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官服图案级别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封建时代生产力有限,社会等级森严,老百姓们在平时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我们大概率是要处在家庭破产边缘的。家里人口众多难以养活,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把自己或者孩子送入宫中当太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丢失了尊严,身体上也会有残缺,但至少能够保住性命。

人在某些方面缺失了,就会从其他地方获取尊严和自信,这一点在太监群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史书还是影视剧里,权倾朝野、大肆敛财的太监可不在少数。

这个时候很多朋友就有疑问了,太监有工资吗?他弄的钱又花到哪里呢?

1、清朝太监的等级划分

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距离现在最近的清朝来寻找一些端倪,清朝但凡是太监就会有俸禄,这里的俸禄不仅仅是工资,还包括一些生活的必需品等,总之就是一个太监的整体待遇。

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里面也会有三六九等,也有不同级别的太监待遇是不一样的,抛去身份地位不说,富有的太监可一点不次于普通的满清贵族,穷的太监那就悲惨到没边了,所以太监的贫富不能一概而论。

清朝是封建皇权的鼎盛时期,国家机构十分繁杂,太监相关的机构亦是如此,比如在敬事房里的太监职责就是管理宫内太监的升降、调补和巡查宫内各处大门的关启、检验关防等,是管理太监的主要部门。

还有就是奏事处的太监,他们负责替皇帝跑腿宣旨,接送奏折,御书房的太监负责保存古书字画,打扫处的太监负责清洁工作等等,反正就是各门、各殿、各种事务,都有专制的太监来进行打理负责。

顺治帝前太监没有品级,康熙61年太监有了官衔和品级,

雍正元年规定总管内务府为三品、敬事房大总管为四品、副总管为六品、随传处首领太监为七品、各宫殿和各处首领太监均为八品,

此后清朝都是这个惯例,我一直到晚清李莲英出现才有了二品太监,打破这个规矩。图片:清朝穷困潦倒的太监剧照

清代太监的收入包含月例、月米、公费钱、恩加银这四个部分,按照品级的不同,最终拿到手的工资也不一样,比如四品顶级太监每个月的银有8两,月米8斗,公费制钱1贯300。

以此类推,到了八品太监那里月银还有3两,米3斗以及公费制钱700。这些是有品级的太监,在北京城里还有大量没有官衔品级的太监存在,他们的工资是按照其他三个等级去划分的,

我们其中最低的只有月银2两,米2斗和制钱600,非常少。

除了工资之外,太监们的收入中占大头的是奖金,也就是各种节赏、寿赏等名目获得的钱。节赏每年3次,每一次总管太监有银300两、绸缎200尺;首领太监银100两、绸缎200尺;

以此类推到无品级的小太监只有赏银,三个等级分别为10两、6两和4两。

寿赏中数目和节赏是一样的,一年有5次,遇到皇帝大婚之类的重大典礼,还有“特赏”,我这些可都比工资来得舒服。

当然了,有些特殊位置的太监还有一定的灰色收入,我我比如晚清时候李鸿章等一级的大臣想要维持内廷中的关系,我都会托人给说得上话的太监送礼,这种收入自然不会少。图片:给太监送礼剧照

二、这多么钱太监干啥花?

大家都觉得太监都住在皇宫中,也有专门的“工作餐”,虽然条件不一定都好,但是至少食宿免费,那他们还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呢?

我其实对于手头上的钱,不管是大太监还是小太监往往都会积攒起来养老,

我给自己虽然不愁吃喝,但是家里人不一定富裕,除了接济一下家人,还会在老家置办一些土地房产,我等以后退休了过继个儿子给自己养老送终,这应该是太监们想得最多的事情。

大多数的太监在年老体弱之后都会被遣散出皇宫,此时基本已经没了劳动能力,穷也富全都在自己了。清代的太监往往会选择到寺庙、道观一类的地方栖身,而想办到这一点,前提就是得拿出一定的费用了。

为了解决出宫后的生活问题,有一些太监还会合伙购买山林、土地、果园,租出去赚取收益,以后用来养老。我对于占到大多数的底层普通太监来说,辛辛苦苦一辈子,出宫的时候攒下的钱可以在郊区购置一套有6间大小的房子,用来养老也算可以了。图片:太监养老剧照

