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侠高清图五脏清修丹的价格?

八段锦不是一般的体操,亦非以导引为主的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为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

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炼生殖之精

人体之气有四,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发源于肾间命门,通过 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之间循行至全身。此式能升提元气和中气,若结合升补脾肾之中药,对胃下垂、肾游走有极好疗效。两手托天,外指动作,内密天门。天门即囱门穴,有些丹法说是百会穴,实际修炼时应根据各人的体质及功法而定。“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抟气致柔是指口鼻呼吸。传言孙禄堂先生能将口鼻塞住练拳,这一状态不但惊人,而且对修真有极大好处。丹道与佛家皆讲究气住脉停入大定,人体拳术活动若自然轻柔,则血脉流动平缓,脉停之状态亦能出现。

知其雄,守其雌,是体内之气感,丹道不追求气感之强烈,丹田之中精气微,由微至无即脉停。修炼至此,方可结胎化神,然后才是虚。自古到今,佛道修真之人皆称气住脉停之状态为真胎息,其实,在真胎息之前还有“类胎息”的过渡阶段,这时候呼吸频率以深度呼吸为主,伴随着短呼吸和呼吸暂停。现代医学已证实,胎儿在母体中是利用脐带通过血液呼吸空气,从而呈现“无呼吸”的状态——此乃真胎息状态。新生儿及生后数月的婴儿,呼吸并不稳定,可出现深浅交替的呼吸,或者呼吸节律不整、间歇、暂停等现象——此乃“类胎息”状态。有人抓住新生儿呼吸有较快的一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否定“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中国修真之理多来自道家、医家,医、道家理论中有很多说法看似违反科学,其实是研究角度和方法问题(也是科学自身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究竟层次的问题),若光靠科学、生理学来指导修炼,必陷于现代“科学”迷信而不自知!有些人用现代生理学、运动力学来解释拳术与丹道,其实这些东西拿来参考可以,若以为那就是中国拳术与丹道的定理就错了!

左右开弓似射雕。此式开展肺气。肺于五行中属金,肺藏魄。孙禄堂说:要做神仙,须精劈拳。丹经多言心肾脾而略肝肺,岂知后天丹法首重中丹田膻中之肺气!肺主皮毛,劈拳属金,精练肺气,自可肤如婴儿。鹤发童颜并不难——《寿世保元》芝桑丸,玉屏风散加天冬。若问下手筑基,须明橐龠玄关。橐龠为肺,玄关即肾。练肺仅可童颜,修肾方能黑发,黑发童颜真神仙!其理惟一,其法众多。清修、阴阳、针灸、药物,服饵、拳术等法,皆须习之,以便实修中随机运用,若欲凭一法而成道,除非明师亲身临炉指点!

调理脾胃单手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脾为阴土,胃属阳土,两土合成圭。刀圭之事,别有口诀,古仙皆不轻言。

唯邱处机明说:顶为戊土,脐为己土,刀圭不过性命二物罢了。说神是性气是命,是对入门初修者讲的。一般所说的:“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亦是指后天丹法而言的。后天丹法无法从修神或是练气入手,都不过是为了将神气混合为一,达致先天丹法之境界罢了。神不外驰气自定,本来二物谁更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佛家由修神入手,重在四禅八定清净守一,但初禅亦讲八触气脉;道家从炼己进门,接着是大小周天玉液金液,抟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亦不外初禅念住,二禅气住,乃至三禅四禅之境,皆在其中。特殊功能必定是在气住脉停的先天状态中才能运用的,口言手动而后,言自己透遥视出元神者,需要慎重辨别。

练气功、武术者多以为导引肢体、搬运气脉就是练命功,“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一大劫指宇宙一成毁,一小劫是人的一生死,谁能经得过此劫?!修性不修命,此乃丹家第一病。此病连憨山、印光等等大师亦未能免,一般修行者更不用说了!穷理尽性至命,未能了命先了性。不能做到“一刻之中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却不可能有报身、化身、法身之成就。就象现在武术界的武术大师一样,真功夫不能说没有,但就不能在公开的比赛中得到认可一样。水力、煤炭、核能皆可发电,终是为了电器使用。炼精,炼气,炼神,不离六大炼形之果,无形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有形的检验上才是科学的道学修炼态度。

五劳七伤往后瞧,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绝对不是广告。五劳七伤是虚症,外面草木之药效果不大,必须用自身精气神大药来补才行。当然,若百病包括晚期癌症、艾滋病,别说七颠,就是七百颠也治不好,这是艺术化说法。不过,佛陀所推崇的正法眼藏也只能将自己年命保持到80,其父亲净饭王死于疾病,临终前,“唇口干燥,语声数绝”,可见对治疾病,是其他宗教的短板。

而现在丹道和医道结合治癌,患者能延长寿命十几廿年的例子,已经普遍见于医案,佛教功法特长更多是在开发智慧上面;如学习道家功法,则其效果非同凡响。

摇头摆脑去心火,握拳怒目添气力。

壮火食气加呵字诀去心火,少火生气念哈字降心火下丹田。心火为君火,肾为臣火,膀胱为民火,《灵毕宝法》第二步散聚水火有三火聚元之法,以此两式可炼成之。站桩可激发肾腰腿之气,两拳之握放可增丹田开合之感。

此式能将上两式聚于丹田之气经腰肾沿背脊冲上头而打通督脉,若再加上踮起脚跟,更可调动两腿之气助丹田气通督脉至头顶了。然后再练两手托天理三焦即可将气由任脉降于丹田了,若加练左右开弓似射雕和调理脾胃单手举,则气由肾经降入丹田。气通小周天后应加练静功以养气,以后练握拳怒目添气力时即可运气通脉至大椎穴,然后加练出拳的动作及左右开弓,气感即可分出一支由大椎穴经两手外、内归于膻中,与另一支由顶门沿任脉直下之气会合归于下田。再做放缓两手攀足固腰肾此式之动作,即可如法打通腿部经脉,筋络层面的大周天通矣。

南怀瑾先生限于时代知识,误以为有形之浊精不能炼化则人体会出问题,现代医学之输精管结扎手术却证实此推论之谬。其机理在于肝脏能将有形之生死精子从静脉回收加以分解,再从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武术家能一年几个月的忍精不泄,就是因为加快气血循环炼化了浊精!

坐式八段锦——脏腑小周天,炼五脏之精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日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双手叉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再嗽再咽吞。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得入,灾病不可侵。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连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此坐式八段铞应在小周天通后修练,否则极易流于外表动作而失内运真髓。咽津下丹田,以和周天火,沐浴一口气,想火烧脐轮。阳气再发动,过长强入督,左右转辘轳,阳气逐节升。至大椎暂停,微摆撼天柱,神气合风府。闭目叩齿,抱昆仑鸣天鼓,冥心思神。神气即入脑。

丹道小周天与一般的通任督最大不同处,是不沿中医之头部督脉入头顶,而是阳气入脑可化脑液为甘露降于口内,这才是真正的神水。此阶段修炼,必须吃素减食甚至辟谷,方可将甘露运化于五脏,甚者可炸开天门采得先天外药。

秘传八段锦——精血小周天,炼水谷之精

一、两手握固 闭目冥心

舌抵上腭,一意调心。食后静坐,谷气化液入心成血。神游水府双擦腰肾,心血降入肾府成精,三火归元炼精化气。心法:尾闾频耸两肩,精血所化之气自然通督至玉枕关矣。

目视顶门叩齿搅口,此时若加练站式八段锦,则督脉与足太阴经脉气可上至百会穴与通天穴,神随目注气冲出头顶至梵穴轮再返照回来进入脑中,叩齿搅口即得甘露矣。通经络周天后,加练五行拳能助经气迅速直入五脏六腑。精血小周天开顶穴后,若加练静功、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则可开通全身窍穴。静坐开窍穴时可听到各种体内声响,大如炮炸响,小若针刺汽球泄气之音。站桩则声响似无,只觉身体有晃动震感。

开窍穴之后,随均觉自身似被扎了数百个孔洞,经时不要用意领气强通未开窍的地方,而应进入回风混合,存无守有的静境中。静极生动雷轰声,粉身碎骨光满天。此时修炼内家拳,即可达“透体虚空”的抗击打化境。

八段锦只可炼通形体小周天而至体若灌沿之境,如欲收透体虚空之功,非开丹道大周天不可。西派丹法,钻杳冥中,虚极恍惚,初有气感,再静更虚,身成虚空,任身外先天乾阳真气,横冲直撞,彻内彻外,透顶透底,通行无碍,气感却不增反弱,但内光遍布全身且向外放射。年老体弱者宜服药物助气,八段锦通经、养生足矣,若要超生了死,则须丹道高功!

