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是什么意思?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想学好就要积极主动背诵学过的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2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第一文库网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3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4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孔子说的,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文化上的贡献: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5

  1、"六合"指东、西、南、北、天和地。

  2、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BC230--BC221,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决定自称"皇帝"。又因他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所以自称"朕"。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的两级行政长官分别叫做郡守和县令。

  4、秦朝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统一的文字,后又在全国推广一种笔画平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至今仍很常用。

  5、秦始皇下令废除流过旧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还在全国颁行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器。

  6、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收复河套地区,并且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里长城加以防御。

  7、秦始皇派兵征服岭南地区的越族后,在那里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为了转运粮饷而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8、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9、秦始皇暴虐无比,其子秦二世胡亥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10、BC209年,陈胜和吴广带人戍边,行至大泽乡突遇暴雨,按秦律必死无疑,无奈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一度打到咸阳附近,最终虽然失败,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人民反秦,最终,秦始皇相传之万世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

  11、简述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治国方面的异同。

  (1)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在自己统治时期完成了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大一统。

  (2)秦始皇处理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用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西汉初年造成的王国问题。

  (3)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出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汉武帝则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

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C

3、.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4、.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A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C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6.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C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要研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要确定一个起点。我认为中国工业化实践的起点应该是洋务运动。1861年1月,清政府主持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端。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先声,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起点。从洋务运动开始,我国的工业体系逐渐开始由大机器工业取代传统的手工业的转变,这是中国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挽救中国的危亡,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处于亡国灭种之危机,在这个危机底下,有识之士纷纷开始反思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当时很多人认为,我们跟西方的差距一方面在器物层面,比如说机器制造、船舰大炮这些东西,另外一方面是在人文层面、社会层面,比如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层面。由早期的器物层面的反思再到后来的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反思,中国人在思想层面经历了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所谓洋务,是指以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包括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政律等方面改革的一些事务。所以洋务运动的发生,是基于当时中国人对中西差距的比较全面的反思,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今天尤应给以高度的评价。从工业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在新生产力的代表即大机器工业的引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时期。洋务运动不仅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且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的劳动组织的变革,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洋务运动不仅引发了器物层面的改变,而且引发了中国在政治、法律、社会层面的深刻变化,尽管这种变化还不彻底,但是毕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这个历史意义也要肯定。

  当时一些中国的先进人物力主睁眼看世界,呼吁国人要突破天朝大国的狭隘眼界,要看到西方世界在工业发展和社会制度方面的长处。这里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冯桂芬、李鸿章、盛宣怀等人。林则徐被称为是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一,1840年编辑了《四洲志》,那一年鸦片战争爆发了。中国被迫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开启了自己的大门。1842年,魏源写了《海国图志》,他提出一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七个字是整个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之一,我们要学习西方,但是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实现中国的独立自强,要获得与西方一样的国家竞争力,要和西方平起平坐。曾国藩1860年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国藩最早提出来要派留学生到西方去学习先进技术。留学生中比较著名者如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到耶鲁大学留学的容闳,这个人贡献很大,后来容闳主持了若干年的赴美留学工作,这些留学生中不乏成就巨大者,比如说詹天佑等,为中国近代的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留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之碰撞,那些背后的故事,尤其值得玩味。冯桂芬也是当时主张“采西学,制洋器”的著名人士,他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而且冯桂芬对北京大学的建立也有贡献。他当时上书光绪皇帝,强调建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的重要性。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要变法,兴洋务,发展近代工业,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李鸿章从与外国的交往中最切实地感受到国家贫弱带来的后果,因此力主发展工业,以敌外侮。另外一个人物就是近代实业的先驱之一盛宣怀,他创建了轮船招商局,创建了中国最早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7年),力倡发展近代民用工业。

  如何理解中体西用这个口号?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化时期。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观察和理解越来越深,尤其在洋务运动前后,流行着一个著名的口号“中体西用”。日本人在近代化之后也有类似的提法,比如“和魂洋才”,实际上是与中体西用一个思路。“中体西用”这个口号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即我国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体”,是根本,而“西学”即西方的技术器物之学是“用”。这个口号对不对呢?恐怕我们得对这个问题好好辨析,而不要受时流的影响,不要被百年以来的各种争议所误导。近代以来,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体西用”被批判得很厉害,说这个口号是一个落后的口号,甚至是一个反动的口号,是基于洋务运动前后国人对西方的肤浅的认识而提出来的错误的口号。但是今天我们看这个口号,就要更加客观一些,我们在150年后再来审视这个口号,就要看到这个口号的深刻性和超越历史的合理性。实际上“中体西用”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口号,在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在中国面临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迫下进行被迫转型的过程中,要以什么为体?以什么为用?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末?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个国家在所谓现代化(实际上往往变为西方化)的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在扬弃中不断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还是应该全部抛弃?我想答案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以西学为用,就是要把西方这些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拿过来为我所用,但是仍然要根据中国自己“主体性”的思想来采择,择其有益者而吸收之,择其糟粕者或其不适合中国者而抛弃之,这种态度恐怕是惟一正确的态度。所以“中体西用”这个口号,我们不要过度贬低,而是要看到它的历史意义和思想价值。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提出和魂洋才,既大规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又比较好地保存了本民族的文化,这个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来汲取。

