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限制郑州牌照吗报国寺为什么供日本人牌?


我们是【钢铁雄心4:天祚永昌】的制作组,想为大家带来一个别出心裁的架空世界。才疏学浅,逻辑粗陋,还望指正。
摘选自《唐史稿 · 烈祖尧皇帝实录》(白话文简版)
李自成(1597-1641),家中行二,原名鸿基,起义后改为自成。祖籍本甘肃太安,后迁至米脂县太安里二甲。世居北乡,距城七十里海会寺沟之李家站(今横山县城关街道柴兴梁村,正是古党项族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因此才有谣传李继迁后人说)。
出生时,其父梦见一黄衣人进入土窑,故取小名黄来儿(黄娃子)。少年时,为当地大户牧羊,喜好枪马棍棒。成年后,担任驿卒一职,负责照看马匹。
明 · 崇祯二年(1629)
在给事中刘懋建议下,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而辍业归家。之后,李自成因为人仗义,善骑射,被推举为里长,负责助官府征发粮饷自给。然而上级催迫过甚,稍有不顺辄问责笞挞,戴枷施罚。李自成不堪受辱,不久便寻机脱身,加入了起义队伍,与王左桂、苗美等号称“八队闯将”。
从军后,李自成刻苦简朴,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躬步拜如常卒,衣帽不异人,因此颇受爱戴。十月,女真可汗皇太极率兵十余万入关,进逼直隶,史称【己巳之变】。明廷令孙承宗、袁崇焕驰援,女真攻至京师之下,阵斩明将赵率教、满桂、孙祖寿,大肆劫掠后返回。事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其麾下祖大寿等关外兵卒怨生。
明 · 崇祯三年(1630)
王左桂等被朝廷招安,李自成与兄长之子李锦率余部东渡黄河,投奔聚众起事的舅父“闯王”高迎祥。
明 · 崇祯四年(1631)
八月,【大凌河之役】爆发,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弃城奔锦州。战后,吴襄下狱,乃擢其子吴三桂为总兵。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令诸将曹文诏、杨嘉谟等进剿陕地,所向披靡。身处山西的高迎祥、张献忠等部并未收到太大影响,反因收拢东逃的散兵变得愈发兴盛。
明 · 崇祯五年(1632)
义军接连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全晋震动。明廷随即罢免巡抚宋统殷,以许鼎臣代之,与宣大总督张宗衡分督诸将驻守各地。义军而后亦转入磨盘山,分兵三路行动。
明 · 崇祯六年(1633)
官兵开始共进力击。曹文诏偕兵自陕西至,会同诸将合剿,屡战皆大胜,前后斩杀数位义军首领。初始,高迎祥等破泽州突围,南逾太行,经济源、清化、修武,围怀庆,且战且退。后复阑入西山,袭击顺德、真定,遭遇卢象升阻截。便自邢台摩天岭西下,抵武安,败总兵左良玉,入河北。潞王朱翊镠上疏告急,兼请护卫凤、泗陵寝。明廷下诏特遣总兵倪宠、王朴率京营兵六千人,与诸将并进。义军得到消息,打算从河内走太行。京兵蹙其后,左良玉,汤九州等扼其前,连战于青店、石冈、石坡、牛尾、柳泉、猛虎村,屡战屡败。一心想要逃脱,但奈何无舟船,被困于黄河岸边。却在此时,先前最为忌惮的两位明军将领皆离,张道浚因事充军边塞,而曹文诏则被御史复劾其骄倨,调大同总兵。于是义军佯装乞降,拖延时间。待天寒河冰合,趁机从毛家寨策马径渡,辗转至河南、湖广、四川等地。
明 · 崇祯七年(1634)
自渑池渡河以来,义军各派系中高迎祥所部最强,李自成亦为其从属。入河南后,李自成与侄儿李锦及李牟、俞彬、白广恩、李双喜、顾君恩、高杰等自成一军。其中李锦、高杰善战,顾君恩善谋。二月,明廷特设山、陕、河南、湖广、四川五省总督授予陈奇瑜,命其负责针对义军的围剿行动。五月,女真第二次攻入长城,突入独石口。六月,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征讨义军。李自成等部见官兵云集,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车箱峡。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唯一出口被截。又值连续两月的大雨,‘马乏刍多死,弓矢皆脱’。情势危殆,于是李自成用顾君恩之计,贿赂陈奇瑜左右诈降。随后,放松警惕的明军仅派出五十余人押送俘虏回籍。刚出栈道,李自成等立刻复叛。陈奇瑜因此被夺官下狱。由洪承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等处军务,继续镇压起义。七月,女真在延庆大败明军。八月,猛攻昌平,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
明 · 崇祯八年(1635)
洪承畴组织围剿卓有成效,义军主力又被压缩。正月,大会于荥阳,聚“十三家”和“七十二营”之众,共商对策。李自成首倡:“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皆曰善。乃议四路,即挡陕兵、阻川湖、扼河上、略东方。并提及所破城邑,收获均分,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随后,高迎祥、张献忠合军率部攻下中都凤阳。因争夺财宝俘虏,高迎祥与张献忠结怨,高迎祥部主营被张献忠偷袭,被李自成救下,只得放弃原本计划,分道扬镳,回转西走。
