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怎么看巴赫曼尼

印度,大概是被我们误解最多的国家。天朝的语境中,对印度形容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奇葩。

印度当然有很多地方和天朝不一样。也有很多事情看上去匪夷所思。但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多元的。任何国家,也都是鱼龙混杂,五花八门的。而印度,可能是所有国家当中最多元化的。因此,现实中的印度,就像一个三棱镜,红橙黄绿蓝靛紫,什么颜色都有。

而在天朝,主流媒体人为过滤了其他颜色,只剩下了一种颜色,叫奇葩。就像无脑群嘲河南人都在偷井盖一样,印度,就变成了天朝自嗨最好的负面参照物。说到底,这是弱者的自怜,非要臆想一个比自己更差的,才能获得些许的心灵平衡。至于真正的印度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很多人对印度的历史、文化和现状完全不了解,就敢对着印度自嗨,大有三千城管解放藏南的气魄。再加上局座这种段子手添油加醋,印度,就万劫不复了。

除了弱者的自怜自恋心态之外,另一个导致误解的原因,是片面的唯经济论视角和视角。评价国家,那就唯GDP论;只要你经济发展快,那就是榜样。或者,只要你军事力量强大,是霸主,是强者,那你就什么都是有道理的。评价个人,那就唯金钱论;只要你有钱,那你就是成功者和人生导师。其他的角度,统统可以被忽略。

但其实我们需要好好了解印度。未来如果亚洲有一个国家,可以和天朝一争长短,那一定是印度。哪怕不说未来,现在陆地上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 也只剩下了印度。不去真正了解印度,而是对着印度自嗨,最终只能像当年大清对着日本自嗨一样,让日本小人得志。

印度,不止有宝莱坞和贫民窟。也不止有强奸案和叠罗汉。印度有印度的博大和光荣。

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种文化体系。用中华文明的观念去理解印度,或者是用西方文明的概念去诠释印度,往往。

现代西方诸国,是一个个民族国家。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共同体。而印度,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宗教共同体。

前一篇文章《》,介绍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印度教。但何以形成印度教,印度文明的来龙去脉,印度的现状,并未深入探讨。这是本篇博文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1、印度的历史有何独特性?

2、何以形成印度教和种姓制度?

3、为什么古印度不像中国一样大一统是常态?

4、为什么印度就抵挡不住外敌的入侵呢?

5、为什么这么多外敌入侵,印度没有像埃及、巴比伦尼亚一样变成其他人种?

6、为什么印度没有被伊斯兰化?

7、现代印度为什么没有四分五裂?

8、为什么印度目前经济发展不如中国?

1、印度历史不是中国式朝代史

国内大部分介绍印度历史的文章和书籍,有一个误区:像介绍中国历史一样,介绍印度历史。

尽管这样让大家觉得找到了熟悉的味道,但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说,最常见的印度历史框架是这样的:

印度河古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孔雀帝国——贵霜帝国——笈多帝国——戒日帝国——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

看起来,是不是像我们的夏商周——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一样?

但印度历史上,除了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和莫卧儿帝国基本统一之外,其他的所谓帝国,最多也就是占领了北印度(就像中国的五代)。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真正统一全国的时间,不过两三百年。然而,整个印度的历史有两千多年。

你可以把孔雀帝国想象成秦代。统一六国,但几十年就衰亡了。把笈多帝国想象成隋代,统一全国,又几十年就衰亡了。把莫卧儿帝国,想象成清代,这个清代,也只统一了几十年。除了这短暂的秦代、隋代和清代,其他时间都在分裂。这样的秦代、隋代和清代三个朝代,如何能代表中国三千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我们用只有200多年统一历史的王朝框架,来解释印度2000多年的历史。然后人为地把其他几个大诸侯国,想象成全国性政权。仿佛印度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似的,用中国式的王朝框架,硬把印度历史塞了进来。仿佛印度其他的地方性政权不存在。仿佛印度南方的历史不存在。

然而印度的历史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事实上,如果非要类比,印度更像是环地中海(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马格里布、埃及、西亚裂谷带,这几大版块互相争雄),而不是中国。孔雀帝国就像罗马帝国,完成了初步统一。但很快就分裂了。笈多帝国就像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一世,再次统一地中海,不过很快又分裂了。莫卧儿帝国就像奥斯曼土耳其,再一次完成了初步统一(但土耳其没有搞定意大利和西班牙、法国)。

但这样的对比仍旧不伦不类。因为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孔雀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的统一时间都非常短。而且,印度最后沦为殖民地,而奥斯曼保持了独立。但印度因祸得福,得以基本形成统一,而奥斯曼,只能保有本土了。

因此,印度的历史,和天朝的历史,以及欧洲的历史相比,是完全另外一幅样子。

换句话说,古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宗教共同体。

何以至此呢?为什么印度就不像中国,统一成为主流呢?为什么印度就抵挡不住外敌的入侵呢?为什么这么多外敌入侵,印度还是印度,没有像两河流域和埃及一样变成了其他人种?或者像伊朗一样,被伊斯兰化?

一切要从印度的先天禀赋说起。

历史上的印度(古印度),和现在作为国家的印度(当代印度),并不是一回事。当代印度,只不过是古印度的一部分。现在的印度,加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才是古印度的全部。到了大英帝国时代,缅甸也成了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下文所说的印度,没有特别备注,都是指古印度。

因为印度和我国,现在有领土争议,藏南地区、阿克赛钦、班公措、巴里加斯等地,都是争议的焦点。因此,如果哪一张地图上不准确,请随时指出。不过,在现代国家观念形成之前,各国之间的边界,很少有明确的划分,更多的,都是一种势力范围。这些小部落的酋长,很多都是两头称臣,谁也不得罪。况且,这些争议地区,无论是在古中国,还是在古印度,都是边缘地带,在古代历史中,基本上是路人甲,不是重点。

古印度,地处亚热带和热带,正好被副热带高压穿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里将会像北非、阿拉伯半岛一样,变成一片沙漠。(因为大气环流,赤道高空的热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往北流动到了副热带高压区的时候,变为东西方向,开始下沉。所以副热带高压都干旱少雨)

那你马上要问了,中国南方也被副热带高压区穿过,为什么就没有沙漠呢?因为有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隆起,带来了季风。而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了雨水。

青藏高原不但给中国带来了季风,也给印度带来了季风。不过,在中国,是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在印度,是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因为有西南季风,所以印度半岛炎热多雨,躲过了副热带高压的魔咒。但是很可惜,西南季风不够强劲,只吹到了印度半岛靠东的70%。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印度半岛的西部,仍旧有印度大沙漠存在。

不要小看热带和温带的差别。温带的中国四季分明,而热带的印度,基本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雨季来临时,基本没法远行,更别说行军打仗。佛陀之所以从初创佛教时的游方,到后来逐渐定居,就是因为在雨季时游方,难度太高了,三个月的雨季,道路被冲垮,河流水太大过不去,通信断绝,基本就政令不出首都了。对国家的建构,是有决定性的影响的。

青藏高原还不止带来了季风。作为世界屋脊,它本身也是一座水塔。中国的两大河长江、黄河由它孕育;古印度的两大河印度河、恒河,也由它孕育(中南半岛的怒江、澜沧江,也都由它孕育)。而印度河,顽强地滋润了印度大沙漠,让印度河流域,也变成了一片绿洲(现在的巴基斯坦)。而恒河,横穿整个印度北部,滋润了整个北印度之后,在入海口形成恒河三角洲(目前的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

