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转换器在哪儿买?

   苹果的12英寸新MacBook刚刚亮相,就让许多“外貌协会”的消费者蠢蠢欲动。不过冷静的想一想,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新MacBook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虽然外观很漂亮、机身纤薄、又加入了全新的Force Touch触控技术,但是这款苹果的新笔记本还是拥有不少的缺点。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给那些动心的朋友解解毒,苹果新12英寸Macbook值得买吗 苹果新12英寸Macbook相关介绍

只有一个USB-C接口

  新MacBook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采用了全新的USB-C接口。虽然USB-C接口拥有许多优势,比如不分反正任意插拔、具有最高625MB/s的传输速度以及兼容常见的众多接口(VGA、USB、HDMI)等,但是在新MacBook上却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别忽略了,那就是这个接口只有一个。

  没错,功能再强大,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最多同时只能使用一种功能。外接了显示器,就无法外接键盘;接了移动硬盘,就无法连接iPhone来同步数据。另外,USB-C接口还承载了充电的任务,因此当我们通过这个唯一的接口进行充电式,其它的数据传输功能就无法使用。

  新MacBook的设计师为了追求机身的极限轻薄,做出了这样的牺牲无可厚非。而用户想要同时连接多种设备,就得额外花钱购买苹果官方接口转换器或者一些第三方配件了。虽然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对于许多追求完美的用户来说,还得额外花钱或者外接一个看起来并不算太协调的转换器,似乎也成为了让新MacBook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的“瑕疵”。

  性能其实“挺一般”

  按照科技产品的发展惯例,通常越晚推出的产品,性能就会越强,尤其是苹果这种产品线并不算特别丰富的公司,几乎每一款产品都要走“精品”路线,当然也包括性能的提升。但是在这款新MacBook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进步”。

  之前根据国外Geekbench网站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新MacBook的跑分成绩基本上与苹果在2011年推出的MacBook Air持平。其中在MacBook 8,1测试中成绩为1924分,而多核心测试成绩为4038分。而根据对比成绩可以看出,新MacBook的性能要稍低于苹果2011款搭载1.8GHz主频酷睿i7处理器的MacBook Air。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苹果使用了英特尔的Core M处理器。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这款Core M处理器的功耗仅有5w,因此可以让新MacBook采用无风扇设计,但同时本身的性能也被牺牲了不少。因此对于笔记本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来说,想要入手新MacBook就需要仔细考虑一番了。如果你平时只是浏览一下网页、处理一下办公文档或随便看看视频,新MacBook倒还是可以,但是如果偶尔需要一些专业视频处理或图片设计类的操作,那么新MacBook并不是什么合适的选择。

键盘手感“没有想象中”好

  苹果在发布会上推出新MacBook的时候,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采用全新蝴蝶式结构的键盘设计。苹果放弃了之前的剪刀式设计,改用了这种对称的蝶翼不锈钢结构,虽然减少了键盘厚度,同时反弹的时间也变短了不少,但是由于键程被大幅缩短,手指按下去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力度反馈,键帽只是轻微的上下浮动,这对于习惯了之前键盘的手感,或者之前使用机械键盘的用户来说,真的是非常难以适应。

  根据实际测试体验来看,新MacBook的键盘手感整体来说比较生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敲击iPad屏幕上的虚拟键盘一样,对于刚刚上手的用户来说,在输入速度上有不少的影响。

  虽然在键盘其它方面的设计上,苹果都费尽了心思,比如加大了键帽的体积防止误输入和漏输入的现象、在超薄机身中仍然加入了键盘背光功能等,但是对于需要当量文字输入的用户来说,新MacBook的键盘手感的确让人有些不太适应。因此如果你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在每天的工作中要进行大量的文字输入工作,那么新MacBook可能也不太适合你。

  苹果每发布一款新产品,价格同样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方面,而新MacBook也不例外。以苹果中国大陆官网的售价来看,低配版MacBook的起售价为9288元人民币,接近万元的售价将许多对新MacBook感兴趣、但是手头并不宽裕的用户挡在了门外。

  虽然苹果产品的价格通常都不便宜,但是考虑到上面提到比较一般的性能,以及并不怎么好的键盘手感,新MacBook的价格看起来就不那么划算了。且不说这个价格如果换成联想、戴尔、微软或华硕等竞争对手的产品,能够买到性能强悍不少的超极本或变形本。就拿同样是苹果自家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来相比,同样也没啥优势。

