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精益、创造价值并让团队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成长?

一、业务视角下的敏捷产品开发

1.1 敏捷开发的含义

敏捷产品开发,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理解,敏捷本来就是一个集合性的名词,讲到敏捷大家可能会联想到:scrum、xp、测试驱动开发、看板、持续集成、持续重构、技术卓越等等这些词,还会联想到与价值观相关的部分,比如说:应对变化、自组织、适应性等等。

这样讲没有问题,但这对我们理解敏捷真正的含义并没有太多的作用。有一位软件工程界的宗师级人物曾说过:“如果你过去问我支不支持敏捷,我可能说支持或不支持,并给个理由,现在只能说支持了,因为现在敏捷指的就是软件开发中一切好的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那就表示不够敏捷。”这样的说法对于敏捷的推广或许有好处,但对真正理解敏捷和实施敏捷而言却不然。

德鲁克说:任何组织的绩效都只在外部反应出来。外部就是给你带来价值的地方,也就是用户或者客户。敏捷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或方法,存在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成效。其责任是协调资源取得成效。不管是方法或技术都是为了成效服务的。

1.2 敏捷的业务目标:更快(早)地交付价值

想要理解敏捷,必须回到业务目标,这是根本。敏捷的对立面经常是瀑布,上图左边就是一个瀑布模式,开发分成分阶段:需求-设计-开发-测试,每个阶段形成一个瀑布流,这种瀑布流的开发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价值交付只能是在最后。横坐标代表时间线,就是在全部做好之后一次性交付价值。

一次性交付价值存在的问题: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之后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一倍的东西。反过来看, 18个月之后交付的话只能得到今天交付的一半的价值,越迟交付的是越少的价值,这是针对硬件产品来说的,对于软件产品和互联网时代做的产品而言影响更深,越迟交付的产品可能面世的机会都没有,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也没有。

面对在瀑布开发下延迟交付的情况,敏捷提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迭代。每一个迭代交付一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因为交付得早就意味着更多的价值。敏捷的业务目标:更快(早)地交付价值。这里的快不是绝对速度与流量的更大,而是指交付的时间更早。

1.3 敏捷的业务目标:更灵活的响应变化

再来看敏捷开发的第二个业务目标。图的左边也是坐标图,表示一个项目,横坐标是时间,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纵坐标是团队对这个项目或产品所拥有的知识和了解。 什么时候团队对于项目的知识和了解最丰富?显然是结束的时候。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做出对项目最重要的决策呢?开始的时候。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在知识最匮乏、了解最不够的时候做出最重要的决策,并把这个决策当成事实来对待,后面发生的事情很难反映到项目中去,知识的累积也很难反映到项目中去。这是知识累积和决策时机之间的悖论。

敏捷应对这个悖论的方法是:决策是增量做出来的,每个迭代做出一部分决策,交付一部分产品,得到相应反馈,并根据反馈再做下一个迭代的决策,不断获取反馈应对变化,这个反馈可能是交付之后的,也可能是市场或竞争对手的变化带来的。

敏捷的第二个业务目标:更灵活的响应变化。也就是说通过增量出决策,不断交付获取反馈,积累更多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做出更正确的决策,更灵活响应变化,这个变化包括主动的知识积累,也包括市场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团队对项目的了解。

综上所述,可以从业务角度对敏捷做一个解释:敏捷就是敏捷

对于产品开发而言,敏捷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组织更早地交付价值,更灵活的应对变化的能力。敏捷对于业务层面来说是一个目标,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必备的,帮助我们在今天的市场和业务环境下取得成功。

当我们清楚了敏捷是一种目标一种能力的时候,我们对敏捷的理解就能达成共识:我们需不需要这种能力?这是不是我们的目标?这对于我们取得竞争的胜利有没有必要?而在今天这个竞争的业态,敏捷是一种组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具备这种能力,如何变得更敏捷。下面会讲一些方法和实践,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1.5 敏捷产品开发的方法和实践

为了实现敏捷的业务目标,我们需要迭代和持续交付。这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挑战是过去传统的方法不适用了。随着更多问题的提出,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系列方法和实践:

  • 比如怎么管理迭代交付的过程呢?于是就有了scrum、FDD、测试驱动开发、XP(极限编程)的管理实践和框架来帮助我们管理迭代开发的过程,这些实践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 每个迭代交付什么,怎么规划?于是就有了产品代办列表、用户故事、故事地图等实践。

  • 每个迭代都交付一些,那么测试工作量或回归工作量会不断递增,怎么应对不断增大的集成和回归测试工作?于是就有了测试驱动开发、自动化测试、TDD;

  • 如何沟通需求,于是就有了行为驱动开发、实例化需求等方法;

  • 如何保证代码的演进或演进式的迭代,于是就有了代码共有、简单设计、持续重构、领域驱动设计、演进式设计等方法。

业务目标是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方法都是服务于业务目标,解决了how的问题。其实大部分时候这是必然的选择,必须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想怎么做。当然这并不容易,不是这些实践的简单累加就会敏捷了,还需要系统地形成方法。

最近两三年的时间,精益这个词变得非常热门,凡提敏捷处必有精益,好像不提精益感觉就不酷似的。我们先看精益产品开发是什么?

上图我们称之为waterfall,我们都知道waterfall不好,它不能应对变化、延迟了价值交付,那要怎么办?

现实的第一个挑战:开发环节的迭代并不带来真正的价值交付和真实反馈。

我们需要引入迭代开发,比如scrum、xp。图中的waterfall是从需求开始到测试结束,但是现实中可能不一定是,现实中在需求之前可能还有产品规划、产品定义,可能还有更早的一些探索,测试之后还有实施、验证、调整等,这时候我们发现在更大范围来讲其实还是一个waterfall,如上图所示,只不过在开发阶段实现了所谓的迭代,但并不能真正实现迭代的价值交付。

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之为:water-scrum-fall,我们理想的目标是通过迭代更早地交付价值、更灵活的应对变化,但事实上仅仅是开发环节或者工程团队环节的迭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交付,也不能得到真正真实的反馈,那么我们需要做得更多,需要更加端到端。

现实带来的第二个挑战:单个团队的实施也无法交付完整的用户价值。

在大的电信公司,比如华为,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会发现,为了交付一个价值需要多个团队,华为称为多个网元,不同的网络设备,每个设备都可能涉及到几百人上千人,这时每个设备下面可能会分成不同的功能团队、或者叫特性团队、模块团队。整个需求是分层的,在华为解决方案层面对应的需求是客户的原始需求;网元层面对应的是功能性需求;模块层面对应的是可分配需求,这时你会发现单个模块团队去敏捷不可能端到端,无法交付完整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反馈,所以我们为了更早地交付价值,其实就需要协调多个团队。

总结起来就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理想是更快地交付价值,更灵活地应对变化;现实是:在开发阶段或者在团队实现阶段去做敏捷,或做单个团队的敏捷,往往不能带来价值的完整交付和灵活应对变化,这是很多团队面临的挑战。

2.2 精益:顺畅、高质量地交付价值

精益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精益作为一个思想比敏捷产品开发诞生得更早,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诉诸于精益。那么精益是什么?维基百科上对精益的定义是:精益思想是关于有效组织人类活动的一个新的思维方法,目标是消除浪费,更多地交付对个人和社会有用的价值。概括为两个核心点:消除浪费、增加价值。

针对产品开发来说是顺畅、高质量地交付真正的价值。

怎么去实现呢?精益真正区别于其他的方法并不是它的目标更好,而是它有与这个目标相适应的一整套方法学和实践,接下来要说的是如何实现顺畅和高质量地交付价值。

2.3 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的同步提升

上图是精益产品开发里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图,说的是我们对待效率的不同态度。很多改进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提高效率。我们把效率分成流动效率和资源效率:

资源效率是资源的使用率和产出,比如工程师的产出、每个设备的产出,资源产出越高效率越高,这是资源效率;

流动效率是从用户的角度去看,一个用户的需求从提出到交付整个流动的速度,从提出到交付流动的时间,流动速度越快效率越高。

  • 左下是一人干活十人围观,其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当然都是很低的;

  • 右下是消防员,其实消防员的流动效率是很高的,一旦用户提出需求,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响应,一点都没有等待,但他的资源效率很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待命;

  • 左上是炼钢炉,炼钢炉的情况是它一旦开启后面的东西必须配合排队,因为炼钢炉的耗费是很大的,必须保证他资源的利用率而待加工的物料(用户价值)则在后面排队;

  • 右上是快递公司,快递公司对资源效率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关系到成本,对流动效率的要求同样也很高,因为这关系到对用户的服务。

对于产品开发来说,我们希望效率跟快递公司类似,也就是说资源产出要高,对用户的响应速度要快,用户的需求从进去到出来的时间要短,绝对速度要高。如何达到这一点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地方。

在传统的方法里,我们都会更注重资源效率,这是有原因的,我们改进的的时候会改进开发的效率、改进需求产出的效率、改进测试的效率,因为对于我们的管理方式来说,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个职能部门,而这种效率的改进到最后往往都是起不到效果的,因为简单的改进你都会做到,剩下的局部优化往往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即整个的有效产出。这就会产生一个个的效率竖井,设计开发运维,一个个看上去效率都很高,但是事实上有效地价值流动却不能产生,系统并不是最优化的。

我们习惯聚焦于资源效率,宏观地来看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开发和运维这两个大部门其实也是在关注各自的资源效率,然而很多时候这种效率的提升是没有用的,局部优化带来系统的劣化,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所以仅仅聚焦于资源效率产生的是效率竖井,精益产品开发对此提出来不同的看法。

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沿着资源效率的改进继续下去,会发现过度的局部优化损害的是整体的效率,并带来全局协调的困局。也就是说你看上去提高了资源效率,但最后它由于整体协调的困局,资源效率的改进也是无以为继的,这种情况特别普遍,对于很多一直在做效率改进的部门,如果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各个部门单独改进,最后流程变得原来越来越复杂臃肿,整体效率很难提升。

我们热衷于改进资源效率,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资源效率,而流动效率则不然,用户需求从进去到出去这个过程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是谁忙不忙,一天能产出多少代码,因此我们更倾向于去改进看得到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