青藏高原的南坡,不像中国一侧的北坡,是缓慢下降的。因此,中国有三级阶梯。但在印度一侧,是快速下降的,很快就从四五千米的海拔下降到几十米(所以只形成了尼泊尔和不丹两个小国)。所以在中国,藏人可以先从西藏到青海,再从青海到甘肃、新疆,逐级渗透。但在印度,基本没有这种可能(直接到这么低的海拔,会醉氧)。

印度的北侧,有青藏高原罩着,而藏人又下不来,可以放心无虞。东北侧,有诺开山脉和那加山脉围边,而且山对面是更弱的缅甸;东侧是大海;南侧是大海;西侧也是大海。海上也只有斯里兰卡一个小岛(和更远处的马尔代夫珊瑚礁)。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海上的威胁可以忽略。唯一有缺口的,是西北方向。

但上天待印度非常好,西北方向有三座山,帮助印度围边了。基尔塔尔山脉、苏莱曼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完美地挡住了西北部。只在两山相交之间,留下了两个缺口。一个是开伯尔山口,一个是波伦山口。这太好办了,修一条长城,守住这两个山口,那整个印度,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在西南季风的覆盖区域,最北侧,是恒河平原,而且和印度河平原相连。而南侧,是德干高原(不要把它想象成青藏高原那样的,充其量,也就是山东丘陵这样的)。德干高原的东西两侧,和海洋之间,都形成了狭长的平原带,东侧较宽,而西侧较窄。而德干高原本身,也被山脉和河流切割,形成了很多小块盆地,导致北方的恒河流域和南方的德干高原之间、东南方的沿海平原之间,都有山脉、河流阻隔,这三大区域,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三个地缘版块。这都形成了列国争霸的温床。

3、印度历史的列国争霸模式

事实上,印度的历史,更像是在印度次大陆上,有多个中心点,列国争霸。这些中心点,其政权有前后更迭,有兴衰更替。某些中心点,在兴盛的时候,会成为霸主,乃至统一北印度,甚至统一全国。但基本富不过四代。同时,北方民族(主要是游牧民族)一批接一批地入侵,先在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立足,然后向内地扩散。没有玩大的,基本会变成一个地方强权,或者统一北印度;玩大了的(莫卧儿),就一鼓作气基本统一印度了。但同样是富不过四代。

印度历史的列国争霸模式

如前所述,印度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北方)、德干高原南部的山间盆地(南方)、德干高原东侧的平原带(东南方),这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缘版块,古印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三大版块互相争雄的历史。这三大版块,每个版块又可细分为四个子版块:

  1. 印度河/恒河流域,从西往东,又可细分为印度河地区、德里地区、恒河中游地区和恒河下游地区四个子版块。其中印度河流域,崛起了贵霜王朝;德里地区,崛起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恒河中游地区,崛起了戒日帝国和瞿折罗-波罗提诃罗;恒河中下游,崛起了孔雀帝国、笈多帝国,以及帕拉王朝、色拉王朝、孟加拉苏丹国;
  2. 德干高原南部山间盆地,又可细分为奥兰加巴德附近地区、海得拉巴附近地区、巴达米附近地区和迈索尔附近地区四个子版块。其中奥兰加巴德附近地区崛起了沙塔瓦哈那、雅达瓦、瓦卡塔卡和巴赫曼尼苏丹国;海得拉巴附近地区崛起了后遮娄其、拉什特拉库塔和海得拉巴土邦;巴达米附近地区崛起了遮娄其和维查耶纳伽尔;迈索尔附近地区崛起了西恒伽王朝和曷萨拉。
  3. 德干高原东侧平原带,又可细分为克里希纳河流域、马德拉斯附近地区、高韦里河三角洲和潘迪亚地区。其中克里希纳河流域崛起了东遮娄其;马德拉斯附近地区崛起了帕拉瓦;高韦里河三角洲崛起了朱罗帝国;潘迪亚地区崛起了潘迪亚。

这三大区域之间,有很多缓冲带。其中古吉拉特(这里崛起了拉其普特人)和奥利萨(这里崛起了羯陵伽和东恒伽王朝),位于东西两侧;拉贾斯坦(这里崛起了拉其普特人)、马尔瓦高原(这里崛起了西萨普特拉)、那格浦尔周围(这里崛起了新瓦卡塔卡)、查提斯加尔周围,四块飞地位于中间。他们是三大区域交通的必经之地。但山脉和河流的阻隔,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重大的交通障碍。各种语言的分界线,基本也是这几个区域隔绝出来的。

因为印度古代早期的战争利器主要是大象和步兵(印度太热,马很难繁衍,好马都需要从中亚进口),因此,移动范围相当有限,一个政权,直接统治的范围,一般是100-200公里,间接统治的范围,一般是到400-500公里左右(可以派大象到达的地方)。这种情况,直到莫卧儿帝国才慢慢改变。

通常的模式是,一个子版块开始崛起(比如摩揭陀国在恒河中下游版块崛起),成为一个大区域的霸权(孔雀帝国统一印度河/恒河流域),但他的资源不允许对这些子版块直接吞并(基本都是派总督间接管理)。一个在本大区取得霸权的统治者,可能还会尝试着染指其他一到两个大区域(往南,灭羯陵伽)。但是这种霸权维持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挑战者(孔雀帝国衰败)。

一般来说,如果印度河/恒河的霸权统治中心,正好位于恒河中下游,而南方霸权的统治中心,又正好位于北侧,双方才可能发生冲突。否则的话,一般会相安无事。这一模式,一直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大量骑兵出现,才有所改变。

这种诸国争霸模式,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 笈多帝国之前,是印度的古典时期,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在外敌入侵的刺激下,两次以恒河中下游为基地,尝试统一印度(主要是北印度。因为南印度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国家,而且实在太远了,征服难度太高,只能占领一些交通线),但均为时不久。
  2. 其后,便进入印度的中世纪,中部和南部崛起,北部又屡遭外族入侵,几大版块争斗不休,再也无力统一,分裂千年。中世纪和古典时期的最大差别,是在于古典时期,是郡县制,直接对农民征税,付给官员俸禄;但中世纪,是“萨蒙塔”制度,有点类似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官员们和被打败了的诸侯,都保留自己的份地,作为自己的俸禄,而直属于国王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国王权威衰落,国家财政能力下降,全国更加难以统一。遇到外敌入侵,更加无能为力。
  3. 直到最后,莫卧儿帝国携火炮之威,才再一次勉强统一(最南方没有统一),进入近现代。但不到百年,便再次分崩离析。大英帝国顺手牵羊,纳为殖民地。

1、古印度河文明(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代):印度文明的曙光

我们的教科书上,都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这个属于中国特供,有点扯淡)。其实也就是较早几个独立建立农业文明的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而印度河,在现在的巴基斯坦。而且彼时的印度河文明,并不属于雅利安人体系。他们是古达罗毗荼人建立的,而达罗毗荼人,属于黑色人种。那这些人跑哪儿去了?他们先是遭遇了天灾,文明衰落,其后,遭遇了雅利安人入侵。

2、雅利安人入侵:土著文化和雅利安文化融合为吠陀文化(类似于商灭夏,融合为华夏)

雅利安人是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往东,他们入侵了印度。往北,他们一路杀到了伊朗、中亚、新疆乃至甘肃。往西,他们进入了欧洲,希腊、罗马、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都是他们的后裔。

