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存在空壳上市公司的数量有多少?

金辉物业是不是高端物业管理公司?

金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票:),1996年起源于福州,发展于全国,目前总部坐落北京。25年33城,形成西南、西北、华南、华东等八大区域战略布局。是集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一体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2020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发展10强

2021中国特色地产运营优秀企业TOP1

中国房地产年度扶贫标杆企业

金辉物业是金辉集团重要战略经营板块,北京金辉锦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中国物业管理30强企业,中国特色“科技+人文”物业服务领先企业。多年来,金辉物业积极践行“温暖,等您回家”的服务理念,为四十余万业主承载起美丽的生活梦想。

截止目前,金辉物业服务覆盖全国17个省份34座城市,管理面积突破3400万平方米,服务项目220个,员工数量7000余名。

在未来的日子里,金辉物业将秉承“温暖,等您回家”的服务理念,以卓越的服务品质引领行业 潮流,以优质服务成为客户首选翘楚,使客户的房屋保值、增值,不负客户信托,践行社会责任。

三、“辉耀星”项目简介

“辉耀星”校园招聘,是金辉集团倾力打造的物业板块校园招聘品牌,旨在将辉耀星打造成为未来金辉物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前四届辉耀星已签约,并在物业体系中部分核心岗位任职,第五届校园招聘计划将于2021年10月正式启动, 10-11月进行线上空中直播招聘与线下校园招聘,通过宣讲会/交流会、初试、复试/终试、签约等流程,针对西安、郑州、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福州、苏州、沈阳、天津、南京、淮安等地区,招聘50-60名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具体分派城市不限。

在实习生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倾注最大的资源,360度护航,你们的未来,我们必须负责。

四、“实习生”将得到这些

●系统的培养体系:定制化培训、双导师带教、一线岗位历练,定向岗位跟岗。

●精炼的企业文化:始终将客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做正确的事,对结果负责,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完善的薪酬福利:行业竞争力薪酬、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免费食宿。

(从基层出发,向中层迈进,点滴积累,方能点亮辉耀星)

客户服务——物业服务最核心部门,最快速融入物业体系的岗位。

前介工程——工程前期介入到后期设备设施运行全方面介入。

环境管理——物业环境核心部门,考察环境专业知识与审美的岗位 。

经营发展——物业转型核心部门,最锻炼思维、口才、交际的岗位 。

品质管理——物业运营核心部门,负责风险管控、品质监督、区域协调的岗位。

财务管理——物业发展核心部门,负责费用规划,费用流通、费用审核的岗位。

人力资源——物业运作核心部门,负责招聘、培训、绩效体系建设的岗位

从基层出发,向中层迈进,点滴积累,方能辉耀梦想

六、“辉耀星”校招项目行程安排(详情请持续关注学校/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加入“金辉物业2022届校园招聘”QQ互动群,秒进互动群,礼品多多、红包雨下不停!

商业时代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商业时代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因签约搜狐网站,按合同独家在搜狐网站发表,现抱歉告知读者本小说在此不再更新。欲知后面情节,请阅读搜狐网站。因为无法在此链接网址,故无法给读者提示。

请进入搜狐原创搜索:《商海恩仇录》或《商业时代》。

小说第一部《商业时代》共四十四章,纠缠不清的几十年的恩怨,真挚的爱情,为了商业和利益的无奈,要斗垮一个大型企业航空母舰的斗智斗勇。鲍仁九与吴橙橙、张玥、丹妮有情人终成眷属。期间穿插了鲍仁九与杨茜的非爱非情但非常亲密的情感纠葛。陈瑶终于知道了事情真相,面对她的将是怎样的未来?叶飘飘和陈瑶二十年后相见,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没有什么固定的好人坏人,只有商业时代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轨迹思想和行为。无法按照好坏来评定主人公或角色的好坏。

第二部:《无影帝国》主要讲吴小西的西方集团、张资阳的资阳集团、刘小军的辉耀集团的争斗,更多商业利益斗争,但伴随着陈瑶和叶飘飘之间的内斗。虽然鲍仁九有家规家人不得参与,但毕竟……

苹果、谷歌、脸书、微软等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巨头均将欧洲总部扎寨于爱尔兰。图为苹果位于美国加州圣塔莫尼卡的零售店。 (视觉中国/图)

2021年7月10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召开,131个国家就国际税收问题达成两项重大协议:一是将大型跨国企业的部分征税权从企业注册地重新分配至企业经营与盈利地,二是设立全球最低企业税率(预计不低于15%)。

这可能是近百年来针对国际税收体系最深刻的改革,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各国不断流失的税源问题——通过重新分配征税权,铲除滋生逃税的土壤。如果所有国家都采取15%的最低税率,避税天堂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谈起避税天堂,普通人也能想起一两个名字,开曼、百慕大、泽西、维京群岛等等,这些岛屿以极低甚至为零的税率吸引着全球最富有的人群和企业,因此也被称作“富人天堂”。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跨国巨头,通过在避税天堂辗转腾挪,省下了巨大利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期刊在2015年刊载的一份学者研究报告显示,避税港造成各国政府每年流失的企业所得税高达5000亿至6000亿美元。

