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们是不是北京紫禁城和故宫是一个地方吗的一部分

别以为幼儿园孩子看不懂“大师作品”,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时,常常引进世界名画、艺术品作为教学资源,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会在自己创作时尝试一些相关的技巧哦。

精致考究的文物独具古典美、形式美、规律美,它们同样是幼儿园里重要的教育元素,老师们会和孩子一起走近文物、了解文物,继而引导孩子“创造”文物。

你所在的幼儿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呢?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并说出理由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

中国皇家园林北京故宫御花园


中国皇家园林 北京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的西北角,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公元1771—1776年),共用六年时间才完成。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是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作。花园分为四进院落,结构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气氛各异。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园内共有建筑物二十几座,类型丰富,大小相衬,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采用了非对称的处理,在制度严谨的禁宫之中,尤其显得灵巧、新颖。 园内主体建筑古华轩,坐北居中,山石亭台,构成一个自然院落。西面禊赏亭抱厦中设“流杯渠”,仿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颇有雅趣。遂初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垂花门内,仅立几块湖石为景,环境幽雅别致。粹赏楼为卷棚歇山顶的两层楼,满院山石,耸秀亭居高临下,挺拔秀丽,三友轩深藏山坞。最后一进,居中为园内最为崇高、华美的符望阁,以整座山石围其前院,又用庑廊联系阁后斋馆,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阁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个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状别致,图案全用梅花,且色彩丰富,是极少见的亭式建筑。 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 北京故宫建福宫西花园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位于故宫内廷西六宫的西北侧,东为重华宫,南为建福宫,西、北两面邻接宫墙,其原址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体建筑为建福宫,故称其为建福宫花园。又因该花园地处内廷西侧,亦称西花园,为帝后休憩、娱乐的场所。建福宫花园坐北朝南,东西长67米,南北长64米,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以延春阁为中心,周围散布有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它们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内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山石树木,虚实得当,堪称融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于一体的佳作。而且它布局十分独特,不像御花园、慈宁花园等故宫花园追求左右平衡对称,因此在中国古代宫廷园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北京故宫慈宁宫南花园 慈宁宫南花园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在明代早期建筑仁寿宫的旧址上改建的。花园的揽胜门内,叠有山石,起了“开门见山”的障景作用。山石之后,花坛上万紫千红,衬映出跨池而建的临溪亭。池亭周围,又有含清斋、延寿堂和东西配房相向而立,使临溪亭自然地成为花园南部的观赏中心。花园北部的咸若馆,是全园的主体建筑,馆北有慈荫楼,东厢是宝相楼,西厢为吉云楼,围成半封闭的三合院。 北京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帝王宫苑,已有9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北海及其南面的中海和南海均为古代皇城内最重要的皇家园林,因位于紫禁城西,当时统称为西苑 北海全园面积68公顷,水面积39公顷。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琼华岛是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造景繁复多变,堪称北海胜景。东部以佛教建筑为主,永安寺、正觉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错落,其中尤以高耸入云的白塔最为醒目;西部以悦心殿、庆霄楼等系列建筑为主,另有阅古楼、漪澜堂、双虹榭和许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径等建筑。 北京北海 北京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鳌玉桥以南。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统称,明朝以前曾称为太液池、西海子和西苑。始建于辽金,后经元、明、清各代不断的扩建,面积达1500亩左右(其中水面约700亩)。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 北京中南海 中海主要景物有紫光阁、蕉园和孤立水中的水云榭。此榭原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旧址,现在还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风”碑石。南海主要景物有瀛台,台上为一组殿阁亭台、假山廊榭所组成的水岛景区。重要的建筑物有翔鸾阁、涵元殿、香依殿、藻韵楼、待月轩、迎薰亭等。瀛台东现有石桥通达岸边。此外,在中南海中还有丰泽园和静谷,是园中之园,尤以静谷的湖石假山的堆叠手法高超。中海“水云

}

早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定都于南京,就开始在钟山西侧山脚下修建大型宫殿建筑群,刚开始时规制还比较简单,后来陆续扩建,力求恢复之前历代汉王朝所讲究的三朝五门制度。洪武二年开始修建的中都宫殿大致上也遵循这一套布局的体系,后来整个这套规制又被北京的紫禁城所完全的继承。