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征服达罗毗荼人之后,刚开始可能为了防止传染病,后来则为了社会稳定,他们发明了种姓制度,来进行种族隔离。白色的雅利安人,是高等人,是婆罗门(精神领袖)、刹帝利(军事领袖)和吠舍(农民);黑色的达罗毗荼人,是吠舍(农民)、首陀罗(工匠、佣人)和贱民。基于此,逐渐形成了婆罗门教(有三大教义: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两族不时都有混血,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印度人肤色五花八门的原因。

种姓制度产生之初,其实和俄国的农奴制度、元朝的四等人制度一样,都是一种稳定、固化社会秩序的制度设计。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印度人民发现这东西挺好用,尤其适合对付入侵者,稳定国内秩序也很管用。于是经过了各种修修补补,就一直沿用至今了。(站在现代观点来看,当然很扯淡)

而所谓的吠陀文化,其实是土著的达罗毗荼文化和殖民的雅利安文化融合的结果。比如,湿婆神,就来自达罗毗荼文化。

雅利安人从印度河继续东迁,前往恒河流域。其后又从北往南,开始征服之路。到目前为止,北部和中部,基本已是雅利安人为主;但南部,仍旧是达罗毗荼人的天下。因此,印度越往南,肤色越黑。

3、列国争霸(类似于我国的春秋战国):北方十六雄国争霸

随着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往恒河流域的渗透,印度北部,逐渐形成多个小国,就像春秋时期一样(释迦摩尼所在的释迦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邦。不过和周朝不一样的是,周的诸侯都是周天子分封的,但印度的列国,都是自发形成的)。后来各国之间开始兼并,形成所谓的十六雄国。其中恒河中下游的摩揭陀国,是其中的霸主,因为他们掌握了印度的主要铁矿石产地,生产出最先进的铁制武器。

因为婆罗门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所以在东部婆罗门教势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兴起了很多新兴教派,被称为沙门思潮。佛教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支。佛陀的教诲直至婆罗门教的几个命门:祭祀不是万能的,不同种姓应该是平等的,梵不是永恒的。每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解脱。

4、波斯入侵和亚历山大入侵(类似于戎狄入侵):第一波外族刺激

十六雄国混战期间,波斯帝国崛起,大流士一世占领印度河流域,并划分为几个省。其后波斯被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大帝尾随波斯,征服印度河流域。但由于印度实在太太太太太热了,士兵们开始造反,亚历山大迫不得已,回到希腊。亚历山大自己,估计也是在印度染上疫情,不几年就英年早逝了。

5、恒河中下游板块崛起:孔雀帝国统一印度(相当于秦统一六国)

在波斯和亚历山大的刺激下,摩揭陀国开始兼并战争。难陀王朝开启兼并 ,其后旃陀罗笈多(他被称为月护王)夺得摩揭陀国的王位,建立孔雀王朝(因为他家原来是养孔雀的)。经过几代人的征战,最终把希腊人赶出了旁遮普,横扫了北印度,在阿育王时期,完成对东南方王国羯陵伽的征服,基本统一印度(除了最南方的潘迪亚、朱罗、车腊和萨蒂亚普特拉,以及中间的非交通要道地区)。

孔雀帝国并不像秦朝那样是郡县制的。全国被分为五大行省,只有都城附近的部分是直辖郡县,而其他四部分,都是依靠总督和副王自治管理的。阿育王大力推崇佛教,使佛教传遍印度,走向世界。

不过阿育王去世之后不久,孔雀帝国就分崩离析了。摩揭陀国重新退回原有区域,各国继续四分五裂。而且也没有秦朝之后的汉朝一样的继任者。

6、外族继续入侵:大夏、塞人、安息和月氏四胡乱北方,婆罗门教往南方渗透(有点像五胡乱华)

孔雀帝国衰落后,西北门口继续洞开,大夏(希腊人残余)、塞人、安息(帕提亚,伊朗古国)、大月氏人一批批地入侵,落户印度河流域。其中大月氏走得最远,建立贵霜帝国。不但称霸印度河流域,而且征服大夏(阿富汗一带)、粟特、恒河流域中上游,和当时的罗马、汉、安息并称为四强。这是印度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之一。贵霜王国结合希腊雕塑艺术,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大乘佛教塑像。

贵霜帝国不久之后衰落,北印度再次碎成一地。

与四胡乱北方同时发生的,是婆罗门教继续往南方传播。中部的沙塔瓦哈那、东部的卡拉维拉、南部的朱罗、潘迪亚、车腊,逐渐开始崛起。

这种情况,就像五胡乱华时,北方被戎狄占领,而华夏文化往南方大面积渗透一样。

7、恒河中游版块再次崛起:笈多帝国再次统一印度(类似于隋代再次统一)

在贵霜帝国的刺激下,笈多帝国复制孔雀帝国的统一之路,再次崛起于恒河中游(和孔雀帝国基本是同一地望)。旃陀罗笈多一世开启征伐进程,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到其孙超日王时期达到巅峰,统一了大半个印度。笈多帝国时期,婆罗门教吸收沙门思想,开始复兴,逐步进化为印度教。但笈多帝国本身,是多元文化并存的。笈多帝国,也被称为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

笈多帝国同样和隋朝很不一样。他们和孔雀帝国一样,将帝国分为很多部分。只有靠近中央的地方才是直辖的,分成几个省,省的总督和其下的县由国王直接任命。较远的省,则由总督任命下级官员。靠近边境的地方,则进行间接管理,有很多边境王(一般是被征服的王公),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附庸,而是纳税的王公。同天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国王也宣布自己是世界的统治者,并举行盛大的马祭(婆罗门的传统,类似于中国天子封禅)。

笈多王朝很快便衰落下去,北印度回复到列国争霸状态。其后也同样没有像隋朝之后的大唐一样的继任者。

与此同时,婆罗门教继续往南传播,卡拉维拉、沙塔瓦哈那衰落,瓦卡塔卡兴起,并与笈多王朝结盟;南方三国遭到卡拉波拉人入侵而消亡。帕拉瓦王朝兴起于东部沿海。

8、中世纪开启,白匈奴入侵,拉其普特人兴起,诸国混战,南印度崛起

从漠北迁徙而来的白匈奴,摧垮了笈多帝国,不过,他们也很快被融入印度,并和前几批入侵者融合,逐渐形成了拉其普特人。种姓制度发挥粘合剂作用,认证他们为刹帝利,他们也乐见其成,融入印度,发挥自己的战斗特长,成为印度教的保卫者。

各地争霸模式继续。笈多王朝退回原地,恒河上游的哈尔沙帝国(戒日帝国)曾兴起一时,但很快衰落。其后亚绍瓦尔曼复制了戒日王的路线,但不久亡于克什米尔的拉里塔迪特亚。拉里塔迪特亚的帝国,同样二世而亡。其后拉其普特人建立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崛起。

与此同时,恒河下游的帕拉王朝兴起,与瞿折罗--波罗提诃罗争雄。

南方诸国,越发壮大,并与北方争霸,如遮娄其人(其统治者打败戒日王的进攻)、拉什特拉库塔王朝、雅达瓦王朝。东南沿海,帕拉瓦、朱罗和潘迪亚继续争霸。这些王国,和北印度诸国,合纵连横,打成一片。

