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立于将为世界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的地位是什么意思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构成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创立者角度)
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内容角度,易考,与唯物史观区别在于唯物史观不包含自然,唯物史观是不研究自然的)
3.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目的角度)
4.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立场角度)
5.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作用和意义角度)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和科学社会主义(目的,归属)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有机同一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选择题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需要区别立场问题和是非问题,是非问题是考虑事情的对错,立场问题是站在哪一遍为谁说话,以谁的利益而行动,马克思主义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唯物史观不包含自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知道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包含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如果是单选题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多选要看哪些选项中有后面六种)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来源(选择题考点)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者同盟(正义者同盟在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只能是被称为一个组织,不能被称为政党,发表共产党宣言后,有了对抗资产阶级的武器,才被成为政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才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社会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社会基础)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三个基础部分来源于这三个思想源泉,)

考点四: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选择题考点)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的就是对的,不科学就是不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特性,别的都不对,或者不全对)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对以往的理论都批判,但不是对以往的理论的都全盘否定)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收检验,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独有的特征)
4.人民性:人民之上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人民性指的是为了人民,阶级性指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5.发展开放性: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真理是具有相对性的)
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特征:科学性,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的原因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考点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考点六: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选择题考点)


(当问到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时,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前两派同意的观点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会同意,但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同意的,前两派不会认同,人类历史不是一种实物,没有构成粒子,但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人类历史也是物质,探人类历史得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的两大历史贡献:1.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唯物史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发现了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属于可知论者,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属于不可知论者)
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的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1.历史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
1.唯物论对应这个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2.辩证法对应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这个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3.认识论对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问题

考点七 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具体的物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判断的依据是是是否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运动的概念:云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外,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考点九 运动和静止(选择题考点)

静止的概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展示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当需要谈论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两种:1.不可分割,你是我的谁,我是你的谁,2.对立统一,既相区别,又相统一)

考点十 物质运动和时空

时空的概念: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循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长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是时空中物质的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对性(绝对存在),相对性(速度极限,时空变化),有限性(具体的事物),无限性(所有的事物)

考点十一: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选择题考点)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由多部分组成,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实践是其中的一种动力)

考点十二: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选择题考点)

意识的概念: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里的自然界不是物质世界,没有人存在的物质世界就是自然界),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来源: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生产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出尽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意识反战的因素劳动(实践),语言(重要影响因素),其他)
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重点),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十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2.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是错误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批判的)
3.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释为什么画饼不能充饥,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意识不是物质,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1.物质可以转化成(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物质可以映射到脑中形成意识,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物质,转化物质,实践是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唯一的桥梁)
2.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正确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实践过程中,规律我们要尊重,能动性我们也要发挥)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十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选择题考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物质和意识,可以用这一句批判二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一元论,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可以批评唯心主义,因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意识,但是不能批判旧唯物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可以批评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单一的无差别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多样的,是有实物的,无实物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考点十五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选择题考点)

联系的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
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或成分,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4.条件性:1.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作用,2.条件是可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3.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发展的内涵(概念):概括1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运动等于变化大于发展)
发展的实质: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无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2.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3.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到群众拥护(命题角度:如何区分新旧事物,新旧事物的区分是否与时间有关?无关)

考点十六 原因和结果(选择题考点)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前后相继即为因果)
1.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即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你可以说在一定条件或者范围下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你不能在没有指明条件或者范围的的情况下说原因和结果是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你做的好,我夸你,你就做的更好了)
3.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同果,一因多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重点)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立则费

考点十七 必然和偶然(选择题考点)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趋势
相互区别:他们的产生和形成原因不同,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他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相互联系: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吟唱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既要尊重规律,又要1懂得抓住机遇,题目中出现机遇一词应该想到必然偶然范畴)

考点十八 可能和现实(选择题考点)

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中潜在的东西,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显示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相互联系: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依据,一旦主观条件成熟,可能转化为现实(可能和现实既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
(可能不可能区分的根据是什么?是否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区分的依据是什么?现实中依据是否充分)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可能性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考点十九 现象和本质(选择题考点)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通过理性的思维才能把握,
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的,单纯的,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无论是真还是假都是客观的,不能说是正确或者说错误的,而错觉不是现象,可以称之为错误的,无论是真相还是假象都是表面现象,本质才是在内部)
相互联系: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有应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考点二十 内容和形式(选择题考点)