早在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就下令在全国各地采办各种各样的材料,并且征召民工,紫禁城正式动工是在永乐十四年至十八年(公元年),在相对比较短的几年间就初步完成了非常庞大的一组新宫殿的建设,当时主持紫禁城规划和设计的是来自于苏州地区的香山籍的一位叫做“蒯祥”的匠师,当然也有很多其它的能工巧匠贡献了智慧。紫禁城的维护也是一件不易的事,它不断的遭遇火灾,为了修复被烧的殿宇,在明英宗统治年间曾经做了一些重建的工作,之后又有不断的增筑和改建,一直到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79年)大体上宣告完备。明朝末年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但李自成在北京呆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被迫败退,在他退出北京城之前曾经放了一把大火,把紫禁城大部分的建筑都烧掉了,有幸的是清朝入关以后按照原有的规制,又对紫禁城做了大力度的重建工作,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禁城的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清朝重建或者改建的结果,但基本的规划和大体的格局仍然延续着明朝原有的那一套体系。当然,其中有很多地方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一些重要建筑物的名称也前后有所不同,明代的紫禁城大致上延续南京宫殿的格局面貌,但总体上更加宏伟壮观。

整个紫禁城是一座城市的格局,里边大大小小设置了无数个院子,这种空间体系叫做套院,每一个院子也可以分为北面的正殿、左右的配殿,以及前面的门殿这样一个思路,把整个几十万平方米的范围铺展开来,紫禁城的功能分区是非常明确的,从总体上看南面主要是外朝区,北面主要是内廷区,外朝包含着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以及内阁办公的公署等等,主要是为了朝政仪典和朝廷的日常办公来准备的这些空间。内廷主要是生活区,分成皇帝、皇后、其它妃子以及皇子们还有太后们不同的生活场所。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物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是与北京城的轴线是重合的。

中轴线最南端其实可以从皇城的正南门承天门算起,经过端门,来到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午门的前面和承天门的前面都设有金水河,并且在河上架设了汉白玉石桥,空间、形制显得非常隆重。

紫禁城本身除了南面的午门以外,东西两侧开东华门和西华门,北边有玄武门,不同的城门归不同的人出入使用。一般来说,皇帝的车架出入走正南的午门,而大臣们上朝从东华门进,西华门是大臣的眷属得到朝廷封赏的命妇她们觐见太后皇后时候进出的门,而北边的玄武门是后勤辅助人员,譬如太监、杂役等出入宫廷时使用的。正南面的午门地位最为崇高,采用“门阙合一”的制度,也就是除了正中央的这个城门楼之外,两边延伸出来的两翼让整个空间变成一个倒过来的U字型,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此处是朝廷颁布大典以及打了胜仗后献俘的一个场所,因此具有非常庄重非常强烈的仪式性的空间效果。

午门之内是奉天门,明代的皇帝按照规定明天清晨的时候需要在这个地方来理政,史书上称之为“御门听政”。奉天门之内就是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其中的奉天殿就是今天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的立面好像分成了十一间,其实细看之下它是由九开间的正身加上周围一圈周围廊组合而成,采用重檐庑殿顶,铺设黄色琉璃瓦,它是整个大明王朝所有建筑物中等级和形制最高的一座建筑物。

在太和殿前面有一个三万多平米的广场,上面还用铜铸了品级山作为标志,主要是在举行大型朝典的时候大臣们都会在广场上面站立叩拜,品级山就是标识着不同的人所应该站的位置。

奉天殿的后面是华盖殿(现在的中和殿),它的造型很像是一个方形的亭子,实际上它是一个过渡性的空间,皇帝临时在这里招见群臣或者赐宴亲王。

再往北是谨身殿(现在的保和殿),它采用的是九开间重檐歇山顶,比奉天殿等级略低,它是一个服务型的空间,主要是在大朝的时候皇帝在这里完成更衣和其它一些准备活动。

三大殿各自独立,但又坐落在同一座大型的汉白玉台基上,整个台基还分成三层,分别设立了非常精致的栏杆,整体气势非常的雄浑壮观。

在三大殿两侧的院落里,分别设有文华殿和武英殿,这两座殿堂都采用工字型的平面,和元朝皇宫喜欢采用的平面形式比较相似,这两个地方也是皇帝在不同的时候分别召见群臣的场所,后来李自成就是在武英殿举行的登基典礼,另外在皇后生日的时候也会在武英殿升座,来接受朝廷命妇的叩拜和朝见。

内廷部分的大门就是乾清门,门内设有内廷的三大殿,基本格局模式和外朝三大殿比较相似,也是在共用的一个大型汉白玉台基上来排列前后三座殿宇。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本人起居的场所。

交泰殿有时候也临时用作皇后的寝宫,它的地位和外朝三大殿里面的华盖殿比较相似。

在内廷三大殿的两侧分别设东西六宫,还有乾清宫东五所和乾清宫西五所,所有这些都是自成院落的居住空间,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给不同的后妃们来居住的。紫禁城的最北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御花园。