萨蒙塔封建制度兴起,郡县制度瓦解,全国更加难以统一。

佛教逐渐走向衰亡,印度教复兴。南印度各地,在南迁的婆罗门的影响下,将自己的本地神灵视为湿婆或者毗湿奴的化身,融入印度教。种姓制度在融合外来入侵者的事情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各地都掀起了多次改革,但越来越固若金汤。

瞿折罗--波罗提诃罗、帕拉王朝、拉什特拉库塔王朝三强争霸

9-13世纪,南方的朱罗帝国崛起,开启大航海进程,远征东南亚,盛极一时。这是印度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目前在巴厘岛看见的浓浓印度风,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南半岛的佛教,都是印度文化的产物。

9、伊斯兰教渗透时期:四强争霸,南印度变成印度教最后的堡垒

11世纪开始,就在拉其普特人正在为统一北方而奋斗时,中亚的突厥人开始对印度进行大规模的入侵,并打败拉其普特人,彻底断了印度自行统一的念想,开启了印度的伊斯兰化进程。阿富汗的加兹尼王朝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加兹尼王朝的后继者廓尔王朝继续入侵印度。其后廓尔王朝留在印度的总督自立为王,建立德里苏丹国。

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洛迪王朝。由于这些王朝首都始终位于德里,故统称此时期为德里苏丹国。德里苏丹国并未统一印度,充其量只是北印度一个较大的诸侯。拉其普特人继续强力抵抗,德干高原腹地被征服不到20年,就重新独立,南印度更是从未被征服。

中部的巴赫曼尼苏丹国、东部的葛加帕提奥利萨王国和南部的维查耶纳伽尔王国,和德里苏丹国四强争霸。

维查耶纳伽尔王国,也被称为最后一个印度教王国,印度教最后的守护者。这也让印度南方人有了瞧不起北方人的资本,就像中国的南方人认为北方都被胡华了,南方才保留了最纯正的传统文化、语言一样。

蒙古人曾经前往印度开启征服全世界的进程,但是,印度实在太热了,所以他们很快就退出了。其后,帖木儿也再次入侵北印度,可惜帖木儿不够专注,四处出击,没能继续深入,但已经让德里苏丹国瓦解了。

10、莫卧儿帝国:利用火炮再次统一印度

蒙古人没有完成的征服大业,最终由他们的后裔巴布尔来完成了。莫卧儿帝国的意思就是蒙古帝国,不过是伊斯兰化和突厥化的蒙古帝国。他是帖木儿的后裔(帖木儿号称是蒙古后裔),从中亚起兵,进入印度,趁着德里苏丹国崩溃后的权力真空,一举统一北印度。到阿克巴大帝时,征服整个印度北部。到奥朗则布时期,征服南印度(除了最南端),但也耗尽了帝国最后的力气,为了征税,不得不放弃阿克巴的宗教宽容政策,导致民怨四起,帝国走向衰落。其后马拉塔人崛起,占领印度中部大部分地区,各地诸侯纷纷独立,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

莫卧儿帝国通过曼萨卜制度,建立了真正的官僚制度和帝国统治(而不像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对非中心区域的间接统治)。但随着对南方的征服,需要支付俸禄的军官数量越来越多,财政入不敷出,走向崩溃。不过这一套官僚制度,倒是给大英帝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莫卧儿帝国的继承制度很奇葩,每一代王子都要造反,囚禁老爹。一旦造反不成功了,帝国也就走到头了。

伴随着帝国的衰落,外患加剧。1739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入侵印度,焚掠德里,并割走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统一印度的马拉塔人,遭到他们毁灭性的打击。于是印度更加群龙无首。

大航海时代开启以后,葡萄牙人、法国人、英国人纷纷来到印度淘金。经过一番争斗,英国人笑到了最后,只给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留下了几个港口。国事糜烂至此,那英国人也就不客气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殖民历程。先是征服孟加拉,其后的布克萨尔战役,打垮了莫卧儿帝国皇帝。经过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以后,印度的主要力量都被削平。东印度公司成为了印度的王者。

印度大起义之后,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的特权,由政府直接管理印度,废黜莫卧儿王朝,由英国女王兼任印度皇帝。直接管辖13个省,其他区域为土邦,进行间接管辖。印度第一次完成了全国领土的统一。此时的英属印度,达到了印度国土的最大值,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都是英属印度的领土。尼泊尔和不丹、锡金,也是英属印度的保护国。

不过尼泊尔和不丹、锡金,其后被英国承认独立地位。缅甸、斯里兰卡,也从英属印度提升为独立殖民地。

12、印巴分治和现代印度

二战以后,非殖民化浪潮席卷全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让英国人觉得得不偿失,于是准许印度独立。但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势不两立,于是印度一分为二,印度教徒成立印度,伊斯兰教徒成立巴基斯坦。

随后印巴便因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大打出手,三次战争,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巴基斯坦的东部飞地在印度的支持下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印度独立以后,奉行骑墙战略,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来回腾挪,两边占便宜。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而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大搞国有企业。一直到苏联解体,印度才开始真正转向全面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腾飞。不出意外的话,印度至少会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经济第四大经济体。未来超越日本,也在情理之中。

5、为什么古印度不像中国一样大一统是常态?

A、地形上,有一定的原因

  1. 如前所述,印度北部和南部、东部,被地理分割成三个明显的子版块,而且都不太弱,这非常不便于地缘中心的形成。
  2. 北方是平原,而南方是高原。而印度的北方比南方更早开发。这就导致,北方更强势。但北方统一南方的时候,越打越高,越打越困难。早期南方还未充分发展的时候,还能勉强统一;当南方也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无法统一;
  3. 印度河和恒河中间,隔着印度大沙漠,这造就了印度河流域很容易被孤立、被渗透,恒河版块,经常要和印度河版块角力,两个版块,没办法形成合力,从而形成绝对的地缘核心,因此没有多余的精力向南渗透。
  4. 印度的两条大河,串起了北部核心地带。但没有串起南方的高原。但这其实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德干高原这点海拔,也就是我们统一岭南、云贵和闽越、瓯越的难度。按照中国的做法,修几条运河,搞定。

B、宗教文化上的婆罗门至上,瓦解中央集权

宗教文化上,其实不存在根本的隔阂,印度教传遍了整个印度。但是,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婆罗门自命为第一等级,居于刹帝利至上,这就像欧洲的中世纪,教权凌驾于王权至上,对于统一,其实非常不利。因为婆罗门并不见得愿意刹帝利非常强大(他们愿意扶持一个个小邦君主,但并不见得愿意看到一个绝对强大的统一王权)。所以阿育王宁愿选择佛教,也不愿选择婆罗门教。而一旦中央不够强势,基层政权,很容易为本地的婆罗门所掌握,中央派来的职业官僚,很难立足。于是我们会看到,阿育王不得不采取了特务统治。种姓制度,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利器。中世纪的萨蒙塔封建制度兴起,和婆罗门教有很大关系,这让中央集权变得更艰难。

C、民族上,缺乏一个主体民族

民族上,缺乏一个主体民族,多民族林立,很难像中国的汉族一样,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促进统一。这和不能大一统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没有主体民族,所以很难大一统;因为没有大一统,所以很难融合同化。(印度所谓的印度斯坦族,其实是个人为建构的伪概念,印度斯坦族就像把所有会说普通话的,划成了一个民族一样。印地语就是印度的普通话,不过普及率很低)