}

八段锦不是一般的体操,亦非以导引为主的气功,实乃丹道南宋之祖张伯端所言的“始于有为无人识”之丹道下手秘法!八段锦有站式、坐式及秘传三种,现将这三种八段锦与武术、养生之联系阐述于下:

一、站式八段锦——经络小周天,炼生殖之精

人体之气有四,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发源于肾间命门,通过  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之间循行至全身。此式能升提元气和中气,若结合升补脾肾之中药,对胃下垂、肾游走有极好疗效。两手托天,外指动作,内密天门。天门即囱门穴,有些丹法说是百会穴,实际修炼时应根据各人的体质及功法而定。“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抟气致柔是指口鼻呼吸。传言孙禄堂先生能将口鼻塞住练拳,这一状态不但惊人,而且对修真有极大好处。丹道与佛家皆讲究气住脉停入大定,人体拳术活动若自然轻柔,则血脉流动平缓,脉停之状态亦能出现。

知其雄,守其雌,是体内之气感,丹道不追求气感之强烈,丹田之中精气微,由微至无即脉停。修炼至此,方可结胎化神,然后才是虚。自古到今,佛道修真之人皆称气住脉停之状态为真胎息,其实,在真胎息之前还有“类胎息”的过渡阶段,这时候呼吸频率以深度呼吸为主,伴随着短呼吸和呼吸暂停。现代医学已证实,胎儿在母体中是利用脐带通过血液呼吸空气,从而呈现“无呼吸”的状态——此乃真胎息状态。新生儿及生后数月的婴儿,呼吸并不稳定,可出现深浅交替的呼吸,或者呼吸节律不整、间歇、暂停等现象——此乃“类胎息”状态。有人抓住新生儿呼吸有较快的一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否定“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中国修真之理多来自道家、医家,医、道家理论中有很多说法看似违反科学,其实是研究角度和方法问题(也是科学自身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究竟层次的问题),若光靠科学、生理学来指导修炼,必陷于现代“科学”迷信而不自知!有些人用现代生理学、运动力学来解释拳术与丹道,其实这些东西拿来参考可以,若以为那就是中国拳术与丹道的定理就错了!

左右开弓似射雕。此式开展肺气。肺于五行中属金,肺藏魄。孙禄堂说:要做神仙,须精劈拳。丹经多言心肾脾而略肝肺,岂知后天丹法首重中丹田膻中之肺气!肺主皮毛,劈拳属金,精练肺气,自可肤如婴儿。鹤发童颜并不难——《寿世保元》芝桑丸,玉屏风散加天冬。若问下手筑基,须明橐龠玄关。橐龠为肺,玄关即肾。练肺仅可童颜,修肾方能黑发,黑发童颜真神仙!其理惟一,其法众多。清修、阴阳、针灸、药物,服饵、拳术等法,皆须习之,以便实修中随机运用,若欲凭一法而成道,除非明师亲身临炉指点!

调理脾胃单手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脾为阴土,胃属阳土,两土合成圭。刀圭之事,别有口诀,古仙皆不轻言。

唯邱处机明说:顶为戊土,脐为己土,刀圭不过性命二物罢了。说神是性气是命,是对入门初修者讲的。一般所说的:“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亦是指后天丹法而言的。后天丹法无法从修神或是练气入手,都不过是为了将神气混合为一,达致先天丹法之境界罢了。神不外驰气自定,本来二物谁更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佛家由修神入手,重在四禅八定清净守一,但初禅亦讲八触气脉;道家从炼己进门,接着是大小周天玉液金液,抟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亦不外初禅念住,二禅气住,乃至三禅四禅之境,皆在其中。特殊功能必定是在气住脉停的先天状态中才能运用的,口言手动而后,言自己透遥视出元神者,需要慎重辨别。

练气功、武术者多以为导引肢体、搬运气脉就是练命功,“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一大劫指宇宙一成毁,一小劫是人的一生死,谁能经得过此劫?!修性不修命,此乃丹家第一病。此病连憨山、印光等等大师亦未能免,一般修行者更不用说了!穷理尽性至命,未能了命先了性。不能做到“一刻之中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却不可能有报身、化身、法身之成就。就象现在武术界的武术大师一样,真功夫不能说没有,但就不能在公开的比赛中得到认可一样。水力、煤炭、核能皆可发电,终是为了电器使用。炼精,炼气,炼神,不离六大炼形之果,无形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有形的检验上才是科学的道学修炼态度。

五劳七伤往后瞧,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绝对不是广告。五劳七伤是虚症,外面草木之药效果不大,必须用自身精气神大药来补才行。当然,若百病包括晚期癌症、艾滋病,别说七颠,就是七百颠也治不好,这是艺术化说法。不过,佛陀所推崇的正法眼藏也只能将自己年命保持到80,其父亲净饭王死于疾病,临终前,“唇口干燥,语声数绝”,可见对治疾病,是其他宗教的短板。

而现在丹道和医道结合治癌,患者能延长寿命十几廿年的例子,已经普遍见于医案,佛教功法特长更多是在开发智慧上面;如学习道家功法,则其效果非同凡响。

摇头摆脑去心火,握拳怒目添气力。

壮火食气加呵字诀去心火,少火生气念哈字降心火下丹田。心火为君火,肾为臣火,膀胱为民火,《灵毕宝法》第二步散聚水火有三火聚元之法,以此两式可炼成之。站桩可激发肾腰腿之气,两拳之握放可增丹田开合之感。

此式能将上两式聚于丹田之气经腰肾沿背脊冲上头而打通督脉,若再加上踮起脚跟,更可调动两腿之气助丹田气通督脉至头顶了。然后再练两手托天理三焦即可将气由任脉降于丹田了,若加练左右开弓似射雕和调理脾胃单手举,则气由肾经降入丹田。气通小周天后应加练静功以养气,以后练握拳怒目添气力时即可运气通脉至大椎穴,然后加练出拳的动作及左右开弓,气感即可分出一支由大椎穴经两手外、内归于膻中,与另一支由顶门沿任脉直下之气会合归于下田。再做放缓两手攀足固腰肾此式之动作,即可如法打通腿部经脉,筋络层面的大周天通矣。

南怀瑾先生限于时代知识,误以为有形之浊精不能炼化则人体会出问题,现代医学之输精管结扎手术却证实此推论之谬。其机理在于肝脏能将有形之生死精子从静脉回收加以分解,再从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武术家能一年几个月的忍精不泄,就是因为加快气血循环炼化了浊精!

二、坐式八段锦——脏腑小周天,炼五脏之精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日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双手叉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再嗽再咽吞。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得入,灾病不可侵。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连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此坐式八段铞应在小周天通后修练,否则极易流于外表动作而失内运真髓。咽津下丹田,以和周天火,沐浴一口气,想火烧脐轮。阳气再发动,过长强入督,左右转辘轳,阳气逐节升。至大椎暂停,微摆撼天柱,神气合风府。闭目叩齿,抱昆仑鸣天鼓,冥心思神。神气即入脑。

丹道小周天与一般的通任督最大不同处,是不沿中医之头部督脉入头顶,而是阳气入脑可化脑液为甘露降于口内,这才是真正的神水。此阶段修炼,必须吃素减食甚至辟谷,方可将甘露运化于五脏,甚者可炸开天门采得先天外药。

三、秘传八段锦——精血小周天,炼水谷之精

两手握固,闭目冥心。舌抵上腭,一意调心。食后静坐,谷气化液入心成血。神游水府双擦腰肾,心血降入肾府成精,三火归元炼精化气。心法:尾闾频耸两肩,精血所化之气自然通督至玉枕关矣。

目视顶门叩齿搅口,此时若加练站式八段锦,则督脉与足太阴经脉气可上至百会穴与通天穴,神随目注气冲出头顶至梵穴轮再返照回来进入脑中,叩齿搅口即得甘露矣。通经络周天后,加练五行拳能助经气迅速直入五脏六腑。精血小周天开顶穴后,若加练静功、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则可开通全身窍穴。静坐开窍穴时可听到各种体内声响,大如炮炸响,小若针刺汽球泄气之音。站桩则声响似无,只觉身体有晃动震感。

开窍穴之后,随均觉自身似被扎了数百个孔洞,经时不要用意领气强通未开窍的地方,而应进入回风混合,存无守有的静境中。静极生动雷轰声,粉身碎骨光满天。此时修炼内家拳,即可达“透体虚空”的抗击打化境。

八段锦只可炼通形体小周天而至体若灌沿之境,如欲收透体虚空之功,非开丹道大周天不可。西派丹法,钻杳冥中,虚极恍惚,初有气感,再静更虚,身成虚空,任身外先天乾阳真气,横冲直撞,彻内彻外,透顶透底,通行无碍,气感却不增反弱,但内光遍布全身且向外放射。年老体弱者宜服药物助气,八段锦通经、养生足矣,若要超生了死,则须丹道高功!