这加剧了全球经济不平等,因为在流失的税收收入中,低收入国家占到约2000亿美元,占其GDP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全球低收入国家每年获得的外国发展援助资金总额(约1500亿美元)。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测算,若新的税收协议达成,每年将至少为全球带来15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并且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征税利润会被重新分配。详细措施预计在2023年出台。

相比老牌避税天堂,爱尔兰共和国没什么名气。但这个国土面积只有70万平方公里的岛国却有欧洲“硅谷”之称,苹果、谷歌、脸书、微软等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巨头均将欧洲总部扎寨于此。

爱尔兰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北美—爱尔兰跨大西洋海底光缆”,成为美国企业设立欧洲数据托管中心的首选。该国平均电费要比其他欧盟国家少三分之一,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满足互联网企业的电力需求。

1980年代,爱尔兰财政赤字飙升,政府为改善经济结构和就业率,对当时新兴的软件企业招商引资,针对IBM、微软、苹果等大公司,给出了大幅度税收优惠。

“爱尔兰名义上的最低税率在12.5%,比欧洲平均只低2%—3%左右,并没有特别大优势。”晨风说。

但爱尔兰政府为了留住企业,以“税收换就业”,要求企业雇用大量当地员工,同时帮助这些企业设计出一套规避税收的程序,其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要属与苹果公司的合作,被称之为“爱尔兰双层——荷兰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Dutch sandwich )”。

简而言之,假设苹果在爱尔兰成立一家销售子公司A和一家总部位于避税天堂的空壳子公司B,并在荷兰另设一家空壳公司C。美国母公司将美国以外的收入都归给子公司A,同时将知识产权以低价转让给空壳公司B,B再转让给C,C再授权给A进行销售。A作为销售渠道一旦有了收入,就支付知识产权版税给C,C再向B支付版税。

根据爱尔兰法律,因为C公司为荷兰公司,所以可以免征A公司支付给C公司12.5%的企业税。此外,三家公司同属欧盟,根据荷兰的法律,免缴预提所得税,因此进出C公司的资金转移不用缴税。同时根据爱尔兰税法,总部或者母公司在外国就认定为外国公司,因此B公司转给避税天堂母公司的费用也不用缴税。

A和B就像两片面包夹着C,整个过程中苹果只需要缴纳荷兰低廉的交易税和极少的爱尔兰所得税。此举引发其他国家不满,尤其是法国、德国等苹果欧洲销售大国,几乎没有收到任何消费税。

欧盟委员会2016年裁定,苹果在爱尔兰享受的低税率,等同于爱尔兰为其提供国家补贴,违反欧盟规则,苹果需补缴高达130亿欧元的税款。但欧盟常设法院因证据不足,在2020年最终撤销了上述裁定。

在苹果的启发下,“爱尔兰双层三明治”几乎成为跨国企业避税的代名词,在拥有知识产权的公司中相当流行,尤其是IT行业。

“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爱上了‘三明治’。”晨风说。

他举例,比如一台苹果手机,它的多道生产工序是在全球不同地方完成的,针对产业链上的每一环,政府都会对加工工厂征税。生产成本往往和原料、人力、厂房等生产资料的价格相关,而且实体工厂的税收很容易确定,因此苹果很难调节这一部分的税收和利润。苹果母公司想要提高这部分利润,只有压缩代工成本,“所以一般加工厂的利润都很薄”。

苹果要做的是把知识产权转移到爱尔兰,因为这是它价格最高的部分,公司可以通过避税进一步放大这部分的收益。这几乎成为一种定式:一家企业的关联公司可能在低税收的避税天堂持有专利,但会向设在高税收国家的关联公司收取很高的品牌使用费,从而实现在低税收管辖区的利润最大化。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一面是苹果在全球范围寻找制造商,同时在全球范围进行销售,获得大量收入。另一面则是苹果几乎将所有海外利润集中在爱尔兰的子公司,美国母公司日常经营还需要银行贷款,即便公司账上趴着大笔现金。

现金往往会被用于高管分红、回购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操作,这些利好消息进一步推动公司股价上升。

很长一段时间,像苹果这样的跨国企业究竟通过避税省去了多少钱,难以计算,主要因为绝大部分避税天堂对注册公司施行保密制度。

根据美国参议院2013年发布的调查,苹果公司通过与爱尔兰政府协商,以远低于该国法定税率12%进行避税。2009年至2012年间,该公司将740亿美元全球销售收入的纳税地点从美国转移到爱尔兰,占到全部海外销售的90.5%,但税率只有平均不到0.1%。