上图中一个醉汉在路上寻摸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警察一直在旁边看着,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问醉汉在干什么。醉汉说我在找我的钥匙。警察看了一下说这儿没有钥匙。然后又找了一会儿说:你钥匙是丢在这儿了吗?醉汉说:不是呀。警察又问那你为什么在这儿找呢?你知道醉汉怎么回答的吗?醉汉说:只有这儿有光啊。

资源效率是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却不是关键(Key)所在。我觉得这个隐喻很精确。

2.4 精益产品开发三步走

有一个精益产品的大师说:在产品开发中,我们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是停滞的资源(或不动的工程师),而是停滞的产品需求(用户价值)。但这个问题是很难看到的,那么我们在精益产品开发中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就有了答案,首先得看到需求流动的过程,看到了才能去改变。

第一步:理清价值流,约束在制品数,改善流动效率

精益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提高流动效率。让用户的需求批量降低,并减少排队和拥堵,让它在整个研发过程中顺畅地流动起来,从进去到出来的过程时间尽量短,等待尽量少。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打通整个组织的价值交付链条。就是要去分析这个价值流,然后识别和消除那些明显不合理的部分,让从用户的问题到解决方案的过程越短越好,这就是改进流动效率的第一步。

要做到可视化,要分析和可视化端到端的价值流动过程。质量管理之父戴明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以一个清晰的过程来展示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就不会真正地了解你在做什么。产品开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交付用户价值,从用户问题出发到交付解决方案。

我们做的就是要可视化端到端的价值流动过程。

看一个团队的看板,这是一个端到端的交付过程,蓝色的纸条从需求提出到设计到向开发团队澄清然后是就绪,就绪后我们称之为用户故事,这里的就绪是指对开发团队就绪了,开发知道验收标准了,相应的技术风险也分析了,之后一大段是实现中,这个实现中被划分成很多横向的条,这些条被称之为泳道,每个泳道里是一个需求(白色的纸条),后面的蓝色和黄色纸条是这个需求对应的任务,任务里分属不同的列和模块。

当所有的任务结束后,这个故事就可以拿到验证、待验证、待验收、已交付,流经整个过程。《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一书对此有详细的介绍。

从这幅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端到端的交付过程,最前面一段是产品,最后一段去验收交付的也是产品,中间一段是研发的过程,这是一个2B的产品,无法让用户直接参与,所以产品代表用户去发布和接收需求,一定程度上是从用户开始到用户结束的一个端到端的价值流动过程,我们也看到研发即所谓的实现阶段,反映了团队的协作,不同的模块团队协作去交付这个故事,也看到了需求分解和合并,需求分解成任务,任务完成后再合并成需求去测试。

右边需求上贴着红色纸条是bug或问题,表现缺陷、问题和阻碍。

这个看板清晰地反映了三个方面:需求的交付过程、各个团队的协作怎么去交付一个需求、需求的分解和合并。

这里能看到需求的流动,比如泳道数是有限的,团队并行开发的需求数目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有一个好处:我们要尽快地完成那些已经开始的需求,如果泳道满了,你也不应该开始更多的需求。也就是尽快交付已经开始的价值。如果这个交付过程中间有问题,因为泳道数量有限,很快能看到拥堵,问题也会及时暴露出来,及时解决。所以更加注重需求的完成,而不是需求的开始,也就是说我们是以价值交付来驱动整个过程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它反映的流动过程,及其背后的规则,比如一个需求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需要满足怎样的规则。上图给出了两个规则示例,所有进入就绪的故事必须满足:

  • 必须完成实例化需求活动,开发、测试和业务共同澄清需求,并定义明确交互过程和验收标准;

  • 大需求已拆分为工作量在两周以内的故事;

  • 已与业务关联方确认相关计划;

  • 识别大的技术风险并定义应对方案;

  • 涉及三个(含三个)开发人员以上的需求,执行好协调人,负责进度协调。

所有移交测试的需求需要满足:

  • 并入正式的版本,并通过持续集成环境的检验

  • 开发对照实例化过程中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自测。

其实这些流动过程加上规则就构成了团队是如何操作这些需求的,也就是戴明所说的我们以一个清晰的过程来展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

  • 清晰全面地反映需求和需求交付的过程;

  • 瓶颈和问题能在看板上得到即时体现;

  • 团队可以根据看板信息协作和做决定。

但这只是一个基础,它分析了价值流,也可能会对价值流做适当的优化,但是我们还需要基于这个基础对价值流做一些管理,让其顺畅流动,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有效地提高资源效率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的同步提高。但我们必须从流动效率提高,才能保证全局的协调,就是整个价值交付链的协调,涉及到需求、开发、业务,测试,如果从流动效率开始的话就能保证他们的协调一致,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效率的改进,这时候的改进才可以为继,否则如果从资源效率开始就会陷入协调的困局。所以效率改进的第二步是:在流动效率保证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资源效率。

看板记录了价值流,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去管理价值流,比如一个需求怎么进入就绪,需求的分析过程这里不详细展开,通过实例化需求分析和澄清需求,或拆分需求,实例化需求是分解需求的很好的方式。

流动过程中看板反应了问题和瓶颈,怎么通过站会来促进价值流动?站会不是检查每天的工作的,而是促进价值流动的。标准的Scrum站会更多的是陈述每个人的工作,是以做什么优先,看板的站会是以价值流动优先的,关注流动,解决流动中的问题,所以一般效率会高很多。

前文讲的只是两个例子,怎么去管理价值的流动,主要是价值的输入,比如需求填充的过程、就绪队列的过程、价值流动过程的管理,还有输出,发布部署等,都是为了促进价值的顺畅流动。

现实是做了流动管理后,价值的流动过程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质量、进度、协调的问题,这时候怎么办?

为了分析和看到这些问题,就会引入精益的反馈和度量方法,在这里也不详细介绍。每个方法都会对应自己的度量,精益的度量有其独到之处:以价值流动为核心的,比如累积流图,是比较精确地再现了价值流动的过程、团队协作的过程,从而发现并衡量这些问题

持续改进是精益产品开发的一个核心,也是精益思想的一个核心,通过持续改进来实现价值的顺畅流动,通过各种度量来反应问题,支持这种持续改进,所以精益在这方面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在这里我们讲的是,通过反馈来收集定性和定量的反馈,并定期分析这些反馈,然后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比如流程操作,而这种操作会反应到看板和背后的规则上去,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比如基础环境、代码设计、测试守护、人员能力,具体行动改进落实后再通过反馈看改进的效果,我称之为反馈、分析、改进的循环。有点类似于戴明的PDCA。

和PDCA相比少了一个计划的过程,在精益产品开发中是把持续改进内建到产品开发过程中,所以没有单独的计划过程,反馈、分析、改进是一个持续的内建的过程,内建到开发和交付的过程中,其结果是反而比较容易落实。

第三步是说效率是有边界的,不可能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同时达到100%,前面图片中消防员为了达到自己的流动效率,其实是牺牲了资源效率的,为了能及时响应火情,大部分时间是待命的,但产品开发希望两点都比较高,最好是能接近于理想值。所以怎么能突破这个平衡点是我们又一个要考虑的问题。《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一书对此有详细的介绍,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 

精益产品开发的改进其实是从流动效率开始的,首先要可视化端到端的交付过程,然后管理好价值的流动,在管理好价值流动的情况下,再去发现这些问题,提高资源效率,我们希望保障全局的协调,这是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改进。怎么让它端到端的打通保证产品价值的交付,并做到真正交付有效的价值。这是精益思想的独到之处,

第二步也讲了,最终我们还是要改进产出效率,但是必须是基于可持续的改进,全局的改进,在全局协调、用户价值顺畅流动的基础上,再去改进和保证流动的速度更高。

我们看到精益看板方法的实践体系,正式在落实上面所说的思想和方法。

精益看板方法的五个实践:

第一:可视化价值流动,根据团队情况建模设计一个看板;

第二:显式化流程规则,有了一个看板流动过程,它的规则是什么,通过这个规则,团队怎么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决策;

第三:控制在制品数量, 前两步实施好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第四:管理价值流动,包括输入输出和中间过程;

第五:建立反馈,持续改进。

这里是一个概貌,具体的内容就不详述了,有兴趣可以看书。

三、精益创业和创新的概念

敏捷产品开始是为了更快的交付价值,更灵活的应对变化,而在现实中却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精益产品开发是帮助我们变得更敏捷的一个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怎么保证端到端地顺畅地交付高质量的价值,这是精益产品开发要解决的问题,这比敏捷“更灵活应对变化”要求更高一点,而且如果你的交付过程是顺畅的,你自然就应该是敏捷的,当然精益产品开发更重要的还是第二点:交付的价值是有用的,能保证业务的成功。

就是说如果你交付的价值是没用的,不能保证业务的成功,那这种交付是没有用的。敏捷开发对此的答案是我们要应对变化,如果市场变化了我们跟着变,但其实在今天看来这是有一些被动的。它做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有人会告诉我该怎么变,但事实上不是,用户不会告诉你他需要什么,用户的选择太多了,他只会选择能够满足他的,甚至于能够引导他的,所以如何交付有用的价值,是接下来要讲的精益产品开发和精益创新要解决的问题。

这幅图是招商银行的案例,招商银行在顺畅、高质量交付价值方面是国内企业中做得很典范的,它的看板是一个真正的端到端反应价值交付和团队协作的看板。

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除了顺畅、高质量地交付价值,还需要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顺畅交付是前提,但交付有用的价值才是根本。

那么,什么才是有用的价值?