D、语言文字上,表音文字导致语言分化

语言文字上,因为是表音文字,所以一地鸡毛,原本近似的语言,也会慢慢演化成不同的文字。汉字,是中国统一的潜在优势。而欧洲和印度,都少了这一点。

E、外族入侵导致统一进程中断

如果没有突厥人入侵,经过几百年争霸,拉其普特人,有可能继孔雀帝国、笈多帝国之后第三次统一印度。但是上天没有给他们时间,突厥人的持续入侵,打破了这一进程。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让印度统一变得更加艰难。直到拿着火炮的巴布尔,采用技术代差再次统一印度。

F、根本原因:印度太热了

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印度太热了。因为太热了,所以生存压力其实不大,温饱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没有危机感,所以,没有强大的动力去统一,去征服(对比中国,很多人都说,是治水促成了中国的统一)。因为热,早期这里的主要作战工具,不是马,是大象。让大象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估计难度有点高。每年3个月难以出门的雨季,更让统一事业难度加倍。同是热带的中南半岛,也没有统一。

G、游牧民族太远,外在压力不够大

此外,印度距离游牧民族的直接冲击有点远。中国和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紧挨着,所以,必须统一,才能挡得住游牧民族的直接冲击;而印度,和欧亚草原相距很远,接收到的,是游牧民族的第二波第三波冲击,没有中国那么强烈,所以印度没有那么迫切的统一愿望。印度的西北部,几乎也从未产生过如辽、金、元一样的征服王朝(相对于匈奴、鲜卑这种渗透王朝)。

6、为什么印度就抵挡不住外敌的入侵呢?

其实这和上面提到的一点密切相关。因为印度大部分时间没有统一,所以,并没有一股合力去抵抗外部侵略(孔雀帝国和笈多帝国的统一时期,还是抵挡得住外来入侵的)。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孤悬于沙漠之中,气候条件更近似于中亚,非常利于中亚游牧民族生存,因此,历来都是异族入驻印度的跳板。而印度教本身,是一个很强的粘合剂,只要你进来了,那么给你一个刹帝利的种姓,同化你。多一个外来种族,并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儿。不像儒家文化,强调华夷之分,把外族入侵看成是天大的事。

7、为什么这么多外敌入侵,印度没有像埃及、巴比伦尼亚一样变成其他人种?

一批批的外族入侵,但很快便被同化,并没有像埃及、巴比伦尼亚一样被征服者同化。为什么呢?这和中国一样,因为印度本土人口基数足够大,入侵者人口太少,进入印度,不足以改变大的民族情况,无非是在四个种姓之中,再增加一部分刹帝利而已。

8、为什么印度没有被伊斯兰化?

按说伊斯兰教的教义,对印度的中下层种姓,应该很有吸引力才对,毕竟,穆斯林皆兄弟,没有印度教那么多种姓歧视。

但是印度的主体,依然是印度教的天下。这是为什么呢?

本质上来说,伊斯兰教是一种适合游牧和经商形态生活方式的宗教。因此,印度西部的印度河流域(适合游牧),和东部的恒河三角洲(主要依靠商业传播),都已经被伊斯兰化了。而在恒河中上游,以及德干高原,主要以农业为主,并不是特别适合伊斯兰教的传播。这就像伊斯兰教在我国,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这些商道和游牧地区,传播得非常快。新疆不用说,甘肃(清代宁夏、西宁、海东都属于甘肃)最高峰时,也是民三回七。但是在内地的传统农业区,就发展比较慢。

与此同时,印度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不像埃及、伊拉克那样势单力薄,也不像中亚、东南亚那样文化单薄,同化起来,更需要时间。这就像奥斯曼占领东南欧几百年,面对文化上不亚于自己的基督徒,也就同化出了波斯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一样。

但是,如果莫卧儿王朝能够再兴盛几百年,印度会不会变成第二个波斯,还真的很难说。毕竟,现在印度全境,穆斯林占了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高达2亿。如果加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国总人口18亿中,穆斯林人口占了6亿,近三分之一。伊斯兰教义,对中下层的吸引力,比印度教要大得多。

9、现代印度为什么没有四分五裂?

印度有如此多的民族,如此多的宗教,如此多的人种,如此多的语言,而且没有主体民族,有千年分裂的历史,为什么现代印度没有四分五裂?尤其是南部五邦和东北七邦,人种不同,语言不同,按说应该要求独立才对啊?

现代印度,能够基本保持平稳运作,和两点是分不开的:1、世俗主义;2、民主政治和联邦制。

有世俗主义为基础,确保了印度不是某个民族的印度,不是某个宗教的印度,确保了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在印度能够保持基本的平等。在法律上,没有明显的歧视。尽管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有锡克人的冲突,有东北部少数族群的冲突,但基本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如果不是印度几十年的世俗化,冲突可能会更严重。

印度传统的各个政党,从国大党,到人民党,乃至共产党,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都坚持世俗主义,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某个民族的政党,国大党有穆斯林的总统,有锡克教的总理,而身为尼赫鲁后裔的甘地们,其实是帕西人后裔(帕西人是古波斯的祆教徒逃亡到印度形成的),所以,国大党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印度教徒的代表,或者是某个民族的代表。国大党连续执政三十多年,确保了这种世俗化政策的连续性。

小党同样如此。比如印度共产党(马),其实就是卡拉拉邦、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的一个地方性政党,但是他们一直坚持自己代表全印度穷苦人民,并不认为自己是代表这三个民族的政党。总部也设在德里,尽管他们在其他邦,其实没什么影响力。

那这些不同诉求的族群、宗教团体,是依靠什么制度,保障他们的诉求能够得到呼应呢?那就是民主政治和联邦制。不是类似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那种恩赐式的民族自治,而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和联邦制。

各邦可以真正通过选举,选择自己的邦首席部长和邦议会。联邦政府和各邦,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各有分工。而通过语言重新分邦,保证了相同诉求的人,基本被分在了同一个邦。联邦政府的权利,受到很多约束,基本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利益不会被多数民族强奸。虽然印度总理也曾援引宪法,进行了多次“总统治理”(类似于紧急状态,解散邦政府,由中央直接管理),来对付自己不满意的邦政府,或者通过政府投资,拉拢或抵制不同中央一心的邦政府,但毕竟有一个大框架在,这些事情都上不得台面,不是常态。

民主制度当然产生了很多为国人所诟病的弊端,比如印度的低效率,比如印度没办法搞举国体制,比如印度公共设施的落后,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印度有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非印地语民族为主体的各邦,早就战火纷飞或者分崩离析了。

现在的印度,当然没有解决全部问题。小型的冲突,仍旧不时都有发生。但印度从刚建国时几乎不存在的国家认同(孟加拉、旁遮普、克什米尔、阿萨姆,几乎都想独立,各个土邦,加入印度都心存观望),到现在基本整合成一个国家,有了基本的国家认同,不得不说,印度干得不错。相比于其他同类型国家,比如南斯拉夫,比如苏联,在国家整合能力上,印度甩他们几条街。

10、为什么目前印度经济发展不如中国?

