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第一次国庆节是哪一天年

来源:整理 时间: 14:16:51 编辑:教育管理

1,国庆节的来历 要详细点的

国庆节来历新中国的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所以在每年的10月1日要全国放假,以示祝贺,所以就将那一天称为国庆节。

3,十月一放假七天的由来

因为十月一是国庆节呀,而且是国家明文规定放假的,,
哥们你是中国人么??? 国庆都不知道! 10月1!
天哪,你是哪国人啊,问这个问题,不要吓我啊 10月1日 你不放假吗这天

5,2021年是第几个国庆节

第72个2021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是在1949年的10月1日,所以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72个国庆节。10月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即国庆节,无论是还在上学的人,已经上班的人,都是会十分期待国庆节的到来的,毕竟这个节日有七天的假期的,是一个放轻松的节日,随着国庆节的到来,2021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是在1949年的10月1日,所以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72个国庆节。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 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这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6,国庆手抄报的资料写

Day)是由一个国家制定并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中国的日期为每年公历的10月1日。国庆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可以写国庆节的由来、国庆节日意义、节日活动等内容。国庆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可以写以下几个内容:1、国庆节的由来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2、国庆节日意义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3、节日活动每逢五、十周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

7,国庆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节日由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二、节日意义1、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2、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3、基本特征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那么离2021年国庆节还有几天?国庆节是哪一年成立的?下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离2021年国庆节还有几天?

国庆节作为法定节日,是在每年阳历的10月1日,在2021年则是阴历的八月二十五,星期五
国庆一词在最早我国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文学家陆机在文中记载到“国庆独飨其利”。国庆即国家喜庆之事,而对于封建时代来说,称的上是国家喜庆之事的,无外乎也就是皇帝的登基、诞辰,所以那时也就将皇帝的生辰日,或者登基日称之为“国庆”。建国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商讨通过了协议,决定将新中国成立之日,也就是每年的10月1号作为国庆节。
在确定这一节日后,几十年间国庆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过多次改变。在年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大型的庆典活动和阅兵;而在年间,为了响应勤俭建国的方针,每年都只是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但并不阅兵。年间,则是通过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来庆祝国庆节。在往后,每年则都采用不同的形式庆祝国庆节。
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每逢五年或逢十年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1999年起国庆节是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国庆的法定休假时间为3天,再将前后两个周末调整为一起休假共计7天;中国大陆海外机构及企业则为3-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日。
截至2014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节假日安排的通知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8日(星期日)、10月11日(星期六)上班。 
2021年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

在中国,10月1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举国欢庆新中国的生日,全民放假一周。其实,早在1949年的9月21日,毛主席就宣布新中国诞生了,那么为啥将10月1日作为国庆日?

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让中国有了新起色。

1949年1月,西柏坡。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决定一定要召开除了反动派代表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共同纲领。

当年3月,党中央要移驻北平。9月21日,中国召开了政协第一届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做了发言,他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应该说,在9月21日,新中国就正是宣布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那么,为什么会将10月1日定为国庆日呢?其实,这事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关。在会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中国有个习惯,喜欢将好日子定在1号。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 。【参考资料:《为什么十月一号是国庆?》、《西柏坡会议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霸气地对外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此话一出,全国人民沸腾了,西方国家恼羞成怒了。
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联合起来对我国实行全面制裁。那阵仗,即使放到70多年后的今天,也是顶格标准。
为了制裁中国,美国联合其他西方14个国家,成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
这个组织的重要职责,就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进口商品管制,特别是对中国禁运的货物,达到了2100种,占当时国际贸易商品的种类的50%以上。
这些商品中,除了国防、工业、生产建设中使用的兵器、机器设备、石油、橡胶等,就连泳衣也被列入了禁运清单。
在“巴统”的管制下,新中国的建设举步维艰,天津、上海、广州三大口岸的进口商品价格成倍增长,化工原料等物资的价格更是上涨了五倍之多。
就这么离谱的价格,还不一定有货。
因为没有石油,公交车就没法运行,一些城市又把已经淘汰的木炭汽车找了出来,用来拉人拉货。
可这种木炭汽车不但费劲,还费人,走到上坡时,还要乘客下来推一把;走到一段路,就得下车加点炭火。
而火车、工厂等更不用说,直接因为缺乏零部件而停摆。
由于青霉素等一些药品的断供,使得脑膜炎、肺炎等疾病在农村地区肆虐,农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由于战场上所需的汽车、纱布、药物等都属于所谓的“禁运物资”,战士们受伤后连酒精都没有,伤员们为了不影响士气,用牙根紧咬着被子,也不发出一声呻吟……
除了进品受限,出口商品也一样不能幸免于难。
仅1951年,全国就有1亿美元的商品滞销,只能自己消化,而当时的全国人均收入只有16美元。
他们还把手伸到了我国的海外资产上,强行“冻结”了4182万美元的资金,扣留了335万美元的物资,还截获船只,造成损失高达1174万美元。
这些,还只是国有资产的损失,私人企业的损失还没统计进去。
“巴统”以为这种360度无死角式的制裁,新中国撑不了多久,就会向他们低头。可是,他们太低估中国人的志气和勇气了。
首先是对列强实行反制裁:我国将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建立的工厂、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其次,我国收回存在中立国的外汇,全部换成紧缺物资,免得夜长梦多。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领导人对“巴统”这些国家的精准把脉。
这个“巴统”,并不是铁板一块,各自心里都打着小算盘。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只要有钱赚,就有人不怕风险。
况且,咱大中国可不缺特产,像丝绸、茶叶、有色金属等,在外国人眼里,都是稀罕物。当时,通过一些愿意做交易的西方商人,我们把这些商品通过“以物易物+第三国中转”的方式,换取了一些我们急需的进口物资。
而且,一些港澳的爱国商人,也利用殖民地的特殊地位,冒着生命危险,将朝鲜战场上所需的药物、橡胶等,偷偷运到一线之隔的内地。
可无论是西方商人,还是港澳同胞,经他们之手运进来的物资,对于新中国来说,还是太不够了。
这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3亿美元的贷款,派技术专家来帮助我们启动150多个工业项目的建设,还协助我们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
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国的石油等战略资源,以及机械设备等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也大幅提升,占到了出口总额的80%,完全替代了之前西方阵营的份额。
至此,“巴统”计划已经名存实亡。
1957年,英国首先宣布放宽对我国的禁运,其他欧洲各国也紧随其后。
上世纪60年代,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国家,只剩下美国这个光杆司令了。
当然了,苏联对我们的援助也不是做慈善,该还的货物、贷款一分都不能少。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当时国家提出了“内销服从外销”的口号,只要外国需要,国内就优先供给。
正所谓:养猪的,吃不上猪肉;种茶的,品不上好茶……
全国人民上下齐心,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是为了早一天能实现现代化。
大国崛起,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在西方的威逼利诱和国家的尊严之间,我们的领导人义无顾地选择了后者,他们以不屈的灵魂、钢铁般的意志,实现了神话般的翻转,这才让我们今天 可以顶天立地屹立于世界东方。
致敬前辈,吾辈更当自强。

《千年贸易战争史》彭波、施诚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国庆节是哪一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