我们面临的环境,引用一个最近很热门的词“乌卡时代”,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时代是易变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产品开发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困难,我们也不知道面对的需求是什么,客户告诉你的明天就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选择权已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一侧,我们早已告别了稀缺时代,用户的选择太多了,我们称之为选择的暴力。选择权在用户手中,过去我们将我们的产品创新要能跟得上鼠标点击的速度,今天鼠标也不用点了,用户用手中的手机随时做出选择,而且更可能是无视。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你做的东西用户不一定会用,用户不用就是浪费,精益就是要增加价值和消除浪费,但产品开发中,乃至整个创业和创新过程中最大的浪费是:交付用户不在乎的东西。

总之,乌卡时代变化太快,越来越难把握,选择权转移到用户手中,我们需要新的创新和产品开发模式,来做出一个用户在乎的会去用的东西。

这时就引入精益创业的概念。和传统的有规模的企业去讲精益创业可能会有一些敏感,要鼓励我们去创业吗?其实不是,精益创业概念的提出者定义了“创业”的意思: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创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即使在传统的大规模企业中开创一个新的产品,如果它具有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用户不确定、问题不确定、方案不确定,那就需要精益创业的方法,来做出一个用户要的东西。

这是对精益创业的定义, 并不是说一定要是一个创业公司,而是在一个不确定的情况下做一个新东西。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浪费是:构建没人在乎的东西。

精益创业的目标是做一个能卖出去的产品,而不是卖一个能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说因为选择权转移了,不是做一个东西就一定能卖出去的,所以做一个能卖出去的产品是精益创业的目标。

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在这幅图里我们看到,我们以为成功的过程是这样的一条直线,事实上成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必须要承认这一点。

如果你制定一个计划去执行并希望它一定成功,泰森对此的评价是:每个人都有一套计划,直到一拳打在他的嘴上。所以今天创业者如果还抱着这样的思路,必然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你几乎找不到一个没有在过程中调整自己方向的成功的创业产品。

精益创业其实是一个科学的思维,上图是伟大的库克船长探索太平洋的过程。

精益创业的过程是从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今天一个伟大的想法越来越不那么重要了,至少它不能保证成功。

上图展示的是两幅地图,左边是1459年欧洲人的世界地图,那时候的人相对现在来说是无知的,但是他们的地图反而更详细,世界所有的地方都根据他们想象的样子画出来,认为世界就是这样。而另一幅地图是1525年,哥伦布刚刚发现新大陆,这时候的地图出现大量留白,这就鼓励我们去探索。所以说承认自己无知,才能激发求知欲,去发现去探索。科学的革命本质上也是一场无知的革命,是从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的,之后才有了后面科学的发展。

跟承认自己的无知相对应的是先知的封印,这是一个宗教用语,先知知道一切。为什么我对这个词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呢?我和一些创业团队或者一些公司里的创业项目接触,发现最大的障碍是先知的封印,就是说我定义了这个方向,你们团队去执行就行了,这样的结果几乎都是失败的。真正的成功需要团队一起去探索去调整。所以要想成功,我们首先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实验、数据为基础,去调整建立新的能力,这是科学革命的态度,产品开发产品探索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这已经在科学界和工程界被一再证明了。

精益创业的核心:开发测量认知的循环和经实证的认知

精益创业的核心概念是:我们有一个概念,但它是被看做一个猜想或设想,根据这个设想开发一个产品,测量它,得到数据,通过数据建立认知,判断这个想法靠不靠谱、可不可行,接下来调整想法,如此往复,我们称之为开发测量和认知的循环,通过这个循环建立一个经实证的认知,经实证的认知是对应于初始的概念,初始的概念只是一个概念、假设,被验证了以后才能成为认知。

这个循环包含了一个顺时针的验证的环和一个逆时针的计划的环,逆时针的环是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对它的态度是:首先要想拿到什么样数据来证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而为了拿到这个数据,我们需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再进入执行的循环。

这幅图更形象地说明了从一个想法开始,经过开发、测量、认知循环,然后分析数据,如此往复,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

四、精益创业和创新的实践

如何实施精益创业和创新的实践,问题是从哪里开始?

关于从哪里开始,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的创业团队或者创新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是这儿有一堆需求我们要把它做完,这不叫创新。我们的目标是探索出一个可重复和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我们交付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个商业模式。

完整的商业模式才能保障能卖出去,可规模化,而仅仅是能做出来。

4.2 什么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关于一个组织如何创造、交付和获取价值的完整故事。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产品和市场。产品包括:定位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案,需要什么样的成本、结构;市场包括:渠道、定价方式、运营等。

所以要做一个创新的过程,要知道初始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这个商业模式不一定合理,但是我们要把它刻画出来、描述出来,要从这个初始的商业模式开始探索最后交付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包括产品和市场。

这个实践叫精益画布就是用一页纸刻画你的商业模式,它有很多相互关联的模块构成,比如说客户定位、客户问题、解决方案、渠道、成本等。画布左边的模块是和产品相关的,右边的与市场相关。产品带来成本,市场带来收入,我们怎么保证成本和收入达到平衡。除了精益画布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来刻画商业模式,比如价值定位地图、商业画布等。

刻画商业模式之后还要识别各种风险,市场风险、产品风险、客户风险等。所有的风险或者假设都必须被验证和解决了,这个商业模式才能成立,这个过程就是证明商业模式的可行,当然也包括商业模式的调整

我们首先得有plan A,有了 plan A以后,识别它的风险,然后有计划地去验证这些风险,最后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如图横向的是一个个的方案,有些方案在初始的阶段就会被否定掉,有些是因为识别到的风险而被否定,最终要交付的是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

但是,产品创新的过程不可能是看着商业模式来做的,有时候精益画布被过度神话。产品创新和开发过程需要进入更细的粒度。我们产品创新的过程,必须要去衡量创新和交付的进度是什么样的,这是精益创业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我们必须要有数据才能衡量进展,比如概念,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概念好,那我们怎么衡量这个概念是好的还是坏的;测量,测量什么?怎么测量?认知,要建立认知,没有数据就没有认知。

我们的问题是要去定量衡量创新的过程,而过去常用的方法并不可行。比如基于功能交付的进度无法衡量创新的进展;比如我们用过去运营的指标——用户数、收入来衡量产品的创新过程也是不适用的,因为整个创新过程中对用户数可能只需要一个很低的数值,一小部分人被真正满足了就可以,如果一味地追求用户数和收入,往往会带到一些虚荣的指标当中去,我们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指标来衡量创新的进展。称之为:创新会计,或创新核算。

比如著名的海盗模型。它是关于业务指标的,但对于指导创新仍然不够用。

在这幅图中我们需要看到商业模式是怎样运行的:用户是怎么进去的,进去后怎么激活的,激活后怎么留住的,留住后怎么产生销售的,一个老用户怎么给我们带来新用户的…我们需要去核算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了这整个过程,但问题是从哪里开始?

我们可以把一个产品的运营比作一个工厂,这个工厂运营的其实就是用户,怎么吸引用户、满足用户、留住用户、产生收入,我们要核算的是整个这个过程。

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指标,我们该先关注什么哪一个?Eric Ries说:一个新产品增长有三个引擎:粘性引擎;病毒引擎;付费引擎。

把这三个引擎放到工厂模式里,就会发现我们应该先关注的是怎么黏住用户。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展开讲。

总结:整个创新过程需要一个可交付的商业模式,然后要能刻画这些商业模式,找到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在真正指导我们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数据,围绕这些数据一定要理解产品的运营方式,怎么去吸引用户激活用户留住用户产生收入,以及产生口碑效应等,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方法,并建立不同的数据指标,要知道什么时候去关注什么指标,由这些指标出发真正设计你的产品。当然对于不同的具体产品,你还需要做的更细,上图就是电商产品的例子,就不展开了。

关键:要看到全貌的同时,聚焦当前时刻最关键指标。全貌是整个产品是怎么运营的,聚焦是在什么时间应该聚焦到什么指标上。这幅图里把产品的打造分成不同的阶段,并称之为关隘模型,也就是说你得一关关的过,每个阶段关注与之对应的目标,具体到创新核算,就是专注于相关的指标,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聚焦不同的关键指标。

4.4 如何从目标出发设计产品

我们找到了不同阶段应该关注的不同指标,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目标出发设计产品?

引入一个新的方法——影响地图。影响地图解决的问题是从目标出发怎么设计一个产品的功能。之所以叫影响地图,是假设我们通过产品功能来影响用户的行为,最终实现产品的目标。

影响地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支持精益创业的需求挖掘和需求规划的方法,在互联网行业被普遍采用,上图给了一个影响地图的概貌和一些例子,影响地图是由四个级别构成:why目标是什么;who谁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用户或与用户相关的人;how他通过什么行为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最后what为了产生这个行为我们产品需要做什么功能。

影响地图有一个核心点:影像地图里的需求只能看成假设,我们假设做了这些需求就能对用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假设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就能实现我们的目标,真正做的时候影响地图把这个假设呈现出来不断印证,这个假设印证的过程其实最后就是体现精益创业的过程,基于概念开发产品,通过测量得到数据最后验证这个概念。

所以影响地图综合了精益创业的实践和精益需求的方法。

如图,举一个影响地图的例子,既是需求挖掘、需求设计的方法,也是需求规划和迭代规划的方法。

产品的设计永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并不是说告诉你一个框架一个小的方法就能实现的,用好影响地图背后的产品设计假设,通过改变或影响用户的行为来实现业务和产品的目标。如何改变和影响用户的行为其实需要对人性的把握和商业逻辑的理解,以及一些产品设计的真正的技巧,比如如何提高用户转化的LIFT设计模型(在培训中会讲到),提高用户粘性的模型。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通过精益产品设计方法把相关的精益产品设计理念整合起来。

五、精益产品交付和创新管理

产品创新的挑战:在耗尽资金和时间前实现产品和市场的匹配。任何一个创业都是有时间和资金的约束的,不管内部还是外部。要在耗尽这些时间和资金之前交付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至少证明值得继续投资。

创新管理的核心:延长创新跑道的长度。

之所以用一个飞机的跑道来举例,是想说明在跑道的尽头飞机必须能够起飞,跑道有多长很重要,这个长度由什么决定呢?大家很自然会想跑道的长度是还有多少时间多少钱。比如给了我两年,肯定比给我一年更容易成功,比如给了我一千万肯定比给我500万更容易成功。但事实上跑道长度不取决于时间和金钱,它们只是约束条件。

那么,跑道的长度由什么决定呢?