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些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生产力对于社会就是内容,生产关系对于社会就是形式)
方法论: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符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他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考点二十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概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对抗性和非对抗性(根据斗争的激烈程度划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而是既又)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考点二十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想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者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2.矛盾双发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是无差别的一致,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考点二十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务中,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共性)
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每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3.构成事物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考点二十一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概念: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原理: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考点二十二 量变质变规律(分析题考点)

质是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务的内在规定性(是什么)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怎么样)
量的意义:1.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2.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的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者临界点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务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相互联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激变论(夸大质变,否定量变)庸俗进化论(夸大量变,否定质变),量变中的质变还是量变,质变中的量变还是质变)

考点二十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选择题考点)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批判又继承,既客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把偶然事件当作必然事件,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将灭亡,你只是消灭了一部分,肯定一切,否定一切也是形而上学的,)
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理论上的方法论:只看到回归,没有看到发展:循环论,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中的方法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考点二十四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选择题考点)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挖坑:客观辩证法等同于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等同于唯心辩证法,主客观辩证法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唯物和唯心辩证法是对和错的关系)

考点二十五 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

考点二十六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在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这是错误的,人与自然的改造也是实践,非道德的行为也属于实践)
2.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理性自主就是靠自己,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实践,需要一个实践的客体,道德活动同第一种错误)
3.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管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是物质的)
4.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他说理解的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感性的:能动的,自觉地,目的,自愿的,对象性:需要实践客体)
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将“人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在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的东西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时间都相同的东西不具有社会历史性)

考点二十七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选择题考点)

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具有一定的主题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负担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含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含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是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管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题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中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2.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要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内容上看,时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物质生产实践(劳动),2.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3.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来的,其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二十八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选择题考点,要背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决定认识,间接经验,生理因素影响认识

考点二十九 认识的本质(选择题考点)

认识的本质: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物主义反映论(直接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机械式的),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主体上在实践基础上对可替代能动的反映
这种能动地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地,创造性的特征
一方面,然是的反应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应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描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者照镜子的原物映现
(挖坑:认为认识就是模仿,忽略了认识的能动性,造成了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就是创造,忽略了认识的反映,造就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反应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只有坚持认识的反应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道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堪称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地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考点三十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选择题考点)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务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含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他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将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感性认识会导致经验主义,理性认识会导致教条主义)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研,获取十分丰富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重要性: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实现飞跃的条件: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指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伴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发展

考点三十一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认识(选择题考点,背诵)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在它的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感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考点三十二 认识的规律 反复性(选择题考点)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原因: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考点三十二 认识的规律 无限性(选择题考点)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线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无线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的

考点三十二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实践落后认识–保守主义(右)

考点三十四 真理及其特点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我们可以说真理一定有用,但不能说有用就是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管和客观相符合的科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相接近
真理的特点:客观性,相对性,绝对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是多个,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情况也是特定的唯一,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者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1.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在此条件下她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个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真理的发展规律就是真理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者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方法论:只看到绝对真理就会形成教条主义,只看到相对真理就会形成诡辩论(怀疑主义)

考点三十五 真理与谬误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考点三十六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2.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1.唯一标准,2.不可推翻,3.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1.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者驳倒一切,2.不是一次完成,3.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检验

考点三十七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维度是不同角色),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的特点::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与主体直接相关,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的主体需要认识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考点三十八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用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考点三十八 自由和必然(选择题考点)

自由的概念: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的概念:必然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1.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2.实践条件:自由以必然为限度,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夸大自由就会导致唯意志论,夸大实践条件,这样不行那也不行就是认命,是宿命论,两者兼具是唯物辩证法)

考点四十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2.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考点四十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不同阶级想的一样就是非形态,想的不一样就是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2.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考点四十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1.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2.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在社会劳动中可以,在社会历史中不可以)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是物质)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他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但他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考点四十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结底取决于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四十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选择题考点)

社会形态是个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像是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地,即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的,有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性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1.取决于民族利益,2.取决于交往,3.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其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路线不是直线,而是曲折的

考点四十五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动力)(选择题考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咋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出金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考点四十六 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动力,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考点四十七 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动力,重要动力)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考点四十八 改革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最中的作用(第四动力,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考点四十九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五动力,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的一种重要动力,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考点五十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成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4.唯物史观从人和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五十一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自然属性)
2.从人和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
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统一

