整最困难时期,但货币放松解决不了问题。为防止“滞胀”,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中性,高度灵活,把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工业化城市化驱动新一轮增长记者: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何在?王建:城市化是开启新一轮增长的关键。中国目前城市人口占比仅为1/3,服务业占比仅40%多。而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城市人口,如果中国这两项指标提升,就可为经济增长创造出长期的内需释放过程。范剑平:2020年之前,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20-2030年,将进入工业稳定发展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2030年以后,我国城市化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未来十年我国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中国证券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