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不属于抗日战争最大的战役?

2017-09-18 19:53
来源:
城口微发布
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今天是9月18日
86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悍然袭击驻扎在北大营的东北军
事变当夜日军炸毁铁路的地点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沈阳城次日即告陷落
不到半年东北沦陷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
九一八事变
报纸记录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
九一八
是一个充满屈辱的日子
但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除了中学历史书上学过的那些
你真的了解九一八吗?
来做做下面的题
看看你能打多少分~
2017年“九一八”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共四大题
答卷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九一八事件的导火索是( )
A:西安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七七事变
D:柳条湖事件
2.以下不属于九一八事件的历史意义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起点
B: 局部抗战的开始
C: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始
3.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侵占了的城市是:( )
A:长春市
B: 吉林市
C: 沈阳市
D: 齐齐哈尔市
4.日军的侵占顺序为:( )
A:北大营→沈阳城→长春→哈尔滨
B: 沈阳城→北大营→长春→哈尔滨
C: 哈尔滨→沈阳城→长春→北大营
D: 北大营→哈尔滨→长春→沈阳城
5.后世纪念的措施有( )
A:百余座城市每年建立防空警报
B: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C:1986年,宫焕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D:九一八策划纪念馆的建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政权是:( )
2.在东北抗联史上被称为“南杨北赵”的是:( )
3.“八女投江”指的是( )
4.九一八事变又名:( )
5.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从今年春季开始,在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1.请简述柳条湖事件的经过。
2.为什么“九一八是抗战起点”?为什么要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
四、命题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在微信下方评论区留言:
#九一八,祖国我想对你说# 写下你的九一八感言
或 #听老一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分享历史的温度
被精选留言即可获得此项分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2 .C 3.B 4. A 5.ABCD
二、填空题
1.伪满洲国政权
2.杨靖宇,赵尚志
3.八女投江
4.奉天事变、沈阳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
5.十四年抗战
三、简答题
1.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柳条湖事件”,后来也指发生的一系列九一八事件。
2.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战的起点,改“八年抗战”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历史,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战的起点,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些年来, “十四年抗战”的观点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科学结论。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最后,之所以重申时间脉络,是为了铭记、承认并尊重那些“九一八”事变以后,不甘心作“亡国奴”而奋起反抗的不屈的中国人民。从“九一八”事变至1933年,总数超过30万的东北义勇军在日本关东军的征剿下顽强战斗,“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
“九一八”事变当晚,被日军炮火摧毁的中国军队营房
攻占城墙的日军居高临下,向沈阳城内射击
1931年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市政公所
日军骑兵侵入齐齐哈尔火车站
从1931年到1945年,大半中国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日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哀嚎遍地,制造的800平民以上伤亡惨案173件,3500多万同胞伤亡。
这首抗日歌曲
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
未出版就传唱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
这是人民艺术家张寒晖
在九一八事变后
目睹东北军民流亡惨状而创作
它唱出了
整个中国的悲愤情怀
更唱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呼号
西安事变(1936年)前夕
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
张学良驱车赶来劝导学生
这时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歌声悲壮
令人断肠
张学良听闻后沉痛地说
请大家相信我
我是要抗日的
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
对外发表抗日宣言
随后号召东北人民开展游击战争
东三省的人民
一部分爱国军队
在中共领导或协助之下
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日军进沈阳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这首所有中国人都会唱的歌曲
就是田汉、聂耳
感念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战斗而创作
战争虽已远去
但这段历史不能忘却
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
这张照片里的人叫王铁汉
他曾违抗“不抵抗”的命令
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这个人是赵一曼
她舍子从戎奔赴东北抗日
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
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
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
从容就义
年仅31岁
“八女投江”中的8位抗联女兵
在发现敌军偷袭后
本可以不惊动敌人全身而退
但为了让大部队平安撤退
主动暴露自己
最后消失在冰冷的乌斯浑河里
明明可以生存
却要选择战死
抗日英烈用行动告诉侵略者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在战斗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56年
新中国在自己的土地上
审判了36名日本侵略者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