}

  海南白玉蟾过三山,次紫虚真官之居,鹤林彭耜过之,问以道法之要。曰:愚尝究金丹大药之旨,所谓日月、龙虎、铅汞、坎离、火候、周天、卦象之类,与夫偃月炉、朱砂鼎等语,名既不一,事亦多端,末审一物而分众名耶?其或众名而各一物耶?在内求之则无形,在外求之则有象,或妙在作为,或妙在静定,古者尝言有所作为,即非道也,又曰溺于静,是枯坐也。懵然不知其所以入之蹊径、到之堂奥,愿闻其说。答曰: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为丹诀,以长生不死之意,以淑人心,其实—理也。其始入也,在乎阴阳五行,其终到也,归乎混沌无极,如丹法所言,尽有所据,第互立一说,各执一见,所以众楚不可以一齐,耍在吾所遇所传所得如何耳。在天则为日月星辰,在地则为禽兽草木,在人则为夫妇男女。以易道言之,则乾坤坎离也;以五运言之,则金木水火也;以药物言之,则铅银砂汞也;以丹道言之,则龙虎乌免也。用之则有坛炉鼎灶之名,行之则有升降交合之象,体之则有浮沉清浊之变,则之则有阴阳寒暑之候。圣人故曰:采以药物,炼以火候,结而成丹,超凡人圣。所以取之于内,而不泥于内象,取之于外,而不求其外物,是所谓无物无象者也。谓之先天一气,混元至精,则是大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之意也。其体或聚或散,如轻烟薄雾然也;其象或有或无,如梦幻泡影然也。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往古来今,本无成坏,第以生死流转,情识起灭,如浮云之点太清,如黑风之翳明月。圣人悯世浇漓,诏人修炼,使从无入有谓之成,以有归无为之了。其运用之耍,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不过炼精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而已。若有作用,实无作用,似乎静定,即非静定,如龙养珠,如鸡抱卵,可以无心会,不可以用心作,可以用心守,不可以劳心为。此乃修丹之要,入道之玄。 
  又问曰:古者入道,以调心为要,以精思为妙,精思则是存念也,调心则是把捉也,存念既久,则其念或差,把捉稍紧,则心转难调,或者调存念不宜久,把捉不宜紧,愚窃谓曰,存念不久,则其念必不真,把捉不紧,则此心何可调 ? 答曰:存者有也,亡者无也,存音存我之神,想者想我之身,闭目见自己之目,收心见自己之心,有物则可以存,谓之真想,无物而强存之,谓之妄想,此乃精思存念之妙。操者存也,舍者亡也,操者操真一之气,存者存太玄之精,凝一神则万神俱凝,聚一气则万气俱聚,顺我之物,可以无心藏之,逆我之物,可以无心顺之,至如真妄本空,逆顺惧寂,则三际圆通,一灵晃耀,此乃把捉调心之要也。盖缘一念起动则万念起,一窍开则九窍开,此无他,乃是以神驭气之意。我自无始以来,无名烦恼,业识茫茫,不可消释于顷刻,而寝息于目前也。故古人有心息相依,息调心静之语,此非调心乎?又如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等语,此非精思乎?先圣有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谭真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形”二宇,则是制心之旨。虽然,与其忘形而心游万物,曾未忘之不如,何耶?吾所以忘者,非惟忘形,亦乃忘心,心境俱忘,湛然常寂。 
  又问曰:今而有人,迷而不学,学而不遇,遇而不行,行而不成,抑时节末至,而因缘末熟耶?抑赋分良薄,而骨不可仙耶?答曰:古人目击道存,未语先会,盖在我已纯金璞玉,惟求巧倕之定价,若泛泛无统,茫无所据,朝参师黄,暮参师李,今乍学道,明年学法,今日勒,明日懈,若如是以求寻直,是所谓自假不除,更求他真也。但以“信”之一字,为人道之阶;以“勤”之—字,为行道之本;以“无”之一字应物;以“有”之一字凝神。久久行之,天其使圣师为子发踪指示矣。学道之士思之。 
  又问曰:古之系易者,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固尝究之矣,夫性与命,其一理耶?二理耶?答曰:先圣不云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实一理也。 
  又问曰:所谓金液还丹者,先则安炉立鼎,次则知汞识铅,然后以年月日时采之,以水火符候炼之,故匹配以斤两,法象以夫妇,结丹头,饮刀圭,怀圣胎,产婴儿,则可以身外有身,此修仙者之学也,愚亦尝入其阃奥,而终有龙虎之疑、乌兔之惑,不知先生能出标月之指乎?答曰:坛炉鼎灶,本自虚无,铅银砂汞,本自恍惚,水火符候,本自杳冥,年月日时,本自妄幻,然而视之若无,而实有也。在乎斤两调勾,造化交合,使水火既济,金土相融,苟或不尔,则黄婆纵丁公以朝奔,姹女抱婴儿而夜哭,故先辈尽削去导引吐纳、搬运吞咽、呼吸存想、动作等事,恐人执著于涕唾精津气血之小,而不知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之旨也。呜呼!妙哉!结之以片饷,养之以十月,是所谓无中养就婴儿者也。大要则曰: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又曰:忧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然虽如是,要须亲吃云门饼,莫只垂涎说□□(左饣右华,左饣右罗)。 
  又问曰:老氏所谓金丹,与大道相去几何?道无形,安得有所谓龙虎?道无名,安得有所谓铅汞?如金丹者,术耶?道耶?答曰:魏伯阳《参同契》云,金来阳性初,乃得称还丹。夫金丹者,金则性之义,丹者心之义,其体调之大道,其用谓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又能专气致柔,含光默默,养正持盈,守雌抱一,一心不动,万缘俱寂,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守得其—,万法归—。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日月得一以明,万象得一以生,圣人得一而天下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一之体,—者道之用,人抱道以生,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夫道一而己矣,得其一,则后天而死,失其一,与物俱腐。子守之以一以为基,采之以一以为药,炼之以一以为火,结之以一以为丹,养之以一以为圣胎,运之以一以为抽添,持之以—以为固济,澄之以一以为沐浴。由一而一,一至于极,谓之脱胎;极其无极,一无所—,与道合真,与天长存,谓之真一。圣人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子欲得衣,—与之裳;子欲得食,一与之粮;子欲得饮,一与之浆;子欺得居,一与之堂;子欲得寒,一与之霜;子欲得热,一与之汤。虚其心,忘其形,守其一,抱其灵,故能固其精,宝其气,全其神,三田精满,五脏气盈,然后谓之丹成,一一于一,可以长生。先圣有云:后共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此诚有以也。 
  又问曰:愚夙昔夤幸,天假其逢,极荷大慈,剖示玄旨,如所问道,则示之以心,如所问金丹大药,则又示之以心,愚深知一切惟心矣,恍然若有所得,虽欲喻之而无物可喻,虽欲言之而无语可言,但天机深远,道要玄微,虽知药物如此分明,而于火候则犹有疑焉。答曰: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十二分野,此乃天地推移,阴阳度运如是也,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三十日,一日有十二时,总计百刻,其间六阳六阴,无非一气升降,在乎人身,则何以异于天地哉!此炼丹之法,所以攒簇五行,会合八卦,法天象地,准日测月,分徘卦数,布位星辰,以时易日,内修外应,上水下火,—文一武,故有进退之符,抽添之候,固济之门,沐浴之时,卦象之变,造化之妙,谓之火候,一如月魄之盈专,潮候之消长,此却简易,不容轻传,以其夺天地之造化,盗日月之魂魄故也。夜三更,吾将盟天以告子矣。先圣有云:虽知药物,而不知神室,则不可结胎;虽知神室,而不知火候,则不可成丹。非子其孰能与于此?鹤林彭耜稽首再拜而言曰:耜虽不敏,愿受教焉。 
  吕先生鹤颈龟腮,适有钟离之会;石居士鹿鼻鼠耳,偶逢平叔之来。叹夤缘时节之难,岂名利是非之比。金丹大药,古人以万劫一传;玉笥灵篇,学者之十迷九昧。月里乌,日里兔,颠倒坎离;水中虎,火中龙,运用复垢。采先天一气,作铅中之髓;夺星象万化,为汞里之精。惟弦前弦后之时,乃望缺望圆之际。知之者,癸生须急采;昧之音,望远不堪尝。精半斤,气半斤,总在西南之位;火一两,药一两,实居东北之乡。收金精木液,归于黄庭;炼白雪黄芽,结成紫扮。《悟真篇》所谓华池神水,《知命论》又言地魄天魂。采之炼之,结矣成矣。如夫妇最初一点,十月成胎;似君臣共会万机,百官列职。遇日中冬至,则野战;退时中夏至,则守城。都来片饷工夫,要在一日证验。九三二八,算来只在姹女金翁;七六十三,穷得无过黄婆丁老。更不用看丹经万卷,也只消得口诀一言。子之来意甚勤,知汝积年求慕。非夙生有此丰骨,岂一旦用是身心!自来药以至结胎,从行火而及脱体。包括抽添之妙,形容沐浴之机。无金木间隔之忧,有水土同乡之庆。但须温养,都没艰辛。十二时中只一时,三百日内在半日。丹田有物,行性坐卧以无忧;紫府书名,生死轮回而不累。了然快乐,自此消闲。这工夫,向闹里也堪行;论玄妙,只顷中都交结。聚而不散,炼之尤坚。朱砂鼎、偃月炉,何难寻之有?守一坛、中央釜,惟自己而求,宜识阴阳,要知玄牝。龙精满鼎,遣金童下十二重楼;凤髓盈壶,令玉女报三千世界。此时丹熟,更须慈母借婴儿;不日云飞,方见真人朝上帝。 
  身木欲槁,心灰已寒。愿飞升于玉阙,必修炼于金丹。乾马坤牛,卫丁公于神室,离乌兔,媒姹女于真坛。绛阁散郎,清期闲士。使扶桑育龙,奋超出火;而华岳白虎、飞牙入水,天炉地鼎,三关造化之枢机;日魄月魂,一掬阴阳之精髓。铅里藏土,汞中产金。龟乃子爻,蛇乃午象,免为卯畜,鸡为酉禽。四象五行,不离乎戊;三元八卦,宅资厥壬,朝既屯,暮既蒙,六爻有象;夜必复,昼必姤,万物无心。由是三性会合,攒簇元宫,二气升降,盘旋黄道;惟水银一味,才变黑玉;故七返朱矽,乃成红宝。朱橘琼榴,交梨火枣。普天白雪,翩翻紫府之清飙;满院黄花,隐映丹田之瑞草。吾知夫抽添何物、采取何地;生杀有户、缺圆有时。以浮沉为清浊之本,以间隔明动静之机。并正以抱—,持盈而守雌。举世无人,能达此者;终日枯坐,不知所之。恩生害,害生恩,房躔见昂;主中宾,宾中主,斗度回箕。尝谓大道无言,内丹非术。玄珠垂象,而阴里抱阳德;婴儿结胎,而雄中含雌质。君臣之间,先后悔吝;夫妇之外,存亡凶吉。丁位之 ,癸位之张,甲宫之女,庚宫之毕。刑德生旺,虽有否泰;沐浴潜藏,初无固必。药材斤两,东西南北以归中;火候城池,二八九三而为一。如是则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荣卫寒温,而鹑火鬼井;精神衰旺,而玄枵斗牛。子母函盖,身化心化;兄第埙簇,福修慧修。六画动爻,见晦朔弦望之变;二至改度,有蝗虫水旱之忧。真人宁宙妙纵横,万里溪山归掌握。左军右军,自古仁义;大隐小隐,从今官角。风悄悄,月娟娟,片云孤鹤,而长啸一声,编书遗后学。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既无翅必坠地,入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惧,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我闻共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末生前。三者未尝相反离,结为一块大无边。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官。是我将有可受业,渠必以此示言诠。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偶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旧月软如绵。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轻似一鸿毛,重如千秤铁。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捧腹付一笑,无使心烦热。要整钓鱼竿,再所秋筠节。 
  收敛神光少默然,顶门一路聚云烟。且升阳火烹金鼎,却降灵泉灌玉田。交结只于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工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 
  生死轮回第几番,尘尘劫劫不曾闲。—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性地灵苗思水国,心天明月掩云关。衣中珠子无寻处,今且随缘炼大还。 
  五蕴山头多白云,白云深处药苗芬。威音王佛随时种,元始天尊下手耘。石女骑龙攀雨术,木人驾虎摘霜芸。不论贫富家家有,采得归来各一斤。 
  须信先天事事无,阴阳陶铸此形模。真空平等朱砂鼎,虚彻灵通偃月炉。九窍可风坛掸暖,二时失火药材枯。只此一点无名焰,炼出人间大丈夫。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玉炉火燃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药炉丹鼎火炎炎,六贼三尸伯令严。无去无来无进退,不增不减不抽添。爱河浪静浮朱雀,觉海波深浸白蟾。一自浴丹归密室,太阳门下夜明帘。 
  金翁姹女结亲姻,洞口桃花日日春。拾得一轮天上月,炼成万劫屋中珍。黄婆即是母之母,赤子乃其身外身。龙汉元年消息断,威音前面更何人? 
  青天白日一声雷,撒手悬崖了圣胎。有眼如盲光烁烁,无绳似缚笑哈哈。黄金殿下千株柳,碧玉堂前万树梅。辜负鸳帏人寂寞,秦楼宴罢盍归来? 
  佛与众生共—家,一毫头上现河沙。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罾。混沌何年曾结子,虚宅昨夜复生花。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自从踏著涅槃门,一枕清风几万年。弱水蓬莱虽有路,释迦弥勒正参禅,谁将枯木岩前地,放出落花啼鸟天。两个泥牛斗入海,至今消息尚茫然。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露柱灯笼同请举,憎堂佛殿总和南。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齑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水 调 歌 头 四 首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人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饷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 
  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只这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药物无斤两,火候不用时。 
  偃月炉,朱砂鼎,总皆非。真铅真汞,遇之不炼要何为?自己金公姹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不信张平叔,你更问他谁?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干。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飞金精,采玉液,过二关。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圆。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土釜温温火,橐籥动春雷。三田升降,—条径路属灵台。自有真龙真虎,和合天然铅汞,赤子结真胎。水里捉明月,心地觉花开。 
  —转功,三十日,九旬来。抽添气候,炼成白血换枯骸。四象五行聚会,只在一方凝结,方寸绝纤埃。人在泥丸上,归路入蓬莱。
五、白玉蟾祖师的书法作品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