乾清宫是一个九开间重檐庑殿顶的建筑,是整个内廷部分地位最高的一座建筑物。

在整个紫禁城的东部设有慈庆宫,明朝时主要用做太子所居宫殿,它也称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格局,在慈庆宫的北面设有奉先庙,是为内廷服务的一个小型太庙,里面主要供奉明代皇帝、皇后的神位。在紫禁城的西边设有慈宁宫、咸安宫,都属于太后的居所,此外还设有一个仁寿宫,是给本朝皇帝之前的先朝的一些宫廷嫔妃养老的地方。内廷区的功能分区其实是比较复杂的,给皇室的不同成员都安排了相对独立的空间。

紫禁城的艺术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

①紫禁城这个词的本身是天帝所居的“紫薇垣”和“宫禁”这两个词的合称,既象征着天帝所生活的地方,又表示这是一个凡人不能够插足的禁地。它的整个格局一方面附会中国古代宫殿传统所说的“三朝五门”还有“左祖右社”制度(东边设太庙,西边设社稷坛),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整个紫禁城内部的功能分区相当的严谨,无论外朝还是内廷,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它相应的特定的功能。

②紫禁城的空间秩序非常的严谨,在大体对称的前提下也有些灵活的变化,其中尤其讲究建筑物的等级,不同的建筑它相应的使用者和功能就决定了它本身的形式属于哪一个等级。中国古建筑在这方面尤其的周密,一般在建筑的开间、屋顶形式、彩画,包括建筑的用料和室内的陈设各个方面都会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等级差异。这套系统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儒家的思想,在宫廷建筑中又得到了强化。

③紫禁城的庭院处理手法十分的高明,紫禁城实际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的,按中轴线来说,从午门开始一直到玄武门,前前后后串联了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八个院子。可以把每个院子看作是一小段独立的乐章,而把这些高矮、大小、朝向各不相同的建筑物看作是一个一个跳动的音符,大家共同组合在一起进退开合,既有前奏又有序曲、铺垫、高潮、转折和最后结束的尾曲,整体的效果就好像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给人以非常强烈的震撼效果。

④紫禁城中有大大小小无数的建筑物,建筑类型也是很丰富的,除了大殿和配殿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门、楼阁和亭子、庑房、走廊,所有这些建筑物色彩都很丰富,大部分情况下它们会采用白色石头砌的基座,屋面上面铺设的是黄色的琉璃瓦,墙面刷的是红色,再加上建筑梁枋和柱子上面所呈现的金碧辉煌的彩画和油饰,整体上面是一种暖色调,特别是以红黄为主的这样一种色彩感,能够烘托出至尊无上的皇家气派。

二、明代北京的皇家祭坛

明代北京的皇家坛庙经过历代帝王的修建到明朝中后期已经非常完善,形成非常庞大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坛庙就是皇室祭祖的太庙。

太庙位于紫禁城端门东北侧,和社稷坛左右对称,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嘉靖时期最终完工。太庙建筑群空间不算复杂,由两重墙垣组合而成,在外墙的里边也有一条金水河,然后跨河设置了七座汉白玉桥梁。在内墙里主要设了三座大殿,每一座大殿的两侧都设一个配殿,最为核心的正殿北面是寝殿,寝殿北面是祧 [tiāo]庙,三道大殿其实都采用九开间的形式,但正殿明显体量最大,采用九间周围廊的形制。

皇帝每一次进入太庙都要在正殿里举行隆重的祭祖典礼,是最为核心的仪式空间。

九间寝殿主要供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历代的皇帝,也包括皇后的神位,其中最核心的放的是太祖的牌位,之后的历代皇帝会按照左右的次序依次排列在两侧。祧庙也是九间殿,主要祭奉的是明朝皇室的远祖。整个建筑群格局相当紧凑,最直接的反映封建王朝举行祭祀典礼时的礼仪规矩。

与太庙对称的社稷坛,社是对土地之神的一个尊称,而稷指的是五谷,二者合在一起反映的是古代农耕社会对于土地对于庄稼的尊崇的态度。社稷坛和太庙对称,但主入口并不是在南面而是在北面,整个建筑群采取的是坐南朝北的格局。其中北面除了设正门之外,还设有拜殿和祭殿,这两座殿宇都是五间歇山顶建筑,是皇帝来社稷坛举行祭礼前休息的地方,如果遇上了风雨不方便露天行礼的时候在殿内也可以完成仪式。但是整个社稷坛最为核心的建筑并不是这些殿堂,而是一座由五色土覆盖的方形的祭坛,祭坛是露天的,分为上下两层,五丈见方的尺度。中央是黄土,东边是青土,西边是白土,南边是红土,北边是黑土,和中国传统的五行方位以及相关的色彩一一对应。早在明朝的时候,坛周边的矮墙包括矮墙的檐都铺设了相应颜色的琉璃瓦来和五色土做进一步的对应。