在皇宫中当差的青壮年太监,自己的收入一般都是用来“拜师学艺”或者打点宫内的各种关系。所谓“拜师学艺”,自然也不是说太监有什么才艺和技能,而且是形成一种上下的师徒关系,也就相当于入了某一伙,更有利于自己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收入。

有另外,太监这个群体,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民间百姓眼里似乎都不太那么正面,除了身体上的缺陷之外,也有更多的是太监中的确云集了三教九流,

不少小太监会把自己的积蓄花在饮酒、赌博等恶习上,这是一般也是结局最为悲惨的一类太监。

我上面说的这些往往都是等级比较低的太监,到了总管太监那个级别,我手里的财富那是一般官吏比不上的。他们会委托亲信到各地繁华地段购置土地、房屋、商铺等不动产。

比如大太监李莲英就在自己老家购买了多达36顷土地,还“娶妻纳妾”十分潇洒,而且后继的小德张在离开皇宫后也有了4个老婆,还置办了当铺、布庄等等产业。图片:太监娶妻剧照

综上所述,太监也是一个等级森严,充满了封建老旧思维的群体,他们的收入足可以养活自己和一家人,声名显赫后可以,更是可以呼风唤雨。

}

1、明朝东厂有没有女子?他们的服饰是怎麼样的??

东厂的最大的头是宦官,
除了都主是宦官外都是正常人...

2、明朝太监官服上有补子吗?如果有,是文官补子还是武馆补子?或者有自己的花纹?注意,是明朝的太监。

普通太监没有补子,只有兼任了东西厂,秉笔之类官员时有补子,秉笔是文官补子,东西厂是武将补子

3、明朝西厂督公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明朝西厂督公抄上朝之时穿的衣服叫袭:斗牛服,明朝的一种官服,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蟒服: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
斗牛服: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
飞鱼服: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

4、明代太子居住在哪里,具体描述下太子的服饰是什么,太子的宫女太监人数是多少?

哪个太子明朝太子不下10个 而且每个太子的服饰宫女太监人数、住在哪里都不一样 南京 太子殿

5、明朝的有没有西厂?太监的衣服是不是也扔给浣衣局洗?

你好哦 ? 西厂,全称西缉事厂,是明朝厂卫之一,西厂是明朝除了锦衣卫、东厂及内行厂之中一个专有的特务机构,他们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管辖

6、古代太监应穿什么色的衣服呢?

宦官的衣服颜色有灰色、蓝色、红色、茶色、驼色五种,春天是蓝灰色,夏天是茶驼色,秋天和冬天是蓝灰色,生日穿红紫色,忌讳青紫色。 得到官吏位阶的宦官都戴着各种帽子:二品是红帽,三品是蓝色,四品是深蓝,五品是白色,六品是灰色

清朝时,吸取了前朝教训,官宦制度大有收敛,按等级分为: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小太监之分。 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首领、大师 父、师父、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级别高,待遇高,服饰更鲜艳。 (7)明朝太监服饰扩展资料: 基本介绍: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巡、元官署以其为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 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古代宫廷里受过宫刑的寺人便是宦官。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在明朝,宫廷有外三监,分别是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钦天监是管理气象天气的部门,上林苑监是管理畜牧种植的部门。 除外三监外,有内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司设监,御马监,尚膳监,御用监,直殿监,印绶监,尚衣监,都知监,神宫监,尚宝监,这内十二监都是有宦官管理。 所谓监就相当于宦官的部门和职责,十二监总领事叫做提督太监,十二监里掌管事物的宦官才叫太监,太监位居四品。十二监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像冯保,刘瑾,魏忠贤都是司礼监。 太监旧称宦官,而“宦”,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因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太监,于京中也称宦官、公公、寺人、内官、内侍、中官、中贵人,是指古代宫廷中替皇室服务并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 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宦官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京中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中国京城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

8、明朝太监品级有哪些?

