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天安城门图片门为什么要叫1900年天安城门图片门

摘要 尊敬的客户您好,天安门以前叫承天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尊敬的客户您好,天安门以前叫承天门。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年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启钤启动改造旧都城计划。拆除天安门前千步廊、修筑沥青路、瓮城等,原本封闭的宫廷广场变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开放空间,威严、神秘的皇权被消解。正因为朱启钤对天安门广场进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门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广场。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摘要】:天安门以前就叫这个名字吗北京天安门最初的名称是承天门。天安门是明永乐十五年建,当时叫承天门,当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字。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

北京天安门最初的名称是承天门。

天安门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当时叫承天门,当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意是“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显示了皇族的尊贵。它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有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歇山式屋顶,东西宽九间,南北径直深五间,象征着皇权的“九五之尊”。门前流淌的金水河犹如玉带一般,其上飞架起七座精汉白玉桥,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

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

据考证,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直译为“天安之门”。1911年,推翻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字。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开放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竞相登楼畅游。

}

你也许不知道:天安门一开始并不叫天安门,而是“承天门”。关于天安门广场的一些小故事,你应该知道。

现在才知道天安门一开始并不叫天安门,并且关于天安门广场还有这么多小故事,是不是太out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00年天安城门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