在社稷坛的中央专门埋了一个方形的石柱,顶部做成锥形,被称为“社主石”,也被称为“太社”,就是对于社稷坛之中社的一个最高的象征。

明朝还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坛庙就是“天坛”(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总面积很大,有273万平方米是紫禁城的四倍,位于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也是整个明朝规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之一。现存的建筑物和紫禁城一样大多数为清代重建或者改建,但整体格局依然保持着明朝时候的规制。

整个天坛分为内外两重墙垣,但和一般的建筑群不一样的是两重墙垣的北面都出现了圆弧形,以此来标示天圆地方的观念,主要的建筑物位于中轴线,但中轴线其实是略微偏东的。

其中中轴线的南部就设置天坛最核心的建筑物,也是一个露天的祭坛,叫做“圜丘”,分为三层。明朝时候每一层的栏杆包括祭坛的台基的表面都曾经铺设青色的琉璃,以此来象征青天,到了清朝一律改为白色。

在圜丘的北面有一个独立的圆形的小殿,名叫“皇穹宇”,这里存放昊天上帝的牌位,皇穹宇的北边有一圈半圆形的围墙,也就是今天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回音壁”,这实际上是一个偶然现象并不是有意而为之。

中轴线的北部专门建了一个泰享殿,清朝时改称“祈年殿”,这也是天坛建筑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建筑物,采用圆形的平面,底下有三层的汉白玉台阶,上面设三重屋檐,明朝时有明确记载,三重屋檐的颜色各不相同,从上到下依次为青色、黄色和绿色,象征着天、地和万物,到了清朝一律改成了青色,这里是皇帝祈祷丰年的一个重要场所。

除了纵轴线上的核心建筑物之外,在天坛西部还设有斋宫,按照规制一般皇帝在举行祭天大典之前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赶到这里,先要斋戒、沐浴,净化心灵后再举行大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神乐署、牺牲所等辅助建筑,在祭天典礼时有器乐伴奏,还要献上不同的由牛羊猪宰杀而供奉的祭品。

天坛的艺术成就非常之高,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强烈的体现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无论是建筑物本身还是围墙,大量使用圆形和弧形的平面不同于别的建筑;

②在数字方面非常喜欢用5和9,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这都属于阳数,天就是属阳的,同时这两个数字也代表九五之尊;

③在整个环境的塑造方面,天坛尤其值得称道,这是一个皇帝与天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地方,但并没有特意修建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它采取的手法很特殊,整个中轴线铺设了一条高出地面之上的丹陛甬道,这条甬道有360多米长30米宽,其它的地方大量地种植柏树,当人站在主要建筑的前面或者行走在丹陛之上会发现视线是漂浮在这些柏树的树梢之上的,除此之外就是蓝天白云作为宇宙的背景让人仰视,这时候会给人以错觉,会觉得与天的距离非常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方泽坛也就是俗称的“地坛”,它设在北京北面的安定门外,与天坛大概的相对,它也是把主入口放在北面,核心建筑是一座两层的方形祭坛,对应天圆地方的概念。而且它里面的数字都是偶数,尤其喜欢用6这个数字,因为这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大量使用黄色的琉璃和青白色的石头,这些都是象征着大地的。在祭坛周围设了一圈水渠,代表大地上面的一些河流。

在北京的朝阳门外和阜成门外,分别设有朝日坛和夕月坛。

这两座坛庙一个西向一个东向,一个用圆形的外墙一个用方形的外墙,一个用奇数一个用偶数,一个用红琉璃一个用白石头,二者之间故意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它们分别象征着太阳和月亮,也是阴和阳的一个对比。

先农坛位于外城的西南部,大致是和天坛左右对称,但规模要比天坛小很多,在古代农耕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皇帝常常需要到先农坛来亲自举行耕田的一个仪式,并且对象征农业之神的神农进行祭祀,先农坛的核心是一座单层的露天祭坛,皇帝祭祀时会在祭坛上临时搭建帐篷,先农坛一个很重要的设施就是设有所谓的“一亩三分地”,是皇帝专用的一块籍田,特别是每年春天三月的时候皇帝亲自要在这块田上扶着犁来演示耕种的过程。

此外先农坛的附近还设有太岁殿和拜殿这样一些附属性的祭祀的殿堂,另外还有斋宫、具服殿这样一些服务性的设施.