  MacBook Pro的起售价同样为9288元,但是在性能上要高于新MacBook一大截;而MacBook Air的起售价则只有6288元,要比新MacBook便宜了接近三分之一;而这两款MacBook虽然在便携性上都不如新MacBook,但是无论是在性能还是价格上,都要胜出新MacBook一筹,因此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选择哪款产品自然已经心中有数。

Logo不会发光格调太低

  相信大家都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漆黑的房间内,主角在使用MacBook黑进各种戒备森严的安全系统,而整个场景最抢眼的就是MacBook之前那个会发光的大Logo。相信许多人对苹果路人转粉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对机身外壳上那个会发光的Logo情有独钟。这枚会发光的Logo也成为了许多“小资”们泡咖啡馆彰显格调最佳方式。而苹果在新MacBook上取消了Logo发光的设计,则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失去很大一部分购买的动力。

  苹果之所以会在新MacBook上取消这样的设计,目前外界共有两种说法。首先是由于新MacBook的超薄机身对各个部分组件的厚度都进行了精确控制,而本身屏幕部分的液晶面板都被控制在了0.88毫米,因此同样已经变得很薄的机身上盖已经无法进行镂空工艺处理,因此苹果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改用了抛光工艺代替了镶嵌,在新MacBook上使用了不会发光的Logo。还有一种说法表示由于新MacBook本身的追求之一就是极致的降低能耗,因此除了使用Core M处理器和多层超大电池比例设计之外,会发光的Logo也会消耗一部分的电量。因此苹果为了降低能耗的原因也取消了Logo发光的设计。不过之前由于MacBook的Logo发光主要是通过液晶屏幕面板的背光照射来实现,而镂空的设计几乎并不会影响产品整体的能耗,不会消耗额外的电量,因此第二种原因并不太可靠,因此会发光的Logo也成为了新MacBook追求超薄机身的牺牲品。当然,成为牺牲品的不仅仅是会发光的Logo,还有许多人“随薄而逝”的高逼格。

  其实整体上来说,新MacBook依然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它拥有12英寸视网膜显示屏、极轻便的无风扇机身设计、Force Touch技术触控面板等都是它最大的优势之一。但是任何一款产品都不是完美的,新MacBook也不例外。我们给大家列出新MacBook不值得购买的理由,就是为了让大家不要冲动消费,在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前能够冷静的思考一下。看看拥有这些缺点的新MacBook,究竟是否适合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 苹果新12英寸Macbook值得买吗 苹果新12英寸Macbook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再也不用笔记本电脑了(公司电脑除外),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相比的低性价比、高故障率、低扩展性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个大bug。所以基本上一直在用自己攒的台式机。来美国后就一直有个想搞一台Macbook的想法,一个是弥补台式机便携性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完成自己从来没用过任何Mac的心愿。 于是在今年苹果更新Air产品,全面升级硬件及键盘后,我开始关注这个产品。

第一台Macbook是Pro还是Air恐怕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毕竟价格也差的没有那么大,现在随着Air越来越重Pro越来越轻,便携性也差的没有那么大,今年苹果又相继更新了两款产品线。然而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复杂,毕竟没有必要花钱购买超过个人使用能力的产品。拿我本人来讲,从来不玩大型游戏,也几乎不剪辑影片,之前自己攒的台式机都没有装过显卡,intel的集成显卡用的富富有余,所以我也没有太纠结,直接就奔着Air去了。

不过即便是确定了买Air,依然需要进一步确定配置。个人认为苹果推出的默认的两个配置非常尴尬。其中低配版仅仅采用了i3双核处理器,高配版其实相当于花200刀买额外256G磁盘空间,200刀我买个2T的固态移动硬盘不香么……所以其实我想要的只是低配版的基础上把处理器升级成i5四核,而即便在苹果官网原价升级这个,也只需要花100刀。关于Macbook Air 2020可选的3款处理器的性能,我也不是专业人士,不做过多评价,只是把在Geekbench网站的跑分摘录如下:

  • i3双核,单核跑分1003,多核跑分2004。低配版标配。
  • i5四核,单核跑分1076,多核跑分2842。升级价格在低配版基础上加100刀(官网原价)。
  • i7四核,单核跑分1139,多核跑分3035。升级价格在低配版基础上加250刀(官网原价)。