明 · 崇祯九年(1636)
高迎祥、李自成部久攻庐州不克,转而袭击含山、和州等地。卢象升亲督祖宽、罗岱、杨世恩等来援,双方战于朱龙桥,义军大败后撤。北取寿州不得,折而西,入归德,被祖大乐击退。于是分道前往南阳、裕州,再度受挫,屡次三番,精锐几尽。只好重新分兵入陜,高迎祥部由郧、襄趋兴安、汉中,李自成由南山逾商、雒,走延绥,赴巩昌。几度腾挪,竟回到故乡米脂。李自成随即召来知县边大绶,曰:“此吾故乡也,勿虐我父老。”赠予金银财物,令修文庙。四月,女真黄台吉称帝,国号“大清”。六月,女真第三次入塞。阿济格部五十六战皆捷,共克十六城,俘获人畜十七万。其‘艳服乘骑,奏乐凯归’,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字,以羞辱明廷。宣大总督梁廷栋与兵部尚书张凤翼恇怯不敢战,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卢象升、祖大乐、祖宽等皆入援京师。七月,高迎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擒,献俘阙下,下令磔死。其残部投奔李自成,并推举其为“闯王”。
明 · 崇祯十年(1637)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会兵十万,增饷二百八十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
明 · 崇祯十一年(1638)
张献忠兵败接受招安。九月,女真第四次入塞,多尔衮、岳托统帅军队从沈阳出发,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对。女真沿着运河往南直到济南,俘获了人畜四十六万,史称【戊寅虏变】。明廷急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卢象升拼死奋战,弹尽粮绝,最后阵亡。十一月,闯军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的埋伏被击溃,李自成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七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十二月,李自成由汉南至谷城与张献忠、罗汝才秘密见面商讨事情。临别时张献忠送给李自成骡马、衣甲等物。
明 · 崇祯十二年(1639)
三月,女真出关北归,洪承畴奉命镇守蓟辽边境。山西巡抚孙传庭建议陕西精锐之师调回对抗义军,朝廷未采纳,反以其为保定总督。孙传庭借口推辞,被逮捕入狱。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阳)再次反叛。李自成听闻,亦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
明 · 崇祯十三年(1640)
河南大旱,李自成趁杨嗣昌的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向之朽贯红粟,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十二月,张献忠所部逃出四川,偷袭襄阳,杀死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去世。
明 · 崇祯十四年(1641)
正月,闯军攻克洛阳,李自成杀福王朱常洵,‘发藩邸及巨室米数万石、金钱数十万赈饥民’,并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麾下兵士数量激增。二月初,李自成趁官兵惊魂未定之时,长途奔袭,意图攻下开封。守将高名衡、陈永福、王燮、黄澍等人竭力抵抗,闯军受到重创。李自成被箭射中左目,伤重不治,终年四十四岁。
摘选自《唐史稿 · 光祖舜皇帝实录》(白话文简版)
李自敬(1600-1644),家中行三,原名鸿梁,起义后改为自敬。自小性情温顺随和,行事老实勤谨,人缘颇佳。
明 · 崇祯十四年(1641)
烈祖崩,李自敬随后被侄子李锦为首的诸将拥戴为首领。十二月,闯军第二次围攻开封,再次遇到了顽强抵抗,‘巨商巨族,各送饼千百不等’支援官兵,战事陷入胶着。
明 · 崇祯十五年(1642)
正月,闯军再次撤退。三月,被派出返京求援的副将吴三桂久未回,洪承畴率部突围,史称【松锦之战】,兵败被俘,后降之。自此明廷边防彻底崩溃,女真占领了除宁远的关外诸地。四月,闯军第三次包围开封,使得开封形成了一座孤城。九月,黄河决口,城中平民遇难者甚众。之后,闯军接连击败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日益壮大。十一月,女真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三十六万人,财货牲畜无计。
明 · 崇祯十六年(1643)