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

1、司礼监,官署名,明置。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2、内官监主要掌管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以及米盐库、营运库、皇坛库。国家营造的宫室陵墓,器用冰窖等都由其负责。

3、司设监专责管理卤簿、仪仗、雨具、大伞等,设掌印太监一员。司设监事繁且杂,又无实权。清初废司设监。

4、尚宝监,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监之一,有掌印监主管,下设佥书、掌司等员。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清顺治时十三衙门亦有尚宝监,旋改司,康熙即位后裁撤。

5、印绶监明宦官官署名。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主管,下设佥书、掌司等员。掌古今通集库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

9、明朝皇帝身边太监穿什么

  •   自从这些地方被发现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一个谜。但我们或许可以分离其中一些古迹,古迹的精密程度是现代工程师和建筑师无法复制。我们最喜欢的毫无疑问是普玛彭古遗迹,蒂亚瓦纳科遗址和特奥蒂瓦坎古城,三个古代外星人的栖息地。  这三个雄伟的建筑,在科学家之间颇有争议。他在各方面都违背了我们对古人的理...

  • 原标题:至今无解!世界上匪夷所思的古迹遗址 1、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城马丘比丘古城被称为空中城市的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尾部,是南美最大的一家帝国遗址。这座石头结构的存在,巧妙地利用山跟和地面凹凸,达到了资源与建筑的完美协调。 2、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 1.埃及胡夫金字塔2.中国万里长城3.秦始皇兵马俑4.巴比伦空中花园5.亚历山大港灯塔6.罗德岛太阳神巨像7.奥林匹亚宙斯巨像8.阿尔忒弥斯神庙9.摩索拉斯陵墓10.印度泰姬陵03世界十大科学家1.爱因斯坦2.牛顿3.爱迪生4.居里夫人5.霍金6.特斯拉7.诺贝尔8.达尔文9.伽利略10.高斯04世...

  •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家好。欢迎来到盾嗲猎奇。世界上有很多我们目前无法解释的谜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复活节岛的谜题,这个位于太平洋中的小岛到底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复活节岛石像按照通常的规律,文明的呈现是复合的整体。这意思是说,复活节岛上不应当仅仅只有这些巨石人像,而应当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

  • 近代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大量迷一般的人类化石、人造工具、人造建筑物等人类文明遗迹。这些文明遗迹遗留在地下、地面上、山上、山洞中、海底甚至天上,如2亿年前人类脚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埃及的大金字塔、玛雅文明、希腊文明、巨石建筑、月球起源的发现等等。通过现代科学方测定了它们的年代,结...

  • 这个太阳门是用一块完整的安山岩雕凿而成的,高近三米,宽达五米,重量至少在十吨以上。两侧有三排48副神秘的方形图纹,中间有一个飞神模样的浅浮雕像。离太阳门不远处有一个奇特的凹陷方形天井,长118米,宽112米。中间树立着三块雕凿精致的红砂岩石板。门楣上的装饰是一个人形神像,双手各持金刚鞭,或者也许是护...

  •   八大奇迹之一吉萨大金字塔    吉萨大金字塔是古老世纪的7大奇观之一,也是一个考古学奇迹。它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580年到2560年,它是埃及沙漠的三座金字塔中最大而且最悠久的。然而它如何建成已经困惑了人们上千年。考古学家参阅了极其有限的埃及建筑学记录,试图了解这些沉重的岩石如何挖掘、分割并运送...

  • 玻利维亚作为南美为数不多的内陆国家之一,除了有闻名世界的“上帝的镜子”——乌尤尼盐湖,原来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景点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云游这个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国家吧。永加斯路——死亡公路永加斯路位于南美玻利维亚中央政府所在地拉巴斯东北方的永加斯境内的山区公路。该路段全长69公里,由于摔落山谷的...

  • 世界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在这部史书中曾有许多古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古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古国的消失,大多数是知其轨迹的,很少一部分古国消失得非常神秘,有的甚至在一夜之间消失,曾经繁华的国度,随着太阳的升起变得无影无踪,这些古国都去了哪里?有的人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有的至今仍是千古之谜。亚特兰蒂斯古...