参议院发表相关调查报告后,苹果随即声称,公司2012年在美国上缴了60亿美元企业所得税,占到其在美国收入的30%,相当于美财政部收到的全部企业所得税的2.5%。苹果公司之所以把大量资金移到海外,是因为该公司产品销售的三分之二发生在美国以外地区。

苹果的回复并不能解释为何没有在海外纳税,却也揭示出一个现实:跨国企业的税收问题遇到了根本性的矛盾。

“以前追踪税源,根据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数字经济下,实物没了,人流也用不着,如果你用的还是加密货币,那就连资金流也查不到。”杨志勇说。

2008年以前,全世界对于避税天堂的批评仅限于道德谴责,因为无人知道它们究竟给宏观经济将带来多大的影响。

那一年,加布里埃尔·祖克曼(Gabriel Zucman)还只是一家巴黎小券商的实习生,负责记录客户备忘录。他发现几百亿美元资金来往于避税天堂之间,这些数字甚至占到当时国际风险投资总金额的一半以上。

2013年,他成为法国知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 (Thomas Piketty)的学生,研究全球财富不平等问题。他通过离岸金融的角度解释了税收流失如何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并写出了《避税天堂调查》一书。

根据祖克曼的统计,截至2017年,个人藏匿在避税天堂的资金高达8.7万亿美元。英国经济学家、研究机构“税收正义网络”创始人Alex Cobham则估算,美国跨国公司转移至避税天堂的企业利润从1990年代的大约5%—10%增长到今天的25%—30%。

在另一份与哥本哈根大学的合作研究报告中,祖克曼指出,1985年至2018年间,全球平均法定公司税率下降了约一半,从49%降至24%。尤其在2018年,美国在特朗普执政下将税率从35%下调至21%,全球政府都进入了新一轮对税收的“恶性竞争”中。

祖克曼提出,这类大规模的逃税行为不仅让国家损失惨重,也让基础的宏观数据丧失意义,由此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后果。

“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国家收入的问题上,国家丧失税源意味着可能会加强对普通人的征税力度。”他说,“美国的黄金时代,中产阶级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百万富翁的产生速度大致相同,而这一时期美国公司近50%的税收收入被用于州和联邦支出。看看现在几近‘枯竭’的中产阶级吧。”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规模的企业税收减免帮助跨国企业积累了不可思议的资金。与此同时,国会只能通过提高工资税来支撑预算,相当于美国中产阶级为此埋单。

祖克曼也承认,过去几十年是自由市场经济获得了胜利,但他并不是要推翻这样的胜利,而是认为,“通过国际间合作,全世界都可以变得更好”。

国际间合作需要某种契机。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一面肩负消除巨额财政赤字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应对愤怒的选民,向他们解释为何政府要由纳税人出资救助“贪婪”的银行家们,即便大家早已对跨国公司和富人逃税的行为感到不满。

2014年,OECD经合组织发布了两项重要计划,一是发布了新版“通用报告标准”(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该标准与上述美国的FATCA法案类似,要求成员国公开相关金融账户的财产和涉税信息,能够帮助税务主管部门跟踪纳税人的离岸资产。

二是针对跨国公司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BEPS,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杨志勇形容,BEPS更像是此次OECD国际税制改革的雏形,这一次之所以这么多国家在短时间内同意设置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和之前国际税收合作打下的基础有密切关系。

“通过统一的全球税制,重新确认收税标准,能够让各国人民尝到全球化的‘甜头’,而不是加剧贫富差距、加深民粹的情绪。”王辉耀说。

杨志勇有些担忧,尽管OECD确认将于2023年拿出具体税改方案,但悬而未决的问题太多,包括最低税率对哪些企业适用,各国企业的利润率怎么统一,税收利益分配中市场国如何确定,份额如何界定等。

“本质上关系到国际税收利益分配问题,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大家的诉求都不一样,如何才能获得统一的方案?”杨志勇说。

受税制改革影响最大的会计师反倒最“淡定”,晨风的淡定源于业务量的上升。继2021年4月份国际税改的消息传出后,他的邮箱每天都收到跨国公司CTO们的咨询,“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如何迎合国际税改,而是如何找到下一个‘三明治’”。

站在跨国企业的角度,王梓认为,只要任何一个类似爱尔兰的税收洼地存在,企业避税、逃税都不可能完全杜绝,“总有国家和地区愿意放弃部分税收换取其他利益”。

受美国和欧盟施压,爱尔兰政府承诺在2020年之前完成BEPS的要求,苹果、谷歌、脸书等一些巨头也已放弃“爱尔兰双层三明治”模式。

但在传统避税天堂如加勒比地区遭到各国政府限制的背景下,爱尔兰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仍是跨国企业的最佳选择——即便无法达到完全的零税率,爱尔兰的12.5%的低税率仍具吸引力。

