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有团购流程业务么?

A股中,年复合增长率较高的板块常年集中在消费,医药,科技三大领域。

医药板块在之前医药行业的框架我已经分析过,本文聚焦于大消费板块,主要为增强自己对消费板块的理解,形成框架体系认知,为挖掘赛道龙头做准备。

按照wind行业分类标准,消费板块主要分为主要消费与可选消费两大类。

主要消费,也可以称之为日常消费,是行业里的高富帅,包括食品,饮料,家庭个人用品这些每天都需要用到且必须购买的商品,所以不太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容易走出长牛。

可选消费则是一些生活中的“可有可无”的商品,富余的钱多了,人们就考虑消费一下,比如汽车,家电,旅游等,手里没有余钱,那这些消费就可以砍掉,所以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明显。

两类消费都有下属不同的细分行业,见下图。

先从主要消费(日常消费)这一大类开始说吧,可以分为四类:食品饮料烟草,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家庭个人用品,农林牧渔产品。

食品饮料这一大类是与人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也是牛股诞生地。

首先是一超多强的白酒领域,贵州茅台,当之无愧的白酒之王。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占领了白酒的中端领域。至于低端白酒,个人认为炒作价值居多,投资价值略欠一些。

葡萄酒在A股的表现一直不太强势,值得看看的只有一个张裕A

啤酒行业增速已经放缓,近5年CR5一直稳定在70%,已经进入存量竞争。

行业老大华润啤酒在是港股上市的,旗下有好喝的雪花啤酒。2020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1.9%和22.9%,在市场份额上,华润啤酒远超青岛啤酒。从历年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华润啤酒始终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地位。

而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属于区域龙头。

百润股份,预调鸡尾酒的龙头,值得一提,现在随处可见的RIO鸡尾酒就是他们的产品。现在国内预调酒的行业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软饮料各条细分赛道都有龙头企业,矿泉水农夫山泉,纯净水怡宝,茶饮料康师傅,功能饮料红牛,还有元气森林等后起之秀加入竞争,属于消费格局相对稳定的一个板块。

还有一个二级分类是食品加工与肉类,这个分类下也是牛股众多。

伊利股份市场渗透率达到84.2%,常温奶的市场占有率一骑绝尘,绝对的龙头企业。光明乳业等地方乳制品企业只能在低温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海天虽然是行业老大,产品多元规格全面多样,但是另外几家也在细分产品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千禾味业在无添加,有机的高端酱油市场占有率高;中炬高新同样是定位中高端人群;恒顺醋业,中华老字号,唯一的食醋上市企业。

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自己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少,速食的增速不可小觑。我国速冻食品人均年消费量为10.6千克,仅为美国的1/8、日本的1/2,还有很高的增长空间。

绝味食品,桃李面包,洽洽食品,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良品铺子,来伊份等,有些是靠线下直营店加盟战略,有些是乘着互联网线上销售的东风,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其经营质量不一定像看上去的那么好。

第二大类是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主要包括药品零售和超市

在之前的文章(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框架简析)中列举过,地方性的医药商业和连锁药店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华东医药,美罗药业,广州药业,国药股份,南京医药,上海医药,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

永辉超市,美凯龙,小商品城,红旗连锁,家家悦等。线上超市最近受到社区团购的影响,超市板块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当然,相关公司也都在积极的改革创新,比如永辉就学习costco也开设了仓储店。超市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失在生活中的,只能说暂时的境况比较艰难。

第三类,家庭与个人用品。

3.1化妆品和日用品类

其实也可以包含化妆品中的医美类,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公司,因为医美行业巨大的潜力,沾边医美的公司市值都很大;像珀莱雅,上海家化这种主打亲民路线的化妆品,定位大众,口碑也越来越好。

晨光文具是绝对的龙头,但是随着网络教学和线上作业的普及,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一个夕阳行业呢。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圣农发展,北大荒等,其中牧原股份算是综合经营质量最好的,关键要看其能否凭借出栏量扩张和成本控制安全渡过猪价下行期。还有一个双汇发展可以提一下,虽然双汇的主业是屠宰,但是肉制品加工也是一块重要的业务,也是一个很好的标的。