先蚕坛原本在安定门外与先农坛南北对应,是由大明王朝的皇后来演习所谓蚕桑之礼的地方,中国古代讲究男耕女织,皇帝和皇后作为社会最高的阶层,要为天下万民做出表率。先蚕坛后来迁到了西苑的北海,格局与其它几个坛也有相似的地方,一般都是拿祭坛作为核心,还会设有斋宫和其它一些辅助设施。

孔庙位于孔子的故乡曲阜,因为孔子后来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儒家的圣人,所以这座故宅在后世一再得到了扩建,规模越来越大,明朝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旗号大力地复兴儒学,并且尊孔的程度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进一步对曲阜的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奠定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孔庙的宏伟的格局。这也是全中国版图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甚至比北京的太庙空间更加复杂。

目前的曲阜孔庙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清朝雍正年间重建的,但依然基本保持了明朝的格局,整组建筑群的空间相当壮观,而且有一条漫长的中轴线,在整个建筑群的前面的大半部设了五道门,分别是: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和大成门,以此来比附天子的五门之制,表现出对孔子最高的遵奉。

在五道门的前面还设有几道石牌坊以及一座棂星门,整个空间的体系非常的复杂。

在同文门和大成门之间还建有一座特殊的楼阁建筑名叫“奎文阁”,现存的是明朝弘治年间重建的。七开间重檐歇山顶,楼下主要是举行祭祀前演习的一个场所,楼上是个藏书楼。

大成门的里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方形的建筑物名叫“杏坛殿”,也是明朝所建,重檐十字脊,以此来纪念当年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故事。

杏坛的北面是整个孔庙的正殿“大成殿”,在这里祭祀大成先师孔子,九开间重檐歇山顶,汉白玉石台阶。所有这一切基本上都可以和皇家的宫殿和坛庙相媲美。明朝时候的屋面铺设的绿色的琉璃瓦,清朝时改成了黄色。

大成殿的后面还有寝殿,北边还有圣迹殿,都有特定的纪念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圣迹殿里面布置了一百二十幅反映孔子事迹的图画。

在孔庙的东西两路又设有大量的附属性的建筑,还有很多的碑刻,历代所种的树木都能比较好的保存下来,使得整个建筑群堪称是明代建筑群体塑造艺术的最高典范之一。它同样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严谨的特点,同时又通过环境和室内陈设的方式进一步的强化对于孔子的一个高度的纪念的意义。

在中国所有王朝的历代陵寝中明朝的皇陵系统可能是最复杂的,前后一共在六个地方都建有陵寝,总数有十八座之多。

首先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已经在南京钟山的山麓营建孝陵,作为他日后的归葬之地。

同时又在他的老家泗州为三代祖先修建祖陵

在故乡凤阳为自己的父母修建皇陵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他在昌平营建长陵,他之后的子孙们几乎都是在长陵的附近修建陵寝,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十三陵的格局。

在明朝中叶时曾经出过一个岱宗景泰皇帝,他在死后一度被废了帝号,所以他并没有机会葬到十三陵去,而是以亲王之礼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的金山口,他的陵寝的规制就要比十三陵低一些。

此外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因为后来被他儿子追封为皇帝,他安葬的王陵被升格为皇陵,起名“显陵”,位置是在湖北的钟祥。

当然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孝陵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墓,它的选址非常优越,恰好位于南京钟山的南部的山坡上,最大的特点是陵墓前的神道并不是笔直的,而是顺应地形绕过了梅花山,然后再向北延展,这在中国所有的皇家陵寝中都算是一个特例。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梅花山上仍然保存着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蒋陵,也许是标示对前朝皇帝的尊敬,朱元璋采取的是比较谦虚的绕道的做法。

神道是每一座陵寝的前导空间,一般会在两侧布置各种石雕的动物或者人像,称之为“石像生”。过了神道后还会有固定的设施,譬如说棂星门、石桥,最后才能到达主陵区。

一般主陵区是用围墙来环绕的,最核心的空间就是它的北边是一个宝顶,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包,在这个宝顶前面一般会设一圈城墙,这个城墙上面建有一个城门楼,称之为“方城明楼”。再前面会设有祭祀用的大殿,一般叫祾恩殿,包括一些附属的门殿。

孝陵的建设基本上奠定了明代皇家陵寝的一个布局的模式,之后的几乎所有的皇陵都是遵照这个模式来进行适度的变通所形成的一个效果。

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的天寿山,环境位置非常的优越,依山就势,整个十三陵共用一条主神道,这条神道是在明成祖朱棣修筑长陵的时候就奠定的,就像整个陵区的一条主干线,其它的各座陵区基本上都相当于这个主干线上延伸出来的分支。

从成祖一直到末代的崇祯皇帝,先后有13位皇帝的遗体安葬在这片地方,这条共用的主神道以宏大的石牌坊作为一个入口的标志,沿着神道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性的建筑,譬如说:大红门、华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相应的每一座帝陵分别会依托一座山峰来设,各自独立但又能够组成一个很和谐的群体。

各个陵区大同小异,基本上都会在最北面设置宝顶,在前面有方城明楼,再前面有祾恩殿。

其中长陵的规模最大,规制也最完备。长陵祾恩殿是个标准的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大殿,仅次于紫禁城奉天殿。