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玉蟾。

《仙庐峰六咏卷》,白玉蟾书,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足轩铭卷》,纸本,手卷,纵32.5cm,横81.5cm,草书,22行,195字。


本幅钤项元汴、耿嘉祚、安岐、乾隆内府、永瑆、奕绘、吴湖帆等诸鉴藏印。卷后元虞集,明项元汴,清永星、守虚子、绵亿、崇恩,近代吴湖帆、潘静淑题跋。署年款“宝庆丙戌”,为宝庆二年(1226年),白玉蟾时年33岁。此件书法笔势清劲爽健,用意超凡脱俗,有晋人风度,为名家精品,世所罕见。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寄题足轩。奉似吾友周长高士,紫清白玉蟾。一丘一壑志愿足,始缝掖时文史足。不肯桒行礼自足,指此鉴心信知足。老氏宁馨一夔足,静观平生万事足,何必封侯万然后足。有人冷笑招不足,护元气如护手足。拟待登天欠两足,使子果然功行足。为须司命来是足,莫学射王无厌足。羞使瞿昙福慧足,极国阎王伊多足。仙人自合断鳌足,更施所养补未足。如彼江上一犁足,亦如人国兵食足。所谓平生万事足,宝庆丙戌万事足。乃见止□此神足,道无死生无不足,是以此轩名曰足。