创新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取决于探索的效率。跑道的长度取决于:在给定的时间和金钱的条件下组织能做出有效转型的次数。每次转型都是一次探索,并不是每次转型都是大的方向的转型,比如是用户定位的转型、问题的转型、解决方案的转型等的改变,但必须是有效地改变。注意这里很重的一点是“有效的”转型。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先知的封印(有一个想法,你们去做吧,肯定行)转变成科学的探索方法(能指引我们有效探索和转型)。

科学的探索方法有三个最重要的点:速度、专注、有效学习。三者缺一不可。

  • 速度容易理解,缺少速度会耗尽资源;

  • 缺少专注会导致过早优化,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 缺少有效学习会导致瞎忙。看上去在探索,在转型,但是总是没向正确的方向去。

如何做到这三点呢?这是精益创业实践和精益创新管理需要关注的东西。

  • 速度:快速迭代、减小实验批量快速试错、顺畅流动(从一个想法到验证要更快);

  • 专注:要看到整体、目标驱动、专注单一指标、目标清晰的MVP;

  • 有效学习:承认无知、精益设计、明确假设带着目的验证假设、数据/结果分析、直面结果并行动,勇于转型。

回到敏捷宣言(如上图)。这是2001年提出的,其实它的全称是敏捷软件开发,当是大家还是聚焦于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顺畅地端到端地交付有用的产品,所以敏捷宣言也需要作一个扩展。精益和敏捷宣言:(如下图)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先有精益产品设计,在此基础上有相应的精益或敏捷的需求和管理方法:比如实例化需求、用户故事地图等,再是产品开发的输入,在输入的基础上需要有看板这样的方法,然后到产品交付,这时候要跟产品运营打通,得到反馈支持产品探索和创新实践,精益数据的分析方法、构建和优化、验证的方法,再回过头来支持精益产品设计,形成循环,这是我们完整的精益产品开发体系。

Q:@SparkYu@何红旗:敏捷、精益有什么区别?

A:先说一个事实:敏捷早期受到了精益思想的一些影响,比如Scrum和XP的发明人都声称收到精益思想的启发,但这些影响不是根本性的。早年提敏捷时,较少说到精益。不过最近3,5年情况变了,好像只说敏捷,不带上精益就一点也不酷。

easily)。具体到产品开发就是:“更早的交付价值,更灵活的应对变化”,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能力要求。至于各种实践,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比如Scrum是管理迭代交付过程的一个框架,有人可能说不是,说Scrum还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框架,但持续改进不也是为了价值交付吗?TDD,持续集成等实践都是服务于这个目标。

精益的目标也不复杂,消除价值交付过程中的浪费,交付更多有用的价值。它最核心的就是两个字“价值”,体现到产品开发中就是要“顺畅,高质量地交付有用的价值”,就目标本身而言,如果顺畅,你自然就是敏捷的,精益是涵盖了敏捷的,但不能因此就说精益更牛,毕竟说大目标谁不会啊。精益的核心还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背后的方法学支持。方法学我没办法展开来讲,好在,我有一篇完整的文章说了,也做过一次线上分享。大家可以参考。在我的公号(LeanAction)中回复“精益思想”可以找到这篇文章。

那为什么精益这两年提得特别多呢,我看到三个原因。

第一: 产品交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如果只是开发阶段的迭代根本不能做到交付真正的价值。这时原先适应小团队和交付阶段的Scrum,XP方法搞不定了。

我们需要打通组织的整个价值链,做到所谓前后的真正拉通,规模和关联复杂时还要融合左右,目标只有一个——快速的交付价值或验证设想。今天几乎所有的大规模敏捷框架(比如SAFe,LeSS)都会把精益思想和实践作为基础,背后就是这个道理。顺便说一句,我个人是不支持任何大规模敏捷框架的。

第二: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敏捷宣言里说,我们要响应变化。Scrum和XP的实践也是这么做了。但今天互联网时代,要求变得更高了。响应变化这个词其实显得有点被动,它暗含了一个假设,就是有人会告诉你改变了,该怎么变。然而,今天这不是事实了。团队需要刻意的有计划的去探索、去寻求变化,甚至试错这个词都不能表达背后的意义,应该是目标驱动地、系统和高效试错。唯有这样才能交付出有用的东西。在这一背景先产生了精益创业的方法,精益创业事实上是精益思想,在产品创新(而不仅仅是创业)过程的应用。这个和精益思想有什么联系我就不展开了,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中有很好的阐述。

第三:敏捷的落地和变革非常困难。定义一个理想的模式是容易的,了解现状要难一些,但也还好。最困难的是,如何从现状到达理想的目标。精益方法为此提供了方法学和实践的支持。我在书的第19章,就专门阐述了这一点。我讲了怎么化解资源效率和流动效率的悖论,并以流动效率为核心来组织团队的改进过程。这背后其实就是精益的改进思路和实践。

第一:敏捷作为一个目标,就是更早交付和灵活的响应变化。它特别重要,但不代表产品交付的全部。

第二:精益强调是顺畅和高质量的交付,以及交付的是真正的价值。

第三:精益作为一个工具,应该主导精益和敏捷的实施。毕竟创新和价值交付是产品开发组织存在的理由。我们应该回到这个根本上来。

不过,很多时候精益和敏捷一般是混着用的,这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应该合理应用敏捷的实践,并掌握精益这个强大的工具,实现真正的精益和敏捷的目标——顺畅(包含灵活)和高质量的交付真正的价值,有力支持业务的成功。

Q:@Charles 敏捷和持续交付的关系

A:敏捷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能力要求,而持续交付是这个能力的最核心部分,是集成和标志,具备持续交付能力,其它能力估计问题也不大。

Jez Humble 给持续交付的定义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将各类变更(包括新功能、缺陷修复、配置变化、实验等)安全、快速地落实到生产环境或用户手中的能力。

按这个定义,持续交付不就是敏捷响应的能力吗?不过,持续交付从字面意义上,偏向工程实践,特别是软件构建和部署的Pipeline,但它也应该包含组织和管理实践。

其实今天,敏捷、持续交付、DevOps、精益(产品开发)是近义词,每个社区也都在努力扩展自己的外延,都在拉近自己和业务以及创新的关系,最后也就殊途同归了。

另外,持续交付这个词,我蛮喜欢的,它指向明确,又有撬动作用。DevOps就不那么明确。但模糊性反而DevOps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搞得朋友多多的,谁都为它站台,特别是云计算厂商,都号称自己是DevOps 的enabler。这样也不错,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Q:@飞翔的心: 进行scrum开发,如果提升团队的需求拆解能力?

@梅:产品大特性如果需要跨sprint时,是否需要拆分成小故事?如何评估和衡量?

A:大特性的分解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才能:

1)更早和更灵活地交付;2)更早的发现风险;3)方便计划安排

拆分有三个基本要求,1)要足够小,从迭代的角度,至少要能很容易的放入一个迭代,理想情况下一个迭代要能做多个需求;2)拆完的要端到端(有价值,能测试,能交付);3)拆完后还要能看到整体。

为了拆而拆而拆,把拆分当成单独的工作是常见的误区。拆分应该是需求组织、分析和澄清的副产品,而不是单独的任务。

具体到实践,故事地图和实例化需求这两个实践很有用。其中故事地图是为了按业务场景来组织和规划需求。实例化需求的目的是有效地分析和澄清需求,过去OOA(面向对象分析)所解决的问题,实例化需求当中也会体现,只不过更适合迭代或持续的交付。实例化需求,我实施的时候觉得是个比较容易的实践,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但是现实中做好的团队的确不多,等我有时间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才对。

Q:@小鱼:如何让非IT人员理解敏捷,然后可以一起参与推动敏捷的实施和改善?

A:敏捷作为一个目标(快速、灵活的交付)本来就是业务的目标,而IT人员要做的是建立起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我们称之为IT的敏捷交付能力。

这是前提,那怎么让非IT的人员理解敏捷呢。那就是要回到业务本身,谈灵活交付,谈端到端的价值交付,谈交付真实的价值。这些背后往往包含精益的思想,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两年,突然谈敏捷时,必有精益。

Q:@天外来客:WIP经验值与案例

A:我在书中用了三个章节和大量的案例谈WIP这件事,也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和方法。

对这个问题,我在实施中很少会纠结。而那些纠结WIP应该是几的团队,往往还有更基础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围绕价值组织团队的协作和交付,打通和可视化端到端的价值交付流程。有了这个基础,你会发现WIP的设置和贯彻难度会极大的降低。专注于已经开始的价值,快速完成它们,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如果团队看到的只是任务,这时要求设置WIP限制,就会很不容易接受,达到的实际业务效果也不直接,推广起来当然难。

Q:@追梦:我想了解的是:敏捷开发流程的前提是团队都需要具备敏捷思维,那么如何带动团队快速敏捷起来呢?

A:什么是敏捷思维?凭什么你的思维是敏捷的,而我的不是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我不认为敏捷思维的说法是错的,但现实中鼓吹敏捷思维,效果的确不好。这你也看到了。作为个人应该有敏捷思维(不管这种思维是尊重人也好,适应性或成长思维也罢),但回到执行层面却不能要求别人有自己所谓的“敏捷思维”,更不能以此占据道德高点。

我们需要的价值思维和目标思维,而把敏捷看成实现目标的方法。所以,第一步应该达成共识的是,我们作为一个组织应该如何交付价值,我们对外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而后才是需要是是什么样的敏捷方法,来帮助我们建设这一能力,和实现目标。

组织存在一定是对外交付价值,灵活的交付价值,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从这个基础出发,我们就有机会构建好基本的共识和选择正确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书中,强调最多的两个字是“价值”,而后再强调“价值的流动”。我强调的还不够的是“有用的价值”,这是我后面要做的。

Q:@小楼听雨:我想问一下,PMP项目管理和敏捷管理有啥区别?敏捷方法迭代速度快,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如何快速实现功能开发交付?用PMP方法管理团队和利用敏捷管理项目团队,各有啥优缺点?

A:我个人做项目经理很多年,PMP有它的价值,从PMP知识体系中我获益不少。但PMP的知识体系是不敏捷的,即使今天有ACP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因为 “项目”这两个字就决定了它的属性,项目创造了批量、创造的节点。批量本身就和敏捷交付是背道而驰的。敏捷交付需要更多的是产品思维,实现产品的持续交付、持续反馈、持续运营和持续调整。

在敏捷交付中,我们需要弱化项目思维,而增加产品和价值思维。弱化批量化的阶段实践,而建设持续交付和反馈的能力。

另外,在需要大量同步、协调和决策评审的实施类项目中,PMP知识体系及实践框架会继续存在且发挥作用。。

Q:@大宇:敏捷开始的结束时间是固定的、而开发对象可以允许变更和追加的、如何在遵守时间的前提下对待式样变更。有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上的注意点可以分享。

A:固定时间盒不是敏捷的必然实践,它只是Scrum的实践,在Scrum框架中有它的道理。要注意的点是:

  • 拆分需求,但不要为了拆分而拆分,比如通过实例化需求把需求拆分成端到端的小需求。这样才有安排和变更的灵活性。

  • 不要把Sprint做成小瀑布了,一旦做成小瀑布,所有的需求同时开始了,变更起来就不太可能了。而且最后往往会守不住时间,或因为时间而牺牲质量。

Q:精益对时间盒子的要求,是不是没有scrum那么硬性?

