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俄罗斯美国赫尔辛基会面,普京说什么是事实

它爱的人,会被美国舆论工具捧上天,成为自带光环的圣者,如曼德拉,甘地,特蕾莎修女,马丁.路德.金,哈维尔……

它恨的人,会被美国舆论工具贬入地,成为头上长角的恶魔,人有点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然而,这并非一成不变的,比如昂山素季,以前是天使,现在是恶魔。不是美国无原则,而是美国太有政治原则了。

没有原则的恰恰是那些跟着美国鹦鹉学舌的大V,昂山素季是天使还是魔鬼?并不是出于自己独立思考(尽管它们很想让大家相信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而是风往哪里吹,舌头就伸向哪里。

现在网络上你还看见昂山素季的吹捧文吗?消失了。

从国际政治来说,凡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没有一个不被美国丑化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脸谱化最明显的莫过于苏联(俄)领导人,因为苏联是美国最大的战略敌人,意识形态的死敌。

列宁,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唯一例外的是戈尔巴乔夫,美国和盟友们对他可谓呵护备至,甚至喊他戈比,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

对叶利钦,谈不上爱与恨,它已经无力再反抗西方,是坐在G7集团会客厅里的乞讨者。谁会恨一个乞丐或爱一个乞丐呢?

普京出现后,美国对他从观望犹豫转回到了憎恨态度。俄罗斯不是苏联,它曾是美国眼中的民主国家

恨普京,说明美国在外交政策选择上,意识形态并不是唯一因素,真正起作用的是国家利益,反之,对戈尔巴乔夫态度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986年,掌权不久的戈尔巴乔夫就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公开性运动,让所谓知识分子充分表达观点,知识,价值观与想象能力,这些人主要是作家,记者,艺术家,学者……而自然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则受到了冷遇。

禁片《垂死挣扎》《阿戈尼亚》《悔悟》《主题》……在电影院被解禁,美国迅速嗅到了苏联文化方向的变化。

那些反映知识分子阴郁,苦闷,封闭,社会死气沉沉,国家前途灰暗的电影占领了人们的视线。

1987年反共隐喻极强的《悔悟》得到了西方嘉奖--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

同年,反映知识分子对社会不满的《主题》力压好评如潮的美国电影《野战排》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戈尔巴乔夫对此感到满足,他觉得西方正在被他的公开性折服。电影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禁片大量上映,并在西方得奖后,让苏联人民相信一种逻辑:禁片必是好片,好片必是禁片

从整个文化界来说,艺术家们公开要求将艺术还给艺术,拒绝苏共文化部门的审核与检查。表面上它们不再为一种意识形态服务,实际他们在自觉地为西方意识形态服务。

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能让美国如此喜欢?因为他允许让文化界用苏联的资金,苏联的人力物力,去从事反苏反共的电影拍摄,书籍出版,报纸发行……

克里姆林宫的权力,转到了电影工作者协会,转到了作家协会,转到了记者协会。

戈尔巴乔夫文化政策造成的最大恶果是:

没有艺术家再肯为苏联说话,也不敢再反映社会积极向上的面貌,否则,他将得不到资金支持和创作荣誉。

电影作为突破口,接下来国家电视网也开始沦陷,电视工作者以新闻自由为名,从新闻素材到编辑评论都以批判体制为第一要务。

为什么当时苏联一些官方媒体负责人不敢制止这一行为?因为19863月,是戈尔巴乔夫主动公开邀请电影界,电视界,出版界出来批评党政机关。

然后,主管意识形态的雅科夫列夫换掉多数大型报刊主编,如《星火》《苏联文化》《莫斯科新闻》《旗帜》《新世界》等,换上的全是对苏共带有深深敌意的知识分子。

无论谁提醒戈尔巴乔夫,这些报纸,电影在颠覆苏联历史,扭曲社会现实,诅咒国家未来,他都无动于衷。因为他在意的是西方媒体对他个人的赞美。

他的媒体改革,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媒体的自由度,最后连《真理报》也跟这些反苏媒体一唱一和。