(应受访者要求,晨风、王梓为化名)

金辉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公司名称:金辉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地点:香港证券交易所

公司介绍:集团为多间拥有船舶及船舶租赁附属公司之控股公司,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船舶租赁、拥有船舶、贸易及投资之业务。集团之全球性航运业务是透过其拥有54.77%股权之附属公司 Jinhui Shipping and Transportation Limited 经营。

}

公 司 治 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主要课程内容 学习提示 如果说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所涉及的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剥夺型公司治理所要处理的是股东之间的关系。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里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仅仅是在亚洲,在欧洲大陆地区的一些国家,只要存在着金字塔企业集团结构,剥夺问题就会存在。 第10章 企业集团治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10.1 企业集团概述 10.2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10.3 控制性股东及其剥夺行为 10.4 剥夺问题的解决 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本章重点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控制性股东的转移行为 剥夺问题的解决机制 本章难点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导入案例:韩国现代企业集团 导入案例:韩国现代企业集团 点评 韩国现代集团是东亚地区新兴公司的代表,这个案例表明:亚洲经济奇迹的背后却是市场参与者的被严重剥夺,那些创造了财富的家族商业领导人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无所顾忌地进行剥夺,成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第10章 企业集团治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10.1 企业集团概述√ 10.2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10.3 控制性股东及其剥夺行为 10.4 剥夺问题的解决 10.1 企业集团概述 10.1.1 企业集团的定义 1、企业集团概念的界定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 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母公司),以若干个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外围层(子公司或关联公司),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 2、子公司的界定 法律标准:一个公司拥有另一个公司相当多的股份(通常认为超过50%)并对其进行实际控制时,称为母公司,被控制公司为子公司。—《企业集团登记暂行规定》 实质性标准:当公司A绝对控股B公司,或控制其董事会,使得A的意志能够在B公司的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则称B为A的子公司。—《国际会计准则》 3、关联公司的概念 在制定财务或经营决策中,如果一公司有能力控制另一公司,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且二者非母子公司,则认为他们是关联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公司A以少数股权参股B公司,且公司A在公司B的董事会中只有发言权,其意志在公司B的体现程度取决于B公司董事会成员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这样,我们称公司B为公司A的关联公司 3、关联公司的概念 企业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 10.1 企业集团概述 10.1.2 企业集团的类型 1、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 以股权为纽带,具有多层级、多链条控制结构特征的企业集团。 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的分布 金字塔结构企业集团的分布 我国企业集团实际形态:金字塔控股结构 我国企业集团实际形态:金字塔控股结构 知识链接: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原因 有助于克服新兴市场上产品市场不完善,发挥品牌效应 有助于克服新兴市场融资机制不健全,融资效率低 有助于避免财务危机 有助于分散经营活动的风险 有助于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节约交易费用。 2、交叉持股结构企业集团 又称相互持股或交互持股,指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互相参股,以达到某种特殊目的的现象。交叉持股这种形式,在日本比较多见 日本企业交叉持股目的: —— 上世纪50年代,出于防止二级市场并购;保持与银行的关系 —— 上世纪60年代防止被外国公司恶意收购 日本三井集团交叉持股图 知识链接: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社长会成员企业 第10章 企业集团治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10.1 企业集团概述 10.2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10.3 控制性股东及其剥夺行为 10.4 剥夺问题的解决 10.2 企业集团的剥夺结构 10.2.1 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结构构成要素及运作机理 1、金字塔结构构成要素及运作机理 1、金字塔结构构成要素及运作机理 1、金字塔结构构成要素及运作机理 案例: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终级控制 例:宁波宜科终极控制 例:宁波宜科终极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特征 (1)直接所有权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直接所有权结构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仍然是第一大股东一股独大。境内法人和国家是我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直接控股股东 (2)终极所有权结构 以25%为阈值,我国有近90%的上市公司由终极所有者最终控制,只有10%的公司属于分散持有的类型,终极所有者平均持有近40%的投票权。终极所有者中国家占60%,境内自然人占27%。 (3)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 比值最高的是国家(0.89),其次是外资企业(0.68),最低的是境内自然人(0.63),说明自然人最终控制上市公司时,终极所有权和终极控制

}

为便于市场各方了解证券审计市场情况,引导会计师事务所规范执业,我部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国 2020 年度证券审计市场进行分析,形成本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证券所)基本情况,2020 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状况、审计机构变更、审计意见、关键审计事项,以及证券审计执业问题等。

(一)证券所数量显著增加,新增证券所规模差异较大

截至 2021 年 4 月底,69 家会计师事务所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约占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总数的 0.8%,较《证券法》 修订前增加 29 家,增幅达 72.5%。新增证券所分布在北京(8 家)、深圳(5 家)、广东(4 家)、浙江(3 家)、上海(2 家),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河北、青岛、重庆各 1 家, 分布较为广泛。新增证券所规模总体呈现三三制分布,即收入超过 1 亿、1000 万至 1 亿、低于 1000 万的约各占三分之 一,规模差异较大。