六、白玉蟾内丹与雷法之融合
[台湾]廖文毅 (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台湾 台南 701) 
摘  要:白玉蟾是南宋著名的炼丹家,思想博大精深,内丹与雷法兼传。其内丹传自金丹派南宗,雷法则渊源于神霄派雷法。白玉蟾顺应时势,结合内丹与雷法而集其大成,在南宋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由内丹与雷法的融合,白玉蟾开创了南宗发展的新契机,以道、法、心、玄关一窍为思想内核,完备了“炼丹-施雷-成仙”的的炼的的,的南宗与的的派的 产生重要影响。 白玉蟾一生遭遇多变,求道之路艰辛,修道之心却始终坚定不移。为人淡泊名利,喜与僧、道交游而无门户之见,亦常与文人书信往来,颇有书卷气息。著作量多质精,涵括各类文体,被喻为“仙家才子”。其内丹传承,直接来自于“金丹派南宗”,间接渊源于“锺吕金丹”。南宗的丹法源自锺吕金丹,其特色在于提倡三教归一论,并以道教金丹术为中心;主张性命双修,次序为先命后性;内炼之要在于体认药物、鼎炉自家体内皆有,不假外求,透过功法次第修炼,就能炼成金丹,进而成仙;并认为玄关一窍存在体内,但无具体位置,必须亲身验证,方能体悟,是炼丹时极重要的窍穴。这些论点被白玉蟾所承袭。其雷法传承,直接来自于“陈楠”,间接渊源于“神霄雷法”。“神霄雷法”从王文卿一脉而下,陈楠属其支系。神霄派的雷法特色则以元气为本、阴阳为用,强调天人感通,并内修金丹,外施雷法;陈楠的雷法特色在于强调济人利物的务实面。这些主张亦为白玉蟾所吸纳。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两脉传承,皆得自于陈楠真传,并在其身上发扬光大,让两者合而为一,故白玉蟾可称为南宗内丹与雷法之集大成者。  
    内丹与雷法的融合,早在北宋时,符箓派与丹鼎派就已渐渐揭开序幕。三大符箓派之正一派,到了北宋中期,成为符箓三山的首领,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于《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开 坛法语》曰:吾家法的,上吾以吾吾地,吾吾以吾吾吾。吾吾以吾吾吾,吾吾以吾吾神。吾吾以吾吾吾,的吾以吾生吾。大吾以镇邦家,小吾以却灾祸。然得之在的,失之在堕。① 其中“役龙虎”、“脱生死”是内炼之道;“摄鬼神”、“镇邦家”为雷法之行,故张继先为带动雷法与内丹融合的典型。宋初正一派衍生出分支“天心派”,传有“天心正法”,该派知名道士路时中于《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发明大道品》 曰:一切尘俗之事隔绝而不思,然然心与吾然,神与的合,吾然之内,然然然融,吾神响应,然然然之然法。② “神与炁合”,指的就是内丹修炼;“鬼神响应”,指的就是符箓雷法的外行,两者在心的作用下合而为一,谓之“行法”。上清派在南宋颇为盛行,其中有“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之称的萧应叟,于《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曰:道法者,乃太上灵宝,生于吾地之先,大无不包,细无不纳。……。人能的之,逍遥太空,改易五内,变然形容,吾使吾神,隐显无常,上仙之道也。③ “改易五内,变化形容”是炼丹之效果;“役使鬼神”为雷法之功用,这种丹雷合一的新主张,对传统的上清派来说, 无疑是促进改革的一大动力。神霄派创始于北宋末王文卿,有“神霄雷法”传世,于《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序》曰:所然中理五气,然合百神,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虚无之神,以我本身之气,合彼虚无之气。加之步罡诀目秘咒灵的,咒吾然机,咒合的契,咒雷咒于咒上,包吾地于身中。咒的而的,咒咒而咒。咒咒应咒然影响。① 以我之元神、元气,感应天地虚无之神、虚无之气,运用得宜,要晴得晴,要雨得雨,掌控雷霆于股掌之间,是王文卿 内丹外法的主张。不管是旧有的符箓三山,或新创立的教派,大都是以雷法结合内丹为主流,形成新的趋势,也为教派改革或发展带来新 契机。而金丹派南宗正处于以符箓派为主导的南方世界,为适应时代新趋势,从四祖陈楠开始,也以内丹结合雷法为修炼主轴,并传给五祖白玉蟾,进一步加以发挥。 陈楠运用雷法的事实载于《修仙辨惑论》:初的丹时,神清气爽,身心和畅,宿疾普消,更无梦寐,百日不食,饮酒不醉,到然地,则赤血换为白血,阴气炼成阳气,身然火热,然步然飞,口中吾以干水,吹气吾以煮肉,的境无心,然然不吾,吾使吾神,呼召雷咒,耳闻九吾,目视万里,遍体纯阳,金筋玉骨,阳神现形,出入自然,然乃长生不吾之道毕矣。② 修炼内丹之初可以治愈疾病,之中能炼成纯阳之体,之末能阳神出窍,永得长生。其中“役使鬼神,呼召雷雨”指的就是雷法的运用,是修炼内丹能同时获得的特殊能力,这里可以看出陈楠已将内丹与雷法做了初步的结合。白玉蟾同时继承了陈楠的内丹与雷法两大体系,并进一步在内丹与雷法的融合上着力,《玄珠歌》“大道无言”注曰:道本无言,多言损气。收气存神,惜精爱己。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神气散乱,法不灵也。③ “惜精爱己”、“收气存神”皆白玉蟾之内炼功法,透过对内三宝的修炼,最后炼成金丹,故曰“内炼成丹”。而雷法其实就是丹法的外用,运用丹法所煅炼的先天一炁,在元神的主控下配合法术加以活用,故曰“外用成法”。南宗就在陈楠起头,白玉蟾发挥下,以内丹的修炼为主体,雷法的施行为外用,将个人独修金丹以成仙的“利己”论,转向以雷法济世救人的“利人”说,两者彻底融合的结果,不仅让南宗稳住在内丹派的实力,也将触角伸及符箓派,迎接两宋内丹与雷法相互融合的新局面。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内在核心思想,是由“道”、“法”、“心”三大元素组成,贯穿于天、人之间,实现“天人合一” 的理想境界,而“心”更是白玉蟾丹道思想的主轴,也是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关键。“玄关一窍”向为丹家所秘,白玉蟾于内丹与雷法均有描述,于两者融合上亦扮演关键性角色。 
(一)道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本体是“道”。符箓派道士到了南宋,出现只重符咒道术,而不穷究“道”之本质的现象,其于《道法九要序》点出此一弊端: 近世学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参的咒,兹不得已。略述九事,编成一帙,名咒九要,以警学道之士,证入玄妙之门,不堕昏迷之路。④ 这种“不究道源,只参符咒”的近利作法,是当时符箓派的普遍风尚,更有向下沈沦的倾向,又曰:夫老氏之教者,清然为真宗,长生为大道,悟之于象帝之先,达之于然元之始。不吾得而名,强目咒道。⑤ 道乃象帝之先,先天地而生,惟恍惟惚,混混沌沌,达之于混元之始。道之所以称为道,实在是无形无名,找不到合适字词来称呼,故强目曰“道”。《元关显秘论》描述的更为清楚: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吾量,浩浩荡荡,非涯岸之吾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吾地,小入毫芒,上无复色,吾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显露,不吾得而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之咒 “道”。⑥ 这里具体地描述了道的本质与状态,而人与道结合的关键在“心”,故曰“圣人以心契之”。又曰: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吾地,吾地生万物。① “虚无”、“自然”、“大道”三者,承袭自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之说,与张伯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②的说法相同,讲的都是宇宙生成论。白玉蟾曾以老子《道德经》为本作《道德宝章注》,深得老氏精义,这种借用老子“道”的思想,做为内丹与雷法融合的本体论,充实了白玉蟾丹道思想的内涵,也提高了他在符箓派的地位。老子所重的是天道,以天道为体,人道为末,人的一切作为须效法天,合于道,才能反璞归真。但白玉蟾固守内丹派重视个人修行的思维,认为要体证天道,必先修持人道,《道法九要?明道》曰:夫道者,入圣超凡,福资九祖。逍遥无碍之乡,逸乐有玄之境。聚则成形,散则为风。三清共论,玉帝同谈。不属五然,超离三界。然乃证虚无之妙道。欲证然道,先的人道。③ 天道虽然遥远,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好好修持人道,同样可以跨越五行,超离三界,迈入圣道。白玉蟾“道”的思想继承自老子,重视人道,以达天道,将其作为内丹与雷法的本体,成为修炼成仙的最后依归。 
(二)法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作用是“法”。“法”与“道”的关系,其于《汪火师雷霆奥旨序》将两者作一比较:道者,其乎吾地之先,然然沌沌,无形无名。法者,出乎吾地之然,亘古今而神通变然。④ 道存在于天地之先,法出乎天地之后,一先一后,故法来自于道,具有神通变化的作用。白玉蟾还用“得道者”、“得法者”来比喻“道”、“法”的关系,《静余玄问》曰: 得道者然婴儿之在母胎,得法者然元帅之坐筹幄。⑤ 此“道”与“法”分别代表丹道与雷法,即修炼内丹,如婴儿之在母胎;施行雷法,如元帅之运筹帷幄。两者一前一后,有“内丹为体,雷法为用”的暗示,也是两者融合的具体表现。 至于法的作用,《道法九要序》曰:法也者,吾以盗吾地之机,穷吾神之理。吾以助国安民,济生度吾。本出乎道。⑥ 这是“法以道为本,道以法为用”的例证,其作用不仅可以明天地之机,鬼神之理,还能助国安民,济生度死。《道法 九要?行法》进一步说明:夫法者,洞晓阴阳然然,吾达吾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咒,然的咒水,治病驱邪,积然累吾,与道合真, 超凡入圣。⑦ 这里明确指出法的各种作用,包括了雷法的特质“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而法的最终目的,便是“与道合真”,进而“超 凡入圣”。又《钩锁连环经》曰:“道即法,法即术,术即虚无,虚无即自然。”⑧将“道”视同“法”,“法”视同“术”,“术”视同“虚无”,“虚无”视同“自然”,乃道的本质与外用的混融。 故白玉蟾于《道法九要序》总结曰:道不吾离法,法不吾离道。道法相的,吾以济世。⑨ 这是将道与法的理论活用于雷法的主张,认为两者互不相离,合而为一时,就可以施行雷法,济度众人。白玉蟾认为道与法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法是道的外在表现,作为施行雷法的准则。 (三)心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关键是“心”。心将道、法与丹结合起来,成为白玉蟾丹道思想中最重要的论述。