A:是的,scrum对时间盒的要求非常严格,时间盒是scrum里最核心的概念之一,scrum认为时间盒就是其心跳,所有的计划和跟踪模式都是基于时间盒,对于同一个团队其时间盒的要求是相等的,这是由其框架模式决定的。

在看板方法里对时间盒是没有要求的,scrum是面向迭代的,看板是面向流动的,它更关注持续流动,在看板里也建议有相应节奏,但是需求填充和交付的节奏不一定是一样的,比如可以一个星期填充一个需求,而交付可以是两个星期或一个月一次。之所以建议有节奏,是可以给大家对一件事情有一个预期,但不是必须的。

Q:@ 陈娇智:项目进度推进一拖再拖,每个阶段都有无数不同问题,如果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并存问题?

A:关于质量:以需求为粒度控制质量,实现单个需求的持续流动,而不是以迭代或项目为粒度控制时间点。我在第21章有详细的讨论。进度问题其实也是相关的,实现需求的持续流动,而弱化项目的阶段,在需求上内建质量,就不存在每个阶段无数问题这一说了。这一点招商银行的项目管理是典范,做得非常好。

Q:@琪琪:大项目做敏捷、持续集成,过程中专项或集成的工作并行太多,导致团队同时在运转的事项比较多,状态切换或专项转换混轮,怎么处理解决这种状态的混乱,或者怎么提高大项目管理中多项事情并行的效率?

A:操作上两个方面。第一:合理规划,理清输入。这是源头。第二:在第一点的基础上,限制在制品。

可能还有两个更基础的问题:第一: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是否与交付的需要适配;第二:技术实践的到位程度,比如有很多手工集成的工作,可能意味着需要划分的合理性,或持续集成实践的到位程度。

Q:@满江红: 梳理用户故事地图,如果即想按角色分类,又想按迭代划分,如何呈现到地图上,有没有好的实例?

答:看来你已经实践的比较深入了。这两个本来就有一些冲突。我个人的观点,按角色分是为了挖掘和过滤需求,到规划的时候,就不要强求按角色来规划迭代了。规划的时候应该按业务目标(优先)和场景来规划,如果正好能匹配角色,那是件好事,匹配不上不要强求。


}


转变观念,树立明确的人员职业化意识;
正确认知自身角色,理解基层管理人员应该承担的职责;
了解现场管理的架构及领导方法,掌握现场日常管理的内容和要点;
了解班组长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与技巧;
了解班组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工作压力的应对办法;
学习下属教导与培养的步骤,有效提升下属技能;
掌握必备的技能,提升领导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主管;
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
掌握人际关系处理的原则,有效的处理班组和其他部门的关系。


   班组长、工段长是企业组织中的基本细胞,在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一线生产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是公司战略和规章的落实者,班组长的理念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所辖班组成员,他们的管理水平高低将最终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


第一篇  基础意识篇(第一天)
一、角色认知能力——自我定位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下主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班组长在执行上常犯的错误 
案例分析:班组长到底应该做什么?
二、班组长的地位和使命—与时俱进 班组长的使命感
班组长的职业化观念的树立;
三、班组长的必备生产现场管理意识与技能 质量意识
四、现场之信息、机、料、法管理——现场 管理要点
班组长的常规工作和临时工作的执行
现场管理应具备的意识和方法
工序设备自主保全理念和方法
现场设备日常点检与保养
做好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要点——分类、点检、保养及不良处理
认识工序设备的真实效率OEE
OEE的理解和计算练习
案例分析:设备为什么会坏
做好设备管理的三好四会五定
实例分享:这样的设备点检!
物料管理要点——识别、搬运、异常及万恶之源的仓库管理
实例:他们的仓库为什么越减越多?
如何对物料实施ABC分类管理
车间现场物料、呆滞料、废料管理
配合财务做好现场在制物料盘点工作
如何通过控制备品、备件减少浪费
实战训练:切铜管流程改造#
作业方法管理——作业指导书、异常
作业、作业标准化及目视管理
生产现场的管理、现场的关键管理
现场异常把握与问题处理
案例: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五、班组的高效率早会—善始善终 早会的目的和意义
让会议精神转化为工作行为
第二篇  合理的生产现场布局
人、机、料、法、环(4MIE)标准化
生产定额完成率达标跟进管理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作业标准化
七、班组长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育及工作指导OJT——源头活水
班组长的责任—工作教导
员工培养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教道时间表和工作分解表的制作
正确的员工培育四阶段法
如何对部下进行业绩辅导
八、生产计划——生产现场交货期管理 计划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计划执行无效与无效透析
制定生产计划的常用工具--5w2H
影响生产日程安排的因素
依据“4M1E”做好产前准备
日程分析(生产周期分析)
在制品占用量分析示意图
九、工作的调派与跟催——现场管理与 改善的利器
如何应对现场派工的新、异、变、难
工作跟催的基本掌握要件
十、品质改善——零缺陷的方法和思路 观念:品质=90%的意识+10%的知识
强化基层的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
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及巧妙应用
防止品质变异的关键要素
生产过程中品质如何来控制
PPM品质管制的时代的观念与态度
出现品质异常时如何来处理
品质异常处理,如何进行返工返修
典型实用的QC工具的正确使用案例
品质管制的时代应有的观念与态度
质量改进的八个步骤(戴明循环)
如何引导所属员工树立质量意识
第三篇  生产现场改善篇
十一、如何有效的发掘与解决车间问题 发掘与解决问题是企业发展内在动力
认识和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面对复杂的工作--如何突破困境
问题分析与解决正确之程序
现场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基本分析工具(柏拉图/鱼骨图/对策表)
案例:丰田公司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十二、生产现场改善与效率提升
现场改善是成本降低的基础
改善给企业及个人带来的影响
改善成功的两个必要承诺
PDCA循环改善工具应用
车间现场七种典型浪费分析与改进
实例分享:VCD欣赏《有哪些浪费》
现场IE改善手法的学习和应用
班组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
实例分享:现场改善的浪费
十三、生产现场均衡管理 查找和分析生产瓶颈
建立并应用生产工序标准化系统
十四、现场就是市场—5S环境育人、人造环境 5S现场管理之基石
成功推行5S的注意要领和有效技巧
现代5S活动的开展实战指导
使企业5S活动开展不再流于形式
实例分享:5S推行图片展示
实景拍照及摄像前后对比法
案例:5S在中国企业难点分析和对策
定置标准和定置管理的基本原则
做好现场定置管理的要点及要求
建立生产现场定置管理系统
现场定置管理案例图片学习
十六、现场目视管理——打造一目了然的现场 全面可视化管理
12种目视管理工具的应用
推行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
彻底目视化管理的实施方法
图片:著名企业现场与目视管理图片
思考题:请结合工厂的实际,想一想工厂的哪些方面运用目视管理?
十七、现场看板管理—提升管理和形象的利器 看板管理与现场
看板在不同企业现场中的应用
看板制作和设计要点、技巧
十八、班组的安全管理 如何做好车间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案例:预防人员失效行为的后果
 十九、技术精湛---现场管理常用工具在班组中的应用 IE工作简化法
戴明PDCA的基础上的现场PDCA循环
二十、目标与绩效——生产现场实施的能力 如何配合公司目标---设定部门目标
根据生产计划建立现场目标系统
生产现场目标管理与执行
为什么要对时间进行管理
有效的时间管理的步骤 
应该如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时间
二十二、打造班组狼性执行力 自动自发的职业认识
执行力——从规划到结果的推进器
一线主管,班组长执行不力的根源
执行不力的主、客观原因
如何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如何贯切与检查下属的执行力?
如何培养和塑造自己成为执行型人才
如何营造“有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打造一支自动自发的执行团队
二十三、有效沟通与现场人际关系管理——保持高昂士气 认识沟通
有效沟通对班组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沟通三行为——听、问、说
如何有效表达、提问、倾听
身体语言:非文字语言之效果
沟通的黄金定律与白金定律
如何与上司相处—工作汇报、听取指示
案例:下属为什么不听你的话?
二十四、善于员工士气激励——一切尽在掌握中 激励的基本原则
针对一线工人的激励特点
绩效激励的基本形式和运用
二十五、学习型班组团队建设—自我提升与成长
精于指导,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发挥工作潜能
解决与利用冲突,让员工拧成一股绳
衡量团队有效性三大标准
班组文化建设的切入及延续
二十六、车间成本控制的方向 消减人工成本
车间成本控制四大方向(物耗.劳动工时.能耗.浪费)
如何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成本控制方法案例
案例:如何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成本控制方法案例
二十七、课程总结 课程回顾
学员谈培训感受,交流培训心得
老师现场解答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

转发,起承转合:解码高瓴消费的千亿版图

远川研究所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饭统戴老板 ,作者戴老板

出品:远川研究所私募研究组

一位当代青年的消费日常,很可能已经绕不开高瓴。

每天醒来后,TA可能先刷会儿微信,再用滴滴打车上班,中午用叫外卖,下午吃一包,晚上跟朋友去,吹两瓶雪花,喝几杯江小白,回家后用蓝月亮洗衣服,然后躺床上打开手机,用购购物,用看看房,用刷刷剧,最后在格力的暖风下睡去。

如果TA是一位紧跟潮流的Z世代,那生活中可能会跟高瓴有更多交集:比如TA可能排过喜茶的长队,用过怪兽的充电宝,玩过Burton的单板,淘过的小玩意儿……而如果她是位女生,则极可能用过完美日记的粉底液,买过MOODY的美瞳,逛过话梅的线下美妆店……

经过十几年的耕耘,高瓴已经打造出了一个拥有众多国民级消费品牌的Portfolio,横跨早期、VC/PE、二级、定增和并购。从客单价几十块的新式茶饮,到万亿GMV流水的电商平台,从数百万骑手的配送网络,到只有几家店的美妆品牌,高瓴在消费赛道上已经押注了近1000亿人民币

但在消费领域的庞然存在和大开大阖,也仅是高瓴的一部分而已。在过去15年里,高瓴重点押注了消费、、互联网、企业服务等四个主要领域,而论规模它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在褪去了早期的神秘色彩后,近些年人们才得以窥见了高瓴特立独行的底色。

比如它不拘泥于阶段,不管公司多大都可能会投;它不计较价格,当年给拍出10亿美金估值现在已成经典桥段;它喜欢“中台赋能”,热衷于跟创业者一起改变企业的“生长空间和增长曲线”;在某些领域它甚至会直接躬身入局——同行们初期感到困惑,后来便是认同甚至模仿。

在“术”的层面逐渐清晰之后,人们也在试图理解高瓴的“道”,素材主要来自张磊的著作和演讲。在公开的上百万一手文字中,人们既可以找到“长期主义”和“价值投资”等基础概念,也能找到“守正用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等东方哲理,以及“Think big,Think long”这样的西式表达。

但问题在于,这些底层逻辑都太普适了,普适到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而相比之下高瓴又太成功了,成功到绝大多数人都要仰望。从浅显易懂,再到万人羡慕,这中间的推导和传递过程是什么?换句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些道理你懂,我懂,人人都懂,仅凭它们就能解释高瓴的成功吗?