(二)证券所合伙人增长较快,部分新增证券所执业人员较少

截至 2021 年 6 月底,证券所合伙人共 4,777 人,较上 年增长 19.1%,平均每家约 69 人。证券所注册会计师共34,453 人,较上年增长 7.6%,占全国执业注册会计师总人 数的 31.2%,平均每家约 499 人。新增证券所合伙人共 444 人,平均每家约 15 人,注册会计师共 2,339 人,平均每家约 81 人,其中 12 家新增证券所合伙人仅为 2 人,注册会计师人数不足 15 人,执业人员较少。

(三)证券服务业务增长较快,IPO 审计收费显著增长

2020 年度,证券所收入总额为 574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11.4%。其中,证券服务业务收入为184.9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1.6%,占收入总额的 32.2%,7 家证券所证券业务收入 增长 50%以上。2020 年 IPO 公司数量为 394 家,筹资额为 4,742.3 亿元,分别增长 96%和 90.5%,IPO 审计及验资收费超过 34 亿元,平均收费超过 850 万元,分别增长 123.5%和 14.9%,增长显著。

(四)行政监管持续加强,交易场所自律监管不断强化

2020 年度,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对 6 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进行了 6 家次、12 人次的行政处罚;对 31 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采取了 118 家次、254 人次的行政监管措施,较 2019 年分别增加 20 家次、39 人次。各证券交易场所共对 2 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采取了 3 家次、8 人次的纪律处分,较 2019 年增加 1 家次;对 6 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采取了 2 家次、10 人次的自律监管措施,较 2019 年增加 8 人次。

(五)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落地实施,审计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随着新《证券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发布实施,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 制度逐步落地。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成为我国第一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目前此案正在审理过程中。另外,在已判决的中安消、华泽钴镍、金亚科技、五洋债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中,相关审计机构因存在过错被分别判处承担 15%、100%不等的连带赔偿责任。

二、上市公司 2020 年度年报审计市场状况

截至2021年4月底,除*ST斯太等3家上市公司外,4,299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审计报告,其中主板 3,084 家(包括 B 股 14 家)、创业板 947 家、科创板 268 家。

(一)市场集中度总体保持稳定,按照上市公司客户数量计算的集中度高于美国市场

市场集中度指行业中按照某个指标排名前列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占整个行业的份额。2020 年度,按照收入总额、 证券业务收入、上市公司客户数量、客户总市值、客户总资产计算的市场集中度CR10分别为61.9%、69.7%、69.3%、75.4% 和 93.7%,与上年相比,按照上市公司客户数量计算的集中度小幅提升,其他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我国市场按照上市公司客户数量计算的

(二)收费增长源于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审计收费均值及中位数略有下降

截至 2021 年 4 月底,我国上市公司为 4,302 家,同比 增长 452 家,增幅为 11.7%。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共计 71.2 亿元,同比增长 11.1%,与上市公司数量增幅基本一致,审 计收费增长主要源于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我国上市公司 2020 年年报审计收费均值为 165.5 万元,中位数为 90 万元, 较上年略有下降。

(三)国际四大所客户占比略有上升,客户群体审计收费优势明显

从业务数量看,国际四大所的客户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7.5%,较去年略有上升。从审计收费看,国际四大所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为 780.8 万元,显著高于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整体均值。其中,22 家审计收费在 2,000 万元以上的金融、能源和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均为国际四大所的客户;500 万元(含)至 2,000 万元审计收费区间的上市公司中,国际四大所客户数量为 59 家,占比为 57.3%,国际四大所客户群体审计收费优势明显。

(四)头部本土内资所市场占有率较高,审计收费增长较快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客户数量超过 100 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共 12 家,其中 2 家为国际四大所,10 家为本土内资所。其中,本土内资所本年承接 2,981 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69.3%,市场占有率较高;本土内资所年报审计收费达到35.1 亿元,占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收费总额的 49.3%,较上年增长 13.3%,增长较快。

(五)新增证券所承接的上市公司业务以风险公司为主,风险公司审计意见均为非标意见

4 家新增证券所共承接了 9 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 其中 5 家公司不同程度上存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持续经营存疑、资产质量较差等问题,并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或 其他风险警示。从审计意见看,5 家风险公司均被出具了非标意见,其中 1 家为无法表示意见,2 家为保留意见,2 家为带强调事项或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截止目前,2 家公司已退市。

三、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变更

截至 2021 年 4 月底,398 家上市公司变更 2020 年度审计机构(以下简称换所),结合换所数量、审计收费、审计意见、换所原因、换所方向等分析,2020 年度上市公司换所呈现以下特点:

(一)换所数量总体减少,连续换所公司有所增加

398 家上市公司更换了 2020 年年报审计机构,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9.3%,较上年下降 319 家,降幅为 44.5%,主要系 上年两康案审计机构被立案调查引发大量公司换所。最近两年连续换所公司为 66 家,较上年增加 41 家,主要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审计团队流动、与前任审计机构存在分歧等相关换所显著增加导致。

(二)七成公司审计收费持平或上涨,大多审计费用涨跌幅在 20%以内

换所公司中,166 家公司审计收费有所增长,121 家与 去年持平,111 家有所下降,七成换所公司审计收费持平或上涨。从审计收费变动幅度看,上涨 20%以内的公司为 87 家, 上涨 20%至 50%之间的公司为 51 家,上涨超过 50%的公司为 28 家;下降 20%以内的公司为 69 家,下降 20%至 50%之间的 公司为 36 家,下降超过 50%的公司为 6 家,涨跌幅在 20%以 内的公司居多。

(三)换所公司整体非标意见占比较高,八成换所公司审计意见未变化

换所公司中,69 家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占换所公司总数的 17.3%,远高于上市公司总体非标意见占比(5.9%), 非标事项涉及持续经营存疑、关联方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 资产减值、立案调查、预计负债等问题。其中,3 家已退市,36 家换所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此外, 换所公司中 331 家公司审计意见未变化,占比超八成,另有 24 家公司意见加重,43 家公司意见减轻。

(四)换所原因分布发生变化,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升

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相关公告显示,259 家公司根据实际控制人、股东要求或公司自身发展需要换所;50 家公司由于审计团队加入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而换所;42 家公司由于与前任审计机构存在资源配置、意见、收费等分歧换所;41 家公司为满足国资委、财政部门对审计机构轮换的规定换所;6 家公司由于前任审计机构被立案调查换所。同比上年, 按照实际控制人、股东要求或公司自身发展需要换所数量大幅提升,其中因自身发展需要换所的大部分公司未能详细披露发展需要的具体信息,换所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升。

(五)头部证券所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审计生态发生良性变化

自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证券违法违规成本显著提高,审计机构法律责任被进一步压实,部分规模较大的头部证券所进一步强化风险源头把控,主动辞任高风险上市公司客 户,同时通过 IPO 增量抵销减少的存量,逐步提升客户质量, 收窄风险敞口,实现从业绩先行向质量先行的转变,审计生态发生良性变化。

四、上市公司 2020 年度审计报告分析

截至 2021 年 4 月底,4,299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审计报告。从审计意见看,4,156 份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 112 份)、110 份为保留意见、33 份为无法表示意见,分别占比 96.7%、2.5%和 0.8%;非标意见总计 255 份,占比 5.9%。为便于分析,本文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强调事项段及其他信息段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错报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合称为“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2020 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表所示。

表 4.1 2020 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

1.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无保留意见占比提升

2020 年披露年度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共 4,299 家,较上年增加 451 家,增幅 11.7%。其中无保留意见占比 96.7%,同比上升 1.2 个百分点,非标意见占比 5.9%,同比下降 1.3 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无保留意见占比提升, 非标意见的数量及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重大举措取得较好成效。

2.退市风险揭示更为精准,审计意见作用凸显

退市新规侧重考量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推动“空壳 企业”及时出清,明确、细化了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提高了退市效率。自退市新规实施以来,37 家深市公司因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 险警示,其中 9 家因无法表示意见这一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5 家沪市公司因“收入+净利润”组合指标被 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 14 家因无法表示意见这一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无法表示意见这一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占比较高,审计意见作用进一步凸显。

3.头部证券所非标报告比例下降,风险公司向中小证券所集聚

上市公司客户数量超过 100 家的 12 家头部证券所审计了 3,186 家上市公司,出具了 114 份非标报告,非标报告占比为 3.6%,较上年有所下降,与头部证券所辞退高风险客户、 降低执业风险密切相关;其他证券所审计了 1,113 家上市公司,出具了 141 份非标报告,非标报告占比为 12.7%,远高 于头部证券所。从客户风险结构来看,头部证券所 ST 公司客户占比仅为 3.5%,其他证券所 ST 公司客户占比达到 10.9%,反映出风险公司向中小证券所集聚的趋势。

4.持续经营问题数量下降,但仍为最主要非标事项

上市公司非标事项主要包括持续经营存疑、关联方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诉讼及立案调查、资产减值等。133 份非 标报告涉及持续经营相关问题,其中 63 份为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42 份为保留意见,28 份为无法表示意见。同比上年,存在持续经营相关问题的公司减少了 12 家,但涉及持续经营事项的非标报告仍占比过半,持续经营仍为上市公司最主要非标事项。