 1.心与道:两者的关连,白玉蟾提出: 至道在心,即心是道。⑩ 《东楼小参文》:即心是道也,故无心则与道合,有心则与道违。?11《元关显秘论》:道者心之体,心者道之用。?12《道德宝章?玄德章》注:道以无为本,乃心之体,即心是道;心为造化之源,乃道之用,至道在心。《谢张紫阳书》有更深入的解释: 尝闻吾吾无二道,圣人无两心。道之大不吾得而形容,咒形容然道,则空寂虚无,妙湛渊默也;心之广不吾得而比喻,咒比喻然心,则清然灵吾,冲和温粹也。会万然而归一道,则吾吾皆自然,而万物皆自然也;会百为而归一心,则圣人自无为,而百为自无着也。推然心而与道合,然心即道也;体然道而与心会,然道即心也。道融于心,心融于道也。心外无别道,道外无别物也。① 强调心与道合,“此心即道”;道与心会,“此道即心”。道融于心,心融于道,则“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故《钩锁连环经》曰:“心即道。”②  
2.心与法: 两者的关系,白玉蟾曰:心为万法之王。③《道德宝章?后已章》注:法法从心生,心外无别法。④《海琼白真君语录》:心为万法的主宰,决定法的一切作用。白玉蟾进一步以汤与药比喻,《海琼白真君语录》又曰:世间所有一切法,法中所有一切门,然皆合药之方,治病之药也。须知汤使,其药始验。……心乃法之汤使 也。⑤ 以药喻法,以汤喻心,药无汤则不验,法无心则不灵,所以心是决定法灵验与否的关键。《鹤林传法明心颂》说得更明 白: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语嘿与吾然,皆法所使然。无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无疑,法法皆心法。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⑥ 这里不仅重申上述法与心的关系,更进一步说明两者的臣主关系,即“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并透过心的修持, “心正则法灵”、“心专则法验”,法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心有无积极而正面的作用,将外在“法”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回归内在人“心”的主导作用,这也是白玉蟾企图透过“心”的修持而达到操控“法”的目的,故曰“心心即是法”、“法法即心 法”。这里还提到了“无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的概念,“守一而无疑,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由此可知“守一”为法是否灵验的基础要件,但法灵验与否的真正关键,则是隶属于“真心”范畴的“诚意”,真心除了“无疑”之外,更贵一个“诚”字,故诚心守一,法无不验。 白玉蟾在《道法九要?守一》,针对“守一之道”提出看法:且法印亦不吾多,专以心主一印,专治一司,专用一将,仍立坛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仪,吾止恭敬,诚信相孚,自然灵应。……须是先以诚敬守之,必获灵验。斯为守一之道矣。⑦ 学法之士当引以为诫,法勿贪多,但求专一,专心法才容易灵验,但先决要件仍须以心之“诚”、“敬”守之,这才是真正的“守一之道”。《海琼白真君语录》进一步阐释:一念之诚,与道合真,咒吾咒召真灵,无疑矣!古者有孝心、有诚心、有义心、有慈心、有刚心、有忠心,皆于的的之间咒吾吾地。盖其一心之专、一念之正所以然也。⑧ 透过“专心”、“正念”,能感天动地,但要与道合真,感召真灵,则须有一念之“诚”。雷法所重的是召兵遣将,用己身之先天一炁,召役身外之神兵神将,除了心的积极作用,如专心、正念、守一等外,最重要关键点仍是“诚心”二字,《道 法九要?行法》亦曰:祈晴之事,在乎诚心然念,咒吾的神,召吾祈祈风祈之神,祈祈祈祈,荡散阴祈,易祈为祈,祈民疾祈。…… 当以诚心召将而驱之。⑨ 透过个人的诚心静念,就能召唤将吏,扫云雾,荡阴霾,易歉丰,救民疾苦。故“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诚心” 则能与道合真,感召真灵,若能时时“守一”、念念“诚心”,自然无须担心法灵不灵,验不验了。?
 3.心与丹:  《海琼白真君语录》曰:丹者,心也;心者,神也。阳神然之阳丹,阴神然之阴丹,其实皆内丹也。吾胎换骨,身外有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然阳神也;一念清灵,魂识未散,然梦然影,其类乎吾,然阴神也。① 内丹虽分阳丹与阴丹,但白玉蟾强调炼丹即炼心,而炼心,就是炼阳神,待身体成为纯阳之躯,就能阳神出窍,来去自 如。又《丹法参同七鉴》②图记载:“华池”与“神水”: 白玉蟾于《玄关显秘论》曰:开华池,吸神水,饮刀圭。③ 《水调歌自述》亦曰: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吾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④ 然“华池”指元精产生之地,即坤腹之吾丹田;“神水”指真铅,即元精,皆初关炼形之重要术语。白玉蟾在这里却将“华池”以“心源性海”来解释;将“神水”以“性犹水也”来说吾,的合《道德宝章》的“上善咒水” 一句注咒“性犹水也”⑤,显然已吾离命的概念,的入心性的范畴。 “黄芽”与“白雪”:白玉蟾于《金丹赋》曰:普天白雪,翩翩紫府之清飙;满院黄花,隐映丹田之瑞草。⑥ 此“黄花”即黄芽,指先天一炁萌生之象;“白雪”则指阳炁已然发动,如同隆冬大雪之象。然白玉蟾于此却将“黄芽”以“心地开花”来解释;“白雪”以“虚室生白”来说明,显然也是以心性论来解释黄芽与白雪等丹道 观念。 “河车”:白玉蟾于《沁园春?赠胡葆元》曰: 河车咒入昆吾,全不吾纤毫过玉关。⑦ 这里的河车原指先吾一气在任督二脉的咒送采炼,的合白玉蟾所然的“一气周流,然之河车”,而其咒送的急缓的度,背然由意念所主控,仍然属于心神的范围。 “巽风”: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曰: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⑧ 内丹家将“橐钥”视为内炼时的呼吸作用,在采药烹炼时,心神属火,咒加呼吸吹嘘,吾加大火的力量,同风箱作用,白玉蟾承其说,认为以心调顺呼吸,咒咒“顺调其心”。
“金丹”: 白玉蟾于《大道歌》曰:道德五千言,阴的三百道,形神与性命,身心与神的,交媾成大宝,即是金丹理。① 形神、性命、身心、神炁,其实都是阴阳之代称,将铅与汞二物交媾成金丹,白玉蟾认为就是《道德经》与《阴符经》所蕴含的丹理真谛。其于此又将金丹解释为“清净光明,圆通广大”,实际上已经跳脱修命的范围,进 入修性的境地,并带有禅味。从白玉蟾的《丹法参同七鉴》图可以看出“调心炼神”为其根本,亦即将心性修炼的七大法则运用于丹法的炼制过程,这是其于丹道修炼中特别重视心性论的证明。白玉蟾以“心”统摄内丹与雷法,并促其融合于“心”,表现出心、道、法、丹、神多位一体的概念,完成内丹与雷法融合的新境界,此心性论虽源于禅宗,出于理学,而终归于丹道。 (四)玄关一窍玄关一窍又称为玄关、关窍、玄牝、玄牝之门、元关窍、祖窍、先天一窍、虚无一窍、雷霆一窍、神气穴等,名称虽多,其义一也,是内丹与雷法共有的窍穴。唐宋以来内丹家都强调此窍为内炼功夫中最关键、最玄妙的关窍,但其处所何在则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因导源于玄关一窍向来秘而不宣,大都在师徒间口耳相传,完全以个人体会为依据,正因为如此,更加深它的神秘性。故想要了解其真实位置,必须用心体会,当身心处于虚极静笃的时候,弃“有为”,入“无为”,不刻意,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就能在玄妙之处发现它的踪迹,此即丹书所云:“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不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 百门。” 有关“玄关一窍”的概念,老子《道德经》及南宗前四祖的见解,已于前文第二章“南宗的丹道特色”中述及,白玉蟾对玄关一窍的说法直接承自陈楠,其将《道德宝章》“玄牝之门”注为“念头动处”,正与陈楠所说的“念头起处为玄牝”义 同。白玉蟾对“玄关一窍”着墨尤深,《元关显秘论》论“道”,亦可用之以说明,其曰:咒要炼形炼神,须识归根复命。所以道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还寻复命关。且然这个关窍,咒人知得真实处,则归根复命何难也。咒咒: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吾地,吾地生万物,则是然然之根也。然乃真一之气,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吾量,浩浩荡荡,非涯岸之吾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吾地,小入毫芒,上无复色,吾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显露,不吾得而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之咒“道”。以是知心即是道也,咒无心则与道合,有心则与道违。