考点五十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选择题考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考点五十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选择题考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复杂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来,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人物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考点五十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进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考点五十五 价值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工的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不经过劳动而存在的东西没有价值,价值等于劳动)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卖东西的付出使用价值,得到价值,买东西的得到使用价值,付出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两要素):抽象劳动(价值),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考点五十六 价值如何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使用价值量与生产的快慢没有关系,生产力提高,单位时间内使用价值量提高
影响劳动生产率1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考点五十七 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金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1.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的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1.必须是可流通的货币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世界货币: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1.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2.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考点五十八 价值有何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阻碍技术的发展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考点五十九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础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老大那个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考点六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劳动二重性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考点六十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因的素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的商品,能够增殖,货币也就是转化为了资本

考点六十二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考点六十三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购买面粉的80元,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商品中,不会增殖,称之为不变资本(C)
2.购买工人的20元,由工人的劳动在创造出来,并且能够增殖,称之为可变资本(V),并且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
3.剩余价值率=M/V,衡量剥削程度
1.前四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2.后四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劳动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确定差额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生于劳动仍然使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存在绝对无人,转移剥削)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在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C:V)
这种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产用C:V构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失业理论)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失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导致资本主义灭亡

考点六十五 剩余价值的循环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1.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2.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3.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1.资本周转时间,2.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生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考点六十六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利润的本质: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考点六十七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考点六十八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尖锐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1.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
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的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特点: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考点六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是资本阶级进行政府统治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核心,她所依据的基本原则:私有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使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实际是资本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考点七十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直奔主义社会条件下的1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考点七十一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愈来愈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1.获得高额的利润,2.避免两败俱伤,3.形成竞争限制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价格,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不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3.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金融资本使由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控制社会的方式: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经济上:参与制来实现的,政治上:个人联合,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垄断利润的概念: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加深,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需要国家垄断1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五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目标是: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5.微观规制(目标是: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有三种手段:反托拉斯法,公告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础矛盾

考点七十三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全球化表现: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4.企业经营全球化

考点七十四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考点七十五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考点七十六 2008年国家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考点八十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从十六世纪初期星期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两次飞跃),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19实际初期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代表人物)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3.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考点八十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量大贡献: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

考点八十二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1.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考点八十三-八十四 无产阶级探索与俄国革命的探索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意义
1.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3.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4.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动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3.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提升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我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素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素质条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的根本转变。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第二,为人类服务的情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无比痛恨,对劳动人民群众无比同情。

第三,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历史表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中,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自觉地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勇敢地同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

第四,追求真理的科学品格。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学者、科学家,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

第五,渊博的学识。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刻苦的学习精神。马克思在大学学习的是法律,但对历史和哲学做了深入研究。后来,又对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文学、人类学等学科也作了深入研究,还广泛研究和涉猎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前沿学科。恩格斯精通多种语言,对哲学、文学、历史、军事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对自然科学某些学科提出了至今仍然有科学价值的结论。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众多支流中找到主流,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观察当今世界局势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看到现状,更要看到未来;不仅要把握变化脉络,更要观察演化趋势。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词,从运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深邃目光。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就会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尽收眼底,从中发现其运行和演化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掌握了这一本领,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第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而且在近年来西方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呈现出某种激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马克思主义致力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它的基本结论和方法中所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所展现的真理魅力和真理光芒,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

专题二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如何准确理解“物质”的内涵?

第一,恩格斯曾经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任何具体的物质存在都是个别的,物质范畴则是一般,物质一般存在于物质个别之中,是从物质个别中抽象出来的。比如,马和白马。“白马”是具体的、个别的,而“马”是一般的。

第二,列宁在恩格斯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如何科学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第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多少反映了这个道理。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如何认识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

第四,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是通过中间性的联系和过渡性环节而实现的。基本环节包括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正确理解矛盾的“统一性”

第一,同一性的基本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是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

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髙、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如何认识“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这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比如说,一个苹果存放时间长了,会慢慢的腐烂。这里的部分腐烂,其实就是部分质变。

第二,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正确把握“否定”的内容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专题三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如何认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实践的中介包括什么?