  近代重商主义思想和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十九世纪末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先进者力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近代重商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大家不要误解这个“重商主义”。重商并不是重视商业和贸易这么简单,“商”包含着工商,包含着制造业,所以“重商主义”一词,大家不要误解是只重视商业,而是重视工业和商业,重商主义实际是“工商并论”。甚至后来有些人提出来,重视工农商都是重商主义,发展农业也是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当时重商主义的代表是王韬、薛福成、郑观应、张之洞等人。王韬提出“恃商为国本”。薛福成认为“商握四民之纲”,“外洋各国莫不以商务为富强之本”。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商战”,认为各国之竞争实际上是工商业之竞争。张之洞是后期洋务派的代表,他提出较为系统的“重工”思想和“以工为本”思想,也就是早期的工业化思想的滥觞。其他如马建忠、黄遵宪、陈炽等强调将兴商务与劝工艺结合起来。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上之本末论进行了扬弃。

  中国古代的本末论,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思想。本末论就是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认为工和商是不能够提倡的,而农业是立国之本的。本末论是不是错了呢?当然不是。以农为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当然非常正确,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中,即使在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产值不断下降的今天,以农为本都是正确的口号。美国到现在以农为本的,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他的农业很发达,只不过农业人口很少,农业产值占GDP的产值很低,但农业绝对重要。但是中国在近代以来,坚持本末论而忽视工商业的发展,压制工商业的发展,这就偏颇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以工立国与振兴实业思想

  发展工业的思想在十九世纪末期更加清晰了。康有为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提出变法、富国、养民的建议。在百日维新的奏折中,他提出把中国“定为工国”的主张。他说“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尚智”,指出了工业化与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当然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有问题的,工农实际上不能偏废,中国也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转型。1898年康有为提出“振兴实业”思想,第一次提出“实业”这个概念。梁启超在1897年提出“以工立国”。康、梁两个人对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和近代教育贡献卓著。中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具有深厚西方古典经济学修养,翻译了《国富论》,他认为工业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批评片面的重农主义。张謇这个人的工业化思想也很重要,他是末代状元,又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他提出“实业救国”、“棉铁主义”这两个口号,他说“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注意,他不是简单地提“工商”。将来“大农”也是实业救国的一方面,什么是大农?就不是小农,要用近代工业的思想来重新组织农民生产。1912黄兴提出“实业为发展国力之母”。1919年孙中山发表《实业计划》,规划了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蓝图,提出“今日所谓实业者,实机器生产之事业而已”。因此振兴实业,就是实现工业化的代名词。他在书中提出“六大计划”,代表着当时工业化思想的最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还提出了“发展主权”的概念:“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可以说,孙中山先生是洋务运动以来工业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工业化实践和思想的发展

  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政府大力实施奖励实业政策。清政府提出“振兴实业,奖励工商”的施政纲领,奖励工业发明专利,鼓励投资于实业工矿,这些政策对中国工业化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民国初期为鼓励发展实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经济立法,为工业化提供了全面的立法保障。年,中国形成了一个工业发展的小高潮,此时正是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是国民政府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十年,在经济史上也被称为“黄金十年”。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实业四年计划》,决定以民族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建立现代式的国家。1935年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颁布《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建立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当时的国民政府希望利用国家力量,甚至利用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做法,来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实际上当时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取得的成果给了国民政府很大的激励。大家注意,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际上在三十年代就开始尝试了。

  到了三、四十年代,关于工业化发生了几个大的争论。第一,我们的工业化是以工业为中心还是以农业为中心?有一批人认为必须以农立国,像梁漱溟先生,他们认为中国假如农业和农村不实现现代化,光提工业现代化是不行的,所以要以农业为中心,改造乡村,这是一个思路。另外一些人认为还是要以工业带动农业,要以工业为中心。第二个争论是关于工业化的体制之争。一派认为要发展工业化必须使用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模式,这一派人当然有一些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这种思想实际上在当时的欧美国家也是比较流行的。这些人中有一些自由知识分子,他们希望中国早日实现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他们同情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一定是一个历史的大趋势,中国要是实现工业化必须走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的道路。所以这个计划经济思想在知识界的流行,并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第三个争论是关于工业化和社会变革。有一批有识之士认为,工业化不仅是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而是要深刻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法律体系,要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人的眼光更长远,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也更深刻。

  ——节选自王曙光著:《中国经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经济学著作《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中国论衡》《中国农村》《中国方略》《问道乡野》《天下农本》《金融伦理学》《农村金融学》等二十余部,并出版《燕园拾尘》《燕园困学》《燕园读人》《燕园论艺》及《老子心诠》《论语心归》等著作。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