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哪个?

选工作时一个常见的困境:一个擅长但不感兴趣,一个感兴趣却不擅长,你会选哪个呢?

兴趣是一种长期对工作做法或者结果“喜欢”的情感,这些做法或者结果,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性格,为了做喜欢做的事,我们乐此不疲、不惜投入,这是我们做事的内因。

而擅长就是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包含我们已经掌握的经验和技能,使我们达到好的结果,形成成就感,赢得外界的认可。

兴趣和擅长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把工作按照“兴趣”和“擅长”两个维度,分到了四个象限:

A 区:擅长且感兴趣的工作,这是理想的工作。

B 区:擅长但是不感兴趣的工作,熟练但无聊,能做出成绩,但折磨自己。

C 区:既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工作。这恐怕是你最不想干的了,不是迫不得已,就是另有所图。

D 区:不擅长但是感兴趣的工作。对你有新鲜感,有挑战的工作。

如果把当前你所涉及的工作放到这四个象限,过一段时间再来评估,某些条目的位置可能发生迁移,因为你对某件工作的兴趣和擅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当我们考虑了时间因素,你的工作会在四个象限中移动,简单来说:动机会影响你的兴趣强弱。缺少动机,兴趣减弱,条目会在坐标系中左移;增强动机,兴趣增强,条目会右移。通过有效学习,工作项会上移。

很显然,我们希望通过寻找激励条件和采用得当的方法,使工作向右和向上移动,从而让工作完成得更好,让自己更愉悦。

联系到日常的工作,你会发现,那些感兴趣的工作,你更乐于上手,而且伴随着愉悦的心情,进步就悄然发生了,从而水到渠成,变得擅长。

当这件擅长的工作做久了,就会尝试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发掘新的兴趣点,做些有挑战的工作,进入新一轮把兴趣变成擅长的过程。这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从愿意到努力,再获得愉悦的过程。

如果你一开始从事的是不感兴趣也不擅长的工作,靠外界影响和意志坚持来做的话,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且不一定坚持长久。但怀有远大目标的人,会卧薪尝胆,为了远方的成功而忍受当下的痛苦和折磨。

接下来,用“兴趣金字塔”来进一步解释兴趣的发展,以及和擅长的转化过程。

兴趣金字塔,以及兴趣的发展过程

“兴趣金字塔”,展示了兴趣的层次关系,附加的状态转换图,则进一步描述了兴趣的发展过程。

兴趣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好奇

当你刚听说一件好玩的事,产生兴趣,想试一试时,这其实还不是兴趣,而是好奇。好奇会驱动你付出行动,但是当你真正体验到该工作的辛苦和快乐后,要么好奇消失,放弃体验;要么对下一层未体验的工作产生好奇,让你进一步尝试。

即反复做喜欢的事,目的是为了享受愉悦。这个阶段不需要太高的技能,也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收获愉悦的体验。比如刚学会游泳的时候,你每天都想去游。因为刚掌握了一门技能,新鲜好玩,而且这时候稍微学习一下,你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很有愉悦感。

产出层的兴趣带来有价值的产出,而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消遣

这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掌握此兴趣领域中更高的技能,从而做出有区分度的产出。这些产出可以为外界产生价值,自己获得精神或者物质的成就。比如摄影,最初只是随便拍着玩(消遣),后来通过练习提升技巧而创作出有质量的作品,无论是给人以精神愉悦,还是获得商业回报,都算得上有价值的产出,从而摄影这个兴趣进入了产出层。要想进入产出层,需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讲究学习方法。这时的兴趣,才达到稳定,成为你的擅长。

指技能已经在该兴趣领域达到顶级,开创出新的技能和体验,从而引领一批人或该领域的发展。比如某些摄影大师的作品,开创了新的摄影手法和题材,引发大众去学习效仿。这层也是产出层的一部分,是产出层的高级部分。

虽然兴趣金字塔中,每层指的是同一种兴趣,但却是兴趣发展的不同阶段,每层包含该兴趣活动的不同做法和结果。举个例子:

  • 假如跑步是你的兴趣,偶尔没事楼下跑两圈,出出汗,感觉很好,这是在消遣层。
  • 如果你每天都坚持跑 5 公里,风雨无阻,几个月下来,减了肥,还提高了体质,那说明跑步这个兴趣已经对你产生了有意义的产出,这是产出层。
  • 如果你已经开始参加马拉松了,甚至还可能获了奖,身边的朋友甚至都被带动起来,跟你一起跑,那你已步入引领层了。

总地来说,感兴趣的,我们有意愿做好;擅长做的,我们有能力做好。而且,意愿和能力会随着工作的内容和难度的变化互相影响: 当前不擅长的,将来会因为兴趣而擅长;当前不感兴趣的,将来可能会因为擅长而感兴趣。

所以,选择兴趣或擅长时,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稳定原则:选择兴趣或擅长,不能只看当前的状态。要发展到产出层看,而不是只在好奇层和消遣层,这是因为产出层的兴趣和擅长(包括引领层)才是稳定的、深刻的,对你有重要意义的。

“优势理论”:全球著名的商业咨询公司盖洛普通过长达 25 年,对超过 200 万人的数据统计和调查,提出了著名的“优势理论”:只有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优势,才有可能在工作中达到持续完美的业绩表现。这启发我们,为了做出好的业绩,对于发展到产出层的兴趣,如果还不擅长,那可以考虑其他擅长的工作了。

小步快跑原则:不管选什么工作,技能跨越的难度对你而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就容易失去兴趣,从而停滞不前。

基于以上原则,再说说关于兴趣和擅长的一些常见问题。

“小王找的工作真好呀,我也要找他那样的。”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只有深入体验了某个工作,你才能体会到它对你意味着什么,以及你会受到什么难度的挑战。不要停留在好奇层和消遣层看问题,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我一看,就不喜欢做这个工作。”

真的是这样么?如果你只是站在好奇层,或者消遣层,还没有深入到产出层去体会该工作的做法和内容,你就断言放弃,这叫“浅尝辄止”。等你深入体验到妙处之后,也许你会喜欢上它。臭豆腐,闻着臭,可是吃着香呀。

“这份工作太简单了,我全会,没啥兴趣了。

首先,你要确定是否你的工作只是停留在好奇层或者消遣层,也就是说你可能还只是在工作外围,而没有深入体验到工作中有难度有价值的部分。另外,即使你做的是有价值的产出,是否因为你更想待在舒适区,还没有探索该工作的未知领域?你需要的是提高工作质量要求,改进工作过程,从而让工作更有新鲜感,引发新兴趣。

“这份工作太难了,一直没有起色,没意思。”

如果工作长期难度太大而做不好,不要“半途而废”,你可以尝试把工作范围拆分,把复杂度降低,把目标缩小,小步快跑;还可以改进训练方法,找到好老师,来加速提高技能。成果有了,技能提升了,外界认可了,工作自然就有意思了。

“只要坚持,我就一定能做好。”

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如果在产出层,无论怎么刻意练习和降低难度都不能突破瓶颈的话,可能自身条件或工作环境已是短板,则需要考虑换个工作内容了。

}

我会选择16岁,高三辍学。因为毕竟你上高三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你的年龄也大了,到时候找工作也好找,我不会选择高一辍学,因为那个时候年龄还小没有什么文化,还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是什么也干不了的在社会上。闯荡会容易学坏的,所以我会选择16岁辍学可以打一份工。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会选第一个,因为第一个高三辍学的话已经十六岁了,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基本的工作能力,不会轻易的被人欺骗。比十三岁辍学要好的多。十三岁辍学的话太小 要浑浑噩噩的过好久才行。不过可以的话,我还是不建议你辍学,好好读书就好了。


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两个身份你会选择做哪一个?肯定是选择16岁高中的辍学,毕竟自己年纪有这么大嘛,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这个时候都比较有主张,13岁的话,我觉得太小的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小毛孩。

十六岁吧,毕竟能多读两年书,而且十六岁出去打工限制相对来说会比较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该选择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