一旦无法理解推导和传递过程,人们就免不了诉诸于怀疑和猜测。随着高瓴的super deal频繁地出现在媒体的头条之上,越来越多的人举着放大镜,试图寻找每笔交易中的那些博弈细节——是真的在创造价值吗?是真的在坚持长期吗?是真的在拿时间当朋友吗?

因此在创业15年之后,高瓴身上仍然围绕着一层迷雾。“无法定义”成了市场看待高瓴时的共识——这给足了诠释的余地,但也带来了臆想的空间,而恰好高瓴身上的诸多元素——规模的膨胀、业绩的震撼、对经营的深入、对研究的自信——为这种臆想提供了足够多的“线索”。

如果把高瓴只当成一家传统投资公司,这些迷惑都可理解。但它身上的一切未知,恰巧都来自于它对“投资”这门生意的重新设计——高瓴在用自己的原则发掘企业的同时,也在用同样的原则审视自己,它在寻找护城河的同时,也在给自己打造护城河,它在改造企业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

本文将以高瓴在消费领域的千亿投资为主线,结合对消费团队成员的大量访谈,试图建立“答案”的全部推导过程。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不那么众所周知的是,在高瓴成立之后的5年里,它的所有投资几乎只集中在二级市场。

这是张磊的主动选择。2005年6月高瓴刚刚成立,便得到了耶鲁捐赠基金两位灵魂人物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和迪安·高桥(Dean Takahashi)的鼎力支持,募集到了宝贵的2000万美金。虽然规模不大,但基金的自由度非常高,投资范围可以横跨天使、VC、PE和二级证券市场。

投一级还是投二级?这是一个问题。在高瓴创业之前的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密集上市,造就了中国VC行业的第一波高潮,熊晓鸽、阎焱们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海外VC/PE机构纷纷进入中国,相比之二级市场则带着混乱、草莽、江湖的标签,显得落寞许多。

一级市场虽然聚光灯环绕,但也存在很多障碍。早期中国的VC/PE投资都是小圈子里的游戏,重人脉重资源重关系,刚刚起步的高瓴并不占优势。相比之下港美股市场对各路参与者一视同仁,可以更加公平地“兑现认知”。在这种背景下,张磊选择二级市场作为主阵地并不意外。

也正是这个选择,为高瓴的独特性埋下伏笔:一二级市场里都有大量流派,但前者的“主流”偏重deal-driven(交易驱动),无论是PE还是VC都需要敏感把握机会;后者的“主流”则偏重research-driven(),需要深度思考商业本质,被当做榜样的是巴菲特和芒格。

更进一步,张磊将“价值投资”设置为高瓴的至高准则,并将“”作为公司的立命之本。

所谓“”,是指以“洞察商业本质”为第一原动力,用研究来获取洞察,用洞察来引导决策。在“研究驱动”者的眼里,每一门生意背后都有底层的逻辑和变量,只有秉承第一性原理追本溯源,才能获取对本质的洞察,而缺乏这种洞察,投资决策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锚之舟。

高瓴对零售行业的研究,展示了这种“”模式的全貌。尽管张磊把第一笔钱投给了腾讯,但包括零售、餐饮、服饰、快销品在内的消费行业,却是高瓴花时间最多的领域。2007年加入公司的消费研究员戴粤湘回忆道:“高瓴一开始就不是只投科技,消费的仓位一直都很重。”

首先,高瓴的研究不拘泥于某家上市公司,而是先“向行业历史要答案”,像素级地复盘了零售业长达200年的“前世今生”,研究各类业态的“进化轨迹”,从夫妻杂货店,到连锁超市、折扣店、百货公司,再到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购物、线上零售等,还原这些模式兴衰的全部过程。

除此之外,高瓴还深度研究零售创新的经典案例,比如最早使用卫星通信来协调库存的,“会员制+平价”的Costco,“去品牌化”德国奥乐齐、“本质上是快餐店”的日本便利店等。不光是案头研究,张磊和同事们还喜欢跑遍全世界去实地调研,跟企业家和创业者直接沟通。

这些兴衰和创新背后的“为什么”,才是高瓴感兴趣的东西。研究者会秉承“第一性原理”,对行业演化的驱动因素进行连续追问,归纳简化,找到最底层的变量,而这些变量显然不是品类、坪效、客单价这些零售术语所在的level,而是社会结构、生态设施、审美变化等更加深层次的规律。

“研究”这门投资机构的必修课,其实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的工作,“一千个投资人就有一千种研究方法”,有的止于财报数据,有的止于公司调研,有的止于觥筹交错。但对于高瓴来说,研究必须秉承“第一性原理”,如果没有抵达对商业本质的洞察,那就要继续去追问,继续往下探索和深挖。

逼近真相的研究,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张磊曾说过[1]:“在创立高瓴之后,我们花最多时间研究的行业就是零售。”但当2010年张磊坐在刘强东面前时,高瓴对零售的理解已经远超同行甚至企业家。尽管多年后,人们只记得谈判桌前的豪迈,却忽略了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2010年对于高瓴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凭借对和蓝月亮的大手笔投资,张磊和高瓴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在出手之前,高瓴是一家以二级为阵地、经历过一轮完整牛熊的投资公司:它既重仓了腾讯这样5年35倍的超级牛股,也曾在08年金融危机时果断出手抄底。它开张5年,业绩复合回报率超过50%,这份成绩帮助高瓴的规模从2000万美金飙升到几十亿美金,扩张了上百倍。

投资是高瓴迈出二级市场的第一步,成就这笔传奇投资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高瓴对零售的深刻理解,这让它在敏锐地意识到:零售的核心是连接消费者和商品,在电商时代,高效的物流体系是“连接”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竞争力,而资本可以大幅加速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淬炼。

第二点则是张磊本人的魄力——没有他的力排众议,这个内部争议很大的项目恐怕难以实施。不过问题在于,对的投资已经超越了传统价值投资的范畴——传统价投派极少主动告诉企业家怎么做,也非常在乎价格是否便宜。3亿美金投资京东,似乎是一次对于价投教条的“越界”

到底是“越界”?还是“迭代”?2010年高瓴跨入一级市场,在洞察了无数生意的商业本质之后,他们这时急需一个问题的答案:投资这门生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进入一级市场之后的几年,高瓴其实并没有高举高打,而是按照创投传统的“狙击手”模式,略显零散地看一些项目。

团队也没有成规模成建制,而是从二级市场投研人员里抽调部分同事前去支援,消费研究员戴粤湘就是其中一员。当时高瓴在一级市场基本上只投C轮以后,而且是以TMT领域为主,消费的项目并不多。2014年,高瓴领投了重庆江小白的A轮,这算是高瓴首次投资C轮之前的项目。

投了江小白之后,一家叫little freddie(小皮)的婴童食品主动找过来,告诉高瓴说听说你们投了江小白,“我觉得投江小白的人能懂我们”。就这样,高瓴又投了这家公司的天使轮。这从侧面反应了高瓴当时虽然手握这种“石破天惊”的明星案例,但在一级市场领域并没有成熟的打法。

“”能力可以帮助高瓴掌握洞察商业本质,但在之后则需要有一套可执行的方案来“变现”这种洞察,用一句简练的话总结就是:“在无关处寻找有关,在有关处寻找洞见,在洞见后构建方案”对二级市场来说,从“洞察”到“方案”的链条简单明快——建立头寸,做多做空、持有兑现。

但在一级市场,构建方案的复杂度更高,流动性、交易结构、组织团队、策略打法……这都需要“重新来过”

留给高瓴探索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消费投资的机遇正在像海啸般涌来,其中最关键的变量就是2012年之后,国内电商、物流、通信等零售生态设施得到革命性的提升,新品牌崛起速度大为缩短,叠加上更加认同“国潮”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消费创业公司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搭建一只成建制的消费团队,似乎是当务之急。2014年,曾在华平任职多年的曹伟加入高瓴担任合伙人,负责整个消费团队;曾任百度和高管的沈皓瑜2017年加入高瓴担任合伙人,负责消费的海外投资;曾在凯雷等机构工作多年的何正均,也于2019年加入高瓴,担任董事总经理。

摆在这些资深投资人面前的问题是:搭建一个四处看项目的团队容易,建立一个有“完整方案”的团队则不简单,投什么?怎么投?同行的模式值得参考吗?

