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 这首诗全诗是什么?

<article>
<section>
-------摘自白居易的《长恨歌》&lt;br&gt;&lt;br&gt;&lt;h3&gt;穿过历史的尘烟,行走在大唐的丽风雅韵中,望不尽的,是那诗的王国,雄浑的边塞、沉郁的“诗史”、清新的田园、奔放的浪漫……是多么的灿烂风采啊!&lt;br&gt;但灿烂风采里,却掩不住兴衰风雨,忍不住离情悲欢。长恨一歌悠悠过,留下了“千古痛兮三郎爱、千古怜兮贵妃情”……&lt;br&gt;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玉环羞花”之容、“国色天香”之美,“禅月琴舞”之才,古代文人对于杨贵妃所用的笔墨几乎超过了天下所有的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正因为杨贵妃无人能及的美貌与才情,才得到了李隆基的无限恩宠,唐玄宗迷恋其风韵到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从而发生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安史之乱”。在烽火连天、六军哗变之际,落难的唐玄宗再无皇权的尊严,保江山还是要美人?在马嵬坡这个十字路口上,他不得不作出选择,含泪赐死了杨贵妃。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让唐玄宗悲恸不已,魂随环去,凝神望去“马嵬坡下泥土中”,却“不见玉颜空死处”,无奈中“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可以想象,那思念之情愧疚之心叠加在胸中是怎样的心境,一定是无言默默、潸然泪下吧。&lt;br&gt;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演绎出了一场李唐王朝由“开元盛世”走向“山河破碎”的悲剧,一切的荣耀都在悲剧中成为了过眼云烟,杨贵妃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想到了什么?不得而知,反正生前的荣辱都随着她在佛堂的三尺白绫而消散远去。&lt;/h3&gt;
天生丽质&lt;/b&gt;&lt;/h1&gt;&lt;h1&gt;&lt;b&gt;贵生豪宦赋天聪,从此凭身幻梦中。&lt;/b&gt;&lt;/h1&gt;&lt;h1&gt;&lt;b&gt;温婉蕙心才豆蔻,舞云歌律动瑶风。&lt;/b&gt;&lt;/h1&gt;&lt;h1&gt;&lt;br&gt;&lt;/h1&gt;&lt;p&gt;注: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尤善弹琵琶。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杨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lt;/p&gt; &lt;h1&gt;&lt;/h1&gt;&lt;h1&gt; &lt;b&gt;[二冬]
一嫁寿王&lt;br&gt;洛阳花乐夜千重,忽与环娇月影逢,&lt;br&gt;一嫁寿王缘不够,可怜偎泪空情浓。&lt;br&gt;&lt;/b&gt;&lt;br&gt;&lt;/h1&gt;&lt;h3&gt;注: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于是16岁的杨玉环当年就成了李瑁的妻子,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但好景不长,三年后杨氏被召入宫。&lt;/h3&gt;
三郎夺爱&lt;br&gt;&lt;/b&gt;&lt;b&gt;三千佳丽自凝窗,寡郁皇心为那桩。&lt;br&gt;&lt;/b&gt;&lt;b&gt;荐得玉环充帝侧,龙颜一爱再无双。&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道号“太真”, 再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lt;/h3&gt; &lt;h1&gt;&lt;b&gt;[五微]
杨家得势&lt;/b&gt;&lt;/h1&gt;&lt;h1&gt;&lt;b&gt;凭环妃贵一家誉,来去乘恩跋扈车。&lt;/b&gt;&lt;/h1&gt;&lt;h1&gt;&lt;b&gt;每是玄宗游幸日,满途金逸不怜嘘。&lt;/b&gt;&lt;/h1&gt;&lt;p&gt;&lt;br&gt;&lt;/p&gt;&lt;p&gt;注: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lt;/p&gt;
骊山汤池&lt;/b&gt;&lt;/h1&gt;&lt;h1&gt;&lt;b&gt;骊山绝爱翠波凫,香雾绵珠玉魄酥。&lt;/b&gt;&lt;/h1&gt;&lt;h1&gt;&lt;b&gt;一对鸳鸯池映醉,九重迷恋梦相扶。&lt;/b&gt;&lt;/h1&gt;&lt;p&gt;&lt;br&gt;&lt;/p&gt;&lt;p&gt;注: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皇帝唐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说起华清池的三个历史典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当初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常常到华清池沐浴,那里可以说是见证了她们最情浓的时候。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lt;/p&gt;
妃子一笑&lt;br&gt;君为博欢妃一笑,岭南千里万鸣蹄。&lt;br&gt;苔痕古道依稀在,岁月残情落野蹊。&lt;br&gt;&lt;/b&gt;&lt;br&gt;&lt;/h1&gt;&lt;h3&gt;注:杨贵妃四川人,特爱吃荔枝,皇帝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总要委派专人通过每五里、十里的驿站从四川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杨贵妃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与其对饮,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当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了。从此便有这历史上这著名的一笑。“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那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美酒,也取名为:露浓笑。&lt;/h3&gt; &lt;h1&gt;&lt;b&gt;[九佳]