主要原因,是印度在经济上实施社会主义政策。

现代印度建国之后,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但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因为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变成全球老二,给了全世界落后国家一个巨大的榜样。尼赫鲁同志非常向往。

当然,印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中国还是有所区别的,有点像中国在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状况。并没有全盘国有化、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而是在经济发展中,优先发展国有企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容许私营企业发展(不过要取得许可证)的一种混合经济模式。印度和中国一样,有计划委员会,有五年计划,国家掌控基础设施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同时,保护劳工利益,有强大的工会(是真的工会)。

和中国一样,前十几年,这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48年到1964年,工业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弊端不久便显现了出来:缺乏竞争导致效率低下和腐败,国有企业亏本经营,贸易保护主义让印度企业缺乏接受激励性挑战的机会。对进口替代的过分强调和对出口导向的忽视,让印度错过了几波经济腾飞的机会(日本、亚洲四小龙)。各种国有研究机构,因为没有竞争,基本拿不出太多研究成果。农业被忽视,人为维持粮食的低价格,以保持剪刀差。印度经济,开始持续低迷。

尼赫鲁死后,他女儿英·甘地和外孙拉吉夫·甘地萧规曹随,连银行都国有化了。到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飞速发展,融入全球化体系,经济开始腾飞。但印度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直到1991年,印度再一次碰到金融危机,外汇耗尽,连钱都快借不到了,不得已,印度开始改革开放。和中国一样,基本思路就是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许可证制度被大幅削减,民营企业的活动空间大幅加大。大量的包袱国企被出售或者关闭。大力引进外资,降低关税壁垒,积极促进出口。印度经济这才开始腾飞。

不过,已经晚了中国十几年了。而且印度走两步退一步,不像中国的政策延续性比较强,政党轮替,经常会带来政策的反复,民主政治下,各种博弈和形成共识的过程会更长,印度的改革,也就比中国更缓慢。面临的阻力依然是很大的。很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壁垒依然存在。一旦触动,就会遇到巨大的抵抗。

但成就依然是巨大的。改革开放的30年,年均增长率7%,经济规模翻了10倍,印度有2.7亿人脱离了贫困线。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

其实我们也没什么好骄傲的。中国几千年的大一统帝国,老祖宗留下了这么好的底子,如果都干不过几乎没有国家认同、东拼西凑出来的印度,那也太丢人了。

不过百年长跑,才过了不到一半。有一种说法,说中印两国过河,中国是从河边一步步往河中间走,刚开始比较快,现在已经到了深水区,越走越慢。而印度,是一个猛子扎进了深水区,挣扎了很久,现在终于浮出水面了,不过深水区已经过了,后面会越走越快。是不是这样,只能拭目以待了。

}

在里,我们介绍了伊斯兰建筑是如何进入印度并与这里的传统建筑融合出新的建筑形式的。在叙述完德里苏丹国的前三个王朝: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时期建筑的发展后,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讲述德里苏丹国五个王朝的后两个:赛义德王朝(Sayyid dynasty,)和洛迪王朝(Lodi dynasty,)时期印度的伊斯兰建筑。


在上一篇的末尾,我们提到了图格鲁克王朝的盛极而衰。在1388年图格鲁克苏丹菲鲁兹沙(Firuz Shah Tughlaq)死后,强盛一时的图格鲁克王朝也难逃衰败的命运。菲鲁兹沙的后继者只不过是当时飞扬跋扈的贵族手中的傀儡,贵族们为了私欲挑起内战,对国家的力量和权威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地方的总督也开始公然蔑视王权……直到一个更大的威胁出现。

图格鲁克王朝的最后都城在今天德里的菲鲁扎巴德(Ferozabad)菲鲁兹巴德城留下了大量的建筑遗迹,然而至今清晰可见的只剩下最核心部分的菲鲁兹沙城

还记得我们我们此前在里提到的来自中亚的恐怖征服者帖木儿(Timur)吧。德里苏丹国人心涣散,混乱不堪的状态正是帖木儿觉得发动入侵的大好时机,印度的财富诱使着他入侵这块国土,德里苏丹国的分裂又给了他入侵的合适时机,在1398年,以“维护宗教信仰”为借口,帖木儿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击败了图格鲁克王朝的军队并占领了德里。

帖木儿军队的征战图景,在掳掠德里之后,帖木儿的军队又向西前进,马不停蹄地去和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马穆鲁克人作战

帖木儿听任士兵掳掠德里,这座美丽的城市遭受了悲惨的浩劫,“这时,一场饥荒和瘟疫又在德里降临,城市完全毁坏了,留下的居民也都死光了,两个月中,德里城飞鸟绝迹。”图格鲁克王朝的苏丹马哈茂德逃亡古吉拉特,在受到了许多苦难和屈辱后,他于1401年返回德里,在经历了有名无实的十年统治后抑郁而终。图格鲁克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帖木儿入侵德里时居住在德里的贾汗帕纳城(Jahanpanah)内,帖木儿对城内的Begampur清真寺非常喜爱,他将从德里掠去的工匠都送到撒马尔罕去仿造一座同样形制的清真寺,这就是后来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

帖木儿并不想留在印度,在德里逗留了十五天之后,他率军北上劫掠了克什米尔(Kashmir)帖木儿指定希兹尔汗·赛义德(Khizr Khan,年在位)作为木尔坦的总督管理这片地区,“在使印度遭到了比以往任何一个征服者在一次侵略中所带来的更多苦难之后”,帖木儿于1399年重新渡过了印度河。在图格鲁克王朝灭亡后不久,被留下来掌管木尔坦的总督希兹尔汗就自己夺取了德里城,建立了赛义德王朝。在得到了帖木儿的支持后,德里的统治者又开始具有了一些声望,但此前图格鲁克王朝时期因为分裂而失去的土地已经变得难以收复了。

赛义德王朝时期的苏丹陵墓:穆罕默德沙陵墓(左)和穆巴拉克沙陵墓(右)

赛义德王朝的统治时间很短暂,由于权势和财富的衰微,这一时期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大型建筑留下。在四位统治者中,穆罕默德沙陵墓(Tomb of Muhammad Shah)和穆巴拉克沙陵墓(Tomb of Mubarak Shah)是仅存下来的两座苏丹陵墓,这两座陵墓都不是按照图格鲁克时期的标准来修建的:八边形的陵墓有七面都设有回廊,在伊斯兰世界里,围绕可敬的圣者陵墓顺时针环行七圈是一种表达尊敬的方式,这样的设计也许就是为了这类环行仪式的需要。

帖木儿使得本来就因内部腐败而元气大伤的图格鲁克王朝完全解体了,地方总督们和附庸的王公一听到消息就马上脱离了德里苏丹国,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孟加拉已经独立于中央很久了;章普尔的总督统治着一个以恒河流域为中心的独立王国;古吉拉特的穆扎法尔沙不向任何人俯首称臣;在马尔瓦,迪拉瓦尔汗行使着王权;最后还有位于遥远南方的德干,巴赫曼尼是这里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有玩过欧陆风云4最新几个DLC之一“达摩”的朋友可能会回忆起驰骋印度时期遇到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派系势力,它们代表了当时印度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

1359年,为了控制人口稠密的中央恒河平原,图格鲁克王朝的菲鲁兹沙建造了章普尔城(Jaunpur)在帖木儿入侵后的那段混乱时期里,章普尔的总督也宣布独立并自称第一任“沙尔吉苏丹”(Sharqi Sultan,意为“东方苏丹”)这一地区富足且充满文化气息,章普尔的统治者赞助文学与艺术的发展,这座城市也因其文化和学术氛围而被称为“印度的设拉子”

章普尔的聚礼清真寺(左)和阿塔拉清真寺(右)