正月,闯军攻克襄阳,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五月,张献忠夺武昌,称“大西王”。
八月,女真黄台吉猝死于盛京后宫,其弟多尔衮与其长子豪格争位不下,彼此陈兵示威。最终双方妥协,由其子福临继位。同时,明廷派孙传庭拥兵十万出关。李自成闻讯,即率主力北上。时值大雨滂沱,官兵粮运不继。闯军一面动员百姓坚壁清野,使明军无法就地筹粮;一面派万余轻骑出汝州,截断明军粮道。孙传庭闻讯大惊,不得已回师欲打通粮道。闯军主力趁势追击四百余里,官兵大败。十月,破潼关,杀死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
明 · 崇祯十七年(1644)
正月,李自敬病逝于西安,终年四十四岁。
摘选自《唐史稿 · 中祖高皇帝实录》(白话文简版)
李昜(1606-1655),元祖独子,原名过,起义后改为锦,受禅即再更昜。雍州龙兴(陕西米脂)人。幼年丧父,由烈祖抚养成人。后从之起义,大小战数百。
明 · 崇祯十四年(1641)
烈祖崩,因功勋卓著,田见秀等支持李昜继任。然因担心元老如刘宗敏等心生嫌隙,李昜选择谦词拒绝。为顾全大局,辅佐光祖统领闯军。
明 · 崇祯十六年(1643)
李昜所部败孙传庭于潼关,使闯军得以彻底掌控陕西全境,并可长驱直入山西。
明 · 崇祯十七年(1644)
光祖崩,遗命李昜承续前业。三月,李昜率军破大同、真定。明廷决定放弃关外,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令其入卫京师,并再次起用其父吴襄提督京营,以示安抚。吴三桂心中犹疑,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抵达山海关后竟称病,停滞不前。为防落入袁崇焕昔日的境地,吴三桂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暗中联络女真多尔衮。
四月,多尔衮将计就计,赶赴山海关,在密谈之际,趁其不备第六次入塞。明廷早已对吴三桂抗旨徘徊有所不满,因此彻底认定是其反叛,故意引狼入室,于是诛连吴襄全族。双方再无回旋的余地,吴三桂转而配合女真南下。不久,京师被攻破,皇帝朱由检自缢于万岁山,史称【甲申之变】,天下震动。
五月,李昜于直隶定山发现了乔装逃出的太子朱慈烺等。事发突然,李昜随即听从了副将李岩的建议,拥立朱慈烺即位,次年改元永安,史称明顺宗让皇帝。因扶龙救驾有功,李昜得授公爵,加太保衔,拜天下兵马大元帅。闯军也改以“驱虏勤王”名义,获赐号“赤心军”直趋京师。随后,李昜与女真对峙于通州。因多尔衮并未兑现许诺,且吴襄之死与其亦有所关联,新仇旧怨致使吴三桂私下来信投诚。大战爆发后,关宁铁骑应约倒戈,与李昜部大破女真,多尔衮亦殁于此役。李昜乘胜追击,一举夺回京师,收殓朱由检尸身,追尊其为明庄宗愍皇帝。入京后李昜听从李岩的建议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因此城中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李昜因克复神京之功,加太傅衔。同时,昭告天下,喻令各地进京朝觐。
六月,南京方面污蔑天子是假,拒绝承认,决计另立新帝。钱谦益等东林党人主张立贤,支持潞王朱常淓;史可法则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支持桂王朱常瀛;但最终福王朱由崧在卢九德的帮助下,获得了南方主要武装力量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以及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初十,朱由崧宣布监国于南京,十五日,即皇帝位,史称南明。南明的基本国策以“联虏靖难”为主,谋求与女真等其余势力连合,共同消灭李昜部。而女真此刻斗争激化,却是无暇他顾。多铎欲承袭多尔衮摄政之位,但济尔哈朗不愿再分出权柄,意图以
“举动叵测”等罪名,将之削爵幽禁。多铎得知消息后,连夜携亲兵潜逃,随后联合其弟阿济格在宁远自立。而黄台极长子豪格因受到猜忌,担心被谋害,也起兵反出沈阳,自诩正统,与其余两部互相对峙。自此,女真陷入内战之中。
七月,李昜闻报意图南下,而谋士宋献策表示北方尚未安定,鞑虏仍虎视眈眈,且吴三桂部的拥兵自重,始终是隐患。李昜力排众议,决意遣养子李来亨领兵南征。此时南明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昜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政权。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左军,致使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之名,却实无法调动四镇之兵。十五日,李来亨部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二十三日,扬州城陷,史可法中流矢亡故。二十七日,李来亨部渡过长江,攻克镇江。