在每一座陵区的宝顶底下都设有地宫,其中唯有明朝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发掘。

地宫本身的构造也是非常复杂,可以分成前后不同的殿,还有左室和右室。

整个十三陵除了有非常壮观的建筑物之外,环境塑造艺术同样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其中这个神道能够依据两侧山峰的高度来不断调整位置,在整个陵区主要种植的是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形成庄严而肃穆的气氛。

明代的汉地佛教寺院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它的格局具有定型化的趋势,相比以前的朝代而言,佛教不同宗派之间的差异缩小了。最常见的明代佛寺的格局是在入口设山门,山门之后设天王殿,一些小的庙宇也会把二者合二为一,在天王殿的北边东西两侧设置对称的钟楼和鼓楼,正北方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之前的东西配殿一般会设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再北边可能会设一座藏经楼。

现在能看到的比较典型的明代佛寺实例之一是就是北京的智化寺,位于北京的东城区。由公元1443年的时候大太监王振把自己的住宅舍出来然后建成的一座大型的佛寺。

智化寺的最南端设山门,山门里面有一对钟楼和鼓楼对峙,二道门称之为“智化门”也兼做天王殿,其大雄宝殿的正式名称叫“智化殿”,东配殿是大智殿主要供奉四大菩萨,西配殿是轮藏殿里面设有转轮藏,再北边设有两层如来阁/万佛殿,再往后面还设有大悲堂和万法堂,在北边区域的东西两部有方丈室和其它一些附属的庭院。

如来阁造型比较特别,底层五间,上层是三间,楼下主要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所以又是如来殿,楼上供奉了很多的佛像,又称万佛阁。

智化寺的建筑群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全部建筑的屋面采用黑色的琉璃瓦,既标示等级很高又没有超越皇家建筑。

北京真觉寺的佛塔类型称之为“金刚宝座塔”,这种塔的基本模式是在大家共用的一个大台基之上,来设大小不同的五座塔,中央的一个塔体型最大,四个角上的四座塔要小一些,对大塔起一个拱卫的作用,一般会认为这种塔的原型是古印度的菩提伽耶金刚塔,这种塔被认为是按照佛教的传统对宇宙模式的一种概括,早在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里就曾经出现过这种塔的式样,但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实例是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73年)的北京真觉寺塔。

这座塔通体用砖和汉白玉的石块砌筑而成,基座有7.7米高,基座之上有五座相对独立的密檐式方塔,中央的大塔分13层,四角的小塔分11层,这种金刚宝座塔是若干个塔的一个组合群体。

内部是设有楼梯坡道的,可以登到台基之上,塔的雕饰也融入了一些藏传佛教的题材。

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金刚宝座塔,例如云南昆明的“官渡塔”,底部同样是非常坚实的大台基,作为过街塔还有一道门,在塔的上面同样也排列了大小不同的五座塔,与北京真觉寺塔不同之处在于,这五座塔的单体造型都是藏传佛教的喇嘛塔形式,。

山西太原永祚寺,位于太原城东南郊的一个山岗上,背后就是太行山,由明朝万历年间一位著名的僧人叫做“妙峰禅师”主持建造,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建筑匠师。这座寺庙与其它的佛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的建筑物都是砖砌而成的。

除了山门之外,核心建筑物是一座五间楼阁,这座楼阁就是俗称的无梁殿,虽然是完全拿青砖砌筑而成,但还特意模仿了一些木结构的特色,譬如说拿砖刻出了柱子、梁和斗栱的形态。楼阁的底层是大雄宝殿,上面设为三层阁,歇山顶,连室内的藻井都是拿砖砌成的。反映出明代砖结构技术已经非常高超。

除了无梁殿的楼阁之外,在永祚寺还有一个独立的塔院建造了两座宝塔。这两座塔都是11层54米高,但是建造的时间一前一后,仔细辨别一下可以发现,旧的这座塔上下收分不是很明显,而晚建的这座塔收分看起来很明显。这同样是拿砖模仿木结构。

山西洪洞县广胜上寺,曾经讲过广胜下寺是元代遗物,而这个广胜上寺是明代修建的,位于霍山的一个不太高的山峰上。

进入山门之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宝塔建筑,这座塔修建于正德至嘉靖年间,它有个名字叫“飞虹塔”,塔高47.31米,13层,八角形的平面,主体结构完全用砖砌筑而成,外墙面上面有非常漂亮的琉璃装饰,底层加了一层木结构的副阶围廊。

在塔的二层供奉着佛祖的雕像,头顶上还专门用琉璃做了非常精美的藻井。塔身的外部满满的布满琉璃的装饰,只是在局部的关键的部位用五彩琉璃进行点缀,其中包括各种菩萨像和神将、动物的像。

飞虹塔的北边依次排列了弥陀殿、释迦殿和毗卢殿三座大殿,分别采用不同的开间和屋顶形式。

其中这个毗卢殿尤其重要,它的室内结构采用了减柱的手法,延续了元朝的一些技术传统。三间庑殿顶,正脊显得非常的短,室内的梁架也很复杂,木格栅尤其精美,代表了明代的木装修的加工技术。