章普尔建筑的代表是壮观的阿塔拉清真寺(Atala Mosque)与印度其他地方的清真寺大不相同,清真寺引人注目的正面十分独特,在礼拜厅面向院落的地方设置了巨大的敞厅塔门,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倾斜墙壁、方形石柱、狭窄的走廊和殿内繁复精致的装饰等体现了对于当地建筑传统的吸收。这种风格被称为沙尔吉风格(Sharqi Style)相同的设计还能在之后修建的聚礼清真寺(Jaunpur Jama Masjid)上看到,当成百上千的信徒在院落里祈祷时,他们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厚重的塔门所扮演的拜向墙上。

左:章普尔聚礼清真寺平面以及侧立面 右:章普尔阿塔拉清真寺平面

孟加拉(Bengal)远离德里,财富充足,这常常诱使它的统治者反叛中央。早在帖木儿入侵德里50年前这里的统治者就已经脱离了德里,以高尔(Gour)为都城,孟加拉的伊利亚斯王朝(Ilyas Dynasty)在恒河口周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孟加拉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更多的地方传统,在孟加拉,用恒河的淤泥和粘土制成的砖被广泛运于建筑,砖石修建的阿迪纳清真寺(Adina Mosque)是这一时期孟加拉式建筑的典型。

阿迪纳清真寺(右)与大马士革清真寺(左)在平面上的对比

Damascus)而修建的,是印度最大的几座清真寺之一。清真寺的内部使用了260根柱子和387个穹顶。庭院的内部是一个由92个拱门组成的连续立面。孟加拉的清真寺弱化了宣礼塔的作用或者完全不设置,用于数个拜向龛也是孟加拉地区清真寺的特色之一。凭借其宏伟壮丽,阿迪纳清真寺成为了早期孟加拉伊斯兰建筑的代表。

孟加拉的气候是潮湿而多雨的,为了适应雨季,在这以后孟加拉的清真寺变得小而紧凑,清真寺的中央庭院也被顶棚完全覆盖了。之后修建的佐托索纳尔清真寺(Choto Sona Mosque,意为“小金寺”)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清真寺凸起的屋顶便于排水,在建筑的四个外角还使用了多边形塔用于加固,在装饰上,印度教风格的图案更多取代了原先的装饰形式。

这一时期不同式样的孟加拉清真寺。左上:阿迪纳清真寺 左下:Dhani Chowk清真寺 右上:Pathrail清真寺 右下:Khania Dighi清真寺

位于印度中部高原的马尔瓦苏丹国(Malwa Sultanate,中文史书称为摩腊婆)如今也获得了独立。马尔瓦在历史上曾经是数个拉杰普特王国(Rajput)的中心,它的都城曼杜(Mandu)以其精致的艺术和建筑而闻名,统治马尔瓦的苏丹用了很多华美的建筑来装饰它。

曼杜上下弥漫着一种使人愉悦的精神,它的湖泊和宫殿也成了辉煌而又奢华的宴乐场所,雅致精巧的舟宫(Jahaz Mahal,这座宫殿建在两个人工湖上)和雕饰华美的旋宫(Hindola Mahal,因其倾斜的侧壁而得名)体现了曼杜曾经的安宁和富饶。16世纪马尔瓦的统治者巴兹·巴哈杜尔(Baz Bahadur,年在位)和他挚爱的妻子鲁普玛蒂(Roopmati)在这里修建了精美的宫殿和亭阁。就算巴哈杜尔后来在战斗中被击败,鲁普马蒂服毒自杀,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仍然被这里的居民传诵。

曼杜聚礼清真寺的平面(约年,据Yazdani)

曼杜的聚礼清真寺(Jama Masjid of Mandu)以其简洁的建筑风格而著称,而胡尚格沙陵墓(Mausoleum of Hoshang Shah)在建筑史上的地位则更为重要,这座埋葬着胡尚格沙(Hoshang Shah,年在位)的陵墓据说是印度第一座完全由大理石筑成的建筑。尽管这仍然需要考证,但它比例优美的穹顶、错综复杂的大理石结构和有门廊的庭院和塔楼成为了后来泰姬陵(Taj Mahal)在修建时的模板。

通过坎贝(Cambay,中国史书称坎八叶,可能是15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苏拉特(Surat)和布罗奇(Bharuch)这些富庶港口活跃的商业,古吉拉特的穆扎法尔王朝(Muzaffarid dynasty)积攒了大量的财富。1411年他们将首都迁往了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这座城市在此后迅速发展并至少兴建了50座清真寺。

古吉拉特(Gujrat)有着全印度最多的历史遗迹和最丰富的伊斯兰建筑,通过贸易积攒起来的财富给予了这里的穆斯林统治者充足的资金用来修建建筑。艾哈迈达巴德老城(Old Ahmedabad)也是印度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的萨克吉罗萨清真寺(Sarkhej Roza)的设计还曾被柯布西耶拿来与雅典卫城相比较,在这些清真寺里最大最精美的一座是艾哈迈达巴德的聚礼清真寺(Jama Masjid of Ahmedabad,即本文封面图)

艾哈迈达巴德 聚礼清真寺 平面图与外景复原图(一位英国官员于1809年绘制的水彩画:屋项由260根柱子支撑,配置了14个穹项,宣礼塔上半部毁于1819年的地震)

古吉拉特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印度教(Hinduism)和耆那教(Jainism)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深度融合并发展出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地方风格(特别表现在宣礼塔的式样上)由一对宣礼塔拱卫的巨大的中央拱券两边放置较小拱券是古吉拉特清真寺的特点,通过拱券内部精心设计的夹层构件,艾哈迈达巴德的聚礼清真寺将印度传统的梁柱式体系与拱券结构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印度教的柱式雕刻与伊斯兰建筑的形体组合在这座清真寺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左:古吉拉特的宣礼塔式样(据James Burgess)图中:1、萨伦布尔王后组群清真寺(1528年),2、艾哈迈达巴德西迪·巴希尔清真寺(15世纪后期),3、艾哈迈达巴德米尔扎布尔区清真寺(1412年) 右:西迪·巴希尔清真寺(Sidi Bashir Mosque)宣礼塔
艾哈迈达巴德西迪赛义德清真寺(Sidi Saiyyed Mosque,1572年)礼拜厅,砂岩屏栏立面(表现生命之树,图示自外部及室内望去的景色)

古吉拉特苏丹国后期的建筑开始吸纳越来越多的印度建筑传统,位于古吉拉特内陆默罕默达巴德(Muhammadabad,又称坚尼巴尔Champaner)的聚礼清真寺(Jama Mosque of Champaner)虽然蓝本取自此前修建的艾哈迈达巴德聚礼清真寺,但这一时期的建筑师开始从印度教建筑上吸收更多的东西,立面屏墙后升起的三层梁式结构取自附近的印度教神庙里的范本,而众多小穹顶环绕中央大穹顶的设计也代表了这一时代印度许多清真寺的共同特点。

这一时期在古吉拉特修建的建筑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就算是花一整篇的文章来叙述时间都不够,我们最后花时间说一说这一时期的陵墓。古吉拉特苏丹国时期修建了很多将陵墓和清真寺组合在一起的建筑组群(被称为Rauza,原意是墓园)和之前我们提到的图格鲁克时期单调的陵墓不同,这一时期的陵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了,不管是穹顶结构还是印度本土的梁柱结构都能很好的应用在陵墓里。艾哈迈达巴德沙陵墓(Ahmed