八月,据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对所获待遇不满,又收到南方势力联络封爵许以利好,命其配合南北夹击,于是趁虚南下攻打京师,李昜亲上城墙,率京师军民抵御,双方陷入胶着。十日,南京投降,朱由崧被俘获。李来亨随即率军回转,京师之围遂得以解除。而后,李昜命田见秀领兵进攻山海关,吴三桂部不敌,出逃辽东。南方则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抚州的益王朱慈炲、福州的唐王朱聿键、绍兴的鲁王朱以海、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等政权先后建立。但其内部严重的党派斗争与地方势力跋扈自雄,在自己之间为争正统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为战。
十月,留守江南的刘宗敏部罔顾李昜所立军令,强命属地富庶殷实之家劳军“捐款助饷”,稍有反抗便抓捕拷打,土豪巨贾十室九空。受到威胁的士绅只好一边虚与委蛇,拖延时间,一边暗地联络南方诸王举事。月中,多股不明来源的响马流寇闯进衙门军营,暴力冲突下死伤甚众,军师牛金星亦被害。李昜得知后,命李来亨前往维稳安抚,刘宗敏则在调令北返途中伤重不治身亡。
十二月,南方唐王朱聿键则受郑芝龙等人在福州拥立,登极称帝,次年改元隆武。其听从郑芝龙等人的意见,先假意册封盘踞川渝的张献忠为王,引其前往福州共商大计,后于宴席之上赐毒酒杀之,遂即趁大西军毫无防备,发兵连克数城。
明 · 永安元年
正月,已休整完毕的李昜命李来亨守山海关,自己则亲帅大军再度南下。留守四川的张献忠麾下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得到消息,接受了李昜的招安宣布易帜,并率军自西夹击配合。然而郑芝龙部提前率水师封锁江面,进行阻击拦截,战局陷入胶着。月末,突降鹅毛大雪,李昜率军借天气掩护连夜搭建浮桥,渡过长江,郑芝龙部得到消息后便弃战而走。
二月,李昜抵达杭州,不过因为之前战乱纷争,锦绣江南已经赤地千里,李昜只得率部驻防南京,待天气转暖,粮草运达方可行动。
五月,李昜克金华,月中平建宁,过仙霞关,施天福、陈秀、郭熺归顺,得知朱聿键及其宫嫔早在月初便自延平连夜出逃,欲往江西避难。已至汀州,以府署为行宫。李昜命小股轻骑伪装成扈跸者叩城,守城者遂开门。骑兵得以突袭行宫,时朱聿键腹饥,命内官市二汤圆以进,方举箸,便听闻乱声,长叹一声后选择携亲眷服毒自尽。
六月,桂王朱由榔被逃脱的郑芝龙部拥立于肇庆,次年改元永历。
七月,李昜乘胜追击,攻入两广,朱由榔于广州被接应出逃。月中,郑芝龙部趁江淮空虚,由长江入海口溯游而上直击南京,在李昜回师救援南京之际,其子郑森(朱成功)又攻破厦门。首尾难顾之际,李昜选择将计就计,定下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方案。为了诱使郑芝龙登陆,李昜自领小股兵力南下围困厦门,营造出主力南下的假象。随后高一功先率亲卫在南京露面,田见秀部大军则分批次乔装成流民埋伏于城外。
八月,高一功佯装溃败,弃城而走,郑芝龙果然贪功冒进,率部追击后中计被俘,留守水师的其弟郑芝莞见状南逃。身处厦门的郑森听闻后,知大事难为,裹挟大批百姓撤往金门。
九月,南方大局已定,中原经历战乱终于重归一统,李昜遂班师回京。初九,李昜以镇定社稷之功晋封唐王,追加太师衔,并赐婚长平公主朱媺娖。
明 · 永安二年 /唐 · 天道元年(1646)
正月,朱慈烺三次下旨禅位,李昜两次推让后受禅登基。复立国号为唐,自认承继让皇帝李宪一脉,追尊庙号正祖,改元天临。依据五德终始思想,若是禅让等和平传位,乃是旧生新;造反等战争夺位,则是新克旧。因此,明为火德,火生土,新唐即为土德,正巧与先唐一致。
自此,百官礼乐悉尊古制,李昜先颁布了《免跪拜诏》:“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仿照政事堂置都堂,政治上基本确立了“君臣共治”的管理架构,复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军事上则不再沿用宋朝以来“以文抑武”的原则,复设枢密院,令“将掌武,官掌文,各行其是”,使武将与文官系统分离,进一步提高对军权的掌握。由于痛恨阉党祸乱,宦官被彻底废除,复设内侍省,相应事务完全改由女官打理。地方区划上,置京兆(西安)、京师(顺天)、京都(应天)并行,复设州、道、郡三级,以代替总督辖区、行中书省、府。
同时,李昜延续“二王三恪”制,但又根据自身特色,有所不同。册封隋、宋、明后裔,均给予名义上的封地食邑,但仍赐居在京。朱慈烺为“钟离王”,立都城于凤阳,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明朝正朔。钟离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赵氏为中山公,立都城于清苑;杨氏为酅国公。
更多后续内容在以下文章:
更多相关内容在以下专栏:
特别鸣谢 @孔晨星 大佬对时间线细化的指导与帮助!
制作组的招贤纳士在持续进行中,感兴趣的同袍可以加讨论群74418360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封限制郑州牌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