  • 历史遗迹有哪些  历史遗迹: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发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

}

摘要:请问大清皇宫里最多有多少人康乾盛世时,清朝皇宫大体上光宫女就三千多人。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皇宫侍卫也大约应该在3000人左右。再加上宦官等人,清朝宫人数应该在万人以上。清朝的皇宫侍卫主要分三个等级,即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其余的一般无缘接近皇帝。清朝卫戍紫禁城的侍卫称善扑营,创建于

今天常识百科网给各位朋友讲解下 皇宫有多少太监 的百科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大清皇宫里最多有多少人(明清皇宫有多少人)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大清皇宫里最多有多少人

康乾盛世时,清朝皇宫大体上光宫女就三千多人。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皇宫侍卫也大约应该在3000人左右。再加上宦官等人,清朝宫人数应该在万人以上。 清朝的皇宫侍卫主要分三个等级,即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其余的一般无缘接近皇帝。清朝卫戍紫禁城的侍卫称善扑营,创建于康熙年间,原是康熙皇帝选的布裤少年。 清朝侍卫每年从皇勋贵胄家族中选取年轻干练者,人数不定,大约应该在3000人左右。 扩展资料: 清朝皇宫72万多平方米。 皇宫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向两边延伸的,南北通透,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清皇宫

明清时期 皇宫中有多少宫女和太监啊?

宫女,明朝的时候很多。康熙他说他问过故明的太监,原来在明朝皇宫做太监的,清朝时候还在做太监。康熙说:明朝皇宫太监一万人,宫女十万人,因为供应饭食照顾不到,日有饿死者。现在一般的学术界认为这个太监说的数字可能大了一点,可能估计过多了一点,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明朝皇宫的宫女和太监是非常多的,大家看故宫地方很大,如果一万个太监,十万个宫女,里面住的房子大概很拥挤。清朝宫女减少了,减少到多少人呢?到康熙、乾隆的时候,大体上三千多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够不够三千六”,大体上三千多个宫女,后来逐渐减少。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这些宫女在伺候皇后、贵妃等等都有严格地规定,有配额。皇太后宫,宫女12人,皇后宫,宫女10人,皇贵妃,宫女10人,妃嫔,宫女8人,依次递降。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不只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只要有过后宫制度的国家之君主,他们所有的妾都可以广泛的被称做嫔妃,这样的代称之词比较常使用在东方国家。 扩展资料: 在民间传说中,谈到皇帝的家庭生活时,经常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或者说三千粉黛。总之,皇帝是妻妾众多。这些说法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皇帝是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表现在各个方面,对异性随心所欲的大量占有,就是这种权威的一种表现。为了满足皇帝无止境的私欲,同时也为了子嗣众多,便于挑选皇位的继承者,于是,一套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后妃制度就逐渐确立和健全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等级

清朝王爷府中有太监吗?

清朝王爷府中有太监。 一、清朝初期 清初宦官的整体数量一直保持在1000人左右,但各王府的旗下太监数量众多。因此,清廷也做出了很多的限制。康熙十四(1675)年规定:亲王府中可以使用太监25名,世子或郡王20名,贝子8名,入八分公6名,公主10名,郡主5名,县主4名,郡君及不入八分公3名,公、侯、伯和一品大臣2名,二品大臣1名。 这一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皇宫和王府太监的使用量较小,太监的征用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故而雍正朝以前宫中太监和旗下太监互不干涉,处在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之中。 二、清朝中期 乾隆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皇室宫苑空前扩大,宫中对太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按照当时的规定,宫中使用太监数量为3000名,但实际上宫中太监却从没有达到过这个数目,宫中太监严重不足。 因此,乾隆趁机以宫中太监数量不够为理由,强制性地要求各王公宗室大臣定期或不定期地无偿向宫中进献太监,规定每次亲王进太监8名,郡王6名,贝勒5名,贝子4名。仅乾隆四十六(1781)年十一月一次就从各私府挑选了154名旗下太监入宫。嘉庆十四(1809)年,嘉庆帝又以宫中太监实不敷使用为借口,让和硕礼亲王等27家进献了65名太监。此后王公大臣向宫中进献太监成为定例。 三、清朝后期 宦官制度较为稳定以后,嘉庆四(1799)年三月规定,以后亲王准用七品首领太监1名,太监40名;郡王准用八品首领1名,太监30名;贝勒准用太监20名;贝子10名;入八分公准用8名;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准用4名;公主、额附准用10名;公爵准用6名。不入八分公及二品以下官员全部不准私用太监。如果超过规定数额,就以违制论罪,从重处罚。 扩展资料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巡、元官署以其为主官者不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明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由阉人担任,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古代宫廷里受过宫刑的寺人便是宦官。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清初模仿明朝制度,设立十三衙门(明为“二十四衙门”)统管太监事务。顺治末期一度出现权监吴良辅,深为皇帝倚重。顺治皇帝驾崩后,孝庄太后裁撤十三衙门。故在康熙朝后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总管宦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 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监 (宦官另称)

皇宫中有哪些部门?都负责什么?