5.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风险进一步揭示,部分公司风险化解初见成效

71 家上市公司非标事项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较上年增加 9 家,资金占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资金拆借、 无商业实质的预付采购款或工程款、对外投资或合作开发等,相关审计报告对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的风险揭示更为充分。另外,往年因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被出具非标报告的公司中,15 家公司已解决相关问题,本年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8 家公司已部分解决相关问题,审计意见有所减轻,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风险化解初见成效。

1.关键审计事项均值略低于上年,主要领域仍为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

除 33 份无法表示意见外,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少至 1 项,多至 5 项,平均为 2.01 项,较上年略有下降。19 家证券所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均值高于总体均值,较去年增加 1 家。其中,披露最多的证券所平均每份审计报告披露了 2.78 项关键审计事项,比披露最少的证券所多出 1.78 项。关键审计事项主要领域仍为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7,246 项, 84.3%),远超其他关键审计事项。

2.金融资产减值事项有所增加,商誉减值事项占比下降

资产减值事项中,金融资产减值为 1,722 项、商誉减值 为 947 项、存货减值为 775 项、非流动资产减值为 317 项, 占比分别为 45.8%、25.2%、20.6%及 8.4%。同比上年,金融资产减值占比提升 2%,金融资产减值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商誉减值占比下降 3%,随着上市公司商誉价值逐步下 降(1.1 万亿,下降 7%),商誉减值重要性有所降低。

3.收入确认事项显著增加,审计应对体现新收入准则要求

收入确认事项为第二大关键审计事项,同比去年,将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公司增加了 715 家,增长较为显著。收入的发生、准确性、截止等认定在关键审计事项描述 及应对程序中均有提及。本年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和评价与收 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有效性,检查重大合同,执行收入截止性测试、收入及毛利变动分析性程序、 复核收入相关披露等审计应对以外,增加了按照五步法要求检查与收入确认相关的重要合同条款,评价管理层对履约义务、可变对价、控制权转移等会计判断及估计等审计应对, 能够体现新收入准则相关要求。

(一)非标报告相关问题

1.未恰当考虑持续经营相关事项的影响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如果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财务报表对重大不确定性未作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主营租赁和商务服务,期末流动负债远高于流动资产,营运资金远不足以偿还即将到期的大额贷款,亦无明确的融资安排,明显缺乏偿债能力,却未披露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主营水利工程施工,近年来连续亏损,存在子公司失控、被立案调查、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银行账户冻结、大额借款逾期和多项重大诉讼等诸多问题,公司未披露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仅就子公司失控、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等事项发表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未恰当考虑持续经营相关事项的影响,未识别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及相关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审计意见恰当性存疑。

2.未审慎判断上期非标事项对本期审计意见的影响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如果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发表了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且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仍未解决,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上年保留事项涉及大额预付合同逾期且无法确定能否履行,本年该合同仍未履行,相关款项金额占到资产总额的 27%,注册会计师发表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上年保留事项涉及商誉减值的充分性,本年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注册会计师发表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未充分关注大额预付合同逾期在本期尚未解决、商誉减值全部计入本期的会计处理不恰当,未审慎判断上期非标事项对本期审计意见的影响,无保留意见的恰当性存疑。

3.未对错报的广泛性作出恰当判断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应当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对财务报表影响具有广泛性的情形包括:不限于对财务报表的特定要素、账户或项目产生影响;虽然仅对财务报表的特定要素、账户或项目产生影响,但这些要素、账户或项目是或可能是财务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当与披露相关时,产生的影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公司存在以下情形:本年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损失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并导致亏损,注册会计师认为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也未能获取与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相关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了保留意见;应收账款及存货占到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本年应收账款函证回函比例较低,存货外观相似、无法区分,注册会计师难 以就应收账款、存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注册会计师难以确认本期成本结转的准确性、预计负债的完整性, 发表了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未恰当识别商誉减值损失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对于公司盈亏具有的重大、广泛影响, 未对涉及应收账款、存货、营业成本、预计负债等多个重要报表项目相关错报的广泛性作出恰当判断,存在以保留意见代替无法表示意见的问题。

4.未按照监管规则有关要求出具专项说明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 14 号— —非标准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2020 年修订)》、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审计类第 1 号》及相关规定,发表非标意见的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审计意见中涉及的相关事项出具专项说明,充分披露“错报”、“受限”、重要性水平、广泛性、上期非标事项在本期的情况等。

年报审阅发现,部分注册会计师存在未对非标事项出具专项说明、未披露重要性水平(包括选取基准及百分比、计算结果、选取依据)、广泛性的判断过程、受限的具体情况、上期非标事项在本期消除或变化的判断过程及结论等问题。