伏笔早已埋下。在最早的和蓝月亮两个案例身上就能看到高瓴的特行独立:传统一级市场的模式,张磊并不感兴趣。对于京东,高瓴推动刘强东建设耗金巨大的物流体系;对于蓝月亮,张磊说服罗秋平进军暂时会亏损的洗衣液领域。这让习惯于扮演财务投资人角色的机构感到迷惑。

这种“离经叛道”,也无法被传统价值投资者所理解。事实上,一级市场的人其实极少谈论价值投资,原因就是其束缚、条框太多。护城河理论也好,安全边际也好,这些静态的价值投资框架理论没有办法“适应”变化迅速的一级市场,而在张磊之前,也没有人试图让它去“适应”。

在这种背景下,高瓴要么扔掉包袱,在一级市场上闷声发财;要么追本溯源,对价值投资理念进行迭代。张磊选择了后者。

从事后的角度回顾,这是时代的要求。2010年之后,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在工业化、城镇化狂飙的同时,中国也经历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革命,科技和商业创新不断涌现。显然,那种“言必称茅台”式的教条投资,即使在二级市场大放异彩,也会显得离时代脉搏很远。

迭代价值投资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2010年底,张磊在内部提出了“做时间的朋友”这一原则,为之后“长期主义”的提法埋下伏笔。而针对传统的“护城河理论”,张磊也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释: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不断创新,不断疯狂创造价值。

这句“正确”到令人无法反驳的话,其实远远不够。护城河(Moat)理论直接来自于巴菲特,后面需要跟着一系列“标准化”的定义,比如晨星公司的帕特·多尔西(Pat Dorsey)作为研究巴菲特的专家,就曾总结出四种“护城河”形态: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经济和成本优势,被广泛引用。

因此,张磊在迭代价值投资理论的同时,必须给受众们一个明确的阐述: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不断疯狂创造价值”?

高瓴的答案是一个包含四个要素的框架:人、环境、生意和组织——这是审视一门生意的四个维度,它来自于高瓴长期研究成功企业得到的洞察:成功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卓越的企业总是源于创始人、组织基因、生意模式和大环境之间的匹配。这是一种基于“共振”的lollapalooza效应——“人创造着生意,环境塑造着生意,组织驱动着生意”,四个因素相互匹配,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高瓴是否每一次投资,都会使用“人、环境、生意和组织”的框架?对于这个问题,投了喜茶和蜜雪冰城等项目的董事总经理何正均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的,每一次,我们每次都会从这四个方面来审视,而且我们投了以后,也会主动帮助公司去分析这四个方面,增强这四个方面。”

不过跟高瓴其他受访者一样,何正均也在不断强调这套体系不能一味简单套用,因为各个因素在不同项目中的权重不同,“有可能环境不好,但公司生意的效率最高,团队的组织能力搭建起来,这种也可以投,环境不好不代表不能投”。其原则,是要在具体项目中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018年高瓴对完美日记的投资,就是一种“”叠加“人、环境、生意和组织匹配”的经典案例。

这个项目是戴粤湘推动负责。她跟完美日记创始人黄锦峰只聊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决定投资。但其实在之前,高瓴消费团队对美妆领域已经做了长期研究——从KA、CS、线上等渠道,到韩束、百雀羚、相宜本草这些品牌。这些研究帮高瓴积累起了核心洞察,也给了他们敏锐感受行业变化的能力。

而在2018年前后,美妆赛道的“环境”出现了重要的变化:上下游供应链成熟(为代工奠定了基础)、新一代消费者对国货认可(为国产品牌崛起创造可能)、互联网“水电煤”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品牌可以直接跟消费者沟通)——参照历史,这些“生态设施”的变化极有可能催化出一个崭新的品牌。

创造一个新的消费品牌显然是一门好“生意”,那么剩下的工作,就是需要找到跟新的“环境”和好的“生意”相匹配的“人”和“组织”。对于“人”的特质,张磊在《价值》中这样讲:看人,就是看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看他的内心操守和价值追求,看他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理解与投资人是否一致。

换句话说:高瓴喜欢对商业模式的洞察跟高瓴相一致的那类人。而对于完美日记这个case,戴粤湘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评价道[2]:“我们发现David(黄锦峰)思考行业模式、机会和生意模式的视角都是非常创新、同时是非常长期主义的……他的想法和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是很契合的。

因此,全部的投资过程可以提炼成一段话:长期研究和跟踪美妆赛道,复盘历史,获取对行业本质的洞察,在“环境”产生新变化时敏锐发现,思考最佳的“生意”模式,然后在限定的“环境”和“生意”框架下,寻找最匹配的“人”和“组织”——通过走访大量创业者和项目,黄锦峰和他的完美日记就是成果之一。

从“”的实践,到“真正的护城河”的重新定义,再到“环境、生意、人和组织匹配”这一投资生态模型的提出,高瓴大胆地迭代了价值投资的部分内容,并在理念层面完成了一次闭环。不过,这个新的闭环仍然只停留在“发现价值”之上,高瓴最终抵达的终点,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创造价值。

两个字的差异,将意味着高瓴的惊险一跃。

不妨先来思考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假如作为“投资公司”的高瓴,遇到作为“创业公司”的高瓴,会如何分析对方的“生意”和“环境”?

很显然按照高瓴的方法,“价值投资”的演化历史是必须要首先厘清的。这个理念源自两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 Dodd),并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被系统性的总结,主要提倡用“低于清算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

在50年代,价值投资的接力棒交到了巴菲特手里。在初期,他仍然延续了老师格雷厄姆“捡烟蒂”的方法,“用便宜的价格购买一般的公司”。但在认识查理·芒格之后,巴菲特转变思路,开始寻求“用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的公司”,而如何定义“优秀的公司”,又引入了“护城河”和“内在价值”等概念。

至此,价值投资流派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创新和变革,也是唯一的一次。而如果把“价值投资”当成一门“生意”回过头来审视,格雷厄姆式价投和巴菲特式价投,都是适应当时“环境”“生意”模式——前者适应了大萧条后“遍地是烟蒂”的环境,后者适应了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的环境。

所以兼具“投资公司”和“创业公司”双重身份的高瓴,一定会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生意”该如何调整?

对于价值投资这门生意,“环境”的变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随着科技和创新的井喷涌现,那些既创造了巨大社会价值,又贡献丰厚财务回报的卓越企业,大多数都无法用传统价值投资框架来套用——高瓴对“护城河理论”的迭代并非“独家”,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在做,比如李录,比如段永平。

如果只从赚钱的角度来看,传统价值投资的方法其实已经足够,高瓴在二级消费领域的投资就足以证明:他们在2014年抄底,2015年重仓,2017年买入,2019年投资、2020年重仓……这些公司都是价值投资框架下的好公司,也给高瓴带来丰厚的收益。

但在高瓴进入一级市场后,感受到了更多变化:一方面是新公司大量涌现,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管理、组织、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传统企业出现被科技创新“激活”和“再造”的机会。面对环境变化,传统企业转型乏力,新兴创业者则缺少经验,纯价值挖掘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如何来匹配这种变化后的“环境”,早期高瓴并没有扯旗呼喊,而是暗中沿着两条路线来进发:一是不断积累“募投管退”中“管”的能力,最终形成体系化的“赋能”中台,同时帮新兴企业和传统企业解决问题(哑铃战略);二是在某些找不到“环境-人-生意-组织”匹配的领域,亲自入局,主动创造匹配。

第一条路线的的里程碑事件,是2017年百丽国际惊天动地的531亿Buyout;第二条路线的经典案例,是新瑞鹏(宠物医院)和高济医疗(零售药房)的诞生。

我们先谈第一条路线。高瓴最开始的初心很简单:把“融投管退”中“管”的环节加强一下。在一级市场资历很深的曹伟认为:“(很多人)觉得我每个月跟企业要3张报表,一年去开4次董事会,盯着年度预算,搞搞公司治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叫管,但是在今天的环境里面远远不够。”

为何很多投资机构对这个环节并不热衷,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尺度”问题,另一方面是“能力”问题,尤其是后者。投资机构如果无法做到深刻理解商业本质,对被投企业的“赋能”很容易扭曲成“指手画脚”;而如果没能提炼一套赋能企业的“工具箱”,则提出的建议很多时候都是在“帮倒忙”。

因此即使高瓴再自信,也要对“赋能”这件事保持谨慎。因此在进入一级市场的前几年,很少听到高瓴“赋能”企业成长的消息,但随着投资企业变多,高瓴逐渐总结出了一些企业成长过程中共性的痛点,迭代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将其模块化、产品化,沉淀在高瓴内部投后团队中。

而2017年10月高瓴私有化百丽这个super deal,成为高瓴投后赋能“体系化”和“中台化”的起点,一套“前端业务驱动的中台模式”基本成型。

首先,高瓴建设了一个服务于公司所有部门的中台“投后价值创造”体系,其中包括7个团队管理运营团队、财务团队、IT大数据团队、并购资本团队、法律合规团队、人力资源团队、市场品牌团队等。比如帮助进行智能门店选址,就是由IT大数据团队相关人员负责。

同时,高瓴为了保障响应速度,还在各前台业务部门设置了“随军保障部队”。比如消费团队就有一个10人左右投后管理部门,这个部门专注消费赛道,主要提供精益管理、门店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等投后服务。如果说把高瓴的投后比作医院的话,这个部门就有点像消费企业的专科医生。

更进一步,高瓴把赋能的需求分为了三类:日常赋能、专项赋能、长期赋能。日常赋能主要指定期帮企业做全面“体检”,以月或季度为单位;专项赋能则一种更加深入和定制化,主要解决企业的突发急症,通常不超过18个月;而长期赋能则是指跟企业一起来做某些中长期能力的建设。

赋能的对象则是“哑铃战略”的两端:一端是像百丽、公牛这种传统企业,另外一端则是像、完美日记这样的新兴企业。前者实力雄厚,但需要数字化改善甚至再造业务;后者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快速实现0到1的崛起,但在管理、运营、供应链甚至基础研发等领域都需要补课。

无论是哪种赋能,“科技”都在里面占据核心位置。例如在这个项目中,高瓴的IT大数据团队帮助企业建立了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系统,能够精确回溯产品销量变化的真实原因,进而提升库存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建立,就可以不断复制给其他零售被投企业。

而百丽项目几乎是“高瓴模式”的集大成者:凭借“”在零售行业积累的深刻洞察,高瓴曾经在2008年的底部坚定抄底过百丽。而到了零售环境已经沧海桑田的2017年,高瓴私有化了这家跟踪了10年的公司,用“科技赋能消费”的理念推动百丽转型,帮助它的“生意”更加匹配它的“环境”。