在唐代,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有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古代皇宫等级头衔包括太监

一、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 1.皇后 2.夫人 3.美人 4.良人 5.八子 6.七子 7.长使 8.少使 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 1.昭仪 2.婕妤 3.(女圣)娥 4.容华 5.美人 6.八子 7.充依 8.七子 9.良人 10.长使 11.少使 12.五官 13.顺常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 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二、明朝太监品级: 1.正一品:总管公公 2.从一品:御前公公 3.正二品:殿前公公 4.从二品:首领公公 5.正三品:掌事公公 6.从三品:带班公公 7.正四品:内侍公公 8.从四品:大公公 9.正五品:公公 10.从五品:总管太监 11.正六品:御前太监 12.从六品:殿前太监 13.正七品:首领太监 14.从七品:掌事太监 15.正八品:带班太监 16.从八品:内侍太监 17.正九品:大太监 18.从九品:太监 三、大内侍卫品级:1.正一品:禁军都督 2.从一品:锦衣卫万户\禁军副都督 3.正二品:正留守都督指挥使 4.从二品:御前带刀侍卫长、副留守都督指挥使 5.正三品:锦衣卫五千户、正留守指挥同知卫 6.从三品:副留守指挥同知卫 7.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 8.从四品:锦衣卫千户 9.正五品:仪卫正 10.从五品:仪卫副 11.正六品:锦衣卫五百户 12.从六品:锦衣卫百户 13.正七品:锦衣卫队长提举正 14.从七品:提举副 15.正八品:锦衣卫(包括大汉将军) 16.从八品:宫廷侍卫 17.正九品:禁军侍卫 18.从九品:侍卫 扩展资料: 古代官位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中央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地方官职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 参考资料:古代官职等级——百度百科

中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在皇宫里有了太监!?是什么的是之间原因是?有什么的故事了?

太监熟称宦官,权利最低,主要是侍奉皇帝的生活,宦官的由来是一种民俗,据说被阉者,对主人十分忠心,在封建社会是十分流行,皇家贵族甚至用高价买阉人,这些制度从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到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延续了千年之久,所以宦官文化也是非常悠久的,从推翻清朝之后这种制度几乎被所有人给冷漠了。
多数宦官都是奸臣,操控着皇帝权利,当然也有宦官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的还是蛮忠心的
赵高:秦朝时宦官。秦始皇死后权倾朝野,指鹿为马。

蔡伦:(107年—121年),东汉时宦官,相传是纸的发明人。

张让: 东汉十常侍之首。

黄浩:三国时蜀汉宦官,三国演义内刘禅因听信他而荒废政事。

高力士: 唐玄宗宠臣,传说李白醉酒后要“力士脱靴”。

李辅国:唐肃宗当权的宦官,首名宦官宰相。

鱼朝恩:唐朝时以监军出身的宦官。

童贯: 宋朝一名宦官; 曾在小说《水浒传》出现。

1郑和:(1371年-1435年):明朝成祖三宝太监, 航海探险家。

王振: 明朝第一名当权宦官,引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

刘瑾:明朝时当权宦官,后被处凌迟处死。

魏忠贤: 明朝时宦官,以败坏朝政著名。

安德海: 清朝慈禧的最爱。后来出京办货,到山东被巡抚丁宝桢以祖训逮捕处斩。

李莲英:清朝后继安德海另一当权太监。

古代皇宫里面有太监那些。那些王爷之类的府里面是不是也有太监呀。

一般没有,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绝不会轻易损毁,墨、劓、刖、宫、大辟这古代五刑中,以宫刑为重,私自制造阉人属于动用私刑,只有天子才有资格建立净身房。但也不排除某些占有欲强(不想让完整的男人接近自己的女人)而又极有权势的王公贵族对仆役动用私刑,使人成为太监。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常识内容收集于其他平台,若您有更好的常识内容想分享可以联系我们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太监官服图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