② 白玉蟾认为归根窍、复命关,即玄关一窍,来自先天,无法名状,具有道的特质,故以“道”来涵括,并以“心”来证验,对于玄关一窍赋予新的见解。 雷法上的“玄关一窍”概念来自于内丹,又称为雷霆一窍、神气穴等,《雷霆玄论?万法通论》曰:古先圣贤穷然然之源,控鸿蒙之奥,参玄牝之门,是然吾地根,咒咒玄关一窍。玄关一窍者,论耳、眼、口、鼻、舌、肝、心、脾、肺、肾、脐轮、尾闾、膀胱、谷道、两肾间一穴、脐吾一寸三分、吾堂、泥丸、关元、气海皆非也。然窍无边傍,无内外,无前然,无长短,无阔狭,无深浅,无大小,无东西南北之分,无青红黑白之别,不着外,不泥象,不增减,无新无旧,无欠无余,在吾身中之中,为神气之根,虚无之谷,是咒玄牝。实吾 地交界之间,阴阳然合之蒂。③ “雷霆一窍”无固定实体,既来自先天,岂能以后天推论,故仅可知其存在于吾身之中,为“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又存在于天地交界之间,为“阴阳混合之蒂”,此即老子所言之“玄牝”,亦雷法中之真雷霆窍也。《先天雷晶隐书?琼山紫清真人答隐芝书》引白玉蟾说法为例,分析玄关一窍的位置及用法:玄关即土也,黄房也,呼之根,吸之蒂,即命蒂也,正玄牝也。脐之然,肾之前,小肠之左,大肠之右,正在中间,空在一穴,阳在阴的,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阖有时,咒咒:“吾地之根,结丹之处。”④ 白玉蟾认为玄关居中,五行属土,亦即黄房、命蒂、玄牝也,其位置在脐之后,肾之前,小肠之左,大肠之右,以区域涵盖其所在,并认为此窍类似开关,完全由意念控制,即内丹所说的“天地之根,结丹之处”。总之,白玉蟾认为“玄关一窍”的概念来自于老子,是“天地之根,结丹之处”,具有道的特质,亦是连接天人之间的桥梁,其作用类以开关,圣人可以“心”契之,以“念”控之。透过对“玄关一窍”的体认,就能直指内丹与雷法的核心,进而“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为内丹与雷法的融合开辟出一条蹊径。
    南宗兼传雷法,让雷法融入内丹,陈楠属之;符箓派吸收内丹理论,让内丹融入雷法,王文卿属之。而白玉蟾两者兼备, 构成其独具的融合实况。(一)雷法融入内丹 南宗的成仙思想,历张伯端、石泰,到薛道光,原本只有二步骤,即“炼丹”-“成仙”。到了陈楠,似乎发现此论述有一个缺口,即太过于强调个人的金丹成就,于社会并无具体贡献,即使成仙也有遗珠之憾,故提出“功及人物”之说,形成“炼丹”-“施雷”-“成仙”的三步骤概念,但真正完成此一论述的,则是白玉蟾。从二步骤发展到三步骤,其关键在 于“积功累行”。 “积功累行”的重要性早在锺吕金丹就已提及,例如《锺吕传道集》《论真仙》曰:神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吾,人间有然,吾然满足,受吾书以返洞吾,是咒吾仙。① 住世神仙(地仙)想成为天仙的要件,就是“功行满足”,功者传道有功,行者济度众人,待功德圆满,受天书以返天 府。吕洞宾得锺离权真传,亦持相同论点,但更具体提出“三千行满”之说,《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元俞琰注曰: 三千然满,然九年三千日也。三千日内,务要积德累然,十二时中不吾须臾离道。② “九年三千日”指的是“九年关”,已属于上关炼神阶段,意思是炼丹到了上关炼神阶段,想要成仙,就必须时时“积德累行”,待三千功行圆满,方能脱胎成仙。 南宗亦持相同看法,张伯端于《悟真篇》下卷《西江月》曰:德然的逾八百,阴吾积满三千。的齐物我与冤亲,始合神仙本愿。吾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的降然 去朝吾,稳驾鸾车凤辇。③ 陈楠于《紫庭经》曰: 吾成然满鹤来至,一举便要登祈端。④ 白玉蟾亦曰: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锺吕皆参玄……且念八百与三千,祈鹤相将来翩翩。⑤《必竟恁地歌》 丹成然,做些吾然,归去蓬莱。⑥《沁园春?又》南宗的说法与锺吕相同,都是将“积功累行”的位阶置于金丹圆满之后,想要成仙,还需要将德行修满八百,阴功累积 三千,才能成为仙人。然而陈楠在接受雷法后,直接将“积功累行”的位阶独立出来,以施行雷法济世救人,无形中将内丹与雷法结合起来。白玉蟾所撰的《翠虚陈真人得法记》⑦载有陈楠从薛道光处得丹道真传,丹成后准备和光同尘,隐居民间,却在黎母山遇道人而得雷法的经过。其中黎母山道人取笑陈楠只知“独善一身,不能功及人物,神仙不取”,正是南宗丹道的弱点,此黎母山道人其实就是雷部都督辛忠义,也就是提醒陈楠不可执着于内丹的仙人,此说不管真实与否,都证明陈楠炼丹成仙过程的转变,加入雷法的济世救人思想,显然让南宗的丹法理论更具圆融性。 白玉蟾则将陈楠的想法理论化,兹举二例说明:  代吾然然,为国祈民,斩妖祈魔,芟邪立正,得蒙允吾,且喜且惊,勉励身心,私自积累,三千吾满,八百然圆,别诣仙都,各期迁选,九玄七祖,同获善吾,六道三涂,普沾善果。⑧《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苟能精勤香火,朝谒帝真,孜孜度人,切切济物,三千吾满,八百然圆,手握吾泉,腰横雷玺,祈领将吏,飞步太空,吾胜快哉!⑨《太上九吾雷咒大法琅书序》如此将内丹的“功满行圆”说,与雷法的“济世救人”思想结合,成为南宗更具说服力的成仙模式。 白玉蟾曾大力称赞首席弟子彭耜:年已四十三,益自尚不屈,啸命风咒,广拯民瘼,古循良吏不过然是用力,亦有吾于世者也。⑩
   手绾雷玺,足蹑枢罡,水火金液,刀圭元黄,吾盈三千,然溢八百。《鹤林靖铭》① 白玉蟾不仅以身作则,还借赞扬弟子树立风范,为其成仙三步骤增加不少说服力。白玉蟾将传统炼丹的“积功累行”思想置入强调济世救人的“雷法”,一方面可以摆脱世人对南宗只求“金身圆满”的误解,二方面可与当时的符箓派雷法世界接轨,这可以解释陈楠与白玉蟾施行雷法的原因,同时也印证了内丹与雷法融合的 事实。(二)内丹融入雷法 白玉蟾内丹融入雷法的例证,主要表现在雷法的外用方面,如祈晴、求雨、书符、念咒、掐诀、步罡等,认为人体与天地藉先天一炁相互感通,人进而能以自身修炼的五脏之炁,左右天地的五行之炁,化为雷部诸神,以济世利人。 《雷霆妙契?坐炼工夫》②曰:两眼的两肾,认取然中间。忽然一声响,霹雳透泥丸。复咒丹田养,然蜜甜又凉。有人达然者,即吾返仙乡。 ③ 此段文字完全为修炼内丹的叙述,却被包含于雷法的范畴,两者可以互解共通。 一、二句“两眼对两肾,认取此中间”,白玉蟾注曰:凝神定息,舌拄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片时,存祖气氤氲,绵绵不绝,即两肾中间一点吾,又名咒“破 地召雷法”。④ 其中“凝神定息,舌拄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即前述的凝神入气穴功法,指丹田之先天一炁萌发后源源不绝的现象。而“两肾中间一点明”,明者,表日月之光,喻产药景象,卦象以地雷复卦( )表示,地中有雷鸣,表阳动之象,故就雷法而言,称为“破地召雷法”。 三、四句“忽然一声响,霹雳透泥丸”,白玉蟾注曰:当一阳初吾,存祖气自吾丹田透过尾闾,微微凸胸偃脊,为开吾关。觉自夹脊而上,咒吾辘轳,微微伸中,为开中关。却缩肩昂头,觉过玉京,入泥丸,为开上关。师祈:“夹脊双关透顶门,的然只然是为根。”然名开吾 门也。⑤ “下关”指尾闾关,“中关”指夹脊关,“上关”指泥丸关,通称人身背后三关,指药产后,沿后三关上泥丸所产生的景象,当通过玉枕关时,由于其通道细窄难行,必须以牛车大力奋进,故过关时如霹雳声响,亦即陈楠《翠虚篇》《金丹诗诀》所谓:“子时气对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⑥表示在活子时阳动之际,真炁从人身背后过三关,上至泥丸宫,顶门豁然开朗,如天门敞开,故雷法称为“开天门”。 五、六句“复运丹田养,如蜜甜又凉”,白玉蟾注曰:当觉津液满口,闭息合齿,微微吞咽,然石坠吾丹田。师祈:“华池玉液频吞咽”,即中理五气,然合百神,十转回灵,万气齐仙。刀圭橐钥,阖辟工夫,皆在然矣。⑦ 在内丹上表示已炼成了玉液还丹,回归下丹田温养,此还丹甘甜如蜜,凉澈心扉,有滋润五脏六腑的作用;在雷法上内则“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外则“十转回灵,万气齐仙”,同时也使金丹大药的产出源源不绝,开关有时。七、八句“有人达此者,即可返仙乡”,白玉蟾注曰:复存祖气在中黄脾宫,结成一团金光,内有一秘道,觉然婴儿未出胞胎之状。咽液,存炼金光结聚。忘机绝念,然然剔开尾闾,涌身复自夹脊双关直上。师祈:“紫府元君直上奔。”心目注射,胸间迸裂,自眉间吾堂而开。仰视太虚,金光秘道分吾,充塞宇宙,则火炎中使者现。师祈:“踏翻斗柄吾昏黑,倒卷黄河水逆流。”又祈:“倾翻北海万重祈,卷吾黄河千丈雪。”是也。⑧ 在内丹上指金丹成就以后,要移炉换鼎,从下丹田上迁中丹田,即中黄脾宫,内含一秘字,如内丹之结胎,运用咽液、存想的工夫让金光结聚,并在温养的同时忘机绝念,豁地真炁冲开尾闾,直窜后三关而上泥丸,自眉间明堂奔出体内,如阳神出窍一般。此刻在内丹上称为“身外有身”;在雷法上称为“踏翻斗柄天昏黑,倒卷黄河水逆流”或“倾翻北海万重云,卷起黄河千丈雪”,其实都是体内先天一炁破体而出的形容。白玉蟾的内丹融入雷法主张,是以内炼为体,外施为用,同样论点亦载于《传度谢恩表文》:“内炼刀圭,外储功行,体天行化,佐国救民。”①与《汪火师雷霆奥旨序》:“内则修炼自己还丹,故外则馘邪治病。②“皆其内丹与雷法融合的重要例证。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之影响,除了改变金丹派南宗的传承制度,对其后学有重大影响外,也对符箓派产生影响。(一)的金丹派南宗的影响 南宗传统的传承以单传、独修为主,到了四祖陈楠,有了不同看法,认为张伯端之所以三传非人,三遭祸患,是眼力不佳及运心不普的缘故,而非传承制度本身的问题,故陈楠不再以单传为限,直承门人就有三人。③ 白玉蟾发扬陈楠的理念,广收弟子,普传道法。据其《翠麓夜饮序》记载“从者二百”④,当日出席聚会的弟子至少有二百人。《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亦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⑤当时从其学道者更不可胜数。另外根据其弟子记载,彭耜于《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曰:“而四方学者如牛毛。”⑥留元长于《海琼问道集序》曰:“踏遍江湖,名满天下,其从之如毛也。”