(二)收入审计相关问题

1.未恰当识别及应对收入相关重大错报风险

根据审计准则及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风险评估程序,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内部控制,基于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的假定,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非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 就此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主营化学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但本年收入主要来自贸易业务,并且贸易客户及供应商单一,公司已于 2020 年 10 月停止与贸易客户及供应商的业务往来,若扣除贸易收入将触及退市风险警示财务标准;主营旅游服务,在业绩预亏公告中披露预计营业收入低于 1 亿元,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随后却将往年一贯计入资产处置收益的生物资产销售收入计入营业收 入,导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并达到 1 亿元的收入规模,规避退市风险警示。注册会计师未充分考虑公司面临的退市压力,未审慎判断贸易收入、生物资产销售收入的性质及特点, 未了解相关内部控制,未能恰当识别及评估收入相关重大错报风险,出具的收入专项核查意见不够审慎。

2.未充分关注收入相关会计处理、列报及披露的恰当性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与相关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对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 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作出必要调整,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确定是否已获取合理保证得出结论。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在收入相关会计处理方面存在未对合同相关的可变对价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未合理 辨识运输活动是否与履行合同有关而将运输费用全部计入营业成本等问题,在收入列报及披露方面存在未将执行新收入准则的预收款项确认为合同负债、未将待转销项税确认为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未结合公司业务披露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未按收入主要类别披露收入分解信息、未充分披露首次执行新收入准则对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 他相关项目的影响等问题。注册会计师对新收入准则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识别公司相关会计处理违反准则对于收入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要求,未能作出必要调整,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三)资产减值审计相关问题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并确定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是否恰当,并得到一贯运用,若会计估计或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不同于上期,评估其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复核上期财务报表中会计估计的结果,或者复核管理层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对上期会计估计作出的后续重新估计。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在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存货跌价准备时存在以下情形:未充分考虑前瞻性信息对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运用不恰当;在本年业务模式、主要客户及其信用风险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 重新划分信用风险组合并降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未对已被迭代、周转较慢的电子元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注册会计师未充分关注资产减值相关会计估计方法的恰当性、以及是否得到一贯运用,未结合减值迹象对资产减值的充分性保持合理怀疑,未有效识别及应对资产减值相关重大错报风险。

(四)重大非常规交易审计问题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其他信息而显得异常的交易,充分关注交易的性质,评价交易的商业理由, 设计及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审计程序,确定重大非常规交易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在考虑获取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信息时,应重点关注重大、 异常或高度复杂的交易,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重大非常规交易,关注会计处理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在处置关联方借款、子公司、大额债务时存在以下情形:将应收关联方款项转让给同一控制下的其他关联方,转销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并 确认了大额转让收益;将经营业绩严重不达标的子公司出售给原股东,原股东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在相关风险报酬可能未实质转移的情况下确认处置收益;临近年末审议通过债务豁免议案,期后又对议案作出重大调整,在调整后的议案尚未生效的情况下提前确认大额债务豁免收益。注册会计师未充分关注上述重大非常规交易的性质及影响,未恰当评价相关交易的商业理由,未审慎判断有关资产、负债风险报酬转移情况,以及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重大非常规交易的会计处理的恰当性,未能有效识别及应对重大非常规交易相关重大错报风险。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应当充分关注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关注是否已经发生可能需要做出新估计或修改现有估计的新情况或事项,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管理层在作出会计估计时的判断和决策,以评价是否可能存在管理层偏向的迹象。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在预计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方面存在以下情形:在法院判决公司败诉并要求对原告进行赔偿的情况下,以上诉为由未确认任何与赔偿损失相关的预计负债;在连续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 定性的情况下,仍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法律环境,未对预计负债的充分性保持应有的关注,未充分考虑公司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存在的偏向,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审计未保持应有的谨慎。

(六)关键审计事项相关问题

1.未恰当选取关键审计事项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注册会计师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旨在从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筛选出仅限于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上市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网络游戏业务和影视剧业务,2020 年影视剧收入金额为 1 亿元,收入占比为 35%,较上年增长 605.8%,注册会计师仅将游戏业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未对本年显著增长的影视剧业务收入予以充分关注并恰当评价其重要性,存在选取关键审计事项不够恰当的问题。

2.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不完整

根据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报告的关键审计事项部分逐项描述关键审计事项,应当分别索引至财务报表的相关披露,并同时说明该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以及事项在审计中是如何应对的。

年报审阅发现,个别公司主营药品研发及技术转让,本年技术转让收入占比过半,药品销售收入迅猛增长至占比超三成,注册会计师将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但在事项描述中仅提及技术转让收入,未对药品销售收入及其审计应对进行说明;个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应收款项信用减值等关键审计事项仅提及应收款项金额重大,未说明相关资产金额及占比,也未将关键审计事项索引至财务报表相关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不完整。

上述问题反映出部分证券所疏于质量管理,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怀疑态度及专业胜任能力,未能有效识别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下一步,证监会将通过加强证券所备案监管与信息公开、年报审计监管、监督检查和立案稽查、加强 与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专业联系与监管协作等,切实督促证券所勤勉尽责、规范执业。

原标题:《证监会发布2020年度证券审计市场分析报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收购空壳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