实践中介是实践的基本结构之一,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如何科学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第一,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第二,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科学理解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性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第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

第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第三,人的认识是反映性或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因而感性认识还不是完全的认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这表现为二者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以及二者关系的交融性。

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一个随意的主观愿望,而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

如何认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正如列宁所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因为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仍然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尽管对于人们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在认识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内也无法解决,因为客观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其自身不会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合的问题。

因此,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能是作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的社会实践。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实践的结果与实践之前的认识和预想相符合,那么,之前的认识就得到了证实,成为真理性的认识。相反,就是谬误性的认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实践成为最公正、最有权威的终极审判官。

如何理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雕塑《断臂维纳斯》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艺术杰作,而在中世纪则被视为女妖;如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互联网,从未被认识到被发现、发明和利用,都体现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因此,应该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一全面把握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人们每一活动的始终,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导向功能。价值观在主体的活动中具有引导和定向作用。一个社会,总是通过主导或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向,也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从而制约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活动方向。

第二,规范功能。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题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社会通过价值规范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也会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第三,凝聚功能。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建立、维系和作用依赖于共同体成员价值观的相容和一致。

第四,激励功能。价值观能够激发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专题四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第一,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第二,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第一,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第二,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表现为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以感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以理性认识为主。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对社会心理起指导和影响作用。

第三,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正确认识文化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作为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必然发挥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明变革方向并能够保证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红船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等,就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第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文化认同,文化通过它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体系,整合和统一其他思想道德观念,教化社会成员,规范人们行为,保持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

第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主要是脑力劳动和智力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成果,并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智力支撑作用。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第二,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如何理解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社会秩序依靠传统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系。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并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社会形态更替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但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具体表现有:

第一,有些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些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第二,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

第三,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进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

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确认识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经历了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信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条件。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理解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无产阶级政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自己的一切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具体作用表现在: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一般人强烈。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了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到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专题五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

在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理论是否已经过时?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人的活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运用于劳动生产,资本家在少雇佣或不雇佣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事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其原因有:

第一,自动化生产条件下,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劳动创造的,这个总体工人既包括在生产现场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也包括参与发明、设计、制造自动化装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都能极大地改善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都属于生产资料的范畴,属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它们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不是价值的源泉。

第三,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因此而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因此,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虽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进一步生产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知识经济不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剩余价值并没有过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一就是存在社会分工。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就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如何理解商品转换成货币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所以,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如何正确地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多,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结果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时,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二,阻碍技术的进步。在市场竞争中,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使一部分具有有利生产条件的生产者积累大量财富,而使另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蒙受损失甚至破产。

劳动力的价值如何决定?

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有何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全面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影响和操纵。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为了得到选民的了解和支持,参选者往往要支付巨额竞选活动经费,这笔经费是普通公民根本没有能力支付的,只有大财团才能支付得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在工人阶级政党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还会出现工人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工人阶级政党参政的程度必然受到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不可能出现由于工人阶级政党参政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现象。资产阶级政党只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私利,不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专题六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是否消灭了竞争?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相互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如何认识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必然性?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第二,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极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地域乃至国家的种种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在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世界上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爆发的危机将会迅速传导至全球,增加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经济风险。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和高科技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工人失去就业机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同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也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政府背负沉重债务而难以为继。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度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一些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优势,各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有所加强,以跨国公司和垄断资本的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专题七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就如何建设会主义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论述?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

第一,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第二,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第三,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第四,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总之,列宁能够正视国情,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拘泥于书本上已有的结论,而是“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苏共的奋斗历史,直到丑化和歪曲历史,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来的理想信念,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第一,无产阶级是“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第二,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第三,无产阶级身处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最深,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各国工人运动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并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依靠统一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

第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建立人民政权以后,要改造旧社会,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领导。这是无产阶级实现其推翻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说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的过程?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一-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专题八 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既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找灵感,更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寻找启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它距离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典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尚远,但从社会性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因此,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上,从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应该比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更多、更直接、更有教益。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针对有人提出的在革命成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马克思尖锐地指出,问题“提得不正确”,“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主义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第二,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状态。

第三,共产主义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目的的实际行动,即共产主义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共产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准确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三大差别

第一,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是以某种程度地牺牲农业、乡村和体力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的。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这三大差别发展成为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它们之间的对立是整个社会不平等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对立归于消失。特别是城乡对立,由于它集中体现着工业和农业之间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它的消灭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在活动方式和环节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完全消失,但这只是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表现,而不再具有利益差别和利益划分的意义。