第一类,汽车与零配件,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可以说汽车的保有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

福耀玻璃,华域汽车,潍柴动力,都是在相对细分领域做到龙头的公司。

第二类,家庭耐用消费品,和必选消费不同,主要是使用频次比较低的各类用品。

目前的消费电子产品主要就是手机和电脑了,由于大部分手机公司都没有在国内上市,所以这个板块主要是产业链上的代工厂,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闻泰科技。

可以理解为家居领域,索菲亚,顾家家居,欧派家具,美克家居。索菲亚是硬装中的衣柜一哥,顾家家居是软装龙头,但是这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而且受到房地产周期影响比较明显。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科沃斯,三花智控,石头科技,老板电器,苏泊尔等。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点,美的集团是综合白色家电龙头,全品类布局;格力电器聚焦于空调;海尔智家,在智慧家居和物联网探索的比较先锋的一家;科沃斯和石头科技,主攻扫地机器人,是一个处在爆发成长期的产品。苏泊尔,小熊电器,主要做厨电和小家电;老板电器,浙江美大,火星人,重点做集成灶。

2.4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

雅戈尔,海澜之家,太平鸟,森马服饰,朗姿股份,星期六,美邦服饰,属于比较传统的行业了。

第三大类,酒店餐馆与休闲,属于一个生活休闲板块,可选消费的特征更加明显。

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A股上市的酒店股都是真的惨,每股收益全是负的,一个比一个更负,受到疫情的影响就更惨烈了,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这种业态还是做REITS更合适一些。

内陆没博彩,港股倒是有几个,比如金沙中国等。受到疫情的影响,现在都比较低迷。

全聚德,广州酒家,港股的海底捞,九毛九等。餐饮行业一直不太受待见,原因就是这一行赚钱太辛苦了,毛利不高,只有做成连锁才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宋城演艺,中国中免,中青旅。中国中免的免税概念让他直接成为了旅游板块的龙头。

第四大类,传媒,精神食粮和奶头乐股,虽然也出过几个不错的公司,但是跟家电那种实体消费的还没办法比。充分说明中国过去几十年以来还走在提升生活品质的道路上,精神先往后排排。

赛道龙头公司有分众传媒,芒果超媒,完美世界,吉比特,三七互娱,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电影和游戏行业有天然的缺陷,就是其产品不能够有稳定的市场表现,而且,电影行业的资金运作方式往往让人看不懂,我一般都是尽量回避。

第四类,零售业,包括互联网零售,百货商店,日用品经销商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宁易购,干的实在是不尽人意啊。百货商店有百联股份,重庆百货等,虽然经营都小有亮点,但是百货这种业态正在被时代所抛弃。互联网零售,那几家公司大家都知道了,京东,阿里等,但是这几家公司的业务现在已经比较复杂了,后文打算放在科技板块再聊。

第五类,教育 ,单独分一类吧,虽然是可选消费,但是家长有得选吗?还不是最后都变成了必选。

A股的教育股,比较少,值得一提的只有一个中公教育。其他的如新东方,好未来,高途都是在美股上市。虽然为了防止教育的内卷,国家开始对教育机构重拳出击,但是,问题真的是出在教育培训身上吗,这个需求产生的原因才是应该探讨的问题吧。

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开头的那张框架图,主要是先建立大消费板块的基本和框架性认识。每个板块列举的公司肯定是不够全面的,欢迎读者朋友在留言中补充~

济川药业|福耀玻璃| 海康威视| 云南白药| 海螺水泥| 中国中免|长春高新| 立讯精密|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爱尔眼科|恒瑞医药|宁德时代|三一重工|迈瑞医疗|牧原股份|双汇发展|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五粮液|洋河股份|片仔癀|万华化学|红旗连锁|药明康德|浙江美大|长江电力|比亚迪|晨鸣纸业|安琪酵母|海天味业|伊利股份|老板电器|伟星新材|隆平高科|智飞生物|隆基股份|海尔智家|顺丰控股|永辉超市|恒力液压|泰格医药|潍柴动力|伟明环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购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