这样来看,i5是性价比最佳了。个人认为i7对于air有点过了,有那个价格和理想还是买pro吧。

确定想要的配置后,毕竟不是个急需的东西,所以打算慢慢等好价格。价格这个因素本来非常局限,因为如果想升级CPU,那么注定需要在官方渠道购买,亚马逊、bestbuy等渠道全部只供应标配的两个配置版本。不过当1个多月前我从邮箱中收到Costco的7月优惠单后简直眼前一亮。Costco居然定制了一款低配版基础上升级成i5处理器的版本(后来我看了一下,国内的京东等渠道也有该配置定制版),而这个版本在6月24日到7月26日期间,优惠价基础上再优惠100刀,也就是税前949刀。

说到这里,我要总结一下这个配置的几种购买方式的价格和比较了:

对比下来,如果是现在购买,除非有教育相关身份且想要得到Airpods,否则Costco的购买渠道价格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们都没有教育相关身份而且没有Airpods需求,那么去Costco购买最合适了。

这个问题其实我还是纠结了些日子的,首先我们来看看花199刀能得到什么,官网原文介绍摘录如下:

捡重要的说,其实就是有如下服务:

  1. 如果保修期内电池损耗率高于20%(也就是剩余低于80%),那么免费更换新电池
  2. 两次意外维修服务,若屏幕和外观损坏要付99刀copay每次,若其他损坏要付299刀copay每次

上面这几点,拿我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由于我大学期间某品牌笔记本三天两头坏的经历,让我觉得3年保修非常有必要。另外对于明年即将回国的我来说,全球保修也很有必要。虽然Costco额外的1年保修服务和搭配某些信用卡可获得的额外1年保修服务也能使得我获得总共3年的保修服务,但是毕竟没有这全球保修方便,北京的苹果店现在也是遍地都是了。

第三点换电池服务,其实除非每天四处奔波,否则据说很多人是用不到那么大的电池损耗的。第四点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毕竟我也是个曾经把单位Thinkpad T系列电脑屏幕弄碎的人……哎保佑大家都不会发生悲剧。

不过对于未来几年都在美国的人来说,未必需要购买Apple Care+。Costco额外的保修,加上某些美国信用卡附带的额外1-2年保修服务,以及Purchase Protection等福利,其实是可以无成本获得延长保修的服务的,不过不花钱肯定不会比Apple Care +管的全就是了。所以每个人在购买前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给大家提个醒,Costco的Apple Care+只能随机一并购买,如果在购机后才想买的话,似乎只能通过苹果官方的渠道购买了。此外若通过苹果官方渠道购买,应该也是有按月付款的选项的,但是按总价怎么都不会有Costco便宜就是了。

我这个人的体质就是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通常不会那么顺利的。这次也是。那天我烈日阳光下去了某Costco兴高采烈结账后到取货柜台才被告知目前并没有货,于是只好退款。退款后我让Costco的工作人员帮我查了附近几个Costco的库存情况,大部分都显示1-2台库存的样子,工作人员表示这意味着很可能其实是没有货的。于是果断Costco官网下单,毕竟价格一样。由于发货仓库就在本州,下单后隔天收货。

目前距离活动结束也没几天了,建议大家如果想买还是官网直接下单比较稳妥,免得空跑一趟。此外店内购买只能使用Visa卡付款,而官网购买可以使用Visa、Master、Discover、银联等卡付款,更为灵活,但是没有Amex。大家可以付款时选择线上购买方式返现较高的信用卡付款,例如Bank of America Cash reward卡在选择Online shopping类别为3%返现时,可以享受3%的返现,亲测已经到账。

从包装看其实和iPad比真的没有大多少的样子。

Macbook Air标配的是30w充电器,下图附上了标配充电器和Anker 30w充电器对比图(我还没买更小的GaN那个),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苹果官方的几款规格的充电器的大块头。

这里顺带安利下Anker的30w充电器,随身携带很方便,iPhone、iPad快充都支持,Macbook Air也妥妥的。这个牌子的质量还是说的过去的。

来晒一个新的“剪刀手”键盘吧,按键大小和手感很满意。

一番配置之后开机完毕,然而新买的电脑一开机先来了个5个多g的升级……

2020年上半年发布的Macbook Air和Pro应该是Macbook系列最后的intel处理器版本了。根据苹果开发者大会的意思,猜想Macbook系列应该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陆续更换为苹果自家处理器。此外随着OS Big Sur即将于9月份发布,Mac的UI也明显iPad化。

Costco上有个差评,说他一直以为Macbook Air是触屏,结果买来后大失所望。这个评价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在各品牌笔记本电脑屏幕都能触摸的大背景下,以及Macbook处理器被苹果“收编”的情况下,Macbook今后的发展和iPad Pro如何并进,令人期待。

感谢大家的关注,有写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写原创文章,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转换器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