正确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

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

第二,由于劳动不再是固定僵化的旧式分工中的劳动,由于劳动时间变短和不再需要超时劳动,也由于劳动过程所具有的高度创造性等,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

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与“病理解剖”作了具体实证的阐明。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自我否定的趋势;揭示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与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当然,这种证明还是不完全的和尚未完成的,但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这种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能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也提供更有力的实践证明。

如何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许多历史阶段,主要包括:

第一,资本主义从兴盛走向衰落和灭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第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复杂历史过程;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发达的社会主义,更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第四,从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和过渡,也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

综合以上,可以判断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C.自然界及其发展史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A.结束了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    B.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裂
A.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
A.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B.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C人类有意识恬动,动物无意识活动
D.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C.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D.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自我批评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
1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观点的著作是(    )
18.毛泽东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    )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的文章是(    )
2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A.独立自主,B.自力更生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民主集中制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A.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
30.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力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
3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D.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4.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    )
35.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走信息化发展道路
3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    )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A.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
4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民众党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三,简答题:本大窟共3个小题,每小属10分,共30分。4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4.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
45.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20分。
46.试述毛泽东关于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各方面建设的首要的地位。


一、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将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认为扩大,导致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的意识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运动和静止关系的理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的两次-芭跃。认况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9.[解析]本画考查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人类能创造和
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在社会结构中居基础地位。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关系的理解。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完全以上述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阶级产生的前提。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是阶级产生的前提。
1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实。毛泽东在1941年5月初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古语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考生应该对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有所了解,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可参考模拟题-17题的解析。 
1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考生应该对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有所了解,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可参考模拟题一17题的解析。(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思想中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标志。
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2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考生应该对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有所了解,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内容可参考模拟题一17题的解析。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2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汗尔,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2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实。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
2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2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2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生产力的途径。在社会主义阶段,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3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基本路线。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34.[解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求实和创新相结合。
35.[解析]这是我国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
3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是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3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三大机制,其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3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汁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4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二、辨析题4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科学。
(1)从古到今,哲学流派繁多,形式多样,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作具体分析,不能都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建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因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哲学。
4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十大关系)的内容。(论十大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献,考生对该文章的内容应该熟悉。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毛泽东在1956年4月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毛泽东在讲话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根据我国情况,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他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
(3)他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中央与地方,国家、集体与个人等一系列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三、简答题4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和真理关系问题。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考生对此部分内容应该比较熟悉。
[答案](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主张主观标准而否认客观标准。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朝关系,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而也不能正确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真理标准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不跟客观世界相联系,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是离开入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比较,同样也不能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所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的特性,从而检验出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不仅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而且它又能把正确的理沦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即检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44.[解析]奉题考查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该思想是毛泽东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位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考生回答时注意不要漏答。
[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说来:①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这是因为,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保障,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就不0S发展革命根据地。②土地革命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这是因为,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根据地就不可能得到巩固和发展。③根据地建设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存在和发展的战略基地。这是因为,没有根据地建没,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成果,就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3)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新贡献。 
4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历史前提、现实状况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答案](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了:第一,我国要用相当长的时期,完成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第二,要用相当长的刚问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成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从总体上看,我国还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还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特定的初级阶段。(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战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而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一时代特点,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
4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党的建设的理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各方面的首位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对我们今天的党建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答本题时要求考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最好能联系党的最新会议精神进行阐述。
[答案](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指的是共产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应具有。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觉悟和实践共产主义的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主要原因是:①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需要经常地"自己批判自己",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②它是由中国国情和党本身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要成分、封建主义影响较深的国家,农民、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党的工作重心又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之中,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与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的主要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即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问题。③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纂础。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播摆,好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因此,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的影响和侵袭。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3)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思想上倘合格的共产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上统一认识,坤强团结;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坚持实尊求是的思想路线。

乘车路线:坐30路、80路、118路、201路到辛祝路南口站下车,乘11路、138路、308路、K11路、K91路、K163路到华信路北口站下车,花园路与华信路十字路口向东50米路南路边有个灰色高楼雅琳商务酒店、幸福时光KTV西面胡同,第一个大门是历城教育局第二个大门就是历城区党校,大门口就是成考报名咨询接待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