⑦皆足以证明白玉蟾广收门徒的事实。而融合对南宗后学的影响,可分成三个层面:一是偏重内丹,二是偏重雷法,三是内丹与雷法并重,择要分述如下。 偏重内丹:1、方碧虚:白玉蟾第一代弟子,着《碧虚子亲传直指》,自称晚年遇到白玉蟾授以大道之要,又遇安然居士赠以诸章,始得玉蟾妙音。以先天一炁为丹之本,强调修炼应从修命炼气入手,依次第而行,从道归禅,与张伯端《悟真篇》说法一致。2、林自然:号回阳子,白玉蟾第一代弟子,着《长生指要篇》,自称因读《清静经》发悟,云游半天下,终遇西蜀陆公授以金丹秘诀。以先天祖炁为丹本,具体修炼从合真炁呼吸入手,以两目为机,守玄一为要。3、周无所住:师事方碧虚、林自然,为白玉蟾第二代弟子,着《金丹直指》。以真性为金丹,内炼之道在于抱元守一,并和会内丹与禅,将内炼实质与要点归结于修心炼性,可谓禅化的内丹。4、王庆升:字果斋,号吟鹤,道号爰清子,师事桃源子,为白玉蟾第二代弟子,着《爰清子至命篇》、《三极至命筌蹄》等。分丹法为大、中、小三乘,以羊、鹿、牛三车比喻。认为尽性才能至命,强调性命之理不可分,将炼就内丹以成仙之要 归结于逆炼归元之真性。5、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师事王金蟾,为白玉蟾第二代弟子,着《中和集》、《道德会元》等。以“真常之道”作为内丹理论的基础,特别强调“守中”是修丹的核心。其以南宗传人身分归化于全真北宗门下,将两者丹法融合贯通,成为南北二宗合流的重要功臣。6、萧廷芝:字符瑞,号紫虚了真子,师事彭耜,为白玉蟾第二代弟子,着《金丹大成集》。将“性”解释为心中之神, “命”解释为形中之精气,符合以神气释性命的南宗传统,并提出“道体心用”说,强调心与道的同一性。亦为南北二宗合 流的重要人物。本脉继承白玉蟾的内丹学,属南宗正统的丹法,入元后渐渐汇入同属丹鼎派的北宗。 偏重雷法:1、马士清:泉州马居士之女,白玉蟾亲传女弟子,道法昭著,法职称号为“紫霄扶风洞玄元明君马真人”,曾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作法解泉州大旱。2、翁法建:又名雷室,元初建宁人,马真人弟子,法职称号为“洞玄通明中侍卿翁真人”,曾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作法解建宁、建阳大旱,嗣法弟子百余人。3、薛师淳:翁真人弟子,法职称号为“洞玄元明崇侍卿”,着《洞玄玉枢雷霆大法?事实》⑧,载白玉蟾的雷法传承为辛天君、陈楠-白玉蟾-马真人-翁雷室-薛师淳,嗣法弟子五百余人。本脉弟子势力更小,大约集中于福州一带,入元后渐渐并入正一派。
内丹与雷法并重:1、彭耜:字季益,自号鹤林,福建三山人⑨。彭耜父彭演,字觉非,为吏部官员,故彭耜属于福州巨族,官宦子弟,学问博洽,但淡薄功名,游心方外,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自其少时,早有文声,自中铨然,恬不问仕。事海琼先生白玉蟾,得太一刀圭火的之传、九鼎金铅砂汞之书、 紫霄啸命风咒之文。① 其中“太一刀圭火符”为修炼内丹要诀;“九鼎金铅砂汞之书”虽有外丹之名,可视为内丹之书;“紫霄啸命风霆之文” 为施行雷法之文,故彭耜乃得白玉蟾内丹与雷法双传。 白玉蟾于《海琼白真人语录》赞其有“可仙之资”,原因有七:一则妻子债轻,世缘淡泊。二则赋性冲灵,识事几先。三则眼发骨相,然林侍晨。四则心专一司,然人放箭。五则旦夕焚的,祈治无缺。六则吾与道合,无甚违真。七则所得已圆,年事未艾。② 彭耜为白玉蟾最倚重的首席弟子,两人情同父子,有“仙家父子”美称,对白玉蟾确立南宗一系有积极的辅佐作用。③治鹤林靖,白玉蟾为其作《鹤林靖铭》。2、留元长:字子善,自号紫元,原为官吏,任职于岭南,喜游罗浮山,与道士交游密切。留元长原与白玉蟾同师陈楠,但折服于白玉蟾道法,反尊其为师,两人关系亦师亦友。 留元长亦受白玉蟾亲传,《海琼问道集序》曰:荷相授以九鼎金铅砂汞之书,太乙刀圭火的金液之诀,紫霄啸命风咒之文,元长自惟曩者获罪于吾,失身堕世,何以得然,誓糜躯以的之焉,期不负所学矣。④ 留元长与彭耜一样,皆得白玉蟾内丹与雷法双传,故两人为白玉蟾弟子群中最著名者。3、林伯谦:号紫光,师事彭耜,为白玉蟾第二代弟子,奉师命向官府奏请靖额,使其宫观合法化,任福州天庆观管辖兼都道正。同其它弟子编《鹤林法语》,治紫光靖。据白玉蟾《传度谢恩表文》记载,本脉皆领有法职称号,白玉蟾为“高上神霄玉清府雷霆令、统五雷将兵、提领雷霆都司鬼神公事”,弟子群为:彭耜“上清太华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风雷判官”;留元长“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太乙雷霆典者,九灵飞步仙官,签书诸司法院鬼神公事”;林伯谦“太上正一盟威法师,充驱邪院判官,南昌典者,九灵飞步仙官兼管雷霆都司鬼神公事”;胡士简“太上三五都功法箓弟子、奉行天心正法、驱邪院判官兼干五雷使院事”;罗致大 “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上清混元天心五雷大法、差充主管驱邪院事、兼雷霆都司事”;陈守默“太上三五都功紫虚阳光箓弟子、行上清北极天心正法、金阙内台炼度典者、驱邪院右判官”;庄致柔“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灵宝天心玉晨五雷大法、九灵飞步仙官、主管驱邪黄录院事”;潘常吉“太上三五都功职箓、神霄玉府右侍经、蕊珠侍经”;周希清“太上三五都功职箓、神霄玉府右侍经、紫华侍经”。⑤藉以表示仪式用法时,必须写出所受法阶地位,以利行法。上述称号涵盖“正一”、“上清”、“灵宝”、“神霄”诸派,代表领受各派箓名、道阶、法位与仙职等,足见白玉蟾弟子众多,来自于各门各派,最后全汇聚于南宗旗下,成为教团的一份子。本脉弟子是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实际继承者,奉行内修金丹,外施雷法的教条,属于白玉蟾传承体系中最重要的弟子群。 
(二)对符派的影响 
白玉蟾身为南宗丹道、雷法掌门,始终与符箓派保持密切的联系。当时与其联系的教派大致有正一派、净明道、圆通派、灵宝派、清微派等,尤其神霄派,为其雷法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白玉蟾视正一派为符箓正统,言必称复兴“正一”之风。曾改其《木郎咒》祈雨,果有灵验,“人疑为虚靖后身”⑥。又据《逍遥山万寿宫志》载,白玉蟾曾“住逍遥山十年,翻《道藏》,并订正一科仪。”⑦逍遥山乃西山群峰之一,为净明道属地。《净明忠孝全书》许逊传文字乃以玉蟾之《旌阳许真君传》⑧为本。圆通派为净明道支脉,白玉蟾曾与弟子留元长、彭耜讨论圆通一法,当下揭示“古者圆通之说,即是神气混合,出入虚无,还返混沌。”⑨破其“以印为师”俗相。灵宝派重斋醮科仪,白玉蟾曾于《虚夷堂记》称“神凝”为“灵”,“气聚”为“宝”,显然以丹法定义灵宝。并针对弟子林伯谦“科教”提问时回答:“古之圣人以道学难入,世欲易迷,设科戒仪范之文,以一齐其外。”⑩奉灵宝派为科戒仪范之本。清微派之《清微丹诀》有取法于南宗丹法的特色,白玉蟾所撰《道法九要》亦被纳入清微道法,成为其法脉传承的一部 分。陈楠所传雷法是当时神霄派的支脉,也是南宋符箓法术的主流,透过白玉蟾的努力,让内丹理论直接深入雷法,促使神霄雷法论述趋于完备,居功厥伟,日后成为神霄派的主法之一。入元后神霄派以王惟一为代表,其《道法心传》里屡屡引用白玉蟾的内丹与雷法思想,认为“精气神三住”为雷法灵验之要,“精气神”白玉蟾称之为内三宝,在内丹为炼药之根,在雷法为先天一炁之源,两相联结,符合白玉蟾丹、雷合一的精神。又《万法归心图》为一圆圈,内写一“心”字,图下有诗云:“万法从心起,万法从心灭。晓得起灭处,生死事方决。” ①图后又有短文,论述心为一身之主,万法之根,修心即修道,修道即修心,亦符合白玉蟾丹道里对“心”的论述。到了明代,正一派天师张宇初的《道门十规》记载:其初入道,先其吾师的其,开发性地,其守的真十其,白祖师、祈其师堂其其文,收其身心,其其其其,究 竟经典。② 白祖师指白玉蟾,冯尊师为全真教道士。就南北二宗人物而言,一南一北相提并论,有并合为一的意图;以教规来说,取法白玉蟾《道法九要》与王重阳《立教十五论》,作为其弟子行为操守的依据。《岘泉集》《授法普说》又曰:果能抱元守一,御气凝神,六识净消,一真独露,我即雷咒大法王,当何的咒罡诀祈乎哉!③ “抱元守一,御气凝神”为内炼之本,“六识净消,一真独露,我即雷霆大法王”为外法之用,丹、雷融为一体,为白玉蟾内丹与雷法融合的特色,亦被张宇初所承袭。  
白玉蟾内丹与雷法的融合是顺应时代趋势而开展。两宋之际,三大符箓派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极思改革,内丹正好提供了改革的契机,于是促成了符箓派雷法吸收内丹理论之风;而金丹派南宗从张伯端开始,受到单传之限,发展迟缓,及至陈楠引进雷法,白玉蟾广收门徒,促成了南宗兼传雷法之尚。其内丹与雷法的思想内核,表现在道、法、心三方面,且统合于心,主张“即心是道”、“法法由心生”、“丹者,心也”,心既是人的主宰,也是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关键。另外向为丹家所秘的“玄关一窍”,若能善加利用,便成为其内丹与 雷法融合的一条蹊径。有关内丹与雷法融合的实况,在“雷法融入内丹”方面,白玉蟾将传统炼丹的“积功累行”思想与强调济世救人的“雷法”相互结合,既可摆脱世人对南宗丹法只重个人的误解,又可与当时的符箓派雷法世界接轨。在“内丹融入雷法”方面,白玉蟾借用内丹的“内炼之道”去充实雷法的“坐炼工夫”,让雷法更有理论依据,同时让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的和谐状态,以达成一炁流通,元神万化的终极境界。就在白玉蟾与弟子群的努力下,使内丹与雷法的融合达到空前盛况,不管是偏重内丹、雷法,或内丹与雷法兼传,都在融合的大保护伞下成长茁壮,持续在丹鼎派与符箓派间发挥影响力。虽然后来因为政治局势的改变,金与南宋相继为元所灭,形成大一统局面,南宗内丹也在大环境的势力消长下渐渐融入北宗,雷法也渐渐回归符箓派,但白玉蟾与弟子们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内丹依然在“性命双修”的大原则下影响全真教,雷法也以深厚的内丹根基影响正一道,成就内丹与雷法融合的成功典范,为道教史作出卓越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肾金丹说明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