青海乐都的瞿昙寺,位于县城以外的一片山林地带,背后有罗汉山,明朝初年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始创,也是目前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代佛教建筑群。西北地区大部分传信藏传佛教,瞿昙寺也不例外。但它主要的建筑形式却基本上接近汉地佛教寺院的造型。

瞿昙寺为典型的宫殿式建筑群,以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大持金刚殿)等大型佛殿为中轴线和主体的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形式。中轴线两侧对称地修建有左右御碑亭、配殿、小钟鼓楼、护法殿、三世殿、大钟鼓楼、回廊等附属建筑。整个寺院高低错落,布局对称。

隆国殿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大殿,采用七间庑殿顶的形式,等级非常高。此外还有宝光殿、护法殿、三世殿等等结构很丰富。

瞿昙寺大殿里的壁画也代表了明代壁画的最高水平。

整个建筑群以汉式建筑风格为主,局部融合一些藏式的风格,特别是一些藏式的装饰题材。(参考素材:)

四川平武的报恩寺,位于四川平武县龙安镇东北面的一座山上,前面就是涪江,这座建筑是当时龙州地区的土官为了报答皇恩而建的,所以叫报恩寺。整个建筑的造型和四川地区一般的地方寺院有所不同,更加接近于北方的官式建筑式样。

整个建筑坐西朝东,拥有一条三百米长的中轴线,主要的山门和一些殿宇都在这条轴线上。

门前设有一对经幢,山门两侧设有琉璃八字墙,门内有水池,具有放生池的功能,水池上架设三座石桥,之后为天王殿,再北面就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采用三间周围廊的形式,重檐歇山顶,两侧还用倾斜的走廊跟它相间,显得巍峨壮丽。

大雄宝殿两侧设有大悲殿和华严藏殿,另外还有些长的芜房里面供奉的是罗汉像。

最后供奉了一座万佛阁,立于高大的须弥座台基之上,分为两层,屋面用绿色的琉璃瓦,也是整个寺院当中最华丽最显赫的建筑物。

福建泉州的开元寺,开元寺的双塔是宋代建筑物(曾经提及过),而寺院的主题部分是明朝洪武年间重建的结果。

山门同时兼做天王殿,山门里有九间大雄宝殿

从山门能感觉到,到了明朝时候南方建筑体系已经和北方建筑有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屋面的正脊,是一条很夸张的曲线,不同地域的建筑已经走向不同的方向。

开元寺大雄宝殿的柱子在崇祯年间被换成了石柱,一共有八十多根,屋顶是重檐的形式,屋内的梁架体系也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天花板以上采用穿斗式的草架,相对比较简单,柱子和梁都可以变得比较细,天花板以下可以看到斗栱部分相当的雄大,又保留了一些宋朝的遗风。特别在斗栱的某些细节上,可以看到一些外来影响的影子,比如说会出现飞天伎乐的造型。

除了山门和大雄宝殿之外,戒坛殿也是明代遗构,戒坛是佛教僧人受戒的一个地方,一般来说也要设一个石头砌筑的坛的形式,坛本身造型比较复杂,而这个戒坛殿在坛的外面又加了一座很特殊的建筑物,建筑物总体部分是方形的,然后再往上盖了以后就变成一个八角形的重檐,下面还加了一圈围廊,看上去非常特别。 开元寺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并称中国三大戒坛。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初就已经设置了玄教院来专门管理道教事物,从明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大多数比较崇信道教,先后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很多的道教宫观,各地的藩王也随风投入到道教建筑的修建当中,使得道教的势利在明朝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明代最重要的道教圣地是湖北的武当山,传说中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修行的地方,唐宋元各朝都曾在此修建道观。

明成祖朱棣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天下登皇位,是得到了真武大帝的保佑,所以在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开始,由皇家出资花费了十一年的时间在武当山上大肆修建道教宫观建筑群,前后一共建了33处之多,整个建筑群都采用北方的官式做法,甚至和北京的紫禁城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与武当山的山林环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具有非常强烈的整体感。

各处宫观主要沿着两条溪流水道来布置,最后的终点是太和宫和金殿,这三十三处建筑群又分为宫、观、庵堂、岩庙等不同的等级,大小尺度有相当的差异,其中最大的一座原本是玉虚宫,但可惜已经毁于火灾目前只能看到遗址,其它比较大的道观有紫霄宫,紫霄宫前面有呈之字形流淌的小溪,环境很优雅,主要建筑物严格按照对称的方式来布置,通过斜长的磴道加以串联,其中包含龙虎殿、东西碑亭、十方堂、紫霄殿、父母殿等,在东西两路还设有附设的东西宫的附属建筑群,

