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尿秋子是骂人吗?

浠水方言:浠水话,顾名思义即浠水人说的话

由于时间和经历有限,希望后来者继续完善。

1 ,么地黑:通”么的黑”,类似东北话“咋的了”,“咋回事儿”,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同意的词还有“们儿滴”。

2 ,要得:可以,同意,表示肯定。同意的词还有“那奏格儿地”。

3,哎得(喂):表示惊诧,出乎意料,视语气轻重而定,事前忘记,事后想起,有一种担心之意,同意的词还有“唉儿得”,“哎列”。

4,苕不气给:表示这人智商不高。同意的词还有“苕里二筒”,“日杏子”,“给里给巴”,“审头审脑”,情节严重的表示为“裸打洋西”,“洋裸日洽”。

5,黑湖:很多,形容词。同意思的还有“黑湖黑”,“黑裸湖”。

6,日白:是指说谎话。同意的词还有“插白溜谎”。

7,冒招到:其实就是没注意到,冇看到。对不起的意思,通常表示诚挚的歉意。

8,个外叶儿:个玩意儿,有模有样的意思。通常形容小孩子很乖,通常最后加上语气词“啵”表示赞美。

9,黑到一弹:吓一跳,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浠水话的形象、生动,人都弹起来了。

10.耿哈搞斜了:太嚣张了。耿哈,意思是全都,类似“整个都”。搞邪了,搞得不正经,无法无天了。听到这话的时候你该有所收敛,浠水人不好惹。同意的还有“你莫果搞”,“你莫果舍”,“你耿哈绿了”。

11,犟颈儿:很固执,倔强。同“倔”。

12,二里二四滴:表示很突然,没有防备。

  1. 蝙蝠:盐老夫儿,其实是“檐老鼠”
  2. 螃蟹:蟹子,蟹音同“害”或者“海”。
  3. :山炸子,同意思的还有“格内儿”。
  4. 癞蛤蟆:烂基包,同意的还有“赖个包”。
  5. :鞋读作“孩”。类似的,逛街为“逛gai”。
  6. 小孩:细伢。细裸(这个是骂人的)。
  7. 新娘:花答姐儿,新答姐儿。可能是新大姐儿。
  8. 奶奶:婆 ,也有叫lai
  9. 堂叔:爷,不止一位的话,分别称为大爷,二爷...最后是细爷。
  10. :堂叔配偶,一般不称姨,而是me[me](大括号中是英语音标,用读英语的方法来读),也有的叫娘
  11. 聊天:答几儿,咵天儿,搭嘴,搭话儿。嘴巴读作“几巴”
  12. 认真:昼经(正经),点式
  13. 石头:石拖(石头儿)、石藤。
  14. 南瓜:方瓜。变瓜。(番瓜)
  15. 膝盖:脚色得儿,脚色头儿,脚色内儿。
  16. 胖子:壮咚了,肉藤儿。
  17. 牛比客:或牛比桶子,比喻爱说大话的人。
  18. 角落:革内儿,革娄儿 。
  19. 外向:叼个儿,叼客儿(多形容女孩子),舍卡子。
  20. 内向:阴斯儿,阴秋子,
  21. 土胡:一种煨水的容器,多见铁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多见,之后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慢慢退出视线。
  22. 炕坛儿:一种在浠水农村很流行的铝制烧水容器,呈八字形,装水量大,是土胡的取代物,与北方土炕原理相似,北方利用火来取暖,我们用来烧开水。
  23. 烘娄儿:可以提着烤火的陶制器具
  24. 灶马隔落儿:厨房烧火的地方
  1. :涩。笑的可爱就用“涩起来甜抿了”表示。
  2. :昂。或者喊叫,表示喊叫的时候还有“热(rue)”。
  3. 讨厌:嫌脸,厌人,搞欠子。
  4. 游泳:打鼓雀儿,洗澡儿。
  5. 敲脑袋:钉栗壳儿,钉栗包,
  6. 果二卖尸:不听话、不争气,责备之意。

这里主要讲一哈粑文化。外面都叫包子,浠水叫粑,粑的种类繁多,做法各异。小麦做的粑叫发粑;粘米做的粑有粘米粑,花儿粑,还有雪花粑;糯米做的粑有糍粑,有绿豆磁儿,汤儿粑,留休做的叫留休粑,还有一种软欠儿粑 做法分为蒸、煎、煮,里面可以包糖、包菜、包肉。

糍粑:类似与年糕,主要成分糯米,过年必备品。

扯特儿:类似于糍粑,只不过是糍粑是在打好后等到变干变硬后吃,扯特儿是在糯米蒸熟打好后,用手扯成一团团,然后粘上红糖,直接趁热吃。

油粑:通常酒席开始之前的一种食物,糯米做,圆形,扁平状,里面包有绿豆或红豆等,油炸成金黄色即可食用,可蘸着红糖吃。

格特儿:大米碾成粉子做成的食物,煮着吃。

  1. 狗婆子落了儿——到处果荡
  2. 屁股挂窝产——自噶果神
  3.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没改
  4. 屙尿打湿了裤子——干呕
  5. 缺子碗装浆吧——自噶果流
  6. 还有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荡 要死裸朝天,不死万万年!

每天分享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法句经》:“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在这里,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才温暖;我们一起看到美,大爱和慈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东北方言土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