投资圈内将高瓴整套“前端业务驱动的中台”赋能体系,视作是高瓴在内部孵化了一个成本特别高、但是实战性特别强的in-house咨询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体系并非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设计出来的,而是整个高瓴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通过bottom-up(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

而第二条路线——主动创造价值——则更需要top-down(自上而下)的视野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野心。

张磊曾经讲透过这个路径:“如果理解的结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我们就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如果没有这样的公司,我们就寻找私人市场,如果没有私人市场;我们就自己孵化。”换句话说,高瓴用“”来寻找洞察,用“人-环境-生意-组织匹配”来构建方案——必要时它会自己来做。

如果中台赋能只是沿着“募投管退”这条线的加速奔跑,直接入局打造“匹配”就是在“金融”和“实业”之间的天堑上奋力一跃。这种跨越需要极强的耐心和自信,比如高瓴用3年多的时间亲力亲为,整合出一家700家宠物医院的庞大实体,并跟对手瑞鹏合并成行业龙头新瑞鹏。

这种已属实业范畴的大开大阖,震撼了整个业界。但在张磊看来,这种亲自下场的“控股型投资”显然并不是以赚钱为单一导向(这种钱赚得也很慢,甚至不赚钱),它和第一条路线(中台赋能)合并在一起,都是为了“创造价值”,这是一种既延续了价值投资的内核,也更加匹配当前“环境”的模式。

而到这里,高瓴终于完成了对传统价值投资框架的所有更新:从“”,到对有价值企业的定义(“真正的护城河”),再到“环境、生意、人和组织的匹配”投资生态体系,最终叠加“创造价值”的两条路线,一个更适应当前环境的理念和模式终于跃出海面。张磊把它们统称为“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

这是高瓴这15年真正的演化轨迹。那些万千喧闹的融资、上市、浮盈、并购等头条新闻背后,藏着一条“高瓴之所以是高瓴”的隐秘路径。

至于演化的驱动力,可以用开头的问题来回答:作为“创业公司”的高瓴,会按照“环境-生意-人和组织”的四个维度来审视自己,当环境出现变化,它定会调整投资这门生意的模式——既包括理念的“道”,也包括策略的“术”,把它们做到与环境、组织、人相匹配,必然会“疯狂的创造价值”。

当然,驱动力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它藏在《左传》的一句话里:“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沿着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路线对“价值投资”的继承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儒家哲学里的“立言”,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名字必定会写在价值投资的教科书里。

让价值投资在中国发生第二次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升级,这才是我在张磊身上看到的最大野心。在这个面前,谈其他的恐怕都太俗。

对高瓴内部的调研中,无论访谈的对象是合伙人还是普通员工,谈起公司文化他们都会频繁地提起一次词:“抗折腾”

这很奇怪,因为投资机构几乎是全世界最不喜欢“折腾”的一类公司。在我调研过的数十家机构里,组织架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公司比比皆是。最极端的“榜样”当属Berkshire Hathaway,其位于奥马哈的总部长期只有25名左右的员工,以至于每年圣诞节拍集体照都是一个模样。

但高瓴却不同,它折腾的幅度和频率远高于一般机构。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笔者采访对象中的接近一半都有过长期轮岗经历——戴粤湘曾在宠物平台做了两年管理,跟她同样看早期项目的VP沈哲懿在2018年被派驻到百丽,另一位VP程楷则在跟永辉的合资公司“彩食鲜”里担任过CFO。

这种经历给高瓴人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戴粤湘回忆时认为这段经历“很痛苦,但收获很大”,而在做过两年被投企业CFO的程楷眼里,岗位轮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瓴在“用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去培养投资人,希望他们把(投资的)十八般武艺都能掌握大部分,并拥有自己的长板。”

这是“自我匹配”的延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高瓴不仅需要调整投资这门“生意”的模式,也需要调整“人”和“组织”。

张磊对组织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在《价值》中,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来讲如何构建卓越组织,而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演讲中,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讲了这样一句话[3]:组织决定战略,而非战略决定组织。因此在高瓴看来,只有把内部架构调整到跟“”和“创造价值”相匹配,才能实现“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战略。这是高瓴一切“折腾”的出发点。

以消费投资团队为例,其经过多次调整后,形成了当前的状态:在消费领域负责人曹伟的统一调配下,团队里既有主要看中后期PE阶段项目的,也有专门看早期VC阶段的;既有主要负责海外投资和并购的,也有一个专门做投后赋能的10人团队。同时,这些角色又常常相互支援甚至互换。

综合搭配的团队,会带来管理的困难,但高瓴显然不想用精确到小数后两位的KPI来做管理。在采访中曹伟拿考核为例,他认为如果把考核重点放在每年投多少个项目上,就必然会得到跟战略反向的结果,“即使老板再强调说咱们要把研究做好,以研究做导向,员工也会天天想着去投项目。”

企业文化反而在组织建设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成立的15年里,高瓴有两项企业文化的关键词被延续和坚持下来:一个是“学院派”,一个是“运动队”

比如在高瓴消费团队中,执行董事王尊负责海外项目的并购,他在2019年主导了对威士忌老牌企业罗曼湖集团的并购,并购依据是团队对全球酒类消费的长期研究,而后续推动罗曼湖集团跟江小白的合作,又需要跟团队的其他同事密切配合。这是对“运动队”文化的一种典型诠释。

关于“学院派”风格,90后姑娘沈哲懿深有体会。沈哲懿2016年加入高瓴,专注在消费领域的早期项目投资。曾经在Merrill Lynch做过投行的她之前颇为忌惮中国复杂的投资环境,但在加入高瓴之后,她发现了不一样,“大家真正是比较像学术机构一样的,然后对自己很诚实。”

这种“学院派”也是高瓴的基因。2005年高瓴创业时只有包括张磊在内的5个人,在跟朋友借来的办公室里,他们特意修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年鉴和专业书籍,5个人边学边干,每逢看到书本上的招招式式、有什么新想法就开诚布公地分享,为高瓴种下了“”的公司基因。

“扁平化”是高瓴的另外一个关键词,对此在消费领域负责海外投资的沈皓瑜感触最深。

沈皓瑜在担任高管时便带团队来高瓴做过几次workshop(研讨会),对高瓴相对熟悉,当时主要印象是“高瓴研究做的特别好,非常有洞察”。但在加入到高瓴后,他感到最惊讶的地方就是“在外界看来高瓴管这么大的AUM,但跟别人想象不一样的是,高瓴还是一个非常小的组织”。

这种体验跟他在管理十几万人,恰好是两个极端。由于负责海外投资,沈皓瑜平时常驻在美国,但他“对消费组的每个同事都很了解,每天互动非常多”。因此他觉得尽管高瓴在外界看来规模大deal多,但其实“高瓴是一个很扁平的组织,普通员工到张总那里也没有几个层级。”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学院派”、“扁平化”和“运动队”这些特性,无论是先天养成还是后天调校,都是为了让高瓴的“组织”匹配高瓴的“生意”。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精确描述高瓴的组织意义不大,因为可能过不了一段时间,它就会再次迎来剧烈的调整和变化。今天的高瓴和五年前的高瓴不同,五年后的高瓴和今天的高瓴也必然不同。用曹伟的话说就是:“快速发展的企业组织相对于环境和业务永远是滞后的,必须持续迭代。”

因此,无论是对价值投资的“迭代”,还是对组织架构的“折腾”,都是为了让投资的“环境、生意、人和组织”更加匹配——只有把高瓴看成一家“创业公司”,才能理解这些迭代和折腾。关于高瓴的所有秘密,都能在张磊那句听起来很鸡汤的话里找到答案:“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

因此,高瓴不是一家资本集团,而是一家创业集团。甚至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作为“投资公司”的高瓴,遇到作为“创业公司”的高瓴,高瓴一定会投资高瓴。

在走进位于朝阳区的高瓴北京office前,我跟其他人一样,对这家公司到底长啥样感到无比好奇。

外界也一直对高瓴这座大厦的内部充满想象:有人觉得它可能是一处藏经阁,遍地是投资秘笈和“扫地僧”式的研究员;有人觉得它可能是一座宫殿,里面充满森严的等级和紧张的空气;也有人觉得它可能像曼哈顿Park Avenue上的投行,里面都是西装革履的投资精英和浓郁的钞票味儿。

这种想象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大都能在底色中找到相同的元素。但高瓴太特殊了,与众不同的策略、大开大阖的风格,惊人的财富回报……都对它的解读带来噪音和干扰。而未来持续迭代的高瓴,会不会带来更多的迷雾?人们在未来会如何看待它?

迷雾的根源,是没有搞清高瓴这个物种的属性。如果沿着它的演化路线,我们就能发现:审视、理解、解读高瓴,存在着三个明显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到达的是高瓴的感知层,熟知“时间的朋友”、“长期主义”等这些高瓴对外输出的概念,但对其在高瓴框架中的位置并不了解,对《价值》一书的认识停留在各种金句,要么容易陷入对高瓴的无脑崇拜,要么容易被各类“阴谋论”所捕获,大多数围观群众和大众媒体,都在这一层。

第二个层次,到达的是高瓴的理念层,会用审视一家投资公司的角度去理解高瓴,明白高瓴对价值投资的“迭代”和“更新”路径,知道“”、“环境、生意、人和组织匹配”和“创造价值”,对“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背后动机感到困惑,惊叹高瓴的规模和成就,但也喜欢放大审视高瓴的交易细节。

第三个层次,达到的是高瓴的内核层,会用理解一家创业公司的层面去理解高瓴,明白了高瓴本质上是一家把投资作为生意的创业公司,它会用自己提出的“环境、生意、人、组织匹配”的理念来反向审视自己,在进入新的“市场”后迅速调整自己的模式和组织,把自己变成一家颇为套娃的状态:

这是一家通过发现、帮助、培育疯狂创造价值的公司,来疯狂创造价值的创业公司。

在《价值》里,张磊说了这样一段话[1]:“在实践中,中国不乏世界级的创业者,他们能够在瞬息万变中洞察趋势、了解人性。他们理解、适应并推动现实,选择创业的时点、方向,集合运转生意的组成要素,设计驱动生意的组织模式,提升运营效率,甚至改变生意的属性。”

这里面的“创业者”,指的是那些高瓴要去寻找的中国企业家,但指的又何尝不是高瓴自己呢?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队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