太和宫是接近于武当山主峰的一座重要的道观建筑物,它在永乐十四年的时候修建完成,最鼎盛的时候包含了五百多间的建筑物,目前现存的主要是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等,其中正殿主要供奉真武大帝的铜像,以及四大元帅和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等道教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武当山的主峰是天柱峰,在最高的山顶上建有一圈称为“紫金城”,其中最高峰上面还用铜鎏金建造了一座金殿。

这座金殿分为三间,在绝顶之中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被认为是古代金属建筑的一个杰出的典范。金殿虽然本身是铜铸的,但非常逼真的模仿了木结构的形式,有斗栱,殿内供奉了真武大帝的铜像,在殿后还设有父母殿,来象征真武大帝的起居场所。

广西容县的玄武宫,曾经是一座大型的道观,可惜大部分建筑已经不存了,其中唯有一座真武阁一直保存至今,这座阁于公元1573年重建完成,本身含有一定的风水涵义。据说北方真武大帝属于水德,可以压制火灾,所以在这个阁里专门供奉真武大帝。

这个阁本身有三重檐,13.4米高,它的木结构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内部的四根柱子在被发现时已经是悬空的并没有落地,包括梁思成先生在内的前辈学者一度认为这座楼阁是非常非常巧妙的利用了杠杆原理来完成的,所以这四根柱子主要起平衡作用而不需要承重,但是经过再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之后发现,实际上这是因为木结构本身干缩变形的一个结果,但巧合的是尽管这四根柱子悬空了,但这个楼阁仍然非常的稳固,后来这个真武阁还上了邮票。

中国古代学校一般可以分为官方办的官学和民间所办的书院这两个大的系统,通常来讲基础教育主要由民间的社学、义学和私塾这些更低层次的教育机构来承担,比较高等级的教育就由官学和书院来举办。其中官学因为是官方出资兴办,直接为科举服务,特别强调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我们前面提到过明朝是一个制度重建的年代,非常标榜要复兴汉族文化,所以对官学的重视程度远超前朝。元朝统治者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废止了科举制,使得读书人地位较低,而明朝极大的加强了各地不同城市的官学的设置。在中国所有官学系统当中,地位最高的是首都设置的国子监,南京和北京都曾经设过国子监,又叫国子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为贵族子弟服务的中学,而各地行政机构所设的府学、州学和县学、卫学、司学也有相应的级别。

最能够反映明朝教育机构特点的是南京的国子监,又称为南雍。这个建筑物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南京的国子监东边就是当时的南京文庙,整个教育设施由西边的院落来组合完成。国子监的前面有一条成贤街,临街会设有两座牌坊和三座前导的入府大门,分别是集贤门、太学门和仪门。整个国子监最核心的建筑物就是仪门内的“彝伦堂”,这个彝伦堂是一座十五间的横长的建筑,中间的这三间主要是供皇帝临幸讲学之用,同时也供国子监举行一些典礼,相当于大礼堂的地位,两侧有博士厅,这都是一些教学的机构,在彝伦堂的北面有连续六座横长平面的厅堂,分别叫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这实际上都是国子监的学生(明朝时叫监生)他们使用的教室以及相关的设施。每一座堂的正中这五间都是给国子监的教师使用的,其它地方是给监生自习的地方。按照明朝时候的规矩,一般新入国子监的人要从第一座率性堂开始用起,随着地位的升高,会逐步的移到后面的堂里去。最高的这个广业堂就相当于是最高年级(毕业班)的教室了。

国子监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北京的国子监实际上是在元代北平郡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所以规模不是很大,整个的规制也远远的不如南京国子监那么完备,但大体上还是相似的。

其中的核心建筑也是彝伦堂,七间,依然保留着明朝时候的原构,来代表皇帝当年临幸讲学的地方。

彝伦堂的后面设有敬一亭,这座建筑也是明朝嘉靖年间所建。

此外还设有祭酒的厢房和司业的厢房,这个祭酒就是国子监的校长,是地位最高的主管者。目前我们看到的北京国子监还有牌坊和方形的辟雍,这些都是清朝的建筑。

除了国子监之外,不同的府州县都会设有地方官学,一般都会与地方文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时候文庙在东边学校在西边,所以叫左庙右学,有的时候文庙在南边学校在北面,那就叫前庙后学。

这些文庙一般都相当于曲阜孔庙的一个缩小版本,会包含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启圣祠所有这些建筑,而这个学校的部分往往又称为学宫,一般会拿一座明伦堂作为核心,相当于这个学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礼堂性的空间,此外也可能会设敬一亭、尊经阁、射圃这些设施,还包含一些教室的住宅。目前明朝时候保存下来的文庙和学宫建筑已经不多,譬如有苏州文庙大成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紫禁城和故宫是一个地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