贵妃醉酒&lt;br&gt;&lt;/b&gt;&lt;b&gt;爽约华亭妒恼怀,遣愁把酒放形骸。&lt;br&gt;&lt;/b&gt;&lt;b&gt;丛生媚浪春情炽,最艳风光乱鬓钗。&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却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lt;/h3&gt;
贵妃洗儿&lt;br&gt;&lt;/b&gt;&lt;b&gt;胡人虎豹面憨呆,赢得芳心仗鬼才。&lt;br&gt;&lt;/b&gt;&lt;b&gt;锦绣襁儿三净日,华池溢浪水流哀。&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年正月二十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给安禄山送了很多生日礼物。为了笼络安禄山,唐明皇收安禄山为养子,于是,杨贵妃自然就成了义母了。民间有生子第三日,给孩子洗澡的风俗。于是,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应召入宫,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宫女们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扔进华清池洗刷,然后用巨大的襁褓包起来,用彩轿抬着,招摇过市,大肆张扬。从此,安禄山被杨贵妃和玄宗等人,呼为“禄儿”。&lt;/h3&gt;
欢宴腾舞&lt;br&gt;&lt;/b&gt;&lt;b&gt;羯鼓铿锵阙宴巡,胡风劲舞好氛氤。&lt;br&gt;&lt;/b&gt;&lt;b&gt;流眸艳顾千番韵,急蹴酥胸万浪频。&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据史书记载,安禄山为了博取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信,常常不顾自己几百斤重的大肚子,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跳胡腾舞。据说,安禄山虽然体型蠢胖,却腾跳自如,旋转如风。每次都是伴着欢宴,唐玄宗亲奏羯鼓,安禄山和杨贵妃跳起胡腾舞,香弥清池,舞影飘逸。有诗云:“扬眉动目踏花毡,醉却东倾又西倒”、“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lt;/h3&gt;
李白赠诗&lt;br&gt;&lt;/b&gt;&lt;b&gt;梦里宫花曳绮云,依稀春露蕴芳熏。&lt;br&gt;&lt;/b&gt;&lt;b&gt;谪仙堪喻瑶台女,莫怪玄宗忘却君。&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李白和杨贵妃看似两个完全不相甘的人,但是由于李白的才华,使得他们两个有过交集。也正是由于李白的才华,受到了唐明皇的赞赏,还令他为杨贵妃写过一系列的诗,据说李白写诗时,还要杨贵妃为他磨墨,从这一点便足以说明李白的狂,为此李白写了很多诗送给杨贵妃,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是李白夸女子美丽的最高境界,大概意思是:见到云朵,就会想要杨贵妃华丽美艳的衣裳。看见那娇艳欲滴华贵美丽的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就会联想到杨贵妃那花漾动人的容颜。春风轻轻的吹拂着栏杆,露珠在牡丹花上,让美丽的杜丹花更加娇艳欲滴。杨贵妃如此天姿国色,如果不是西王母所住的群玉山上的飘飘仙子,那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了。&lt;/h3&gt;
烽火惊魂&lt;br&gt;&lt;/b&gt;&lt;b&gt;居安溺乐竟君昏,凛冽狼烟虐厚坤。&lt;br&gt;&lt;/b&gt;&lt;b&gt;无奈苍凉西蜀道,更怜回望叹春魂。&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12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四川成都。安史之乱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lt;/h3&gt;
嵬坡梦断&lt;br&gt;&lt;/b&gt;&lt;b&gt;星月萧萧驿道寒,六军不发滞轩銮。&lt;br&gt;&lt;/b&gt;&lt;b&gt;霓裳一曲终长恨,梨下飘绫系梦残。&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六军不发,并阻止了玄宗的车队,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唐玄宗无奈之下听从了随身太监高力士的劝言,赐给了杨贵妃一条白绫,38岁的杨贵妃在佛堂的李树下缢死,香消玉散。&lt;/h3&gt;
后记&lt;br&gt;&lt;/b&gt;&lt;b&gt;静思悠悠怅惋间,悲欢染卷泪斑斑。&lt;br&gt;&lt;/b&gt;&lt;b&gt;兴衰岂是红颜事,何苦千年怨玉环!&lt;/b&gt;&lt;/h1&gt;&lt;h3&gt;&lt;br&gt;&lt;/h3&gt;&lt;h3&gt;注:大唐是一个神奇的朝代,梦回大唐,人们总是在想起“歌舞升平,诗情洋溢”盛世繁华的时候,念起唐玄宗与杨玉环那段浪漫而悲情的爱情故事。因一场动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杨玉环死了,活着的唐玄宗承受了彻骨的失爱之痛,冷风清月的日子里,帝王触景伤情,思念深深“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其实,唐玄宗不是个昏庸的天子,他没有让杨玉环干涉朝政,却因为杨玉环而怠慢了朝政,没能做好他的“本职工作”,才酿成了“安史之乱”,可天下人却把怨恨记在了杨玉环身上,这是历史的误解。我们可以想象,杨贵妃只是美丽才艺而已,她不是武则天,没有能力撼动一个江山朝代。然而,悠悠沧桑岁月,让杨贵妃永远陷入了“红颜祸水”的历史泥潭,悲哉叹哉!&lt;/h3&gt;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君同销万古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