到审判日本战犯
中国人民
经历了国家的屈辱与胜利
沉淀了历史的大是与大非
如今,“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6年了
和一个长寿老人的寿命相当
但是一代代的人老去
一代代的人成长
我们不应该忘记86年前的今天
9月18日
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这一天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来源:大渝网
本期编辑:袁 丹



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这场战争,不得不提一些背景:一. 东北地区的历史地位1894年甲午战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东北地区的外国势力轮番流转,内部政权更迭层出不穷。虽然混乱,但总体上,东北地区就是任由日本糟蹋的小姑娘。清朝时期: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丢了朝鲜半岛;次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也割让给日本。虽然俄国、德国、法国三国交涉后,日本被迫以3000万把辽东半岛卖回给大清帝国,但其野心和胃口已然打开。1905年的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爆发,俄国战败。根据《朴次茅斯条约》规定:日本继承俄国对清政府的一切权利,同意将俄国在旅顺﹑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1907年,日、俄签订《日俄协定》、《日俄密约》,承认彼此利益并将中国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从此,日本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称为“满蒙”。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在山东半岛干倒了德国,占据山东。1915年,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与之签订"二十一条":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1919年,日本在旅顺设立关东军司令部。1918-1928年,张作霖崛起于东北,最终入主北京。张作霖是日本手把手扶植起来的代理人(虽然张作霖是一个优秀的地方政治家,后期不太听话)。日本在东北的势力有多强大,从郭松龄反奉的战争中可以看到:1924年12月20日,郭松龄军势如破竹,军至奉天城下。日本代表找郭松龄谈判过,要求如果郭松龄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并且再签个条约,日本可以帮他攻击张作霖,做东北王,郭松龄拒绝。日本后来找到了张作霖,张作霖被迫口头同意和日本签订《日奉密约》。1924年12月23日,奉天城外,郭军出动,没想到被关东军爆了菊花,军败身死。1928年5月,日本又帮张作霖出头,在山东阻击北伐统一的国民革命军。5月3日,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日军血腥屠杀面前,作了如下表示:“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济南横阻我们北伐,残杀我们同胞,霸占我们土地,这是中华民族最耻辱的一个纪念日!临到这个纪念日,凡是中国人,凡是我们的黄帝子孙,对于这种耻辱,是永不能忘怀的,日本种种野蛮行动简直就是禽兽,如果不谋报复,我们就不能算是中国人!我国国民政府是绝不会因为他们的压迫而对他们屈服的!" 狡猾的张作霖自己说过“日本人没安好下水,全是骗人。咱们绝对不能承认日本“二十一条”要求以内事项,以免让东三省父老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1928年,继续装死不认账,表示寸土不让的张大帅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结果了。这回不能装死了,可是真死了。同年12月29日,背负国恨家仇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二. 1931年918事变之前的背景1. 这天东北军在哪里?1930年,国民革命军的新军阀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原大战,百万大军互爆菊花。1930年10月,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张学良挥兵30万东北军入关,通电支持蒋介石,随即攻击阎锡山冯玉祥联军,进占河北,阎部退入山西。11月4日,阎、冯通电下野,所部被蒋介石、张学良改编,战争结束。1931年9月18日,东北军主力在哪里?答案是在关内,在华北,在平津,在冀东。2. 这天中央军在哪里?学过中学历史课的朋友们都清楚:1931年7月-9月,蒋校长正率领30万中央军在江西进行第三次“剿匪”作战,陷入泥潭不可开交;9月15日,国军作战失利,全面退却至江西各个重镇。随即国民革命军中各派系的矛盾继续分裂,汪精卫先生又在广州成立了个新的国民政府,接着12月又来了宁都暴动。1931年9月18日又来了这档子事儿,校长真是忙不过来,头发都掉光了。3. 如果东北军抵抗了后会如何? 中东路事件是前车之鉴1929年7月,在校长的强力支持下,张学良执行蒋的“革命外交”政策,意图废除与苏俄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各项权益。故提出要取消苏俄在东北特权,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组建4万人的特别远东集团军,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军进攻。张学良组织6万防俄军迎敌,40天内被毙伤俘虏2万多人,江防舰队被全歼,各路要塞纷纷失守。1930年少帅被迫与苏俄签订《伯力协定》,在国内被骂的狗血淋头;国民政府拒不接受《伯力协定》,1931年还在掰扯,一直到九一八事变。———————————————————————————————————————————三. 结论和思考1.
九一八事变和之前的区别九一八事变前,日本虽然在东北肆意妄为,但始终都还算是“克制”,讲究“脸面”的。毕竟,日本政府还想占住所谓的法理和道义,比如强迫你签个准许我来X你的协议啊什么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公然直接动用军队占领东北四省,这是个极其坏的开端。2. 我猜张学良的真实想法东北军和日军实力悬殊,拉开架势打是肯定打不赢的,中东路事件就是血的教训;更何况东北军主力远调、中央军救援也绝无可能,更打不赢。作为军阀,丢失了地盘可以再来,丢失了军队就只能去天津当寓公。现在真跟日军作战,关外的军队就只能白扔。当前日本法理道义都不占,不还手的话外交上还能斡旋。还是把这个事件上报中央,等待国际调停吧。孩儿不孝。3. 我猜蒋介石的真实想法说句实话,东北名义上是中国的,实际上都是日本在背后在左右局势。蒋公心里在X小日本祖宗十八代——得了实际利好,道义上还逼得他进退两难:打又打不过,不打又大失民心,实在无解。这口锅,只能甩给汉卿去背了。处理不好内部各地”匪患“、”叛乱“,根本不能整合资源对付日本。虽然不对日本政府抱任何期望,但只能外交上能缓则缓了,以空间换时间吧。反正东北又不是蒋公的核心统治区域,优先保全30万生力军吧;如果威胁到核心统治区,那也就是全面开战之时。4. 九一八和七七事变的区别九一八事变是个局部战争,标志着日本正式侵华的开始。中日两国政府没有完全撕破脸,国民政府并未真正抵抗,也实在腾不出手来抵抗。他们仍然抱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因此后来还签了华北自治,何梅协定。乃至后来的长城抗战,也不是真抵抗,只是为谈判添加筹码。国民政府甚至威胁察哈尔和热河地区自治军不许抵抗,以免破坏谈判氛围。 七七事变是全面战争爆发的标志。七七事变后,两国都进行全民总动员,国家正式进入战时体制。是你打我,我防守反击打你的架势,不达生死不罢休。———————————————————————————————————————————四. 后记
七七事变后的全面抗战,也是张学良在前一年的西安事变促成的结果之一。只不过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东北军失去首领后自相残杀,进而被分割缩编,最终血洒神州大陆,没有几个魂归故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战争最大的战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