到了1990年,美国式生活,美国式价值观,美国式思维几乎为所有知识分子所接受,甚至连乌拉尔山脉南部的钢铁基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的工人们都在反对体制,而这里曾被称为红色堡垒

社会舆论充满了:怀念沙皇,鬼神论,宗教主义,民族主义,无政府无主我,性开放等论调,唯独拥护苏共的言论不能出现。

最后,各种论调的支持群体都玩上了街头。

美国非常清楚亲爱的戈比会将苏联带向何方?怎能不爱他?戈比领导苏联六年,见了美国总统十一次,比英国首相见美国总统还要频繁。

198610月与里根的雷克雅未克会晤,也是戈比先主动提议的,双方进行了数个小时的一对一会谈。里根只想知道:这位苏联领袖是否已经准备好牺牲苏联的利益,并效忠美国。

1993年,戈尔巴乔夫在巴黎承认,雷克雅未克会晤时,他就准备将苏联交由美国朋友处置,他相信美国会拉苏联一把。

戈尔巴乔夫总是用让步来满足美国,首先考虑美国利益,这种做法,事实证明,非但不能感动美国,而且只能让自己国家日益衰弱。

从国内看,亲西方行为又加剧了反苏,反社会主义力量的日趋活跃,最终导致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消失。

西方政要对戈比的爱和尊敬,也就到此为止。从苏维埃巨头到广告界小丑,转换得如此自然。

特朗普主动约普京见面,赫尔辛基相聚之后,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痛批之声不绝于耳,甚至上升到了叛国高度来批判。

跟戈比相比,普京非常可恨,他处处与美国作对,在叙利亚让美国阿拉伯之春停下了脚 步,在伊朗,不顾美国禁令与伊朗石油企业合作,在乌克兰危机中,寸步不让,顺便吃了克里米亚,在国际政治上与中国背靠背,还部署战略核导弹吓唬北约……

对普京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不行,所以他必需是个恶魔,前两年还炒作过普京专机里的金马桶金洗手盆,这几乎是美国舆论中独裁者标配。

同样是电影,西方拍摄的《斯大林之死》,今年初在俄罗斯被封杀,奇怪,普京竟然不让美国人在俄罗斯侮辱俄罗斯的历史,太不可思议了,怎么能这样?

这是苏联解体以来,克里姆林宫第一次下令禁止一部西方电影上映。

信号很强烈,美国很不习惯。特朗普居然还要邀请普京访美,不管老头动机是什么?反正这事绝对不能接受。

否则,那帮小弟们怎么看?美国向俄国妥协,小弟肯定会倒得比美国更快。

在俄罗斯境内,美国钟爱的异见人士,不是在电梯里被枪打死,就是掉河里淹死,还有的被打成残废,他们中有著名女记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娅,人权律师马尔克洛夫,前政客涅姆佐夫……

忍不了,花了这么多钱,给了这么奖,居然说没就没了,这一切最终一定要绕到普京头上。

仇视普京,是这些年来美国舆论的政治正确,特朗普越想接近普京,美国国内障碍就越多:通俄门至少还要闹两年,美女间谍案已经爆发了,还有12名间谍干涉美国大选,必须起诉……

特朗普与普京会面后,在关键问题上反复改口,不但让俄罗斯看笑话,也让自己的情报部门难堪。

FBI瞄准了特朗普的下半身。录音门事件又关系到大选初期的法律问题。

身后就是莫斯科,说是你一名布尔什维克,难道冤枉你了吗?

美国舆论如此歇斯底里,异想天开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出于对俄罗斯的恐惧和敌视。否则,通俄门怎么能变成一起政治事件?

恨普京,因为俄罗斯正在恢复体力,有时还会秀秀肌肉,在欧洲也不再沉默无语,G7会客厅,少了一位乞丐,多了一位与全世界开撕的恶棍。

爱戈尔巴乔夫,因为苏联正在走向灭亡,一切任由美国摆布,军事可以让步,意识形态可以放弃,国家安全,什么是国家安全?