1327年,图格鲁克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格鲁克(Mohammed bin Tughlaq)突然要求将首都迁到今天德干(Deccan)地区的道拉达巴德(Daulatabad)尽管这一举措后来中止了,但意想不到的是伴随着这次失败的迁都,相当多的穆斯林人口来到了今天印度的德干地区。随着德里苏丹国权势的衰退,德干地区的穆斯林建立了巴赫曼尼王朝(Bahmani dynasty)并将首都设在古尔伯加(Gulbarga)这是所有独立苏丹国里最为强大的一个。

古尔伯加的聚礼清真寺廊道,立方体状钟乳石装饰的奇特突角拱显示出了早期奥斯曼建筑的影响

巴赫曼尼苏丹国拥有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从被称为“西方人”(Gharbians)的波斯、阿拉伯移民中招揽各种技术人才,这里的建筑孕育出了一种特别的风格。古尔伯加的聚礼清真寺(Jama Mosque Gulbarga)是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最重要建筑,和孟加拉的清真寺一样,这也是极少数不带院落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矩形大厅的四个角落各配置了一个穹顶,所有的外墙都变成了开敞的连拱廊来解决采光,拱顶廊道又从三面围括中央由75个小穹顶组成的柱厅,从而达到建筑外部喧嚣的环境与内部氛围的过渡。

古尔伯加聚礼清真寺(1367年) 平面、剖面及透视分析图(取自Henri Stierlin:《Comprendre I Architcture Universelle),1977年,经改绘) 平面及剖面图中: 1、由标准单元构成的柱厅,2、 双单元侧面空间,3、角上四单元穹顶房间, 4、拜向龛前的九单元穹顶主堂 透视分析图中: 1、基本结构单元,2、系统组合

在1425年,巴赫曼尼王朝将首都迁至了东面更靠中心的比达尔(Bidar)这里的巴赫曼尼建筑更多的受到了来自伊朗和中亚地区建筑的影响。比达尔的马哈茂德·加万教经学院(Mahmud Gawan Madrasa)就是这样一个使用四敞厅平面布局的教经学院。此外,帖木儿时代广为使用的高鼓座穹顶与横向拱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体现了在后来德干地区经常被用到的波斯建筑传统。

比达尔 马哈茂德·加万敦经学院(1472年) 平面(据Ghulam Yazdani,为采用四敞厅平面的典型例证)

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怯失迷儿的克什米尔(Kashmir)从未受到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独立的苏丹国在那里一直持续到了1586年。伊斯兰教在此时已经渗入了喜马拉雅山脉,克什米尔的建筑基本上不受德里苏丹国的影响,在印度次大陆上没有其他地方的伊斯兰建筑能像克什米尔那样深受当地传统的影响。

斯利那加的聚礼清真寺(Jamia Masjid,左)和沙赫哈马丹清真寺(Khanqah-e-Moula,右)是克什米尔修建时间最早的清真寺,克什米尔的清真寺顶部都会有一个高大细长的塔楼结构,塔顶的尖端往往会设计成伞形冠状物,这都是仿造之前的印度寺庙里的高塔结构Chatra

在克什米尔,清真寺和印度教寺庙几乎难以辨认,清真寺本身就是以印度教寺庙为原型而建造的。在克什米尔首府斯利纳加(Sirinagar)有着全世界唯一一座檀木清真寺沙赫哈马丹清真寺(Khanqah-e-Moula)这座清真寺99%的构件都是木材,由于喜马拉雅山区多发的地震,这里和尼泊尔的建筑都会以坚固耐用的木材作为主要建材。带有内部庭院的斯利那加聚礼清真寺(Jamia Masjid of Srinagar)则稍微带有一些伊斯兰传统的建筑元素,尽管这座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仍是喜马拉雅雪松木(Cedrus deodara)

斯利那加聚礼清真寺的内部柱厅,柱子和天花板全部由木材制成

德里苏丹国最后一个王朝洛迪王朝(Lodi dynasty)的统治者来自阿富汗的洛迪(Lohdi)部落。他们从赛义德王朝的手中接过了德里的统治权。洛迪王朝做到了赛义德王朝没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光复大部分北印度地区。不仅苏丹国的威望得以恢复,这一时期的建筑也开始复兴。洛迪王朝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1526年,直到被一个意想不到的入侵者——巴布尔(Babur,,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所击败。

洛迪王朝时期的德里苏丹国

洛迪王朝时期兴建了若干所清真寺和穹顶陵墓,和此前的清真寺不同,这一时期已经不再时兴修建大型的聚礼清真寺,而是开始修建规模更小的清真寺。洛迪王朝时期留下了一座重要却很简朴的清真寺,在莫特基清真寺(Moth ki Masjid)里,清真寺的拜向龛处有三座穹顶,每个穹顶下方都有一个拜向龛,这在后来称为了印度清真寺一个常见的形制,这座清真寺没有设置宣礼塔和过多的装饰,但是这却毫不掩盖这座建筑在设计上的“活力与画意”

德里的莫特基清真寺(Moth ki Masjid),在清真寺的四角设置有双层塔楼,通过礼拜厅内四角的钟乳石结构,方形的平面变成了八角形以承穹顶。
德里的巴拉·贡巴德清真寺(Bara Gumbad)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清真寺,和莫特基清真寺一样,这座清真寺也有宏伟的屏墙里面,在穹顶的过渡区上也偏向于使用钟乳石结构

洛迪王朝时期在今天的新德里还留下了一座陵园,就是今天的西坎德拉·洛迪陵墓(Tomb of Sikandar Lodi)和之前赛义德王朝的陵墓一样,这也是一座八角形带有回廊的穹顶陵墓。此外,洛迪王朝时期还在西坎德拉修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在今天印度被称为“十二门楼”(Baradari)的建筑形式,这是一座带有12扇门的亭阁,特别适合君主在炎热的夏日乘凉休息。

位于新德里的西坎德拉·洛迪陵园
印度各地不同时期修建的十二门楼,左上:斋普尔Mansingh十二门楼 左下:海得拉巴Taramati 十二门楼 右上:德里红堡十二门楼 右下:拉合尔Wazir Khan十二门楼

尽管身处异域文化之中,印度的穆斯林建筑仍然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尽管一个统一的政权分裂了,那些割据的当权者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但是为了修建宫殿和其他壮丽的建筑,他们也开始大量借鉴伊斯兰建筑的理念,而穆斯林也从印度人那里借鉴了数量相等的理念。在德里苏丹国漫长的历史里,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本土的建筑互相融合,印度-伊斯兰建筑文化将在之后的莫卧儿王朝建筑里,继续焕发新的光彩……


1:1951年冬,64岁的柯布西耶借着到访的机会,去了艾哈迈德巴德郊外的萨克吉罗萨。在那里,他告诉同行的人:“你们不必去雅典卫城了,这里什么都有了!”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萨克吉罗萨清真寺与陵墓建筑群曾被柯布西耶称为“艾哈迈达巴德的卫城”。萨克吉罗萨被理解成“身体”与“灵魂”的集合,这座建筑的布局关系让柯布西耶深深为之倾倒。

萨克吉罗萨清真寺的平面

《世界建筑史 伊斯兰卷》王瑞珠

《世界建筑史丛书 伊斯兰建筑》约翰·D·霍格

《弗莱彻建筑史》克鲁克香克

《高级印度史》【印】R.C.马宗达、H.C.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合著

文章中所用所有建筑平面图均扫描自王瑞珠《世界建筑史 伊斯兰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赫曼尼苏丹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