现在有人怕被美国敌视,总说是中国太高调招惹了美国,吓到腿软,这种国力上升的历史趋势,你再低调,美国就看不见吗?问题根本不是在调门。

从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和普京的态度反差可以看出,一个大国,如果被美国舆论天天吹捧着,赞美着,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帝国主义骂得越凶,越是证明我们做对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新媒称,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7月19日发“推文”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责成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今年秋天访问美国,双方正在进行相关磋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20日报道,此前,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说,他期待和普京再次会面,以“开始落实一系列在赫尔辛基讨论的问题”,其中包括“阻止恐怖主义、以色列安全问题、无核化、网络袭击、贸易、乌克兰、中东局势及朝鲜问题等”。

特朗普也声称,如果美俄之间无法合作,他将会是“普京遇过最糟糕的敌人”。

不过,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强调,在“我们知道赫尔辛基发生什么事之前”,特朗普不应该和普京再次单独会面。

▲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谈。(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推特”)

报道称,就在美国邀请普京访美的消息传出之前,白宫也宣布特朗普拒绝普京有关审问一名前美国大使麦克福尔和其他美国公民的要求。

报道还称,此前,为了换取讯问麦克福尔和其他美国人的机会,普京提出,愿意让美国特别检察官穆勒在场讯问上周被美国大陪审团以入侵民主党电邮账户为由起诉的12名俄罗斯情报人员。当时,特朗普还表示这个提议“非常好”。

}

摘要:好好的总统不当!成“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特朗普摊上事了!

由于特朗普对普京的亲近态度,他立刻成为美国舆论批判的靶子。民主.党众议员康纳利发推说:“特朗普干了份新工作: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特朗普!

特朗普没有就俄方破坏美国大选的行为向普京提出批评,并且质疑美国的情报机构。虽然承受着批评人士、同盟国甚至幕僚要求他采取强硬姿态的压力,对于令两国关系降至冷战以来低点的所有问题,特朗普在公开场合都没有使用哪怕一个贬低性词语。

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士指责特朗普与敌人而不是与自己的国家站在一边。特朗普的话一出,立即引爆了美国媒体和政坛。他在转瞬间被美国媒体和议员、包括其所在的共和.党议员贴上“卖国”标签,他被称作“普京的宠物狗”甚至是“普京的小情人”。

包括共和.党在内的美国两党议员也罕见共同对特朗普“开火”。民主.党众议员康纳利发推说:“特朗普干了份新工作: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共和.党鹰派大佬、参议员麦凯恩说:“今天在赫尔辛基的记者会是我记忆中一个美国总统最可耻的表现。特朗普的天真、自大及其对专制者错误的同情,对美国造成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他接受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俄罗斯干预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结论,这也是对其一天前言论的罕见逆转。特朗普告诉记者,他在峰会上讲错话了。

特朗普称,本届政府将继续努力,打击俄罗斯干扰美国选举的企图,确保2018年的中期选举不受其影响。他强调,他对美国的情报部门有充分的信心,将给予全力支持。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特朗普此番改口意在缓和美国国内的批评之声。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白宫幕僚团队17日紧急会商应对之策,并建议特朗普对记者会上的言论作出澄清。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Adam Schiff说:“必须认识到这是什么,这只是为了收拾他昨天搞得烂摊子,但这超出了简短声明可修复的能力范围。”

美国多个情报机构先前一致认定俄方干预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由美国司法部任命的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目前仍在对此以及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与俄方“勾结”等进行调查。普京在与特朗普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俄方从未干预美国内部事务。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变脸,在与特雷莎梅举行会谈前,特朗普表示“如果他们达成“软脱欧”协议,就成了我们与欧盟而不是英国打交道,这样可能会扼杀英美之间的)协议,我其实告诉特雷莎梅应该怎样做了,但她就是不听。”

但当两位领导人在特雷莎梅的乡间官邸Chequers一起出席新闻会时,特朗普则表示,特雷莎梅正在做着一份“出色的工作”,并称英国如何脱离欧盟由她决定,同时指出自由贸易协议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非常重要的事。

特朗普表示,批评都是“假新闻”。无论你怎么做我们都没问题,只要确保我们能一起进行贸易,这就是最重要的。美国期待与英国敲定一份伟大的双边贸易协议。这对我们两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会牢牢把握住。

(严正声明:本文为一牛财经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京川普赫尔辛基密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